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new)

合集下载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影视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指导专业实践课程完成广告作品的一门基础课程,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使用摄像机,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美术基础》、《摄影基础》以及有关广告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

同时本门课的学习,又为《电视编辑》、《广告片创作》、《电视广告》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与广告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典型的广告案例(如可口可乐、耐克、联想、李宁等企业)及优秀影视片断进行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广告作品和影视作品同时,从中领会到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按要求分组拍摄规定的电视画面,最终完成一部电视短片。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广告创作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4)熟悉摄像机的操作和各个功能按钮,并能进行熟练操作。

《电视摄像》.ppt

《电视摄像》.ppt
但是如果在取景和构图时, 将“足球” 处理在画面的前 景位置上,就能让观众一目了 然地看懂。
<<电视摄像>>课件 第六讲
(3).前景还可以用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的意味 的对应关系,以加强画面效果。
比如,画面 的前景中是刷有 “请勿乱仍垃圾” 字样的垃圾,不 远处却有些青年 (主体)在磕瓜 子和乱吐瓜子壳。
问:以下镜头的后景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
后景(背景)虚化
总结:注意处理好后景 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后景的影调、色调与主 体形成一定的对比;
后景的清晰度和趣味性 不应超过画面主体。
<<电视摄像>>电课视件摄像第六讲
5).环 境
环境是指画 面主体对象周围 的人物、景物和 空间。环境包括 前景、后景及背 景,是组成画面 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体即电视画 面中所要表现的主 要对象。画面的主 体既是反映内容与 主题的主要载体, 也是画面构图的结 构中心。
主体是三个人
<<电视摄像>>课件 第六讲
阐释 主 体
如果镜头拍 的是主席台上众 位领导的大全景 时,那么众位领 导就是就构成了 画面的主体;
同样,如我们拍摄一个会场时,倘若镜头表现的是主 席台上某位领导的的中景,那么他就是画面的主体。
问:下面镜头的陪体各是什么?
总结:我们在进行构图处理时, 不仅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画面主体的艺 术表现上,还要必须根据主体情况对 陪体加以取舍和布局。
<<电视摄像>>电课视件摄像第六讲
3).前 景
在电视画面中,位于 主体之前,或是靠近镜位 置的人物、景物,统称为 前景。前景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环境的组成部分。

《电视摄像》PPT课件完整版

《电视摄像》PPT课件完整版

拉镜头
移镜头
跟镜头
摇镜头
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方式
在拍摄运动镜头时,应尽量保持画面稳定,避免出现抖动或晃动,以保证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画面内容。
保持画面稳定
根据拍摄需要和观众心理预期,合理控制运动镜头的速度,使画面节奏与叙事节奏相协调。
控制运动速度
在运动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画面构图的变化,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景别和元素布局等方式,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中景
展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用于表现人物面部表情、手势等细节动作,以及物体的质感和纹理。
近景
02
01
03
04
05
景别的划分与作用
拍摄角度与画面效果
俯视角度
从高处向下拍摄,使被摄对象显得渺小、微弱,常用于表现被压迫、被束缚的情境。
仰视角度
从低处向上拍摄,使被摄对象显得高大、雄伟,常用于表现英雄气概或崇高意境。
调整各个音轨的音量,确保整体音效的协调和平衡。
音量平衡处理
按照播出要求,将节目输出为符合标准的视频格式,确保播出质量。
输出格式与标准
音效处理与合成
THANKS
存储与备份
拍摄完成后,需要及时将视频文件存储到电脑或其他存储设备中,并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摄像机的操作与维护
03
电视摄像技术
电视摄像技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镜头捕捉和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了解光学原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摄像技巧。
光学原理
电视摄像中常用的镜头类型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等。不同类型的镜头具有不同的视角和焦距,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07
电视摄像实践
01
02
04
新闻采访拍摄技巧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电视摄像教学大纲导言:电视摄像作为一门专业技术,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和普及,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电视摄像人员的专业水平,制定一份系统全面的电视摄像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电视摄像教学大纲的制定原则、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制定原则1.适应行业需求:电视摄像行业发展迅速,制定教学大纲应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关注行业需求,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视摄像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教学大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员的技术水平。

3.系统全面:电视摄像涉及的知识点众多,教学大纲应设计为系统全面的,覆盖摄像器材、摄像技术、摄像构图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如摄像机的构成、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摄像机的分类等。

学员需要了解基本的摄像器材知识,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2.摄像技术:教学大纲应涵盖各种摄像技术,如焦距、曝光、白平衡、对焦等。

学员需要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需求来调整摄像机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3.摄像构图:摄像构图是电视摄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学大纲应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技巧以及不同类型节目的构图要求等。

学员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4.摄像剪辑:在电视摄像中,剪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大纲应涵盖基本的剪辑知识和技巧,如剪辑的原则、剪辑软件的使用等。

学员需要学会如何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以制作出高质量的节目。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电视摄像的理论知识。

理论授课可以帮助学员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实践操作提供指导。

2.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摄像器材,让学员亲自体验和掌握摄像技术。

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技术水平。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电视节目案例,让学员了解优秀的摄像作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激发学员的创作灵感。

《电视摄像》教学课件PPT

《电视摄像》教学课件PPT

三 . 中景 : 人物膝盖以上部位或场景局部
可以很好的表现人物的动作和情绪、交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四 . 近景 : 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
可以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和情绪 ,刻画人 物的内心世界。
五 . 特写 : 人物肩部以上部位或物体的细微部分
特写 ------- 内容单一、突出细节、揭示事物奥秘的作用 ------- 有突破画框向外扩张的趋势、外内情绪向外 推出, 视觉张力。 ------- 有放大镜的作用、不同于正常的视角、新奇感
造型手段 : 景别 拍摄方向 拍摄角度 光学手段 运动手段
第一节 电视景别
景别 :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 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不同的景别 ,有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以及视觉韵律。
一 . 远景
景别中最远、表现空间最大的一种景别
“ 远取其势 ”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又要用于表现环境、自然
清晰稳定用极快的速度摇拍画面中的形象全部虚化可用于转场通过空间变化引导观众的注意力自然的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摇时主体要清楚明确起落幅画面是重点想要表现的事物摇的速度要与画面内容相符熟悉的内容速度快些不熟的内容速度慢些长焦镜头速度慢些广角镜头第四节移镜头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摄像机架在活动支架上进行拍摄使物体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摄像机运动时的画框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无论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会呈现运动状态移镜头的视觉效果很像人们走路或坐车观看物体引导观众参与剧情移动镜头具有带领观众走进剧情的功能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想象力特征跟镜头与推镜头移镜头在造型效果上不同背后跟拍表现主观性背后拍摄所表现的空间是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把观众带进屏幕拍摄注意问题跟紧被摄对象让他始终以某一景别处于画面的某一位置尽量平稳第八节升降拍摄把摄像机放在升降装置上一边升降一边拍摄观众的视点范围不断变化升高视域大降低视域小常用的方法垂直升降斜向升降不规则升降功能和表现力擅长表现高大物体的局部不变形

2024版《电视摄像》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电视摄像》PPT课件完整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拍摄技巧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良好的摄像技巧也需要与扎实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01
02
03
04
05
纪录片拍摄技巧
08
电视摄像后期编辑
素材整理与筛选
剪辑与拼接
特效处理
审核与修改
后期编辑的流程与要求
01
02
03
04
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整理,挑选出符合节目要求的镜头和场景。
存储与备份
拍摄完成后,需要及时将视频文件存储到电脑或其他存储设备中,并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摄像机的操作与维护
03
电视摄像技术
电视摄像技术基于光学原理,通过镜头捕捉和聚焦光线,形成清晰的图像。了解光学原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摄像技巧。
光学原理
电视摄像中常用的镜头类型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等。不同类型的镜头具有不同的视角和焦距,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运用多样化的拍摄手法,如推、拉、摇、移等,增强画面动感和节奏感。
注重嘉宾表现和互动,捕捉精彩瞬间和细节。
综艺节目拍摄技巧
深入了解拍摄对象,挖掘其独特性和价值。
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的安排。
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臆断和虚假夸大。
运用长镜头和跟踪拍摄等手法,展现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
结构
摄像机具有拍摄视频、拍照、录音、变焦、防抖等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功能
镜头是摄像机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拍摄效果。不同类型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镜头
摄像机的结构与功能
维护
摄像机需要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和维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电视摄像》zz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zz教学大纲

《电视摄像》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专业实践课程中很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使用摄像机,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符合我们的设想与艺术构思。

学习本课程应先修过《摄影基础》以及有关静态视觉设计方面的课程。

同时本门课的学习,又为《电视编辑》、《电视专题创作》等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课程体系结构,掌握本门课程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摄像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2)本课程在教学中要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不仅讲授与编导专业相关的知识,而且可涉及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等方面的知识。

(3)本课程应重视结合实例讲授。

对国内外典型的影视作品(如经典广告、优秀影片、电视散文、电视剧等片断)及先进的拍摄方式进行搜集和分析,课堂教学与行业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有所依、学为何用。

(4)本课程强调实践环节。

在学习中要求学生在观摩优秀影视作品的同时,从中领会到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并能够按要求分组拍摄规定的电视画面,最终完成一部电视短片。

(5)教学要求有三个层次:了解:即做到知道,识别;熟悉:即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解释,并能归纳总结。

掌握: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能熟练应用于实际3.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把多种学科的内容、技术和电视摄像艺术相结合。

(2)熟悉电视摄像师的创作过程,能与广播电视编导的其他环节相配合。

(3)掌握蒙太奇思维的基本思想,并能运用蒙太奇思维来指导电视摄像工作。

《电视摄像》.1.1.ppt 第一章:走进电视摄像

《电视摄像》.1.1.ppt 第一章:走进电视摄像
一节:电视摄像涉及的领域
电视摄像工作不是孤立进行的。 一个好的摄像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艺术修养和
技术能力。
§摄像与文学
电视制作首先取决于构思,尤其是艺术类的 电视节目,很多取材于文学剧本。
文学为摄像师的形象思维提供依据。 摄像师应多学习中外文学作品。
§摄像与戏剧
早期的影视作品曾经以表现舞台戏为开端。 影视画面的表现形式常与情节线的发展一
致,这就要求摄像师对戏剧理论有一定的 了解。
§摄像与音乐
影视摄像师的音乐素养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对节奏的把握。 其二,注意画面对音乐的表现。
§摄像与技术
电视摄像还涉及诸多技术领域。 一位好的摄像师要熟练掌握摄像机的使用,
维修,调试等技术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客观性角度的纪实性相比,主观性角度追 求的是主体表现性。
拟人化的视点运动方式,容易调动观众的参 与感和注意力,引起强烈的心理感应(如: 赛车、动物、跳楼)。 运用必须合理、有依据、必要的,不宜乱 用
第三节 运 动
物体运动、摄像机运动、综合 运动 镜头构成:
起幅-----运动-----落幅 一、被摄物体的运动:善于发现运 动之美和美的运动(花开、日出、 舞蹈)
(1)单向性 (2)连续性 (3)同时性
第三节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一、表现具象 二、表现运动 三、运动表现
第四节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一、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 简明集中。 二、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 确(特殊的艺术创作除外) 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2. 俯角(俯摄):地平线上升,有利 于表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 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 感受。
交待环境位置、数量、远近,表现 整体气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 系。(拳击比赛)不适于表现人物的神 情和人物的情感交流。
视觉重量小,显得人物萎缩、 低矮,可造成贬低、蔑视的意味。
12、 新闻灯
(二) 摄像机的种类
1.质量等级分类: 广播级、专业级(业务级)、家用 级 (HD-10809 sd-480p)
2.光电转换器件类:电真空器件 (激光电导摄像管)摄像机、电荷 耦合器件(即CCD)摄像机
中国的广播制式是PAL制(PAL制式是电视 广播中色彩编码的一种方法,全名为 Phase Alternating Line ,逐行倒相,625 条扫描 线,每秒25格画面,隔行扫描)。
处理好支点。所谓的支点,就是在拍摄以表现 规模、场面、气势、气氛为主的画面时,要选择一 个有代表性的点或一个物体,使其在画面中起提纲 挈领、统帅全局的作用,使画面组成一个整体,这 个点或这个物体就是支点。
作用——具有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通常简 单清晰,利于表现开阔的场景,对景物和事件进行 宏观表现。
LOGO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
主讲教师:卫毓博
Contents
1
第一章 电视画面
2
第二章 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
3
第三章 固定画面
4
第四章 运动摄像
Contents
5
第五章 光学镜头及其运用
6
第六章 电视用光概述
7
第七章 电视场面调度
第一章 电视画面
要点:
1、了解摄像机的组成、分类和技术特点
2、了解和理解电视画面的定义及其电视节目中 的地位和作用
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是运动本质的外化和表 现,通过画面加以准确反映就能够在观众的视感 知和心理上引起预期的效果。
4、是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像的内在依 据及外在表现 运动形式和轨迹决定了拍摄方向、 高度、机位(电视剧)
(3) 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2、 平面造型(二维-->三维空间的拓 展)(重点:p12) (1) 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 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2) 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 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3)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 平面造型局限 (4)利用声音元素(多维空间、心理 空间) 利用长焦距镜头
3. 仰角(仰摄):地平线下降,前景 突出,背景压缩,净化背景,突出主 体,强调高度和气势(拍跳跃、腾空 时,夸张,强的视觉冲击力) 形象主体高大、挺拔、权威,视觉重 量大,具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 等感情色彩。人物易变形
Hale Waihona Puke 二.、摄像方向1、 正面方向拍摄: 易于表现正面特征、横向线条、庄 重稳定,容易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 (如:主持人)
轮廓线条,人物交流。不利于展示立体 空间
侧面角度有利于清楚地交代主体的方向性和事物之间 的方位感,从侧面角度拍摄,被摄体的朝向与被摄人物的 视线焦点在画面一侧或在画面之外,可以使其具有明确的 方向性。
侧面角度有利于展现被摄体的轮廓特征,许多事物也只有从侧面才能看出 其最富有特征的外貌、最富有特征的轮廓
法国作者富兰克·福尼尔拍摄的《奥马伊拉的痛苦》曾获1986年世界新闻 摄影比赛大奖,它纪录了一个小女孩儿即将死去的一瞬,双手被泡得浮肿发白,瞳 孔散光,她已在泥石流中顽强地挣扎了六十个小时,她用生命最后的眼光苦苦望着 我们......每当人们看这幅画面时,总会觉得与画面中的小女孩四目相对,交流感 极强。
第二节
方向与高度
反映摄像师的艺术欣赏水平和画面
取材能力,是对画面形式的创造和想象,
溶入了情感和立意,改变人们严重的惯
见现象。
拍摄角度
垂直平面角度(拍摄高度)
几何角度 水平平面角度(拍摄方向) 客观性角度
心理角度 主观性角度
一、拍摄高度
1. 平角(平摄):不变形,感到平等、 客观、公正、冷静、亲切。画面结构 稳固、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 是新闻摄像常用的高度。避免地平线 等分,否则会压缩远近景物,呆板、 单调。(长焦拍骑车,车流)
3、电视摄像的宽容度:1:32 黑白 电影1:128 彩色片1:64(宽容度定 义P5)
三、电视画面及其地位和作用
电视画面:是指有电视摄录摄系统拍摄 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电视画 面具有时、空两方面含义,如果将时间凝定, 那么电视画面就可定格为“画幅”(即我们 通常所说的一帧画面),电视画面正是从一 定数量的画幅以每秒25帧的连续运动中体现 出来的。
标准画面应该是768x576像素,目前经过 数字采集处理的画面分辨率一般为720x576。
专业级 家用级 VHS S-VHS DV Hi8
二、摄像机的技术特点 1、摄像作品立等可见:与照片摄影、 电影摄影相比较,省去了冲洗、拷贝 (直播节目)
2、色温滤色装置和黑、白平衡调整系 统(重点:滤色片、白平衡、黑平衡p5)
3、 框架结构(p15) (1) 电视景别 (2) 框架景物的相对性(p16 图1-3) (3) 平衡(图1-4) (4) 相对运动 两种不同的美学态度(P19) 开放式与封闭式构图 (P20)
二、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将电影时间 分为:放映时间(影片延续时间:实际时 间)、剧情的展示时间(故事叙述时间: 表现时间)、观看时间(观众本能印象的 延续时间:心里时间) 杯子落地、子弹、 爆炸
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透视感差, 呆板无生气,主体效果不明显,画 面布局不合理,无主次之分。
美国的约瑟夫·卡什拍摄的《温斯 顿·丘吉尔》重点表现丘吉尔的满面怒 容和动作姿态,采用正面角度是最合适
的。
多罗西娅·兰吉拍摄的《移民妈妈》是一组美国纪 实摄影照片的代表作,这是在加利福尼亚波母山谷 中拾豆人冰冷破旧的帐篷里,采用正面角度可以充 分地展现这位衣衫褴褛的母亲忧郁而坚定的面部表 情。
电视镜头: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 断地拍摄所纪录的一个片断
地位和作用: 1、视听一体 2、电视艺术诸表现元素中(音乐、音响、文字、 语言、色彩),画面是第一位、是最基本的元 素 3、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 它既是表现的内容,同时也是表现的形式。 4、电视画面不是孤立静止的(1+1>2)变化组 合,深化强化 5、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兼容及优化
运动的特征: 1、 运动本身具有无限的、永 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运 动本身具有结构、节奏、韵律, 给人的视觉以千变万化的、丰 富多彩的愉悦感、启示性和美 感。
2、 运动的内涵:(内容和形 式)(p64) 运动的主体(如:不同的手、 升旗) 运动的形式(海潮、雄鹰、交 警)
3、 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产生冲 击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p65)
注意:构图力求饱满,宁大勿小。严格控制好曝 光量,多用手动光圈。不宜孤立使用特写镜头
六、电视景别的作用: (1)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 看的心理要求 (2)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形成了视觉节奏的 变化(如:远景接大全再接全景,节奏抒情、 舒缓。反之则跳跃、急切。 (3)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 向性,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 重点和顺序
不同色调的背景烘托主体,其它景别变换应以全景 的色调和影调为基础 作用: 1.对于场景有一个完整的观照。 2.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3.将被摄主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空间同时进行表现。 4.总调度镜头。
三、中景:必须注意抓住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 表情、动作,注意随中心点变化而变化。 突出放大了人物形体动作变化,强调内部线条及结 构的美感。
4、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白平衡调整、 自动黑平衡调整、自动光圈、自动变焦 距、自动增益控制、自动聚焦
5、 附属部件: 寻像器、交直流电源
7、摇臂:
8、移动轨:直轨、弯轨
9、反光板 10、调白卡纸 11、 话筒: 无线(WIRELESS WRR-855A)、 有线( REAR 超指向)、随机(FRONT)
侧面角度配合中景景别适合表现情节、情感交流,从侧面角度可以交代清 楚相互交流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谈心》这幅作品表现一位老战士与一位年轻战士谈话,年轻战士很不好意思, 用手去抚摸地上的小草,采用侧面角度将两人的位置、状态、关系交代得非常清 楚;
(2)斜侧面:有较强 的纵深感、立体感, 还可以突出二者之一, 分出主次(电视采访)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特性
一、空间特性 1、屏幕显示:像素(p8)、光色结合、 与电影的区别(电视画面是发光体, 电影画面是反光体) (1) 电视画面色彩夸张(p9) (2) 电视画面无纯黑画面(技巧p10) (3) 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4)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 不同步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特性
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 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 是电视节目运用得最为频繁、最为普 通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式。
在新闻节目和电视剧、现场直播 节目等绝大多数电视节目中,客观性 角度是基础性的、主流形态的拍摄角 度。如人物交流、活动,以平角拍摄, 方向选择注意叙事性的情节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