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及早期康复治疗体会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怎样治疗?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手部屈指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治疗手部屈指肌腱损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应该吃什么药。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肌腱缝合方法(1)肌腱缝合要求:①肌腱缝合方法应简便、实用,有较好的抗张能力,并对肌腱断端血循环影响小。
②遵守无创伤操作技术,缝合部位要光滑,避免长时间的暴露。
③选用抗拉伸性能好,组织反应少的无创伤肌腱缝合线。
肌腱缝合应采用圆针,可减少对肌腱的损伤。
(2)肌腱缝合方法:①肌腱端一端缝合法适用于新鲜肌腱断裂缝合,或直径相等的肌腱缝合。
A.Bunnell缝合法:用双直针涤纶单丝线(3-0)缝合。
此法操作复杂,缝合有影响肌腱血循环作用,现已基本不用。
B.“8”字缝合法:用单针单丝(3-0)线缝合。
此方法操作简便,肌腱缝合处抗张力较弱。
C.抽出式钢丝法:选用36#~38#钢丝或5-0无创伤钢丝肌腱缝合线。
肌腱近断端用“8”字缝合,经肌腱远端穿出皮肤并用纽扣固定在皮肤表面,以减少肌腱断端结合部张力。
4周后.用剪刀将纽扣下的钢丝剪断,从近端将钢丝抽出。
D.Kessler缝合法:用双直针,涤纶丝线(5-0)缝合。
此方法抗张力较强,可用于腱鞘内肌腱缝接,配合支具有控制的早期被动活动。
改良Kessler方法,在原方法的基础上,肌腱缝合处加缝一圈间断缝合,以加强局部抗张能力,并使缝合处光滑平整。
E.Kleinert缝合法:用3-0无创直针单丝线缝合,缝合方法简便,抗张力较强,对肌腱断端血循环干扰少。
为了使断端缝接处平滑,抗张性更好,在周边间断缝合。
F.Becker缝合法:将肌腱断端剪成斜面,用5-0无创伤单丝线,间断缝合。
此法抗张力较强,因缝合线较多,肌腱端需重叠,肌腱长度受到影响,适用于肌腱异位缝合。
G.埋入式缝合法:用单针圈形无创缝合线纵贯缝合腱两端,进针和出针处的线圈均用“8”字缝合固定,大部分缝合线嵌入肌腱内。
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及其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一 般 资 料 :所 有 患 者 均 为 2 0 年 7 一2 0 年 9 收 治 。 . 1 08 月 09 月 其 中 ,男 1 4 ,女 9 例 。 年 龄 l 6 岁 。伤 部 :手指 I 9例 6 O 3 区损 伤 l例 , Ⅱ区损伤 10 ,Ⅲ区损 伤 7例 ,Ⅳ 区损伤 2 例 ,v区损 O 3例 2 0 伤 5 例 。致 伤 原 因 :切 割 性 损 伤 1 0 ,机 器 伤 7 例 ,重 物 挤 8 9例 6 压 伤 l 例 ,热 轧 伤 6 ,其 他 原 因 导 致损 伤2 。损 伤 时 间 1 6 例 例 一
吉林 医学2 1年 8 0 0 月第 3卷第 2期 1 4
4l 7l
手指屈肌 腱损伤 修 复及 其I 临床分 析
廖伟奇 (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 中心卫生院骨科 ,浙江 义乌 32 0 2 0 0)
【 要 】目的 : 讨 手指 屈肌 腱损 伤修 复并 对其 临床 疗效 进行 分 析 。方法 :对2 0 手指 屈肌 腱损 伤 的患 者进行 显微 手术 修 复 ,并 摘 探 9例 进行综 合护 理 ,观察 其临 床疗 效 。结 果 :本组 20 9 例屈 指肌 腱采 用 的不 同显微 外科 修复 方法 均一 期愈合 ,未发 生感染 及其 他并 发症 ,康 复效果 良好 ,优 良率为 8.6 2 %。结 论 :采用 显微外 科修 复 的方法 ,对 手指 屈肌 腱损 伤 的治 疗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0
的影 响[ . 护理 , 0 , 3: . J 上海 】 2 4 () 6 0 4 1
[】 存义 , 培华 , 佩珠 , . 屈肌 腱损 伤 与粘 连 的治疗 [ 冲 4范 蔡 姜 等 手指 J ] 国矫形 外科杂 志 , 0,11) 4 0 2 31(9: 4 . 0 1 【】覃均 昌, 宝 萍 _、 手指 屈 肌腱 损 伤 的治 疗 [ . 4J # 科 5 刘 ,儿 J J 中华  ̄L b ]
手屈指肌腱修复术后两种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比较

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5]。 TAM 评定 标 准 [4]分 优 (活 动 范 围 正 常 )、 良 (TAM 患 侧 > 健 侧 的 75%)、 可 (TAM 患 侧>健 侧 的 50%)和 差(TAM 患 侧<健 侧 的 50%)4 级 。 FIM 评定是客观反映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根据手功能的 特点,选择进食、梳洗、洗澡、穿上衣、穿裤子、如厕自我料理 6 项评定标准。 最高分 42 分,最低分为 7 分[2]。 所有的评定由康 复医师实施。 1.4 统计学分析
表 1 两组屈肌腱受伤区域的比较()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Ⅰ区 10 14
Ⅱ区 41 45
Ⅲ区 37 40
Ⅳ区 11 14
表 2 两组受伤手指的比较
Ⅴ区 8 11
(手指数)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食指 31 33
中指 22 21
环指 17 19
小指 9 8
拇指 5 6
1.2 修复方法
所有的损伤肌腱均由有一定经验的手外科专科医师按
有明显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支架无需中途更换,并且无需
人工被动活动,节省了人力支出。 ⑤有利于缓解疼痛、肿胀等
并发症,术后 3 周时,对照组很多患者伤指仍有不同程度的
肿胀和活动时疼痛,尤其是多处肌腱损伤的患者,而治疗组
只有 2 例患者仍有轻度肿胀,而无 1 例活动时疼痛。
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采取早期动态支具被动活动
所有患者的观察周期均为 8 周,在术后 6 周及 8 周分别 行 总 主 动 活 动 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测 定[4]和 功 能 独
www.
肌腱损伤修复与锻炼范文

肌腱即大家所俗称的“筋”,肌腱是肌肉的延续部分,另一端与骨连接。
手部肌腱的外观呈乳白色,有光泽。
指屈肌腱的截面为椭圆形,指伸肌腱截面在手背以上为椭圆形,在手指背为薄片状,。
它们的总长度在20c m以上。
1.肌腱的作用肌腱的功能是将肌肉的收缩力传送到骨,产生关节的活动。
肌腱本身无弹性,在体内有滑动能力,不同的部位,其滑动差别很大,在腕部,指屈肌腱最大滑动达4cm以上。
2.肌腱的特点肌腱的抗张力很强,一根屈指肌腱可承受几十公斤拉力。
肌腱极易被切割致伤。
在肌腱绷紧时,轻微的刀切伤,就能使手上的肌腱完全断裂。
3.肌腱损伤手部的肌腱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手部肌腱很容易受伤。
其损伤机制中最常见的是玻璃伤,其次是刀割伤。
在急诊病例中,涉及肌腱的手外伤比例超过50%,单纯肌腱损伤占到30%左右。
临床较为常见的肌腱损伤主要见于以下情况:经典病例第一类:患者在情绪难以控制的状态下,用拳头打击玻璃,导致肌腱损伤。
经典病例第二类:患者在酒桌上,将酒杯或酒瓶弄碎,致手部肌腱受伤。
这类肌腱损伤,可能是肌腱的完全断裂,也可能是不完全断裂,还可能同时伴有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骨与关节损伤,以及碎玻璃进入伤口内等。
肌腱损伤属于比较严重的损伤。
但神经血管损伤更为严重。
神经损伤后会致残,即便进行手术修复,仍然会留下严重的功能缺陷;单纯的血管损伤,会导致大出血,但经过手术修复,不会留下后遗症。
在实际病例中,因为解剖的原因,肌腱损伤很严重时,一般会伴有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单纯的神经和血管损伤的病例很少。
每条肌腱(掌长肌腱除外)都有其功能作用。
肌腱的损伤后,大多数患者都能体会到功能缺失。
比如,某个手指不能伸直或不能弯曲等。
因此,肌腱断裂必须进行修复。
4.肌腱探查探查类手术在外科手术中很多见的。
适用于医生非常怀疑某些重要组织结构损伤时。
临床怀疑存在肌腱的损伤,除了皮肤清创缝合外,还要进行肌腱的探查。
肌腱类手术,无论是麻醉还是手术,都要高一个级别,费用从几百元到近两千元。
屈肌腱损伤康复

手指捏力
25
20
15
N
10
5
0
1
食指 2 中指
环指3 小指 4
手部握力
50
40
30
N
20
10
0
1
2
3
4
手功能评定表
姓名
年龄
性别
住址
病史
关节活动度 拇指
对指10分 对掌10分 手指内收/外展10分 手指屈伸20分 腕关节旋转5分 腕关节屈伸5分 日常活动20分
感觉功能10分 外观10分 评估
食指 2分 >正常80% 10分 >正常80% 10分
TAM>151 20分
ROM>160
5
ROM>141 5
写字
扣钮扣 容易2分
s4
10分 萎缩 严重2.5分 优 100~80分
中指 环指
4分
6分
79~50% 49~20
6分
4分
79~50% 49~20
6分
4分
150~111 110~70
15分 10分
损伤部位与疗效关系
优良率
80
70
60
50
Ⅰ
Ⅱ
40
Ⅲ
Ⅳ
30
Ⅴ
20
10
0
1 损伤区
结论
治疗效果与病程有关 治疗效果与手术方式有关 治疗效果与损伤部位有关
治疗1月后
手部皮肤光滑 疤痕变软 肿胀减轻 手指有轻微活动
治疗2月后 手指活动度明显增加
治疗3个月后 手部功能明显恢复
康复评 定
150~90 80~50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康复治疗

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康复治疗谢瑞英;温桂芬;熊常美;蔡妙霞;唐琼;曾琳【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0(21)10【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被动运动仪(CPM)对手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康复组100例使用CPM与对照组100例使用CPM手指功能恢复结果的分析对比,总结CPM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评价.结果所有康复组病例未发生术后感染,肌腱粘连机率明显减少,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使用CPM进行有计划的康复锻炼,能有效防止或减少肌腱修复术后的粘连,提高手指的功能恢复程度.【总页数】2页(P75-76)【作者】谢瑞英;温桂芬;熊常美;蔡妙霞;唐琼;曾琳【作者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深圳市人民医院手显微血管外科,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相关文献】1.屈指肌腱损伤修复的术后护理 [J], 谢见欢2.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的康复治疗 [J], 陈义美;张丽3.中医理疗改善手部屈指肌腱Ⅱ区损伤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临床观察 [J], 胡明龙;易秀珍;钟松杰;尹世海;尹金华4.浅谈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护理 [J], 陈宝芹5.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型护理效果 [J], 王英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肌腱滑动差别最大)
主动活动
逐渐进行主动腱固定活动:
平拳、直拳、勾拳、全握拳
家庭训练计划 增加主动腱固定练习,进行平握拳、握直 拳、勾拳、复合拳 增加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 将家庭练习次数减少到每天3次
注意事项 继续佩戴背侧阻断夹板,除非患者的屈曲受限 无反应 观察指间关节的屈曲挛缩情况,必要时用背伸 夹板固定 腕关节和手指不能同时进行主动或被动伸直
肌肉肌腱接合处—短缩
肌腱位于深部—易粘连
早期修复,防止回缩、粘连
正中神经、桡动脉、尺动脉通 过—保护神经、血管
IV区:肌腱位于腕管内,被 滑液鞘包裹
多条肌腱、神经、血管损伤 术后粘连非常常见
各肌腱的分别滑动练习
III区:蚓状肌起于指深屈肌腱
保护性位置—蚓状肌粘连、挛
缩。
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
注意事项
肌腱滑动性好,不要测量握力和捏力 第12周之前,过度不加控制的给肌腱施力会造成 肌腱的断裂 第12周前肌腱滑动性好者不能提举重物 第16周前不能参加体育锻炼或干重活
出院标准
患指能达到完全屈曲和背伸,且屈曲受限≤ 5° 患手的力量达到健侧手的75% 术后第16周患者能重返工作岗位、家务劳动和运 动
背伸夹板、阻挡夹板
背伸夹板 改良的背侧阻断夹板 背侧阻断夹板
腕、掌指关节屈曲
腕关节、掌指关 节屈曲 •继续第一阶段 治疗 •被动保持握勾 拳
腕关节屈曲
•近侧指间关节 •远侧指间关节 •同时屈近侧、远 侧指间关节
•同时背伸掌
指关节和指 间关节
腕关节中立位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在日常生活中,肌腱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伤科问题,它可能由于运动不当、意外事故或慢性劳损等多种原因引起。
肌腱作为连接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组织,一旦受损,会给我们的身体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中医骨伤科学在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肌腱损伤的表现和诊断肌腱损伤的症状通常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可能出现的肌腱断裂导致的功能障碍。
比如常见的跟腱损伤,患者会感到足跟后方剧烈疼痛,行走困难;而手部肌腱损伤则可能影响手指的屈伸动作。
中医骨伤科医生在诊断肌腱损伤时,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了解损伤的原因和经过,同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受伤部位的形态、压痛、活动情况等。
此外,还可能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 X 光、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更准确地判断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中医对肌腱损伤的认识中医认为,肌腱损伤属于“筋伤”范畴。
筋,即包括肌腱、韧带等组织。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久行伤筋。
”指出过度的活动或劳累可能导致筋的损伤。
中医认为,肌腱损伤的发生与气血、经络密切相关。
损伤会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
同时,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内在因素也会影响肌腱的修复和恢复。
调理与修复的中医方法中药调理中药在肌腱损伤的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损伤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中药如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在损伤的中后期,则注重补气血、强肝肾,以促进肌腱的修复和恢复。
常用的中药如熟地、当归、黄芪、杜仲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中药外敷,如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膏敷在受伤部位,增强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肌腱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肌腱的修复。
例如,对于肩部肌腱损伤,可以针刺肩井、肩髃、肩贞等穴位;对于膝部肌腱损伤,可以针刺血海、梁丘、膝眼等穴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论著·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及早期康复治疗体会庄载世,缪心朗,黄有翰摘要:目的 探讨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及早期康复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95例(163指)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采用早期显微修复术,术后早期带支具康复功能锻炼。
结果 95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
按TAM 法评定疗效:优107指,良40指,中12指,差4指,优良率为90.2%。
结论 早期显微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配合术后早期带支具功能锻炼,是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手损伤;屈肌腱损伤;早期显微修复;功能恢复中图分类号:R 686.1;R 6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87(2011)05-0524-02Repair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Zone⁃Ⅱflexor tendon injury of hand ZHUANG Zai⁃shi ,MIAO Xin⁃lang ,Huang You⁃han (Dept of Orthopaedics ,Cang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gnan ,Zhejiang 325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and results of repair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Zone⁃Ⅱflexor ten⁃don injury of hand.Methods 163fingers of 95patients of flexor tendon injury in Zone⁃Ⅱwere treated with early microsrugical repairs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with the brace after operation.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12months.According to TAM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exellent in 107fingers ,good in 40,fair in 12,and poor in 4fingers.The rate of exellent and good was 90.2%.Conclusions Early microsurgical repair of flexor tendon injury ,combined with sodium hyaluronate and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with a brace a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endon adhesion after operation.Key words hand injuries ;flexor tendon injuries ;early microsurgical repair ;recovery of function作者单位:苍南县中医院骨伤科,浙江苍南 325800作者简历:庄载世,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手外、四肢创伤研究,E⁃mail :zzs289@ 手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常因肌腱粘连影响手指功能恢复,一直是手外科较棘手的一个问题。
2002年5月~2009年10月,我科对95例患者163个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行显微修复术,术后早期带支具功能锻炼,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95例(163指),男68例,女27例,年龄15~58岁。
均为新鲜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右手73例,左手22例。
致伤原因:切割伤119指,电锯伤26指,挤挫伤18指。
其中合并指神经、血管损伤者76例,指骨骨折者30例。
伤后至就诊时间30min ~8h 。
1.2 手术方法 臂丛或全身麻醉。
在止血带下彻底清创,必要时将原伤口做Z 形延长或伤口远近端延长,充分暴露损伤区域;有指骨骨折者先行克氏针交叉内固定。
在断面纵行切开部分腱鞘,保护手Ⅱ区A2、A4滑车的完整性,在腱鞘内找出肌腱,应避免过度夹捏、捻挫腱鞘和肌腱,在4~6倍显微镜下操作,肌腱断端修整后,用3⁃0无损伤线作改良Kessler 法端端缝合,然后用6⁃0无损伤缝线在肌腱外膜周边作连续缝合断端,保持肌腱表面光滑平整。
断伤的指深、浅屈肌腱要同时修复,吻合后肌腱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钠,尤其是腱鞘内和吻合端周围。
腱鞘尽量外翻缝合,腱鞘缺损严重者用自体静脉壁覆盖;指神经、血管损伤一并修复。
松止血带,彻底止血,将剩余的透明质酸钠涂抹于创面,闭合伤口。
伤情严重、组织挫灭伤重的,伤口需要放引流。
1.3 术后处理 采用Strickland 腕部带关节静息位支具固定患指背侧,将腕关节掌屈曲20°,掌指关节屈曲50°,指间关节在中立位。
术后48h 开始利用背侧保护支具,使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屈曲状态下被动屈曲手指。
背伸腕关节,轻轻收缩手指,同时维持该位置至少5s ,然后放松,使腕关节恢复屈曲位。
每天1h ,每小时15次。
4周后可去掉支具作轻微主、被动活动,练习的间歇仍要带背侧支具。
5~6周期间可以加强功能锻炼,包括单独肌腱滑动练习、组合练习和被动伸直练习;8周后开始加强力量训练,鼓励患者做日常生活动作,为恢复工作做好准备。
·425·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2011Oct ;14(5)2 结果 术后创口Ⅰ期愈合149指,Ⅱ期愈合14指。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耀12个月。
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部肌腱修复评定标准,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测量法(TAM)作疗效评定[1]:优107指,良40指,中12指,差4指,优良率为90.2%。
3 讨论 临床上手Ⅱ区屈肌腱损伤治疗难以获得理想效果,主要是因为沿着修复肌腱的表面形成粘连,限制了肌腱的滑动功能,而粘连又是愈合的必然趋势。
通过本组治疗,我们认为手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显微修复技术的应用 手部肌腱尤其是Ⅱ区屈指肌腱,解剖组织结构复杂,生理功能要求高,如早期处理不当,不仅为二期手术带来困难,而且影响手指功能的恢复。
因此,我们认为显微修复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
显微镜下用3⁃0无损伤线在肌腱偏掌侧作改良Kessler法缝合的优点是:抗张力强,对肌腱断端及背侧血循环影响小,外露的缝线少,肌腱缝合口表面光滑平整,肌腱无纤维外露、减少吻合口臃肿,既能保证肌腱活动时无阻力,又能增加缝合强度,明显减少吻合点裂隙的发生,减少粘连,减轻局部水肿,最大限度地恢复手指的运动功能。
该缝合法对于新鲜肌腱的断裂缝合效果尤其明显。
魏鹏飞等[2]在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显微外科修复术中同样应用此法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因此,我们认为应用显微修复Ⅱ区屈指肌腱是可行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3.2 深浅屈肌腱的处理 通过本组治疗及观察我们认为,同时修复指深浅屈肌腱有以下优点:①同时修复可避免因指浅屈肌腱回缩而影响腱纽及系膜血运进而影响肌腱愈合的弊端;②符合正常双腱屈曲生理解剖功能的需要;③指浅屈肌腱还可以为指深屈肌腱提供滑动基底床并分担张力,降低肌腱断裂的发生率;④能最大限度恢复手指的活动功能和屈曲力。
3.3 医用透明质酸钠防止粘连 已有大量实验研究证明透明质酸钠具有以下作用:①具有促进组织生理性愈合、促进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成纤维细胞膜生长的特点;②具有止血作用并可在肌腱周围形成假鞘,防止肌腱粘连;③有抑制粒细胞游走和吞噬等抗菌作用,可有效地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繁殖。
因此我们在微创技术修复肌腱时表面予涂抹透明质酸钠,以减少肌腱粘连的发生。
3.4 早期有控制的功能锻炼减少术后粘连 早期活动可使外源性结缔组织拉长、松弛,减少吻合处与周围组织接触,抑制瘢痕组织生长,防止外源性粘连。
同时又能有效激发内源性愈合能力[3],加速滑液的分泌,加快肌腱愈合;而应用Strickland腕部带关节静息位支具,早期被动屈指功能锻炼时修复处肌腱不易断裂。
为了早期活动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应在医师严格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特别要视手指的肿胀和关节的僵硬程度以及近指间关节和远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情况,制定相应的支具和康复计划,确保手指功能恢复。
总之,早期显微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损伤,联合应用透明质酸钠,配合术后早期带支具进行有控制的功能锻炼是减少术后肌腱粘连的有效措施,可最大限度恢复手指的运动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1] 潘达德,顾玉东,侍 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2] 魏鹏飞,陈 毅,张 诚,等.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显微外科修复75例[J].临床骨科杂志,2004,7(3):269.[3] Gelberman R H,Seiler J G3rd,Rosenberg A E,et al.Intercalary flexor tendon grafts.A morphological study of intrasynovial and ex⁃trasynovial donor tendons[J].Scand J Plast Reconstr Surg HandSurg,1992,26(3):257-264.(接收日期:2011-07-07)·文 摘·全膝置换术前软组织扩张的15年经验/Long W J,Wilson C H,Scott S M,et al//J Arthroplasty,2011Aug18.[Epub ahead of print] 全膝置换术前如果估计切口愈合困难,医师可以考虑预先进行软组织扩张术。
作者在59例切口交叉和5例严重畸形患者中做了共64例软组织扩张术。
患者术前平均做了3.5次手术,平均应用2.1个扩张器,平均灌注359ml,平均扩张70天,14例发生较小的并发症,7例发生较重的并发症。
全膝置换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5例需要手术。
作者认为,对于这些特殊病例,全膝置换术前进行软组织扩张是安全有效的。
(胡孔足摘译,卜海富审校)·525·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2011Oct;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