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格模板

合集下载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中华黄帝王朝纪元前2698年建立第一代首任黄帝姬轩辕首都有熊(河南新郑)第二代长子姬玄嚣生子蟜极次子姬昌意帝子第2任姬己挚BC2598年—BC2515年第三代姬蟜极第3任玄帝姬颛顼BC2515—BC2437年第四代第4任俈帝姬夋BC2437—BC2367年姬穷蝉生子敬康第五代第5任姬挚BC2367—BC2358年第6任尧帝姬伊放勋BC2358—BC2258年敬康/句望第六代姬句望第七代姬桥牛第八代姬瞽叟第九代第7任舜帝姬姚重华BC2255—BC2208年黄帝王朝BC2698-BC2208年共7帝立国491年大夏王朝BC23世纪—BC18世纪首都安邑(山西夏县)第1任禹帝姒文命BC2205—BC2198年姒文命也是黄帝姬轩辕的后裔第2任姒启第3任姒太康第4任姒仲康第5任姒相第6任后羿(妻嫦娥)第7任寒浞第8任姒少康第9任姒杼第10任姒槐第11任姒芒第12任姒泄第13任姒不降第14任姒扃第15任姒廑第16任姒孔甲第17任姒皋第18任姒发第19任桀帝姒履癸BC1819—BC1766年大夏王朝共19王立国440年大商王朝BC18世纪—BC12世纪首都亳邑(河南商丘)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子仲丁一迁嚣邑(河南荥阳)24年第12任子外壬第13任子河亶甲二迁相邑(河南内黄)10年第14任子祖乙三迁耿邑(山西河津)9年四迁邢邑(河北邢台)117年第15任子祖辛第16任子沃甲第17任子祖丁第18任子南庚第19任子阳甲第20任子盘庚五迁殷邑(河南安阳)204年(此时商朝也称殷朝)第21任子小辛第22任子小乙第23任子武丁第24任子祖庚第25任子祖甲第26任子廪辛第27任子康丁第28任子武乙六迁朝歌(河南淇县)行都77年第29任子太丁(文丁)第30任子帝乙第31任纣帝子受辛大商王朝共31王立国662年大周王朝之西周BC12世纪—BC771年首都镐京(陕西西安)第1任天王姬发(武王)第2任成王姬诵(周公姬旦摄政八年)第3任康王姬钊第4任昭王姬瑕第5任穆王姬满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大臣吕侯制定,史学家称"吕刑".第6任共王姬翳扈第7任懿王姬囏第8任孝王姬辟方第9任夷王姬燮第10任厉王姬胡BC841—BC828(周公召公共和执政党BC841年中国历史开始有纪年)第11任宣王姬静BC827—BC782年在位46年第12任幽王姬宫湦BC781—BC771年在位1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西周结束。

中国古代朝代世系表

中国古代朝代世系表

1. 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禹----桀)
2. 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汤)
3. 周朝:前1046年- 前221年
(1)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周武王)
(2)东周前770年- 前256年(周平王)
(3)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
(4)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4. 秦朝:前221年- 前207年(嬴政)
5. 汉朝:前202年- 220年
(1)西汉前202年- 9年(刘邦)
(2)新朝9年- 23年(王莽)
(3)东汉25年- 220年(刘秀)
6.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 581年
A、三国:220-280年
(1)曹魏220年- 265年
(2)西蜀221年- 263年
(3)孙吴222年- 280年
B、两晋:266年- 420年
(1)西晋266年- 316年
(2)东晋317年- 420年
C、南北朝:420年- 581年
(1)南朝(宋、齐、梁、陈)
(2)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 隋朝:581年- 618年
8. 唐朝:618年- 907年
9. 五代十国:907年- 979年
(1)五代:907年- 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2)十国(902年- 979年)
10. 宋朝
(1)北宋:960年- 1127年
(2)辽:916年- 1125年
(3)西夏:1038年- 1227年
(4)南宋:1127年- 1279年
(5)金朝:1115年- 1234年
11. 元朝:1271年- 1368年
12. 明朝:1368年- 1644年
13. 清朝:1644年- 1911年。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

中国历代王朝世系表夏世系表(约公元前21—16世纪,姒姓)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孔甲-皋-发-桀(履癸)商世系表(约公元前16—11世纪,子姓)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西周世系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姬姓)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东周世系表(一)(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姬姓)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釐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东周世系表(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姬姓)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秦世系表(公元前221---207年,赢姓)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西汉世系表(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刘姓)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东汉世系表(公元25---220年,刘姓)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三国世系表(公元220---280年)(一)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二)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三)吴国(公元222---280年,孙姓)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西晋世系表(公元265---316年,司马姓)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东晋世系表(公元317---420年,司马姓)东晋十六国简表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南朝世系表(公元420---589年)(一)宋(公元420---479年,刘姓)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二)齐(公元479---520年,萧姓)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三)梁(公元502---557年,萧姓)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四)陈(公元557---589年,陈姓)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北魏世系表(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西魏文帝(宝炬)-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北齐世系表(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北周世系表(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隋世系表(公元581--618年,杨姓)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唐世系表(公元618--906年,李姓)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

汉代皇帝世系表从前206 年到220 年,汉王朝经历24 帝28 传,共执政427 年。

其中,西汉从前206 年到25 年,共12 帝15传,执政232 年;东汉从25 年到220 年,共12 帝13 传的,执政196 年。

西汉代世系表隋代皇帝世系表581 年杨坚迫使周帝禅位,在大兴(今西安)建国,到618 年亡国,整个隋朝共经历 3 个皇帝,统治38 年。

唐代皇帝世系表宋代皇帝世系表960 年~1279 年从960 年宋朝在开封立国,到1279 年南宋在杭州灭亡,宋王朝经历了18 帝、18 传,共320 年。

5南宋年年元代世系表1206 年~1368 年根据《元朝史话》、《中国历朝帝王概览》和《中国历史年表》整理自成吉思汗1206 年统一蒙古到1368 元顺帝北走元朝灭亡,整个元朝经历15 帝、19 传,共163 年(顺帝北走塞外后仍然称元,史称北元)。

若自1279 年消灭南宋算起,整个元朝则经历11 帝,共98 年。

1227年~1228 年,睿宗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监国 1 年,但未称帝。

1241年~1245 年,乃马真皇后实际执政5年,但未称帝。

1249年~1251 年,海迷失皇后听政称制3年,也没有称帝。

1954年迁葬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1.5 公里的甘德尔敖包上。

明代世系表1368 年正月,朱元璋在南京(当时的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起大明帝国。

若不算后面在局地区延续的南明,1368 年建国到1644 年亡国,整个明朝共经历16 个皇帝,执政277 年。

清代世系表若从1644 年推翻大明王朝开始,大清王朝经历了267 年。

若从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算起,清代经历了276 年。

若从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算起,则整个清朝经历了295 年。

中国朝代排序表格

中国朝代排序表格
元朝
公元1271-公元1368
明朝
公元1368-公元1644
清朝
公元1644-公元1912
玄汉
公元23-公元25
东汉
公元25-公元220
三国(魏、蜀、吴)
公元220-公元280
西晋
公元280-公20
十六国
公元304-公元439
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
公元420-公元589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公元386-公元581
隋朝
公元581-公元618
中国朝代排序表格
以下的图表展示了中国朝代排序:
朝代
时间(年)
夏朝
约公元前2029-约公元前1559
商朝
约公元前1559-约公元前1046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
东周
公元前256-公元前221
秦朝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西楚
公元前206-公元前202
西汉
公元前202-公元8
新朝
公元8-公元23
唐朝
公元618-公元907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公元907-公元960
十国(南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南楚、吴越、闽国、荆国、北汉)
公元907-公元979
北宋
公元960-公元1127
南宋
公元1127-公元1279
辽朝
公元916-公元1125
金朝
公元1115-公元1234
西夏
公元1038-公元1227

各朝代王朝世系表

各朝代王朝世系表

各朝代王朝世系表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夏世系表 (约公元前21—16世纪, 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孔甲-皋-发-桀(履癸)商世系表 (约公元前16—11世纪, 子姓)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西周世系表 (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0年, 姬姓)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恭王(繄扈)—懿王(燮)—孝王(辟方)—夷王(燮)—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涅)东周世系表(一)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 姬姓)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敬王东周世系表(二)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56年, 姬姓)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三个月)—思王(叔,五个月)—考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考王(嵬)—桓公(揭,封于河南)—威公—惠公(斑)—西周武公(封于河南,即洛)—东周惠公(封于巩)秦世系表 (公元前221---207年, 赢姓)始皇帝(政)—二世胡亥—子婴西汉世系表 (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刘姓)高帝(太祖,邦)—惠帝(盈)—吕后雉—文帝(太宗,桓)—景帝(启)—武帝(世宗,彻)—昭帝(弗陵)—宣帝(中宗,询)—元帝(高宗)—成帝—哀帝(欣)—平帝(衎)—孺子(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公元8—23年)东汉世系表 (公元25---220年, 刘姓)光武帝(世祖,秀)—明帝(显宗,庄)—章帝(肃宗)—和帝(肇)—殇帝(隆)—安帝(恭宗,祜)—顺帝(保)—冲帝(炳)—质帝(缵)—桓帝(志)—灵帝(宏)—少帝(弘农王,辩)—献帝(协,禅位于曹丕)三国世系表 (公元220---280年)(一) 魏国(公元220—265年,曹姓) 武帝(太祖,操)—文帝(世祖,丕)—明帝(烈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二) 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 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三) 吴国(公元222---280年, 孙姓) 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帝(皓,为西晋所灭)西晋世系表 (公元265---316年,司马姓)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匈奴族所灭)东晋世系表 (公元317---420年, 司马姓)东晋十六国简表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恭帝(德文,禅于刘裕)南朝世系表 (公元420---589年)(一) 宋(公元420---479年,刘姓) 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于萧道成)(二) 齐(公元479---520年,萧姓) 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 梁(公元502---557年,萧姓) 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四) 陈(公元557---589年,陈姓) 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北魏世系表 (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高祖成帝什翼犍—拓跋实—道武帝(珪,太祖)—明元帝(太宗,一嗣)—太武帝(世祖,焘)—景穆帝(见)—文成帝(高宗,睿)—献文帝(显祖,弘)—孝文帝(高祖,元宏)—宣武帝(世宗,恪)—孝明帝(肃宗,诩)—孝庄帝(敬宗,子攸)—节闵帝(恭)—安定王(朗)—孝武帝(修).东魏孝静帝(善见,禅于北齐)西魏文帝(宝炬)-废帝(钦)-恭帝(廓,禅于北周)北齐世系表(公元550--557年,鲜卑族,高姓)高欢――文宣帝(显祖,洋)-废帝(殷)-孝昭帝(肃宗,演)-武成帝(世祖,湛)-后主(纬)-幼主(恒,灭于北周)北周世系表(公元557--581年,鲜卑族,宇文姓)宇文泰-孝闵帝(觉)-明帝(世宗,毓)-武帝(高祖,邕)-宣帝(贇)-静帝(阐,禅于隋)隋世系表(公元581--618年,杨姓)文帝(高祖,坚)-炀帝(广,被宇文化及杀于江都)唐世系表(公元618--906年,李姓)高祖(渊)-太宗(世民)-高宗(治)-中宗(显)-睿宗(旦)-武则天(称制,即帝位改国号为“周”晚年去位。

历史皇帝世系表

历史皇帝世系表

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046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046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金—(1115年-1234年)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

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速记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汉朝皇帝的排列顺序(不包括王莽建立的新朝)西汉王朝(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始于汉高祖刘邦,终于孺子婴,共12帝。

①汉高祖刘邦,字季,号沛公,谥号高皇帝,庙号高祖。

②汉惠帝刘盈③汉文帝刘恒,谥号孝文帝,庙号太宗。

中国《王朝世系表》

中国《王朝世系表》

《王朝世系表一》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王朝世系表二》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英毒荼民尽,虎门怒硝烟。

海上炮声响,坚船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近代史概要》结束封建帝,三民又五权。

奈何阶级弱,总统让与袁。

尊孔洪宪帝,八十又三天。

二革护国法,倚赖孙中山。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传。

后期马克思,革命命运变。

北洋军阀起,直奉皖战乱。

黎冯曹段张,对外参一战。

(北洋政府执政先后有黎元洪冯国璋曹锟段祺瑞张作霖等)和会战胜国,英法美乱断。

德占我胶东,今给日本判。

卖国陆章曹,签“二十一条”。

五四有学生,北京去游行。

政府大肆捕,上海工商停。

三罢出奇效,无产阶级登。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二一年上海,一大建中共。

二大调纲领,反帝拥共和。

(二大纲领改为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民主共各国)二四年广东,孙文主联共。

改组国民党,国民革命成。

黄埔立军校,又建北伐功。

军阀三灭二,独立团有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中国各朝代王朝世系表
夏世系表(约公元前21—16世纪,姒姓)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杼)—槐—芒—泄—不降—扁—廑(胤甲) -孔甲-皋-发-桀(履癸)
商世系表(约公元前16—11世纪,子姓)
大乙(汤)—大丁—外丙—中壬—大甲(太宗)—沃丁—大庚—小甲—雍已—大戊( 中宗)—中丁—外壬—河禀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 辛(纣)
西周世系表武王(发)燮)—孝王东周世系表平王(宜臼)王(壬臣)东周世系表元王(仁)威烈王(午)嵬)—桓公(惠公(秦世系表(始皇帝(政)西汉世系表高帝(太祖,彻)—昭帝()—孺子(东汉世系表光武帝(恭宗,祜)王,辩)三国世系表(一)魏国(祖,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陈留王(奂,禅于司马炎)
(二)蜀国(公元221---263年,刘姓)昭烈帝(备)---后主(禅,为魏所灭)
(三)吴国(公元222---280年,孙姓)大帝(权)—会稽王(亮)—景帝(休)—末 帝(皓,为西晋所灭)
西晋世系表(公元265---316年,司马姓)
武帝(世祖,炎)—惠帝(衷)—怀帝(炽,为匈奴族所俘)—吴王(晏)—愍帝(邺,为 匈奴族所灭)
东晋世系表(公元317---420年,司马姓)
东晋十六国简表
元帝(中宗,睿)—明帝(肃宗,绍)—成帝(显宗,衍)—康帝(岳)—穆帝(孝宗,聃) —哀帝(丕)—废帝(海西公,奕)—简文帝(太宗,昱)—孝武帝(曜)—安帝(德宗)
—恭帝(德文,禅于刘裕)
南朝世系表(公元420---589年)
(一)宋(公元420---479年,刘姓)武帝(高祖,裕)—少帝(义符)—文帝(太祖,
义隆)—孝武帝(世祖,骏)—前废帝(子业)—明帝(太宗)—后废帝(昱)—顺帝(禅
于萧道成)
(二)齐(公元479---520年,萧姓)高帝(太祖,道成)---武帝(世祖,赜)—昭业
—海陵王(昭文)—明帝(高宗,鸾)—东昏侯(宝卷)—和帝(宝融,禅于萧衍)
(三)梁(公元502---557年,萧姓)武帝(高祖,衍)—简文帝(太宗,纲)—元帝(
世祖,绎)—敬帝(方智,禅于陈霸先)
(四)陈(公元557---589年,陈姓)武帝(高祖,霸先)—文帝(世祖)—废帝(伯宗
)—宣帝(高宗,顼)—后主(叔宝,灭于隋)
北魏世系表(公元386---534年,鲜卑族拓跋部,孝文帝时改本姓拓跋为元)
世祖,焘)
元宏)
)—安定王(
五代世系表
十国简表
后梁(公元
灭)
后唐(公元923--936年,沙陀部,李姓)太祖(克用)-庄宗(存勖)-明宗(嗣源,李克用养子)-闵帝(从厚)-末帝(从珂,李嗣源养子,为后晋所灭)
后晋(公元936--946年,沙陀部,石姓)高祖(敬瑭)-出帝(重贵,石敬瑭养子,为契丹所灭)
后汉(公元947--950年,沙陀部,刘姓)高祖(知远)-隐帝(承佑,为后周所灭)
后周(公元950--960年)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养子)-恭帝(柴宗训,禅于赵匡胤)
辽世系表(公元916--1125年,契丹族,耶律姓)
太祖(阿保机)-太宗(德光)-义宗(倍)-世宗(阮)-穆宗-景宗(贤)-圣宗(隆绪)-兴宗(宗真)-道宗(洪基)-天祚帝(延禧,为金所灭

北宋世系表(公元960--1127年,赵姓)
太祖(匡胤)-太宗(光义)-真宗(恒)-仁宗(祯)-英宗(曙)-神宗(顼)-哲宗(煦)-徽宗(佶)-钦宗(桓),(徽、钦均为金人所俘)西辽世系表(公元1131--1211年,契丹族,耶律姓)
德宗(大石)-感天后(塔不烟)-仁宗(夷列)-承天后(普速完)-末主(直鲁古,亡于蒙古族乃蛮部)
西夏世系表(公元1038--1227年,党项族,赵姓)
景宗(元昊)-毅宗(谅祚)-惠帝(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桓宗(纯估)-襄宗(安全)-神宗(遵顼)-献宗(德旺)-末主(为成吉思汗所灭)
金世系表(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完颜部,完颜姓)
北逃沙漠)
附表: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