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答案

合集下载

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A.青灰
B.蓝灰
C.黑蓝
D.黑白
8.阅读下面的材料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 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卖饮食、药材的,卖古玩、字画的, 剃头、剪头的,相面、算卦的等等,十分热闹,大的瓦子, 可容几千人。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瓦子”是一种什么场所?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2)它在宋朝城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错误 的是( C ) A.身着黑色的小袖狭身短衣在田间劳作 B.吃饭以面食为主 C.赶着马车带着全家出去串门 D.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
3.下图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宋代的什么节 日( D )
A.中秋节 C.春节
B.元宵节 D.元旦
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厨师 准备到南方去开饭馆,你 经营什么项目会生意火爆? A 饺子馆 B 包子馆 C 涮羊肉馆 D 水煮鱼馆
饮料
《斗茶图》
宋朝时期,喝茶成了人们的一种普遍的行为,
斗茶成了一种具有比赛性质的社会化活动了。
你是生活在都城东京的 宋代人,有一天,有位 朋友来拜访你. 你会怎样款待他呢?
(3)从它的内容上看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哪两方面?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以宋代社会风貌为背景,写
出不同体裁的小文章,编辑成一 份有特点的小报,如可以写《东
京瓦子见闻》等。
Hale Waihona Puke 辨别下面的交通工具行
上车后,你告诉师傅准备到东 京城最热闹的地方玩,那请猜 一猜,最后他会带你到 A.坊 B.市 C.公园 D.瓦子
热闹的瓦舍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习题精选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习题精选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习题精选1.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是在A.北宋初年B.南宋初年C.北宋末年D.南宋末年2.宋代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食品多达A.100多种B.150多种C.200多种D.300多种3.城内外鱼店,不下一二百家,指的是A.东京B.临安C.南京D.广州4.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A.市B.夜市C.坊D.瓦子5.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多为A.茅屋B.瓦房C.四合院D.耳房6.宋朝缺马,多用A.驴车B.牛车C.乘轿D.骑驴7.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A.市B.坊C.邸店D.勾栏8.宋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由于A.妇女的自愿B.社会提倡C.历代统治者的政策D.一些封建士大夫提倡9.下列内容叙述宋代饮食丰富的是①东京城内食品有二百多种②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③北方人吃鱼多,东京城内外鱼店,不下一二百家④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0.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是形容A.交通发达B.旅店兴旺C.商业发达D.娱乐活跃11.下列内容不是反映宋代住宅情况的是A.农村百姓住房简陋,多是低矮的茅屋B.稍富的人家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院内还种花草C.城市平民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D.官僚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12.列举宋朝时已有的我国传统节日。

13.阅读下列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请回答:(1)上述诗句出自那位历史人物?(2)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3)此诗反映了宋朝时什么节日的景象?今天还过这个节日吗?叫什么?参考答案:1.A 2.C 3.B 4.D 5.A 6.B 7.D 8.D 9.A 10.B 11.B12.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13.(1)王安石(2)在欢乐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人人喝着迎接春天的屠苏酒。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精品教学示范课(实录练习学案反思文字实录)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精品教学示范课(实录练习学案反思文字实录)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堂练习一、基础达标。

()1、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

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2、关于“瓦舍”(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元旦()4.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

请你判断这幅作品是A.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5.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错误的是A.身着黑色的小袖狭身短衣在田间劳作B.吃饭以面食为主C.赶着马车带着全家出去串门D.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6、在宋代我们不可能品尝到的美食有A 东坡肉B 腊八粥C 包子D 香肠()7、吃饱轻松后我们打算到城内找地方投宿,那我们应该找A.旅店B.客栈C.邸店D.客店()8、北宋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有个地方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算卦、杂耍、表演等。

请问这是什么地方?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食客盈门的酒楼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好汉比武的擂台()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 士大夫的提倡B 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C 农民的需要D 达官贵人的需要()10、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A.各民族的融合进一步加强B.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二、能力提升。

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材料二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材料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初一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试题答案及解析1.北宋东京城内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是 ( )A.市B.坊C.瓦舍D.剧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城市生活。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瓦舍中有看棚、勾栏。

瓦舍的出现,反映了宋代都市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故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宋代的城市生活2.“(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娱乐……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不能够证实该论述的是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城市中出现瓦舍,风行蹴鞠之戏C.毕昇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D.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远航早半个世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盛世表现。

据所学知识得知,答案A、B、C都是宋朝发生的,只有D选项中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壮举,在宋朝之后发生的的。

故选答案 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经济与风貌3.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

四个选项中,A选项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不可能,因为宋代对各级官员的都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人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服饰;B选项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州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是正确的;C选项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也是正确的,D选项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也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代社会风貌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精编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精编版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知识梳理1.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衣服。

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服精美华丽。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

(2)食:饮食品种丰富,有小吃,有冷。

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饮食习惯有影响,北宋肉食羊肉为主;南方人吃鱼多。

(3)住:百姓多为低矮的茅屋。

稍富裕的以茅屋和瓦房相结合。

城市平民的屋顶以草或瓦覆盖,或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

贵族官僚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房。

(4)行:宋朝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

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2.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瓦子里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等。

(2)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除夕夜要祭祖,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

元旦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1)服饰问题服饰问题涉及国内各民族间在文化上和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影响,主要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

第二,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朱熹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朱子语类》)这是长期以来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结果,应该使同学们认识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作用。

第三,在宋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女地位的低下,应该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这些历史现象。

(2)瓦子问题关于瓦子,应该注意以下的问题:第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第二,从瓦子的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如商品交易活动:古玩字画、饮食药材等,而更重要的是,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如文体活动:唱曲、杂剧、踢球、杂技;服务活动:剃头、算卦、相面,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题目及答案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题目及答案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题目及答案1.本课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宋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整体感知)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二是文化生活方面(精神生活),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

2、宋朝服饰有哪几个特点?服饰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重点理解记忆)(1)①官员贵族由节俭到奢侈。

②劳动者受少数民族的影响,多穿短衣。

③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

(2)第一个特点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生活的逐渐腐化,第二个特点反映出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影响,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起到了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作用。

第三个特点说明妇女地位低下,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批判统治阶级腐朽的价值观和畸形的审美观。

3、宋代南北方饮食习俗有哪些差异?(了解记忆)宋朝饮食,受少数民族影响,北方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方以鱼为主。

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饮茶风气盛行,流行“斗茶”和“献茶”的习俗4、比较城市和乡村住房有什么不同?(了解记忆)农村普通百姓住茅屋,富裕的茅屋和瓦房相结合。

城市:平民住房有草房或瓦房,较好的有四合院。

贵族官僚宅第宏丽,前堂后寝,还有耳房和偏院。

5、宋朝主要有哪几类交通工具,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在使用的交通工具方面有何差异? (了解记忆)百姓多用牛车,也有驴车。

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骡。

6、什么是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瓦子的出现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重点理解记忆)(1)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的结果。

(出现原因)(2)瓦子是宋代市民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活动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

(概念)(3)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

(反映)7、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了解记忆)宋朝的节庆活动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春节在宋朝称元旦。

注意守岁,除夕夜等概念。

第11课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赵允强)

第11课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赵允强)

俗话说得好“入乡随俗”,现 在我们已经来到宋朝,我们必 须先从穿戴上融入他们,不然 我们会被当成外星人哦!
特点: 北宋初年,崇尚节俭, 官员服饰上不能缀饰 珠玉,级别不同官员 服色也不同。
小常识 宋官服颜色与官位: 紫——三品以上 朱——五品以上 绿——七品以上 青——九品以上
据史书记载: 靖康之变时东京 城内答达官贵人 们为了逃命,席阿维兰热曾经反复重申 “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中国 !”相 传早在黄帝时代就开始踢足球,那时 叫“蹴鞠” 。蹴,就是脚踢的意思; 鞠,则指为球。 蹴鞠在宋代成为了一种更为普及 的社会娱乐活动.
过 年 年 年 年 景 强
迎 春 春 春 春 光 美
宋代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我们今 天又是怎样过春节的?古今对比 有何相同之处?
1、通过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 大概风貌,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衣食 住行,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娱乐活动 和节庆风俗等。 2、通过对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加 深对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与 亲和力。
时间:5分钟 任务:阅读“衣食住行等习俗的 变化”完成助学预习笔记相关部 分。
现在每人发100两 的北 宋交子,随老师一起穿越时空 回到宋朝去消费,去体验宋朝 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
来自育才中学的同学们,我们大宋最伟大 的张天师已算出你们已经来到我们北宋东 京府的地界,我们表示热烈欢迎!怎么样! 我们的衣服好看吧?女同学们!俗语说入 乡随俗,你们不能光买衣服,别忘了 北宋子民可不喜欢“大脚丫”哦!
现在我们衣服该买的都已经买了 我们的装扮和宋朝人一摸一样了 忙了半天了,同学们, 你们饿了吗?
达官贵人: 乘轿已很普遍
交通工具
士大夫: 一般骑驴和骡 老百姓: 多用牛车和驴车
牛车、驴车太慢,坐轿太颠, 宋朝人骑马的为什么那么少呢?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后练习六十二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后练习六十二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后练习六十

第1题【单选题】
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

由此推断,费老师介绍的这一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交子”、“瓦舍”。

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费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舍”。

由此推断,这一朝代应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属于宋代统治阶层的是( )
A、士
B、农
C、工
D、商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答案
【合作探究】
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
张择端东京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瓦子
(3)这种娱乐场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些娱乐场所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看,它主要反应了人民生活的那两个方面?
原因: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反映两方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
(4)宋代的城市与唐代的城市相比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宋代城市的商业区与住宅区的界限被打破,有早市、夜市、瓦子等,城市的热闹及繁忙景象更浓。

说明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5)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