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病毒PPT课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病毒(NXPowerLite)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根据其形态、结构、核酸类型和复 制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根据病毒的宿主范围和形态特 征,可以将病毒分为DNA病毒
和RNA病毒两大类。
DNA病毒包括腺病毒、疱疹 病毒、乳头瘤病毒等,RNA 病毒则包括流感病毒、冠状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病毒 (nxpowerlite)
目录
• 病毒概述 • 病毒的生命周期与复制 • 病毒对环境的影响 • 病毒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病毒的安全与防护
01
病毒概述
病毒的定义与特性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具有严格的寄生性, 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
病毒的基因组复制与表达
基因组复制
病毒基因组在宿主细胞内复制,产生 新的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表达
病毒基因组转录为mRNA,翻译为病 毒蛋白质,为病毒的装配做准备。
病毒的装配与释放
装配
病毒基因组与蛋白质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释放
成熟的病毒颗粒从宿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中的病毒污染
病毒种类
水体中的病毒种类繁多,包括肠道病 毒、腺病毒、噬菌体等,主要来源于 人类和动物的排泄物。
传播途径
污染来源
水体中的病毒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等,未经妥善处 理或处理不当的污水排入水体后,会 携带大量病毒。
水体中的病毒可通过饮用水、接触水 体等方式传播给人类和动物,引发各 种疾病。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病毒 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对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复制机
制和致病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微生物学--病毒

⑵ 衣壳(capsid)
由衣壳粒以对称的形式,构 成病毒的外壳,有保护核酸的作 用,是病毒粒子的主要支架结构 和抗原成分。 ⑶ 核心 也叫基因组,是指衣壳中心 包围的病毒核酸。
⑷ 核衣壳(nucleocapsid)
是病毒的蛋白质衣壳和病毒核酸的合称。 冠 状 病 毒
流感病毒
⑸ 包膜(envelope)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是病毒中复合对称代表,由椭 圆形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尾部组合而成。
大肠杆菌T4噬菌体: 头部:廿面体对称,由蛋白质衣壳构成,含线状dsDNA。 颈部: 位于头尾相连处,包 括颈环(薄盘状)和颈须。
尾鞘:长95nm,由衣壳粒缠 绕而成。
尾髓:长度为95nm,中空结 构,头部 DNA可由此进入宿主细 胞。 基板:六角形盘状物,其上有刺突、尾丝。刺突:吸附 功能。尾丝:可专一性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㈡ 定义 病毒是一类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 体的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 具有细胞内繁殖性基因的独特生物类群。
迄今仍无一个科学而严谨的定义。
病毒为具有独立于其宿主进化史的绝对细胞内寄 生物,它的 DNA或 RNA 基因组被其所编码的蛋白质 壳体化(encapsidation)。(Fields等,1990年)
核酸 毒粒 蛋白质 (化学组成) 脂类 糖类
基本化学组成,病毒颗粒在化学上表现为 核蛋白。
㈠ 核酸 核酸是病毒遗传物质;控制病毒增殖及对宿主感染性。一种 病毒的毒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病毒核酸类型 单链DNA (ssDNA) 双链DNA (dsDNA) 单链RNA (ssRNA) 双链RNA (dsRNA)
植物病毒标本
敏感植物叶片
产生坏死斑
微生物学第十六章 病毒

交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
动物体内正常的蛋 白质PrP c改变折叠 状态为 PrP sc所致,而这二 种蛋白质的一级结 构并没有改变。
1997年,Stanley B. Prusiner荣获诺贝尔奖
朊病毒的发现与思考
DNA→RNA→肽链→蛋白质
病毒的增殖,又称病毒的复制(replication)— 是病毒在活细胞中的繁殖方式。 复制周期(replicative circle)或称复制循环: 自病毒附于细胞开始,到子代病毒从感染细 胞释放到细胞外的病毒复制过程。包括: ① 吸附与侵入; ②脱壳; ③病毒大分子的合 成; ④装配与释放。
1、吸附与侵入:
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有尾噬菌体:
注射方式将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
吸附
尾钉固着
尾鞘收缩
尾管穿入
DNA注入
植物病毒:
通过机械损伤所形成的微伤口进入细胞;或者靠携带有病毒 的媒介,主要靠有吮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将病毒带入细胞。
①完整病毒穿过细胞膜的移位方式;
动 物 病 毒
②毒粒包膜与细胞质
立克次体 原核细胞型
出芽、产生孢子 DNA,RNA DNA 或 RNA
病毒的宿主范围 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并具有宿主特异性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昆虫病毒 微生物病毒 病毒学(virulogy) :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 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 学科。
病毒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大小、形态、组 成与结构)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增殖和人工培养 病毒的干扰现象与干扰素 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措施 噬菌体
毒 粒
蛋白质
脂类
非结构蛋白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并具 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 结构蛋白:壳体蛋白、包膜蛋白等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_3-病毒真菌生物学性状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体(Virion):完整、成熟、细胞外、典型、感染性比细菌小,以nm计电子显微镜各种病毒间大小差异大球形、杆状、丝状、弹状、砖形、蝌蚪状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1、病毒的结构核心(core)衣壳(caspid)壳粒(capsomere)(形态亚单位)化学亚单位(结构亚单位)数目及排列方式:螺旋对称20面体对称(立体对称)复合对称包膜(envelope):包膜子粒(peplomere)/刺突(spike)包膜的功能用于病毒的鉴定、分型维护病毒体的结构完整性磷脂、胆固醇、中性脂肪加固病毒体与致病和免疫有关2、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核酸:基因组,多样性DNA/RNA;单链/双链;正链/负链;是否分节段功能:病毒复制决定病毒的特性具有感染性:感染性核酸(2)蛋白质衣壳、包膜、基质的组分非结构蛋白(酶类等)功能保护病毒核酸参与感染过程具有抗原性三、病毒的增殖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隐蔽期(eclipse period)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1、吸附非特异性吸附静电结合与温度关系不大与Na+、Mg2+、Ca2+等阳离子有关可逆特异性吸附不可逆病毒组织亲嗜性细胞受体病毒结合位点(配体)2、穿入吞饮(endocytosis)融合(fusion)核酸直接进入3、脱壳细胞内溶酶体溶解蛋白衣壳痘病毒两层衣壳溶酶体酶脱壳酶螺旋对称病毒不脱衣壳可转录4、生物合成隐蔽期6大类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单正链RNA病毒单负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反转录病毒单负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dsRNA mRNA 蛋白↓(-)ssRNA ↓子代(+)ssRNA ↓子代(-)ssRNA、翻译蛋白5、组装、成熟、释放异常增殖●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 容纳细胞非容纳细胞●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 基因组缺陷辅助病毒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物理因素灭活(inactivation)耐冷不耐热化学因素脂溶剂:乙醚灭活试验酚类氧化剂、卤素等中草药亚病毒(subvirus)类病毒(viroid)250-400bp 卫星病毒/拟病毒(virosid)500-2000bp 朊粒(prion)真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医学有关的真菌接合菌亚门:无隔菌丝(毛霉)子囊菌亚门:毛癣菌担子菌亚门:新隐菌半知菌亚门:白假丝酵母菌鞭毛菌亚门一、形态与结构单细胞真菌酵母型类酵母型多细胞真菌菌丝(hypha)孢子(spore)真菌的细胞结构有隔菌丝隔膜中央有孔细胞壁结构难以总结出固定的模式细胞壁主要成分多糖链、蛋白质、脂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二、真菌的繁殖与培养真菌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无性繁殖芽生裂殖萌管隔殖真菌的培养沙保弱培养基生长缓慢酵母型菌落类酵母型菌落丝状型菌落三、变异性与抵抗力容易变异对理化因素敏感对抗生素不敏感对抗真菌药物敏感干扰现象(interference)缺陷干扰病毒异种间同种间同型间同株间灭活病毒质膜几丁质蛋白质层糖蛋白网葡聚糖粗糙卖孢菌细胞壁结构假菌丝叶状孢子芽生孢子厚膜孢子小孢子癣菌毛癣菌表皮癣菌分生孢子* * 病毒的形态核衣壳(nucleocaspid)包膜病毒和裸露病毒壳粒的排列方式螺旋对称壳粒壳粒的20面体对称复合对称与复杂对称电镜下的壳粒包膜病毒的刺突(3)脂类和糖吸附(absorption)穿入(penetration)脱壳(uncoating)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组装、成熟、释放(assembly maturation and release)吸附双链DNA病毒(半保留复制)病毒DNA→转录早期mRNA →早期蛋白(酶类)→子代DNA →晚期mRNA →晚期蛋白(衣壳蛋白)单链DNA病毒ssDNA ↓dsDNA(RI)↓子代ssDNA、转录翻译单正链RNA病毒(+)ssRNA ↓早期蛋白(DRRP)↓(-)ssRNA ↓子代(+)ssRNA 晚期蛋白RNA RI 反转录病毒RNA ↓RNA:DNA中间体↓dsDNA→前病毒↓子代RNA、mRNA ↓翻译。
病毒运用到实例ppt课件

3
疫苗的临床应用
病毒作为载体的疫苗已经在一些传染病预防和治 疗中得到应用,如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等。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未来病毒研究的展望
病毒基因编辑技术
随着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可能实现对病毒基因的 精确编辑,为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研发提供新途径。
病毒进化研究
深入探究病毒的进化历程和变异机制,有助于预测病毒的传播趋势 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
病毒的生命周期
总结词
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侵入、复制、释放等阶段,对宿主细胞具有破坏作 用。
详细描述
病毒通过吸附和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进行复制和繁殖,最终释 放出新的病毒粒子。在这个过程中,宿主细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时 可能导致细胞死亡或疾病发生。
02
病毒的传播方式与影响
病毒的传播方式
以防数据被病毒感染或损坏时 能及时恢复。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不轻信陌生链接、邮件附件, 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
限制网络访问权限
对计算机的网络访问权限进行 合理配置,以减少病毒入侵的
风险。
检测和清除病毒的方法
定期全盘扫描
使用防病毒软件的全盘 扫描功能,检测和清除
病毒。
隔离受感染文件
对于疑似受感染的文件 ,可以使用防病毒软件 的隔离功能,防止病毒
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
加大投入力度,加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进程,提高应对新 发、突发病毒威胁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 点,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新兴技术对病毒研究的影响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章病毒(60张ppt)

答案 D ①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②病毒性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③ 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而⑤ 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结核杆菌属于细菌。
4.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病毒只是由DNA组成的 B.病毒的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C.所有的病毒都对人类有害 D.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类
答案 B 绿脓杆菌属于细菌,能有效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绿脓杆菌的病毒就是专 门侵染细菌细胞的病毒,故为细菌病毒(噬菌体)。
知识点二 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4.下列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的是 ( )
答案 C 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是 酵母菌,B是草履虫,C是噬菌体,D是衣藻。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知识点一 病毒的种类 1.病毒的发现历程 (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了比 细菌还小的病原体——“滤过性病毒”。 (2)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 “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3)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12.目前利用病毒杀虫剂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尚有很大困难,主要原因是 ( ) A.施用病毒杀虫剂易使施用者患病毒病 B.昆虫病毒不能大规模培养因而制剂昂贵 C.病毒杀虫剂杀虫效果不如化学制剂 D.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
答案 D 昆虫病毒是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内的病毒,施用病毒杀虫剂一般不会 使施用者患病毒病;生物防治的特点是成本低、无污染,是农药方法所不能比的;病 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 动,病毒杀虫剂具有生物活性,易失效。
微生物病毒

噬菌斑
病斑和空斑 枯斑
(1)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概念:宿主细胞经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大小、 形态、数量不等的蛋白质结晶体,称为包涵体。在宿主细胞内形 成包涵体是病毒的特征,不同的病毒其形成的包涵体具有不同的 形态、结构和特性,可用于分类鉴定。 包涵体在细胞中的形成部位:位于细胞核内—如疱疹病毒 位于细胞质内—如狂犬病毒等 胞核内胞质都有—麻疹病毒 包涵体的本质—---大多数是病毒粒子组成的,少数是细胞对病毒的 反应。 了解研究包涵体的实践意义—-病毒鉴定
Adenovirus
③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T4 Bacteriophage
④有囊膜的病毒粒子
Fig. 4: Virus Obtaining Its Envelope from Host Cell Membrane by Budd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IV-1 Budding from a Host Cell
两个特征性数据
潜伏期:是病毒颗粒吸附于细胞到受染细胞释放 出子代病毒颗粒所需的最短时间,不同病毒的潜伏期 长短不同,噬菌体以分钟计,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以 小时或天计。
②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以腺病毒(adenovirus)为例。腺病毒的衣壳含有 252个壳粒,其中12个 顶角的衣壳粒与相邻的衣壳粒组成五邻体, 240 个面上或棱上的衣壳粒相互 之间组成六邻体。每个五邻体中央的衣壳粒上伸出一根末端带有顶球的刺突。 每个五邻体壳粒由一个五聚体(多肽Ⅲ)和一个三聚体纤维蛋白(Ⅳ)组成; 但六邻体壳粒不是六聚体,而是三聚体,它由3个110K多肽Ⅱ构成。
★★
(3)病斑和空斑
•空斑和病斑:用于动物病毒粒 子的计数也可以采用噬菌斑法 类似的技术,但是这种斑点只 能称为空斑或病斑。
微生物学 病毒

的生长繁殖而传下去,一般情况下不
引起宿主细胞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噬菌体。
60
1. 附着(attachment)/吸附(adsorption)
毒粒
随机碰撞而接触(静电引力或氢键)
可逆吸附,无特异性(非细 胞颗粒也可吸附)
敏感细胞
病毒表面蛋白与细胞受体的结合
特异性,不可逆吸附,启动 病毒感染的第一阶段
二、形态:球状或杆状,卵圆、丝状、 砖形、蝌蚪状
球状 腺病毒
动物病毒 枪弹形 弹状病毒
砖形 痘病毒
植物病毒 昆虫病毒
杆状或丝状 烟草花叶病毒
球状
花椰菜花叶病毒
噬菌体
蝌蚪状 大肠杆菌噬菌体T1-T7 丝状和球状 fd、ΦΧ174
21
第一节 病毒的特征及其形态结构
病毒的定义和特征 病毒粒的大小和形态 病毒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四)呼吸道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
冠状病毒、 呼肠病毒
46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的生物学性状
有包膜,单链分片段的RNA病毒
47
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
分3种构型
25
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
烟草花叶病毒的负染电镜照片 1. 螺旋对称 (Helical symmetry) 病毒粒:杆状或丝状 壳 粒:螺旋型对称排列 核衣壳:中空的圆柱体 核 酸:单链RNA 代 表:烟草花叶病毒
26
2. 二十面体对称 (Icosahedral symmetry)
病毒粒:球状(多面体) 蛋白质亚基围绕具立方对称的正多 面体的角或边排列,进而形成一个 封闭的蛋白质的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HPV尚不能在组织细胞中培养
2020年10月第2日一课件网网站
15
1、HPV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人是 HPV惟一自然宿主;
2、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生殖器主要 经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
3、不同型的HPV侵犯的部位和所致疾病 也不同
4、HPV的免疫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2020年10月2日
16
2020年10月2日
17
2020年10月2日
18
2020年10月2日
19
人 类 细 小 病 毒 B19
H um an Parvovirus B19 属于细小病毒科
小 球 型 颗 粒 , 无 包 膜 +ssDNA
2020年10月2日
可诱发儿童传染性红斑
侵犯红细胞系前体细胞
20
2020年10月2日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25
11
采取三步紧急应对措施:
第一步:冲洗伤口。要马上用流动的水冲洗 伤口,尽可能把病毒冲走,把血挤出去。如 果有条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进行冲洗, 连续冲上20—30分钟。接着用碘酒消毒伤口, 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反复3次。第二步: 马上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疫苗。绝不能拖几 天才去注射。狂犬病潜伏期快的10天左右就 发病,慢的则可能好几年。第三步:如果伤 口被咬得严重,一定要注射抗病毒血清,与 疫苗同时使用。抗病毒血清必须在医生的指 导下先试针。
2020年10月2日
9
微生物学检查
狂犬: 内基小体,病毒抗原
病人: 病 毒 抗 原 ( IF) 病 毒 RNA ( PCR法 )
2020年10月2日
内基小体
10
防治原则:
控制犬类 处 理 伤 口 20%皂 水 — — 70%酒 精 被动免疫 高效价狂犬病毒血清 自动免疫 灭活疫苗
补充
2020年10月2日
人和动物狂犬病的病原体,该病是 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1
2020年10月2日
2
生物学性状
➢ 病毒基因组为单负股RNA,含5种结构基 因分别编码核蛋白(N蛋白)、磷蛋白 (Ns蛋白)基质蛋白(M蛋白)、包膜 糖蛋白(G蛋白)及转录酶大蛋白(L蛋 白)
➢ 其中G蛋白与病毒毒力有关,也是病毒 重要的抗原成分。
2020年10月2日
3
2020年10月2日
4
生物学性状
过去认为:狂犬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近 年来发现G蛋白变异可使其毒力和抗原性 发生改变;
狂犬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易被强酸 碱、乙醇等灭活,肥皂水对病毒也可灭 活。
2020年10月2日
back
2020年10月2日
24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5
2020年10月2日
6
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狂犬等带毒动物
传播途径: 患 病 动 物 咬 伤 , go 经伤口进入
所致疾病: 狂犬病(恐水病)
2020年10月2日
7
2020年10月2日
8
免疫性
动物研究表明:感染病毒后能产生细胞 免疫和中和抗体。病毒包膜的糖蛋白 (GP)和核衣壳的核蛋白(NP)可诱导 产生中和抗体,它们在狂犬疫苗接种后 产生抗病毒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21
1、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输入污染的血制品和垂直传播也是感染 途径;
感染后最常见的疾病是儿童的传染性红 斑
感染过程中可形成病毒血症。
2020年10月2日
22
2020年10月2日
23
现在已有了一些人传染人的例子。我国 在1982年有过一例农民因抢救曾被狂犬 咬伤的落水儿童,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 3个月后患狂犬病死亡。山西太原一位母 亲因护理患狂犬病的女儿,7个月后患狂 犬病。安徽一位26岁农民因接触患狂犬 病的弟弟,一个月后发病死亡。
2020年10月2日
back
12
第2节 人乳头瘤病毒
属于DNA肿瘤病毒,主要侵犯人的皮肤 和黏膜
2020年10月2日
13
2020年10月2日
14
病毒基因组是双链DNA,其中一条是有 意链含3个基因区:
早期区:含7个开放读码框 晚期区:编码两种衣壳蛋白(L1,L2) 非转录区:即上游调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