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活鱼水体氨氮的技术

合集下载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1、紧急换水,将水体中的氨氮稀释,一次最多换三分之一新水;
水中氨氮过多应立即换水,降低水体的氨氮含量,从鱼缸底部抽取老水,清洁鱼粪和食物残渣,但不能将水全部换掉,一次最多换走三分之一。

2、停止投食,鱼儿少吃就能减少排泄,鱼缸毒素也就能相应减少;
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就会形成有毒气体,此时应停止投喂鱼食,饿两天让鱼停止排泄,使水质保持清洁逐渐稳定后再开始投食。

3、添加硝化细菌,往鱼缸投入适量培菌液,硝化细菌能将氨氮进行转换;
硝化细菌能氨氮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是养水的重要步骤,换水后给鱼缸投入硝化细菌培养液,使硝化细菌迅速繁殖、开始工作,才能有效解决氨氮问题。

4、完善硝化系统,鱼缸硝化系统稳定才能降低水体氨氮浓度。

建立好完整的硝化系统,才能让鱼缸水质保持良性循环,硝化细菌是需要大量氧气繁殖,培菌液投入后,给鱼缸进行爆氧,硝化细菌会迅速附着在陶瓷环、滤沙等滤材中。

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快速处理方法

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快速处理方法

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快速处理方法
养殖水体氨氮超标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其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健康和免疫力产生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鱼虾死亡等情况。

因此,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水体中氨氮浓度非常重要。

一种快速处理养殖水体氨氮超标的方法是使用生物酶制剂。

生物酶制剂是一种能够促进水体自然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的添加剂。

其中包含多种有益微生物和酶类,能够迅速分解水体中的有机废弃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从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浓度。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生物酶制剂按照说明书中的比例投入养殖水体中,搅拌均匀后等待一定的时间,可以观察到水质逐渐变清。

通常情况下,每次使用的剂量为水体总体积的0.2-0.3%,每周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周即可有效降低氨氮浓度。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生物酶制剂处理水体氨氮超标时,需要定期监测水质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和使用频率,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养殖场的卫生和环境清洁,预防水体污染,从源头上控制氨氮超标的发生。

- 1 -。

鱼缸里氨氮去除方法

鱼缸里氨氮去除方法

鱼缸里氨氮去除方法鱼缸是爱好者养鱼的重要场所,在养鱼过程中,我们需要随时了解鱼缸内部的水质情况,特别是对于氨氮的控制非常重要。

氨氮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物质,当它在鱼缸里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将会对鱼儿产生严重的危害。

它会造成水质恶化,导致缺氧,让鱼儿变得虚弱无力,最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鱼儿死亡。

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必须要留意氨氮的浓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鱼缸水质的稳定性。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

一、定期换水如果您发现鱼缸里的氨氮浓度过高,那么您可以通过定期换水来改善。

每隔3~4天就可以更换一次水,更换的水应当事先处理过或是使用净化水源。

此外,更换后的水需要适当的增加一些净化剂,以帮助清除氨氮。

另外,换水时也需要注意控制水的温度差异不要超过2C,同时也注意将底部泥沙进行清除,以利于再次添加新的水质。

二、建立生物滤箱另一种有效的氨氮去除方法是建立生物滤箱。

生物滤箱本质上是个流过滤系统,它可以帮助将水清除中的一些杂质和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硝酸盐等。

您可以在鱼缸里悬挂一个生物滤箱或是独立的滤箱系统。

在滤箱里面加入一些生物滤料,生物滤料可以有效地协助生产有益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吸收氨氮、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然后将它们转化成无害化的物质,有效的保证水质的稳定性。

三、净化剂使用除了定期换水和建立生物滤箱,您还可以使用一些净化剂来帮助您去除氨氮。

净化剂一般是一些有效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吸收和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例如:活性炭虽然不是专门清除氨氮的净化剂,但它对于水中细菌和有机物质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四、加入植物在鱼缸中加入植物同样也是净化水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植物在吸收阳光的同时,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气体会对水中杂质进行分解和转化,将它们转化为无害化的物质。

此外,在鱼缸里放一些绿化植物,也能够防止水质老化和富营养化。

总结在养鱼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鱼缸水质,特别是对于氨氮的控制非常重要。

定期换水、建立生物滤箱、使用净化剂、加入植物等方法都是有效去除氨氮的重要措施,建议不同的方法可以结合使用,来保证水质的稳定性。

鱼缸氨氮过高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过高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过高处理方法
1.水更换:从鱼缸中将部分水抽取出来,加入新的龙头自来水,搅拌混合,然后倒回鱼缸中。

这种方法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增加过滤器:如果鱼缸中的过滤器不够强大,可以考虑购买一个大一点的过滤器,利用其更强大的过滤功能来提高水质。

3.增加氧气:设备一些氧气设施来增加鱼缸中的氧气含量,有助于分解鱼缸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氨氮含量。

4.加入活性碳:活性碳可以吸附鱼缸中的有害物质,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

5.饵料控制:一定要控制每次投喂的饲料量,避免过量喂养,导致鱼缸中有太多的残渣堆积,增加氨氮含量。

6.减少水温:在温度低的情况下,鱼的体代谢会减缓,饵料摄取会减少,减少代谢产生的氨氮含量。

但是,温度过低也会影响鱼的健康,所以要控制恰当的水温。

最好的方法是采取多种方法一起使用来降低鱼缸中的氨氮含量。

鱼塘低温如何降氨氮的方法

鱼塘低温如何降氨氮的方法

鱼塘低温如何降氨氮的方法
降低鱼塘中的氨氮含量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加曝气和水流:在鱼塘中增加曝气设备和水流可以促进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氨气,从而降低氨氮含量。

2.添加活性炭:将一定量的活性炭投放到鱼塘中,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体中的氨氮,从而降低其含量。

3.添加硫酸铵:在鱼塘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铵,硫酸铵可以与氨氮结合生成无毒的硫酸铵盐,达到降低氨氮含量的目的。

4.增加植物绿化:在鱼塘周围增加水生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氨氮,并利用其作为养分进行生长,从而降低氨氮含量。

5.控制饲料投放量:合理控制饲料投放量,避免过度投喂,以减少鱼体的代谢产物,进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鱼缸是许多人喜欢养鱼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养鱼的过程中,饲养者经常会遇到鱼缸水质出现问题的情况。

其中,氨氮超标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鱼儿的健康造成影响。

那么,当鱼缸水中氨氮超标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氨氮。

氨氮是鱼缸水中的一种有害物质,它来自于鱼儿的排泄物、残饵和植物的腐烂等。

当氨氮超标时,会对鱼儿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处理。

处理氨氮超标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水质检测,首先,当我们怀疑鱼缸水中氨氮超标时,需要使用水质检测仪器来检测水质情况。

只有明确了水质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 换水,当鱼缸水中氨氮超标时,第一步是进行换水。

将部分鱼缸水抽出,然后用新的水进行补充,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氨氮的浓度。

3. 增加植物,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氨氮,因此可以在鱼缸中增加一些水草或者浮游植物,帮助净化水质。

4. 增加过滤器,过滤器是鱼缸中的重要设备,可以帮助过滤水质并去除有害物质,因此可以考虑增加过滤器的使用量。

5. 减少喂食量,饲养者在发现鱼缸水质出现问题时,可以适当减少鱼儿的喂食量,避免过多的残饵导致水质恶化。

6. 定期清洁鱼缸,定期清洁鱼缸可以有效地清除废弃物和残饵,有助于维持水质清洁。

总的来说,处理鱼缸水中氨氮超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
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处理。

饲养者在日常养鱼过程中也应该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鱼缸水质的清洁和稳定,这样才能让鱼儿健康成长。

希望以上方法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鱼缸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鱼缸是许多人喜欢养鱼的选择,但是在养鱼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鱼缸氨氮超标的问题。

氨氮超标会给鱼儿带来生命危险,因此及时有效地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处理鱼缸氨氮超标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保持鱼缸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清理鱼缸内的废物和残留物,及时更换过滤器和过滤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鱼缸内氨氮的积聚。

此外,定期换水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换水可以有效地降低鱼缸内氨氮的浓度。

其次,可以考虑增加水草或其他植物。

水草和其他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氨氮,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养分。

因此,在鱼缸中添加适量的水草或其他植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氨氮的浓度,提高水质。

另外,合理饲养和饲料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多的饲料会导致饲料残留物在鱼缸内腐烂产生氨氮,因此要避免过度投喂,并且要及时清理饲料残留物。

同时,选择适量的饲料,确保鱼儿摄取足够的营养,同时减少氨氮的产生。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生化过滤剂。

生化过滤剂可以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氨氮,改善鱼缸的水质。

选择适合自己鱼缸的生化过滤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降低鱼缸内氨氮的浓度。

最后,要定期检测水质。

定期使用水质测试工具检测鱼缸内的氨氮浓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避免氨氮超标对鱼儿造成危害。

总之,处理鱼缸氨氮超标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保持鱼缸的清洁,增加水草或其他植物,合理饲养和饲料管理,使用生化过滤剂,定期检测水质,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降低鱼缸内氨氮的浓度,保护鱼儿的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够养出一个清澈透明、水质优良的鱼缸,让鱼儿们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其中。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氨氮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氨氮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氨氮调控技术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养殖对水体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养殖水体中氨氮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的损害,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探索和应用养殖水体氨氮调控技术,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养殖水体氨氮的来源在水产养殖中,氨氮主要来自于养殖动物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留物。

当饲料中的蛋白质被鱼类消化吸收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会被分解为氨。

另外,鱼类和虾类等水生动物的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氨氮。

这些氨氮经由鱼类的排泄物进入养殖水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二、养殖水体氨氮调控技术1. 良好的水质管理良好的水质管理是调控养殖水体氨氮的基础。

合理的水池清洁和排水换水工作是保持水质稳定的重要措施。

合理清洁水池底部的残渣,避免死亡动物或饵料的滞留,减少氨氮的产生。

同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保持水体的适宜酸碱度和溶氧量,可以有效控制氨氮的积累。

2. 农残废物的处理利用在养殖过程中,处理废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农残废物包括粪便、残饵、死亡动物等,它们会产生大量的氨氮。

科学有效地处理这些废物,可以减少氨氮的产生和积累。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池、生物滤池和植物净化池等,利用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有效降低养殖系统中的氨氮含量。

3. 饲料营养的合理配比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降低养殖动物的氮排泄量,从而减少氨氮的产生。

根据不同养殖动物的需求和特点,科学合理地配置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来源,避免过量的蛋白质残留在水体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酶制剂,可以增加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排泄。

4.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建设建立生态循环养殖系统是调控养殖水体氨氮的长期有效途径。

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将水产养殖与植物栽培、土壤修复等结合起来,形成闭合的生态循环。

植物的吸收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氨氮,而水产养殖废水则被作为植物的养料,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保活/保鲜研究 ( ) 资助 2 0 1 0 A 1 0 0 5 9 l o u o n i a n b u. e d u . c n 通讯作者 。 @n y g j g 收稿日期 : 接受日期 : 2 0 1 1 0 7 1 4; 2 0 1 1 0 9 0 6 作者简介 : 赵 丹( ) , 女,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水产品保活 、 加工研究 。E : : 1 9 8 6 m a i l h u i h u i 1 6 4@s i n a . c o m。T e l 1 3 9 4 0 5 9 4 7 6 1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1 0 8
第3 卷
s h i i t hM S 2 2 2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c o u l db er e r e s e n t e db o l n o m i a l 犢= - 犮- 犫 犡 +犪 犡2.T h e pw p yp y 1 1 , z e o l i t es o a k e db a C lc o u l de f f e c t i v e l e m o v ea mm o n i ai nw a t e r e r c e n t a eo fa mm o n i ar e yN yr p g / e r c e n t a e L, m o v a lw a sg r a d u a l l t a b l ew h e nt h eN a C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w a sg r e a t e r t h a n6 0 p g ys g / o f a mm o n i a r e m o v a l r e a c h e dt h em a x i m u mw h e nt h eN a C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w a sa t8 0 L, a n dm o d i f i e d g z e o l i t eb a l tw a s a b l e t o r e m o v ee f f i c i e n t l mm o n i a n i t r o e n i nw a t e r c o n t i n u o u s l i t h i n2 4h . ys ya g yw 犓 犈 犢 犠犗 犚 犇 犛 a r o n i a e m e r a t u r e S 2 2 2 M o d i f i e dz e o l i t e C Amm T M p p
降低活鱼水体氨氮的技术
赵 丹 娄永江
( 宁波大学生命学院 , ) 3 1 5 2 1 1
摘 要 采用密封静水式测定仪 , 探讨了低温 、 M S 2 2 2 对鲫 鱼排氨率 的降 低 作 用 及 盐 改 性 沸 石 对 水体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以延 长 鲫 鱼 运 输 贮 运 的 保 活 时 间 。 结 果 表 明 , 温 度、 麻醉剂( 、 改性 M S 2 2 2) 沸石对水体氨氮的降低都有显著的作用 。1 鲫鱼的排氨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 0~3 0 ℃ 范围内 , 犘< ) , 水温 3 排 氨 率 与 水 温 的 关 系 可 以 表 示 为犢= - 0 . 0 1 0 ℃ 时的排氨率是 1 0 ℃ 时的 5 . 1 1~6 . 4 4倍, 犮 2 温度和体重的交互作用对鲫鱼 排 氨 率也有极 显 著 的 影 响 ( 。M + 犫 犡+ 犪 犡 , 犘<0 . 0 1) S 2 2 2质量浓 1 1 度 0~8 / 鲫鱼的排氨率随 M , 0m L 范围内 , S 2 2 2 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 犘<0 . 0 1) M S 2 2 2 质量 浓 g 度 为8 / / 相比 , 排氨率降低了 5 0 m L 的实验组与对照组 ( 0m L) 4 . 1% ~5 1 . 1% , M S 2 2 2 质量浓度与 g g 排氨率的关系可以用回归方程式 犢 =- 犮- 犫 犡+ 犪 犡2 表示 。 经 N a C l浸 泡的沸 石可 以有效 去除水体 1 1 中的氨氮 , 浓度大于 6 / 去除率渐渐趋于稳定 , 采用加热方式 , / 0g L 后, N a C l质量浓度 8 0 L 时氨去除 g 率达到最大值 , 并在 2 4h 内持续地保有对氨氮的吸附作用 。 关键词 鲫鱼 氨氮 温度 M S 2 2 2 改性沸石 中图分类号 S ( ) 9 6 5. 3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7 0 7 5 2 0 1 2 0 4 0 1 0 7 0 6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活体销售呈直线上升趋势 , “ 河鲜 ” 、 “ 海鲜 ” 深受消费 者的 喜 爱 , 这是市场指导生产的一 个强烈信号 。 此外 ,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迫切要求 , 观赏水产动 物的保活 运输 也在 迅 速 增 加 , 并成为水产流通 汪之和等 2 ) 。 水产品长时间运输或贮 运历来 是个技 术难 题 , 日 本对 水 产 品 的 保 活 技 术 进 行 的重要环节 ( 0 0 1 了长期的深入研究 , 如冰窖保活 、 化学方法保活 、 充氧保活 、 模拟 保活 、 无水保 活 等 方 面 。 国 内 的 水 产 品 保 活 技 术与国外相比 , 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 目前国内对海水鱼保 活运输 和降低鱼 类新陈 代 谢 的 可 控 环 境 研 究 尚 处 于起步阶段 , 无法满足长时间保活运输的需要 。 水产品保活的目的是使其不死亡或降低其死亡率 , 因此必须维 持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或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降低其新陈代谢活动 ( 张 敏等 2 ) 。 0 0 2 氨氮和尿 素 是 鱼类 的主要排 泄物 , 一般鱼 类的 排 泄物 中 , 氨 氮约占 总排泄 氮的 8 0% 。 氨 氮排 泄物在 水 体 中达到一定浓度后会造成鱼体渗透调节作用失去平衡引起 肾病变 , 内因性氨 的过度压 迫 导 致 神 经 系 统 及 细 胞 的病变 , 以及鳃上皮细胞受损而窒息等 。 而水体中氨氮对鱼体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分子氨的浓度 , 当水环境中非 会抑制生物自身氨的排泄 量 , 使 血 液 和 组 织 中 氨 的 浓 度 升 高, 降低血液载氧能力( 郭丰红等 离子氨增加时 , ) 。 此外因非离子氨不带电荷 , 具有较高脂溶性 , 很容易透过细胞膜 , 直接使生物中毒 ( 雷衍之 2 ) 。在 2 0 0 9 0 0 3 活鱼运输水体中 , 空间的相对封闭性影响水体中非离子氨的排出 , 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水体中氨氮浓度的快速 上升 , 对鱼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危害 , 严重影响活鱼运输的存活率 ( 胡萍华等 2 ) 。 氨氮是影响鱼体运输存活 0 1 0 因此研究降低鱼体运输中水体氨氮是 极 其必要 的 。 本研 究从 降低 鱼 体 排 氨 率 和 降 低 水 体 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 中氨氮两个角度出发 , 探讨低温 、 麻醉剂对鱼体排氨率的 降低作 用及沸 石对 降低水 体 中 氨 氮 的 效 果 , 旨在延长 为经济鱼类保活运输提供参考 。 鱼体运输保活时间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鲫鱼 : 体表鳞片完整 , 生命活动旺盛 。 2 0 1 1 年 2~6 月取自宁波农贸市场 , 麻醉剂 : 氨基苯甲酸乙酯甲基 磺 酸 盐 ( 。M 3 M S 2 2 2) S 2 2 2是迄今被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 D A) 及环境保护署 ( 批 准 为 唯 一 的 渔 用 麻 醉 剂。 不 过, 出 于 药 残 可 能 导 致 的 食 用 者 健 康 或 安 全 隐 患 考 虑, E P A) ) 。 F D A 要求经 MS 2 2 2 麻醉的食用鱼必须经过 2 1 d 的药物消退期才可在市场上销售 ( S i n k犲 狋 犪 犾. 0 0 7 2 沸石 : 产于广西的天然沸石 , 粒径 5~1 0目。 1. 2 实验装置 根据鱼体大小选择适合的广口瓶作为实验瓶 , 实验时用液体石蜡将水体与空气隔绝 。 1. 3 实验方法 1. 3. 1 氨氮测定 在碱性条件下 , 次溴酸钠将海水中的氨氧 化 为 亚 硝 酸 盐 , 用重氮 偶 氮 法 测 定 总 亚 硝 酸 盐 的 吸 光 值。 分 别 测定浓度为 0 / 制作水体氨氮标准曲线 ( 图1 ) 。 测定 水样时 扣除 水 . 5、 1、 2 . 5、 5、 8μ m o l L 氨标准溶液的吸光值 , 样中原有的亚硝酸盐的吸光值后计算氨的浓度 。
犜 犲 犮 犺 狀 狅 犾 狅 犳 狉 犲 犱 狌 犮 犻 狀 犵 狔狅 犵 犪 犿犿 狅 狀 犻 犪 狀 犻 狋 狉 狅 犲 狀犱 犻 狊 犮 犺 犪 狉 犲 犱犫 犻 狊 犺 犻 狀狑 犪 狋 犲 狉 犵 犵 狔犳
Z HAO D a n L OU Y o n i a n g j g
( ,N , ) C o l l e eo fL i f eS c i e n c e s i n b oU n i v e r s i t 3 1 5 2 1 1 g g y
第 4 期 渔 业 科 学 进 展 2012 年 8 月 P R O G R E S SI NF I S HE R YS C I E N C E S
第3 3卷
V o l . 3 3, N o . 4 , A u . 2 0 1 2 g
, 犃 犅 犛 犜 犚 犃 犆 犜 T h ee f f e c to f l o w t e m e r a t u r e M S 2 2 2o na mm o n i ae x c r e t i o nr a t eo fC a r n d p pa e r c e n t a eo fa mm o n i a n i t r o e nr e m o v a lo nz e o l i t em o d i f i e db a l tw e r es t u d i e du s i n a t e r p g g ys gw s t a t i cs e a l t ed e t e c t o rb e l f m a d ea i m i n t e x t e n d i n i m eo fk e e i n a r l i v ed u r i n h e y p ys ga gt p gC pa gt t r a n s o r t a t i o na n ds t o r a e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t h ea mm o n i ae x c r e t i o nr a t eo fC a r e p g pd ) , c r e a s e dw i t hw a t e r t e m e r a t u r ed e c r e a s i n t 1 0~3 0 ℃( 犘<0 . 0 1 i t a t 3 0℃ w a s5 . 1 1~6 . 4 4 p ga t i m e s t h a t a t t h e l o w1 0 ℃,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sw i t h t e m e r a t u r e c o u l db e r e r e s e n t e db o l n o p p p yp y 2 m i a l 犢 = -犮+犫 t h e i ri n t e r a c t i o no ft e m e r a t u r ea n db o d e i h th a ds i n i f i c a n t p yw g g 1犡 +犪 1犡 , e f f e c t so nt h ea mm o n i ae x c r e t i o nr a t e( 犘 <0 . 0 1) .T h ea mm o n i ae x c r e t i o nr a t eo fC a r e pd / ) , c r e a s e dw i t hM S 2 2 2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 c r e a s i n t 0 8 0m L( 犘<0 . 0 1 i t a tM S 2 2 2c o n c e n t r a ga g , t i o no f 8 0 md e c r e a s e db 4 . 1% ~ 5 1 . 1% c o m a r i n i t ht h ec o n t r o lg r o u t h er e l a t i o n p gw p p p y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