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平衡
形式美法则在建筑表现中的应用(四)——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形同量的形态,如果用直线把画面空间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它们之间不仅质量相同,而且距离相等.中外很多古代建筑、教堂、庙宇、宫殿等都以“对称”为美的基本要求.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
图4-01是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图4-02是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的河南嵩山少林寺。
图4-03是世界十大教堂之首的巴黎圣母院。
我们可看到对称与均衡法则在这些建筑中都有着很好的运用,并得到了美的效果。
图4-01图4-02图4-03图4-04是一个图书馆的项目,我们可以看到主题建筑的造型是对称的、建筑前面的喷泉是对称的、喷泉两边的配景植物和走廊是对称的、包括整个地形也是对称的,整张画面构图中对称手法的大量应用给以人安静、稳重、秩序井然的感觉。
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建筑表现的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于是我们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元素,如画面中无续的人物、前景凌乱的植物投影、左右两侧的配景建筑和植物,这些不对称的元素不仅没有破坏整体构图的对称与严禁,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
图4-04均衡是同量不同形的形态,是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形式诸要素之间保持视觉上力的平衡关系。
均衡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
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击最强的地方的中点)为支点,各构成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意义上的力度平衡对称的事物基本上是均衡的.也有些画面并不一定对称,但它仍然很美,那就是因为它还符合“均衡”的法则.图4-05就是一幅运用均衡法则的画面,可以看出我们着力表现的是图面的左侧,这里的建筑离我们的视点最近,可以比较清楚的观察到其具体的细节,所以我们在这里添加了丰富的视觉元素。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形式美是指外在的形式和结构上的美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在各个领域中,形式美都有其独特的法则和规范。
以下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1. 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物体在中心线两侧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对应关系。
平衡是指物体在整体上的平衡感,可以通过形状、大小、颜色等元素的分布来实现。
对称与平衡给人以稳定、和谐的感觉。
2. 重复与节奏:重复是指在设计中重复使用某个元素,可以是形状、颜色、图案等,以增强整体的统一感。
节奏是指元素的有序排列,可以是重复的元素或不同的元素,以产生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3. 简洁与明确:简洁是指在设计中去除多余的元素,突出主题,使设计更加清晰明了。
明确是指设计中要表达的信息和主题要清晰明确,避免歧义和混淆。
4. 色彩与对比:色彩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的颜色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
对比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对比来实现,以增加视觉效果。
5.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来调整。
尺度是指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来强调物体的重要性或与环境的关系。
6. 重点与焦点:重点是指设计中的关注点,可以通过大小、颜色、对比等方式来突出。
焦点是指设计中的主题或核心内容,需要在设计中得到突出和强调。
7. 负空间与整体:负空间是指元素之间的空白区域,可以用来平衡和组织元素。
整体是指设计中的整体效果和整体感觉,要注重元素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以上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它们在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和主题来运用这些法则,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美感。
形式美的追求是设计师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美的享受。
形式美主要法则名词解释

形式美主要法则名词解释形式美主要法则:第一,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两个部分(或两个以上部分)完全相同,具有平衡稳定感。
对称是艺术上最基本、最常见的法则之一。
均衡是指部分间的重量和力量的适当平衡,这也是视觉感受的一种规律。
在构图中,各种形象的大小、明暗、强弱、色彩、动势等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使画面达到“力的平衡”,产生稳定、庄严、静穆、和谐、优雅等美感效果。
均衡和对称不同,它不但包含着形式的对称性,而且也包含着不对称的因素,给人以不安定感。
均衡是指力量的平衡,只有在均衡的状态下,才能显示出力量的持久。
韵律与节奏。
韵律是指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形体之间运动变化和反复出现的某种关系。
韵律感就是要求有变化,有轻重缓急的感觉。
节奏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在时间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关系。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包括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协调、对比与调和等五个方面。
而比例又是其中最核心的法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则,它涉及到形式的比较、组合、变化等问题,构成了形式美的根本原则,决定着形式美的基本格局。
同时,在这五个方面中,还存在着形式美的其他一些法则,如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等。
这些法则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这些基本的形式美法则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构成了美的艺术世界。
但并非每一幅艺术作品都能够做到严格地遵循形式美法则,那样就可能使形式美的法则变成形式美法则的奴隶。
所以在审美活动中,应将形式美法则与内容美法则结合起来考虑,努力探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形式美法则的指导功能,使之成为评判作品的价值标准。
而当代新古典主义,正是继承了传统绘画的比例关系的精髓,采用黄金分割的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注重对线条的运用和对视觉空间的追求。
注重音乐旋律和诗歌一般的意境表现。
设计,同样遵循着比例与尺度的法则,同样遵循着其他形式美法则。
这几年国际建筑设计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著名建筑,如德国的商业银行,丹麦的大使馆等。
空间设计形式美法则

空间设计形式美法则
1. 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在空间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中轴线,两侧的元素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相对应。
均衡则是通过不对称元素的布置来达到整体的平衡感。
对称与均衡可以营造出稳定、有序和和谐的感觉。
2.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关系,而尺度则是指物体的实际大小与周围环境或人体尺寸的关系。
合适的比例和尺度可以使空间显得舒适、和谐,并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
3. 对比与调和:对比是通过差异来突出元素之间的特点,如大小、颜色、形状等的对比。
调和则是在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相似或相近的元素来达到整体的和谐。
对比与调和的运用可以增加空间的张力和趣味性。
4. 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元素在空间中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而韵律则是指这种重复或变化所形成的整体感觉。
节奏与韵律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强空间的动感和连贯性。
5. 统一与变化:统一是指空间中各个元素之间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而变化则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增加元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统一与变化的平衡可以使空间既具有整体感,又充满活力和趣味。
这些空间设计形式美法则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美观的空间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灵活运用这些法则来创造出独特而令人愉悦的空间体验。
形式美法则的总原则

形式美法则的总原则形式美法则的总原则是指在设计和艺术创作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来构建和传达美感。
它们是指导设计师和艺术家创建作品的基本准则,旨在帮助他们组织元素、表达主题和创造出有吸引力和有效的作品。
下面将介绍形式美法则的一些总原则。
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通过将元素在中心轴上对称地放置,使作品看起来平衡和稳定。
平衡是指通过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对比和分布来实现视觉上的平衡感。
对称和平衡可以给观众带来安定感和舒适感。
2.重复与节奏:重复是指在作品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来创建视觉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节奏是指通过元素的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来创造出一种动感和节奏感。
重复和节奏可以为作品带来结构和连贯性。
3.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元素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尺度是指元素与整体的大小比例。
正确的比例和尺度可以帮助创造出协调和谐的作品,避免视觉上的不协调和不平衡。
4.金字塔原则:金字塔原则是指通过重要元素的位置和大小来引导观众的目光。
作品中的主要元素应该位于画面的中心或重要的位置,进行突出和强调,从而引导观众的视线流动。
5.对比与对照:对比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对比可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冲突和张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对照是指相似元素之间的共同性和关联性。
对比和对照可以帮助创造出吸引人的视觉效果和信息传达。
6.重点与焦点:重点是指作品中最重要、最突出的元素。
焦点是指观众的注意力所集中的地方。
通过设置重点和焦点,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和传达主题或信息。
7.色彩与色彩搭配:色彩是视觉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正确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可以帮助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和谐和情感表达。
8.空间与深度:空间和深度在艺术作品中是非常关键的,通过透视和透视法则可以创造出三维感和深度感。
艺术家可以利用空间和深度来创造出逼真和生动的作品。
9.简约与留白:简约是指通过去除不必要的元素和信息,保持作品的简单、明了和纯净。
留白是指在作品中有意识地保留空白区域,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第三章 形式美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 一、形式美的普适性 • 二、形式美的商品化 • 三、形式美与时尚
一、形式美的普适性
• 形式美,包括其构成要素与基本规律,实际上是人的 内在的审美标准之一。
• 审美标准一般是指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用以 评价对象的一种内在“尺度”。由于这种尺度的存在,世 界上的事物才有了“美”、“丑”之分。
第三章 形式美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形式美的变迁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统一
对称 调和
韵律
比例
形式 美
尺度
节奏
对比
多样
均衡
一、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对称与均衡是最常见的形式构成,它们都有形式上的平衡感。 对称是典型的平衡,指以一条线为中轴或以点为中心的同形 同量相向对应的结构形式。 对称是生物体形体结构的一种规律性形式。 对称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一种形式美法则,它在原始的装饰艺 术中就被注意并运用了。 对称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稳定性。
生活中的对称
(二)均衡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是一种非对称的平衡。均衡也存在中轴线, 但中轴线两侧并非同形同量,而是大体的相当或互相呼应,使整体 上保持平衡,因此均衡也被称为静中有动的对称。
泼人但均 的以它衡 美稳比同 感定对样 。中称使
透更人 出有感 动差到 感异安 、性静 一和、 致灵稳 中活定 显性与 出,端 活给庄
,
二、调和与对比
调和、对比是不同形式因素的并列比较,调和是在不 同形式因素的并列中趋向“同”,对比是在不同形式因素 的并列中趋向“异”。
(一)调和
两种不同而又接近的形式因素并列,是调和。
(二)对比
具有较大差异或相反特征的形式因素并列就是对比。 对比总是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加明显,因此给人带来鲜明、振 奋、醒目、活跃的美感。 对比运用得好,同样能引起调和感。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形式美是指事物外在的、可感知的美感表现形式。
在艺术、设计、建筑等领域中,形式美是一种基本的构成法则,它决定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包括了对比、对称、平衡、重复、节奏、比例等。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构成法则,通过不同元素之间的差异来产生视觉冲突和吸引力。
对比可以是大小、形状、颜色、纹理等方面的差异。
比如,在一副画作中,通过对比明暗、冷暖色调等,可以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像的两侧在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呈现出镜像对称的关系。
对称可以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稳定、均衡的感觉。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对称的立面常常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平衡是指作品中各个元素在视觉上的分布均匀、和谐。
平衡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数量、位置等,可以达到平衡的效果。
在摄影中,平衡可以使画面更加稳定和有序。
重复是指在作品中多次出现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重复可以增强作品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在平面设计中,重复的图案、形状或颜色等可以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变化。
节奏可以是快速的、连续的,也可以是缓慢的、间断的。
通过合理的节奏安排,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音乐中,节奏的变化可以给人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比例是指物体或图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在建筑设计中,比例的运用可以使建筑物更加协调一致。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是艺术创作中的基本准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比、对称、平衡、重复、节奏、比例等构成法则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充满美感和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受。
总结起来,形式美的构成法则是视觉艺术中的重要原则,通过对比、对称、平衡、重复、节奏、比例等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美感和艺术性。
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师等在创作中应当注重形式美的构成法则,以使作品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形式美的构成法则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品质,还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想象力,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式
相对式 相背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基本组织动势又可分为
交叉式
向心式 离心式
结合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独立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对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背式
相背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交叉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结合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结合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结合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2、平衡
又称均衡式,属异型同量的 构成形式,它是通过对纹样 重心的调整,使假设中心线 或支点两侧的图案构成因素 达成量上的均衡关心。 特点:不受对称轴或对称 点的限制,结构较自由,但 要注意保持画面重心的平稳 。
平面与色彩构成
涡形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涡形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S形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S形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S形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背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向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交叉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重叠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综合式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衡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⑵ 相对对称:指纹样总体轮廓呈对称状态 ,但局部存在形或量的不等之处的组织形 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重量平衡
大小平衡,在单独纹样的变化中,花头、花叶的大小比例搭配 所形成的画面平衡效果。
空间平衡
疏密平衡,单独纹样中的花叶等的疏密、聚散对比,能够形成 空间上的平衡。
动势平衡
由于花叶的曲线形式,能够形成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色彩平衡
色彩的纯度、明度以及色相的强弱对比关系,在视觉上达到平 衡的效果。
相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相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左右对称式
可分为三种形式:
上下对称式
旋转对称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左右对称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上下对称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旋转对称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轴对称
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扩大对称 移动对井然有序、庄严平
静的视觉感受。 缺点:拘谨生硬、单调平乏。
平面与色彩构成
2 、图案的主要形式有:绝对对称和相对对 称两种类型。 ⑴ 绝对对称:指纹样关于对称轴或对称点形 状、色彩完全相同,等形等量的组织形式。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绝对对称
平面与色彩构成
绝对对称
图案形式美法则(二)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图案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与色彩构成
1 、对称与平衡: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物都有 着对称的结构。如:花叶、动物、人物等。
平面与色彩构成
花叶
平面与色彩构成
动物
平面与色彩构成
动物
人物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人物
平面与色彩构成
图案构成形式美法则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人类对称形式的物体:家具、建筑、器物、交通 工具等。
家具
平面与色彩构成
建筑
器物
平面与色彩构成
平面与色彩构成
交通工具
平面与色彩构成
均衡也叫平衡,它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动态、 形式,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造型。
平面与色彩构成
一、对称与平衡 1、图案的对称
以假设的中心点为依据,向左右、 上下两方或四方配置同形、同色、同 量的纹样,使图形产生整齐、庄重、 平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