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首调与固定调唱名法间的关系及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合集下载

视唱练耳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比较

视唱练耳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比较

视唱练耳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之比较【内容摘要】视唱练耳课是音乐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本乐科,也是学习音乐专业应该具备的专业基础。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基本分为两种视唱方法,即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的优势是人们所公认的,但对首调唱名法也应予以一定的重视。

视唱练耳课的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完善视唱练耳课教学。

【关键词】视唱练耳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音乐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音乐本身又是最深入人心的艺术。

音乐就是音的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想要学习音乐,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

可以说,音乐听觉的能力是打开音乐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课程,也是学好各种音乐专业技能的前提。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视唱练耳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并应用到音乐实践为教学任务。

通过分析视唱作品中的节拍、旋律、节奏、速度、调性等要素,从而提高学生对视唱的表现力。

对于视唱教学中究竟要采用固定唱名法还是首调唱名法,一直以来存在各种争议,哪种唱名法才是最科学、最适合于人们生理的唱名法,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笔者认为两种唱名法各有利弊。

首调唱名法(movable do sytem),又称移动do音视唱法不管乐谱用什么调写成,若是大调,其主音都唱成do,若是小调其主音都唱成la,而在键盘上,不论白键还是黑键都有可能成为某调的主音,被唱成do。

首调唱名法比较有曲调感,遇到中途转调时,立即用新调的唱名唱出,对指导曲调创作也较为合适,对和声进行与变化终止式的进行简单明了。

音阶中遇到半音,另有不同的唱法加以区别,譬如sol音升半音时唱si,降半音唱sa,比固定唱名法中把高低不同的音都唱sol要清楚得多。

辨别乐曲的大小调较容易。

对合唱曲的练习,同时进行认识和声的教学并确认中部的结构与感觉较易达成,能被大多数的学生接受,学起来自然,不必依赖琴声。

对变声期的儿童,音乐太高可移调,减低难度。

由于do音是流动的,唱名位置各调互异,初学者起初较难适应,所以用标示主音方式可解决。

对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的几点思考

对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的几点思考

对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的几点思考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并行约四个世纪。

这两种唱名法有什么不同呢?客观地讲,只能说是各有长短,各有所异,很难作出一个绝对的评判。

首调唱名法赋予唱名调式音级极为代表的意义,不论何种调高,同一种调式的唱名都一样,唱名体系中每个唱名调式含义都十分明确,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都非常清楚。

因此,首调唱名法较能直观地揭示音乐的调式内涵,利于理解和记诵有调性的音乐,一般来说易唱好学,也便于移调和即兴演奏。

不难看出,首调唱名法反映和体现了调性音乐的调式思维,是调性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具有科学性。

在一定范畴的调性音乐领域里,特别是许多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由于它们往往具有寓于特性的调式和相应的旋律,用首调唱名法来表述和聆听它们,应该说是更为适宜和具有一定的优势的。

首调唱名法仍然拥有极其广大的音乐爱好者,许多专业音乐家、指挥家、作曲家、演唱家和演奏家,也仍然是首调思维的,他们兼通并灵活地兼用固定和首调两种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也有不足之处。

它在遇到频繁转调的音乐时就颇为不便,而若面对调性暧昧或无调性音乐时,就更感无能为力了。

这就要求凡需涉足这些音乐的学生或音乐家,如果原先只会首调唱名法的,则就必须兼而精通固定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形成于十六世纪下半叶,存在于一系列固定乐器的演奏实践中。

它的特性是赋予唱名以音位代表的意义,不论什么调高或什么调式,C始终唱作Do,D始终唱作Re……由于固定化的唱名和一定的音名相对应,能够确切地显示出它们在五线谱表和固定乐器上的相应位置,因而对固定乐器的学习者,尤其是对初学的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方便。

固定唱名法的另一长处是:它不仅可以表述有调性的音乐,而且还可以胜任无调性音乐的表述。

随着某些音乐作品调性方面的日益复杂化,甚至发展到无调性的极端,固定唱名法的这一优势就更加显得突出。

固定唱名法的又一优点是:由于它时时处处都强调着固定音高的作用,故而它比较有利于学习者绝对音感的培养和发展,能辩认所听到的任何音的音高,或不依靠乐器而唱出任何音的准确音高。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的运用

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的运用

92 ・
维普资讯
即学 前 组 、 学 组 、 小 中学 组 与成 人 组 。在 学 }组 教学 『 , j i 『 } 采 】 用 固定 唱名 法— — 首 调 唱 名 法 的 顺 序 进 行 教 学 。 其 原 因 是学前 组 的儿 童 , 触 音 乐 较 , 接 自然 音 乐 语 汇 就 少 , 有 没 受 到 调 式逻 辑 影 响 下 自觉 不 自觉 所 形 成 的 首 调 概 念 , 塑 可 性 强 , 易 培 养 和 建 立 绝 对 音 高 , 固 定 唱 名 法 学 习到 相 容 待
用。
各有 优点和不足 , 固定唱名法优点 首先是视谱 简便 , 唱名 与乐谱音位相一致 , 名” 位” 是“ 与“ 的直观 , 两种符号是 统

的 , 助于初学者记 、 有 认。特别 是在学 习西 洋乐器时 , 乐
音 阶唱名法 , 或称 唱名 法, 就是 采用 若干 个特点 的音
谱上 的固定音高位置和乐 器上的 固定 音位 统一在 固定唱
《 圣约翰赞美诗》 的每 一句第一个音节 作为音阶各级 的唱 名开始 , 后经法 国音乐家( 约十七世纪 ) 修改补充形成 的是 固定 唱名法 , 十九世纪英 国葛洛威尔女士 发明, 后经柯 尔 文父子相继修改完善形成的是首调唱名法 。
固定唱名法 , 称固定 d 又 o唱名 法。它就是 音节 唱名 和音高 是固定的 , 不管是什么调 , 凡是 C都唱 D , o D唱 R , e E唱 M , iF唱 F , aG唱 SlA唱 L , o, a B唱 s。而首调唱名法 i
大调, 唱 D , 唱 R , G oA e B唱 MiC唱 F , , a D唱 S lE唱 L ; o, a
底采用哪种唱名法为好呢?笔者在教 学中的体会是 : 根据

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音乐里的两个有趣的小伙伴: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名法。

这俩名字听起来就像是音乐课上那几个爱捣蛋的同学,哈哈。

不过别担心,咱们不会被这些复杂的术语给吓着。

相反,我们要把它们变得轻松有趣,让你一听就懂!咱们来看看首调唱名法。

想象一下,唱歌的时候,你心里有个“小调调”,无论你在唱什么,都是围绕着这个“小调调”转的。

就像吃饭时,主菜是你的肉肉,而那些配菜就像是副歌的调调,吃得多好!这首调唱名法,简单来说,就是用“do、re、mi、fa、sol、la、si”这几个音符来代表音阶的音高。

比如,你在C大调里唱歌,do就是C,re就是D,mi就是E,听着就顺耳,对吧?这样一来,无论你唱什么调,都能跟着这个“调调”来。

不过,话说回来,首调唱名法可不止是为了方便而已。

它还有个好处,那就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关系。

就像打麻将,知道哪些牌可以和成一手好牌,心里就有底了。

你看,这样的唱名法,可以帮助你更快速地掌握旋律,简直是音乐小白的救星啊!想象一下,你正在KTV里唱《小苹果》,然后你突然发现,哇,原来这首歌也是用do、re、mi来唱的!多酷啊!再来说说固定唱名法。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其实它像个认真工作的老管家,负责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固定唱名法是把每个音符都固定在某个特定的音高上,比如C、D、E什么的。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地图,清晰地标记着每个音符的位置。

想要走出这个音符迷宫?有它在,你绝对不会迷路!这方法特别适合那些爱玩乐器的小伙伴们。

比如你在弹钢琴的时候,看到谱子上写着E,哦,那就是弹E音。

简单明了,没有任何小九九,直接上手就能玩儿起来。

这就像买菜一样,有个清单,买的时候不愁忘了什么,嘿,省心又省力!有些人可能会问,这两种方法哪个更好呢?这就像问鸡和蛋哪个先出现,答案是——看你个人喜好了。

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首调唱名法让你在旋律的世界里游刃有余,适合那些喜欢即兴演唱的小伙伴。

试析首调唱名法在音乐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析首调唱名法在音乐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析首调唱名法在音乐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王霞来源:《广东蚕业》 2018年第12期摘要至今为止,首调唱名法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在音乐的视唱和练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着重训练学生首调唱名法的视听,以及要注重和固定唱名法教学模式的相互转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不同的音乐时可以发挥出这两种不同的唱法的优点,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和享受音乐。

文章结合首调唱名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分析了首调唱名法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首调唱名法;应用;重要性;音乐教学中图分类号:J616-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12-72-02首调唱名法自从被发明至今对音乐艺术教育的贡献以及作用是非常大的,这种识谱的方法是一种视唱和记谱子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被发明之后就很快的在世界各地传播,而且推动了许多国家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这种方法中,“do”被视作为所有的大调的主音,也就是说调试音级的唱名会随着主音的改变或者移动而随之发生变化。

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一般来说使用的教材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而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记谱或者是视听的方法大都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

音乐教学的主要组成科目就是练耳和视唱,而在视唱课程中的唱名法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性的话题,但是不管是采用哪种唱名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都是一样的,教学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1首调唱名法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现状1.1首调唱名法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首调唱名法发展到现在为止已经对音乐教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首调唱名法有很多的优势,在学生学习识谱的过程中它可以很快的帮助学生学会识谱,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声或者移调等知识技能的时候更加容易,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时衡量程度深浅的标准不是用调号的多少来判断的,首调唱名法可以让学生学起来更容易接受,在唱的过程中不用过分依赖于琴声就可以标准的将曲目唱出来。

关于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

关于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

关于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关于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固定唱名法将音名C、D、E、F、G、A、B,分别唱做do、re、mi、fa、sol、la、si,固定不变,不依调性调式的变化而改变唱法,这种唱(谱)法叫做“固定唱名法”(也就是说,各音名的唱名是固定的)。

各音名的音高是固定的,在键盘和小提琴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再把它们的唱名固定下来,这样,它们的对应关系就都固定了,所以,当你看到谱上的音,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唱名、在小提琴上的位置,所以,这种唱法对学乐器(特别是钢琴和小提琴)非常便利。

遇到变化音(升、降音),其唱名也不变,只是在唱(或拉奏)的时候,要按照要求升高或降低半音,也就是说,有了升降号,音高变了,它的唱名仍不变。

首调唱名法这种唱法是基于调式的唱法,它把大调式的主音(Ⅰ级音)唱做do,其它依次唱做re、mi、fa、sol、la、si,它把小调式的主音(Ⅰ级音)唱做la,其它依次唱做si、do、re、mi、fa、sol。

这样,只有C大调和a小调,唱名和音名的对应关系是一样的,别的调性就都不一样了。

比如,G大调,就把G唱做do,A唱做re,B唱做mi……。

g小调,又把G唱做la,A唱做si,降B唱做do……因为这种唱法,唱名和音名的对应关系是不固定的,唱名和琴上各音的对应关系也是不固定的,每一个音名,在不同的调里其唱名也随之不同了,当你在谱上看到一个音(比如G),你必须明确是什么调,如果是F大调,它就得唱做re,如果是c小调,它就得唱做mi……每见到一个音,都要经过“换算”才能唱出它的唱名来,然后再考虑它在琴上的位置,所以,学乐器一般不用这种唱法,而对视唱练耳训练、唱一些简单的歌曲等还是很便利的,因为这种唱法对于感受曲子旋律的调式特点很直接。

也许有的朋友仍然不太清楚,我以一个朋友们都非常熟悉的歌曲《康定情歌》(四川民歌)为例,将两种唱名法予以说明,相信可以解除大家的疑惑。

视唱练耳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的比较

视唱练耳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的比较
l 论 坛 ■l
视唱练耳首调唱名法与 固定调唱名法的比较
文/ 刘毅
摘要: 视唱练耳 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 能学科中 的~项重要 内容 。本文针对视 唱练耳 首调唱名 法与固定调唱名法作
比较 , 使练习者 更加清晰 的分辨两种唱名法的优势与劣势 , 方便 日后在 练 习时能熟练掌握两种唱名法 , 并运用适合 自


的告知 了演奏人 员手指在 乐器上 的位置 ,这样对 于我们掌握 音位 及指法是有很 大的帮助的 ,从 而更加确 定 了固定音 高的
位 置感, 以上 是 固定 调 唱名 法 的优 点 。 那 么 它 的 不足 是 : 1 . 它 不
利于我们培 养调 式的感觉。 2 . 对于升降号多的调 式用固定调唱 名 法就 比较难掌握 , 其难 易程 度在 不同的调 式中都 不 同, 从而 造成我们 学习的难点。 3 . 固定调唱名 法的音准很难把握 , 在 I 、 Ⅱ、 m、 v、 Ⅵ这 五个音级上, 虽然作 为稳 定音级演 唱起 来比较 好 掌握 , 但在音 准程 度上 还需仔 细、 反复练 习才能做 到 固定音 高的状 态, Ⅳ、 Ⅶ这两个音级 是最难准确把握 的 , 其原 因是这 两 个 音 级 为 不稳 定音 级 , 演 唱起 来 就 比 较 困难 , 需要 通 过 前 后 稳 定 的 音 级 来作 为 辅 助 演 唱 , 才 能把 握 好 音 高 的 准确 性 , 而 且 旦 出现 了变化 音 级 与 基 本 音 级 相 互 交错 进 行 的 旋 律 时 , 演 唱起来就会 更难把握 音准高度 , 有 时还会 离调或者 转去 其他

二、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视唱练耳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

般 来说 , 学 习西洋音 乐的同学都会采 用固定调唱名 法。 使 用 此种 方 法 来训 练 学 习 , 可 对 训 练 耳 朵 的 听 辨 能 力 有 很 大 的优势和 帮助 。演 奏乐谱 时,能迅速 及准确 的将唱名反应 出

浅谈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与转换

浅谈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与转换

浅谈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与转换
王德君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0)004
【摘要】唱名法在视唱练耳中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视唱练耳应着重从固定唱名与首调唱名的转换和结合方面改进训练方法,使这两种唱名法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王德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3.1
【相关文献】
1.固定与流动的结合--浅论高师视练教学中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结合 [J], 石硕
2.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的运用 [J], 刘素芳
3.浅谈首调唱名法与固定调唱名法的优缺点 [J], 张洁
4.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 [J], 王桐
5.浅谈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 [J], 王文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首调与固定调唱名法间的关系及在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作者:罗延舒
来源:《艺海》2016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从首调与固定调唱名法间的关系出发,以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及音乐欣赏》和《儿童歌曲弹唱》两门课程为例,探讨两种唱名法在实际授课中的运用以及指导学生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选择唱名法。

[关键词]首调固定调唱名法视唱练耳儿童歌曲弹唱
在视唱练耳的基础学习阶段,唱名法的合理选择与使用尤为重要,不同的唱名法决定了学习,分析音乐旋律思维方式的不同。

用于识谱的七个基本唱名是do、re、mi、fa、sol、la、si,首调和固定调唱名法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随着调高的变化,唱名与音名的对应是否固定,对应即为固定调唱名法,不固定则是首调唱名法,每一位音乐学习者在读谱、识谱、唱谱,演奏乐器,歌唱活动,音乐创作与分析等音乐理论、技能的学习和音乐实践中,都会自然而然倾向于使用某一种唱名方式。

这种倾向的依据来源于几个方面,一是自身学习音乐的经验,从小接触西洋乐器的学生,最开始认识的就是五线谱,对于固定唱名和绝对音高的辨识度更高,而民族乐器的学习采用的是简谱,首调唱名法更能容易做到调式主音高度的转换;二是取决于每个人听觉习惯和能力的不同,经验证明,听觉习惯对于采用何种唱名法识谱具有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支撑视唱能力的内在依据是音乐听觉,它是视唱能力赖以提高,发展和高
质量有效持续的动力和源泉”。

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听觉能力也制约着在基础音乐学习过程中会形成“相对音高”或是“绝对音高”。

三是音乐学习的进度和方式,以本人执教的学前教育系学生为例,进入大学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弹奏,唱歌等,很多同学在初识五线谱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她们会利用简谱作为加快识谱的工具,掌握了看五线谱的方法后,就会更多偏向于固定调唱名法。

但是,《儿童歌曲弹唱》这样的技能必修课程,以及视唱练耳的和弦连接与转调练习中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到首调与固定调的音乐思维,本文将解析首调与固定调唱名法问的区别与联系,着重探讨如何在课程教与学中利用二者的关系,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实现两种唱名法的快速切换。

一、两种唱名法问的关系
前文提到,固定调唱名法的唱名和音名间是一一对应的,不随着调号主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主要用于五线谱教学与西洋乐器中。

这种读谱方式要求学习者要具备视觉上读谱的准确性和听觉上听音的敏感性,因为固定调唱名法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培养绝对音高概念,这与固定调唱名法的特点是相一致的,“固定唱名思维对于弹唱转调及音高关系较复杂的音乐作品十分方便准确”,同时,固定唱名思维用于快速识谱和唱谱,弹奏时唱名位置在视觉上更加统一化,有助于提高视奏能力。

相比于固定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的普及度更高,又叫“流动do的唱名法”,无论调高如何改变,调式的主音唱名都只有大调do和小调la,“首调唱名思维建立在固定调式关系上,为掌握和体会调式特点提供了方便”,其最好的呈现方式是简谱,用“1=”这样的记法提示调高位置的变化,使用首调唱名法也是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之一。

柯达伊认为首调唱名存在着与调式音级,调式运动相适应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出了调式“倾向”,“解决”等逻辑运动和音程的色彩,符合音樂学习或爱好者对声音语言稳定的心理反应与期待感,“这些首调唱名音节综合了声觉的和情感的特质,它们保留在脑中,促进了音乐印象的积累和以及,通过首调唱名会帮助人们清楚地歌唱,建立内心听觉,声音的感受反过来也会使唱名加深印象,促进音乐听觉的发展”。

但是,如果看着五线谱用首调思维视唱,调高的变化会使音高在五线谱上的位置不断改变,造成视觉上的不固定性,影响了读谱的快速性和准确度。

无论是使用哪种唱名法,音名、唱名和音高关系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是在最初学习阶段,固定调唱名法要求学生掌握唱名与音名,唱名与音高在五线谱上的位置问的对应关系,首调唱名法则侧重于唱名与音级关系间的对应,“在音乐思维和创作中,调层次上的固定思维与音层次上的相对思维是同样重要的,理解一个音乐作品在音的组织关系中‘调高’的纵向关系,‘音高’(音级)的横向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调性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将妨碍音乐思维的正常发展。


二、两种唱名法在不同课程中的实际运用
使用不同的唱名法学习音乐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思维方式,对认识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视唱与记忆旋律,构唱和弦及其解决,理解作品的调式调性,为简单的歌曲创编和声与编配伴奏
等音乐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从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和《儿童歌曲弹唱》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举例说明在课程实施中如何综合运用两种唱名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合理的选择与使用。

1、关于中国民族调式的旋律分析
在中国民族调式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会谈到其基本的两种调式类型,五声调式和以五声调式为主加入了偏音的七声调式,通过分析五声调式的调式特点,五种调式名称的三音组,三种七声调式的名称和偏音的类型等等知识点,引导学生除了会书写相应的调式音阶,掌握同宫系统各调之外,还能够分析五线谱形式的民族调式旋律,如果其中含有偏音,还应能说出其偏音的名称和由偏音所带来的离调或转调。

但是,当学生面对五线谱形式的旋律时,第一反应都是用固定唱名法先将旋律快速哼唱一遍,形成初步的印象,再对其进行旋律分析,但固定调音乐思维对于分析民族调式的旋律容易出错,这时候就要运用到首调唱名法帮助确定调式的类型、名称,是否存在调性转换。

上面给到的是在乐理考试中国民族调式部分中常常会见到的旋律分析的题型,在有些考试,例如艺术类统考的单独招考笔试中,会将中国民族调式和西洋大小调式的旋律混合在一起,考验学生对调式的敏感程度,增加了一定的考试难度。

我们知道,无论是分析哪一种调式体系的旋律,第一步都是要将旋律模唱一遍,对旋律的走向,构成方式有个最初的印象,这个时候用的是固定调唱名法,用以确定唱名位置、音高,第二步是判断调式体系,到底是属于中国民族调式还是西洋大小调式。

在此,笔者提供几种判断方式,一般来说,西洋大小调式旋律最终会结束在大调或是小调的I级上,民族调式最终不一定会结束在宫音上,假设最终都结束在主音位置,就要用到第二个判断方式,旋律中是否存在小二度的进行,如果不存在,则属于五声调式,如果存在小二度进行并且结束在主音上,可以判断为自然大小调,如果存在小二度进行却不结束在主音上,可以判断为是带有偏音的七声调式。

最后一步就是要根据之前的判断得出答案,例如上面两个例子,经过第二步之后,确认两题都为民族调式,这时候要运用的是首调唱名法,将宫音和结束音标记出(如图所示),在例2中,通过视唱发现其中存在偏音(如图),用首调唱名可以很容易看出偏音的名称,从而得出最后答案。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综合使用两种唱名法,既可以提高解决该种题型的效率,也可以在用固定调思维视唱中国民族调式的旋律同时用首调思维分析其调式名称,提高学生对旋律的感知与实践能力。

2、关于和弦的解决、连接以及为简单的歌曲创编和声和伴奏
学习属七、导七、重属和弦的解决是为弹奏、听唱和弦连接做好准备,掌握和弦相关知识能够更快地进入基础和声学的学习中,为给简单的歌曲编写伴奏奠定基础,这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习中最重要但最难的一个项目,不仅要有较好的钢琴弹奏技能,更要有对钢琴键盘和声位置敏锐的观察和反应能力,同时也要兼有固定调和首调两种音乐思维,能够快速地对歌曲进行转调和移调等,这些都对学生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在和弦的解决与和声连接的学习与训练中,需要在不同的调性上迅速反应并弹奏,模唱出相同的和弦连接,固定调唱名方式可以帮助快速确定每个和弦在键盘上的位置,弹奏时使用的指法,是否存在共同声部的保持或是不同声部的级进,在每一种和弦连接中都具有不同的“倾向”或是“解决”的色彩,首调唱名方式便是利用这种和声色彩,因此更加适用于进行转调的练习。

这种训练方式用在《儿童歌曲弹唱》课程中,可以采用首调唱名体系为主兼有固定调唱名的音乐思维按照步骤编配和声,选择伴奏音型,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可以做到在看到曲谱的时候就能在钢琴上找到其正三功能和弦的相应位置,并尽可能采用副三、属七,重属等和弦丰富歌曲的配置,从而积累创编的经验和歌曲的数量。

在解决每一个乐理知识或是关于和声的听觉积累,还是运用已有知识编写弹奏伴奏的过程中,都不能绝对偏向于某一种的唱名法,应遵循听觉能力发展的原则和规律,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遵循课程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对不同唱名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区别,从而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