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是一种通过对天然食材的分析与提取,找到一些可以食用的抗氧化剂,进而应用到食品加工制作中,以提高食品安全的技术。
这种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受到研究技术的限制,现阶段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研究尚未深入。
目前,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根据溶解性质可分为水溶性抗氧化剂、脂溶性抗氧化剂以及兼容性抗氧化剂等3种,这3种已成为食品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添加剂。
1 水溶性抗氧化剂水溶性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是指一些可以溶于水中的抗氧化剂,其可与添加在乳化类或者水油脂类食品当中的脂溶性抗氧化剂配合,以增强食品口感。
1.1 茶多酚茶多酚主要提取自茶叶,是一种多羟基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在成分上主要由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组成,在应用时可以抑制食品内的脂质发生过氧反应,同时降低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的消耗,有较强的维稳性。
在实践中,茶多酚多应用于一些坚果、膨化食品、烘焙食品以及罐头中,且在各种饮料当中也较为常见,可以很好地保持上述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不流失,同时也降低了维生素的消耗。
此外,茶多酚还可以应用于一些肉制品的制作,可以通过将茶多酚溶液喷洒在肉制品表面减缓肉制品的腐烂。
而在烘焙食品、乳制品中应用茶多酚,可以控制油脂酸败,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延长食品的食用期限[1]。
1.2 植酸植酸主要提取自麦麸和米糠等,是一种含磷有机酸物质,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将植酸作为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可以更好地发挥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效果,进而抑制一些形成反应,获得较强的抗氧化效果[2]。
1.3 维生素C维生素C主要从植物中提取,是一种微黄色或者白色的结晶性粉末状物质,在血浆中的抗氧化效果最好。
将维生素C作为天然食品抗氧化剂利用,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对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而且可以改善身体状态,具有预防疾病预防的效果。
在实践中,维生素C多应用于一些鲜切水果、蔬菜和果蔬汁的保存方面,其可以有效扼制水果表面或者果汁的褐变情况,保障食品的品质。
药物化学中的抗氧化剂药物研究

药物化学中的抗氧化剂药物研究抗氧化剂药物在现代药物化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药物具有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减少氧化应激等作用,对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药物化学中对抗氧化剂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
1. 抗氧化剂药物的定义抗氧化剂药物是指具有清除自由基和稳定氧化还原平衡能力的药物。
它们通过捕捉和中和活性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发挥其保护细胞的作用。
2. 抗氧化剂药物的分类目前,抗氧化剂药物主要分为天然来源和人工合成两类。
天然来源的抗氧化剂药物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它们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等食物中。
而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药物则是通过药物化学的手段合成得到的。
3. 抗氧化剂药物的研究进展3.1 天然来源的抗氧化剂药物研究天然来源的抗氧化剂药物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天然来源的抗氧化剂药物具有较好的药效和安全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3.2 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药物研究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药物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研究人员通过结构优化和改良合成路线,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药物。
这些药物不仅具有抗氧化剂的作用,还具有其他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肿瘤等。
由于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较高,这些药物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4. 抗氧化剂药物的药物化学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抗氧化剂药物,药物化学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
其中,分子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子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模拟不同结构的抗氧化剂药物与活性氧自由基的结合过程,可预测它们的抗氧化能力。
此外,药物化学研究还利用多学科的手段,包括结构活性关系、定量构效关系等,对抗氧化剂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5. 抗氧化剂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抗氧化剂药物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暴露在越来越多的氧化应激环境中,导致自由基产生过多,对细胞和器官造成损伤。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摘要: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比较复杂。
BHA和BHT等酚型抗氧化剂可能与油脂氧化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中断自动氧化反应链,阻止氧化。
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因其本身易被氧化,因而可保护食品免受氧化。
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抑制或破坏氧化酶的活性,借以防止氧化反应进行。
研究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并合理使用抗氧化剂不仅可延长食品的贮存期,给生产者、经销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给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商品。
关键词:抗氧化剂作用机理自由基现状前景展望食品的变质,除了受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败变质外,还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食品氧化不仅会使油脂或含油脂食品氧化酸败(哈败),还会引起食品发生退色、褐变、维生素破坏,从而使食品腐败变质,降低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氧化酸败严重时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危及人体健康。
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食品的加工和储运环节中,除采取低温、避光、隔绝氧气以及充氮密封包装等物理的方法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安全性高、效果大的食品抗氧化剂以防止食品发生氧化变质。
1 食品抗氧化剂的定义食品抗氧化剂是指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储藏期的食品添加剂。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有很多,但可用于食品的抗氧化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效果;②本身及分解产物都无毒无害;③稳定性好,与食品可以共存,对食品的感官性质(包括色、香、味等)没有影响;④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1]2 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目前,对食品抗氧化剂的分类,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植酸等)。
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水活性和兼溶性三类。
油溶性抗氧化剂有BHA、BHT等;水溶性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茶多酚等;兼溶性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
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自由基吸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氧清除剂、过氧化物分解剂、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氧淬灭剂等。
[2]3 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由于抗氧化剂种类较多,抗氧化的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抗氧化剂可以提供氢原子来阻断食品油脂自动氧化的连锁反应,从而防止食品氧化变质;二是抗氧化剂自身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气从而使食品不被氧化;三是抗氧化剂通过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来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硫普罗宁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详细描述
硫普罗宁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活性 氧自由基,包括羟自由基、过氧自由基等。这些自由基 在体内过多时会导致细胞损伤,而硫普罗宁可以有效地 清除这些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此外,硫普罗宁 还可以螯合多种金属离子,如铜、铁、锌等,形成低毒 的络合物由尿排出,从而降低金属离子在体内的毒性作 用。此外,硫普罗宁还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细 胞的浸润和活化,减轻组织损伤和修复。
VS
详细描述
硫普罗宁是一种含有二巯基噻唑烷二酮结 构的药物,其化学名为N-(2-巯基丙酰 基)甘氨酸。它具有易溶于水和脂质的特 性,可透过细胞膜发挥生理作用。硫普罗 宁在体内可与自由基结合,清除活性氧, 并可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稳定、 低毒的络合物由尿排出。
硫普罗宁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总结词
硫普罗宁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药理作用,包括清除自由 基、螯合金属离子、抑制炎症反应等。
硫普罗宁在肾移植及透析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
总结词
硫普罗宁可以预防和治疗肾移植及透析并发症,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肾移植和透析是治疗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它们也会 带来一些并发症,如缺血-再灌注损伤、慢性炎症等。硫 普罗宁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等途径,预防和治疗这些 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研究表明,使用 硫普罗宁的患者在肾移植和透析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硫普罗宁的临床应用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硫普罗宁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病、肾病、血液透析及 重金属中毒等疾病。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硫普罗宁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肝病,包括病 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其作用机制主 要与其抗氧化和螯合金属离子的作用有关。此外,硫普 罗宁还可以用于治疗肾病、血液透析及重金属中毒等疾 病。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硫普罗宁可以有效地清除体 内的自由基和金属离子,减轻组织损伤和修复,提高患 者的生存质量。
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研究备受关注。
抗氧化技术可以延缓药物的氧化降解,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从而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
本文将对药物制剂中抗氧化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抗氧化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抗氧化剂是一类能够减缓或抑制氧化过程的化合物,根据其作用机制可分为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清除自由基、修复和再生氧化损伤组织或细胞等几种类型。
在药物制剂中,抗氧化剂的应用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延长药物的保存期限,减少药物的氧化降解产物。
目前,抗氧化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和营养素等。
1. 合成抗氧化剂合成抗氧化剂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常见的合成抗氧化剂包括BHA(丁基羟基苯酚)、BHT(叔丁基羟基苯酚)、TBHQ(叔丁基对羟基苯醌)等。
这些抗氧化剂可通过捕获自由基、阻断过氧化反应链等方式,起到抗氧化作用。
在药物制剂中,合成抗氧化剂通常通过加入到制剂中的方式来保护药物的稳定性,减少氧化降解。
3. 营养素营养素是指对人体具有营养作用的化合物,常见的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
这些营养素在机体内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补充身体内的抗氧化物质,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在药物制剂中,将营养素添加到制剂中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是一种将物质制备成纳米尺度的技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效应。
在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延缓药物的代谢速率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制备抗氧化纳米药物载体,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使用纳米载体包裹抗氧化剂,可以有效保护抗氧化剂免于氧化降解,延长其释放时间,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天然产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研究进展

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味的追求,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食品加工中,油脂是常用的食材之一,但是油脂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氧化影响,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及其在油脂中的研究进展。
一、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1.维生素E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的抗氧化剂,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
它能够阻止氧气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从而延缓油脂的氧化过程。
研究发现,维生素E不仅可以抑制油脂的氧化反应,还可以提高油脂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
在食品工业中,维生素E常被用作油脂的抗氧化剂之一。
2.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茶氨酚、芦丁等。
这些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茶叶、葡萄籽、水果等植物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研究表明,多酚类化合物不仅可以有效抑制油脂的氧化反应,还可以降低油脂中的自由基含量,从而减轻氧化对油脂的影响。
3.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一类植物色素,常见的有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等。
这些色素不仅赋予了植物鲜艳的颜色,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研究发现,类胡萝卜素可以有效延缓油脂的氧化过程,并且在高温条件下也能保持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1. 抗氧化机制的研究目前,关于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氧化机制方面。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科学家发现,这些抗氧化剂能够通过捕捉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促进氧化酶活性等多种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
捕捉自由基是天然抗氧化剂最主要的抗氧化机制。
通过与自由基发生反应,抑制自由基的进一步反应,从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2. 抗氧化剂的应用研究在食品工业中,天然抗氧化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油脂的加工和保存中。
研究表明,将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到油脂中不仅可以有效延缓油脂的氧化速度,提高油脂的稳定性,还可以降低油脂中的自由基含量,从而减少氧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抗氧化治疗在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中备受关注。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抗氧化治疗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物质基础、药理作用、临床疗效和研究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物质基础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中草药和中药复方。
中草药以其天然来源和多成分复方的特点,成为抗氧化治疗的重要资源。
例如,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的作用;丹参含有丹参酮、丹参酮ⅡA等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功能。
中药复方如四逆散、清肺导蛇座等组方,通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加强抗氧化效果。
二、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清除自由基:中医药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能够与自由基结合并中和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
2. 抑制氧化应激:中医药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调节氧化应激相关的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的发生和发展。
3. 修复细胞损伤:中医药中某些成分具有修复细胞损伤的能力,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4. 调节免疫功能:中医药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增强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带来的免疫损伤。
三、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中医药在抗氧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疾病:中医药在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抗氧化治疗中,能够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2. 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在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抗氧化治疗中,能够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 肝病:中医药在肝硬化、脂肪肝等肝病的抗氧化治疗中,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功能的康复。
4. 其他疾病: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白血病等其他疾病的抗氧化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抗氧化剂抗氧化方法研究进展

们长期 食用 的食 品 中,天然抗 氧化剂成分 的毒性 饱 和脂 肪 酸 ,在 自动 氧化 过 程 中 ,产 生 大 量共 轭 二 3 m 远远 低于人工合成 的抗氧化剂毒性 。因此 ,近年 烯 酸 。共 轭 二烯 酸 在 2 4n 有 最 大 吸 收 ,可 用 紫 来 从 自然 界 寻 求 天 然 抗 氧 化 剂 的研 究 已 引 起 各 国 外分 光 光度计 测 定 。还 有通 过 测定 过 氧 化物 反 应 过
法与 活性 氧 化法一 样 ,只是 指 示 方法 由测 过 氧化 值 改成 了测 电导 ,因 而不但 快 速 ,而且全 自动 。还 有 利 用金属离 子 、 自由基引 发剂加速 脂质 氧化 的方 法 。 氧化 诱 导期 的指示 方 法能 否 客 观反 映底 物 氧化
近年来 ,人们 对于各 种人工合 成抗氧化 剂 的 安 全 性 问 题 进 行 了广 泛 研 究 。人 们 对 人 工 合 成 抗
徐清萍 , ,9 5年 出生 ,0 5年毕业于 江南 大学发酵工程 女 17 20 专业 , 工学博士 , 讲师 。
目前 ,进 行抗 氧 化 活性筛 选 的 方法 有 多 种 ,主 要 有三 类方 法 :体外 抗 氧 化模 型 、细胞 损伤 模 型 和 n m有 吸 收 。还 有茴 香胺 反 应 物法 、克 雷斯 实验 法 、 胡萝 卜素漂 白法等 。
11 以亚油 酸为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 ., 2
体内抗氧化模型。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2期
6月 出 版
食 品 工 程
FOOD ENGI NEERI NG
抗 氧 化 剂 抗 氧 化 方 法 研 究 进 展
Re e r h p o r s n e a u t n me h d o t xd n s s a c r g e so v la i t o f o an i ia t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布硒啉(ebselen)疗效独特,具有类似谷胱甘 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能有效保护脑梗死或蛛网膜 下腔出血患者的大脑功能。但批准其用于上述疾病 很困难,目前正考虑对其进行角膜损伤治疗的临床 试验。
收稿日期:2009明旬2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汪颖,女,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E.mail:buHerny-5643358@hotmail.com
Ⅳ一乙酰半胱氨酸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抗氧剂,
万方数据
·466·
如£正moZ旷砌emntio眦Z JP胁r,,跏e叭记Ⅱf脑阳r娩 2009 Dec;36(6)
它水解生成半胱氨酸,从而增加细胞内GSH水平。 其体内抗氧化活性已得到证实,但人体应用有限,仅 用于治疗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和改善支气管性黏液流 动性。 1.7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年12月 第36卷第6期
·465·
抗氧化剂的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汪颖h,杜丽娜2,金义光2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必医院,北京100038;2.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
摘要:众所周知,活性氧(ROS)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如癌症及各种类型的炎症,目前已有一些 抗氧化剂在大众保健和疾病预防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的很少。由于 ROS生成很普遍,而且人体自身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抗氧化剂的临床试验中很难获得具有统 计学差异的结果。抗氧化剂若要应用于临床,应满足以下要求:药物递送至指定区域、临床试验中 合理设置评价指标以及建立新方法以阐明抗氧化剂作用机制。尽管如此,抗氧化剂的临床价值已 广泛认可,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一些重要的抗氧化剂并探讨了为何目前临床应用 如此之少。 关键词:活性氧;抗氧化剂;临床应用
不得不撤回。(4)来源于天然产物的化合物含杂 质,尤其是内毒素。内毒素能诱导产生大量酶和细 胞因子,使实验结果复杂化。(5)许多天然产物已 用作食品添加剂,但能证实其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证 据并不多,使可靠性临床试验的启动延迟。
3抗氧化剂用于治疗所必需的条件 众所周知,ROS参与了多种疾病,因此,当证据
人类无法避免ROS的生成,由于ROS的特殊 化学活性,抗氧化物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应 更广泛、更合理的发展使ROS和抗氧化物之间的不 平衡正常化的药物,为ROS介导的各类疾病提供新 的治疗手段。
[编译自:Suzuki K.Anti-oxidants for therapeutic use:why
1.3类黄酮 类黄酮广泛分布于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植物和其
他物质中,可用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但人 体对类黄酮吸收普遍较差,在人体内可能只有极少 或没有抗氧化作用。 1.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前人们对抗氧化酶(尤其是sOD)的临床应 用兴趣很高。目前已合成了重组cu—SOD、zn-SOD 和Mn—sOD,但血浆半衰期都很短。为改善这一缺 陷,已设计了大量结构修饰的SOD,如:聚乙二醇化 SOD、聚蔗糖化SOD、透明质酸化SOD和白蛋白化 SOD,以延长SOD的血浆半衰期。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已被用于治 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或炎症反应,但体内试验中这类 药物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也未见有关soD对慢性 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效的人体双盲临床试验的 文献报道,仅重组Cu—SOD和zn.SOD注射剂对早产 儿有效。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are only a few dnlgs in clinical use?[J].A幽所增删讹∥ 胁,2009,6l:287—289.]
万方数据
少数作为抗氧化剂应用于人体。分析原因如下: (1)由于ROS的产生多发生在需氧细胞中,而且其 化学反应形式非特异,在不同细胞或组织中产生统 计学差异极其困难。(2)血液及组织中抗氧化物丰 富,在细胞因子和应激诱导下,可产生大量抗氧化 酶。如,血管内缺血再灌注的前期可诱导抗氧化酶 (如Mn—SOD)的生成,黄嘌呤氧化酶可诱导生成 ROs(即oi一)。因此,抗氧化剂注入人体后,其临床 效果很难被证实。(3)已有许多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用于临床试验,但其中一些尤其是酶抑制剂存在肝 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一些有开发前景的候选药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琉基化合物非常重要,包括 GsH、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和Ⅳ一乙酰半 胱氨酸,特别是GSH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但GSH 不易穿过细胞膜,为此合成了酯化GSH,如GSH乙 酯、甲酯和二乙基酯。静脉注射GsH已用于治疗慢 性肝病,在日本GSH滴眼液已用于治疗白内障。尽 管此药副作用较小,但疗效尚不清楚。 1.6Ⅳ一乙酰半胱氨酸
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水溶性强还原剂。维 生素E(仅-生育酚)是脂溶性抗氧化剂,存在于细胞 膜中。这类化合物作为维生素应用广泛,但作为抗 氧剂应用很少,如维生素C作为羟基脯氨酸生物合 成的辅助因子。
以上抗氧化剂的结构如下:
HooC
还原型谷胱甘肽
嫩H毒心H
维生素C
H
维生素E
2为何抗氧化剂在临床应用不多? 许多抗氧化剂在实验室里效果明显,但仅有极
中图分类号:R963;R9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40(2009)06硝65旬2
l抗氧化剂类药物 1.1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edaravone,3-甲基一1一苯基-2一吡唑啉- 5.酮)是第一个用于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可猝灭自由 基。脑缺血时产生活性氧(ROS)如羟氧自由基OH·, 而且,缺血再灌注可引发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0H· 的水平随之增加。ROs可氧化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 肪酸,导致细胞受损和脑功能紊乱。依达拉奉为静 脉注射用药,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首次用药,之 后每天给药2次。该药可清除ROS,保护细胞膜免 受氧化损害,能有效减轻脑水肿,减少神经元死亡, 有助于维持大脑正常功能。这也是首批批准用于自 由基清除的药物之一。目前,该药用于治疗肌萎缩 性脊髓侧索硬化(ALS)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由于 其主要作用是减轻脑功能受损的程度,获得明显有 效性结果的可能性不大,但脑梗死、ALs及其他脑部 疾病患者对临床结果仍可抱有希望。 1.2依布硒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