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第一节少林童子功简介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有拳术、器械、气功、轻功、硬气功等多种功法。
人们常见的多是一些拳术或刀剑之类的套路表演,而那些神秘的传奇功法多鲜为人知。
少林童子功就是中国功夫当中最为传神的功法之一。
对于少林寺的武功来说,由于传统宗法的影响,历代恪守“秘笈不外传”的宗旨,致使许多神功绝技只在寺内武僧中流传,很少进入社会,世人对此了解甚少。
少林寺的神功绝技有:气功、轻功、点穴功、童子功,以及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等等。
其中童子功是少林寺最为古老的一种功法,也是少林寺功夫当中的精华部分,被视为镇寺之宝。
其功法难度很大,练习这种功法是从童子开始,练成之后身体各部位会软如棉,轻如燕,硬如‘铁。
直至老年也可收到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之功效。
此功练习要根据身体条件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少林童子功动作名称:双拔筋、金龟探路、金鸡食米、单拔筋、一苇渡江、卧鱼、罗汉睡觉、佛童指路、迎佛升天、懒僧拜佛、倒拜佛、罗汉观阵、青龙盘窝、二龙戏珠、跪肘悬身、朝天蹬。
少林童子功动作说明与图解一、双拔筋双拔筋俗称“抱佛脚”,是少林寺众僧用来训练的一种传统方法。
它的作用是拉开人体后侧韧带和经络,如胯、膝、踝关节韧带,背部、腿部后侧肌肉,以及背后督脉都会被充分地拉长伸展,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练功前要求平心静气,先做深呼吸,然后徐徐伸展,使腹部、胸部、面部完全贴在腿上,自然呼吸九次,随后收功。
此功法分站姿和坐姿两种,练功时间和呼吸方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此功练习要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急于求成,猛拉硬搬,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2(十指交叉,双掌上撑,收腹提气,两脚站稳。
(图2)3(身体前倾,双手合什,引颈收颌,展腰拔筋。
(图3)4(双手抱腿,脸贴小腿,两脚站稳,膝盖绷直。
(图4)5(两手松开,向外伸展,抬头看手,呼吸深长。
少林寺真传秘授的护寺绝技《少林铜人混元功》

少林寺真传秘授的护寺绝技《少林铜人混元功》
概述
铜人混元功属禅门必修功夫(达摩易筋经、三皇铁布衫、铜人混元功、十八罗汉功、佛光童子照)之一,亦称“铜人金钟罩”或“混元本尊法”,乃少林寺真传秘授功法,为镇山之宝,护寺绝技,内含七十二艺软硬内外功之精华。
此功向来秘不外传,世俗人很少知道,即使知道的也仅十之一二,很不全面。
早在几百年以前的少林寺,有
出家和尚体弱多病,师传以强健体魄之功法练习,坚持数年,不仅久病康复,使得体格健壮,而且力气千斤,精神充沛。
后来结合罗汉堂铜人形象融为一体,于是此功便传了下来,又经历代传人总结提炼,发展成一门完整体系的优秀功法。
此功是少林寺僧根据达摩老祖禅武宗风的脉传,结合罗汉堂铜人形象所独创,适宜青壮年人习练。
我师保宗先生将此功(主要是“哼哈QG”)广为传授,受益者甚多。
现今人白于受时代变迁、各人用功不同等原因,练功者大多只练到中成,仅坚持一年左右,故讲练功程序时未明后两段,
少林一门自古就有以假制人形训练技击之功夫,只不过古代寺内以黄铜浇铸成铜人用来操功,因其浇铸铜人耗费资财,而且麻烦,故后来传习都用木人替代,虽功力比不上铜人,但足以至用。
本文章里所有的资料都是转载“秘籍网”里的资料,所有的资料也都可以在“秘籍网”里下载
本头条号:秘籍网是一个以分享和介绍、武、易、道、佛、医、奇、等方面的的秘籍资料媒体
====================================== ================。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作者:杨维来源:《少林与太极》2009年第06期童子功必须要从小开始培养,也就是从娃娃抓起,循序渐进,随年龄的增长功夫日益长进,终臻大成。
笔者师叔释行明武功深厚、技艺超群,4岁时便进入少林寺随德印法师学习少林童子功,后又得德禅法师精心培养,历经1 5个春秋的锤炼,练就了一身高超的童子功夫。
笔者遵照师叔释行明教诲,将此功整理成文,以传后世。
一、童子拜佛功法及应用(一)练功方法童子拜佛功简称“拜佛功”。
此功分为拜佛求仙、合掌念经、童子拜佛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拜佛求仙两脚稍开立,两小臂分别从体侧向上托起置额前,掌心向上,以鼻吸气;然后屈臂两掌合十,置于胸前,双目垂帘,以鼻呼气,意守丹田(图1)。
[说明]此功心静自然,意念集中以后腹部会产生“肠鸣”,此现象过数日即可消失。
第二阶段合掌念经面对木人桩,两脚稍开立,两小臂分别从体侧向上托起置额前,掌心向上,以鼻吸气;然后,屈臂两掌合十,夹住木人桩手臂,以鼻呼气,以腰带劲,重心稍下沉,练至合掌木断为止(图2)。
[说明]此功练习合掌、沉气、夹臂的协调统一。
第三阶段童子拜佛两人相对站立,距离约3米远,助手持红砖抛向练习者,练习者两手合掌,于胸前夹住红砖,以鼻呼气,发虎啸音,以气助力,练至合掌砖断为止(图3)。
[说明]此功练习合掌发劲,以声助力。
(二)应用方法童子拜佛的攻击效果十分独特,往往给对方造成极大伤害,希望读者在练习和使用时要慎之又1真!1双风贯耳使用时,以两手相对拍打对方双耳。
这是极其厉害的打击,会振穿对方耳膜,使其神经受到冲击或耳内出血(图4)。
2金刚伏虎使用时,以两手相对拍打对方攻击的手臂或小腿。
这种打击会造成对方手臂或小腿骨折(图5)。
3观音指路使用时,两手合十,以指尖穿插对方喉节、心脏、肝脏、睾丸等要害部位。
这种打击会造成对方极大伤害(图6)。
4僧推佛门使用时,两手合十,以掌外侧同时向前推撞对方心脏。
这种打击会造成对方心脏损伤(图7)。
5童子拜佛使用时,两手合十,以指尖向前点击对方眼睛。
少林金刚罗汉功

213 O2 . 内功
躅髓——一
少林金 罗汉功 l j
“ 势 易 练 , 力难 求 ”所 以武 林前 辈常 讲 “ 招 功 , 练
拳 不 练 功 ,到 老 一 场 空 ” “ 拳 不 做 功 , 出 手 手 手 、练
钟 后 ( 以 下 各 式 吞 气 要 领 均 同 上 )手 缓 缓 放 下 , 凡 , 同 时 用 鼻 长 、 、 地 呼 气 。 呼 气 时 全 身 放 松 , 守 丹 田 匀 细 意 ( 以下 各 式 除 “ 刚 沉 地 ” “ 汉 炼 铁 ” 式 外 , 他 凡 金 、罗 二 其 吞气要 领均 同此式 , 以后 不 再 说 明 ) 本 式 练 9 。 。 次
手 至托天 时气刚好 吸满 , 即憋气 , 腔 、 头配 随 口 喉
移到胸 乳 平 , 贴肋 旁守住 。 紧 手 上 移 到 肋 时 止 ,气 刚 好 吸 满 ,将 气 吞 送 到 丹
田 。在 吞 气 同 时 , 珠 上 轮 , 量 露 出 下 边 眼 白 , 多 眼 尽 越 越好 。 吞 下后 , 闭双 眼。 在 丹 田憋几秒钟 后 , 气 轻 气 睁
地 。 脚 跺地 同时 , 拳 用 力冲 出。 后换 左脚 跺地 、 右 右 然
凌晨 睡醒 起 床前 , 躺床 上 , 身 肌 肉放松 , 平 全 排
除 杂 念 , 闭 双 眼 并 内视 丹 田 , 然 呼 吸 , 守 丹 田 , 轻 自 意
右 手伸 直 , 自然 贴 在 大 腿 外 侧 , 手 掌 心 覆 盖 在 丹 田 左
掌 指 向 前 , 肘 上 托 , 托 时 掌 指 慢 慢 外 旋 向后 直 到 屈 上
手直 , 掌 托天 , 肘 时 紧咬 牙关 , 尖 紧抵 上 腭 , 以 屈 舌 气
武当明目功与少林眼功

一、武当明目功武当以其高超的内家功闻名于世,其护目功夫也独步一格,这套护目功是武当名家陆国柱先生传出来的,武当道人寿至古稀,仍耳聪目明,皆此套功法之效也!武当明目功练习法1、守意明目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平行,自然呼吸,仰首望天约一分钟,再低头望地一分钟。
然后合目静坐。
坐在凳子上,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手指放松,手心劳宫穴对准髌骨之上。
微微合目,舌顶上腭,意首上丹田(印堂穴)。
闭目养神,使眼睛清凉,视力倍增,意守2分钟后开目,双目微张,引光入目,可滋补眼珠。
2、视物明目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守天目。
然后找一远处物体,,瞪大眼睛远视半分钟,再找一近的目标,近视半分钟。
如此交替进行,以恢复眼睛调节远近的功能。
3、引气烫目自然站立,舌顶上腭通任督,双手成抱球状于面前,手心对准脸部,做双手心慢慢接近眼睛后又慢慢拉远的动作,在接近的过程中,意念手心发出一股外气,灌进眼睛里面。
拉开的过程中,不用意念。
如此反复12次,会觉得手心与眼球都产生热涨的感觉,此乃外气进入眼球通达气血的效果。
贯完12次后,将双手快速擦热,用手心覆盖在眼睛上,让余热烫目,然后搓一搓脸。
4、松紧吐纳自然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平行,舌顶上腭通任督,意念双眼。
开始合目静坐,自然呼吸,鼻吸口呼,吸气时收紧双眼球,呼气时放松,反复36次。
5、点穴吐纳5.1. 按攒竹:以手指取穴,手法由轻到重,按时吸气,松手时呼气,共36次,然后轻柔36次。
5.2. 按精明:方法同上。
5.3. 按丝竹空:方法同上。
5.4. 按天应:方法同上。
5.5. 按承泣:方法同上。
5.6. 按四白:方法同上。
5.7. 旋转定穿眼:合目凝神,眼球左右转动14次,定神片刻,双眼忽然张开,注视前面一点约30秒钟。
5.8. 按太阳穴:方法同上。
5.9. 浴面:将双手搓热,干洗脸36次。
收功:合目,以左右手按住太阳穴,定位不动,以左右手指轻揉左右眼皮共16次。
然后张目起立。
武当明目功练功要求:1、思想集中,无杂念,合目。
少林正宗童子功

左 腿 立地 , 抬 右 腿 缓 缓 向 右
单 掌 、分 掌、 掌 、 劈
撩 掌 、冲 拳 、 撩 打 等 。 久 练 桩 上 动 作 , 桩 与 人 交 手 时 , 显 下 可 奇 功 ( 4) 图 。
7. 佛 拳 功 栽
侧上 方伸蹬 , 当 右 足 越 过 头 顶
面 , 时 上 侧 臂 向上 届 肘 , 绕 头 同 手
抓 脚 , 侧 臂 向 内屈 肘 , 胸 前 亮 下 在
学 。 目视 前 方 ( 1 。 图 5)
1 头 倒 栽 碑Βιβλιοθήκη 2.身 前 1 5厘 米
处 ,置 一 长 方 形 石 座 。 腿 并 立 , 体 两 上
5
前 俯 , 以 头 顶 下 栽 石 座 中 心 ,两 手 分
功 夫
2 o4 o1 ,
少林正宗童子功
文/ f 橘 壬津
1双 手 合 掌 .
腿 下 落 立地 , 再 抬 左 腿 向 左 侧 上
5. 祥 单 掌 吉
一
两 足并立 , 臂 向内屈肘 , 两 两 掌 心 相 对 , 指 向上 , 胸 约 1 掌 距 0 厘米, 身胸 挺 直 , 目视 前 方 ( 1) 图 。
取直径 1 0厘 米 左 右 的 木 桩 五 根 , 成 梅 花形 ( 角 各一 根 , 布 四 中 间 一 根 , 距 地 面 约 7 ~ 1 0厘 0 7 米 )埋 于 练 武 场 。 初 练 时 站 行 7 , 0 厘 米 桩 , 增 到 1 0厘 米 桩 , 次 渐 7 依
量 靠 住 脚 尖 ( 6) 图 。
在胸 前合掌 , 掌 指 向上 , 胸 , 挺 两
目闭 合 ,留 一 微
演 练 马步 势 、 走 势 、 步 势 、 环 弓 跳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给大家

少林七十二绝技具体功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享给大家01.一指金刚法一指金刚法,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练习精纯,一指到处,能洞胸撤腑。
其法每日于往来经过之墙壁及树木,或其他物体,以手之食指,向墙壁及物体,轻轻点之,渐渐增力,三年后则技成。
以一指触任何物体,必有显然之痕迹。
触木木可洞,触石石可碎,触人身则立见伤亡。
盖三年苦功习之一指,聚精会神,其功纯,其志坚,故有此惊人效力。
惟以防误伤起见,可见左手食指,非至万不得已,切勿轻事伤人也。
此种功夫与阴手一指禅功,有异曲同功之妙,惟须恒字为功。
02.双锁功双锁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精习之,可空手破白刃,两臂相接,如铡刀者然,且习之最易。
其法:以两臂之小臂,互相撞击,其初也痛难忍,殆习之既久,则筋肉坚实,不但不觉痛苦,而相撞之下,竟砉然有声,则第一步功夫成。
再以两腕两拳,两掌二指,一指独伸,互相撞击,俟声隆止,则第二步功夫成。
再以两臂与腿之上部颠倒互相撞击(左右膝上提),至皮肤柔软为止,则大功成矣。
03.足射功足射功,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
其练法至简且易,晨昏散步之际,以足尖踢砖石等物。
初则足尖(即足趾)痛甚,习之即久,则筋肉坚实,且富于弹力,并须渐踢渐重,至斗大砖石,能一足踢出至丈外者,则初步功夫成矣。
再踢砖石向欲击之物体,瞄准击之,能应声而中者,则全功成矣。
于是交手之际,远则出其不意踢砖石以击之,近则以足踢其下部,无不应声而跌者,且下盘因之稳固。
04.拔钉功拨钉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为手上功夫之一。
注重拇指、食指、中指之抓劲,其练法至简且易。
用枣木厚板一块,三寸长大铁钉百零八个,用铁锤入木板,用拇指、中、食三指徐徐拔之,能应手脱落,则第一步功夫告成。
然后将铁钉锤入木板,喷水使生锈,再照法拔之,能应手脱落,则全功成矣。
惟此种功夫,初则苦之,甚至皮破血出,练后须以青盐、地骨皮,煎水洗之,以消毒去肿。
最后向空中抓取,如牵千斤之意,则兼阴柔之气,交手之际,出三指抓之,无不受重创,如著穴道(拿穴),亦有性命之虞,诚可畏也。
少林童子功

少林童子功练精化气法亦名少林童子功,过去为修持之士不传之秘。
近年由武林泰斗、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传出。
练法极简,每天寝前、早起、午休之时,均可练习。
真诀是:侧身而卧(蜷身),以左右食指塞两耳孔,以舒适不透气为度,闭目,闭口,轻合齿,如此,用鼻自然呼吸;待心静后,由鼻呼气时,将气送至两脚板,吸气时不要管它,如此二三次即可。
以后仍是自然呼吸,3分钟内,口内生津,咽下就是,随之10分钟内,练至很舒适,觉精管、尿管有收缩感为宜。
未成婚的学生、青年,可在阳举时练,练至阳气安顿便可止。
慢慢松指放手,停一会或起或卧。
有家室之人,房事后练一次,可使全身扩张的毛细血管立即关闭起来,防止风寒入侵,疲劳也得到了恢复,起到及时复元作用。
故此功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可以治遗精早泄、中气不足、身体衰弱和控制生理冲动。
此功传人万籁声先生曾说:“人身的精液一满就要外泄,如一练此功,可将元精化为元气,而回精补脑。
”又说:“固精固气,回精补脑,功效之大,比吃多少人参、燕窝都强。
”童子功夫正本清源张旭东几年来《气功》杂志陆续刊登了多篇关于万籁声老前辈所传童子功的文章。
但各篇文章在说到童子功的练法时,除摘录几段万老的原话外,大多掺杂个人的修炼方法,有的甚至有违万老所传,令初学者无所适从。
万老曾就童子功发表过两篇短文,一篇是补遗,一篇是更正。
补遗刊登在《武林》杂志1983年第11期上,更正发表在《武林》1984年第1期上。
为正本清源,便广大读者能对童子功有一个正确、全面的了解,免出偏差,我把这两篇短文摘录如下。
“童子功——补遗”一文中,万老指出:童子功,是门人为了通俗自编的。
实则名为:炼精化炁。
这炁字,即代表无形的气。
有如原子,也是物质,你看得见吗?所以说是无形的物质。
精在人身,有如汽油之在汽车内,为人身发动之本。
蜻(注:疑为“精”,可能是印刷排版有误——本文作者)满自溢,溢则炼成无体而回精补脑。
真诀是:口闭,目闭,卧式,以两食指塞两耳孔(如食指有毛病时,中指亦可),以不透气为度!不可重塞,亦不可太轻,以不透气很舒适为旨,有时,由鼻出气一口时,觉气微微直达涌泉,吸气上来时,不要管它!如觉气不顺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童子功第一节少林童子功简介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有拳术、器械、气功、轻功、硬气功等多种功法。
人们常见的多是一些拳术或刀剑之类的套路表演,而那些神秘的传奇功法多鲜为人知。
少林童子功就是中国功夫当中最为传神的功法之一。
对于少林寺的武功来说,由于传统宗法的影响,历代恪守“秘笈不外传”的宗旨,致使许多神功绝技只在寺内武僧中流传,很少进入社会,世人对此了解甚少。
少林寺的神功绝技有:气功、轻功、点穴功、童子功,以及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等等。
其中童子功是少林寺最为古老的一种功法,也是少林寺功夫当中的精华部分,被视为镇寺之宝。
其功法难度很大,练习这种功法是从童子开始,练成之后身体各部位会软如棉,轻如燕,硬如‘铁。
直至老年也可收到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之功效。
此功练习要根据身体条件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少林童子功动作名称:双拔筋、金龟探路、金鸡食米、单拔筋、一苇渡江、卧鱼、罗汉睡觉、佛童指路、迎佛升天、懒僧拜佛、倒拜佛、罗汉观阵、青龙盘窝、二龙戏珠、跪肘悬身、朝天蹬。
少林童子功动作说明与图解一、双拔筋双拔筋俗称“抱佛脚”,是少林寺众僧用来训练的一种传统方法。
它的作用是拉开人体后侧韧带和经络,如胯、膝、踝关节韧带,背部、腿部后侧肌肉,以及背后督脉都会被充分地拉长伸展,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练功前要求平心静气,先做深呼吸,然后徐徐伸展,使腹部、胸部、面部完全贴在腿上,自然呼吸九次,随后收功。
此功法分站姿和坐姿两种,练功时间和呼吸方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此功练习要根据自身条件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不可急于求成,猛拉硬搬,以免造成肌肉拉伤。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2.十指交叉,双掌上撑,收腹提气,两脚站稳。
(图2)3.身体前倾,双手合什,引颈收颌,展腰拔筋。
(图3)4.双手抱腿,脸贴小腿,两脚站稳,膝盖绷直。
(图4)5.两手松开,向外伸展,抬头看手,呼吸深长。
(图5)6.盘腿坐地,双手合什,调整呼吸,排除杂念。
(图6)7.左脚蹬伸,脚掌内扣,左手切掌,转腰送肩。
(图7)8.右脚蹬伸,与左并齐,右手插掌,用意运气。
(图8)9.上体坐直,两手贴腹,心静入空,呼吸调整。
(图9)11.两手抱脚,脸贴小腿,呼吸深长,少林童子,双抱佛脚。
(图11)12.两腿盘坐,两臂伸展,呼气配合,松骨松筋。
(图12)13.盘腿坐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3)二、金龟探路金龟探路是练习踝关节、腕关节、颈椎等一种柔韧的静态练习方法。
要求两脚尖外撇,一字形站立,屈膝下蹲,两手十指交叉,掌心按地,两臂用力撑直,两肩尽量下沉,然后转动头部,上下左右,缓缓而行,呼吸要求深长匀缓,气沉丹田。
此功不但能够练习关节柔韧,而且还有清脑、降压、预防和治疗颈椎或腰椎疾病的功效。
1.身体直立,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14)2.两腿绷直,上体前倾,双手合什,伏地拜佛。
(图15)3.两脚外撇,脚跟相对,两脚一线,屈膝下蹲。
(图16、图17)4.十指交叉,掌心按地,抬头引颈,眼珠上翻。
(图18)5.收颌低头,呼吸调整。
(图19)6.两手撑地,挺胸塌腰,左顾右盼,多次往返。
(图20、图21)7.低头问地,抬头望天,一上一下,多次往返。
(图22、图23)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
(图24)9.两手贴腹,呼吸调整。
(图25)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26)三、金鸡食米两手合什,放在两脚之后,两腿全蹲,上体前俯,尽力远探。
此功法对柔韧素质要求极高,难度较大。
呼吸要求深长均匀,三呼、三吸、三调整。
九节呼吸为一练功过程。
此功的主要目的在于采地气以壮腰肾。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27)2.两脚开立,两臂伸展,呼吸深长,运气到手。
(图28)3.左脚收回,并步站立,两臂屈肘,收掌于肋。
(图29)4.上体前倾,两手插掌,掌心向上,目视掌尖。
(图30)5.两臂外展,收腹挺胸。
(图31)6.两脚分开,两腿挺直,上体前俯,双手合什,贴地拜佛。
(图32)7.屈膝下蹲,上体前俯,引颈下探,唇欲触地,金鸡食米。
(图33)8.身体站起,两臂伸展,向上托掌,挺胸收腹。
(图34)9.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35)四、单拔筋单拔筋与双拔筋相同,是一种简便的腿部柔韧训练方法,但它对腿部柔韧要求更高,脚尖触及鼻尖,甚至到下颌。
长期坚持此功训练,可以使人步履矫健、精神饱满、身手灵活、动作快捷。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36)2.两脚开立,两臂外展。
(图37)3.身体右转,上体前俯,左腿屈膝,右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
(图38)4.身体左转,上体前俯,右腿屈膝,左脚勾起,两手抱脚,伸颌吻靴。
(图39)5.身体站起,两臂外展。
(图40)6.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41)五、一苇渡江一苇渡江寓意少林开山始祖达摩,踏苇渡江传法之艰难。
此功法对踝关节、膝关节的柔韧素质要求较高,分左式和右式,左式叫做抱印远眺,右式叫做带鞋西归。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42)2.身体左转,左腿伸直,脚尖勾起,右腿屈膝,两臂展开,上体前倾。
(图43)3.屈膝全蹲,手抓脚跟,集中意念,运气活筋。
(图44)4.全神贯注,松骨松筋,运用巧力,翻转脚跟。
(图45)5.抬头起身,右手前伸,左臂屈肘,两脚站稳。
(图46)6.两脚不动,上体右转,两手抱球,目视左方。
(图47)7.右腿插步,左手架掌,右手回拉,拧腰转头,目视前方。
(图48)8.身体左转,两手握拳,抱于胸前,右脚外撇。
(图49)9.两脚不动,左手藏腰,右手按掌,目视右方。
(图50)10.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1)六、卧鱼卧鱼是一种用来练习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的传统方法。
练习者在单脚支撑的情况下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且起落自如。
要求支撑腿要稳健,平衡腿要伸直,脚尖向上勾起使整个身体形成弧线,如鱼戏水,故名卧鱼。
1.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2)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
(图53)3.左脚站稳,屈膝下蹲,右腿后插,悬空离地,脚尖勾起,双手合什,目视脚尖。
(图54)4.身体站起,右脚收回,左腿后插,上体右转,左手亮掌,目视右方。
(图55)5.右脚站稳,屈膝下蹲,左脚勾起,悬空离地,左手架掌,右手前推,目视脚尖。
(图56)6.身体站起,左脚收回,两臂外展,调整呼吸。
(图57)7.身体立直,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8)七、罗汉睡觉罗汉睡觉是用单肘和单脚支撑使躯干悬空,并保持身体平衡的静态练功方法。
此功形同睡觉,但却暗练神功,是内气壮肘之功法。
功成之后,肘骨坚硬可碎石断木,肘的攻击力大增。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59)2.身体侧卧,左臂伸直,右手扶地,右腿屈膝,脚掌踏地,左腿伸直。
(图60)3.右脚左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身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
(图61)4.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62)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63)6.身体侧卧,右臂伸直,左手扶地,左腿屈膝,脚掌踏地。
(图64)7.左脚右肘,两点撑地,身体悬空,两手握拳,置于耳侧,身平心静,意念贯通。
(图65)8.双腿盘坐,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66)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67)八、佛童指路佛童指路是训练坐禅能力的基础功法,要求正襟危坐,两腿交叉双盘,上体前倾,头部触地,然后反臂上指,以增加膝、胯等关节的柔韧度。
此功需要从小练起,为日后坐禅修炼静功打下牢固基础。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68)2.两手分掌,左右拉开,凝神运气,目视右掌。
(图69)3.左脚前蹬,右手抓脚。
(图70)4.左脚收回,压住右腿,两腿交叉,屈膝盘紧。
(图71)5.上体坐直,右手前指,意念集中,气贯手指。
(图72)6.上体前俯,头部贴地,右手屈肘,手贴后背,左手指天,目视左手。
(图73)7.左手贴背,右手指天,左右轮换,动作柔缓。
(图74)8.上体抬起,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75)9.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76)九、迎佛升天迎佛升天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呼吸要求合中气,提丹田,深吸慢呼,腹肋收紧,坚固如铁,外练肩、臂、腕以及腹肌的支撑力量。
功成之后能抗击强力击打不出内伤,如同金钟罩体、铁衣裹身。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77)2.两掌相叠,翻掌上撑,抬头望天,腰背拉伸。
(图78)3.两掌外推,左右撑开。
(图79)4.两手前推,运气于手。
(图80)5.两手握拳,两拳撑地,身体悬空,收腹屏气,两腿盘紧。
(图81)6.身体落地,两臂外展,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82)7.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83)十、懒僧拜佛懒僧拜佛是锻炼腿部柔韧和肩部柔韧的一种练习方法,要求两腿盘紧,身体俯卧,两手在背部合什,并且抬头挺胸,背部呈弧形。
常练此功能提高人体的可塑性。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84)2.身体前伏,全身伏地,双手合什,两腿盘紧。
(图85)3.两手划弧,向后屈臂,双手合什,背向拜佛,头向右转。
(图86)4.两手划弧,向前合什,身体不动,头向左转。
(图87)5.身体上起,盘腿坐直,两手上提,配合呼吸。
(图88)6.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89)十一、倒拜佛两腿盘紧向上举直,头手倒立,坚持2~5分钟。
要求牙齿合紧,二目圆睁,舌抵上腭,呼吸均匀。
经常练习此功可以提高头部的抗击打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加强脑血管的弹性,增加脑部的血流量,有预防老年痴呆和脑血管疾病的功效。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90)2.重心前移,上体前俯,头手两膝,五点撑地。
(图91)3.头手撑地,盘腿倒立。
(图92)4.两腿落地,盘腿坐稳,呼吸调整,身体放松。
(图93)5.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94)十二、罗汉观阵罗汉观阵是一种专门练习指力的功法。
要求两腿盘紧,以两膝和二指撑地,身体前倾,重心压在手指上,坚持九呼、九吸为一次练习。
随着指力的增长,不断增加练功时间,功成之后,指硬如铁,可钻木碎石,点穴入骨。
1.双腿盘坐,双手合什,心静入空,默颂“阿弥陀佛”。
(图95)2.左手前伸,成“二指掌”,用意运气,气贯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