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黄河颂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课件(共2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 课件(共20页)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 北光化人。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诗 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 、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 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 谱曲后风行全国。著有长诗《屈原》,诗集 《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相关背景
歌词反复出现 “啊!黄河!”有何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了中华 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 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环环 相扣。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 的礼赞之情。 简而言之:加强了抒情语气,又体现了诗歌的内 容层次。
u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劈” 有什么表达效果?
“劈”字雄健有力,渲染出黄河波 涛滚滚,横贯中原大地的宏大气势。
颂黄河:诗歌内容
(1)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摇篮)—— (历史贡献); (2)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屏障)—— (地理优势); (3)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臂膀)—— (精神价值)。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 动脉是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 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 烂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御了一次又 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 神。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 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黄河颂
光未然
作者介绍
( 望 )黄河

河 颂
歌词
(颂
)黄河
( 学 )黄河
活动三:精读诗歌,歌颂黄河
【颂黄河】
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任
选一角度,光未然是如何歌颂黄河的?

66语文第6课《黄河颂》(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PPT课件

66语文第6课《黄河颂》(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PPT课件
4
时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帝 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 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 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 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 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37
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 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觉得这 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的气魄
38
1.本课的题目是《黄河颂》,其 中哪个字是关键,也是题眼?

2.开头点题后,作者并没有直接 去颂而是在描写黄河,如果在文中 找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它领起了哪些内容?
(1)这是个比喻句,诗人将黄河比喻成一个 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 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 臂膀”。
(2)联系全诗来看,如此比喻,形象地体现 了黄河气势磅礴、锐不可当的气魄,可以更 好地激发民族精神和民族信念。
42
6、 歌词反复出现 “啊!黄河!”有何作用?
(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 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 到虚,逐步深入。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 河的礼赞之情。
31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激昂、雄健、悲壮!
32
33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 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 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课件

七年级下册《黄河颂》课件
激昂、雄健、悲壮!
根据 “序曲-主体-尾声” 三个部分,划分层次 并能概括大意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黄河——颂黄河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歌颂黄河,在歌 颂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画。你觉得这 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的气魄
文章分析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黄河的基本走向
欣赏图片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吗?
黄河上游景观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吗?
你认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 语气来朗读这首诗?
望——劈成南北两面
“望……劈成南北两面”是如何写的?
近镜头 → 特写 俯瞰 → 全景 纵向 → 南北 横向 → 两岸
Hale Waihona Puke 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 障”?
黄河是 摇篮
黄河是 屏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 地,孕育了中华文化养 育了中华民族。
侧重黄河保卫了 中华民族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 /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把从“啊! 是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
黄河”到

↓ “发扬滋 是屏障,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长”分成
三个层次 是臂膀,黄河激励了中华民族虚
由实到虚 环环紧扣 逐步深入
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 我们 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层的情感与气魄呢?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 一个伟人,黄河主流是伟人的躯干,黄河流域 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伟人”身上千万条“铁 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 如此伟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 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 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课件(共39张ppt)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 黄河颂 课件(共39张ppt)

板书设计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黄 河 主体 颂
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 望 →纵向描写→横向描写
文化摇篮 颂 民族屏障
哺育民族精神
坚强 不屈
奋斗 不止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主旨概括
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顽 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激起中华儿女的 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 大坚强。
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共有8个乐章: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
字词注音
山巅( diān )
狂澜(

宛转( lán )
筑成( wǎn )
哺育(

zhù

澎湃( pénɡ )
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
4.把“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好不好?
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的距 离一般较近,与整首诗所表达的气势不符。
5.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激 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6.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伟大坚强。
浊流(

劈( zhuó)
屏障(pī )
pínɡ
澎湃:形容波浪冲击岸边或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 狂宛澜转::巨大而汹涌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哺育:辗转,经过许多地方。 屏障:比喻培养。 气魄:指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 九曲连气环势:。 一泻千万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黄河颂》优秀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黄河颂》优秀课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唐《浪淘沙》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有关黄河的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九曲黄河十八弯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 现有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全 文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 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 族,黄河还将激励中华民族。由实 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

颂黄河
尾声
学习 黄河精神
阅读从“啊!黄河”到“伸出 千万条臂膀”,回答下列问题: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 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 代中华儿女。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 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 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 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 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5.黄 河 颂
光未然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 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 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 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始终通过奇特的 想象和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 阔的历史画卷,歌颂苦难与抗争,反映中华 儿女的真实场面。
体会情感,朗读比赛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 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 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因此,朗读 时要读得热情悲壮,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 出中华民族团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 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课件(共28张PPT)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初读诗歌——知内容
1.从内容上看,诗歌有几部分?
第一部分是朗诵词,让读者了解黄河形象——伟大坚 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第二部分是歌词,主要是赞颂黄河。
2.歌词的主体部分都是在“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 始歌颂,在“颂”之前还有一段“我站在高山之巅……劈 成南北两面”,这又是在写什么?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这里运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 把黄河写作一个有千万条臂膀
浩浩荡荡,
的巨人,“一泻万丈”“浩浩
向南北两岸
荡荡”,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
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 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 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目录
《黄河颂》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单元学习重点
1.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2.学习做批注
黄河 颂
光未然
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 这个民族。
——毛泽东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 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 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 亲河”。黄河长达6300千米。 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个巨 大的“几”字。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中黄河的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 会做批注。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现 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湖北省光化县人。 中共党员,1935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中 文系。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1936 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 会。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 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他代表作品 有《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风雨文谈》 《文艺辩论集》等。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ppt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优质ppt课件

中河
光 未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 河 风 采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 黄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河对口曲》
自学指导 :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学习做批注的方法并完成问题
2.“奔”“掀”“结”“劈”等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作者用“奔”“掀”“结”“劈”等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黄河雄壮的气势、豪迈的气概。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 一代代炎黄子孙。
“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 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制胜法宝。
自学指导 :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学习做批注的方法并完成问题
4.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的含义? (1)比喻,将黄河比喻成一个巨人,黄河的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的无数条支流就 是巨人身上的千万条“铁的臂膀”。 (2)形象地体现了黄河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恢弘磅礴的气势,正足以激发民族精神和信念。
自学指导 : 整体感知
5.“望”字统领哪些内容?采用了那些视角?有何作用?
①“望”字统领的内容从“黄河滚滚”一直到“劈成南北两面”。“望”的内容,既有写实 ,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楚:先是远镜头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接着近 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 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 开到黄河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② 远镜头——近镜头——俯瞰——纵向——横向 ③ 远近结合,纵横交错,构成了一幅雄浑开阔、气势磅礴、一往无前、势不可挡、坚不可摧的 黄河立体画卷。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ppt课件(37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5课《黄河颂》教学ppt课件(37ppt)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富贵比作浮云,表现了孔子淡泊富贵的高尚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 格和旷达的精神,坚持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这句话对消除当今社会上的一部分人为谋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弊端,具有 重要的意义。 2.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 热情讴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美好品质
教材P28,批在 教材P29,批在 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 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一泻万丈( ) xiè
字形易错
(qiá)nɡ坚强
屏 ( bīn)ɡ屏营
强 (qiǎ)nɡ强词夺理
( bǐn)ɡ屏息凝神
(jiàn)ɡ倔强
读音易错, 读“jué”。
意为“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
• 字形辨析
障(zhànɡ)屏障 嶂(zhànɡ)重峦叠嶂 彰(zhānɡ)表彰
澜(lán)狂澜 斓(lán)斑斓 谰(lán)谰言
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 河下游四里的教练营大操场同学兵玩球时,这个人也必参加热闹。大操场里极多牛粪,有一次同人争球,见牛粪也拚命一脚踢去,弄
得另一个人全身一塌胡涂。这朋友眼睛不能辨别面前的皮球同牛粪,心地可雪亮透明。体力身材皆不如人,倒有个很好的脑子。玩虽 玩得厉害,应月考时各种功课皆有极好成绩。性情诙谐而快乐,并且富于应变之才,因此全校一切正当活动少不了他,大家亲昵的称 呼他为“印瞎子”,承认他的聪明,同时也断定他会短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光未然
一把黄土塑造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江, 动脉是黄河。” 同学们:你到过黄河吗?下面让我们共同 来领略黄河的雄姿,观后你能用准确的语言来 描绘黄河的美景吗? 古往今来,黄河以它磅礴的气势,奔腾在 祖国的大地上。它哺育、濡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它那 发源,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下面,让我们随 词作家光未然一起走进气宇轩昂的黄河,用我 们的心声去抒发对它的赞美表人才,骑得烈马,拉得 硬弓,百步之内,指哪里射哪里,分毫不差。每天早晨日头一 冒红,黄河就骑马出去打猎了。每次他都经过一家员外的花园。 这天打猎回来,他又经过那花园,看见墙头上一个十八九岁的 姑娘正笑眯眯地望着他。姑娘一甩手扔下了一只手镯就躲到墙 后去了。 黄河跳下马,拾起手镯,以为刚才碰到的是仙女。从此, 每次经过那个花园他总要抬头张望。可是,墙头上除了摇摆的 花枝,再也见不到那个姑娘。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河打猎回来 晚了,月亮已经升起。快到花园那里,忽然道边闪出一个人来。 黄河一看正是那个姑娘,高兴得不得了。姑娘说自己是背着父 亲跑来和他相见的。两人谈了好久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第二天到了约会的时间,那姑娘没来。以后一连十多天, 黄河再也没见到那姑娘。一打听,原来是那员外知道了此事, 把他女儿关了起来。黄河听说后发誓:“就是天翻地覆,也要 把姑娘救出来。”那员外怕得罪黄河,便出了个难题,让人们 在门前搭起架子,上面吊一个铜钱,并四处张贴告示:谁能在 一百步之外把箭射进铜钱眼里,就把女儿嫁给他。消息传出, 穿绸的着缎的纷纷而来。但谁也没能把箭射进钱眼里。
黄河(Yellow River),全长约 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 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 大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 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 “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 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 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 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 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 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 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 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 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黄河挤出人群来到山上,他并不是怕员外来抓他,自己从来是箭不虚发的,这 次没有射中,他觉得老大的丢脸。他决心在深山老林中苦练武艺,练好后再去 救姑娘。过了一年,黄河把武艺练得更好了,于是动身去救那姑娘。中午时分 觉得肚子饿了,一箭射下个大鸟。大鸟开口说:“好汉你不要害我,我能告诉 你那姑娘的情况。”黄河一听,忙把箭从大鸟身上拔了下来。 大鸟告诉黄河,员外逼着他女儿跟财主成亲,那姑娘气得跳楼了。临跳时,她 大叫着:“黄河!黄河!黄河啊……”黄河听了,心像大山崩裂,他“噗”的一 下坐在地上,泪珠像泉水一样涌了出来。 大鸟吓得飞到天空,往下一看,黄河的眼泪流成了河水,汪洋一片,滚滚向东 流去,黄河成了“黄河”啦!黄河的水,总是浪滚翻天。人们说,那是黄河心 里忿恨,老想靠近那个村庄去救那个姑娘。
黄河走了出来,挽弓塔箭,只听“飕”的一声,箭像流行似的飞了出去,不左 不右正射在铜钱眼里。员外又要求黄河的第二支箭必须将前一支箭顶出,黄河 也办到了。员外再出难题,要黄河百步之外不但射下铜钱,还要将钱接住,不 许铜钱落地。这时,连看热闹的人都知道员外在存心耍赖。黄河怒火烧心,一 扭身子,“飕”的一箭向员外飞去。员外年轻是练过武,头一偏躲过那箭,并 连声喊手下人去把黄河抓起来。大家都替黄河抱不平,忿忿地嚷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