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视摄像的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的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的实验报告电视摄像的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电视摄像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方式。

然而,我们对于电视摄像技术的了解却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其原理和实验细节知之甚少。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视摄像技术,并探索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摄像原理的探究我们首先针对电视摄像的原理进行了实验。

我们使用了一台普通的摄像机和一台电视机作为实验设备。

首先,我们将摄像机对准一个物体,然后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将物体的图像转化为电信号。

接着,我们将摄像机的输出信号通过电缆连接到电视机上,电视机将信号解码并将其转化为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于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验二:光线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在实验二中,我们关注了光线条件对电视摄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我们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进行了拍摄实验,包括强光、弱光和均匀光线。

我们发现,在强光条件下,图像过曝,细节丢失;在弱光条件下,图像暗淡,噪点增多;而在均匀光线条件下,图像质量最佳。

这个实验结果提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获得最佳的图像效果。

实验三:摄像机对焦调节的实验在实验三中,我们研究了摄像机的对焦调节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焦距和对焦方式进行拍摄,并对比了不同情况下的图像质量。

我们发现,当摄像机对焦准确时,图像清晰度最高,细节丰富。

而当对焦不准确时,图像模糊,无法清晰辨认物体。

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对焦调节是获得高质量图像的关键步骤。

实验四:摄像机运动稳定性的实验在实验四中,我们研究了摄像机的运动稳定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我们通过手持摄像机进行拍摄,并尝试了不同的运动方式,包括平稳移动、颠簸移动和快速移动。

我们发现,当摄像机运动平稳时,图像清晰度较高,观看体验良好。

而当摄像机颠簸移动或快速移动时,图像会出现抖动和模糊现象,观看体验大幅下降。

这个实验结果提示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摄像机的稳定性,以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

电视摄像技术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 熟悉各种拍摄技巧和画面构图原则。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电视摄像技术水平。

二、实验原理电视摄像技术是通过摄像机将景物的图像和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经过处理后传输到电视屏幕上,让观众看到的图像和听到声音的技术。

实验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摄像机原理:了解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信号转换过程和镜头成像规律。

2. 拍摄技巧:掌握各种拍摄方法,如推、拉、摇、移、跟等,以及不同景别的运用。

3. 画面构图: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如黄金分割、三分法等,以及如何运用构图技巧突出主题。

4. 光线与色彩:了解光线和色彩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光线和色彩表现主题。

三、实验仪器1. 摄像机:SONY数字摄录一体机2. 电池3. 三脚架4. 录音设备5. 实验场地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 摄像机操作:- 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包括镜头、取景器、操作面板等。

- 学习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调焦、曝光、白平衡等。

- 掌握摄像机各种拍摄模式,如手动、自动、P模式等。

2. 拍摄技巧:- 学习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并实际操作练习。

- 掌握不同景别的运用,如特写、近景、中景、全景等。

- 学习画面构图原则,如黄金分割、三分法等,并在实际拍摄中运用。

3. 光线与色彩:- 了解光线对画面效果的影响,如光线方向、强度、色温等。

- 学习色彩搭配技巧,如冷暖色调、明暗对比等,并实际操作练习。

4. 后期处理:- 学习使用剪辑软件进行视频剪辑、添加特效等。

- 了解视频编码、分辨率等参数设置。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拍摄参数、画面效果等。

2.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如画面稳定性、色彩还原度等。

3.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1. 误差分析:- 摄像机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画面不稳定、色彩失真等问题。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填写要求(5篇范例)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填写要求(5篇范例)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填写要求(5篇范例)第一篇: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填写要求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填写要求总结(大部分关于固定画面的拍摄实验)请注意:1.实验原理的填写要求包括:固定画面拍摄的定义、造型特点、操作原理等,总之要详细一点儿。

2.实验过程及步骤要求:关于摄像机的具体操作内容不需要写,直接描述取景、肩扛和三脚架等主要内容。

3.思考题一定要做,这个占了20分哟,思考题不写,后果很严重!4.不要做愚蠢的抄袭者,抄也是有水平的!只要不让老师看出来,就是你的本事!(注:前半句是老师说的)。

但是,炒作也是要扣分的!5.态度决定一切!永远记住:学习是自己的事,一件事做了,就应该有它的价值,否则,就是浪费时间,那就没什么意义了!(鄙人之个人想法)6.本次作业上交时间:下个星期一早自习,望认真对待!说明:1.首先声明,我背后主使是:郭辉。

一切都是他的意思!2.交作业的时间自己把握好,逾期不候,我认真的!3.认真对待作业,这可是专业课,算平时成绩的!第二篇:电视摄像基础实验报告1电视摄像基础实验报告姓名:胡林萍班级:10级新闻1班组别:成绩:合作者:朱琼琼,田超云,黄君怡,崔思瑶指导老师:倪健实验日期:11月15日实验题目:摄像基础实验目的:1.认识摄像机各个部件的名称和功能2.熟悉摄像机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实验要求:1.熟识使用摄像机的注意事项2.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掌握各项要领实验步骤:1.借摄像机,开始实验2.老师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3.小组成员依次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法4.小组成员依次练习摄像机操作,调整;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练习各种执机方式,掌握其要领5.相互分享,交流心得6.结束实验,归还摄像机实验心得(要求300字以上):这次户外实训课让我发现了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并不是自以为那样对这款摄像机已经很了解了。

平时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听着,听到的时候是知道的,过后又忘了。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电视摄像实训报告在现在社会,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视摄像实训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视摄像实训报告1今天是开学后的第一次电视摄像的课,这是我第一次真真实实的接触摄像机,老师先是在课堂上教我们如何使用摄像机及摄像机一些基础的应用的知识。

随后老师安排我们到外面拍一段短片,实习要求是让我们用三个画面表达一个故事。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有让我们轻易解决的,也有让我们头痛的问题。

在实训的开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拍摄的故事剧本,就这个问题让我们大伤脑筋。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组开始进行一场大讨论,其实三个镜头的拍摄对于一些有过几次拍摄短片的同学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第一次刚接触摄像,并且从没有过摄像经历的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们策划了十个故事,还是觉得不够好。

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从这十个中选出一个最能表达主题最有创意的故事。

先用移镜头、大全境交待出环境,然后定在女主角身上,从大全境推倒近景。

用固定镜头和近景拍摄2-8分镜头。

这样使主体更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拍摄角度是指被摄主体和摄像机形成的.几何角度和心理角度。

几何角度包括:拍摄高度(俯角、仰角、平角)和拍摄方向(正面、侧面、背面)。

心理角度包括:主观性角度(模拟被摄主体的视线和视角进行拍摄)即主观镜头和客观性角度即客观镜头。

第六场的时候我们用主观性角度、平角拍摄男主角的看见的内容,避免越皱。

第二场2-14分镜头和第三场、第一场都是以对话为主,我们用客观性角度拍摄。

第四场、第七场和第市场是男、女主角用网络进行联系我们也用客观角度拍摄,聊天记录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想象当时两人的心情和表情。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最主要的手段是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改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电视摄像作业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作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视摄像基础技能训练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电视台演播室实验目的:1. 熟悉电视摄像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方法。

2. 学习电视镜头的分类和构图技巧。

3. 提高实际拍摄中的画面质量和技术水平。

实验器材:1. 摄像机:索尼PXW-FS72. 三脚架:三脚架牌三脚架3. 镜头:索尼E 18-105mm f/4 G OSS4. 录音设备:索尼PCM-D1005. 灯光设备:LED影视灯光6. 监视器:索尼BVM-F100实验内容:一、摄像机操作与设备使用1. 摄像机开机:按照操作手册,依次按下电源按钮,摄像机进入待机状态。

2. 镜头更换:根据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拧下原有镜头,安装新镜头。

3. 白平衡调整:根据拍摄环境,调整白平衡,使画面色彩还原准确。

4. 拍摄模式选择:根据拍摄内容,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如P模式、A模式、M模式等。

5. 录音设备连接:将录音设备连接至摄像机,调整录音参数,确保录音质量。

二、镜头分类与构图技巧1. 镜头分类:了解电视镜头的分类,如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掌握各类镜头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构图技巧:学习电视镜头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三分法、对称法、对角线法等,提高画面美感。

3. 镜头切换:掌握镜头切换技巧,如直接切换、渐变切换、交叉切换等,使画面流畅自然。

三、实际拍摄1. 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外景或内景进行拍摄,如公园、街道、演播室等。

2. 拍摄内容:根据拍摄场景,确定拍摄内容,如人物、风景、活动等。

3. 拍摄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调整摄像机参数,如焦距、光圈、快门等,保证画面质量。

4. 录音:在拍摄过程中,注意录音设备的使用,确保录音清晰。

5. 后期剪辑:拍摄完成后,对素材进行剪辑,调整画面节奏和音乐,制作成完整的电视节目。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电视摄像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方法,了解了电视镜头的分类和构图技巧。

在拍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摄像机参数,保证画面质量,同时掌握了录音设备的使用技巧。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答案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电视摄像技术实践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电视演播室实验人员:张三、李四、王五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视摄像的基本操作流程。

2.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3.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

4. 提高电视节目拍摄、制作和剪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摄像机:索尼PXW-FS52. 三脚架:曼富图190系列3. 灯光设备:LED柔光箱、影视灯4. 录音设备:索尼PCM-D105. 编导:笔记本电脑、摄像机遥控器6. 后期制作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三、实验内容1. 摄像机操作练习2. 拍摄场景设置与灯光调试3. 拍摄现场录音4. 电视节目剪辑与制作四、实验步骤1. 摄像机操作练习(1)熟悉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包括开机、关机、拍摄模式选择、白平衡调整、曝光控制等。

(2)练习摄像机的手动操作,包括焦距调整、光圈调整、快门速度调整等。

(3)掌握摄像机的遥控器操作,实现远程控制。

2. 拍摄场景设置与灯光调试(1)根据拍摄需求,布置拍摄场景,包括背景、道具、灯光等。

(2)调整灯光设备,确保画面亮度、色彩、对比度等符合拍摄要求。

(3)检查摄像机镜头与拍摄对象的距离,确保画面构图合理。

3. 拍摄现场录音(1)使用录音设备进行现场录音,确保音质清晰。

(2)注意录音时的背景噪声控制,避免杂音干扰。

(3)在录音过程中,与采访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录音内容完整。

4. 电视节目剪辑与制作(1)将拍摄素材导入后期制作软件,进行初步剪辑。

(2)根据节目需求,调整画面剪辑节奏、过渡效果等。

(3)添加背景音乐、字幕、特效等元素,丰富节目内容。

(4)完成节目制作,输出最终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了如何设置拍摄场景和灯光,熟悉了现场录音技巧,并掌握了电视节目剪辑与制作的基本流程。

2.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摄像机操作不够熟练,导致拍摄过程中出现画面抖动、焦距不准确等问题。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格式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格式
6.在小组观摩讨论后进行修改。
实验结论: (写出最后的实验结果及实验体会)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批阅日期:
新闻传播系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电视作品摄制
所属课程名称电视摄像
实 验 类 型综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
实 验 日 期2011.6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实验室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 掌握电视作品摄制的综合技能。
【实验原理】
电视作品的摄制分成创意计划、前期拍摄、后期编辑三个阶段实施。
【实验设备】
摄像机(索尼DSR-PD190P)、电池、三角架、专用磁带。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每个人须写清楚自己承担的工作)
1.小组成员通过集体讨论拟定分镜头脚本;
2.实验指导教师审核分镜头剧本;
3、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确定导演、摄像、编辑、演员及剧务等工种;
4.根据分镜头脚本分别组织拍摄;
5.根据分镜头脚本进行编辑合成;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电视摄像技术,探索实时拍摄和传输图像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完成实验,能够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术要点,以及学习电视摄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 构建电视摄像实验平台,包括摄像头、视频采集卡等设备;3. 使用适当的软件编程语言,编写程序控制摄像头的工作;4. 拍摄试验样本,并通过视频采集卡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上;5. 在计算机上对图像进行处理、展示和保存。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设备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将摄像头与计算机连接并安装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2. 软件编程:使用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程序调用摄像头采集图像,并将图像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上;3. 参数调试:通过调整摄像头参数,如曝光、对焦等,获取清晰可见的图像;4. 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各种处理,如增强对比度、锐化、滤波等;5. 结果展示:将处理后的图像在计算机上展示,并保存为指定格式的文件。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电视摄像技术,我们成功实现了实时拍摄和传输图像的目标。

摄像头能够准确捕捉目标物体的图像,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上。

在计算机上,我们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处理和编辑,满足不同需求。

四、实验收获与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视摄像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我明白了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知道如何配置相关设备,选择合适的软件编程语言进行图像采集和传输。

同时,在实践中,我进一步熟悉了图像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了如何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和保存。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摄像头的驱动安装、参数调整等。

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向老师请教,我顺利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完成了实验目标。

实验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电视摄像实验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深入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2. 固定镜头拍摄
3. 运动镜头拍摄
4. 演播室的使用
5. 电视新闻节目拍摄
6. MV拍摄
7.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

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
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

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

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
路上永往直前!
指导老师:第2页
实验一: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数码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摄像机拍摄前各种拍摄模式和各种参数的调整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分拍摄小组,为拍摄某一个节目做好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操作方法和技巧;
小组成员轮流练习调整各种参数;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了解摄像机的原理
二)了解机身主要部件和功能参数,掌握摄像机机身各部件调节
1、色温滤光镜调整
2、SHUTTER电子快门调整
3、GAIN开关选择
4、黑白平衡调整
三)摄像机镜头调节
1、焦距的调节
2、聚焦环与聚焦
3、光圈调节
4、寻像器的调节
四)摄像机的准备
总结:摄像机准备工作任务:
1、WHITE BAL 白平衡存储器选择开关选择
2、光圈选择为A,自动挡
3、黑白平衡调整
4、录音模式选择
5、时间数据设置
五)摄像机操作要领及技巧
1、拍摄稳定的画面
2、拍摄清晰的画面
3、拍摄相对平行的画面
4、拍摄准确的内容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小组之间相互学习讨论的感觉十分棒,一个不懂,会的人就手把手教,印象
很深刻。

通过这次实训课,我进一步熟悉了摄像机的构成,各按钮作用及使用方法;熟悉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调整,比如:P2卡的格式选择调整和格式化、白平衡调整、变焦、手动/自动聚焦以及声道音量电平的调整等等;进一步熟悉了三
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练习了各种执机方式。

像电视摄像这类专业课,只会课本理论知识往往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毕竟理论只能是引导,以后真正要用到的是专业实践。

实验二: 固定镜头拍摄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固定镜头拍摄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固定画面的特性和作用,掌握固定画面拍摄的方法技巧、同
时,提高构图的能力和摄像机操作能力。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分拍摄小组,为某一主题拍摄固定画面;
拍摄电视节目所必须的固定画面,分别按照不同景别拍摄不同的固定画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熟悉固定画面的特性和作用(知识)
二)掌握电视画面构图
1、构图的一次性
2、静态性构图
3、动态性构图
三)摄像机操作
1、聚焦
2、构图
3、曝光控制
四)画面造型元素处理
1、拍摄方向的选择
2、拍摄方向的选择
3、景别的选择
五)电视画面结构成分的处理
1、突出主体的拍摄
2、陪体的处理
3、前景的处理
4、背景的处理
八、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1、电视画面不稳、镜头晃动会影响画面内容的表达,应充分利用各种支撑物,如身边的树、电线杆、墙壁等等。

2、所摄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

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图形应横平竖直,以寻像器的边框为准来衡量。

画面中的水平线与寻像器的横边平行,垂直线与寻像器的竖边平行。

实验三: 运动镜头拍摄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运动镜头拍摄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运动拍摄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运动摄像的方式。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分拍摄小组,为某一主题拍摄运动镜头;
运动画面构图;
运动画面拍摄。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客观性角度和主观性角度
二)掌握运动方式
1、推镜头的画面特征、功能和表现力
2、拉镜头的画面特征、功能和表现力
3、摇镜头的画面特征、功能和表现力
4、移动镜头的画面特征、功能和表现力
5、跟拍镜头的画面特征、功能和表现力
6、升降镜头的画面特征、功能和表现力
三)运动镜头拍摄
1、拍摄推镜头的方法及要领
2、拍摄拉镜头的方法及要领
3、拍摄摇镜头的方法及要领
4、拍摄移动镜头的方法及要领
5、拍摄跟镜头的方法及要领
6、拍摄升降镜头的方法及要领
四)具体操作步骤
1.白平衡调整
2.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运动镜头的速率要匀,不能忽快忽慢,无论是推、拉、瑶、移还是其他技巧,都应当匀速进行。

镜头的起、落幅应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实验四:演播室的使用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演播室的使用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演播室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1.编写新闻口播稿
2.根据口播稿进行拍摄
3.实时录制,后期编辑素材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编写新闻口播稿
新闻口播稿
二)根据口播稿进行拍摄
1.白平衡调整
三)实时录制,后期编辑素材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想要好好的完成这个实验,必须要分工合作,大家都要配合导演。

跟随导演的口号行动,才能拍出好的作品。

当然,前期准备也非常的重要,口播稿必须得精悍,新闻内容主题必须要要有时效性。

播音员吐字清晰,发音标准。

采访必须真实,有针对性,内容必须积极向上,拒绝冗杂。

实验五: 电视新闻节目拍摄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电视新闻拍摄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并掌握电视新闻稿及电视新闻的拍摄;
掌握电视新闻拍摄方法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1.编写电视新闻稿
2.电视新闻拍摄
3.上载并编辑素材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编写电视新闻稿
分镜头脚本
二)电视新闻拍摄
1.白平衡调整
三)上载并编辑素材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此实验必须将口播稿和拍摄内容相结合,确定拍摄顺序。

然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按步骤在演播室进行拍摄。

拍摄时需注意播音员的衣着是否整洁,最好是小小的化个妆,使拍摄结果更加完美。

拍摄前应调整各个摄像机的白平衡,防止后期剪辑出现色调不一的现象。

实验六: MV拍摄
一、实验课程名称
《电视摄像》
二、实验项目名称
MV拍摄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掌握分镜头脚本的;
掌握MV拍摄方法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1.编写MV分镜头脚本
2.根据脚本进行拍摄
3.上载并编辑素材
五、主要仪器设备
摄像机、三脚架、磁带、SD卡、电池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一)编写MV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脚本
二)根据脚本进行拍摄
1.白平衡调整
三)上载并编辑素材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确认剧本后,写出分镜头脚本。

根据我们现在的技术和经验来看,分镜头最好充分体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创作思想,和创作风格。

画面形象须简捷易懂,不需要太多的细节。

细节太多反而会影响到总体的认识。

对话,音效等标识需明确,而且应该标识在恰当的分镜头画面的下面。

分镜头间的连接须明确,一般不表明分镜头的连接,只有分镜头序号变化的,其连接都为切换,如需溶入溶出。

分镜头剧本上都要标识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