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功能。
实验一:酶的催化作用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它能够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本实验以淀粉的降解为例,验证了酶的催化作用。
首先,我们将淀粉溶液分成两份,一份加入唾液酶,另一份不加酶。
然后,在恒温水浴中分别加热两个试管,观察淀粉的降解情况。
结果显示,加入酶的试管中淀粉迅速降解,而不加酶的试管中淀粉几乎没有降解。
这表明酶能够催化淀粉的降解反应,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实验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它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抗原。
本实验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为例,验证了抗体的特异性识别。
首先,我们将目标抗原分别涂覆在微孔板上的不同孔中。
然后,加入抗体溶液,并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观察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
结果显示,抗体与对应的抗原结合,而与其他抗原不结合。
这表明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能够选择性地结合目标抗原。
实验三:结构蛋白的机械强度结构蛋白是一种具有机械强度的蛋白质,它能够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结构稳定。
本实验以角蛋白为例,验证了结构蛋白的机械强度。
首先,我们将角蛋白溶液制备成薄膜,并在拉伸机上进行拉伸实验。
结果显示,角蛋白薄膜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展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
这表明结构蛋白具有机械强度,能够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结构稳定。
实验四:运输蛋白的选择性通透性运输蛋白是一种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的蛋白质,它能够调节物质的进出细胞。
本实验以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为例,验证了运输蛋白的选择性通透性。
首先,我们将离子通道蛋白溶液制备成薄膜,并浸泡在含有不同离子的溶液中。
结果显示,离子通道蛋白对特定离子具有通透性,而对其他离子不通透。
这表明运输蛋白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调节物质的进出细胞。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及主要连接方式。
2.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3.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二、呈色反应(一)双缩脲反应1.原理尿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
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双缩脲反应不仅为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所有。
含有一个肽键和一个—CS—NH2,—CH2—NH2,—CRH—NH2,—CH2—NH2—CHNH2—CH2OH或—CHOHCH2NH2等基团的物质以及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2.试剂3.操作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
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
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
冷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振荡混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再振荡。
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
要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铜能掩盖粉红色。
向另一试管加卵清蛋白溶液约1mL和10%氢氧化钠溶液约2 mL,摇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2滴,随加随摇。
观察紫玫瑰色的出现。
(二)茚三酮反应1.原理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
β-丙氨酸、氨和许多一级胺都呈正反应。
尿素、马尿酸、二酮吡嗪和肽键上的亚氨基不呈现此反应。
因此,虽然蛋白质和氨基酸均有茚三酮反应,但能与茚三酮呈阳性反应的不一定就是蛋白质或氨基酸。
在定性、定量测定中,应严防干扰物存在。
该反应十分灵敏,1∶1500000浓度的氨基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方法。
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题目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专业班次 13 食工 1 班 组别 姓 名 黄俊怡 日期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 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 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 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 等。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1) 2%蛋清蛋白溶液:取 2g 蛋清加 98ml 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
(2)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 试剂(1)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2)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3) 花生油(4) 酒石酸3. 仪器(1) 刻度试管(2) 100ml 烧杯(3) 冰箱四、实验步骤 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在 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0.5ml 蛋清蛋白,加入 5ml 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
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3ml,加入 3ml 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 精心整理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 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取 0.5ml 卵黄蛋白于 10ml 刻度试管中,加入 4.5ml 水和 5 滴花生油;另取 5ml 水于 10ml 刻度 试管中,加入 5 滴花生油;再将两支试管用力振摇 2~3min,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 15min 观察一次,共观察 4 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
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专业班次13食工1班组别201330500107题目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姓名黄俊怡日期2015.07。
11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1)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2)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
试剂(1)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2)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3)花生油(4)酒石酸3. 仪器(1)刻度试管(2) 100ml烧杯(3)冰箱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
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
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取0.5ml卵黄蛋白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4.5ml水和5滴花生油;另取5ml 水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5滴花生油;再将两支试管用力振摇2~3min,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15min观察一次,共观察4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3.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1) 在二个10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2) 在二支10ml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一支放入冰箱中冷至10℃,另一支保持常温(30~35℃),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3)在三支10ml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其中一支试管加入酒石酸0。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有机分子之一,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性质,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信号传递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
实验一:蛋白质的结构支持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鸡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鸡蛋白溶液注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观察蛋白质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结果表明,当鸡蛋白溶液与低浓度盐水混合时,蛋白质会凝聚成固体,形成一种类似于凝胶的物质。
这说明蛋白质具有结构支持功能,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稳定的结构。
实验二: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酪氨酸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催化效果,来验证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
结果表明,酪氨酸酶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能够催化酪氨酸的分解,产生氨基酸和其他产物。
而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下,酪氨酸酶的催化效果明显降低。
这说明蛋白质的酶催化功能对环境条件十分敏感。
实验三: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血红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不同浓度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吸附情况,来验证蛋白质的运输功能。
结果表明,血红蛋白能够与氧气发生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并在高浓度氧气环境中释放氧气。
而在二氧化碳气体环境下,血红蛋白能够与二氧化碳发生结合,形成碳酸血红蛋白,并在低浓度二氧化碳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
这说明蛋白质能够通过运输分子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实验四:蛋白质的信号传递功能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选择了G蛋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其在细胞膜上的信号传递过程,来验证蛋白质的信号传递功能。
结果表明,G蛋白能够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通路。
这种信号传递过程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而当G蛋白发生突变或受到干扰时,信号传递通路会受到阻断,导致细胞功能异常。
SCAU实验报告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

SCAU实验报告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规律十分复杂。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1. 实验材料(1)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
(2)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 试剂(1)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2)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3) 花生油(4) 酒石酸3. 仪器(1) 刻度试管(2) 100ml烧杯(3) 冰箱四、操作步骤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
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取0.5ml卵黄蛋白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4.5ml水和5滴花生油;另取5ml 水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5滴花生油;再将两支试管用力振摇2~3min,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15min观察一次,共观察4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
3.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1) 在二个10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
蛋白实验报告数值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方法。
3. 通过实验,观察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功能性质变化。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功能性质是指蛋白质在食品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具有重要影响。
蛋白质功能性质主要包括水化性质、表面性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性质。
本实验主要检测蛋白质的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和凝胶作用等。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液。
- 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 试剂-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 花生油- 酒石酸3. 仪器- 刻度试管- 100ml烧杯- 冰箱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
2. 蛋白质吸水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蒸馏水,观察其吸水性。
3. 蛋白质溶解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其溶解性。
4. 蛋白质保水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饱和氯化钠溶液,观察其保水性。
5. 蛋白质分散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花生油,观察其分散性。
6. 蛋白质粘度和粘着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蒸馏水,观察其粘度和粘着性。
7.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蒸馏水,加入几滴花生油,观察其乳化性。
8.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蒸馏水,加入几滴酒石酸,观察其起泡性。
9. 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0.5ml蛋清蛋白,加入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观察其凝胶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是生命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功能性质,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运输、传导、免疫和调节等。
本实验旨在探究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蛋白质,包括酶类、结构蛋白和激素,通过一系
列实验方法来验证它们的功能性质。
在酶类实验中,我们以淀粉酶和蛋白酶为例,验证了它们在催化淀粉和蛋白质水解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酶类蛋白能够高效催化特定底物的反应,从而加速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其次,我们进行了结构蛋白的实验,选择了胶原蛋白和肌动蛋白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结构蛋白在细胞和组织的支持和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了肌肉的收缩和运动。
在激素的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胰岛素和甲状腺素进行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激
素类蛋白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代谢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功能,能够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不同的组织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
综合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也加深了对生命体内蛋白质作用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总结而言,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实验报告通过对酶类、结构蛋白和激素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多种功能,为深入探究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希望本实验能够对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次 13食工1班组别
题目蛋白质功能性质的检测姓名黄俊怡日期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般是指能使蛋白质成为人们所需要的食品特征而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对食品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发生作用的那些性质,这些性质对食品的质量和风味起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与蛋白质在食品体系中的用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开发和有效利用蛋白质资源的重要依据。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可分为水化性质、表面性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有关性质三个主要类型,主要包括有吸水性、溶解性、保水性、分散性、粘度和粘着性、乳化性、起泡性、凝胶作用等。
三、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1. 实验材料
(1) 2%蛋清蛋白溶液:取2g蛋清加98ml蒸馏水稀释,过滤取清夜。
(2)卵黄蛋白:鸡蛋除蛋清后剩下的蛋黄捣碎。
2. 试剂
(1) 硫酸铵、饱和硫酸铵溶液
(2) 氯化钠、饱和氯化钠溶液
(3) 花生油
(4) 酒石酸
3. 仪器
(1) 刻度试管
(2) 100ml烧杯
(3) 冰箱
四、实验步骤
1. 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在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蛋清蛋白,加入5ml水,摇匀,观察其水溶性,有无沉淀产生。
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取上述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3ml,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球蛋白的沉淀析出,再加入粉末硫酸铵至饱和,摇匀,观察清蛋白从溶液中析出,解释蛋清蛋白质在水中及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以及蛋白质沉淀的原因。
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取卵黄蛋白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水和5滴花生油;另取5ml水于10ml刻度试管中,加入5滴花生油;再将两支试管用力振摇2~3min,然后将两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每隔15min观察一次,共观察4次,观察油水是否分离。
3.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
(1) 在二个10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一份用玻璃棒不断搅打1~2min;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1~2min,观察泡沫的生成、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时间的长短。
(2) 在二支10ml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一支放入冰箱中冷至10℃,另一支保持常温(30~35℃),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产生的数量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3) 在三支10ml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其中一支试管加入酒石酸,一支加入氯化钠;另一支作对照用,以相同的方式振摇1~2min,观察泡沫的多少及泡沫稳定性有何不同。
4. 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
在试管中加入1ml蛋清蛋白,再加1ml水和几滴饱和食盐水至溶解澄清,放入沸水中,加热片刻观察凝胶的形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蛋白质水溶性的测定
蛋清蛋白加入水有白色沉淀产生。
在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摇匀,得到澄清的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
这是因为加入中性盐会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分子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即盐溶现象。
在蛋白质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白色絮状物从溶液中析出。
这是因为在高浓度的硫酸铵的影响下,蛋白质分子被盐脱去水化层,另外蛋白质分子所带的电荷同时也被中和从而使蛋白质的胶体稳定性遭到破坏,沉淀析出即蛋白质的盐析现象。
2. 蛋白质乳化性的测定
乳化性是指蛋白产品能将油水结合在一起形成乳状液的能力,是衡量蛋白质促进油-水型乳状液形成能力的指标。
当卵黄蛋白作为乳化剂在油水体系中时,蛋白可以吸附到油液滴的表面,降低油水界面的界面张力,同时在界面形成一层薄膜来形成稳定的胶质体系。
3. 蛋白质起泡性的测定
(1)在二个100ml的烧杯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30ml,用玻璃棒不断搅打的缓慢生成泡沫,泡沫少且小,稳定时间长,很长时间不消失;另一份用吸管不断吹入空气泡的,迅速生成很多泡沫,且不断生成,泡沫多且大,稳定时间短,很快破裂。
(2) 在二支10ml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的蛋清蛋白溶液5ml,一支放入冰箱中冷至10℃,振摇,气泡较多,都很稳定;另一支保持常温,振摇,产生小气泡,气泡较少,较不稳定。
(3)
影响蛋白质起泡性的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即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主要包括蛋白质分子组成及大小、疏水性、二硫键多寡、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等方面。
外在因素主要是一些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影响,物理因素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的一些处理,如均质、热处理、冷冻、酶处理等;化学因素主要是一些化学物质对蛋白质起泡性的影响,如盐、糖类、pH值、有机溶剂等。
加入酒石酸的是酸碱对于蛋白质造成的变性沉淀,蛋白质在等电点处的溶解度很低,此时只有溶解的部分能够参与到起泡作用中,表现为起泡性差,但是稳定性好。
NaCl是盐之于蛋白质的沉淀效应,氯化钠一般能提高蛋白质的发泡性能,但会使泡沫的稳定性降低。
4. 蛋白质凝胶作用的测定
蛋白质的胶凝作用是蛋白质分子变性后形成有序网状结构的作用,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加热可使蛋清蛋白产生胶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