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杂质的制备
阿奇霉素文档

阿奇霉素分散片:
处方:阿奇霉素250g,微晶纤维素120g做稀释剂,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25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5g混合物做崩解剂,50%乙醇做粘合剂
制备工艺:将阿奇霉素,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取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总量的2/3混匀,在与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法将阿奇霉素和辅料充分混合均匀,用50%乙醇溶液制软材,过20目筛制粒,与60℃烘干,16目筛整粒,加入剩余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充分混合均匀,直接压片。
质量标准:外观:光洁美观
片重差异:符合规定
硬度:8.2kg
崩解时限:76s
溶出度:98.8%
含量均匀度:符合规定。
阿奇霉素一水化合物结晶的制备工艺

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的制备工艺摘要: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制备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的方法,这个过程包括可溶性阿奇霉素在乙醇溶液中的溶解,添加可溶性阿奇霉素到水含量约5%(w / w)至7%(w / w)的溶液中。
结果表明阿奇霉素一水物是稳定的,表现低于2%的降解,和非吸湿性。
研究背景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通过结合50 S核糖体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阿奇霉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并以商标名为希舒美(辉瑞公司,纽约,纽约州)推广销售。
阿奇霉素具有以下的化学结构。
现至少有两种阿奇霉素的结晶体已经被公开,分别为阿奇霉素二水化物结晶和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
美国专利NO.6268489公开了阿奇霉素二水化物结晶形式,即每分子阿奇霉素二水化物包含两个水分子。
'489专利进一步说明阿奇霉素阿奇霉素二水化物具有稳定性及非吸湿性。
这些特性使阿奇霉素二水化物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489专利同样公开了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的结晶形式,即每分子阿奇霉素一水化物包含一个水分子。
'489专利进一步指出,阿奇霉素一水化物具有不稳定性及吸湿性。
美国NO.2004/0053862出版物公开了具有水含量为4.0%-6.0%(w / w)的阿奇霉素一水化合物的结晶形式,并说明其是稳定的并且具有非吸湿性。
在'862出版物中,阿奇霉素一水化物是分别在碱性溶液和盐酸溶液中制备的,然而,必须提出的是,据报道阿奇霉素在酸性条件下是不稳定的(详情见美国专利NO.6586576 B2)。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连续制备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并且此方法在绝大部分有机溶剂中是稳定的,即制备过程中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不会降解。
论文总结本论文阐述了一种连续制备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并且此方法在绝大部分有机溶剂中是稳定的,即制备过程中阿奇霉素一水化物结晶不会降解。
制备过程包括:(一)首先将阿奇霉素溶解在第一种溶液中,此溶液为至少约50%(V / V)C1-C6的乙醇溶液;(二)将溶解的阿奇霉素加入到第二种溶液中,此溶液含有至少约50%(V / V)的水,以形成沉淀;(三)过滤沉淀;(四)将滤渣烘干至约含5%(W / W)--7%(W / W)的水含量。
阿奇霉素片方法验证

一.概述1 有关物质1.1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1.2色谱条件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取0.05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20%的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8.2)-乙腈(45∶55),流动相B为甲醇,柱温为30℃(必要时适当调整);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1.0ml,检测波长为210nm。
取杂质S和杂质A对照品各适量,加上述稀释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0.05mg的溶液,作为杂质S和杂质A对照品溶液;另取阿奇霉素系统适用性对照品(含杂质R、杂质Q、杂质J、杂质I、杂质H、阿奇霉素和杂质B)适量,加上述对照品溶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0ml,置50ml量瓶中,用稀释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灵敏度溶液,取系统适用性溶液和灵敏度溶液各5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灵敏度溶液主成分峰峰高的信噪比应大于10,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各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1.2,阿奇霉素峰的保留时间35 95 564 95 565 75 251.3测定法取本品细粉适量,加稀释液[磷酸二氢铵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铵1.7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用氨试液调节P H值至10.0±0.05)-甲醇-乙腈(7:7:6)]使阿奇霉素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阿奇霉素10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 ml,置200 ml量瓶中,加稀释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5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图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杂质B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4倍(2.0%),杂质H与杂质Q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分别乘以校正因子0.1、0.4)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1.0%),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8倍(4.0%)。
阿奇霉素制剂中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及应用项目立项及结题材料

阿奇霉素制剂中杂质检查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研发项目立项申请书一、项目立项评审设立的研发项目领导小组和评审专家组,专家组向领导小组负责,负责立项和项目评审工作,形成我公司项目研发、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等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的氛围,提交技术中心项目研发领导小组审议,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提供咨询及建议。
评价遵审专家组的立项、评审工作循科学、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项目的科学性将主要由项目涉及的相关专家的把关;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性将由专家小组成员集体把关。
二、项目研发背景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比红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病原菌及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产生菌及粘膜炎莫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阿奇霉素在偏酸性环境中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等优点。
另外,由于阿奇霉素的溶解度低,为制成可用于注射的阿奇霉素制剂,通常将其形成酸加成盐,例如制成盐酸阿奇霉素、乳糖酸阿奇霉素、马来酸阿奇霉素、硫酸阿奇霉素、富马酸阿奇霉素、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苹果酸阿奇霉素等,再将其制成可注射的制剂例如冷冻干燥粉针剂。
但是,众所周知的,制剂中存在的杂质通常会影响制剂的品质。
因此,提供一种有效监控阿奇霉素制剂例如注射用的阿奇霉素制剂质量的方法,同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期待的。
三、研发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及研发周期1.项目实施方式本项目采用独立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开发,由公司技术中心成立专门的研究开发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公司自筹经费,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和设备进行自主研发。
2.项目研发周期本项目的研发起止时间为:2021年01月10日至2023年04月30日。
四、拟采用关键技术1、气相色谱法(即GC)检测技术应用;2、Agilent7697A顶空进样系统应用;3、稳定性考察方法应用;4、HPLC测定技术;5、顶空进样处理方式优化改进。
五、项目预期效益该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能快速、准确、简便的测定注射用阿奇霉素中的杂质例如3-甲基呋喃和其他杂质,并且能够同时测定阿奇霉素制剂中常见的残留溶剂(例如但不限于二氯甲烷、甲醇、乙醇和丙酮等),各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符合要求,实现了阿奇霉素原料药和制剂的有效控制,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阿奇霉素片剂生产工艺

阿奇霉素片剂生产工艺
阿奇霉素片剂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以下是阿奇霉素片剂的制备工艺。
首先,准备原料。
阿奇霉素的原料为阿奇霉素二水合物,需要经过粉碎和筛分得到粒径适中的粉末。
其他辅料包括乳糖、群雪果糖、微晶纤维素、喷雾干燥浸蓝号、喷雾干燥喷蜡、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
然后,混合原料。
按照一定的配方将阿奇霉素粉末与其他辅料混合均匀。
可以使用搅拌机或混合机来达到均匀混合的效果。
接下来,湿法造粒。
将混合好的原料与适量的水混合,使其形成湿混合物。
湿混合物经过混合机搅拌均匀后,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将湿混合物变成粒状。
然后,烘干。
将造粒后的湿颗粒放入干燥箱中,使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烘干。
烘干的目的是除去水分,使颗粒脱水并形成干燥的颗粒。
接下来,以颗粒为基础,进行造粒再压。
将烘干后的颗粒放入造粒机中,通过造粒机的辊压或挤压作用使颗粒变得更加坚固,并控制颗粒的大小。
然后,包衣。
将造粒再压后的颗粒放入包衣机中,在包衣机的作用下,将药片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膜,以掩盖药物的苦味和提高口感。
最后,包装。
将包衣好的阿奇霉素片剂放入合适的包装材料中,通常使用铝塑包装袋或药品瓶。
在包装过程中,要保证片剂的质量和卫生。
通过以上工艺步骤,阿奇霉素片剂的生产就完成了。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比例,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以及各道工艺的操作条件控制,确保最终产出的阿奇霉素片剂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保证其安全有效。
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cdf9373dd88d0d232d46a19.png)
专利名称: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正雄,张阳玲,朱丽君,徐金喜,肖伟平,何亚娟申请号:CN201911307929.8
申请日:20191218
公开号:CN111024844A
公开日:
2020041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的检测方法,用于分离阿奇霉素相关杂质的流动相为:流动相A:0.003mol/L磷酸氢二钾缓冲盐溶液;流动相B:甲醇‑乙腈(250:750),采用线性梯度洗脱法进行洗脱检测。
本发明能将阿奇霉素相关杂质完全分离,降低了阿奇霉素胶囊相关杂质检测时柱压的波动,提高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由于出峰时间的漂移,从而导致杂质判断出现差错。
申请人:湖北省宏源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438600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义水北路42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丹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阿奇霉素的精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阿奇霉素的精制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ce28e3a33d4b14e84246857.png)
专利名称:一种阿奇霉素的精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仓,张文萍
申请号:CN200410073819.7
申请日:20040903
公开号:CN1629172A
公开日:
200506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阿奇霉素的精制方法,包括将1重量份含杂质的阿奇霉素溶于2-8重量份的C烷基醇中,采用硅胶柱吸附,以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的有机溶剂与低级醇的混合溶剂洗脱,收集洗脱液,经活性炭脱色处理,过滤,减压蒸馏至所加醇量的三分之一,冷至室温,加水析出固体,过滤,用水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阿奇霉素白色晶体。
本发明制得的阿奇霉素稳定性外观好,纯度好,精制方法简便,宜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优点主要在于除去了杂质:红霉素A,减少了临床的副反应,适用于注射用。
申请人: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惠中路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王旭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阿奇霉素工艺

阿奇霉素工艺
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皮肤等感染疾病。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配方设计:根据药品生产标准和配方要求,确定药品成分及其配比。
2. 原料准备:准备药品原材料,包括阿奇霉素原料及辅料。
3. 发酵生产:将阿奇霉素原料和培养基混合,进行发酵培养,使阿奇霉素大量生产。
4. 提取纯化:将经过发酵的阿奇霉素溶液进行提取纯化,以获得高纯度的阿奇霉素。
5. 深度处理:对纯阿奇霉素进行深度处理,包括结晶、干燥、研磨等,以获得符合规格的成品。
阿奇霉素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阿奇霉素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加强质量控制和环保措施,也是阿奇霉素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8-04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8BA155B04-2-1)作者简介:刘聪(1986—),男,博士生,E-mail:ecco@bit.edu.cn.通信作者:戴荣继(1965—),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dairongji@bit.edu.cn.第34卷 第1期2014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34 No.1Jan.2014阿奇霉素相关物的制备刘聪, 付艳杰, 聂乙娇, 姚国伟, 孙立权, 戴荣继(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为解决国内缺少阿奇霉素杂质对照品的现状,加强阿奇霉素的质量控制,通过化学合成或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的方法制备了红霉素A 6,9-亚胺醚,红霉素A 9,11-亚胺醚,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B 6种杂质的纯品.经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确认各化合物结构正确;并从生产工艺出发详细分析了各杂质的来源和可行的控制方法.关键词:阿奇霉素;相关物;质量控制;阿奇霉素B;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中图分类号:R 978.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0645(2014)01-0106-05Preparation of Azithromycin Related SubstancesLIU Cong, FU Yan-jie, NIE Yi-jiao, YAO Guo-wei, SUN Li-quan, DAI Rong-ji(School of Life Science,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Six compounds were made by chemical synthesis or semi-preparative HPLC separationfor azithromycin to promote quality and impurity control.They are erythromycin A 6,9-iminoether,erythromycin A 9,11-imino ether,3′-N-demethyl azithromycin,3′-N-[[4-(acetylamino)phenyl]sulphonyl]-3′-N-demethyl azithromycin,3-decladinosylazithromycin and 12-dedeoxyazithromycin(azithromycin B),which were obtained through chemical synthesis or semi-preparative HPLC separation.Their structures are identified by MS,1 H NMR and 13C NMR.The source and control methods of these impurities are also presented to improve azithromycinproduction process.Key words:azithromycin;related substance;quality control;azithromycin B;3-decladinosylazithromycin;3′-N-demethylazithro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以红霉素为原料衍生而得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独特的十五元环结构使其具有半衰期长、组织分布好、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1-3].由于对肺炎、性病有特效,阿奇霉素已逐渐成为临床首选药物.近20年的研究、开发、生产和临床应用证明,在第二代红霉素药物中,阿奇霉素具有最大的发展趋势.我国阿奇霉素生产规模为世界第一,年产量2 000t左右.阿奇霉素的合成一般经历4步反应(如图1所示)[4-8]:①肟化:以红霉素A(1)或者硫氰酸红霉素A为原料在盐酸羟胺作用下生成红霉素A 9-(E)肟(2);②重排:在对-甲苯磺酰氯等重排试剂作用下经过贝克曼重排得到15元氮杂内酯环,生成两种亚胺醚(3,4);③还原:两种重排物以硼氢化物或者贵金属为催化剂氢化还原生成氮红霉素(5);④甲基化:氮红霉素经过经典的Eschweiler-Clark甲基化反应得到阿奇霉素(7).在第3步还原反应中,如果采用硼氢化物还原工艺,产物是氮红霉素11,12-硼酸酯(6),需要再进行一步酸性去硼反应,如采用贵金属催化还原则不需要,目前国内阿奇霉素生产工艺多为前者.生产工艺的差别直接影响到杂质的种类和含量,国产阿奇霉素的主要杂质有以下6种:红霉素A6,9-亚胺醚(3)及红霉素A 9,11-亚胺醚(4)(以下合称为红霉素A偕亚胺醚),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a为NH2OH·HCl;b为p-TsCl;c为NaBH4/KBH4;d为PtO2,H2;e为H+;f为HCHO,HCOOH图1 阿奇霉素的合成路线Fig.1 Synthetic procedure of azithromycin(8)及3′-N-去甲基阿奇霉素(9)(以下合称为杂质I+J),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10)(杂质H)及阿奇霉素B(11)(杂质B),如图2~图4所示.图2 合成红霉素A偕亚胺醚的反应式Fig.2 Synthetic procedure of erythromycin A imino ether图3 合成阿奇霉素杂质I+J的反应式Fig.3 Synthetic procedure of azithromycin impurity I+J701第1期刘聪等:阿奇霉素相关物的制备图4 合成阿奇霉素杂质H的反应式Fig.4 Synthetic procedure of azithromycin impurity H 这些杂质被收录于各国药典[8-11].其中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B在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抽样检测中被认定为所有药厂中均含有的杂质[12].这些化合物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生的,制备方法鲜有文献报道[13-14].文中通过化学合成或色谱分离的方法制备了6种阿奇霉素相关物的纯品,6种相关物除阿奇霉素B以外均可以进行大量合成.此外,文中详细剖析了各杂质可能的工艺来源及其在工业生产中可行的控制方法,为我国阿奇霉素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1 仪器与试剂仪器:ARX400型核磁共振仪(瑞士Bruker公司),Shimadzu-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Agela半制备液相色谱仪(天津博纳艾杰尔公司),SSD-MGⅡ色谱柱(4.6mmI.D.×250mm)和SSD-MGⅡ半制备柱(20mmI.D.×250mm)(日本资生堂公司),ZAB-HS质谱仪(英国VG公司).试剂:红霉素A 9-(E)肟(自制,97%)、阿奇霉素(浙江国邦药厂)、甲醇、乙醇、丙酮、硝基甲烷、二氯甲烷、NaOAc、碘、浓盐酸、氨水(北京化工厂,分析纯),对-乙酰胺基苯磺酰氯(百灵威公司,分析纯),乙腈(美国ThermoFisher公司,色谱纯),娃哈哈纯净水.2 实验部分2.1 红霉素A 6,9-亚胺醚的合成及纯化100g红霉素A 9-(E)肟搅拌下溶解于230mL丙酮,加入NaHCO3溶液(27g溶于400mL水中),冰水浴冷却.缓慢滴加p-TsCl的丙酮溶液(30g溶于70mL丙酮).滴加结束0.5h后,室温反应2h.加水140mL,溶液变清后过滤.加NaOH(4N)60mL,产品析出,冰水浴冷却2h后过滤.粗产品在丙酮-水体系中重结晶3次以上至HPLC纯度大于95%,得到红霉素A 6,9-亚胺醚纯品78.6g,总得率80.5%.2.2 红霉素A 9,11-亚胺醚的合成及纯化取50g红霉素A 6,9-亚胺醚(纯度约90%),在300mL硝基甲烷中加热溶解后,放置使其缓慢冷却.过滤析出的晶体,即为红霉素A 9,11-亚胺醚.粗品在丙酮-水体系中重结晶3次以上至HPLC纯度大于95%,得12.1g红霉素A 9,11-亚胺醚纯品,总得率12.1%.2.3 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的合成及纯化室温20℃下,将10.0g阿奇霉素悬浮于50mL水中,搅拌下滴加入1.0mL 36%盐酸,阿奇霉素逐渐溶解.缓慢滴加3.6%稀盐酸,调节pH到2.0左右,TLC跟踪反应,约4h后反应完毕.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水相2~3次除去克拉定糖,水相用氨水中和析出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过滤.粗品在丙酮-水体系中重结晶3次以上至HPLC纯度大于95%,得3.2g 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纯品,总得率40.6%.2.4 3′-N-去甲基阿奇霉素的合成及纯化5g阿奇霉素溶解在40mL甲醇和10mL水中,搅拌下加入3.8g NaOAc.加热到50℃,分批加入1.7g固体I2,紫外光照射.反应中用1N的NaOH保持体系pH在10~11,2.5h后停止,加入3g NaHSO3和40mL水,调节pH到10,析出白色固体.粗产品在氯仿中重结晶3次以上至HPLC纯度大于95%,得到2.1g 3′-N-去甲基阿奇霉素纯品,总得率42.8%.2.5 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的合成及纯化搅拌下在40mL二氯甲烷中加入2.0g 3′-N-801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34卷去甲基阿奇霉和少量无水MgSO4,室温下加入对-乙酰胺基苯磺酰氯0.70g和0.3g NaHCO3,反应10h以上,至反应液变清亮,TLC显示反应已完成.反应液用饱和NaHCO3水溶液洗两次,水洗一次.分液后有机层用无水MgSO4干燥过夜,减压蒸干,粗品在丙酮-石油醚体系中重结晶3次以上至HPLC纯度大于95%,得到1.3g 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纯品,总得率52.2%.2.6 阿奇霉素B的分离及纯化取20g自制阿奇霉素结晶母液残渣(阿奇霉素B质量分数4.96%),用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接出32~36min组分,减压蒸干溶剂,得阿奇霉素B粗品.粗品用丙酮-水重结晶3次以上至HPLC纯度大于95%,得阿奇霉素B纯品425mg,总得率2.1%.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氢二钾水溶液=70∶30;色谱柱为SSD-MGⅡ半制备柱,20mmI.D.×250mm;样品浓度为40mg/mL;进样量为5m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如图5所示.图5 阿奇霉素母液残渣的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图Fig.5 Chromatogram of azithromycin residual on semipreparativeHPLC 3 结果与讨论3.1 各杂质的来源分析及控制途径红霉素A 6,9-亚胺醚和红霉素A 9,11-亚胺醚是阿奇霉素合成过程中的工艺中间体.国内生产工艺多采用硼氢化物作为还原试剂,由于硼氢化物还原能力较弱,常存在还原不彻底的现象.红霉素A偕亚胺醚的控制方法是在还原反应中采用加入催化剂或延长反应时间等手段使亚胺醚彻底还原,或改用贵金属催化还原工艺.3′-N-去甲基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B均来源于起始原料红霉素.红霉素A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红霉素B、红霉素C和红霉素氮氧化物等衍生物.在阿奇霉素的生产过程中这些杂质会经历相同的反应生成对应的阿奇霉素杂质,由于结构相近它们很难通过重结晶除去.这类杂质的控制方法是对起始原料进行质量控制,采用纯度高、杂质少的红霉素A作为原料.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是生产工艺中的副反应产物.该杂质是强酸性环境下阿奇霉素的酸降解产物,其可能来源是硼氢化钠还原工艺中,需要调低pH来除去氮红霉素11,12位的硼酸酯,pH偏低C3位的克拉定糖容易脱落;最后一步甲基化反应中,甲酸的加入也会带来局部的强酸性环境.此外,阿奇霉素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在偏酸性环境下使阿奇霉素成盐,也会产生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主要的控制方法是在可能产生强酸环境的几个反应点上严格控制体系的pH.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只收录于欧洲药典中,未列入美国药典.从已有的检测结果来看,此杂质只存在于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阿奇霉素中,国内产品目前还未检测到,推测此杂质来源于重排反应阶段.3.2 HPLC分析阿奇霉素杂质样品所制备的6个杂质按照质量分数1%~2%的比例(杂质H质量分数0.2%)与阿奇霉素纯品混合,检测条件参照2010版中国药典阿奇霉素的HPLC检测方法,仪器为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动相为乙腈∶磷酸氢二钾水溶液=55∶45;色谱柱为SSD-MGⅡ4.6mmI.D.×250mm;样品浓度为2.5mg/mL;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如图6所示.图6 阿奇霉素杂质混合样的HPLC分析图Fig.6 Chromatogram of azithromycin impurities mixed samples由图6可见,6种杂质在该条件下分离效果良好.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出峰时间来确定杂质的种901第1期刘聪等:阿奇霉素相关物的制备类,根据峰面积确定该杂质的含量,超过药典限量的杂质即采用对应的手段进行控制,由此达到提高阿奇霉素产品质量的目的.4 结束语制备了红霉素A 6,9-亚胺醚,红霉素A 9,11-亚胺醚,3-去克拉定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3′-N-去甲基-3′-N-对-乙酰胺基苯磺酰基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B的纯品,详细分析了各杂质的可能来源,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方法.相关物纯品的制备为阿奇霉素相关物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也为我国阿奇霉素的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参考文献:[1]Van Bambeke F,Tulkens P M.Macrolides: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1,18(1):17-23.[2]Treadway Glenda,Pontani Dennis,Reisman Arlene.The safety of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swith 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2002,19(3):189-194.[3]Zimmermann T,Yeates R A,Laufen H,et al.Influ-ence of the antibiotics erythromycin and azithromycin on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midazo-lam[J].Arzneimittel-Forschung,1996,46(2):213-217.[4]Heggie William Dr,De Mouro Vaz Azevedo Mendes,Zita M.Preparation of azithromycin:EP,0879823[P].1998-11-25.[5]邓志华,梁建华,孙京国,等.红霉素A肟的新合成方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13(2):89-92.Deng Zhihua,Liang Jianhua,Sun Jingguo,et al.Novel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erythromycin A oxime[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3,13(2):89-92.(in Chinese)[6]史颖,姚国伟,马敏,等.红霉素E肟贝克曼重排反应的研究[J].现代化工,2004,24(5):41-43.Shi Ying,Yao Guowei,Ma Min,et al.Beckmann rear-rangement of erythromycin A(E)oxime[J].ModernChemical Industry,2004,24(5):41-43.(in Chinese)[7]马敏,姚国伟,邓玉林.阿奇霉素合成中硼酸酯水解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6,23(6):558-560,587.Ma Min,Yao Guowei,Deng Yulin.Comparasion of thehydrolysis of azithromycin 11,12-hydrogenborate and 9-deoxo-9a-aza-9a-homo erythromycin A 11,12-hydrogenborate[J].Fine Chemicals,2006,23(6):558-560,587.(in Chinese)[8]Yang B V.Intermediate for azithromycin:US,5686587[P].1997-11-11.[9]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Chinese Pharma-copoeia[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10:395. [10]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Healthe Care.European pharmacopoeia 7.0[M].[S.l.]: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Health Care,2010:1434-1436.[11]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 Pharma-copoeia 34[M].[S.l.]:The U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2011:1965-1969.[12]张斗胜,王悦雯,李进,等.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杂质谱及其与成盐工艺相关性的考察[J].药物分析杂志,2011,31(8):1521-1526.Zhang Dousheng,Wang Yuewen,Li Jin,et al.Theinvestigation between impurity profile of domestic az-ithromycin for injection and correlation of its salifiablecraft[J].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11,31(8):1521-1526.(in Chinese)[13]Codony A,Diago J,Garcia R,et al.Derivatives of az-ithromycin:WO 2004092736A2[P].2004-10-28.[14]Freiberd L A.Process for the demethylation of 3-ami-no macrolides:US,3725385[P].1973-04-03.(责任编辑:孙竹凤)011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3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