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在防治动物疾病上的应用

阿奇霉素在防治动物疾病上的应用
阿奇霉素在防治动物疾病上的应用

阿奇霉素在防治动物疾病上的应用阿奇霉素——第二代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与泰乐菌素相似,但与泰乐菌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抗菌谱更广,药理更全面;同时,阿奇霉素对酸稳定,半衰期长,在机体病灶部位的药物深度高于同一器官正常部位的3倍以上,因此被称为“导弹霉素”。阿奇霉素化学名称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0-甲基A-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1-氧-6-氮杂环十五烷-15酮。分子式:C35H72N2O18 分子量:749.00。为了制剂方便(如增加溶解度)或改善副作用(减少刺激性),有时候需要将药物转化成盐、酯,它们的活性成分没有根本改变。使用同一通用名的制剂可以有很多,国内批准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品种有阿奇霉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阿奇霉素软胶囊、阿奇霉素颗粒、阿奇霉素细粒剂、阿奇霉素预混剂、阿奇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阿奇霉素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盐酸阿奇霉素,硫酸阿奇霉素注射液,富马酸阿奇霉素片、富马酸阿奇霉素胶囊,注射用马来酸阿奇霉素,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注射用阿奇霉素磷酸二氢钠,注射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液等等。

一、阿奇奇霉素的药理作用

阿奇霉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实

验证明阿奇霉素对大部分致病性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

原体、衣原体有抗菌作用,如金黄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副流感嗜血杆菌、副溶血性杆菌、巴氏杆菌、肺炎支原体等。阿奇素为氮杂内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

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不影响核酸的合成)。阿奇霉素对于耐红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有交叉耐药性。阿奇霉素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及多种厌氧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及其他组织感染。

二、阿奇霉素的毒理研究

目前尚无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充分的和严格的对照的临床试验。由

于动物生殖研究的结果并不总是能测出的情况,因此,只有在确实必要时,妇女和孕畜才能使用阿奇霉素。尚不知本品是否在人乳汁中分泌,由于许多药物经人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的妇女在使用时应注意。动物生殖性研究表明阿奇霉素穿过胎盘,但对胎仔无损害迹象。尚无本品在母乳中的分泌资料。动物试验资料不能完全预示人类的应用情况。在人的妊娠,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迄今尚未证实,故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适当选择余地时才使用本品。

三、药代动力学

阿奇霉素口服后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为37%。在人单剂口服0.5g 后,达峰时间为2.5-2.6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为0.4-0.45mg/L.本

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大纲

高纲100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 理学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2019动物常见病防治

牛呼出气体及胃肠内容物有苦杏仁味,可见于选择一项: A. 肺坏疽 B. 酮血病 C. 氢氰酸中毒 D. 瘤胃酸中毒 . 题目2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膀胱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一项: A. 多发于牛,有时也见于马,其它家畜较少见 B. 疼痛性的频尿 C. 是膀胱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的炎症

D. 尿中出现较多的膀胱上皮细胞. 题目3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大叶性肺炎时,病畜鼻汁呈 选择一项: A. 黄绿色 B. 淡红色 C. 黏液状 D. 铁锈色 . 题目4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黑斑病甘薯中毒时,患畜表现选择一项: A. 高热 B. 血凝缓慢 C. 喘气、发吭 D. 剧烈腹痛 . 题目5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膀胱炎时,可出现 选择一项: A. 无尿 B. 频尿 C. 少尿 D. 尿闭

题目6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胃肠卡他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食欲明显下降 B. 胃肠的运动、分泌和吸收机能紊乱 C. 脱水、自体中毒和明显的全身症状 D. 食物消化不良 . 题目7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亚硝酸盐中毒时,其特效解毒药是选择一项: A. 亚硝酸钠 B. 葡萄糖 C. 美蓝 D. 二巯基丙醇 . 题目8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关于酮病的临床特征,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 纤维性骨营养不良 B. 瘤胃和肝脏功能的紊乱 C. 上呼吸道炎性变化 D. 关节肿大、衰弱、跛行、腹泻.

题目9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瘤胃酸中毒的病史,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有长期饲喂粗硬饲料的病史 B. 有采食过多的病史 C. 有过食精料的病史 D. 有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的病史. 题目10 还未回答 满分4.00 标记题目 题干

(整理)动物常见病防治.

动物常见病防治》复习资料一、选择题 1.亚硝酸盐中毒时,其特效解毒药是(C.美蓝 2.膀胱炎时,可出现(A.频尿 3.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包括(A.有过食精料的病史

4.手术疗法治疗公猪的鞘膜内阴囊疝,在切开总鞘膜,送回脱出的内容物后,在精索根部结扎1~2道后将腹股沟管外环做(A.纽扣状缝合.四肢机能障碍的综合症状是(D. 跛行 6. 下列传染病中,使用青霉素治疗有效的是(A.猪链球菌病 7.下列感染途径中,牛炭疽罕见的是(B. 胎盘 8.典型鸡新城疫罕见的临床表现是(D.关节炎

9.牛环形泰勒虫的终末宿主为(A. 残缘璃眼蜱 lO.日本分体吸虫的发育需要中间宿主(A.钉螺 11.鸡球虫病易感日龄为(C. 4~6周龄鸡 12.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的是(D. 乳汁的检查13.胎向是指(C.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14.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用促卵泡素50~IOO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注射方法是(C.肌肉注射15.水杨酸制剂疗法常用于治疗(C.急性风湿病 2.下列传播途径中,不属于水平传播的是( C.生殖道 4.以下哪项是脐疝常用的疗法?( A.手术) 5.手术室内进行空气杀菌,可用( D.紫外线灯照射)

6.应用消毒和灭菌方法抑制或杀灭手术区的病原微生物,预防手术创感染的措施称为(C。无菌技术)7.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和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多为( A.急性经过 8.下列哪种检查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 D.乳汁的检查) 9.卵巢机能减退的治疗时 用促卵泡素:牛50~100U,每日一次,共注射3—4d。请问用以下哪种主射方法是正确的?(C.肌肉注射) 10.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牛羊反刍兽的(A.肝脏胆管13.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分别为(B.人和犬)。14.砒霜(砷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是( B.二巯基丙醇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 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 5. 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 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 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 1. 余四九主编。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 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 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 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 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 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复习资料

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学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死或消除环境中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 消毒的种类:疫源地消毒(分为临时消毒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 免疫接种:是指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不易感动物的一种手段。免疫接种的途径: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和,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点眼、滴鼻、刺种、擦涂,饮水等 免疫接种的一般原则 1.确定疫苗免疫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执行,才能更好地发挥免疫作用,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制定免疫程序要考虑如下因素1.充分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时间和各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期。 2.要按照传染病流行季节和接种疫苗后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确定免疫的时机。 3.母源抗体的水平 4.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对生产能力的影响 5.疫苗的种类和各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作用 6.免疫接种的方法和途径。 2.选择免疫疫苗种类: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灭活苗,是病毒或细菌灭活后制成;一类是活毒疫苗或弱毒疫苗,是用毒力较弱一般不会引起发病的活的病毒或细菌制成。弱毒疫苗按生产过程不同,又分为湿苗及冻干苗2种,一般来说湿苗的生产及使用简便,但不能长时间保存;而冻干苗却相反,制造过程较复杂,但保存期长,一般可以保存2年左右。 3.确定疫苗免疫途径: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多种,包括点眼,滴鼻,刺种,羽毛囊涂擦,擦肛,皮下或肌内注射,饮水,气雾,拌料等,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疾病特点及使用的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来选择最佳的免疫接种程序。 4.接种剂量与接种时间:最好按照厂家的推荐剂量进行接种。疫苗接种量低于常规剂量将达不到所需要的免疫水平。但也不能片面追求免疫剂量,剂量过大可引起免疫无反应性或免疫麻痹,过量的疫苗基质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5.疫苗的使用:使用疫苗时应该于临用前才由冰箱中取出,稀释后尽快使用。稀释疫苗时必须使用合乎要求的稀释剂,除个别疫苗要用特殊的稀释剂外,一般用于点眼滴鼻及注射的疫苗稀释剂是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蒸馏水。稀释疫苗时,应该用注射器把少量的稀释剂先加入疫苗瓶中,充分振摇使疫苗均匀溶解后,再加入其余的稀释剂。接种时,吸取疫苗的针头要固定,注射时做到一只一针,以避免通过针头传播病原体。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1)免疫接种应于动物健康状态良好时进行,若在发病的动物群使用疫苗时,除了那些已证 明紧急预防接种有效的疫苗外,不应进行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时应注意接种器械的消毒,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洗消 毒。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以防散毒。 3)接种弱毒活菌苗前后各5 d,动物应停止使用对菌苗敏感的药物,接种弱毒疫苗前后各 5d,应避免用消毒剂饮水。 4)同时接种一种以上的弱毒疫苗时,应注意疫苗间的相互干扰,以免使疫苗的功效降低, 重者导致免疫失败。 5)做好免疫接种的详细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接种日期、动物的品种、日龄、数量、 所用疫苗的名称、厂家、生产批号、有效期、使用方法、操作人员等,以备日后查询6)为降低接种疫苗时对动物的应激反应,可在接种前1 d用0.0025%维生素C拌料或饮水。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动物检疫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常见动物疫病发生原因、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疫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与扑灭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对常见动物疫病防治措施临床应用技能的培养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诊断动物疫病,并能提供合理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毒程序,会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对养殖场的环境、畜禽舍、工具、门口等进行消毒,并能利用实验室检测手段,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2)能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会正确保存、稀释和使用疫苗;会根据不同的疫苗种类选择不同免疫途径,正确操作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3)能熟练掌握动物剖检技术,能正确解剖动物、正确识别动物内脏的形态和位置,会识别内脏器官的异常变化。 (4)能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的上报、扑杀等工作。 (5)能根据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6)能利用实验室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检测与分析。 (7)会制定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8)会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等抗体进行监测,并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应用。 (9)会正确制定治疗方案,选择敏感药物,对动物常见传染病进行治疗。 (10)能正确识别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能做出初步诊断;能利用实验室对寄生虫病做出明确诊断;会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寄生虫病。 3.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发展阶段、流行过程;了解动物传染病的发生条件。 (2)掌握动物传染病的诊断方法。 (3)掌握动物传染病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后的扑灭措施。 (4)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病原结构和血清(亚)型的种类;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了解动物常见传染病的实验室诊断程序和方法;掌握动物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发生后的扑灭措施;了解国家有关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相关法律法规。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特种动物养殖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利用价值上可以将特种经济动物分为药用动物、裘皮(革)用动物、肉用动物和观赏动物等几大类。狭义而言,我国目前饲养的特种经济动物主要指国家林业局在2003年发布的可以从事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54种陆生野生动物。广义而论,特种经济动物还包括一些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和贝等)。畜禽的特殊品种(乌骨鸡、鸽和观赏犬等)和因特殊需要驯养繁殖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鸿雁、熊和狍等)、本文对目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特点 1.1高投入、高产出和高风险 与普通畜禽养殖相比,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成本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个引种费用相对较高,需要较大的场地和特殊的笼舍设计,饲料价格相对较高,卫生防疫和产品加工的方法各异等。同时,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效益较好,利润较普通畜禽养殖高,但高效益的项目风险也比较大,市场行情的波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1.2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较高 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繁多,因各自的生物学特性不同,需要不同的饲养管理方法,需要饲养人员掌握相关的科学技术,如蓝狐和鹿的人工授精技术等。日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还相对缺乏。市场上特种经济动物的成品配合饲料种类很少,与畜禽养殖业无法相比、特种经济动物疾病防治用的疫苗和药品等也多是使用畜禽药品,只是在剂量上有所调整。特种经济动物的产品加工技术复杂,如鹿茸、裘皮的加工方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很大,不同等级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1.3供、求市场行情的变化较难掌握

任何产业都会受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表现的尤为突出,市场行情难以把握,波动幅度巨大。我国毛皮兽养殖业已有近50年的历史,计划经济时代,裘皮主要供出口创汇,市场行情虽有变化,但对养殖业影响不大;改革开放后,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时期。以水貂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水貂种兽存栏量达到100余万只;年生产水貂皮近500万张;1988-1989年度,因国际毛皮市场大幅度滑坡,我国的水貂养殖业遭受巨大打击,貂场倒闭80%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水貂养殖业又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目前存栏已达600万只以上;但貂皮市场何时会达到饱和,市场的准确需求量是多少尚无人能说清,水貂养殖业仍然面临着巨大风险。 1.4行业管理相对薄弱,倒种、炒种和欺诈现象较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涉及林业、农业和商业等多个行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成立强有力的行业管理组织,供求市场混乱,存在着倒种、炒种和欺诈等现象。 2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准备条件 2.1养殖目的明确,有足够的资金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不能抱养投机和暴富的心理,在资金投入时要进行详细的预算。动物养殖至少要经过一到两个生产周期才能见到效益,在见效前的场房建设、引种、饲料、水电和人工等方面都需要进行资金投入,因此在投资前要做好详细的预算,因实际财力制定养殖规模。 2.2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专业人才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发展很快,如果投资规模较大,必须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专业人才,按行业标准建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即使是一家一户式的小规模饲养,也应掌握或了解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利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蓝狐的改良、选用合适的饲料配方等。 2.3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电大最新《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电大最新《动物常见病防治》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动物常见病防治( ( 一村一) ) 》期 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 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 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 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动物常见病防治( ( 一村一) ) 》题库及答案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 0 30 分) 1.亚硝酸盐中毒时, 其特效解毒药是( ) A.美蓝 B.二巯基丙醇 C.葡萄糖D.亚硝酸钠 2.膀胱炎时,可出现( ) A.频尿 B.无尿C.少尿 D.尿闭 3.瘤胃酸中毒的诊断依据,正确的是( ) A.有过食精料的病史 B.有采食过多的病史 C。 有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的病史 +D.有长期饲喂粗硬饲料的病 史 4.支气管肺炎的特征是( ) A.间歇热 B.稽留热 C.弛 张热 D.回归热 5.煮沸法适用于金属、玻璃器械的灭菌,一般 煮沸时间为( ) A.10~20min B.20~30min C.30~40min D.4050min 6.关节脱位的共同症状不包括( ) A.关节变形 1 / 2

特种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指除家禽家畜以外,由人类饲养和保护,具有特殊用途和功效,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的特点:有地域选择性即地域特异性;特异性具有相对性;驯化历史较传统家禽家畜晚;有特殊的价值;需要特殊的饲养技术;高投入,高产出;易形成养殖热;市场行情变化大 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意义:1)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2)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加快繁衍,改善品质;3)有利于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要;4)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多种经营;5)有利于提高本学科的经济和学术水平:发展速度快,该项产业进一步发展;6)在国际市场上,能提供优质的裘皮、药材、美味佳肴、实验动物和伴侣动物。 促进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的措施 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品种市场,提高品种质量 2)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规模化生产 3)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经济动物产品的市场占有力,推动经济动物生产向产业化发展鹿的繁殖 1)鹿属季节性繁殖动物 2)每年秋季9-11月份发情配种,春季产仔。 3)鹿属于季节性多周期发情动物:母鹿发情周期平均为12.5d,变化范围在6-20d,发情持续时间为18-36h。母鹿一般繁殖年限为12-13y。 3)配种年龄:公马鹿、梅花鹿3年。母马鹿、梅花鹿16月龄。 配种方法 1)自然交配: 群公群母(1:4-5):优点:简单易行,不必经常拨鹿。复配率高,母鹿的受胎率和产双胎率较高。缺点:需要种公鹿数量较多,不利于个体选择,即优秀种公鹿的配种率较低。同时不能清楚地掌握鹿群的系谱,不利于选种选配和提高鹿群质量。 单公群母(1:15):最佳配种方式,出生仔鹿系谱明确,公鹿个体选择强度大,有利于鹿群遗传品质的提高。为确保种公鹿具有旺盛的配种能力,每7-10d更换一头种公鹿,为保证母鹿的受胎率,在母鹿发情集中期,适当增加更换种公鹿的次数。 2)人工授精:输精、 采精:电刺激法、假阴道法、直肠握颈法 鹿茸的获取 麝的饲养管理 麝的饲料:矿物质饲料:食盐、骨粉、贝壳粉 饲料添加剂:营养物质、生长促进剂 能量饲料:谷实类、糠麸类 蛋白质饲料:植物、动物、单细胞 青绿多汁饲料:青绿草叶、块根茎 粗饲料:秸秆类、干草类 麝的日常饲养管理 ◆分群饲养:按性别、年龄、强弱等分群饲养。 ◆合理地搭配饲料:不同的麝在不同的生物学时期,对营养的需要亦有所不同。麝是食性 较广的草食性反当动物,人工饲养时要饲喂麝喜食的各类饲草,同时要补充一定的精料。 青绿和多汁饲料要一年四季不间断,日粮要多样化。 饲喂时注意事项:

畜牧学论文--禽类的疾病预防

禽类的疾病预防 关键字:禽病发生的原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疫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 当前我国家禽的传染病主要有禽流感、鸭瘟、鸡痘,这些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特别是高致病型禽流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 类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传染病。从禽类传染病发病季节看,一般发生在初冬或初春,抑制这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病前预防。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养禽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然而, 一场禽流感引发出很多平时被忽视的养禽场防疫管理上的问题。 一、禽病发生的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温度不均衡、舍内氨气味过大、灰尘过大都极易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 2、候鸟迁徙带毒、区域传播而导致鸡群感染。 3、病毒变异、强毒流行,仍使用原有的疫苗不能对流行株或变异株进行有效防控、感染压力大。 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1动物防疫部门平时很难介入养禽场的防疫 1. 1. 1养禽场的防疫是“一条龙服务的”, 即供雏者提供所需的生物药品, 免疫程序, 养禽场自行防疫, 防疫大多数没有记录。 1. 1. 2动物防疫部门的服务手段相对落后, 养禽场得不到及时的技术支持。县级动物防疫部门的实验室利用率不高, 实验室工作人员得不到培训, 知识老化、素质低, 其实验室虚有其名, 一般的抗体效价, 疫病诊断都做不了, 养禽场自然也就不依赖动物防疫部门, 而寻求供雏者的技术服务。 1. 1. 3动物防疫部门所经营的生物药品种类不全,品牌不对路, 且不能保障常年供给, 仅以春秋两季防疫为主, 缺乏养禽场服务的专门人才。

1. 1. 4养禽场担心防疫部门走村窜户防疫, 怕防疫人员消毒不严格, 怕带入疫病, 给自己养禽场带来损失。 1. 2养禽场动物防疫条例大多不符合规定 全市共有千只以上存栏的大小养禽场(户) 100多家, 除少数上规模的养禽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及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外, 一大多数养禽场的防疫条件简陋, 选址因宅而就, 布局不合理, 没有治疗室、隔离圈, 缺少无害化处理和污物污水粪便处理设施, 有的虽有设施, 但并没有有效利用, 致使发生疫病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除自身受周围环境污染外, 也将成为传染源, 危害社会。 1. 3养禽场防疫意识和管理不到位 1. 3. 1人员、车辆未经严格消毒, 随意进出。 1. 3. 2随意处置病死禽现象时有发生, 负责一点的养禽场将病死禽深埋处理, 而有的场却把死禽廉价出售或随意抛弃, 留下隐患; 1. 3. 3消毒工作不严格, 不彻底; 1. 3. 4饲养管理人员水平低, 大多不懂专业。这种知识结构显然达不到农业部15号令的要求。 1. 3. 5免疫、消毒工作没有规范的工作记录; 1. 3. 6进出场的禽几乎不检疫; 1. 3. 7没有相应的动物防疫规章制度。 1. 4 动物防疫监督对禽类养殖场的管理失控 究其原因: 一是宣传不到位。办场者不知事先应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办场。二是鼓励畜牧致富, 政策放宽, 只要有积极性, 不管条件如何一齐上,到头来动物防疫部门也无法介入管理, 处于无奈状态。三是对禽类养殖场管理缺乏具有较强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四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收费, 轻服务, 轻管理的现象。 1. 5发展缓慢, 且不平衡, 防疫管理上不能一刀切 目前的养殖场多数处于家庭式养殖阶段, 抗风险能力差, 发展迟缓, 且不平衡。所以在防疫管理上虽既不能采取一刀

宠物常见疾病的防治

宠物常见疾病的防治 疾病诊疗的一般性原则 防重于治是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对宠物也完全适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饲养历史比较短、人们不常见的宠物(如爬行类、两栖类以及节肢动物类),防病、消毒十分重要,因为对这些动物疾病的研究缺乏,也没有专门的疫苗接种,动物一旦患病就难以治疗,造成极高的死亡率。对于一些珍稀物种来讲,死亡甚至会影响到该物种的存亡,这也是目前饲养珍稀另类宠物需要经过国家野生动物管理部门(目前挂靠在国家和各级林业部门)批准的重要原因。 宠物疾病防治的重要技术措施 一、宠物饲养前的准备 当饲养宠物的类型和对象确定以后,要根据饲养对象的实际进行必要的准备:(1)查阅相关的材料(书籍、网络),了解饲养对象的基本信息(体型大小、生物习性(尤其是另类宠物,食性特点与常见的传统宠物差异较大,本地的饲料资源能否满足饲养的需要是必须事先考虑的问题)、品种和产地的气候特点、适应能力;结合居住地的情况,决定购买宠物的时间、运输的方式。 (2)场地和器具的准备,根据饲养目的、饲养对象的大小、类型(水生还是陆生)准备适宜的场地和笼具。 (3)场地和器具的清洗、消毒,如果属于专用的圈舍,因该在宠物入驻前消毒3次,最后一次可采用熏蒸消毒,然后将圈舍密闭24小时以上。 二、宠物的选购和引进 对于第一次饲养宠物的新手而言,选购宠物非常关键。通常可以请教具有一定经验的朋友或熟人,或者是挑选规模比较大、信誉好的商家,也有直接到养殖场进行挑选的。不论通过什麽渠道购买,饲养者对将要饲养的宠物在心中也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和要求标准(如品种、毛色、成年后的大小、宠物的神经类型等等)。 选购宠物时,对宠物的外观、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等情况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宠物的外型要符合品种特征,对于狗、猫等哺乳动物一般在断奶后选购,可以减少哺育的压力和损失。选购时,不仅要对拟选购的个体仔细检查,还要对其父母或同窝的其他个体做适当观察和了解。 对于幼龄宠物,头颈、四肢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是检查的重点。此外就是生长发育情况、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以及毛色和被毛的类型,动物的运动是否协调、敏捷,步态是否正常。 如果是选购用于繁殖的种畜,建议在动物接近性成熟的年龄进行选购,这时,除了可以对宠物的体形外貌、生长发育、行为习性有更加准确的了解以外,还可以对种畜的生殖系统的发育有一定的了解(如公畜阴囊、睾丸的完整性和发育状况,母畜的乳房数量、排列以及外阴的发育等等。 宠物选购时的检查步骤: 1、看(借助视觉器官对宠物的外型进行观察,形成总体的认识和印象):重点是总体的发育情况(品种特征是否明显、体躯各部是否协调,与同窝个体相比,选择个体有没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或者优缺点 有条件时,还应该查阅其繁育记录资料,对其血统传承有更深入的了解,必要时将相关资料进行复印。 2、摸(用手对动物躯体的主要部位进行触摸,了解各部位的结构和特征) 头颈、躯干、四肢都要进行适当的触摸,尤其是头颈部,眼、耳、口、鼻的结构、形态,不同器官间的协调性。背腰是否平直,绝对不能有明显的凸起或者凹陷,背腰长短适中,尾部着生的位置符合品种特点。四肢发育良好,步态正常、运动协调。

动物常见病防治形考2

标准答案1:疼痛剧烈 标准答案2: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标准答案3:纽扣状缝合 标准答案4:跛行 标准答案5:25~ 40℃ 标准答案6:10~20min 标准答案7:嵌顿性疝 标准答案8:患部肌肉萎缩 标准答案9:观察肢是否平衡负重 标准答案10:尽早切开引流排脓 标准答案11:组织缺损较多,创腔较大的,尽量密闭缝合 标准答案12:后退困难 标准答案13:促进组织增生 标准答案14:0.5%~1%硝酸银溶液点眼后,要用5%葡萄糖液冲洗 标准答案15:运动时表现为悬跛为主的混合跛行 标准答案16:发凉 标准答案17:外科常用的结有平结、外科结和滑结 标准答案18:手术 标准答案19:系部直立和蹄音低是临床确诊的依据 标准答案20:前方短步 标准答案21:灭菌 标准答案22:防止创伤自家净化 标准答案23:2%来苏儿水洗刷术部及周围皮肤 标准答案24:多呈慢性经过 标准答案25:阴囊大小固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题目1 关节脱位的共同症状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肢势改变 B. 疼痛剧烈 C. 异常固定 D. 关节变形 题目2 关节内出血不能吸收时,可作关节穿刺排出,同时通过穿刺针向关节腔内注入选择一项: A. 0.10%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B. 0.1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C. 0.20%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D. 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题目3

手术疗法治疗公猪的鞘膜内阴囊疝,在切开总鞘膜,送回脱出的内容物后,在精索根部结扎1~2道后,将腹股沟管外环做 选择一项: A. 减张缝合 B. 内翻缝合 C. 纽扣状缝合 D. 结节缝合 题目4 四肢机能障碍的综合症状是 选择一项: A. 腹泻 B. 咳嗽 C. 腹痛 D. 跛行 题目5 关节扭伤,在急性炎性渗出减轻后,应及时使用温水浴,适宜的水温是 选择一项: A. 25~ 40℃ B. 40~ 60℃ C. 35~ 50℃ D. 30~ 45℃ 题目6 煮沸法适用于金属、玻璃器械的灭菌,一般煮沸时间为 选择一项: A. 40~50 min B. 20~30min C. 30~40 min D. 10~20min 题目7 腹腔内器官连同腹膜壁层脱至皮下或其他解剖腔内时称为() 选择一项: A. 疝 B. 嵌顿性疝 C. 鞘膜内疝 D. 脐疝 题目8 急性肌肉风湿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选择一项: A. 体温升高

小动物疾病完整版

免疫接种;是用人工方法使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方法比如疫苗接种 心肌炎:指心肌兴奋性增强,收缩力减弱,心肌肌肉发生炎症一种疾病。临床常见疲乏、发热、胸闷、心悸、气短、头晕等犬细小病毒病:由犬细小病毒引起感染所引起一种以心肌炎和肠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发病快死亡率高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咽炎:咽炎是咽粘膜,软腭,扁桃体及其深部炎症总称。临床表现咽部肿胀吞咽困难 肠套叠;指一段肠管及其附着肠系膜套入到附近一段肠腔内的肠变位 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贫血: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数低于正常值临床综合症。 应激综合症;多种因素成为应激原而引起应激反应原因不明机理不明比如猝死综合征 瞬膜突出症:即第三眼睑突出症主要症状是瞬膜从内眼角露出或向外反转,眼分泌物增多,使结膜发生炎症1 在临床对宠物真菌病的主要 诊断方法是wood’s灯 2犬的正常体温指标是 37.5-39.5 3猫的正常体温指标是 38.0-39.5 4 弓形体的中间宿主和中末宿 主是猫 5 泌尿器官定位诊断最有意义 指标是尿沉渣 6 参与凝血活动的维生素是维 生素k 7 维生素E缺乏可导致白肌病 8 犬猫红细胞减少在临床上可 见造成骨髓造血机能抑制的疾 病 9 犬猫肺部听诊肺。随呼吸过程 出现空瓮音这说明病变时肺部 有大空洞 10 通过疝孔进去疝囊的内脏器 官是疝内容物 11 犬猫有机磷中毒特效解毒药 是解磷定 12犬猫氟中毒特效解毒药是解 氟灵(乙酰胺) 13 犬猫有机磷农药中毒胃内容 物大蒜味 14 貂发生自咬症的特征是周期 性兴奋 15氰氢酸特效解毒药是亚硝酸 盐 16亚硝酸盐特效解毒药是美兰 17 肝细胞严正临床表现实质 性黄垣 18 犬猫出现圆周运动可见于脑 多头蚴 19 犬猫尿道阻塞会出现肾后性 少尿 选择题 1 以下不是犬急性心肌炎症状 的是(四肢水肿) 2 犬猫便秘主要表现(里急后 重) 3 以下不是皮下水肿特点是(肿 胀界限不明显) 4 以下动物疾病体温不升高是 (食盐中毒) 5 皮下水肿具有以下特点(触压 处有明显波动感) 6 渗出性心包炎听诊出现(心包 拍水音) 7 按压触诊捻发状是(貂阿留申 病毒气肿) 8 貂阿留申病毒下列生化指标 降低的是(血清白蛋白) 1.犬瘟热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 床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答:流行病学:CDV的自然宿 主为犬科动物,病犬是本病的主 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病 犬与健康犬直接接触,通过空气 飞沫经呼吸道感染或通过污染 的食物经消化道感染本病一年 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 有些地区流行与夏秋季,幼犬最 易感。临床上病犬以眼鼻有分泌 物,典型的双相热,白细胞减少, 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呈急性卡他 性炎症,后期有神经症状为特 征。少数病例出现鼻部和脚垫的 高度角化。诊断:根据临床症状、 病理剖解和流行病学资料仅可 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 行: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查和 包涵体检查。防治措施:本病无 特异疗法,在患病初期,大剂量 应用特异性犬瘟热病毒单克隆 抗体或大剂量高免血清,有一定 疗效。当出现神经症状是,应用 单克隆抗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抗生素有助控制继续发感染,可 大量应用氨苄青霉素0.5~3.0g 静脉注射,有脱水症状者,应大 量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溶液,并 配合维生素类药物,对出现脑神 经症状的犬,可用苯妥英钠、安 定等镇静类药物。 2.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 征,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答:流行病学,感染犬是本病的 主要传染病,传播途径是健康犬 与患犬活被患犬污染的食物,粪 便,尿液,呕吐物,用具等直接 接触,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 发。症状,本病的发生在临床上 常以心肌炎或肠炎为主的综合 征表现,幼犬多以心肌炎型发 作。青年犬多以肠炎型表现,成 年犬少发,且致死率低。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 变化等,可对肠炎型作出初步诊 断,心肌炎型要结组织学变化及 心肌包涵体检查做出诊断,确诊 需要分离病毒电镜观察,血凝实 验,血凝抑制试验及免疫学诊 断。防治措施:平时做好免疫接 种发生疫情后,严格隔离病犬, 对犬舍。用具等用2%~5%的氢 氧化钠消毒。治疗,早期用康复 犬全血或用抗细小病毒高免血 清,肌肉或皮下注射。依据病情 纠正电解质和碱平衡,可用5% 葡萄糖生理盐水、林格试液等, 对呕吐严重的可用胃复安,阿托 品等,止血可用止血敏,对恢复 期可以给予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动物常见病防治》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动物常见病防治》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牛呼出气体及胃肠内容物有苦杏仁味,可见于( ) A.氢氰酸中毒 B.瘤胃酸中毒 C.酮血病 D.肺坏疽 2.关于膀胱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膀胱黏膜、黏膜下层及肌层的炎症 B.疼痛性的频尿 C.尿中出现较多的膀胱上皮细胞 D.多发于牛,有时也见于马,其它家畜较少见 3.关节脱位的共同症状不包括( ) A.关节变形 B.疼痛剧烈 C.异常固定 D.肢势改变 4.关节内出血不能吸收时,可作关节穿刺排出,同时通过穿刺针向关节腔内注入( ) A. O.10%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B.0.1s%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C.0.20%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D.0.25%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 5.黏液脓性子宫内膜炎( ) A.侵害子宫粘膜、肌层和血管 B.体温持续高热,食欲不振 C.直肠检查感到子宫黏膜表面粗燥 D.从阴道排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渗出物 6.在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定性上有重要意义的是( ) A.血液的检查 B.乳汁的检查 C.尿液的检查 D.鼻液的检查 7.猪、羊卵巢机能减退治疗时,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用量为( ) A. 200~300IU B.500—1000IU C. 2000~5000IU D.5000~10000IU 8.布鲁氏菌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A.皮肤黏膜 B.消化道 C.生殖道 D.呼吸道

9.关于炭疽病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羊多为最急性型 B.猪多为急性型 C.猪多为慢性型 D.牛多为急性型 10.下面哪种寄生虫病是人畜共患病( ) A.鸡球虫病 B.华枝睾吸虫病 C.羊莫尼茨绦虫病 D-马媾疫 11.结核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 A.消化道和生殖道 B.血液和呼吸道 C.呼吸道和消化道 D.消化道和血液 12.猪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分别为( ) A.猪和人 B.猪和犬 C.人和犬 D.猪和猫 13.血吸虫的中间宿主为( ) A.钉螺 B.淡水螺 C.陆地螺 D.扁卷螺 14.“发病突然、疼痛剧烈、跛行显著”是哪种病的特征( ) A.蹄叶炎 B.瘸蹄病 C.风湿病 D.关节炎 15.大叶性肺炎时,鼻汁呈( ) A.黄绿色 B.铁锈色 C.淡红色 D.黏液状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6.禽痛风 17.嵌闭性疝 18.生产瘫痪 19.血吸虫病 20.垂直传播 三、填空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一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 分,共10分) 备选答案:鼓音直肠捻发音皮肤消毒有机磷 病原体(梨形虫) 20~30 呼吸冰水终末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精)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42080 课程中文名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课程英文名称:Prevention Diseases of Marine Animals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63 理论课:45 实验课学时:18 学分:2.5+0.5 适用专业:水产养殖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虾蟹养殖学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主要课程,属指定选修课。它是研究海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当前,病害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本课程主要就是利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些基本原理,结合传统和现代的一些诊断与防治方法,解决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对水产养殖业的制约影响,为经济建设服务。本课程的重要任务: ?系统学习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原与病因; ?全面掌握水产动物病害的诊断、预防与治疗的常规方法; ?掌握水产动物免疫的基本机制及其免疫学原理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学习水产药物的基本种类及各种药物的主要应用范围; ?系统学习水产养殖动物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治学的能力与作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教学目标 1.学会一般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诊断,对疑难病症知道如何进行深入的检测的方法; 2.学会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 3.结合传统和现代的一些诊断与防治方法,解决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对水产养殖业的制约影响,为经济建设服务。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包括:概论、疾病的发生与控制、免疫学原理与应用、病理学基础、药物学基础、水产病原检测技术、海水养殖鱼类疾病、海水养殖虾类疾病和海水养殖贝类疾病等共九部分(书本其余部分自学),各部分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第一章概论 1.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的定义; 了解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学的基本概念及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研究范围。 2.海产养殖动物病害学的发展简史; a.了解我国海产养殖动物病害研究概况 b.了解国外海产养殖动物病害研究发展概况 3.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明确本课程与水产养殖专业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疾病的发生与控制 1.疾病发生的原因; a.掌握海水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b.掌握疾病发生与病原、宿主和环境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 2.疾病的控制。 a.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诊断的常见方法; b.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c.掌握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明确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 防重于治” 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第三章免疫学原理与应用 1.海水鱼类及其它动物免疫的基本概念; a.掌握水产动物免疫的基本概念; b.掌握水产动物免疫的主要类型; c.理解水产动物免疫的主要特点; d.掌握水产动物免疫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与意义。 2.海水养殖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 a.了解海水养殖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主要种类;

观赏鱼常见疾病及防治

观赏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最近看了《观赏鱼疾病及防治》([英]内维尔.卡林顿博士)一书,此书只是一本小册子,但书中论述相当专业,看后受益良多,尤其是对新鱼、饵料入缸前的检疫、消毒有了新的认识。现把书中〈常见的寄生虫和疾病〉一节内容传上,供各位参考。由于现今观赏鱼治疗药物的商品化已有相当程度,所以书中只是详细论述了疾病病因及症状,而涉及的具体治疗药剂不多。还有可惜的是书中的病变示范图谱无法贴上。 一、锚头虫。(锚头鳋) (一)、感染的迹象。雌锚头虫,它们是寄生虫,当它们粘在鱼体上时,根据它们蠕虫关的外观很容易被辨认出来。春季在身体自由端有两个大约3毫米的卵囊形成时,它们最大长度达到大约20毫米。 (二)、感染详述。尽管锚头虫的名字很普通,但是它们根本不是虫子而是微小的叫做桡足类的甲壳动物。和大多数甲壳动物一样,它们的成熟要经过几个幼虫期。春季从卵孵化出来的第一幼虫自由游动,直到它们发现一个合适的寄主并使自己贴在鳃上。一旦贴上,它们就进入不游动期。一次卵化出的幼虫里的雄性使雌性受精并停止寄生状态。然后交配过的雄性又使自己贴在寄主鱼身上并发育成蠕虫状态的寄生虫。雌性在春季排卵,之后它们可能死亡或继续产几次卵。寄生虫死亡时,留在鱼皮肤和肌肉上的洞可能造成第二次感染,由此鱼类不能痊愈。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锚头虫深深地刺穿到鱼身体组织里之后,使自己牢牢地贴在鱼身上。人们可以逐个地把成年的虫子摘下来,但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且对鱼有潜在的危害。使用3%的盐溶液短期浸泡也可以把虫子从一条条鱼身上除掉。现在有水族箱处理剂能杀死成虫。也池塘里,重复使用抗原生动物处理剂能杀死幼虫。使用敌百虫也可以杀死成虫。 二、黑斑病。(皮居新穴吸虫,也被认为是皮居茎双穴吸虫和其他品种) (一)、感染的迹象。黑色或褐色的小斑点,达2毫米宽,出现在身上和鳍上,有时也出现在眼睛上和嘴上。 (二)、感染详述。斑点是含有幼虫期的肠吸虫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虫,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幼虫期也被称为皮居船形吸虫。成年期的虫子生活在水鸟的肠内,水鸟是吃了藏匿着幼虫的鱼而受到侵扰的。在水鸟的内脏里,包裹着每一个幼虫的膜散开,虫子在几周之后发育成熟。成虫产的卵在鸟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发育成片自由游动的幼虫,幼虫寄生于水螺身上。几周之后,寄生虫离开水螺并开始了寄一开合适的鱼类寄主的又一个周期。当寄生虫达到大约1毫米宽时,每个虫子身体上生出一层黑膜,在皮肤下形成独特的斑点。轻微的黑斑病传染对鱼没有什么伤害,因为生活周期,环境条件复杂,是不会使黑斑病从一条鱼上传染到另一条鱼身上的。 (三)、推荐的治疗方法。新型抗寄生虫处理剂能杀死寄生虫,但是黑斑点一旦形成,就会留下痕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打破寄生虫的生长周期,通过确保水鸟不靠近池塘或水族箱,并且没有被寄生虫寄生的螺出现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