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阅读文献经验
2019中考备考语文试题汇编3:专题16-实用性阅读(含解析)

2019中考备考语文试题汇编3:专题16-实用性阅读(含解析)专题16 实用性阅读一、【2018年中考贵州遵义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才抢夺大战材料一: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向全球顶级学者发出了一则招聘信息,以1000万元一2000 万元的研究经费和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抛出橄榄枝。
同时还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发出了招聘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表示,他们自身有不俗的科研实力,但为了占领学术的制高点,建设世界一流学校,学校愿意花重金招纳各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材料二:近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措施。
北京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吸引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13个重点领域国内外顶尖人才,赋予人才用人权、用财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并从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杭州对创业资助最高可达I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州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南京高层次人才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西安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武汉将筹建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 租到租赁房;江西高层次人才可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认定后,直接人编;长沙对市级紧缺人才给予15万元一50万元奖励补贴。
材料三:2011-2016年部分城市人口变化统计表(万人):(2011年到2016年5年间,因人口出生、自然死亡、人才流动等导致了各城市人口有增有减。
)材料四:有评论指出,吸引人才不只是给政策、盖房子,更为关键的是要消除各种隐形歧视,完善公共服务,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
城市之间“人才大战”的升温,是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
论高校经典读书会与学术论文写作的共振——以武汉大学文学院经典读书会为例

DOI :10.19867/ki.writing.2024.01.012第1期2024年2月No.1Feb.2024论高校经典读书会与学术论文写作的共振——以武汉大学文学院经典读书会为例徐嘉乐曹芷铭摘要:经典读书会以其独有的专业性、多元性、高自由度和常态化等特点,正成为高校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科研教育阵地。
在读书会所营造的读写共振场域中,成员们通过共读寻找论文写作选题、辩难启发论文写作思路、撰写札记累积论文写作素材、互助反馈打磨论文细节,逐步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经典读书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读写素养”,启发了他们的批判性学术思维,并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习得关键性的学术写作技巧,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在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训练方面的缺失。
关键词:经典读书会;学术论文;科研写作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24)01-0096-08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浪潮下,诸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学院都相继在专业课程外开设经典读书会。
高校所设读书会通常由学院内资深教师发起,受学校或学院资助支持,挑选一或多本专业经典书籍,吸引有相关兴趣的同学共同参与。
这类围绕经典展开的读书会与社会组织所举办的普及性读书会,抑或高校中由图书馆、学生社团主持的泛读类读书会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高校经典读书会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教师指导具专业性,二是参与成员具多元性,三是研读模式具高自由度,四是活动组织具常态化。
以武汉大学文学院所举办的经典读书会为例,其连续三年开设了经学读书会、佛学读书会、曲学读书会等等,牵头组织者均为院系各领域内深耕数载的教授、学者,第一批参与者亦多是诸教授门下学生,这些参与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书会研读的精度与深度。
其后,随着读书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再加入的成员便不局限于师门内部,而是荟聚了各专业领域的学生。
如经学读书会中,既有“三古”(古文学、古文字、古文献)这类息息相关的专业的学生参与,还有研习先秦历史、哲学的同学加入,最后还吸纳了水利水电、遥感测绘等理工类专业学生。
2020.4--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课后习题答案

2020.4--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课后习题答案(总2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尊重学术道德——2020.4从基本概念谈起(上)1【单选题】学术道德是学术团体或个人从事学术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是一种特殊的(B)。
A、研究规范B、职业道德C、个人修养D、职业习惯从基本概念谈起(下)1【单选题】(D)是指以法的形式,调整学术活动中的学术行业主体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的总和。
A、道德规范B、技术规范C、政策规范D、法律规范2【单选题】《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属于(B)。
A、强制性标准B、推荐性标准C、规定性标准D、基本型标准3【单选题】《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属于(A)A、政策规范B、技术规范C、道德规范D、法律规范4【判断题】我国参考文献的规范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规则》。
(错误)自然科学研究流程1【单选题】(A)是采用自然科学的工具与规则对社会领域和人类经验进行研究,通过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观察与测量,寻求对现存事物的解释,对未来事物进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A、实证研究方法B、思辨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类比研究法2【判断题】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研究程序的可重复性和概念同一性也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错误)社会科学研究流程1【判断题】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都是思辨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正确)2【判断题】费孝通于20世纪30年代在江苏吴江县开展的一系列研究主要运用的是解释研究方法。
(错误)学术研究相关法律问题1【判断题】研究生学术活动过程的“学习性”决定了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可以借用他人的成果,发表时对科研规范方面的要求也不必太严苛。
(错误)2【判断题】对涉及国家秘密、军事秘密的论文进行保密处理符合《保守国家秘密法》。
文献传递服务介绍

04
按服务对象分类
个人用户
面向个人用户的文献传递服务,满足个人学术研 究和学习的需求。
机构用户
面向高校、科研机构等用户的文献传递服务,满 足机构内部学术交流和资料建设的需要。
企业用户
面向企业的文献传递服务,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和 产品研发的需求。
04
文献传递服务应用场景
法律法规完善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文献传递 服务将更加规范、合法地提供服务, 保障用户的权益。
06
文献传递服务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
01
服务对象
在校师生、校友及合作单位研究 人员
02
03
传递方式
特色
通过图书馆官方网站提交文献传 递请求,支持电子邮件和在线支 付
提供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会议 论文集等文献资源,确保快速、 准确地获取所需文献
技术评估
在进行技术评估和引进时,企业需要了解技术的背景和相关资料,文献传递服务可以提供全面的技术 资料和评估报告。
文化交流领域
文化展览
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在进行展览 时,需要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给参观者 ,文献传递服务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VS
学术交流
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学者和专家需要获取 相关领域的学术著作和研究成果,文献传 递服务可以提供快速、便捷的文献支持。
资源共享
文献传递服务有助于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 和交流,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和成果。
面临的挑战
版权问题
文献传递服务可能涉及到版权问题,需要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地
提供服务。
资源有限
由于文献传递服务依赖于外部资源,因此 可能会面临资源有限的问题,需要加强与
博士生应慎读文献

博士生应慎读文献!我所见过的老先生教授们,无不强调在科研的起步阶段要读文献,而且要多读文献。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耳朵都听起老茧了。
在此,我要反其意为之,来陈述我的观点。
那就是,博士生读文献应慎之又慎,宁少勿滥!(真正意义的学术型硕士生较少,我视同为博士生)博士生入学,首先要选题开题。
最常见的模式,是导师大概指一个方向,然后给学生至少一年的时间,自己选题。
这段时间,学生主要的活动就是大量阅读文献。
但是,叫一个未入门的科研新手去大量阅读原始文献,其实是不妥当的!常常听到有教授抱怨,自己的某某学生,都三四年了,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向。
其实,这与不够科学的方法不无关系。
只要方法得当,博士前几年的彷徨、无助、苦闷、老虎吃天无处下手阶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叫一个本科毕业程度的学生直接去阅读自动控制理论前沿领域的论文,基本是看不懂的!相信新手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一篇论文,看一天,不懂;翻来覆去看三天,还是不懂;不信邪!再看一个星期。
好像有点迷迷糊糊的感觉,可是掩卷细思,其实还是不懂!过几天连这点迷迷糊糊的印象都会忘记。
为什么不懂?是不是看得还不够多?看多了就会有感觉吗?不是说“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吗?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吗?我告诉你,非也,这两句古话放在读论文上,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其实是“读书千遍,其义不现”,“熟读唐诗三百首,照样也不会吟诗”。
就算你花费一两年的时间看论文,到头来还是看不懂。
看得再多也不懂,光靠读文献,是不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学术水平的。
那么,怎么才能学会看论文呢?奥秘在于,只有经历了完整的科研过程,自己写过论文的人,才能真正读懂别人的论文!道理很简单,学游泳,坐在岸上看别人游,看一年自己也不会。
必须自己下水亲自游,呛几口水才能学会。
学开车,看别的司机开一年,也成不了司机。
编程新手,只会自己写程序,而读不懂别人写的程序。
只有自身已经是一个学者,跟论文的作者处于对等的地位,这个时候才能破除对别人所作论文的神秘感,才能根据自身的经验,揣摩对方的知识背景、思路和写作历程,才能发现何处对方计拙遮掩,何处对方刻意加了华丽的包装,何处已经被审稿人给虐残了...这时候或可会心一笑吧。
[精品]综述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技巧
![[精品]综述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f609e3d6c85ec3a87c2c584.png)
(2)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 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现象,
(3)学生担心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 (4)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究的不足; (5)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放弃自己批判的 权利。
2.2 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6)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为
起始,
(7)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
(c) 将相关的、类似的内容,分别归类: (d) 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对比分析,按一定 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
(e) 同时,对每一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
处,不要忽略记录参考文献的次要信息,
(f) 如出版时间、页码和出版单位所在城市等。
综述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技巧
Dr. Prof. Hu Guoqing
究的进展与困境;
(2)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
(3)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
著的结果;
(4)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
概念架构;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
(5)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 (6)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 (7)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 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 (8)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 研究, (9)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 (10)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综述论文的撰写方法与技巧
Dr. Prof. Hu Guoqing
• 文献综述的第三步是在形式上批判其是否符
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
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引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
准。
• 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
(1)代表性; (2)显著性 (3)相关性 (4)适时性和简捷性。
国内博士研究计划书模板

* * 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计划书(模板)目录一、博士阶段学习的目标及设想 (3)(一)课程和学习目标 (3)(二)科研目标 (4)(三)个人目标 (4)二、拟开展研究的课题方向 (5)(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5)(二)个人研究基础 (7)(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8)(四)拟开展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11)(五)拟开展研究的主要方法 (12)(六)研究计划与预期成果 (13)三、结语 (14)参考文献: (15)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学生所报考的专业是传播学,拟研究的方向是新媒体研究。
现结合本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动态和爱好志向,拟订博士学习期间研究计划如下:(由于学生目前对博士学习、研究的结识水平有限,该学习研究计划必存在许多纰漏和瑕疵,还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一、博士阶段学习的目的及设想学生知道博士学习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目的的制定应放宽视野,定相对较高目的,才干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一)课程和学习目的注重新闻传播学、新媒体理论和文化产业研究方面的前沿理论,同时还将继续更加关注社会学、记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着重掌握传播与新媒体、新媒体与创新思维、新媒体产业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适当跨学科选择社科、经济及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将文献阅读从量的形成再达成一个质的奔腾,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及时完毕相关的课程作业,多跟授课老师交流与讨论,多多互动,不断的形成思维碰撞,促进自己的学术能力的发展。
老师是可以给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助的人,我希望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尽也许的汲取知识,多交流互动,阐述思想形成更完善的学术思维逻辑,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科研目的掌握传播与新媒体领域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加强英文文章的撰写能力,训练学术论文的写作、总结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国外文献,了解国际同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加深自己的学术见地,提高研究视野,锻炼研究能力,希望自己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培养出自己做出国际化、高水平、高质量研究的能力。
弟子们讲述陈绍蕃教授教书育人的往事

陈绍蕃教授是我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对这位钢结构领域的泰斗,大家谈的并不仅仅是先生渊博的学识、学术方面的成就,还有他对人的真诚谦和、对名利的淡定自如……2009年2月2日,是陈先生90岁生日。
就在这一天,这位乐育桃李并把毕生奉献给我国钢结构事业的老人仍笔耕不辍,精神矍铄,谈起话来思维活跃,见解独到,颇有一副“宝刀未老”的风范。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先生真实而又鲜为人知的一面,我们专门约请了陈先生在高校工作的弟子——顾强、曹平周、郭彦林、郝际平、童根树、杨应华、苏明周,听他们回忆和先生相处的时光。
在交谈中,弟子对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淡泊平和的人格魅力作了最好的诠释。
通过他们的描述,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博大而又令人景仰的心灵世界,先生的形象也变得生动起来……陈绍蕃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学问精深,性格随和顾强,男,1953年8月生,1980~1988年师从陈绍蕃教授,1988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钢结构教学、科研工作。
我是1980年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陈先生的研究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是陈先生的第一届硕士、博士研究生之一,这是我一生的幸事。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又留校工作了14年,和陈先生接触的时间是比较长的,陈先生的人品、学问、一言一行对我有着深远的影响。
陈先生的学问精深,在国内钢结构界是大家都知道的。
他在科研、教学方面的丰硕成果影响了几代人。
从1970年代的(TI17-74)到目前的(GB50017-2003)三本钢结构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都凝聚了陈先生不少的心血,陈先生对这几本规范的贡献功不可没。
陈先生所著和主编的《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钢结构》等几部著作、教材均为精品,深受好评。
陈先生是一位有很高知名度的学者,在钢结构稳定、钢结构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和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国内学术界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阅读文献经验
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
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
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
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
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
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
否则等于没看。
6.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
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加我企鹅吧1550116010, 766085044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
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
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
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
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
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
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
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
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 (powerpoint)就可以了。
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行走江湖的。
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
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
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
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