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树原文、翻译及赏析
《庭中有奇树》原文及翻译

庭中有奇树
佚名〔两汉〕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
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庭中有奇树赏析

庭中有奇树赏析《庭中有奇树》作者:佚名庭中存有奇树,绿叶播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存有奇树》意思: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庭中存有奇树》注解: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疲”表述。
“播发华滋”,花掉上开得正兴盛。
3、荣:犹“花”。
4、并致:送抵。
5、贡:献。
一作“贵”。
《庭中存有奇树》品酒: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下女子的春草之情,常常从季节的切换去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封建礼教的轻微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是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苦,都可能将引发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门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就是那样乏味而缺乏变化,并使人深感麻木。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切换,就是她们最脆弱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消逝,而想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
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
庭中有奇树逐句赏析

庭中有奇树逐句赏析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你看啊,这庭院当中有一棵很奇特的树呢。
“奇”字就一下子把这棵树的与众不同给点出来了。
然后说“绿叶发华滋”,那绿色的叶子啊,长得可茂盛了,还开出了繁茂的花朵。
就好像这棵树特别有活力,在庭院里努力地展示自己的美。
就像我们人有时候也会精心打扮自己,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一样。
这棵树也像是在对这个庭院说:“看我呀,我可美啦!”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时候呢,有人就忍不住啦,伸手去攀折这树上的花朵。
为啥呀?是要把它送给自己思念的人呢。
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感啊。
就像我们在生活里,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和自己心里在乎的人分享。
可能是远方的恋人,也可能是好久不见的好朋友。
这花朵就像是承载着满满的思念和爱意,就盼着能快点到那个人的手里,让那个人也能感受到这份美好。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花朵被折下来了,那香气啊,就充满了衣袖。
可是呢,这思念的人在很远的地方啊,没办法把这带着满满思念的花朵送到他身边。
这就有点小伤感了呢。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有很多的爱和关怀想给别人,但是因为距离或者其他的原因,就是做不到。
这时候心里就会有点失落,就像手里拿着个宝贝,却不能给最想给的那个人。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这花其实有什么特别珍贵的呢?也不是说它价值连城。
只是因为和思念的人分别的时间太久了呀。
这就说出了重点,不是花本身多好,而是这花背后的思念太沉重了。
就像我们有时候会留着一些很普通的小物件,可能是一张小纸条,或者是一个小发卡,对别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但是对我们来说,那是和某个重要的人有关的回忆,就显得无比珍贵了。
这首诗啊,把思念之情通过这么一棵庭院里的树和树上的花,表现得是那么细腻又动人,就好像是我们自己心里的思念被人给说出来了一样呢。
《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古诗十九首 - 庭中有奇树汉·无名氏原文: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注释: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滋:当“繁”解。
“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
荣:犹“花”。
馨香:香气。
致:送达。
贵:一作“贡”,献。
最后二句是说,这枝花本不值得远寄给你,不过离别久了,借以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尽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
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
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原文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汉] 汉无名氏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作品赏析【注释】:出自《古诗十九首》之九。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尽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
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
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
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
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出自两汉的《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赏析这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
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
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春意盎然。
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
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
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两句诗写得很朴。
庭中有奇树原文翻译

庭中有奇树原文翻译
《庭中有奇树》是汉代佚名的诗作。
原文如下: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注释
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华:花。
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遗(wèi):赠送,赠与。
馨(xīn)香:香气。
盈:充盈,充积。
致:送到。
贵:珍贵。
一作“贡”。
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赏析
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全诗八句,前四句描写环境,后四句抒发情感。
诗中每两句提示一个完整的意象,四个意象正是起、承、转、合的安排,层次井然,一气呵成,风格明快,情感深挚。
《庭中有奇树》翻译、背景、主题思想

《庭中有奇树》赏析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
【原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作者】
选自《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背景】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
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主旨】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