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公开课教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了解神奇的生命世界,欣赏生命的奥妙,感受生命之美;认识世界万物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学会从大自然以及人们的相互关系中,体会生命世界的多彩、神奇、珍贵,培养爱护自然、欣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心灵的眼睛关注和欣赏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感受世界的美好;通过加深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了解生命个体间相互依赖性,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建立起对生命的责任意识,从小养成爱护自然、欣赏自然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达到和他人、社会、自然的良好互动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2、教学难点:人类为什么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这两盆植物(绿萝和百合)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略)大家说的很好,这两盆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盆有生命,一盆没生命,没有生命的花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而这盆绿萝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活力和生机。
显得更美,是啊,正因为有生命的存在,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生动、精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教授新课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探究交流:老师刚才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种生命——绿萝,大家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知道的生命还有哪些?说说它。
是啊!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生命,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大海中,在山野间,甚至在沙漠深处,在地球的每一角落都有多姿多彩的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精彩的生命瞬间吧。
二、感受生命之精彩(板书)(展示有关生命的图片)(ppt)探究交流:师:看了刚才的这些图片你的感受是什么?(ppt)教师:世间万物以它那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活力,向我们展示着她的美丽与精彩。
我们不仅赞叹生命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正是这些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优秀7篇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优秀7篇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篇一导入新课:(出示“勇气号”及火星的有关图片)2004年1月4日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经过206个昼夜中完成了长达4.8亿公里的星际旅行,成功的着陆于火星,并发回了在火星上所拍摄的珍贵图片。
通过这些图片使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的火星——这个神秘的星球。
问:那火星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呢?在这样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我感到_______________学生:(略)没有生命的火星,让人感到这样孤独得让人窒息,荒凉得令人恐惧。
而我们的地球却是如此的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此的精彩,这一切正是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
这是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第一课,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新的学习环境,掌握了新的学习特点,在第二单元我们将认识新自我,而认识新自我们将从认识生命开始,因为正是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
一、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生命,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大海中,在山野间,甚至在沙漠深处,在地球的每一角落都有多姿多彩的生命。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丰富多彩的生命所装扮的美丽世界… …视频:《动物世界》世间万物以它那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活力,向我们展示着她的美丽与精彩。
也让我们不得不倾心于她的美丽与精彩,大自然中的生命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我相信你一定有你最倾心的,那在这多姿的生命中你最喜欢什么生物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学生:(略)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在这些生命中你曾被某种生命打动过吗?(有没有什么动物或植物让你难忘、敬佩或感动的事?或是所见所闻、亲身经历过的有趣、难忘的事?)学生:(略)讲述徐秀娟与丹顶鹤动人的故事。
MTV:《一个真实的故事》片片白云在为她落泪,阵阵风儿在为她诉说,丹顶鹤也在为她哀鸣。
多么感人的故事,年轻的徐秀娟为了救丹顶鹤献出了她宝贵的生命,留下了这首动人的歌曲。
当然一定还有许许多多人与其它生命之间感人的事。
而人类应该如何与其他生命相处?学生:(略)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和各种生命和谐相处。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理解生命对世界的重要性和影响,并了解生命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记录、推理和实验设计等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生命的奇妙与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保护生命的意识,促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生物课本、实验器材、有关生物进化的图片、视频、纸和笔。
2.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和户外探究环境。
3.学生准备:学生预习生物课本,准备感兴趣的生物进化以及多样性的话题,并带上相应的研究素材(如图片、文章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发学生兴趣:通过播放有关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
2.提问: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认为生命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是什么?生命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有哪些?步骤二:知识探究(30分钟)1.分组探究: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生物进化和多样性话题,然后自行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份简单的报告和展示。
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便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图片、模型、实验、文章等,并分享他们对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理解和感想。
步骤三:实践活动(40分钟)1.观察野生动物:老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各种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策略。
2.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其中一种生物的适应能力。
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生物和环境,然后设计实验步骤、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实验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并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思考。
步骤四:总结(15分钟)1.回顾: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重点强调生命对世界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生物的进化和适应能力。
教学设计5:3.1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组成。
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通过学习,学生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同时也为下一框题的学作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能力目标: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
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
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①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②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确定这个教学重点的依据:作为90后初中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对他人要求多对自己反省少,他们对周围的生命不够关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确定这个教学难点的依据:学生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还没有体会和真正意识到破坏生命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二、说教法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较强,而理性思维的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
具体做法:让学生展示、解说自己准备的动植物实体或图片,一起商讨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和体验,产生探究的愿望。
同时融入视频、音乐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不成熟,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不懂得珍惜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对破坏、践踏生命的行为熟视无睹,对由此带来的后果更是认识不够,通过合作和探究学习,使他们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认识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多样性: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2. 生命的独特性: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3. 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各种生命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命的多样性。
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生命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讲解生命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各种生命的存在。
3. 分析生命的独特性,让学生认识到每种生命都有其价值。
4. 分享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保护生命的问题。
5.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尊重生命、关爱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命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建议。
六、教学活动1. 生命之旅:邀请生物学家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生命的奇妙之旅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生命之画: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描绘他们心中的生命世界,培养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3. 生命之言:鼓励学生写下一段关于生命的感悟或承诺,进行分享和交流。
七、教学资源1. 生物百科全书:提供生物百科全书等参考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生命多样性的知识。
2. 环保宣传材料:提供环保宣传材料,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
3. 生命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生命故事书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八、教学拓展1. 参观动物园、植物园: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亲身感受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2. 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实际行动关爱生命、保护环境。
(完整word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理论依据:新课标要求:要“坚持正确价值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联系实际,观察生活,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赏识讨论,重视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
依据课程标准“成长中的我”部分: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体会生命的可贵。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实验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
第二单元是全书的基础,而第三课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使学生认识到生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它一切就无从说起;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保护环境,尊重和关爱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和其他生命和谐共处。
三、学情分析:正处于青春期初期的七年级学生,对自我包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和粗浅的。
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四、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启发引导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从小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思想,觉悟及相应的道德行为。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的能力,培养保护自然、关爱其它生命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体会生命的可贵。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五、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学会关爱其他生命;理解生命需要相互关爱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利用图片、视频创设情境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八、教学准备:教师:在相册里挑两张相关的照片;准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布置任务;协助学生整理资料并制成幻灯片.学生:自由组合几个小组,分工协作:观察学校校园,了解学校有哪些植物和动物;通过上网和其他途径分别收集各种生命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各种濒危动植物的相关资料;查找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的危害和成因;查找人与其它生命之间爱的故事.九、教学过程:(一)设计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两张照片(左边一张是蓝天、白云、无边的大草原为背景,满眼翠绿,一个雄鹰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一群羊在嘻戏、奔跑,牧羊人在悠闲的吹着牧笛,牧羊狗在旁边,竖起耳朵好像在欣赏悠扬的笛声,又好像在警惕羊群的动向;右边一张是干涸的田地,枯萎的禾苗)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各位同学,这里有两张照片,看了左边这张照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右边这张照片,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生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左边这张照片让人感受到,有各种生命的世界,显得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地球上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了解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生命之间应互相关爱。
2、力量目标学会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关爱生命。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能熟悉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增添环保意识,增添环境危机感。
能以实际行动爱护环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同学熟悉到缤纷的世界是由多姿多彩的生命构成的,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各种生命需要互相敬重、互相关爱。
2、教学难点:增添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学会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
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同学体验、感受、商量、分析、归纳,从而提高同学的力量,培育同学具有正确的情感、看法、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怎样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导入:展现一组表达“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图片,引导感受生命的精彩。
讲授新课:㈠多彩的生命构成缤纷的世界同学活动:《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干枯的世界》思索:没有生命的世界给你什么感觉?请用简洁的词语表达。
同学活动――老师点拨、引导同学概括〔略〕看过这两组图后,你最剧烈的感受是什么?同学商量――老师点拨、引导,让同学熟悉到:生命让世界布满生气, 没有生命的世界就只有荒芜。
或〔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过渡:地球上的生命丰富多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怎样与其它生命相处呢?〔二〕生命需要互相关爱同学活动:同学阅读情景材料《小鱼很在乎》〔见基础训练P22~23〕思索你做过哪些珍爱生命的事?同学结合自身经受沟通,〔重在真实,略〕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同学商量――老师点拨、引导,让同学熟悉到:生命是坚韧的,也是脆弱的,假如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每一个人,去关爱与呵护四周的生命,…….由于它们是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伴侣。
过渡:但现实生活中,不珍爱生命的现象比比皆是同学朗读课本P25思索:你知道沙尘暴肆虐的缘由吗?同学商量――老师点拨、引导,让同学熟悉到:过渡开采地下水,导致植被死亡;过度放牧,植被遭到破坏等你身边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请列举同学商量――老师点拨、引导同学活动〔略〕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同学商量――老师点拨、引导同学熟悉到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各种生命需要互相敬重、互相关爱;假如随便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损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有: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世界需要互相关爱。
二、教学重点(一)认识人生命的可贵(二)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三、教学难点人类为什么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及怎样和谐相处四、教学对象分析考虑初一学生的特点,他们正处于本成熟时期,大部分是独身子女,在加收到亲朋好友的百般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它的各种各样的生命体,甚至以摧残其他生命体特别是身边的花草树木等为荣。
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她们树立崭新的生命观、自然观。
五、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世界需要互相关爱以及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关爱与呵护周围生命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明确世界因多姿多彩的生命而美丽,生命需要互相关爱;引导他们关注、呵护身边的生命,帮助他们树立崭新的生命观、自然观。
六、教学策略(一)主要采用"讲授——提问——总结"的模式进行。
(二)从理论和联系现实生活讲清楚本课时的重点内容——认识人生命的可贵;认识每一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三)在教授期间播放图片,让学生感受生命体的可贵性。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粉笔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授课班级:初一__班十、教学过程(一)世界因丰富多彩的生命而精彩播放多媒体图片(动物、植物等)师(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有何感想呢?在里面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呢?(或者你最喜欢的生命体是什么?)师(总结):地球之所以如此的美丽、生动、精彩,是因为到处都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这些生命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大家所看到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生活在草原、深林、大海,甚至沙漠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
一、课标依据
1、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热爱生命、亲近自然、保护环境”。
2、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二、教材分析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
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协调相处,如何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
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三、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生命及大自然生物并不陌生,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另一方面,他们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和思考。
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对“自尊”很看重,相反对生命却异常的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是本节课很重要的任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与学生一起探讨缤纷世界中多彩的生命,并引申到各种生命之间该如何相处。
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过程与方法]:在情境式地互动教学中提高自身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培养那个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生命的美好与可贵,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担负起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责任,确立善待自然、善待他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快乐的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生命的可贵多彩之处,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难点:关爱生命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方法
教法:情感教学启发式教学
学法: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七、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视频短片“美丽的地球”
2、启发设问:同学们,视频中有无喜欢的场景或动物?
3、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用视频短片创设情景、启发设问,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激发学习热情,自然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环节一:感知生命
活动:1.想一想:世界上的生命由哪些种类组成?(教师引导:生命世界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构成的。
)
2.看一看:图片——视觉旅行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的几幅图片,让学生从立体多角度感受到不同的生命,引导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多彩。
环节二:关爱生命
活动:情境感悟
1.视频——家有萌宠
谈一谈:萌宠趣事(教师引导:生命是可爱的)
2.义犬赛虎
谈一谈:什么感受?(教师引导:生命是可敬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小问题的深入探讨,激发爱心,让学生感受身边生命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温暖,感受生命的可贵。
活动:情境感悟
1.图片(仙人掌、石缝里的小草、狗狗“信念”)
(1)想一想:体现了生命的什么特点?(教师引导:生命是顽强的)
(2)谈一谈:曾让你印象深刻的顽强生命?
2.“狮王”塞西尔的故事
谈一谈:你的感受?(教师引导:生命是脆弱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感受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很容易受到伤害。
我们要关心、呵护、善待生命。
活动:情境感悟
1.图片:脆弱的生命(白鳍豚、纽芬兰白狼)
谈一谈:珍惜野生动植物有哪些?
2.探究:人类应该怎样与其他生命相处?(教师引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人们对无助动物的故意伤害,感受尊重对动物的意义,引起反思惊醒,感受生命之间需要关爱。
活动:“连连看”
思考:1.生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教师总结: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
2.一种生命的消失是否无意义?(教师总结:每种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
3.探究:人类还有那些不关爱生命的行为?(教师引导:对生存环境的破坏。
)活动:看一看:图片——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滥砍乱伐、土地沙化)[设计意图]用典型的图文实例,增强教学的说服力,给学生以警示,进一步认识到关爱自然界其他生命就是关爱人类自己,必须尊重、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潜移默化的端正对生命的态度,再次培养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保护共有家园——地球的能力。
活动:我思我想-----播放视频《保护地球,关爱生命,别让冷漠占据你的心》
启发感悟,探究设问:动、植物的生存危机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面对这样的危机我们应做些什么?学生相互讨论、相互评价,加深感悟。
活动:探究实践--关爱生命从我做起
以小组为单位,亲手设计环保小书签,环保小书签可以包括对生命的寄语,关爱生命的小行动,撰写小广告等形式。
然后贴在生命树上。
[设计意图] 通过由学生合作学习,锻炼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环保宣传用语书写在贴纸上,然后贴在前面的黑板上,不仅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且在潜移默化当中将生命教育以思想和行为相结
合的形式展现出来。
进一步培养与其他生命和睦相处的能力,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拓展性。
(三)归纳提升
1、启发设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生命的世界,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2、由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回答。
3、教师总结升华主题并同时完善本课板书。
[设计意图]这样的小结和板书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灵动、鲜活的生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培养学生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增强感悟,升华了情感。
(四)布置作业
请用诗词、歌曲、绘画等任何一种方式表达出你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 对作业作分层要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进一步激发情感。
(五)歌曲结束本课
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同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把爱传递。
八、板书设计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