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病句的辨析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

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知识点总结
1.主谓一致:判断主语与谓语在人称、数方面是否一致,如“我喜欢
他们”的主谓一致,可修改为“我喜欢他们们”。
2.时态语态:判断句子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是否正确,如“他昨天见
了我”中的动词时态错误,应改为“他昨天见我”。
3.代词指代:判断代词的指代是否清晰,如“我买了一本书,它很有趣”中的代词“它”无明确的指代对象,应修改为“我买了一本书,这本
书很有趣”。
4.主语从句:判断句子中的主语从句和主句是否一致,如“他说他去
了图书馆”中的主语从句和主句不一致,应修改为“他说他去图书馆”。
5.定语从句:判断句子中的定语从句是否正确引导和连接,如“我买
了一本书,其中包括了关于历史的知识”中的定语从句引导词错误,应修
改为“我买了一本书,其中包括了关于历史的内容”。
6.同音错别字:判断句子中的同音词和近音词是否使用正确,如“这
本书非常有意思”中的错别字“意思”,应修改为“有意义”。
7.标点符号:判断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如句子缺少或多
余标点符号,应进行相应的修改。
总之,中考语文病句的判断与修改需要考生对语法知识和语文表达能
力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中考复习——病句辨析及修改

病句辨析及修改
黄忠
中考常见病句类型
(一)用词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语序不当 (四)成分残缺 (五)重复罗嗦(六)表意不明 (七)不合逻辑
(一)用词不当
句子中用词有不符合语境的现象,如词语 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或关联词误用等。
1、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2、“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 “断定”。)
概念混淆。 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 《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 (《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
滥用副词,介词以及否定词的混乱使用。 如: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
(“将”和“了”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
7、并列结构要当心,谨防前后出问题。
8、增删调换灵活用,句子毛病定除去。
聚焦中考
选择题形式 (2011年郴州)4.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 项(2分)( C )
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虽然是爱的抚慰,往往还有做人的 道理,处世的态度。 C.沙丁鱼是一种十分受人欢迎的海产,但是经过长途运输, 往往剩不下几条活鱼。 D.为了增强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了解诗歌的一些体 裁知识,是很必要的。 A、防止„ 不恶化“,应去掉“不”(不合逻辑) B、“虽然”改为“不仅” (用词不当)
(六)表意不明
包括指代不明,有歧义等
1、王明发现张华正在和他的同学探讨问题。 2、前面走过来两个学校的老师。
3、动手术的是他父亲。 4、他看见父亲在和他的同学说话。
(七)不合逻辑事理
不合逻辑事理,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客观事实的一种 病句。
2020年中考备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病句的辨析(含修改辨析)

中”,或将“对大家的启发很大”改成“大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
运动。(把“强烈”改为“有力”。) D.读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作者
专题三
病句的辨析 (含修改辨析)
(5年5考)
青海中考对病句的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常考病句类型主要有 以下几种: 1.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当主语或谓语是比较复杂的短语(并列短语居多)时,要揣摩主谓是 否搭配。因为比较复杂的短语可能出现多个主语共用同一个不能共用的谓 语,或多个主语与多个谓语不能对应搭配。 例: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和伟大的形象,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分析:句中主语“崇高的革命品质”和谓语“浮现”搭配不当,应删 去“崇高的革命品质和”。 (2)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能否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分析:句中“能否(两面)”和“是(一面)”搭配不当,应将“否” 去掉或在“一个人”后加“能否”。 (6)关联词搭配不当。 当句中有关联词时,看是否有关联词搭配不当、关联词错位等语病, 这要求大家熟练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 例:一个人只要不断努力,顽强拼搏,才能获得最大的胜利,登临人 生的顶峰。 分析:句中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只要”和“才”搭配不当,应将 “只要”改为“只有”。 2.成分残缺 (1)缺主语。(2018、2016、2015年考查)
当主语或宾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的一部分不搭配。主要表现为宾 语不能陈述主语,主语与宾语对应的是不同的对象,或者是逻辑上无法对 应的两个不同事物。
例:春天的西宁人民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与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 好时机。
初中病句知识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初中病句知识点:病句辨析与修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考点简析】中考语病修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子成分残缺,句子成分搭配不当,句子成分多余,语序不当,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句式杂糅,重复罗嗦,用词不当,用词大小概念并列不当,否定不当。
修改时,借助敏锐的语感进行判断,感觉别扭、拗口的地方往往是语病所在;找出主干。
先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得当;理出枝叶;在句子中,定语、状语、补语,看它是否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体味语意。
看语意是否有问题,语序是否合理,句式是否杂糅,前后是否矛盾、一致,有无歧义;弄清关系。
主要针对复句,看复句间分句之间的关系,看关联词语是否合理。
【课前自主复习】试题1在下面原句上修改病句。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考点解析:主要的病因是词语的位置错了,修改是将词序颠倒即“保护并了解”改成“了解并保护”试题2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
考点解析:题病因句子成分多余,重复罗嗦。
应去掉“一个班级”。
题病因是次序不当,应将“组织”和“立即”换位置。
【课堂跟进练习】试题1修改下面划线句子,使其表意明确。
《市公共汽车乘坐规则》规定:每位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解题导引:解题时,先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看是否有残缺,是否搭配得当,修饰限制语是否恰当,此题应为“每位乘客可以携带身高不超过120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试题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①“知识守护生命”是由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的大型公益活动。
②这项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③由“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部分组成,④是新学期之初教育部门奉献给全国近4亿多名青少年的一份礼物。
⑤有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之源,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是教育主旨以人为本的回归。
专题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专题检测】-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解析版)

D.从测量数据来看,地球的半径大约6000公里左右。
20.【病句诊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制定,有助于海上风电海域的通航安全。
C.我国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先后经过两次调整,更新的幅度超过了70%左右。
D.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3.(2022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C.“冰墩墩”的设计缘自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与富有科技感的冰晶外壳结合,倍受欢迎。
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不少的文章都说儿童是一生中最无忧无虑、最令人回味的阶段。
(A)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B)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C)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还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D)2016年,它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A.AB.BC.CD.D
5.(2022广西百色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对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父母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是病句)
C.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是病句,属于“句子结构不完整”,句末应加上“运动”一词)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为您整理“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中考语文《病句辨析》知识点: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
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
2.动宾搭配不当
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
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
3.主宾搭配不当
例: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云的季节。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宾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济南”和宾语中心语“季节”不搭配。
将“冬天的济南”改为“济南的冬天”即可。
4.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他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修饰语“很大”和中心词“心血”不搭配。
将“很大”改为“很多”即可。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哥哥不但瘦,而且精神饱满。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将“不但……而且……”改为“虽然……但是……”即可。
6.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
例: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能否”包含了两方面内容,“成功”只包含了一方面内容。
在“成功”前加上
“是否”即可。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课件讲练】

真题讲解
4.(2022·湖北咸宁·中考真题)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好的践行。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参加体育锻炼。
专题04: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01
考点概述
02
知识梳理
03
真题讲解
04
模拟练兵
命题趋势
1.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病句修改题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中考试卷中 很大可能会将修改病句与综合性学习融为一体,以修改材料中的病句为主。
2.命题要求能针对句病,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修改。一般 写出修改意见即可。
C.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
的魅力。
B.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
C.搭配不当,应把“开启”与“开辟”互换位置;
D.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
故选A。
真题讲解
5.(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学法、用法、懂法、 守法。 B.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 的。 C.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 威胁。 D.北京冬奥会凝聚了和平、团结、进步的时代强音,展现了“一起向未来”的澎 湃力量。
知识梳理
四、结构混乱 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就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 结构的混乱。 如: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 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我们发现问 题”和“现象反映问题”两套句式杂糅。可以把“反映”改为“看出”或 “发现”,也可以删除“我们可以从”。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病句辨析与修改

《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
课题八 病句辨析与修改—真题试做
返回栏目导航
【答案】 1.(3分)将“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之中”改为“在我所 认为我师的之中”删繁就简,语言变得简洁精练;将“给我奖励”改为 “给我鼓励”悉心斟酌,务求准确严密。 2.(3分)将“但在那里也可以采腊梅花”改为“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 梅花”,添加具体动作,更加生动形象。
返回栏目导航
考情预测: 纵观近几年的命题情况,辨析修改为考查重点。具体病句类型一般
不超出六种。在歌词、广告语、短信、新闻等各类贴近生活的语境中 辨识、修改病句会是命题的方向。
课题八 病句辨析与修改—真题试做
返回栏目导航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022·河北中考)鲁迅先生是修改文章的典范,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
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
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
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
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
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分)
2.第③句修改意见:
返回考点聚焦导航 返回栏目导航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或语序方面很容易出现语 病。 例句: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 病因诊断:此例句中的并列宾语“发现和进展”中,“发现”不能和动词“取 得”搭配,应将“重大发现和”去掉。
课题八 病句辨析与修改—考点聚焦
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题号 1
原稿 在我一生之中认为我师的 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 我奖励的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宏中学课堂教学案九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封勇授课人年月日课题中考专题复习——病句的辨析第1 课时累计课时一、复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
2、能准确判定句子有无语病。
3、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二、病句透视1、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2、“病句”:有病的句子.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
三、修改病句的原则: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
四、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 是指一个句子缺少了应有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
常见的是缺主语或宾语。
搭配不当 是指一个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语序不当 是指句子语序错乱,造成病句。
句式杂糅 两个句子糅合在一起,造成了句子不通顺的现象。
前后矛盾 是指句子表述违背常理,造成前后矛盾的情况或者前后分句不对应的情况。
词语误用 句子中词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合或关联词误用而造成的病句.歧 义 指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表意不明,使听者误解。
重复累赘 是句子成分多余,造成重复累赘。
并列不当 句子中出现交叉包含的关系。
五、修改病句的方法(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六、实例分析(一)成分残缺1、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缺主语)修改:听了校长的报告,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缺宾语)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二)搭配不当1、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主谓搭配不当)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2、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动宾搭配不当)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
3、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脚步声。
(三)语序不当例: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四)句式杂糅例: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修改:古往今来,凡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
(五)前后矛盾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前后矛盾)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
2、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两面与一面不呼应)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六)词语误用1、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贬词误用)修改: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2、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关联词使用不当)修改: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好班委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的工作才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七)歧 义1、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修改:记者到学校里采访到张老师许多的事迹。
2、我要炒肉丝。
修改:我要炒肉丝吃。
(我要吃炒肉丝)(八)重复多余例: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修改:王总和李经理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九)并列不当1、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修改:这个商店出售汽水和啤酒等各种饮料。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 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实战演练1、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的4处毛病并改正。
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 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
”中国水利部部长钱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③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④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
保护环境,改善水质,⑤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毛病,请在错误的地方画上横线,依次标上序号,然后再指出病因并改正这些错误: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的商店躲避。
一家不大的商店,①挤满了路过的避难人,突然小商店被龙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②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
经医生诊治后,③有将近十余人因伤势较重,④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日前,①连云港市文化市场稽查队发现在例行检查时,有一家网吧接纳了多名未成年人。
近年来,②虽然有关方面扩大了对网吧的管理力度,然而未成年人泡网吧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绝迹。
未成年人上网之所以屡禁不绝,③一是少数学生懒于学业,欺骗家长,逃课上网;一是有些网吧经营者受利益驱动,顶风违纪,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
另外,④无法准确判断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这也是个别网吧经营者心存侥幸的原因之一。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会歌曲征集活动。
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
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主题歌。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不当,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据有关部门报道,我国每年①约有360亿吨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排入江河,近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得不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这样,纯净水公司②就很快迅速发展了。
但是,经卫生部门监测,纯净水并不纯净。
为此,市政府要求③几个纯净水公司的领导在近期内抓紧整改,使④纯净水产品普遍的质量得到提高。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一段文字划线句子有毛病,请选改四处(或删、或换、或添词语)。
这几年,扬州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①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②就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风情的,③因为他们到扬州,除了浏览瘦西湖,④还要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板铺成的路……而我们一些人总认为这些太“土”,登不了大雅之堂。
其实,⑤扬州的这些“土”,在外国人眼里恰是难得一见的“雅”。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有误,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目前,①研制出抑制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在还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②就要求我们发扬和衷共济这一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尽早研制出便捷的检测方法,开发出一整套检测系统,④以遏制“非典”疫情的蔓延。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语序不当,将“每天”移至“至少”之前,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赘余,删去“大约”或“多”。
③“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危机”。
④“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结构混乱,改为“饮用水质已成为威胁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