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练习: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高二化学每课一练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 (鲁科版选修4)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 每课一练(鲁科版选修4)1.已知:H 2(g)+F 2(g)===2HF(g) ΔH =-270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 氢气与1 L 氟气吸收270 kJ 热量B .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反应生成2 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 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 热量 答案 C解析 A 项中用L 做单位是错误的,因为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B 项中放出热量小于270 kJ 是错误的,应大于270 kJ ;D 项中说几个分子间反应是错误的;C 项正确。
2.以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C 2H 2(g)+52O 2(g)===2CO 2(g)+H 2O(l)ΔH =-1 300 kJ·mol -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有10N A 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放出1 300 kJ 的能量B .当有1N A 个水分子生成且为液体时,吸收1 300 kJ 的能量C .当有2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 的能量D .当有6N A 个碳氧共用电子对生成时,放出1 300 kJ 的能量 答案 A解析 C 2H 2(g)+52O10e -2(g)===2CO 2(g)+H 2O(l) ΔH =-1 300 kJ·mol -1,当有10 mol e-转移时,生成1 mol 液态水和2 mol CO 2(O===C===O),其含8 mol 碳氧共用电子对,放出1 300 kJ 的能量。
3.盖斯定律指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反应产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推荐学习]化学鲁科版选修4同步学案: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推荐学习]化学鲁科版选修4同步学案: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063b7c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72.png)
[ 介绍学习 ] 化学鲁科版选修 4 同步教案:第 1 章第 1 节第 2 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响焓变的计算第 2 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响焓变的计算学习目标: 1.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要点 )2.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
3.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响焓变的简单计算。
(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一、热化学方程式1.观点把一个化学反响中的物质的变化和反响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单表示了物质的变化,还表示了能量的变化。
3.实例C(s)+ H 2O(g)===CO(g) +H 2 (g)H =131.3 kJ mol·-1,表示在 25 ℃和 101 kPa 的条件下,1 mol C(s)和 1 mol H 2O(g)完整反响生成 1 mol CO(g) 和 1 mol H 2(g)时汲取的热量为131.1 kJ。
微点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仅表示物质的量,所以能够是整数或分数,而一般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只好是整数。
二、反响焓变的计算1.盖斯定律(1)定义:关于一个化学反响,不论是一步达成仍是分几步达成,其反响焓变都是同样的。
(2)盖斯定律的特色:①化学反响的焓变只与反响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响的门路没关。
②反响焓变必定。
如图分别有三个门路:(Ⅰ)(Ⅱ)(Ⅲ)。
则有H= H1+ H 2=H3+ H4+H5。
微点拨:化学反响的焓变与反响的过程、条件没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1)科学意义:关于没法或较难经过实验测定的反响的焓变,可应用盖斯定律计算求得。
(2)方法——“叠加法”①原理: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此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获得,则该化学反响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响焓变的代数和。
②步骤微点拨:“ 叠加法” 思想流程:找目标→看根源→变方向→ 调系数→相叠加→得答案。
[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高中化学鲁教版选修四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含答案】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课后诊断练习1.已知:2Zn(s)+O2(g)===2ZnO(s)ΔH=-701.0 kJ·mol-1 2Hg(l)+O2(g)===2HgO(s) ΔH=-181.6 kJ·mol-1则反应Zn(s)+HgO(s)===ZnO(s)+Hg(l)的ΔH为( )A.519.4 kJ·mol-1B.259.7 kJ·mol-1C.-259.7 kJ·mol-1D.-519.4 kJ·mol-1C[给两个反应标号①2Zn(s)+O2(g)===2ZnO(s)ΔH=-701.0 kJ·mol-1②2Hg(l)+O2(g)===2HgO(s)ΔH=-181.6 k J·mol-1则所求反应可表示为(①-②)×1/2;则其ΔH=[(-701.0 kJ·mol-1)-(-181.6 kJ·mol-1)]×1/2=-259.7 kJ·mol-1。
] 2.已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能量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表所示:A.404 B.260C.230 D.200D[由题意知:H2(g)+Br2(l)===2HBr(g) ΔH=-72 kJ·mol-1①,Br2(l)===Br2(g) ΔH=+30 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可得H2(g)+Br2(g)===2HBr(g) ΔH=-102 kJ·mol-1,故-102 kJ·mol-1=436 kJ·mol-1+a kJ·mol-1-2×369 kJ·mol-1,则a=200。
]3.已知:①Fe(s)+12O2(g)===FeO(s)ΔH1=-272 kJ·mol-1,②2Al(s)+32O2(g)===Al2O3(s) ΔH2=-1 675 kJ·mol-1,则2Al(s)+3FeO(s)===Al2O3(s)+3Fe(s)的ΔH 为( )A.859 kJ·mol-1B.-859 kJ·mol-1C.-1 403 kJ·mol-1D.-2 491 kJ·mol-1B[根据盖斯定律,ΔH=ΔH2-3ΔH1=-1 675 kJ·mol-1+3×272 kJ·mol-1=-859 kJ·mol-1,B项正确。
2019-2020学年鲁科版选修4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作业

课时检测区·基础达标1.(2019·长春高二检测)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共价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 mol共价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3 kJ·mol-1,H—Cl键的键能为431 kJ·mol-1,则H 2(g)+Cl2(g)2HCl(g)的反应热(ΔH)等于( ) A.-183 kJ·mol-1 B.183 kJ·mol-1C.-826 kJ·mol-1D.826 kJ·mol-1【解析】选A。
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436 kJ·mol-1+243 kJ·mol-1 -2×431 kJ·mol-1=-183 kJ·mol-1。
2.(LK·P10)在298 K、100 kPa时,已知:C(s,石墨)+O 2(g)CO2(g) ΔH1=-393.5 kJ·mol-12H 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2C 2H2(g)+5O2(g)4CO2(g)+2H2O(l)ΔH3=-2 599 kJ·mol-1则298 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是( ) A.-226.7 kJ·mol-1 B.-326 kJ·mol-1C.226.7 kJ·mol-1D.326 kJ·mol-1【解析】选C。
2C(s,石墨)+H 2(g)C2H2(g)反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2C(s,石墨)+2O 2(g)2CO2(g)ΔH1′=2ΔH1=-787.0 kJ·mol-1第二步:H 2(g)+O2(g)H2O(l)ΔH2′=ΔH2=-285.8 kJ·mol-1第三步:2CO 2(g)+H2O(l)C2H2(g)+O2(g)ΔH3′=-ΔH3=1 299.5 kJ·mol-1将上述三步反应相加,得总反应:2C(s,石墨)+H 2(g)C2H2(g)ΔH=?根据盖斯定律,总反应的ΔH为三步反应的ΔH之和,即:ΔH=ΔH′1+ΔH′2+ΔH′3=-787.0 kJ·mol-1+(-285.8 kJ·mol-1)+(1 299.5 kJ·mol-1)=226.7 kJ·mol-13.(2019·三门峡高二检测)对于反应C2H4(g)→C2H2(g)+H2(g) ΔH>0,2CH4(g)→C2H4(g)+2H2(g) ΔH>0①C(s)+2H2(g)→CH4(g) ΔH1②2C(s)+H2(g)→C2H2(g) ΔH2③2C(s)+2H2(g)→C2H4 (g) ΔH3。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作业1鲁科版选修4(2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作业1 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作业1 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作业1 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该反应不必加热就可发生C.放热反应比吸热反应容易发生D.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选D。
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选项A、B错误;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而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无关,选项C错误。
2.25℃、101 kPa 下:①2Na(s)+错误!O2(g)===Na2O(s)ΔH1=-414 kJ·mol-1②2Na(s)+O2(g)===Na2O2(s)ΔH2=-51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 ℃、101 kPa 下,Na2O2(s)+2Na(s)===2Na2O(s)ΔH=-317 kJ·mol-1解析:选D.Na2O中,Na+与O2-个数比为2∶1;Na2O2中,Na+与O错误!个数比也为2∶1,A 错。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教学案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 [课标要求]1.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2.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热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不代表分子个数,代表物质的量。
2.同一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系数不同,ΔH 不同。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温度和ΔH 的 正、负值、单位等。
4.焓变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焓变的运 算是包括符号在内的代数运算。
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
物质变化(1)表示化学反应中的。
焓变(2)表示化学反应中的和101℃_25,表示在-1=-285.8kJ·mol H Δ O(l)2=H ==(g)2O 12(g)+2例如:H 285.8放出O(l)时2H mol _1(g)完全反应生成2mol O 12(g)与2Hmol _1kPa 下,。
分子数,不能代表物质的量前边的系数,只代表2J 的热量。
其中O k3.书写原则分数,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分子个数,不表示物质的量(1)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只表示。
单位和”+、-“的H 、Δ聚集状态(2)必须注明物质的 对应。
化学计量数的数值必须与H (3)对于相同反应,Δ4.实例8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ΔH=-890kJ·mol-1。
1.1 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H2(g)+12O2(g)===H2O(l)ΔH=-285.8 kJ·mol-1B.H2(g)+12O2(g)===H2O(g)Δ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285.8 kJD.H2+12O2===H2O ΔH=-285.8 kJ·mol-1解析:选A由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可知,1 mol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则ΔH=-285.8 kJ·mol-1。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同步课件: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D.C(s)+O2(g)===CO2(g)ΔH=393.5 kJ· mol-1
【解析】 A 中未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C、D 中 ΔH 的符号错误,放热 反应的 ΔH<0,且 C 中 ΔH 的单位错误。
【答案】 B
5. 298 K 条件下, 2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 已知在 1×105 Pa、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1 A.H2O(g)===H2(g)+2O2(g) B.2H2(g)+O2(g)===2H2O(l) 1 C.H2(g)+2O2(g)===H2O(g) D.2H2(g)+O2(g)===2H2O(g) ( ) ΔH=+242 kJ· mol-1 ΔH=-484 kJ· mol-1 ΔH=+242 kJ· mol-1 ΔH=+484 kJ· mol-1
ΔH(298 K)=-285.8 kJ· mol-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 升华] [思考探究] 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相比,有哪些不同?
【提示】 (1)热化学方程式不但表达了物质变化,还表达了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在普通化学方程式基础上,标注出各物质的状态,在后面用 ΔH 表示能量变化。
[题组· 冲关] 题组 1 确的是 (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ΔH(298 K)=-184.6 kJ· mol-1 的叙述正 ) 1. 下列对 H2(g)+Cl2(g)===2HCl(g)
A.1 分子 H2 和 Cl2 反应,放出热量 184.6 kJ B. 1 mol H2(g)和 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HCl(g), 放出的热量为 184.6 kJ C. 298 K 的条件下, 1 mol H2(g)和 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在 101 kPa、 HCl(g),放出的热量为 184.6 kJ D. 298 K 的条件下, 1 mol H2(g)和 1 mol Cl2(g)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在 101 kPa、 HCl(g),吸收的热量为 184.6 kJ
(最新)鲁科版选修四每课一练:1.1.2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含答案】

最新精品资料·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2SO 2+O 2催化加剂热2SO 3ΔH (500 K)=-196.6 kJ·mol -1B .H 2(g)+12O 2(g)===H 2O(l) ΔH (298 K)=-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ΔH (298 K)=+571.6 kJ·mol -1 D .C(s)+O 2(g)===CO 2(g)ΔH =+393.5 kJ·mol -1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要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A 不正确,C 、D 两选项均为放热反应,焓变应小于零。
答案:B2.含NaOH 20.0 g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 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28.7 kJ·mol -1 B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28.7 kJ·mol -1 C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4 kJ·mol -1 D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4 kJ·mol -1 解析:20.0 g NaOH 反应放出28.7 kJ 的热量,则1 mol NaOH 反应放出的热量为57.4 kJ ,所以D 项正确。
答案:D3.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s)+O 2(g)===CO 2(g);ΔH 1=-393.5 kJ·mol -1②CH 3COOH(l)+2O 2(g)===2CO 2(g)+2H 2O(l);ΔH 2=-870.3 kJ·mol -1 ③H 2(g)+12O 2(g)===H 2O(l);ΔH 3=-285.8 kJ·mol -1 则反应2C(s)+2H 2(g)+O 2(g)===CH 3COOH(l)的反应热(焓变)为 ( )A .+488.3 kJ·mol -1B .-488.3 kJ·mol -1C .-244.15 kJ·mol -1D .+244.15 kJ·mol -1 解析:将①×2+③×2-②即得到待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故ΔH =(-393.5 kJ·mol -1)×2+(-285.8 kJ·mol -1)×2-(-870.3 kJ·mol -1)=-488.3 kJ·mol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催化剂△2SO 3 ΔH =-196.6 kJ·mol -1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解析:A 中未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C 中ΔH 的单位不正确,应为kJ·mol -1,D 中反应是放热反应,ΔH <0。
答案:B2.0.5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 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CH 4(g)+2O 2(g)===CO 2(g)+2H 2O(g)ΔH =-890 kJ ·mol -1B .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 kJ·mol -1C .CH 4(g)+2O 2(g)===CO 2(g)+2H 2O(l)ΔH =-890 kJ·mol -1D.12CH 4(g)+O 2(g)===12CO 2(g)+H 2O(l) ΔH =-890 kJ ·mol -1解析:A 项,水的状态为液态,应标注“l ”,错误;B 项,该反应放热,焓变的符号应为“-”,错误;D 项,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不对应,错误。
答案:C3.请你写出298 K 、101 kPa 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 与1 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 CO 和1 mol H 2,吸热131.5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3 mol CO(g)还原1 mol Fe 2O 3(s),放热24.8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 H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氧气时,吸热90.7 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mol C 与1 mol H 2O(g)反应生成CO 和H 2时吸收131.5 kJ 热量,则反应的ΔH =+131.5 kJ·mol -1。
(2)用CO(g)还原 1 mol Fe 2O 3(s),放热24.8 kJ ,则反应的ΔH =-24.8 kJ·mol -1。
(3)1 mol HgO(s)分解生成液态汞和O 2,吸热90.7 kJ ,则反应的ΔH =+90.7 kJ·mol -1。
答案:(1)C(s)+H 2O(g)===CO(g)+H 2(g)ΔH =+131.5 kJ ·mol -1(2)3CO(g)+Fe 2O 3(s)===3CO 2(g)+2Fe(s)ΔH =-24.8 kJ ·mol -1(3)HgO(s)===Hg(l)+12O 2(g) ΔH =+90.7 kJ·mol -14.在298 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 2(g)===CO(g) ΔH 1=-110.5 kJ·mol -1C(s)+O2(g)===CO2(g)ΔH2=-393.5 kJ·mol-1则C(s)+CO2(g)===2CO(g)的ΔH为()A.+283.5 kJ·mol-1B.+172.5 kJ·mol-1C.-172.5 kJ·mol-1D.-504 kJ·mol-1解析: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得:2C(s)+O2(g)===2CO(g)ΔH=2ΔH1=-221 kJ·mol-1①CO2(g)===C(s)+O2(g)ΔH=-ΔH2=+393.5 kJ〃mol-1②依据盖斯定律,反应①+②可得:C(s)+CO2(g)===2CO(g)ΔH=-221 kJ·mol-1+393.5 kJ·mol-1=+172.5 kJ·mol-1。
答案:B5.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
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________,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 1 mol PCl5的ΔH4______(填“>”“<”或“=”)ΔH3。
解析:(1)由题图可知,1 mol P在Cl2中燃烧生成PCl3(g)放出的热量为306 kJ,所以P与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s)+32Cl2(g)===PCl3(g)ΔH=-306 kJ〃mol-1。
(2)中间产物PCl3和未完全反应的Cl2的总能量高于最终产物PCl5的能量,其ΔH=-93 kJ〃mol-1,所以PCl5(g)===PCl3(g)+Cl2(g)ΔH=+93 kJ·mol-1。
(3)由盖斯定律可知,一步生成PCl5和两步生成PCl5的总热效应相等,即ΔH3=ΔH4=ΔH1+ΔH2=-399 kJ〃mol-1。
答案:(1)P(s)+32Cl2(g)===PCl3(g)ΔH=-306 kJ·mol-1(2)PCl5(g)===PCl3(g)+Cl2(g)ΔH=+93 kJ·mol-1(3)-399 kJ·mol-1=(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Δ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 kJ能量B.1 mol碳和1 mol水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热量C.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吸收热量131.3 kJ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 kJ解析:依据反应热的概念,反应热表示按照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的物质的量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kJ·mol-1,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1 mol固态碳和1 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 mol氢气,并吸收131.3 kJ的热量。
特别要指明水的状态。
答案:C2.已知在25 ℃、101 kPa时,1 g C8H18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48.40 kJ的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l)+252O2(g)===8CO2(g)+9H2O(g)ΔH=-48.40 kJ·mol-1B.C8H18(l)+252O2(g)= ==8CO2(g)+9H2O(l)ΔH=-5 518 kJ·mol-1C.C8H18(l)+252O2(g)===8CO2(g)+9H2O(l)ΔH=+5 518 kJ·mol-1D.C8H18(l)+252O2(g)===8CO2(g)+9H2O(l)ΔH=-48.40 kJ·mol-1答案:B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ΔH=a kJ·mol-1(a=-297.2),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2(g)===SO2(g)ΔH=b kJ·mol-1,则a<b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 g固体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 kJ热量解析:从所给热化学方程式分析,ΔH<0,故反应放热,A项正确;对比可知B项中硫为气态,由S(s)→S(g)要吸热,故S(g)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a>b,B项错误;因为S(s)的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C项正确;16 g固体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热量148.6 kJ,D项正确。
答案:B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B.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8 kJ·mol-1,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 kJ·mol-1 C.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ΔH<0D.已知中和反应的反应热Δ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 kJ答案:D5.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下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等式是()A.ΔH1=ΔH2=ΔH3=ΔH4B.ΔH1+ΔH2=ΔH3+ΔH4C.ΔH1+ΔH2+ΔH3=ΔH4D.ΔH1=ΔH2+ΔH3+ΔH4解析:由盖斯定律知:ΔH1=ΔH2+ΔH3+ΔH4,D项正确。
答案:D6.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
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0.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CH3COOH电离要吸热)。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表示稀硝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B.B表示稀醋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C.b=5.73D.C表示浓硫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解析:CH3COOH是弱酸,电离会吸热,浓H2SO4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些不属于中和热,所以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1.0 L 0. 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际放出的热量的大小顺序为浓硫酸(A)>稀硝酸(B)>稀醋酸(C),b点表示生成0.1 mol H2O(l),所以b=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