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搞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课件《硫及其化合物》优秀ppt1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硫及其化合物》优秀ppt1 人教课标版

3、强氧化性
(1)与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C + 2H2SO4(浓) △ CO2↑+ 2SO2↑+2H2O
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2)与金属反应
化合价升高,失2e-
0
+6
∆ +2
+4
Cu + 2H2SO4(浓) CuSO4+ SO2 ↑ +2H2O
化合价降低,得2e-
1.1molCu 和2molH2SO4(浓)共热能 否得到1molSO2?
提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SO2 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 物 质,但是这些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 而恢复原来的颜色 。
例1.下列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是( B ) A.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SO2能溴水褪色 D.SO2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
几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的性质比较:
二、硫化氢
• 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2) 可燃性 (3) 还原性 (4) 酸性
二、硫化氢
H2+S PbS
H2S 酸的通性
H2O+SO2
H2O+S HX+S
二、硫化氢
• H2S的制法 反应原理:FeS+2HCl=FeCl2+H2S↑ 药品:固体FeS,稀盐酸或者稀硫酸 装置:启普发生器 除杂:饱和NaHS溶液 干燥:无水CaCl2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
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②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 + CaO = CaSO3
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课件

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优质课件
第4章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4讲 硫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与防治。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考点二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考点三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微专题11 H2O2与O3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区别。
解析 答案
(6)SO2和Ca(OH)2、NaHCO3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 ) (7)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 白效果更好( × ) 解 析 SO2 和 Cl2 等 物 质 的 量 混 合 后 在 溶 液 中 发 生 反 应 :SO2 + Cl2 + 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8)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退色,其原理相同( × ) (9)因为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石 蕊溶液退色( × ) 解析 SO2不能漂白石蕊溶液,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其还原性。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
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
解析 答案
(4)除去SO2中的少量HCl的实验方法如图( √ )
(2016·天津理综,5C)
解析 NaHSO3溶液能吸收HCl气体,且SO2在饱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 度很小。
(5)用KOH溶液鉴别SO2和SO3(g)( × )
解析 SO2、SO3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KOH反应,无明显特殊现象
(4)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__B_a_S_O_3__。

新教材人教版《硫及其化合物》PPT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硫及其化合物》PPT课件1
3S+6NaOH == 2Na2S+Na2SO3+3H2O
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二、硫的氧化物
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 (1)从物质分类角度出发。
HCl BaCl2 Na2SO4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中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盐酸中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3、 SO2的氧化性
实验5-2:将现制的H2S和SO2气体混合,观察 现象。
现象分析:从SO2中S元素化合价探究可知SO2 还应具有氧化性: SO2 + 2H2S =3S↓+ 2H2O
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
有漂白性---加热可恢复颜色并释放出二 氧化硫. ——化合漂白
选择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石蕊变红)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复习课件-硫及其化合物(共65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复习课件-硫及其化合物(共65张PPT)

與鹵素單 質反應
使溴水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B__r2_+__S_O__2+__2_H__2O__=_=_=_H__2S_O__4_+__2_H_B_r___
(續表)
⑨與Na2O2 反應
SO2
SO3
化學方程式: N_a_2_O_2_+__S_O__2=_=__=_N_a_2_S_O_4
化學方程式: __2_N_a_2_O_2_+__2_S_O_3_=_=_=___ __2_N_a_S_O_4_+__O__2↑_______
a.吸水性:常用作乾燥劑,但不能乾燥__鹼__性__(_如__N_H__3)_、__ 還__原__性__(_如___H_2_S_、__H_I_)氣體。
b.脫水性:能將有機物中氫、氧元素按__水___的組成脫去。 如將濃硫酸滴到濾紙上,濾紙會__變__黑____。
c.強氧化性。 Fe、Al 遇冷的濃硫酸___被__鈍__化___,故可用鋁或鐵容器來盛 裝濃硫酸;
思路指導:對於實驗綜合題,命題者一定是以實驗目的為 中心來設置問題的。所以實驗題的思路一般是:通過閱讀題幹 理解實驗目的,圍繞實驗目的分析實驗裝置中各部分的作用或 各實驗操作步驟的有關物質的轉化,圍繞實驗目的來組織問題 的答案。最後要注意答案要體現學科特點,文字表達清晰、簡 要、全面。
解析:FeSO4 分解產生的氣體中含有SO3 或SO2 或兩種都 有。由於SO3 的沸點是44.8 ℃,在室溫時容易液化,不便於檢 驗,故應將溫度升高;通過Ⅲ中的BaCl2 溶液檢驗它的存在; 此時SO2 不會被吸收,所以再通過Ⅳ中的溶液吸收檢驗,根據 SO2 的特性,Ⅳ中的溶液可以是酸性KMnO4 溶液、溴水或品紅 溶液等。由於SO2 是污染氣體,所以應通入NaOH 溶液吸收尾 氣。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硫和硫的化合物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硫和硫的化合物PPT课件

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可被X2(卤素单质)、O2、KMnO4(H+)、HNO3、 Fe3+、Na2O2等许多氧化剂氧化。
2SO2 + O2
催化剂 △
2SO3
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2FeCl3+SO2+2H2O=2FeCl2+H2SO4+2HCl
2KMnO4+5SO2+2H2O=K2SO4 +2MnSO4+2H2SO4
若滴加的是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如何变化?
2. SO2的漂白性
SO2溶于水产生的H2SO3能与某些有 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 有漂白性---暂时性. ——化合漂白
选择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石蕊变红)
北京市场黄白两种银耳对比 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
氯水和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
氯 水 二 氧 化 硫 氯水中HClO将有色 SO2溶于水与有色物质 物质氧化成无色物 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 质 的无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永久性
Na2SO3 + H2SO4 == Na2SO4 + H2O +SO2↑
实验室如何制取SO2?
• 【P90实验4-7:观察并思考】 • 1、 实验中原盛有SO2 气体的试管水位有 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 ------试管内水位上升;说明SO2易溶水 • 2、用PH试纸检验试管内水溶液酸碱性。 • -------试纸变红色,溶液呈酸性
所以:SO2能使氯水、溴水和酸性KMnO4溶 液褪色。等体积混合的SO2和Cl2没有漂白 性。
4、具有氧化性 SO2+ 2H2S = 3S↓+2H2O
(三)SO2的用途 A.制硫酸:S—SO2—SO3—H2SO4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PT课件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PT课件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 PT课件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从组成上看,SO2一种非金属氧化物,非 金属氧化物有很多是酸性氧化物,请同学
们设计实验证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与H2O反应生成酸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碱性氧化物反生成盐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 PT课件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 PT课件
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把盖有胶塞、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于 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水面不上再升时 在水中塞好塞子后振荡,再次在水面下打开塞 子。
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 PT课件
必修一人教版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张P PT课件
实验现象:①试管中的水面上升,溶液几 乎充满整个试管 ②pH试纸变红
二氧化硫的危害
对环境的影响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酸雨腐蚀的树叶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酸雨把鱼儿判了死刑
湖北监利发生二氧化硫泄漏 一人死亡20多人中毒
新华社武汉3月16日专电湖北省监利县宣传 部副部长袁呈彦16日告诉记者,该县一化工厂 近日发生二氧化硫泄漏事件,造成1人死亡,20 多名群众出现中毒症状。
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
--二氧化硫
为什么要选择 二氧化硫等作
2019年8月空气质量月报 为空气质量的
指标?
我市的空气质量不仅天天达标,而且10天一级,全面兑现 了奥运会空气质量承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浓度 达到世界发达城市水平,可吸入颗粒物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 质量指导值第三阶段目标值。北京及周边省市奥运空气质量保 障措施特别是临时减排措施落实到位,对奥运期间空气质量明 显改善发挥了根本性作用。

5.1.1硫-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

5.1.1硫-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

Hg +S = HgS (黑色)(常温下反应 ,除汞) 水银温度计打破,用什么方法除去汞? 物理方法:用胶带去粘;化学方法:撒硫磺粉 2Ag +S = Ag2S (黑色)(银器变黑)
硫与银、汞的反应及其应用 一般说来,S不能使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显高价,且S与大多数金属的反应需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 但是S与Hg、Ag等不活泼金属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且能使Hg显高价。 ①利用Ag和S的反应可以鉴别出真假银:用一布条沾上少量硫黄粉末在待鉴别的器皿表面用力摩擦,若摩 擦处出现黑斑则说明是真银,否则为假银。 ②利用Hg和S的反应可以消除温度计、气压计、血压计等被打破后汞的毒害,所以若汞不慎洒落在地面上, 要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尽量设法收集起来,残余的部分可覆盖硫粉处理,以免汞蒸气中毒。
3.下列关于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解析 硫单质或含硫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应生成SO2,而不能直接生成SO3。 温馨提示:实验室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硫的两种方法:
A.Au2S C.CuS
B.Ag2S D.FeS
8.根据硫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间发生化合反应,能否生成Fe2S3或CuS?
提示 不能。单质硫与变价金属铁或铜化合只能生成FeS或 Cu2S。
(2)铁与硫反应生成FeS,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能否说明 氯气的氧化性比硫强?
提示 能。氯气将铁氧化为+3价,而硫只能将铁氧化为+2价。
然界中能以化合态(主要为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正确;C.硫在

新教材人教版《硫及其化合物》PPT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硫及其化合物》PPT课件1
不是可逆反应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从氧化还原角度预测SO2性质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探 思考2:SO2溶于水仅仅是溶于水吗? 究 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又是什么?
二 实验探究2 氧

pH试纸


SO2的水溶液
化 学 性
+4
SO2 H2SO3 SO32-
+6
SO3 H2SO4 SO42-
只有还原性 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只有氧化性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对上述价态硫元素性质做预测
一、单质硫
[阅读教材P2] 了解硫的物 理性质
1.物理性质:黄色晶体,俗称硫黄,质脆,易 研成粉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 硫化碳(CS2)。
探究现象:
溶液呈酸性 PH<7
试纸呈红色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共35张 PPT)
(二) 5.1.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共35张PPT)
SO2的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类比CO2)
(1) 与H2O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的仪器(可重复选用)组成一套进行该 反应并检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 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定仪器用 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4.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
的是
(
)
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 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 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甲溶液中可能存在
②都能与碱反应,且用量不同,均可以生 性溶液、氯水、溴水、碘
化 成正盐和酸式盐.例如:SO2、CO2气体 性 气体过量时又变澄清 水等氧化剂氧化,二氧化
学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都是先变浑浊,当 碳则不能 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质 ③CO2、S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中都不产 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 生沉淀 ③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 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浓H2SO4使蔗糖炭化,是脱水性,A错误;B 中反应需要加热,C中浓H2SO4与NH3反应,不能干 燥氨气,故B、C错误. 答案:D
2.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 ,毒性: 有毒,密度: 比空气 大 ,溶解性: 易溶 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通性
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
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H2SO3 .
与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SO2=== CaSO3. c.与碱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 === Na2SO3+H2O .
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及浓、稀硫酸的鉴别
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的三种情况 (1)浓H2SO4常温下使Fe、Al发生钝化,体现了浓H2SO4 的强氧化性. (2)浓H2SO4与Zn反应先生成SO2,随着反应进行,浓 H2SO4变稀,稀H2SO4与过量的Zn反应生成H2,计算 时注意电子守恒的应用.
(3)浓H2SO4与Cu反应只生成SO2,随着H2SO4浓度变小,稀 H2SO4与Cu不反应,因此足量的Cu与浓H2SO4反应,产 生的SO2的物质的量要小于浓H2SO4的一半.
答案:A
1.硫酸 (1)物理性质 状态: 黏稠油 状液体,挥发性: 难挥发 .
溶解性:浓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于水时可放 出 大量的热 .浓H SO 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 SO
2 4 2 4
沿器壁缓缓地倒入 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 搅拌 .
(2)稀H2SO4的通性 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方程式为: H2SO4=== 2H++ .
性),若无颜色改变为稀硫酸.
(7)取少量的试样,向其中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即发 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为浓硫酸(浓硫酸的 强氧化性),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浓硫酸参加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因水 的生成会造成浓度变小进而引起“质变”,此点应 引起注意.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C.硫与氧属于同一主族
(
)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
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解析: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A 项正确.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仍是二氧化硫,D项错 误.B、C均正确.
答案: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迅速褪色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
2.常见漂白剂及其漂白原理比较 漂白类别 加合型 氧化型 吸附型
漂白原理 与有机色素化合
漂白特征 常见漂白 剂 变化类别 不稳定
利用其强氧化性
稳定 HClO、H2O2、 O3、Na2O2 化学变化
吸附色素
稳定
SO2
化学变化
活性炭
物理变化
1.(2009· 衡水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黄色的能溶于CS2的晶体
1.硫 (1)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硫单质俗称 硫黄 ,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
附近或 地壳的岩层 里.
②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 和 硫酸盐 的形式存在.有 关化学式为:
硫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Fes2
CuFes2
CaSO4 . 2H2O
Na2SO4 . 10H2O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黄色晶体 ,溶解性:不溶 于水, 微溶 于酒精,
[课堂笔记] 选 B
SiO2、CuO、Fe3O4均不与水反应生成
对应的酸或碱,故A、C、D均错.B项,S+O2
SO2+H2O
SO2,
H2SO3,H2SO3+2NaOH === Na2SO3+
2H2O,可以实现转化,故选B.
非金属单质碳、金属单质钠也能实现图中的转化,即 (或NaHCO3);
[例3] (2009· 全国卷Ⅰ)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4(浓)+C CO2↑+2H2O+2SO2 ↑
SO2的性质表现总结 (1)KMnO4溶液、氯水、溴水 (2)品红溶液 褪色,SO2表现还原性;
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褪色,SO2表现酸性氧化物的
(3)含酚酞的NaOH溶液 性质.
[例2] (2009· 福建高考)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 是 ( )
A.硅 C.铜
B.硫 D.铁
[思路点拨] 依据题目给出的具体转化关系,将选项中的 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或Ag+;乙
溶液可能存在Ag+;丁溶液中用硝酸酸化,若溶液中 存在 答案:C ,会被氧化成 .
[例1] (2010· 潍坊模拟)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氯水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硫气体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
B.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
变无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二氧化硫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能与指示剂、金属、碱性氧化物、
碱、盐等物质发生反应. (3)浓H2SO4的特性 ①吸水性 利用浓H2SO4的吸水性,其常用作 干燥剂 .
②脱水性 浓H2SO4能够将有机物里的氢、氧元素按原子个数 2∶1 的 比例脱去. ③强氧化性
a.常温下,铁、铝遇浓H2SO4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
④漂白性
SO2可使 品红 溶液褪色,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
3.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
SO3的熔点16.8℃,沸点44.8℃,标准状况下SO3为 固体 . (2)化学性质 SO3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H2O、CaO、Ca(OH)2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SO3+H2O=== H2SO4,CaO+SO3=== CaSO4 ,
②还原性
SO2能被O2、X2(Cl2、Br2、I2)、KMnO4(H+)溶液等强氧化剂氧 化. a.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为 可逆 反应. b.与X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X2+2H2O=== H2SO4+2HX . 2SO2+O2 2SO3 ,该
③氧化性
与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SO2 === 3S↓+2H2O.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抓住SO2的反应实质进 行分析判断,切勿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课堂笔记] 选 C
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时,发生反
应SO2+Cl2+2H2O=== H2SO4+2HCl,减弱了氯水的漂白性;
二氧化硫与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使溶液褪色表 现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得溶液显酸性, 因此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但不能使之褪色.
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b.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如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
c.能氧化非金属单质,如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 ↑ +2SO2 ↑ +2H2O .
2.
的检验
(1)
的检验

步骤:先加 稀盐酸 无沉淀亦无气体产生(排除 Ag+的干扰),再加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此处 不用硝酸酸化也不能用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以 防止 被氧化成 而造成干扰.
【考纲点击】 1.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 应用. 2.了解硫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 影响.
【考情播报】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SO2的性质和用途. 2.浓H2SO4的强氧化性和吸水性及 的检验.
3.含硫化合物及其相关工业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4.以框图推断综合考查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相同点
不同点
①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鉴别
②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用品红溶液鉴别
(1)CO2中的C元素处于最高价,因而CO2只具有氧化性(CO2 ―→ CO,CO2―→C).SO2中的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
因而S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KMnO4 溶液或溴水,也可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H2SO3的酸性 大于H2CO3).
SO3+Ca(OH)2=== CaSO4+H2O .
4.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1)主要来源
SO2: 煤和石油 的燃烧及 含硫金属矿物 的冶炼. (2)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形成酸雨(pH< 5.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