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增值税会计-第二节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二章

§2.2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2.利达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0年4月 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筹 税 手 台
机州 :学
院
划 务 经
短贸 号管 :理
623997
学
院
会 计 系 张
会
洋
海
计
与
纳
税
2 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与税务筹划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悉增值税的相关政策规定 掌握增值税涉税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清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与技巧
教学内容提要:
2.1 增值税概述 2.2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2.3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2.4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核算与申报 2.5 增值税的税务筹划
税率
税率
收率
值率
17%
17%
3%
17.65%
17%
13%
3%
-7.69%
13%
13%
3%
23.08%
13%
17%
3%
41.18%
返回
2.混合销售行 为的税务筹划
【案例4】京诚建筑装潢公司销售建筑材料,并代客装潢。2010年8月,该公 司承包的一项装潢工程总收入为120万元,该公司为装潢购进材料100万元 (含增值税)。该公司销售建筑材料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装潢的营业税 适用的税率为3%。该公司缴纳什么税种比较省税呢?
返回
§2.3.2 会计处理
第2章增值税核算与筹划

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标准,应向主 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申请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办理资格认定: A.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B.能够按会计制度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 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A.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他个人; B.选择按小规模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 C.选择按小规模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企业。 自认定次月起(新开业自受理申请当月起),按规 定计算应纳税额、领购、使用增值税发票。 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案例:一般纳税人,2011年5月份销售情况: 1.销售厨具100件,不含税价400元/件,专用发 票上价款40 000元,税额6 800元,另收包装费 585元,款项存入银行。 2.销售厨具10件,含税售价468元/件,普通发票 上金额4 680元,另收运费117元,款项均未收到。 3.以物易物,用产品换设备,双方分别开专用发 票,不含税价200 000元,税额34 000元。 4.以旧换新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实收价款共50 000元,旧货折价8 500元。 5.本月收取包装物押金1 000元,没收到期未退 还包装物的押金585元。
特殊方式下销售额
5.商业折扣方式销售 折扣额与销售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 按折扣后的余额作为销售额;如果将折扣额另开 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 额中减除折扣额。 需注意两点: (1)现金折扣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2)商业折扣仅限于货物价格折扣,如为实物 折扣,该实物款额不仅不能从货物销售额中减除, 并且还应按赠送他人另外计税。
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

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目录第1章税务会计概论1.1税务会计概念结构1.2税制构成要素1.3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第2章增值税会计2.1增值税概述2.2增值税的计算2.3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其转出的会计处理2.4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2.5增值税结转、上缴的会计处理第3章消费税会计3.1消费税概述3.2消费税的计算3.3消费税的会计处理第4章关税会计4.1关税概述4.2关税的计算4.3关税的会计处理第5章营业税会计5.1营业税概述5.2营业税的计算5.3营业税的会计处理第6章所得税会计6.1企业所得税概述6.2企业所得税的计算6.3企业所得税会计基础6.4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第7章其他税会计7.1资源税会计7.2土地增值税会计第8章税务筹划概论8.1价格、税收与税收负担8.2税务筹划的概念与意义8.3税务筹划的目标与原则8.4税务筹划的动因与特点8.5税务筹划的原理与流程8.6避税与特别纳税调整8.7税收法律责任第9章税务筹划的基本规律与技术6.1特定条款筹划规律与技术9.2税制要素筹划规律与技术9.3寻求差异筹划规律与技术9.4税负转嫁筹划规律与技术9.5规避平台筹划规律与技术9.6组织形式筹划规律与技术9.7会计政策筹划规律与技术9.8棱镜思维筹划规律与技术第10章主要税种的税务筹划10.1增值税的税务筹划10.2消费税的税务筹划10.3营业税的税务筹划10.4所得税的税务筹划第11章企业经营活动的税务筹划11.1 企业组织形式的税务筹划11.2 企业采购活动的税务筹划11.3 企业生产过程的税务筹划11.4 企业销售活动的税务筹划11.5 企业筹资活动的税务筹划11.6 企业投资活动的税务筹划第1章税务会计概论1.1税务会计概念结构1.1.1税务会计概念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税收法令为准绳,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连续、系统、全面地对税款的形成、计算和缴纳(即税务活动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门专业会计。
增值税详细讲解课件

2
第二节 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一、征税范围
目前,世界上实行增值税的国家由于各自经济发 展和财政政策的不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宽窄有所不 同,主要分为四类:(新增) 第一类:工业制造环节 第二类:工业制造环节+货物批发环节 第三类:工业制造环节+货物批发环节+货物零售环节 第四类:工业制造环节+货物批发环节+货物零售环节+ 服务业、农业、采掘等,属于完善的增值税。 【提示】我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采用第三类范围。
即征即退50% 以煤泥、石煤、油母页岩为原料生产的电力和热 力、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
即征即退不同 2009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纳税人销售
比例
的以“三剩物”、次小薪材、农作物秫秸杆、蔗
渣等农林剩余物为原料自产的综合利用产品由税
务机关实行即征即退办法,退税比例2009年为
100%;2010年为80%
(2)在2010年12月31日前,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动漫企 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17%征收增值税后, 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例题·计算题】某动漫企业自主研发动漫软件,当期销售自主 研发的动漫软件的不含增值税销售额100万元,当期可抵扣 的进项税12万元,则当期即征即退的增值税是多少?
【注意】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达到起征点的,依照规定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 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上述销售额,为小 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即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4.减免税: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未分别核 算免税、减税项目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第二章增值税的纳税筹划实务56页PPT

1. 掌握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企业选择供应商纳税人身 份的纳税筹划、销售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
2. 了解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筹划; 3. 熟悉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
第一节 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
一、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 二、企业选择供应商纳税人身份的纳税筹划 三、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的税务筹划
L3=(不含税销售额-含税购进金额-其他费用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1-企业所得税税率) =[S-P3-F-(S×T)×(7%+3%)]×(1-25%)
公式演绎1
令L1=L2,得净利润均衡点价格比:
P1 P2
1 T1 1 0.1T2 1 T2 1 0.1T1
当T1=17%,T2=3%时,代入上式得P1/P2=1.1521。
购货物,其净利润是一样的; 当采购P2货/P物3 >时的1.净03利3润1时较,大则,从此只时能应开当具选普择通从发只票能的开小具规普模通纳发税票人小
规模纳税人处购货;
当人处P2购/P货3 。< 1.0331时,应当选择从代开3%专票的小规模纳税 同理,我们可以得出其他情况下净利润均衡点价格比
也就是说,P1/P2=1.1521时,无论是从一般纳税人处还是从
能索取到由主管税务机关代开的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 税人采购货物,其净利润是一样的;
当P1/P2>1.1521时,则从小规模纳税人采购货物时的净利 润较大,此时应当选择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货;
当P1/P2<1.1521时,应当选择从一般纳税人处购货。
定最适合的纳税人身份,以达到最低税负的目的。
一、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纳税筹划
(一) 增值率筹划法
增值率= 销售额 购进价款
销售额
第 二 章 税务会计第二章 增 值 税

合计
260
2、法定增值额:各国都是根据法定增值额计 算增值税的。 • 在实际计算增值税税款时都不是直接以增 值额作为计税依据,也就是说,各国计算 增值税时都不是先求出各生产经营环节的 增值额,然后再据此计算增值税,而是采 取从销售总额的应纳税款中扣除外购项目 已纳税款的税款抵扣法。
二、增值税的特点
• ④符合条件代为收取的政而向购买方 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 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 上述五项内容不计入销售额,其他价外 费用,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 售额计算应纳增值税额。
• (三)销售额的确定 • (1)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 • 一般普通发票上的销售额、价外费用都是 含税销售额 • (2)视同销售行为销售额的确定 •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10%) • (3)小规模纳税人: •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六、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 (一)起征点的规定 • 所谓起征点,是指对纳税人开始征收增值税的销 售额。如果纳税人未达到规定的起征点,免征增 值税。超过起征点的全额征税。实行起征点免税 政策,主要为了照顾个人的销售行为。 • 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0~5000元; • 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500~3000元; • 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 元;
低税率(13%)
• 1.粮食、食用植物油。 • 2.自来水、暖气、冷水、热水;煤气、石油液化 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 3.图书、报纸、杂志。 •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 5.农业产品。 • 6.金属矿采选产品。 • 7.非金属矿采选产品。 • 8.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自2007年1月1日起)。 • 9.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知识点归纳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述一、税务会计的概念1.税务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依据:国家现行税收法律法规2.3.1.2.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三、税务会计的模式1.立法背景角度:立法会计、非立法会计、混合会计2.税制结构角度:所得税为主体、流转税为主体、二者并重的税务会计四、税务会计的对象:概括地说,是企业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涉税事项,即应纳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退补和罚没等经济活动的货币表现。
具体而言,就是税务会计要素,也是税务会计报表要素:1.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又称税基。
纳税人的各种应纳税款是各税种的计税依据与其税率的乘积。
2.应纳税额:又称应缴税额,它是计税依据与适用税率(或单位税额)的乘积。
3.应税收入: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税行为所取得的收入,即税法所认定的收入,因4.5.1.2.3.4.六、1.2.3.4.七、税务会计一般原则1.法定性原则2.修正的应计制原则3.以财务会计核算为基础原则4.划分营业收益与资本收益原则5.配比原则6.税款支付能力原则第二章纳税筹划概述一、纳税筹划的概念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狭义的纳税筹划:节税广义的纳税筹划:避税及税负转嫁二、纳税筹划的特点宏观层面:1、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2、有利于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3、有利于国家不断地完善税法和税收政策微观层面:1、促进纳税人会计管理水平提高2、有助于纳税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1.2.3.4.第三章(二)特点:不重复征税;既普遍征收又多环节征收;若同种产品售价相同则其税负相同。
(三)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不达不征税、达则全部征税免征额:征收超过免征额部分。
(四)增值税的纳税范围一般范围:在我国境内销售和进口货物、提供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视同销售:1、手续费方式或视同自购自销方式的委托代销和受托代销2、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下的不同县市机构移送货物用于销售;3、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4、自产或委托加工或购进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5、将资产用于市场推广、交际应酬、职工奖励、对外捐赠兼营:兼营不同征收率或税率货物或服务,从高征收率或税率混合销售:销售额和运费均按17%计税12341、税率17%13%11%6%23%5%按5%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取得的不动产非自建时须从销售额总减去作价后的余额2%预征率: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3%预征率:房地产企业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开发的房地产项目5%预征率: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选择一般计税方法时二、增值税的纳税筹划(一)纳税人类别的纳税筹划●税负平衡点增值率为D,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为T1,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T2,则,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不含税售价×T1×D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不含税售价×T2当两者税负相等时,均衡点增值率的计算如下:不含税售价×T1×De=不含税售价×T2De=T2÷T1(四)结算方式的筹划1.直接收款方式:只要将提货单交给购货方并开具发票,风险是税款的时间价值,坏账损失2.赊销或分期收款: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风险是推迟纳税义务发生3.托收承付或委托银行收款: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风险较小,仅垫付税款第四章消费税会计与筹划一、消费税的税制要素(一)性质:价内税(二)特点:选择性、税率调节性、单一征收环节(除卷烟)、征收方式多样(三)纳税范围:过度消费危害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烟、酒非环保消费品:鞭炮、木质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电池和涂料奢侈品:高档化妆品、高尔夫、高档手表、游艇、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高能耗品:小汽车、摩托车1.2.3.4.5.1.2.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从最终销售的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中扣除原已缴纳的消费税。
增值税会计与纳税筹划

•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 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 于销售,但相关机构在同一县(市)的除 外。 • 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 目。非应税项目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其使用的货物是不能抵扣增值税税金的, 包括自制固定资产、建筑安装工程和非应 税劳务等项目。
• 二、销项税额的计算 •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 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 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 额。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 (一)一般规定的销售额的确定 •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购买方 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它具体包括以下内 容。 • (二)混合销售和兼营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确 定 • 凡属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非应税劳务,其销售额 分别为货物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货物 或者应税劳务与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的合计。 • (三)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的确定 • 单独进行核算。未单独核算的免税、减税项目不 做免税、减税处理,应一并计算缴纳增值税。
• (五)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 • 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 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指加工、 修理修配)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 (即营业税规定的各项劳务),且从事的 非应税劳务与某一项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 劳务并无直接的联系和从属关系。 • (六)代购货物行为
五、纳税地点
• 1.固定业户的纳税地点 • 2.非固定业户的纳税地点 • 3.进口货物的纳税地点
第二节 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
• • • • 一、增值税的计算 (一)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如果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其不足抵 扣的部分可以结转到下期继续抵扣。 • (二)简易计算方法 •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 上式中的销售额是指不含税销售额,即纳税人销 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 外费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2)特定销售额的确认计量 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价格明显偏低或者偏高且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或者发生视同销 售行为而无销售额的,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2)特定销售额的确认计量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3额项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2.2.4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4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4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4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5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1)销售额的确认计量 (1)应税销售额。应税销售额是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 费用是指销售方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 金、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和其他各 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不包括以下项目: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2.2.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
2.2.3 增值税进项税额项的计算
1)进项税额的含义 进项税额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接受应税服务所支付或者所负担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实际上是购货方支付给销货方的税额,对购货方来说是进项税额,而对销 货方来说则是在价外收取的销项税额。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
——chp2增值税会计
主讲人:xxx
目录
CONTENTS
1 增值税的税制要素 2 增值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 3 增值税进项税额及其转出的会计处理 4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5 增值税减免和缴纳的会计处理
思维导图
2.2增值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
2.2 增值税的确认、计量与申报
2.2.5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2.2.5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2.2.5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3)纳税申报其他资料
2.2.5 增值税的纳税申报
3)纳税申报其他资料
Thank You!
2.2.1 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确认
2.2.1 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确认
对于纳税义务确定的时点,具体认定时,还应根据销售内容(方式)、结算方式等。
2.2.1 增值税纳税义务的确认
(7)纳税人从事金融商品转让的,为金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8)纳税人发生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不包括委托和受托代销行为),为货物 移送的当天;其他视同销售行为,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 或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9)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10)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纳税义务发生的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