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段洪潮补偿调度模型及应用
基于EFDC模型的感潮河网地区闸门调度研究

基于EFDC模型的感潮河网地区闸门调度研究
张现国;王慧鹏;黄绵松;郑蕾;刘晓芳
【期刊名称】《人民珠江》
【年(卷),期】2022(43)7
【摘要】水动力调控是治理黑臭水体、建立良好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措施。
对于感潮河网地区,做好闸门泵站调控的水动力调控达到活水循环是水环境问题治理的关键。
研究了福州感潮河网地区水系水质维持的水动力调度模拟。
基于EFDC 构建福州复杂河网水系水动力水质模型,模拟研究区内不同水质目标及引水条件下的闸泵调度对河道水质变化影响。
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得出结论:采用潮差引水可以降低运维成本,但是无法使水质恢复维持在优秀水平;采用泵站引水可以快速恢复河道水质,使用不同位置泵站对河道内水质产生影响不同,应根据实际的运维目标进行调整;同时开启水系南侧闸门及泵站易导致河网中心区域水体流向反复,引发水体震荡,不利于河道水质恢复维系,在运维调度中应避免同时开启。
研究结论可以为感潮河网地区水质维系和水动力调控实施提供方法借鉴。
【总页数】7页(P96-102)
【作者】张现国;王慧鹏;黄绵松;郑蕾;刘晓芳
【作者单位】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2
【相关文献】
1.基于GIS和HydraN的复杂河网地区泵闸电排联合配水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2.基于 EFDC 模型的感潮江段溢油事故风险预测
3.感潮平原河网水流水质计算模型应用研究
4.滨海平原感潮河网及湖泊地区排涝闸门规模研究
5.黑臭水体治理形势下的潮汐河网地区纳潮引水调度周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潮河口平原防洪排涝的探索——以浙江省某河口为例

感潮河口平原防洪排涝的探索——以浙江省某河口为例章哲恺;汤丽慧;陈志刚;郑雄伟【摘要】Our country has a long coast with lots of estuaries and harbors. During typhoon season, the influence of typhoon existsto varying degrees in the south- eastern coastal areas. Typhoon could bring heavy rains and storm surges to many parts of coastal areas. And it also can bring flood disaster, which led to much economic loss. Take a tidal estuary of Zhejiang province forexample, this article made full use of speci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 in estuaries, presented the solution of moving outside the tidal sluice in estuaries for increasing the adjustment and storage capacity and ensuring safety in regional flood control anddrainage. This solution will enhance flood protection and watedogging drainage capacity in coastal tidal estuaries.%我国海岸线绵长,河口港湾众多,东南沿海地区在台风季节经常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影响。
感潮河段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

感潮河段水沙数学模型研究与应用董炳江;袁晶【摘要】感潮河段的水流和泥沙运动均具有很强的非恒定性,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一套感潮河段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模型采用同位网格的SIMPLEC法对水流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较全面地考虑了非均匀悬移质及推移质运动,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以长江下游口岸直河段和仪征河段为例,分别对模型作了定床和动床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从而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2(043)001【总页数】4页(P18-21)【关键词】数学模型;泥沙冲於;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作者】董炳江;袁晶【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42长江下游有相当长河段属于感潮河段,感潮河段水流不仅受径流的影响还受到潮汐动力的作用。
由于潮汐存在周期性变化,在涨潮、落潮更替阶段,流向也随之朝相反的方向改变;流速和流量亦随潮位的不同而变化,因此水动力特征极为复杂。
感潮河段泥沙大体来自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内陆径流挟运而来的流域泥沙,另一部分为随潮而来的海域泥沙,且泥沙运动与水流运动呈现出复杂的关系,水流、泥沙运动均具有很强的非恒定性,而非恒定输沙也正是未来泥沙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1]。
随着人们对泥沙输运过程认识的进展和数值计算条件、方法的提高,泥沙数学模型在感潮河段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日益成为研究水流、泥沙等运动规律的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2]。
感潮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主要依据非恒定水动力学、河流泥沙动力学、河床演变等基本方程,根据一定的河道地形和水沙条件,利用现代高速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求解技术,通过模型的反复试算、率定,从而预测、预报在一定水沙和河道边界条件下的水沙运动和河道冲淤变形,是目前研究感潮河段水动力情况、河势变化预测预报以及工程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水资源调度对感潮河段盐度影响的模拟分析

水资源调度对感潮河段盐度影响的模拟分析
陈融旭;韩龙喜;颜芬芬
【期刊名称】《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卷),期】2014(0)6
【摘要】水库运行后,由于其兴利调节作用,使下游河道的径流量发生改变,从而对感潮河段的盐度造成影响。
因此,在结合相关地质及水文资料基础上,建立感潮河网一维水流—盐度耦合模型,对浙江某大型水库运行后,下游感潮河段的盐度变化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水库运行后,盐水入侵的基本性质不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水库的调节作用在一定时段和程度上对盐水入侵起到有利影响。
【总页数】4页(P218-221)
【关键词】水资源调度;盐度;感潮河段;水流-盐度耦合模型
【作者】陈融旭;韩龙喜;颜芬芬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浅水湖泊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97.11
【相关文献】
1.感潮河段洪潮补偿调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J], 吴凤燕;董前进;操建峰;柳咏心;陈恺祥
2.基于自动分潮优化技术的辽东地区感潮河段河口区潮汐规律模拟研究 [J], 孙毅
3.钱塘江涌潮对杭州河段水资源的影响 [J], 周鹏飞
4.长江感潮河段潮波传播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黄竞争; 张先毅; 吴峥; 刘锋; 蔡华阳; 杨清书
5.感潮分汊河段二维浅水非恒定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J], 李有为;雷雪婷;闫军;陈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潮河段设计洪水位计算的频率组合法

1 水位函数
由 洪 水 成 因 分 析 可 知,对 于 一 定 的 流 域 及 河 道 状 况,感 潮 区 内 的 洪 峰 水 位 是 流 域 面 平 均 雨 量
及 潮 位 的 函 数 ,即
Z=g(P,H)
(1)
式 中 ,Z为 洪 峰 水 位 ;P 为 形 成 洪 峰 水 位 所 对 应 的
流域面平均雨量;H 为对应的最高潮位;g为某种 函数形式。
一般采用试 错 法 来 确 定 式 (1)中 流 域 面 平 均 雨量 的时 段 长,如 果 选 择 的 时 段 长 能 使 函 数 关 系 Z= g(P,H)最 为 密 切 ,该 时 段 长 即 为 所 求 。
2 频率组合法的基本原理
推 求某个 站的设 计洪 水位,也就是 求事 件 {Z ≥z}出现的概率 P{Z≥z}。假设随机变量 Z(某站 的 水位)为随机变量 H(相应 潮位站 的潮位)及 P (流域面平均雨量)的函数,故按照概率论理论 , [4] 可得
步骤 4 计算乘积 F2(p1)ΔF1(h1),F2(p2)·
ΔF1(h2),… ,F2(pn- 1)ΔF1(hn- 1)。 步骤 5 用 式 (5)计 算 水 位 z1 出 现 的 概 率
P{Z≥z1},即 P{Z≥ z1}= F(z1)= F2(p1)·
ΔF1(h1)+ F2(p2)ΔF1(h2)+ … + F2(pn-1)ΔF1
潮位 H 和流域面平均雨量 P的频率曲线已知, 据此可以得到频率组合法计算的主要步骤为:
步 骤 1 给 定 某 个 站 的 一 个 水 位 z1,目 的 是 求水位 z1出现的概率 P{Z≥z1}。
步骤 2 由大到小给出一组可能出现的相应
潮位站的潮位值 h1,h2,…,hn,并从潮位 频 率 曲 线 中得到相应的概率 F1(h1),F1(h2),…,F1(hn),求 得 相 邻 的 概 率 增 量 ΔF1(h1)= F1(h2)- F1(h1),
基于Copula函数的感潮河段洪潮遭遇组合风险分析研究

水文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第39卷第2期2019年4月Vol.39No.2Apr .熏2019感潮河段的防洪工程设计标准主要取决于河道历史水位情况,而该水位受上游洪水和下游潮汐顶托双重影响[1,2]。
传统方法是以特定设计频率的洪水(如20a一遇)与特定的设计频率的潮位(如高潮位的历史极值)组合,进而模拟感潮河段的水位变化,推求设计水位。
但该方法忽视了洪水与潮汐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3]。
近年来,专家学者多采用Copulas 函数进行水文多变量联合分布的模拟[4-6],并论证其在洪(雨)潮遭遇方面的适用性。
同时由于研究洪潮组合规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实测径流资料匮乏的问题。
国内外现行类似的研究大多是采用降雨资料代替径流资料进行频率计算。
如杨星等[7]以深圳站的雨量资料、赤湾站的潮位资料研究深圳市洪潮遭遇风险模型中,就基于雨洪同频的思想,使用实测的降雨数据代替径流数据计算设计频率,通过Clayton Copula 函数计算洪潮组合概率。
涂新军等[8]以深圳市西乡河为研究区建立了雨潮遭遇联合分布模型,分析选样方法和重现期问题来研究滨海城市防洪潮安全问题。
综合分析,现行采用Copulas 函数分析洪潮组合的方法大多缺乏对设计组合值的风险量化,或刻画风险的指标过于单一不能较为全面的评估设计值。
本文考虑研究区特性,采用了以洪为主工况的选样方法,基于雨洪同频的思想(以下皆以设计降雨频率代替设计洪水频率),选取了年最大1d 降水量和对应日的最高潮位作为设计频率分析样本。
由Copula 函数的性质和实测数据的结构特性,选取了GumbelCopula 函数建立联合分布。
此外,针对洪潮遭遇风险评价指标单一问题,本文基于联合分布函数构建风险模型集,对提出的几种组合类型进行多角度分析,以期为感潮河段防洪工程的设计风险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1洪潮遭遇组合联合分布及风险模型构建1.1联合分布函数及其参数估计本文中洪潮遭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endall 秩相关系数τ和Spearman 秩相关系数ρ刻画。
感潮河段洪水位动力数值预报方法在闽江下游的应用

感潮河段洪水位动力数值预报方法在闽江下游的应用
郭大源;彭吉辽
【期刊名称】《水文》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福州市地处闽江下游的感潮区,见图1。
闽江上游来的洪水与由闽江口进来的潮水在该区段遭遇,常常给福州市的安全带来威胁。
如何做好这一区段的洪水预报,是福州市减轻洪水灾害的非工程措施之一。
【总页数】5页(P29-33)
【作者】郭大源;彭吉辽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38.6
【相关文献】
1.伴随方法在热带气旋路径预测的统计动力预报方案(SD-90)中的应用的研究--Ⅰ:理论基础及数值试验 [J], 项杰;伍荣生;黄思训
2.BP神经网络在感潮河段水动力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J], 王炎;王船海;王妮;陈景波;许强
3.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可预报性研究的若干动力学方法 [J], 段晚锁;丁瑞强;周菲凡
4.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方法与寒潮预报 [J], 陈静;桑志勤
5.有潮河段洪水过程水位动力数值预报方法在闽江下游的应用 [J], 郭大源;彭吉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潮河网活水畅流方案研究

感潮河网活水畅流方案研究摘要:诸暨市店口镇主要水系是横山湖河网,为感潮平原河网。
本文以此区域为例,构建MIKE1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多种活水方案进行比选,模拟出不同方案下活水效果,以活水用时为标准,选出适合该地区的活水方案,既为店口镇水生态改善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它相似地区利用潮汐水动力进行生态活水提供参考。
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诸暨市店口镇依托五金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伴随着店口镇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镇粗放式扩张,水系保护与治理一直缺少专业规划的指导与约束,水环境不断恶化,人水矛盾日益突出。
改善水环境已成为当地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店口镇需要有灵动、水质优良的水体,体现良好的生态质量;需要营造优美的水景观,提升发展的潜力。
店口镇位于浦阳江右岸,潮汐作用明显,但是并未合理利用,集镇内河道存在水体动力不足,流动性差,断头河道成为黑臭水体等问题。
店口集镇河网并不密集,现状共有8条河道主干河道,四台泵站,一座闸门。
对于内河水动力不足的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陈晨【1】通过 MIKE11水动力模型对张浦镇水系进行模拟,根据河道流速分布情况,推荐最优方案作为联圩活水畅流方案;董胜男【2】从生态需水量的角度对阜阳市颍西片区活水工程方案进行研究。
董亮【3】等构建了一维非稳态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定量评估不同水平的活水方案对太湖流域锡澄片主城区水体流动性和水环境的改善效果。
总结前人的研究,统筹规划现有水利工程调度及外部潮汐水动力合理利用,是店口集镇实现节能高效活水的必要条件。
1 研究方法及数据1.1研究方法1.1.1水动力MIKE11能够有效地模拟急流和缓流,并自动进行流态判别;拥有闸门等控制性结构物模块,能够对闸门等控制性结构物按照多种运行调度方式进行灵活控制,适合于本项目河网水系的水动力与水质模拟。
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式中:x、t分别为计算点空间和时间的坐标,A为过水断面面积,Q为过流流量,h为水位,q为旁侧入流流量,R为水力半径,α为动量校正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8期2 0 1 2年8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8Aug.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08-0047-04感潮河段洪潮补偿调度模型及应用刘 晨,董增川,李 臻,胡晓雨(河海大学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摘要:滨海流域进行实时预报调度时,通常建立将水库调度模型与下游感潮河段水位演算模型相结合的综合调度系统,以福建省山仔水库为例,利用主要控制断面的安全水位作为控制条件决定水库的放水过程。
由于感潮河段受上游出库洪水与下游潮位的双重影响,河道水位出现复杂的周期性变化,采用以洪潮分离为出发点的双向波演算法构建感潮河段的水位演算模型,并结合感潮河段的水位变化趋势,考虑水库洪峰来临及下游河段相应时期高低潮位过程,动态调整水库下泄量,以提高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
关键词:防洪调度;感潮河段;补偿调度;潮洪分离;双向波中图分类号:TV124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1-07,修回日期:2012-02-27作者简介:刘晨(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mail:liuchenzi_330@126.com通讯作者:董增川(1963-),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mail:dongzengchuan@163.com 山仔水库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境内的敖江中游峡谷中,水库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 64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57.8m3/s,水库下游流经连江河段,由连江县东岱乡大涂村汇入东海。
山仔水库是个具有灌溉、发电、供水和防洪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利枢纽工程,主要承担下游连江河段的防洪任务。
流域内洪水主要由台风暴雨形成。
7~9月为台风雷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30%以上,在此期极易产生灾害性洪水。
敖江流域下游受潮水影响,每年5~10月均有台风登陆可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常带来暴雨、暴潮等破坏性灾害,洪涝灾害主要成灾于中下游低洼地区。
在距山仔水库约6km处设有一塘坂水文站,作为流域的控制出口站,记录多年水位、流量、降雨资料。
下游感潮河宽、坡缓,两岸地形平坦,入海口潮水可顶托至连江大桥。
在入海口1km处有琯头潮位站,该站主要受天文潮影响,受干流洪水影响不明显。
影响琯头站的天文潮为不规则半日潮,每日有两个高潮两个低潮。
琯头站记录了2005~2010年逐时段整点潮位资料。
由于敖江流域受到台风雨的影响较大,入海口的海潮变化强烈,对下游20年一遇的偏低的防洪标准,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防洪设计及调度。
在现有工程措施的条件下,分析潮汐变化及降雨径流的共同作用下河段水位变化关系,用于对敖江流域的防洪调度进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1,2]。
为此,基于洪水波运动及潮水周期性变化规律,构建了感潮河洪潮补偿调度模型,并分析了两种补偿调度方案,获得了优化水库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1 感潮河道洪潮补偿调度模型1.1 建立水库调度基本模型洪潮补偿调度模型的目标即是在保证各防洪控制点安全行洪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根据潮水位的高低变化调整水库的下泄流量,使整个调度期内的河道下泄量尽可能接近于河道的行洪能力,具体目标函数为:minF=∑nt=1∑mp=1q防p,t-q防p,()安2(1)式中,n为调度期内的时段数;m为防洪控制点个数;q防p,t为防洪控制断面p在t时段内的下泄量;q防p,安为防洪控制断面p的安全下泄量[3~5]。
考虑最大削峰下水库出流的水库调度约束条件有四方面。
(1)最高库水位约束。
Zt≤Zt,max(2)式中,Zt、Zt,max分别为t时段末的水库水位、允许最高库水位。
调度期内,不同时期(汛期、非汛期内)水库最高库水位要求不一致。
(2)调度期末水位约束。
Z末=Z末,控(3)式中,Z末、Z末,控分别为调度期末的库水位、水库所允许的最高控制水位。
调度期末的水位约束为汛期提供洪水库容。
(3)水库下泄能力约束。
qt≤q能(Zt)(4)式中,qt、q能(Zt)分别为t时段内的水库下泄流量、水位Zt对应的水库下泄能力。
(4)下泄量变幅约束。
qt-qt-1≤Δq容(5)式中,|qt–qt-1|、Δq容分别为相邻时段内的水库下泄量变幅、所容许的下泄量变幅值。
该约束条件可避免出现河道水位陡涨陡落,有利于堤防安全。
1.2 感潮河段双向波水流演进约束双向波水位演进是将感潮河道的水位过程分为洪水波与潮水波,并假设这两种水波在传播过程中相互独立。
将洪水波从上游向下游演算,潮水波由下游向上游演算,在河道中的防洪控制断面处[6]将洪水波与潮水波线性叠加,即可获得该控制点的水位。
分别从感潮河道的上游河段与下游河段算起,联立河段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以水位为计算对象,由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程转化而来。
河道水位演进公式为:H下,t+1=C0H上,t+1+C1H上,t+C2H下,t(6)其中C0=α1Δt-2xLB2LB(1-x)+α2Δt(7)C1=α1Δt+2xLB2LB(1-x)+α2Δt(8)C2=-α2Δt+2LB(1-x)2LB(1-x)+α2Δt(9)式中,H为断面水深;下标上和下分别代表上断面和下断面;下标t和t+1分别代表时段初和时段末的相应值;α1、α2分别为上、下断面流量水深关系系数;Δt为计算时段;x为河道平均水深;L为河段长度;B为河段平均河宽。
利用式(6)将洪水波与潮水波分别从上断面和下断面向中间断面做水位演进计算,得到中间断面的洪水波与潮水波水位[6,7]。
河段中间断面水位由演进后的洪水波与潮水波线性叠加获得:H中,t+1=β0+β1H上中,t+1+β2H下中,t+1(10)式中,β0、β1、β2均为叠加系数;H上中,t+1为上游洪水演算到中间计算断面水深值;H下中,t+1为下游潮水波演算到中间计算断面的水深值;H中,t+1为中间断面水深[6,7]。
对感潮河段进行计算后,求得防洪控制点的水位Z防(t),并比较求得最高水位Zmax。
若获得的防洪控制点最高水位不超过警戒水位Z安,则q(t)即为所求结果;反之,则进行错潮调度。
1.3 错潮通过分段试算方法求得最大削峰目标下水库出流q(t),再在水库不放水情况下进行演算至防洪控制点,求得整个时段内防洪控制点的水位变化过程{Z防(t)},并计算得防洪控制点整个时段内最大水位差max{Z安-Z防(t)}。
当某一时段内Z防(t)>Z安,则计算系数比为B(t)=(Z安-Z防(t))/(max{Z安-Z防(t)})。
假定水库按水库出流q(t)=q(t)*B(t)泄流实现错潮调度,计算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是否超过Z安,不超过则q(t)即为所求结果;反之,令q(t)=q(t)+Δq,重新调节水库削峰过程,计算直到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不超过Z安为止[8~10]。
流程图见图1。
图1 错潮计算流程图Fig.1 Staggering tide calculation flow chart2 结果与分析2.1 参数率定通过分析,感潮河段的双向波水位演算上边界采用山仔水库出流演算至观音阁断面的洪水预报过程,下边界采用潮汐预报的琯头2005~2007年潮水位过程。
连江感潮河段分成3个断面,因塔头站断面位于潮区界以上,主要受洪水作用,不受潮水顶托影响,故选择塔头断面为中间控制断面。
利用该河道各断面的实测断面资料,建立河宽水深关系B=f(H),分别求得各断面的平均河宽B,平均河长L。
鉴于连江感潮河段河床稳定、坡度较缓,可认为水深随河宽的变化不大,故假定B、α为常数。
利用实测3场次暴雨洪水资料,分别从上游和下游向塔头控制断面演算,进行洪水波和潮水波的双向叠加。
率定后参数为:α上1=α上2=190,α下1=α下2=1 100,β0=-0.77,β1=0.33,β2=0.57(上标中的上、下分别为从上游断面和下游断面开始演算)。
利用该结果对20070809场次洪水进行双向波水位演算校核,结果见表1。
由表可看出,水位计算误差、下泄流量相对误差分别在0.2m、·84·水 电 能 源 科 学 2012年第30卷第8期刘 晨等:感潮河段洪潮补偿调度模型及应用表1 塔头站双向波水位演算结果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calculation results at Tatoustation by useing bi-direction waves model塔头断面最高水位/m实测计算塔头断面最大下泄流量实测计算峰现误差/h3.30 3.46 279.0 293.6 1注:塔头断面最大下泄流量单位为m3/s。
10%以内,峰现时间误差为1h,因此认为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感潮河段的水位过程。
2.2 水库调度演算根据水库调度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结合山仔水库实际的防洪要求及下游感潮河段的潮水影响建立两套水库调度方案:①规则调度方案。
基于山仔水库防洪调度原则,确保下游连江塔头防洪任务的规则调度方案。
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尽可能保持汛限水位。
当水库水位小于等于正常高水位时,水库最大下泄量不得超过控制下的安全泄流量;当大于正常高水位时,闸门全开,水库下泄量不受控制。
②补偿调度方案。
考虑下游潮水影响的补偿调度模型。
该方案主要是利用洪峰与高潮水位来临的不同时段控制水库出流量,实现错峰错潮的目的。
首先按最大削峰原则得到水库出流量,由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获得控制断面水位。
当水位小于警戒水位,可适当增大水库出流量;反之减小水库出流量。
2.3 结果分析目前,敖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以塔头断面20年一遇设计洪水,需将最大下泄量控制在3 990m3/s。
以入海口琯头站预报潮位过程为例,按规则调度和补偿调度两种方案进行洪水调控,其中塔头断面的控制水位为4m。
调度起调时间、结束时间分别为2007年8月21日11:00、22日11:00,计算时段长1h,起调水位80m,起调时刻泄流50m3/s。
其中,汛限水位87m,相邻时段泄量允许变幅100m3/s。
水库调度部分模拟过程见图2,调度特征值见表2。
由图、表可看出,水库调度模型与下游感潮河道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结合,求得两种调度方案对应的感潮河段防洪控制点的最高水位均小于警戒水位4m,达到防洪要求,其中通过补偿调度水库的最大削峰率由图2 水库调度模拟过程线图Fig.2 Discharge hydrographs for reservoir operation表2 补偿调度与规则调度结果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calculation results by usingcompensation and ruling operation调度方案最大流量/(m3·s-1)入库出库削峰率/%塔头断面最高水位/m补偿调度5 280 2 700 48.9 3.431规则调度5 280 2 710 48.6 3.57948.6%提高到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