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6.5笔算除法(例4)-人教(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人教版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的例6、例7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6、例7前面学习的都是商一位数,也就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本课时出现前两位够除的情况,计算方法和前面一样,只是商的位数多了,需要注意的是商的书写位置。
具体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完成。
这里两个例题包括一般情况和商末尾有0的情况。
最后让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进行比较,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
2.让学生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3.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1.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以及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加深认识,让学生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智力活动中自觉构建新知识。
2.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领下,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会学知识的过程。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谜语导入法:课前准备几则关于金鱼的谜语,上课时,先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出示关于金鱼的题目。
例如:①身披鳞甲色红黄,不做善羹不做汤,四海虽大非吾愿,半缸清水过时光。
(金鱼)②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槽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
(金鱼)待学生猜出金鱼的谜语后,可转入一道关于金鱼的计算题,例如:红金鱼的条数是黑金鱼的37倍,红金鱼有148条。
黑金鱼有多少条?学生笔算,说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教师强调注意以下几点:①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或前三位;②商的书写位置;③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品析:通过谜语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相近知识的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迁移带领学生顺利进入课题中。
人教版数学四上《笔算除法》课件1

50×( 5 ) < 251
例1: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几 个班? 92÷30= 3(个)…2(本) 92≈90 92÷30 ≈3(个) 答:可以分给3个班,剩2本。
要精确地计算92÷30,该怎) 30 92 90 2
注意:商的位置
3 10 30 30 0 2 30 64 60 4
198÷20= 9 …18 215÷30= 7 …5
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在 里填上商 ÷24 ÷18
144 312 720 168
6 13 30 7
126 414 162 288
7 23 9 1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的顺序 商的位置 余数的大小 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 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 一位上面。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笔算除法
1、口算。 90÷30= 3 360÷30= 12 200÷50= 4 270÷90= 3 120÷40= 3 600÷19≈ 30
840÷40= 21 40÷20= 2 900÷31≈ 30
2、( )里最大能填几? 30×( 2 )<85 40×( 4 )<180
2 20 40 40 0 2 40 85 80 5
例2:140本故事书,每班分30本,可以分 几个班? 4 140÷30= 4(个)… 20(本) 30 140 120 20
余数要比 除数小。
答:可以分给4个班,剩20本。
注意: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
做一做:下面各题应该商几?
91÷20= 4…11 84÷40= 2…4
小。
你能根据以下的线索找百宝箱的密码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案

教案背景:本教案是本人用来参加小学高级职称评定时所用的教案,备课连制作课件的时间是一个晚上(下午抽签,第二天上午上课)。
在这之前确定上课年级和上课时间到抽签是一个星期,我利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看了大量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的教学录像,并看了大量优秀教师的教案,翻阅大量的课外练习。
教学课题:《笔算除法》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小节《笔算除法》例1即《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认识除法,三年级接触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
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五年级学习小数除法,六年级学习分数除法。
可以说,除法学习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除法计算是学生出错最多的内容。
究其原因,主要是除法算理比较复杂,在计算过程中要涉及很多知识点以及需要比较高的思维水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既是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知识的延伸同时又是学生后续学习数的运算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第81—82页。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试商方法。
2.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和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画好格子的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卡片或多媒体出示)1、口算。
120÷60=480÷80=630÷90=360÷40=82÷40≈720÷81≈392÷80≈360÷89≈2、竖式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导引,开学马上用得上!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导引,开学马上用得上!马上就要开始一个新的学期了,对于小学四年级来说也是如此,那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导引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四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导引,开学马上用得上!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 亿以内数的认识(一)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1.2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概括出读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1.3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1.4 改写和省略1、使学生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改写与省略的相同与不同。
2、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1.5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1、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初步认识亿以上的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1.6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1、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亿以上的数。
2、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1.7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省略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并能较熟练的进行改写。
2、使学生能正确用四舍五入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
1.8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2、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1.9 “一亿有多大”活动设计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P73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具体的情境,学生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体验迁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试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试商及确定商的正确书写位置。
课前谈话:学生介绍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一.复习导入师:我听说四年级(2)班的同学计算能力很强,请大家来展示一下。
1.出示口算题(注意听清要求:先读题,再说得数,其他同学你们来判断对错。
)120÷60= 160÷80= 240÷39≈ 181÷60≈ (指名回答,全班订正)2.同学们的口算能力不错,看看第二题( )里面最大能填几。
30×()<85 40×()<1803.(课件:92÷3 178÷3)请同学们再来用竖式计算两道题,请大家在练习题单上做笔第1题。
(男生做第一题,女生做第二题)师:谁愿意来说说你解的情况。
看,他们计算的结果正确吗?(生:正确)你们和他们算的一样吗(生:一样)真好。
(师生共同检查)4.师:那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是怎样的呢?生: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
如果前一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到哪一位的上面。
所得的余数一定不能大于除数。
师:哦,你说的非常清楚,请坐。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过的除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掌握的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除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除法)二、引出问题。
师:巫山马上要举办第九届红叶节开幕式晚会了,准备在会场的入门口摆放鲜花,但是工作人员遇到了难题,想请你们帮帮忙,可以吗?(生:可以)(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师:在会场的入门口摆放鲜花,如右图一样摆成方阵,每个方阵摆30盆,请你们帮工作人员算一算,有92盆鲜花,每个方阵摆30盆,可以摆几个方阵?如果是178盆鲜花呢?师: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问题?生:①92盆鲜花,每个方阵摆30盆,可以摆几个方阵?②178盆鲜花,每个方阵摆30盆,可以摆几个方阵?师:如何列式?学生口述列式: 92÷30 178÷30 (教师板书)以上两个式子的除数都是整十的数,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除法)三、探究算法1.探索计算92÷30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 (3)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3)第二课时亿以内数的写法 (6)第三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8)第四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11)第五课时:求近似数(A) (13)第六课时:比大小、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改写复习课 (16)第七课时: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 (18)第八课时:亿以上数的读法 (21)第九课时:亿以上数的写法 (25)第十课时:改写和省略 (27)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 (29)第十二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34)第十三课时:1 亿有多大(活动课) (35)第十四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 (37)第十五课时大数的认识(复习课二) (40)单元小结与反思 (42)第二单元 (43)第一课时:直线、射线和角 (43)第二课时:角的度量 (47)第四课时:角的画法和角的巩固练习 (55)单元小结与反思 (58)第三单元 (59)第一课时:口算乘法(例 1) (59)第二课时:笔算乘法(例1) (62)第三课时:笔算乘法练习 (65)第四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乘法(例 2) (68)第五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例 3) (72)第六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75)第七课时乘法估算(例5) (79)单元小结与反思 (82)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83)第一课时:垂直和平行 (83)第二课时:画垂线 (92)第三课时:画平行线 (95)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98)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04)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08)单元小结与反思 (113)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14)第一课时:口算除法(例 1) (114)第二课时:笔算除法(例 1 及相关练习) (116)第三课时: 笔算除法练习 (120)第四课时: 笔算除法(例 2 及相关练习) (123)第五课时:笔算除法(例3) (127)第六课时:笔算除法(例4) (130)第七课时:笔算除法练习 (134)第八课时:试商的方法 (137)第九课时:商的变化规律 (139)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143)单元小结及反思 (147)第六单元统计 (147)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48)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51)第三课时:你寄过贺卡吗? (153)单元小结及反思 (156)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56)第一课时:数学广角 (156)第二课时:数学广角 (162)第三课时:数学广角 (165)单元小结及反思 (168)第十单元总复习 (168)第一课时: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168)第二课时:复习乘法和除法 (172)第三课时:空间与图形 (176)第四课时:统计 (180)全册总结与反思 (184)第一单元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 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

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四年级上册笔算数学除法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材81-83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过程:一、引入1、列竖式计算:96÷8 145÷6说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老师想考考大家。
教师出示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题卡,让学生边读题,边说出答案。
60÷30= 350÷70= 240÷60= 140÷20= 270÷90= 560÷80= 420÷70= 320÷80=同学们对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掌握非常好,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下面去看看同学们今天上午交上来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1、出示问题一:学校买来92根跳绳,如果每班3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第一个问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列式解决吗?(92÷30)为什么用除法?(这道题是让我们求92里面有几个30,所以用除法。
)你估计可以分给几个班?(92÷30≈3(个))92÷30,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笔算除法》人教版新课标

30
31)930
93
0
除到十位余下的 数是0怎么办?
答: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30节。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的顺序
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 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商的位置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 位上面。
余数的大小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
162
9
288
16
王平家距外婆家有252千米,暑假他做了一 个调查,请帮王平把表填完整。
Hale Waihona Puke 公共汽车 小汽车火车
速度
42千米/时 63千米/时 84千米/时
行252千米用的时间 6小时
4小时 3小时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笔算除法》人教版新课
标
2020/8/21
清洁校园
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 可以组成多少组?
576÷18=__3_2__(组)
32
18)576
54
36 36
0
先算18除什么数?
答:可以分成32个小组。
同学们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 池多少节?
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收集植物标本情况统计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人数
15
13
16
14
植物标本总件数 120 143 192 196
平均每人收集件数 8
11
12
14
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先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再在 里填上商
144 ÷24
6
312
13
720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时:笔算除法(例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
笔算方法
2、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3、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教学重点: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4)948 4)348
二、新授:
1、出示例5: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
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
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576÷18=32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
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4总结: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
1)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
60÷15 175÷25 288÷24
234÷26 384÷16 775÷25
2)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补充介绍试商方法:同头无除商“9”“8”
如:4214÷43=98 介绍方法:被除数的头是4,除数的也是
4,商不是9,则是8。
试一试:4455÷45 2136÷24 2408÷43 3312÷36 1938÷38 3080÷35
在掌握基本试商方法的基础上,掌握这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五、作业:P92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