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定义新运算(一)
估算与定义新运算

第三讲估算与定义新运算(一)估算一、知识点估算题目往往不需要我们求出准确结果,,只是对结果的估计。
估算常用的方法有:(1)放缩法: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果。
(2)变换结构法。
二、例题精讲放缩法:一般用来求结果的整数部分。
用放缩法去求整数部分一般是有以下固定的步骤:①令原试结果=A;②最小的数×个数<A<最大的数×个数;③找出A的整数部分。
【例题1】求1/10+1/11+1/12+……+1/19的整数部分。
令原试=A,则1/19×10<A<1/10×10,即10/19<A<1,则A的整数部分是0。
【例题2】已知a=0.9+0.99+0.999+0.9999+……+0.999999999,求a的整数部分。
【例题3】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3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的答案是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
正确的答案是多少?【例题4】小华从1月5日开始读一本小说。
如果他每天读80页,到1月9日可读完;如果他每天读90页,到1月8日可读完。
为了不影响学习,小华准备减少每天的阅读量,并决定分a天读完,这样每天都读a页便刚刚好全部读完。
问这部小说共有多少页?三、习题1、求10/100+10/101+10/102+……+10/110的整数部分。
2、已知x=0.98+0.998+0.9998+0.99998+0.999998+0.9999998,求x的整数部分。
3、求31.719×1.2798的整数部分。
4、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4.80,原来的三位小数可能是几?5、若有7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12.41(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但在验算时发现最后一位数字错了,那么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6、某次考试中,13名同学的平均分四舍五入到十位后等于85.4,且每名同学的得分都是整数,求这13名同学的总分是多少?7、一项工程,如果每天修10千米,那么16天修不完,如果修12千米,那么用15天就修完了。
小升初数学课程:第三讲 定义新运算

第三讲定义新运算一、知识梳理定义新运算经常出现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奥数学习中,有别于我们已熟悉的“+”、“-”、“×”、“÷”基础四则运算,不再只是简单传统的运算意义和计算法则,而是通过人为赋予数或式利用各种不同的运算符号创新运算定义和算理,更融入例如字母运算、方程,甚至是找规律思想在内的一种综合计算形式,系统学习这些知识,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且还能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
1、基础运算型定义新运算基础题型是指通过字母表示,依据四则运算组合和运用括号进行计算的一种简单运算方式。
2、复合运算型定义新运算复合运算题型是指反复利用字母表示及其结合四则运算,在符合运算定律基础上的一种混合运算方式。
3、方程思想引入型定义新运算方程思想引入题型是指在基础和复合运算基础上,把方程计算引入的一种高级运算方式。
4、找规律思想引入型定义新运算找规律思想引入题型是指在基础和复合运算基础上,把找规律计算引入的一种更高级运算方式。
5、综合运算型定义新运算综合运算题型是指在探索规律背景下,融合四则基础和复合运算内容,进一步拓展方程思想参与计算的一种最高级运算方式。
二、例题精讲例1:设a、b为两个数,规定a&b=a×5-b×3,试计算:4&2=?。
【解析】该题运算最重要的是抓住定义的本质,即a、b是怎样去运算,然后运用这样的定义进行运算。
这种新的运算方法还要很快的适应,并能很好的应用,以达到解题的目的。
本题规定的运算本质是:用“&”前面的数乘以5减去“&”后面的数乘以3进行计算。
∴4&2=4×5-2×3=14变式1:定义运算☆为A☆B=(A+B)÷3,试算:11☆7=?。
变式2:设a◎b=a×b-(a+b),试求:3◎4=?。
例2:设p、q是两个数,规定:p△q = 3×p-(p+q)÷2,试求7△(2△4)=?。
定义新运算 教案(详)公开课

定义新运算教案(详)公开课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新运算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理解新运算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1.2 教学内容新运算的定义、新运算的运算规则、新运算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新运算的定义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新运算的定义,理解新运算的基本概念。
2.2 教学内容新运算的定义、新运算的基本概念。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讲解新运算的定义,使学生掌握新运算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新运算的运算规则3.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新运算的运算规则,能够运用新运算进行简单的计算。
3.2 教学内容新运算的运算规则、新运算的计算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新运算的运算规则,使学生掌握新运算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新运算的应用4.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新运算的计算技巧。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课程目标使学生对新运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新运算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5.2 教学内容本章对新运算的学习进行总结,对新运算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通过总结和展望,使学生对新运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六章:新运算的数学原理6.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新运算背后的数学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2 教学内容新运算与传统运算的差异、新运算的数学基础、新运算的运算逻辑。
采用讲解法,通过分析新运算与传统运算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新运算的数学原理。
第七章:新运算的编程实现7.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新运算,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7.2 教学内容新运算的编程方法、新运算的算法实现、新运算的编程实践。
数学小升初培优训练第三讲《定义新运算》

数学小升初培优训练第三讲《定义新运算》[同步巩固演练]1、 a*b 表示a 的3倍减去b 的21,例如:1*2=1×3-2×21=2,根据以上的规定,计算:①②①10*6 ②7*(2*1)2、定义新运算为a ○-b=ba 1+, ①求2○-(3○-4) ②若x ○-4=1.35,则x=? 3、设P ,Q 表示两个数,且P*Q=2QP ⨯,求3*(6*8) 4、规定“*”为一种运算,它满足a*b=ba ab+,求,1992*(1992*1992)5、现定义两种运算“⊕”和“⊗”,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 、b 规定:a ⊕b=a+b-1,a ⊗b=a×b -1,那么4⊗[(6⊕8)⊕(3⊗5)]等于多少? 6、定义运算“*”,对于任何数a 和b,有a 和b,有a*b=2b a +比如,当a=2,b=4时,2*4=242+=3(1) 计算1996*1998,1998*1996; (2) 计算1997*7*1,1997*(7*1); (3) 运算“*”有交换律吗? (4) 运算“*”有结合律吗? 7、对任意整数 a,b,规定a △b=2a+b,若有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3039,求整数a.8、规定运算a*b=43a-54b,求算式23*(48*47)的值. 9、“*”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含义是:x*y=xy 1+))(1(1A y x ++.已知:2*1=32,求1998*1999的值.[能力拓展平台]1、 假设一种运算符号“*”,x*y 表示把x 和y 加起来被4除,即x*y=(x+y )÷4.(1) 求13*17的值; (2) 求2*(3*5)的值; (3) 求a*16=10中a 的值.2、 设a*b 表示a 的3倍减去b 的2倍即a*b=3a-2b.(1) 计算:(35*54)*43; (2) 已知x*(4*1)=7,求x. 3、 a*b 表示a 的3倍减去b 的21,即:a*b=3a -2b,根据以上的规定,10*6应等于多 少?4、 如果2△3=2+3+4=9,5△4=5+6+7+8=26,按此规则计算.(1)7△4;(2)1△x=15;(3)x △3=12.5、 我们规定:符号。
定义新运算附答案

定义新运算附答案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等.如:2+3=52×3=6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运算不相同.我们先通过具体的运算来了解和熟悉“定义新运算”.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b=3×a-2×b,①求3△2,2△3;②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吗?③求(17△6)△2,17△(6△2);④这个运算“△”有结合律吗?⑤如果已知4△b=2,求b.分析:解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本题规定的运算的本质是:用运算符号前面的数的3倍减去符号后面的数的2倍.解:① 3△2=3×3-2×2=9-4=52△3=3×2-2×3=6-6=0.②由①的例子可知“△”没有交换律.③要计算(17△6)△2,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17△6=3×17-2×6=39;再计算第二步39△2=3 ×39-2×2=113,所以(17△6)△2=113.对于17△(6△2),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6△2=3×6-2×2=14,其次17△14=3×17-2×14=23,所以17△(6△2)=23.④由③的例子可知“△”也没有结合律.⑤因为4△b=3×4-2×b=12-2b,那么12-2b=2,解出b=5.例2、定义运算※为a※b=a×b-(a+b),①求5※7,7※5;②求12※(3※4),(12※3)※4;③这个运算“※”有交换律、结合律吗?④如果3※(5※x)=3,求x.解:① 5※7=5×7-(5+7)=35-12=23,7※ 5=7×5-(7+5)=35-12=23.②要计算12※(3※4),先计算括号内的数,有:3※4=3×4-(3+4)=5,再计算第二步12※5=12×5-(12+5)=43,所以12※(3※4)=43.对于(12※3)※4,同样先计算括号内的数,12※3=12×3-(12+3)=21,其次21※4=21×4-(21+4)=59,所以(12※ 3)※4=59.③由于a※b=a×b-(a+b);b※a=b×a-(b+a)=a×b-(a+b)(普通加法、乘法交换律)所以有a※b=b※a,因此“※”有交换律.由②的例子可知,运算“※”没有结合律.④5※x=5x-(5+x)=4x-5;3※(5※x)=3※(4x-5)=3(4x-5)-(3+4x-5)=12x-15-(4x-2)=8x-13那么8x-13=3 解出x=2.例3、定义新的运算a ⊕b=a×b+a+b.①求6 ⊕2,2 ⊕6;②求(1 ⊕2)⊕3,1 ⊕(2 ⊕3);③这个运算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吗?解:① 6 ⊕2=6×2+6+2=20,2 ⊕6=2×6+2+6=20.②(1 ⊕2)⊕3=(1×2+1+2)⊕3=5 ⊕3=5×3+5+3=231 ⊕(2 ⊕3)=1 ⊕(2×3+2+3)=1 ⊕11=1×11+1+11=23.③先看“⊕”是否满足交换律:a ⊕b=a×b+a+bb ⊕a=b×a+b+a=a×b+a+b(普通加法与乘法的交换律)所以a ⊕b=b ⊕a,因此“⊕”满足交换律.再看“⊕”是否满足结合律:(a ⊕b)⊕c=(a×b+a+b)⊕c=(a×b+a+b)×c+a×b+a+b+c=abc +ac +bc +ab +a +b +c .a ⊕(b ⊕c )=a ⊕(b ×c +b +c )=a ×(b ×c +b +c )+a +b ×c +b +c=abc +ab +ac +a +bc +b +c=abc +ac +bc +ab +a +b +c .(普通加法的交换律) 所以(a ⊕ b )⊕ c =a ⊕(b ⊕ c ),因此“⊕”满足结合律.说明:“⊕”对于普通的加法不满足分配律,看反例:1 ⊕(2+3)=1 ⊕ 5=1×5+1+5=11;1 ⊕ 2+1 ⊕ 3=1×2+1+2+1×3+1+3=5+7=12;因此1 ⊕(2+3)≠ 1 ⊕ 2+1 ⊕ 3.例4、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8,5⊗3=13,3⊗5=11,9⊗7=25,求7⊗3=?解:通过对2⊗4=8,5⊗3=13,3⊗5=11,9⊗7=25这几个算式的观察,找到规律:a ⊗b =2a +b ,因此7⊗3=2×7+3=17.例5、x 、y 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 *y=mx+ny ,x △y=kxy ,其中 m 、n 、k 均为自然数,已知 1*2=5,(2*3)△4=64,求(1△2)*3的值.分析:我们采用分析法,从要求的问题入手,题目要求1△2)*3的值,首先我们要计算1△2,根据“△”的定义:1△2=k ×1×2=2k ,由于k 的值不知道,所以首先要计算出k 的值,k 值求出后,l △2的值也就计算出来了.我们设1△2=a , (1△2)*3=a *3,按“*”的定义: a *3=ma+3n ,在只有求出m 、n 时,我们才能计算a *3的值.因此要计算(1△2)*3的值,我们就要先求出 k 、m 、n 的值.通过1*2 =5可以求出m 、n 的值,通过(2*3)△4=64求出 k 的值.解:因为1*2=m ×1+n ×2=m+2n ,所以有m+2n=5.又因为m 、n 均为自然数,所以解出:①当m=1,n=2时:(2*3)△4=(1×2+2×3)△4=8△4=k ×8×4=32k有32k=64,解出k=2.②当m=3,n=1时:(2*3)△4=(3×2+1×3)△4=9△4=k ×9×4=36km=1n =2 m=2 n =23(舍去)m=3n =1有36k=64,解出k=971,这与k 是自然数矛盾,因此m=3,n =1,k=971 这组值应舍去.所以m=l ,n=2,k=2.(1△2)*3=(2×1×2)*3=4*3=1×4+2×3=10.在上面这一类定义新运算的问题中,关键的一条是:抓住定义这一点不放,在计算时,严格遵照规定的法则代入数值.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定义一个新运算,这个新运算常常不满足加法、乘法所满足的运算定律,因此在没有确定新运算是否具有这些性质之前,不能运用这些运算律来解题.课后习题1.a *b 表示a 的3倍减去b 的21,例如:1*2=1×3-2×21=2,根据以上的规定,计算:①10*6; ②7*(2*1).2.定义新运算为 a ㊀b =b 1a +, ①求2㊀(3㊀4)的值; ② 若x ㊀4=1.35,则x =?3.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1○32=63,54○97=4511,65○71=426,求113○54的值. 4.定义两种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 、b ,a ⊕b =a +b +1, a ⊗b=a ×b -1,①计算4⊗[(6⊕8)⊕(3⊕5)]的值;②若x ⊕(x ⊗4)=30,求x 的值.5.对于任意的整数x 、y ,定义新运算“△”,x △y=y ×2x ×m y×x ×6+(其中m 是一个确定的整数),如果1△2=2,则2△9=?6.对于数a 、b 规定运算“▽”为a ▽b=(a +1)×(1-b ),若等式(a ▽a )▽(a +1)=(a +1)▽(a ▽a )成立,求a 的值.7.“*”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含义是:x *y=xy 1+))((A y 1x 1++,已知2*1=1×21+))((A 1121++=32,求1998*1999的值. 8.a ※b=b÷a b a +,在x ※(5※1)=6中,求x 的值. 9.规定 a △b=a +(a +1)+(a +2)+…+(a +b -1),(a 、b 均为自然数,b>a )如果x △10=65,那么x=?10.我们规定:符号◇表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的运算,例如:5◇3=3◇5=5,符号△表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的运算,例如:5△3=3△5=3,计算:)25.2◇106237()9934△3.0()3323△625.0()2617◇6.0(++ =?课后习题解答1.2.3.所以有5x-2=30,解出x=6.4左边:8.解:由于9.解:按照规定的运算:x△10=x +(x+1)+(x+2)+…+(x+10-1)=10x +(1+2+3+⋯+9)=10x + 45 因此有10x + 45=65,解出x=2.。
定义新运算(一)

三、定义新运算(一)一、填空题1.规定a ☉b =a b b a -,则2☉(5☉3)之值为 .2.规定“※”为一种运算,对任意两数a ,b ,有a ※b 32b a +=,若6※x 322=,则x =.3.设a ,b ,c ,d 是自然数,定义bc ad d c b a +>=<,,,.则<><><<,3,2,1,4,4,3,2,13, 4, 1, 2>>=<>1,4,3,2, .4.[A ]表示自然数A 的约数的个数.例如,4有1,2,4三个约数,可以表示成[4]=3.计算:]7[])22[]18([÷+= .5.规定新运算※:a ※b=3a -2b .若x ※(4※1)=7,则x= .6.两个整数a 和b ,a 除以b 的余数记为a ☆b .例如,13☆5=3,5☆13=5,12☆4=0.根据这样定义的运算,(26☆9) ☆4= .7.对于数a ,b ,c ,d 规定d c ab d c b a +->=<2,,,.如果7,5,3,1>=<x ,那么x = .8.规定:6※2=6+66=72,2※3=2+22+222=246,1※4=1+11+111+1111=1234.7※5= .9.规定:符号“△”为选择两数中较大数,“☉”为选择两数中较小数.例如:3△5=5,3☉5=3.那么,[(7☉3)△5]×[5☉(3△7)]= .10.假设式子b a a ⨯#表示经过计算后,a 的值变为原来a 与b 的值的积,而式子b a b -#表示经过计算后,b 的值为原来a 与b 的值的差.设开始时a =2,b =2,依次进行计算b a a ⨯#,b a b -#,b a a ⨯#,b a b -#,则计算结束时,a 与b 的和是 .二、解答题11.设a ,b ,c ,d 是自然数,对每两个数组(a ,b ),(c ,d ),我们定义运算※如下: (a ,b )※(c ,d )= (a+c ,b +d );又定义运算△如下: (a ,b )△(c ,d )= (ac+bd ,ad+bc ).试计算((1,2) ※(3,6))△((5,4)※(1,3)).12.羊和狼在一起时,狼要吃掉羊,所以关于羊及狼,我们规定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羊△羊=羊;羊△狼=狼;狼△羊=狼;狼△狼=狼.运算意思是羊与羊在一起还是羊,狼与狼在一起还是狼,但是狼与羊在一起便只剩下狼了.小朋友总是希望羊能战胜狼,所以我们规定另一种运算,用符号☆表示为羊☆羊=羊;羊☆狼=羊;狼☆羊=羊;狼☆狼=狼.运算意思是羊与羊在一起还是羊,狼与狼在一起还是狼,由于羊能战胜狼,当狼与羊在一起时,它便被羊赶走而只剩下羊了.对羊或狼,可用上面规定的运算作混合运算,混合运算的法则是从左到右,括号内先算.运算的结果是羊,或是狼.求下式的结果:羊△(狼☆羊)☆羊△(狼△狼).13.22264⨯⨯=222⨯⨯⨯表示成()664=f ;33333243⨯⨯⨯⨯=表示成()5243=g .试求下列的值:(1)()=128f ; (2))()16(g f =; (3)6)27()(=+g f ;(4)如果x , y 分别表示若干个2的数的乘积,试证明:)()()(y f x f y x f +=⋅.14.两个不等的自然数a 和b ,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余数记为a ☉b ,比如5☉2=1,7☉25=4,6☉8=2.(1)求1991☉2000,(5☉19)☉19,(19☉5)☉5;(2)已知11☉x =2,而x 小于20,求x ;(3)已知(19☉x )☉19=5,而x 小于50,求x .———————————————答 案—————————————————————— 1. 120411. 5☉3=15165335=-, 2☉(5☉3)=2☉12041112016121516151621516==-=. 2. 8.依题意,6※326x x +=,因此322326=+x ,所以x=8. 3. 280.;1421343,2,1,4;1032414,3,2,1=⨯+⨯>=<=⨯+⨯>=<.1443121,4,3,2;1014232,1,4,3=⨯+⨯>=<=⨯+⨯>=<原式2801014141014,10,14,10=⨯+⨯>==<.4. 5.因为23218⨯=有6)12()11(=+⨯+个约数,所以[18]=6,同样可知[22]=4,[7]=2.原式52)46(=÷+=.5. 9.因为4※1=101243=⨯-⨯,所以x ※(4※1)= x ※10=3x -20.故3x -20=7,解得x =9.6. 0.89226+⨯=,26☆9=8,又428⨯=,故(26☆9)☆4=8☆4=0.7. 6.因为x x x +=+-⨯⨯>=<15312,5,3,1,所以71=+x ,故6=x .8. 86415.7※5=7+77+777+7777+77777=86415.9. 25.原式=[3△5]×[5☉7]=5×5=25.10. 14.第1次计算后,422=⨯=a ;第2次计算后,224=-=b ;第3次计算后,824=⨯=a ;第4次计算后,628=-=b .此时1468=+=+b a .11. (1,2)※(3,6)=(1+3,2+6)=(4,8),(5,4)※(1,3)=(5+1,4+3)=(6,7). 原式=(4,8)△(6,7)=(4×6+8×7,4×7+8×6)=(80,76).12. 原式=羊△羊☆羊△狼=羊☆羊△狼=羊△狼=狼.13. (1)()72)128(7==f f ;(2)()())81(342)16(44g g f f ====;(3)因为()())8(233636)27(633f f g g ===-=-=-,所以6)27()8(=+g f ;(4)令,2,2n m y x ==则n y f m x f ==)(,)(.()())()(222)(y f x f n m f f y x f n m n m +=+==⋅=⋅+.14. (1)1991☉2000=9;由5☉19=4,得(5☉19)☉19=4☉19=3;由19☉5=4,得(19☉5)☉5=4☉5=1.(2)我们不知道11和x 哪个大(注意,x ≠11),即哪个作除数,哪个作被除数,这样就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 x <11,这时x 除11余2, x 整除11-2=9.又x ≥3(因为x 应大于余数2),所以x =3或9.2) x >11,这时11除x 余2,这说明x 是11的倍数加2,但x <20,所以x =11+2=13.因此(2)的解为x =3,9,13.(3)这个方程比(2)又要复杂一些,但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解.用y 表示19☉x ,不管19作除数还是被除数,19☉x 都比19小,所以y 应小于19.方程y ☉19=5,说明y 除19余5,所以y 整除19-5=14,由于y ≥6,所以y =7,14.当y =7时,分两种情况解19☉x =7.1)x <19,此时x 除19余7,x 整除19-7=12.由于x ≥8,所以x =12.2) x >19,此时19除x 余7, x 是19的倍数加7,由于x <50,所以x =19+7=26或7219+⨯=x =45.当y =14时,分两种情况解19☉x =14.1) x <19,这时x 除19余14, x 整除19-14=5,但x 大于14,这是不可能的.2)x >19,此时19除x 余14,这就表明x 是19的倍数加14,因为x <50,所以x =19+14=33.总之,方程(19☉x )☉19=5有四个解,x =12,26,33,45.。
3年级第3讲--定义新运算(教师版)

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已知当口大于或等于6时,规定a△6=3×a+4×6;当a小于b时,规定a△6=4×a+3×b,按此规定计算:(6△4)△35=二、定义新运算符号*为A* B=A×B-A-B,已知X*5=11,那么X=三、规定2⊕I= 2 , 2⊕2=2+22=24, 3⊕3=3+33+333=369 ,那么5⊕5=四、通过一种新的运算“△”计算,有以下结果:2△3=2×3×4=244△2=4×5=20那么6△3-7△2等于多少?五、定义f(1)=1,f(2)=1+2=3,f(3)=1+2+3=6,…,那么f(100)=六、若记号“”代表“贝贝比京京高”,依照下图的记号,最高的是七、如果P↑表示P+1,P↓表示P-1,则(4↑)×(3↓)等于1. A.9↓B.10↓C.11↓ D.12↑ E.13↓八、规定一种运算符号“@”,M@N=(M+N)÷5,那么X@5=l0中X的值是九、在密码学中,直接可以看到的内容是明码,对明码进行某种处理后得到的内容为密码有一种密码,将英文26个字母a、b、c…、z(不论大小写)依次对1、2、3…、26这26个自然数(见表格)。
当明码对应的序号x为奇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y=(x+1)÷2;当明码对应的序号x为偶数时,密码对应的序号y=x÷2+13。
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字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序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按上述规定,请你算出明码“love”译成密码是什么?十、对于任意自然数,定义n!=l×2×…×n,如4!-1×2×3×4.那么,1!+2!+3 !+4 !+5 !=十一、规定3☆2=3+33=36, 2☆3=2+22+222=246, l☆4=1+11+111+111l=1234.如果一位数a、b满足a☆b=49380,求a和b.十二、规定1※2=1+2=3,2※3=2+3+4=9,5※4=5+6+7+8=26.如果a※15=165,那么a= 十三、如果A*B=2A+B,若A*2A*3A*4A*5A=570,那么A=十四、已知有一个数学符号△使下列等式成立:2△4=8,5△3=13,3△5=11, 9△7=25,那么7△3=十五、我们规定:AΟB表示A、B中较大的数,A△B表示A、B中较小的数.则(10△8-6Ο5)×(11Ο13+15△20)=十六、已知“△”表示一种运算符号,若a△b=(a-b)÷2,则3△(6△4)=十七、对于数x、y,定义两种运算“*”及“△”如下:x* y=6x+5y,x△y=3xy,则(2*3)△4=十八、如果6*2=6+7。
五年级数学第3讲 定义新运算(一)

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
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这两讲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些新的运算及其符号,在中、小学课本中没有统一的定义及运算符号,但学习讨论这些新运算,对于开拓思路及今后的学习都大有益处。
例1 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分析与解: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根据以上的规定,求10△6的值。
3,x>=2,求x的值。
分析与解:按照定义的运算,<1,2,3,x>=2,x=6。
由上面三例看出,定义新运算通常是用某些特殊符号表示特定的运算意义。
新运算使用的符号应避免使用课本上明确定义或已经约定俗成的符号,如+,-,×,÷,<,>等,以防止发生混淆,而表示新运算的运算意义部分,应使用通常的四则运算符号。
如例1中,a*b=a×b-a-b,新运算符号使用“*”,而等号右边新运算的意义则用四则运算来表示。
分析与解:按新运算的定义,符号“⊙”表示求两个数的平均数。
四则运算中的意义相同,即先进行小括号中的运算,再进行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按通常的规则从左至右进行运算。
分析与解:从已知的三式来看,运算“”表示几个数相加,每个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是符号前面的那个数,而符号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数之和,其中第1个数是1位数,第2个数是2位数,第3个数是3位数……按此规定,得35=3+33+333+3333+33333=37035。
从例5知,有时新运算的规定不是很明显,需要先找规律,然后才能进行运算。
例6 对于任意自然数,定义:n!=1×2×…×n。
例如 4!=1×2×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
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
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这两讲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些新的运算及其符号,在中、小学课本中没有统一的定义及运算符号,但学习讨论这些新运算,对于开拓思路及今后的学习都大有益处。
例1 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分析与解: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根据以上的规定,求10△6的值。
3,x>=2,求x的值。
分析与解:按照定义的运算,
<1,2,3,x>=2,
x=6。
由上面三例看出,定义新运算通常是用某些特殊符号表示特定的运算意义。
新运算使用的符号应避免使用课本上明确定义或已经约定俗成的符
号,如+,-,×,÷,<,>等,以防止发生混淆,而表示新运算的运算意义部分,应使用通常的四则运算符号。
如例1中,a*b=a×b-a-b,新运算符号使用“*”,而等号右边新运算的意义则用四则运算来表示。
分析与解:按新运算的定义,符号“⊙”表示求两个数的平均数。
四则运算中的意义相同,即先进行小括号中的运算,再进行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按通常的规则从左至右进行运算。
分析与解:从已知的三式来看,运算“”表示几个数相加,每个
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是符号前面的那个数,而符号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数之和,其中第1个数是1位数,第2个数是2位数,第3个数是3位数……按此规定,得
35=3+33+333+3333+33333=37035。
从例5知,有时新运算的规定不是很明显,需要先找规律,然后才能进行运算。
例6 对于任意自然数,定义:n!=1×2×…×n。
例如 4!=1×2×3×4。
那么1!+2!+3!+…+100!的个位数字是几?
分析与解:1!=1,
2!=1×2=2,
3!=1×2×3=6,
4!=1×2×3×4=24,
5!=1×2×3×4×5=120,
6!=1×2×3×4×5×6=720,
……
由此可推知,从5!开始,以后6!,7!,8!,…,100!的末位数字都是0。
所以,要求1!+2!+3!+…+100!的个位数字,只要把1!至4!的个位数字相加便可求得:1+2+6+4=13。
所求的个位数字是3。
例7 如果m,n表示两个数,那么规定:m¤n=4n-(m+n)÷2。
求3¤(4¤6)¤12的值。
解:3¤(4¤6)¤12
=3¤[4×6-(4+6)÷2]¤12
=3¤19¤12
=[4×19-(3+19)÷2]¤12 =65¤12
=4×12-(65+12)÷2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