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区护理名词解释

自考社区护理名词解释
自考社区护理名词解释

1社区的定义--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体,它是基于同类型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

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和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3健康人群---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群。

4亚健康人群--指处在健康和有明显疾病两类人群之间的人群,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但呈现体力下降、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特点的人群。

5高危人群---指那些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其发病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6病人--患有各种疾病的人。

7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8出生率--表示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活产)人数。

9活产--即妊娠的产物全部从母体排出时,具有呼吸、心跳、脐动脉搏动或明确的随意肌运动4种生命现象之一即为活产

10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某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11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流行率。是指在特定时间,一定人群中某病病例数(包括新、老病例)所占比例。

12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发生新病例的频率。

13感染率--是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

14疾病谱--疾病从亚临床表现或先兆表现到临床表现和结局所呈现的所有表现形式。

15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又分为粗死亡率和死亡专率。16死亡专率--指按年龄、性别、职业、种族和疾病种类等分类计算的死亡率。17婴儿死亡率--指年内不满1岁的婴儿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数的比值。

18病死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19死因顺位--是指各种死因死亡数按其占总死亡人数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出的位次。反映了某人群中的主要死亡原因。

20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和技术,以社区为基础,

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提供连续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的护理专业服务。

医疗纠纷: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请处理的纠纷。

21医疗事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障碍的事件。

22 医疗差错--

23 医疗意外--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虽然发生了病人死亡等严重后果,但不是由于医务人员过失,而是难以预料或无法避免的,与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并无因果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不承担民事责任。

24社区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通过收集与社区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过程。其目的是为社区健康诊断提供依据。

25社区健康诊断---又称社区健康问题,它是对收集的社区资料进行分析,推断现存的和潜在的社区健康问题的过程。

26家庭--是由两个或多个人组成的,是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和彼此依赖的场所,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家庭结构:指构成家庭单位的家庭成员间互动的特征,分为家庭外部结构和家庭内部结构。

27家庭外部结构--是指家庭人口结构,即家庭的类型。

28家庭内部结构--是指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包括:

29家庭角色--指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占有的特定地位。

30家庭权利--指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影响力、控制权和支配权。分为传统权威型、情况权威型和分享权威型。

31沟通方式--指家庭成员之间在情感、愿望、需求、价值观念、意见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交换的过程。

32家庭价值观--指家庭在价值观念方面所特有的思想、态度和信念。它的形成受家庭所处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33家庭发展周期--是指从夫妻组成家庭开始,到孩子出生、成长、工作、结婚和独立组成家庭,而夫妻又回到了二人世界,最后夫妻相继去世的过程。

34家庭护理--是指到服务对象的家中进行保健指导和实施护理的过程。包括家庭健康护理和居家护理或家庭病床。

35家庭健康护理--是以家庭为服务对象,以家庭护理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护士与家庭共同参与,确保家庭健康的一系列护理实践活动。

36家庭访视--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深入到服务对象家中,为了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而对访视对象及其家庭成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活动的方式。

37家庭结构图--家庭结构图是提供整个家庭的构成、健康问题、人口学信息等的图示。

38社会支持度--体现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家庭内、外的相互作用。用于判断家庭目前的社会关系以及可利用的资源。

39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利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40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影响,降低本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

41健康信念模式(HBM)--主要研究对个体预防性健康行为的预测,是1950年由美国从事公共卫生的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

42健康教育--是引导人们自愿放弃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维护自身健康,是一项投入少、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43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44个别咨询--健康教育者和医疗保健人员深入家庭、病室或在其他一切自然场合下开展咨询工作。

45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痉挛,心肌缺血和缺氧的常见心脏疾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46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发病急促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血循环障碍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泛指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和蛛网膜下隙出血等多种脑血管意外。

47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随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

48食品交换法--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类,在同类食品中互相交换,使食谱丰富多彩,以调节病人的饮食。

49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50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比较强,可以引起传播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1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病人、病原微生物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传染源。

52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后,经不同方式到达易感者的路径。

一般包括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和土壤传播等。

5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群。

54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或排脓血样大便。

55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肺部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其次通过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或餐具引起的肠道感染。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飞沫或菌尘传播是最常见的途径。

5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SARS病人,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近距离飞沫、气溶胶传播、密切接触、血液和粪口等。

57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58淋病--是指由淋球菌引起的,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产道传播仅见于新生儿。

59康复--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和发展与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潜能,以减少病、伤、残者身体、心理和社会的障碍,使其从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60社区康复护理--是将现代整体护理融入社区康复,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在社区层次上,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社区护士依靠社区内各种力量,对社区伤残者进行的护理。

61残疾者--指心理、生理或人体结构上以及某种组织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失去正常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62康复护理评定--是对病、伤、残者等康复对象的功能状况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评定,以明确病人的残损程度,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采取相应的康复措施,使病人最大程度地恢复身体的机能,并在康复过程中和最终阶段评定康复效果。

63残疾--是指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的丧失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状态

6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是指人在独立生活中反复进行的、最必要的基本活动。主要涉及床上活动、衣着、起坐、个人卫生、餐饮、步行、使用厕所、大小便控制、转移和使用轮椅等几项主要内容

免疫: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达到维持机体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

65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疫苗,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66免疫规划--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和最方便的手段。

67免疫--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达到维持机体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

68人工喂养--4-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采用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称为人工喂养。

维生素D缺乏症又称为佝偻病、软骨病,是幼儿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69肥胖症是一种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聚集过多而造成的疾病。

70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2个高峰期。一般女性青春期大约从10-14岁开始,至17-18岁结束。

71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全身各系统恢复或接近非妊娠状态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

72围绝经期--即绝经前后一段时间,指妇女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月内的时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平均持续4年。

73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和保健等服务

74老年自我保健--是指健康或罹患某些疾病的老年人,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手段,依靠自己和家庭或周围的力量对身体进行自我观察、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等活动。

75灾害--WHO认为:任何能够导致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条件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支援时,即可称为灾害。

76灾害护理--就是指在灾害的整个过程中,为那些无法自己解决健康问题的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77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指当个人经历超出正常范围的、几乎对所有人都会带来明显痛苦的、严重威胁自己生命或躯体完整性的事件后所发生的精神障碍

自学考试婚姻家庭法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自考《婚姻家庭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关于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表述正确的是【B】 A.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B.婚姻家庭是满足人类自然需求所必需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是婚姻 家庭自然属性的体现 C.在个体婚姻和个体家庭形成后,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的作用就不 明显了 D.在涉及婚姻家庭自然属性的问题上,立法者可以选择遵循自然规律,也可以顺应自己的立法需要 自行规定 2.下列关于行辈的说法错误的是【D】 A.行辈也叫辈行 B.直系亲不可能 行辈相同 C.配偶间无行辈之分 D.姻亲间无 法按行辈排列 3.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无效婚姻的是【D】 岁男子张明和19岁女子李梅结婚B.男子张明婚前患有重型精神病,在病情发作期具有攻击危害行为,婚后尚未治愈 C.男子张明与女子李梅是表兄妹而结婚 D.女子李梅因受家庭强迫与男子张明结婚 4.下列关于我国《婚姻法》中夫妻约定财产制的表述,正确的是【B】A.约定应该在婚前作出B.以此来 逃避债务的约定无效 C第三人是否知道该约定应由第三 人自己举证 D.约定财产制仅具有对内效力 5.下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B】 A.夫妻一方婚前承包果园,婚后果树上结的果实 B.夫妻一方用婚前10万元婚后投 资股市,得利5万元 C.夫妻一方婚前购买的房屋升值了7万元 D.夫妻一方婚前收藏的玉石升值了10万元 6一张某被宣告死亡后,其妻李某 改嫁于刘某,1年后刘某死亡。2 年后张某出现,遂向人民法院申 请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依我国 法律,该死亡宣告被撤销后,张 某与李某原有的婚姻关系【B】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李某同意后自行恢复 D.经张 某同意后自行恢复 7.亲权人原则上不享有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的【D】 A.管理权 B.使用收益权 C.代理权 D.处分权 8.我国《收养法》规定,继父母收养继子女应具备的条件是【B】A.继子女的生父或生母生活困难B. 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 C.继父或继母无子女 D.继父母必 须年满30周岁 9.下列关于扶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是法定的 B. 父母子女间的扶养义务是补充性 的 C.祖孙之间的扶养义务是补充性的 D.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义务是补充 性的 10.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 法》的规定,关于涉外监护法律 适用表述正确的是【D】 A.适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共同居所 地法律 B.适用与监护人有最密切联系的法 律 C.适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协议选择 的法律 D.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 或者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被 监护人权益的法律 11.根据我国《婚姻登记条例》的 规定,内地居民办理离婚登记的 机关是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 地的【C】 A.街道办事处 B.人民法院 C.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乡(镇) 人民政府D.公证处 12.以下有关我国《婚姻法》规定 的探望权,说法错误的是【B】 A.探望权的权利主体是不直接抚养 子女的父或母 B.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不仅包括不直 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还包括其 他近亲属 C.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 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 探望权 D.探望权中止后可以恢复 13.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 法解释,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 如果离婚后夫妻均可承租,则其 婚姻关系应持续【C】 年以上年以上 年以上年以上 14.实行收养制度的首要目的是【A】 A.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B.保 障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C.满足无子女夫妻的愿望 D.保障 计划生育原则的实现 15.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立法中仍然 对非婚生子女加以歧视,1804年 《法国民法典》规定,即使经过 认领的非婚生子女,如与婚生子 女同时继承,其应继分只为婚生 子女的【A】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 一D.五分之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6.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渊源包括 【ABCD】 A.宪法 B.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所属 部门制定的规章 C.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D.最高人民 法院的司法解释 1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 夫妻人身关系包括【ABCD】 A.夫妻姓名权 B.夫妻人身自由权 C.婚姻住所决定权 D.夫妻计划生 育义务 18.下列关于早期型婚约表述正确 的有【AB】 A.订立婚约是结婚的必经程序 B.婚约一经订立,产生法律约束力 C.订立婚约须由父母作主 D.不得反悔,无故悔约要受到法律 制裁 19.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婚姻无效案 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D】 A.对所涉及的子女问题不适用调解 B.人民法院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 应当将婚姻无效的情形告知当事 人 C.关于婚姻有无效力应以判决的方 式结案 D.人民法院如果就同一婚姻关系还 受理了离婚案件,对于离婚案件 的审理应当待申请宣告婚姻无效 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 20.能以配偶身份继承遗产的人包 括【BD】 A.事实婚姻关系的当事人 B.依法 取得结婚登记的夫妻双方 C.订立婚约的男女双方 D.已经诉 讼离婚但离婚判决尚未生效的夫 妻双方 21.按照我国((婚姻登记条例》的 规定,内地居民在办理离婚登记 时应当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包 括【ACD】 A.本人的户口薄、身份证 B.所在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 的婚姻状况证明 C.本人的结婚证 D.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 书 22.甲在5周岁时父母离婚,其母 乙与丙再婚,甲随乙与丙共同生 活。20年后,乙因病去世。下列 说法正确的有【AC】 A.甲与丙形成拟制血亲关系 B.甲 与丙之间是姻亲关系 C.甲与丙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因 乙去世而消除 D一甲与丙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随 乙去世而自然消除 23.下列关于收养孤儿、残疾儿童 或者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 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选项中, 表述正确的有【BC】 A.不受被收养人应不满14周岁的 限制 B.不受收养人仅可收养1名的限制 C.不受收养人无子女的限制 D一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不 受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应相差 40周岁以上的限制 24.引起婚姻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 【ABC】 A.离婚 B.夫妻一方自然死亡 C.夫妻一方被宣告死亡 D.夫妻因 感情不和分居 25.下列民族自治区将《婚姻法》 中的法定婚龄降低至男20周岁女 18周岁的有【ABCD】 A.西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 B.宁夏回族自治区D.内蒙古自治 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S小题, 每小题3分,共巧分) 26.可撤销婚姻: 是欠缺婚姻成立 要件的违法婚姻,经撤销请求 人请求,依法撤销后不具有婚 姻的法律效力。 27.夫妻财产制: 又称婚姻财产 制,是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 28.法定婚龄: 指法律规定的最 低的结婚年龄,“结婚年龄, 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 于20周岁。晚婚(男25、女 23)晚育(女24)应予鼓励”。 29.限制离婚主义: 指夫妻双方 均享有离婚请求权,但法律对 离婚条件加以限制的立法主张。 即法律明确规定离婚的理由。 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离婚理由 才准许离婚。 30.收养的拟制效力: 是指收养 产生新的由法律确认的亲子关 系及其他亲属间权利义务关系 的效力。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 小题6分,共12分) 31.简述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婚姻法是调整一定社会的婚姻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 会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的集中表 现。婚姻法的特征:(1)普遍性。 婚姻家庭法的适用范围特别广, 是适用于一切公民的普通法,而 不是只适用部分人的特别法。(2) 伦理性。婚姻家庭法是道德化的 法律或法律化的道德。(3)强制性。 婚姻家庭法的规定大部分是强制 性规范。 32.简述离婚与别居的区别。 离婚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因发 生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归于消灭。 别居,又称分居,是指通过司 法裁判或当事人协议的方式解 除夫妻双方的同居义务,因婚 姻所生的其他夫妻权利义务亦 有所变更,但婚姻关系仍然存 续的法律制度。 离婚与别居的区别 第一,婚姻关系是否存续不同。 别居者婚姻关系仍然存续,故 双方均不得再婚;离婚者已经 解除了婚姻关系,双方都可以 再婚。并且,夫妻在别居之后 如果愿意恢复夫妻生活,只要 双方开始同居共同生活即可, 不必办理复婚手续;而离婚之 后双方如要恢复夫妻关系,必 须依法办理复婚手续。 第二,夫妻权利义务是否继续 存在不同。别居期间夫妻间的 权利义务除同居义务被免除及 有的权利义务被变更外,其他 权利义务如扶养、继承等方面 的权利和义务仍然存在。离婚 后夫妻在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 利义务均全部消除。 五、论述题(14分) 33.试述我国((婚姻法》关于离婚 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答:《婚姻法》第39条确立了分割 财产的基本原则,离婚时,夫妻

社区护理练习题(有答案)

社区护理练习题(有答案)

社区护理概论习题 一、单选题 C 1.社区卫生服务以下描述不妥的有: A.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B.促进社区精神文明 C.为有效、经济的中层服务 D.控制不合理增长的医疗费用 E.实现医学模式转变 D 2.社区护士角色的描述,以下不当的是: A.代言人 B.协调与合作者 C.组织管理者 D.社会福利提供者 E.咨询者 A 3. 有关社区护理的特点以下描述不妥的有: A.以病人为中心 B.独立性、自主性较高

参与 B. 社区干预仅仅是指一些强制性措施如禁止吸毒等 C. 社区干预不是指一些政策层面的干预 D. 社区干预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E. 社区干预不是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 E 7. 以下有关社区特征描述不妥的是: A. 社区是由人群组成的 B. 社区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C. 社区具有共同的目标、需要和问题 D. 社区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 E. 社区没有其特有的服务系统 二、多选题 1.社区通过以下哪些因素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生活质量: ABDE A. 环境 B. 健康服务的质和量

C. 政治 D. 文化教育 E. 交通 2.专科社区护理工作方式包括:ABE A. 儿童保健 B. 妇女保健 C. 对社区健康问题进行评估 D. 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制定护理计划 E. 计划生育 3. 社区卫生服务的作用包括BCDE/BCE A. 应对低出生率问题 B.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C. 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D. 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 E. 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三、填空题 1.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以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最终原则。 2.社区护理以健康为中心提供预防 、治疗和康复护理,以生活过程 为焦点,通过居民积极主动参与解决健康问题。3.社区护理工作可分为综合性社区护理方式和专科社区护理方式。 4. 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理论,以促进和维持人群健康的务实工作。 四、是非题

护理研究名词解释

护理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探索护理领域的问题,并用以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假设:假设指对已确立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个预期性的结果或暂时的答案,是研究者通过仔细周密的思考,根据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归纳推理,对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做出一种因果关系的预测。 指标(观察项目):是研究中用来反映或说明研究目的的一种现象标志,也是确定研究数据的观察项目,通过指标索取得的各项资料,从中可归纳出研究结果 自变量:指能够影响研究目的的主要因素,自变量不受结果的影响,却可导致结果的产生或影响结果 依变量:是指科研的目的它随自变量改变的影响而改变,也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外变量:外变量指某些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在科研设计中应尽量排除。设立对照组能达到排除外变量的作用。 非实验性研究:指研究设计内容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的研。 回顾性研究:是运用临床现有的资料如病历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方法 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比方法进行研究,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研究方法 量性研究:通过数字资料研究现象的因果关系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研究者凭借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和研究者进入当事人的处境中参与分析资料、找出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描述报告结果 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研究对象而收集取得资料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来寻找和收集资料常有访谈和问卷或填表格等方式,调查所获资料是直接从研究对象处得到 信度:是使用某研究工具重复测量某一研究对象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重测信度:使用研究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第一次测试,隔一段时间以后对同一研究工具进行测量,然后计算2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这个系数就是重测信度 效度: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 总体:是指性质相同的符合研究要求的所有观察单位的该项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研究工作中的研究对象称为样本。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也叫几率 抽样误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相差 假设:指对已确定的研究问题,提出一个预期的结果或暂时的答案是研究者通过仔细周密的思考,根据相关理论和知识的归纳推理,对要进行研究的问题作出一种因果关系的预测 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就是应用统计学的原理由样本之间的差别去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之间是否由差别的一种重要推断方法 率:指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之比,用来说明某种现象发生的频率大小或强度 摘要:是论文内容高度概括的简短陈述,它使编辑和读者能够迅速和准确的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帮助迅速查到文献 个案研究:是针对噶按护理的资料进行研究,了解资料内涵,探讨未知领域或对新措施、新理论进行深入分析论文的过程,个案研究属于质性研究的一种 研究课题:为了解决一个相对单一并且独立的科学技术问题而确定的研究题目 研究项目:为了解决一个由若干研究课题组成的,彼此之间由内在联系的、比较复杂而且合性较强的科学技术问题而确立的研究题目

自考婚姻法名词解释

婚姻法名词解释 1、婚姻:是指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 2、家庭:是指同居一家共同生活,其成员依法互享权利、互负义务的亲属团体。 3、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中的经济基础对婚姻家庭的要求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 4、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借以发生和终止的法律事实,以及婚姻家庭主体之间、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婚姻自由:婚姻自由在有些法律中也称婚姻自主,系指男女公民均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的解决本 人的婚姻问题,不受外界的强迫或干涉。 6、一夫一妻:也称单偶制或双单式婚姻,是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制度。 7、男女平等:男女平等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婚姻家庭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力义务,不因性别而异。 8、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违反婚姻自主原则,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 9、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 10、虐待:是指对家庭成员歧视、折磨、摧残,使其在身体上,精神上承受损害的行为。 11、遗弃:是指法定亲属中依法负有抚养、扶养、赡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受扶养、抚养、赡养的另一方拒不履行 义务的行为。 12、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制限制人身自由或其它手段,将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 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13、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 14、亲属:亲属系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15、宗亲:又称宗族、本亲或内亲,在古代亲属制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宗族以本宗男子为主体,还包括在室女 和归来之妇。 16、外亲:亦称外姻,包括已身之母、祖母等得本身亲属,以及己身之女、孙女、姐妹、姑等因婚嫁生育形成的 亲属关系。 17、配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互为配偶。 18、血亲:是指互相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这种血缘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19、自然血亲:是指在血缘上有同源关系,他们是共同的祖先的后裔,相互之间是被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的。 20、拟制血亲:是指互相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具有的血缘联系,经法律拟制后,始具有与该种血亲相同的权利义 务的亲属,这种血亲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依法创设的,故亦称法亲或或准血亲。 21、姻亲: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但配偶本身是除外的。 21、亲系: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亲属的网络是由不同的亲系相互交织而成的,这种联络系统的载体,是这样或 那样的血缘联系。 22、父系亲:父系亲是通过父方的血缘关系而联络的亲属。 23、母系亲:母系亲是通过母方的血缘关系而联络的亲属 24、男系亲:男系亲是通过男方的血缘关系而联络的亲属

社区护理学习题(及答案)

社区护理学 简答题 1.简述社区的本质(社区组成的基本要素)。2.简述社区的功能。 3.简述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素质。4.简述社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 5. 社区卫生的六大要素6.社区护理学工作内容。 7.简述社区康复护理的内容。8.简述健康问题优先筛选的原则。9.简述家庭的功能。10.简述社区护理的特点。 11.简述社区健康教育的手段。12.简述社区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价过 程。 13.列举几种常用的避孕方法。14.简述影响中年人心理的各种因素。 15.中年期的主要心理变化有哪些特点16. 简述对空巢家庭老人的健康指导内容17. 列举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来源18.简述慢性病人的特征。 19.护理慢性疾病病人时护理人员应用的方式。20.简述社区康复护理的内容。 论述题 1.叙述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2.从工作地点、护理对象和护理特点三个方面论述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的不同点。 3.如何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结果评价 4.社区护士如何做好社区的健康教育 5.试述怀孕期保健指导内容。6.叙述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的基本内容。7.试述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特点。8.试述社区护士在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意义。 9.叙述社区护士在家庭护理中的职责。10.如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指导社区护理 11.试述围绝经期心理改变。12.试述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护理。 案例分析 1、寻找援助对象的经过:在儿童健康检查时,小李家5个月的儿子对声音反应迟钝,在医院做了进一步的检查,目前正在等待检查结果。小李抱着孩子来到社区卫生站,向护士咨询孩子耳朵会不会聋,护士看到她除担心外,还很忧愁,于是决定进行家访。在家庭访视时,了解到在儿子出生不久,小李就随丈夫调转工作来到现在的社区。小李的丈夫是计算机软件公司的职员,小李所在社区缺乏有婴幼儿的家庭,由于新搬到此地,邻居不熟,也没有朋友,她打算在孩子1周岁后再上班。目前在家里照顾儿子,社区护士看到小李不和孩子说话,也不抱孩子,只是自己呆呆地坐在那里,好像很疲劳。

自考婚姻法一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1、婚姻家庭是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定的社会联系和交往方式。 2、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3、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形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 4、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就法律关系的角度而言,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 5、家庭,是同居一家共同生活,其成员依法互享权利、互负义务的亲属团体。 6、婚姻家庭自然属性,是指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自然前提或自然因素。 7、群婚制是指人们结成不大的群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同一群体的成员在两性关系方面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群体之间的关系,无法用后世的亲属成为加以区别。 8、血缘群婚已经排除了不同辈分的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 不同辈分的异性间有着严格的婚姻禁例,两性关系是按世代来划分的。是群婚制的一种低级形式。 9、对偶婚制视为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的过渡。一对男女在或短或长的时间相对稳定地同居生活,这种现象在群婚制下或更早的时代便已岀现,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一种普遍同性的制度。 10、所谓形式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是指以婚姻家庭法(或其他类似的名称)为名的规范性文件,它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是一定国家的婚姻家庭制度在法律上的全面反映。 11、所谓实际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是一定国家中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和。 12、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借以发生和终止的法律事实,以及婚姻家庭主体之间、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3、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定国家的婚姻家庭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婚姻家庭制度本质和特征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 14、婚姻自由在有些法律中亦称婚姻自主,系指男女公民均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本人的婚姻问题,不受任何来自外力的强迫或干涉。 15、一夫一妻制亦称单偶制或双单式婚姻,是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一夫一妻制的普遍实现,是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16、男女平等原则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婚姻家庭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不因性别而异。 17、重婚是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行为。在重婚关系中,一方或双方的合法婚姻并未终止,故对发生于后的违法结合以重婚相称。 18、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 19、家庭暴力是发生于家庭内部的,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20、婚姻家庭法中所说的虐待,是指对家庭成员歧视、折磨、摧残、使其在身体上、精神上蒙受损害的行为。 21、婚姻家庭法中所说的遗弃,是指法定亲属中依法负有扶养、抚养、赡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受扶养、抚养、赡养的另一方拒不履行其义务的行为,遗弃总是以不作为的形式而岀现的。 22、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23、宗族亦称宗亲、本亲或内亲,在古代亲属制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宗族以本宗男子为主体,还包括在室女和来归之妇,前者指本宗尚未外嫁的女性,后者指嫁入本宗的女性。 24、外姻亦称外亲,包括己身之母、祖母等的本生亲属,以及己身之女、孙女、姐妹、姑等因婚嫁和生育而形成的亲属关系。 25、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互为配偶。配偶在亲属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地位,它是其他亲属关系的源泉和桥梁。 26血亲是指相互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这种血缘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也是间接的。原来意义上的血亲本为自然血亲,即生物学意义上的血亲,扩大意义上的血亲还包括拟制血亲。

社区护理习题库

第一章社区护理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区: 2、社区护理: 二、填空题 1、理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为基础的正三角形结构。 2、社区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的自我防护及的自我防护。 三、选择题 1、理想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以()为基础的正三角形结构。 A、社区 B、专科医院 C、综合医院 D、保健机构 2、WHO指出,一个有代表性的社区,人口数约在()。 A、3—5万 B、5—6万 C、10—30万 D、30—50万 3、构成社区的最基本要素是()。 A、人群和地域 B、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 C、人群和生活方式 D、地域和生活服务设施 4、社区护士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 B、经过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C、护士学校毕业即可,无需培训 D、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以上 5、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不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 B、高龄老年人口比高速增长 C、老年人口抚养比大 D、地区差异小 6、社区精神卫生护士在一级精神预防保健中的角色是()。 A、精神卫生咨询 B、参与精神健康调查 C、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 D、促进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的康复 四、判断题 1、社区按人群的共性进行分类,分为地域性社区、具有共同兴趣或目标的社区、具有某些共同话题的社区。() 2、社区护理是利用护理和公共卫生中的诸多概念和技术,通过广泛的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科学及艺术。() 五、简答题 1、社区护士的角色包括哪些方面? 2、社区护士应注重哪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答案: 一、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护理是利用护理和公共卫生中的诸多概念和技术,通过广泛的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科学及艺术。

2018年10月自考《护理学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护理学研究》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世界上第一份护理研究报告是关于 A.控制医院内感染 B.分析护理教育的缺陷 C.改进护理工作的程序 D.对护理人员合理安排 2.在获取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时,如需他人代行其知情同意权,正常的代行顺序为 A.子女一配偶一父母 B.配偶一子女一父母 C.父母一子女一配偶 D.配偶一父母一子女 3.某研究者根据其所获取到的一篇文献后面所列出的参考文献,逐一进行追查检索,得到原文,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这种文献检索方法是 A.追溯法 B.顺查法 C.倒查法 D.抽查法 4.在“体重与血压关系的探讨”这一研究中,“体重”是 A.自变量 B.外变量 C.依变量 D.干扰变量 5.某研究者在选择观察机体缺氧程度的指标时,选择的是血氧饱和度而不是呼吸和面色,这是因为研究者特别考虑到了指标的 A.准确性 B.客观性 C.灵敏性 D.可行性 6.在使用四格表专用公式进行X2检验时,要求四格表中每个格子的理论数T要大于或等于 A.3 B.4 C.5 D.6 7.某研究者在MEDLINE数据库中对文献发表年代进行界定后再检索,那么他应该寻找的代表“出版年”的字段是 A.AU B.TI C.PT D.PY 8.在不知道研究对象分组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研究过程中指标的观测、数据的收集和结论的判断,这种方法是 A.随机化 B.盲法 C.预试验 D.设立对照 9.类实验研究设计中一定要有 A.对照组 B.随机分组 C.干预措施 D.随机取样 10.对特定人群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疾病或某种特征在该人群及个体中的动态变化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现况调查 D.纵向研究 11.通过使用脸谱、阶梯等形象图形,用于测评人们对某种经历的感受,例如疼痛、乏力、恶心、呼吸困难等的测评量表是 A.评定量表 B. Likert量表 C.语义差异量表 D.视觉类似物量表 12.某英国医师从1951年开始对居住在英国的注册医师就吸烟与医师发生肺癌的关系进行长达20年的研究,此研究属于 A.回顾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现况调查

《儿科护理学(二)》名词解释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科学。 生长: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小儿裸体的重量。 身长:从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 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到足底。 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腹围:平脐水平绕腹一周的长度。 前囟: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 后囟:顶骨和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 感知: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从环境中选择性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意:人对某以部分或某一方面的选择性警觉,或对某一刺激的选择性反应为注意力。 记忆:是将所获得的信息储存和“读出“的神经活动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思维:是人应用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掌握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 低体重:小儿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 消瘦:小儿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 矮身材:小儿身高(长)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身高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 体重过重: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加2个标准差。 屏气发作:为呼吸运动暂停的一种异常行为,常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 遗尿症:正常小儿自2~3岁起已能控制膀胱排尿,如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 学习困难:亦称学习障碍,指在获得和运用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特殊技能上有明显困难,并表现出相应的多种障碍综合征。 儿童保健:是通过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依据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儿童群体或个体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保证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性防治医学。 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病的疫情监测,人群免疫状况及小儿免疫特点的分析,按照免疫学原理制定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进行人群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主动免疫: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力。 被动免疫:是指在接触传染病后,给予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相应的抗体,使其立即获得免疫力。 不显性失水:由皮肤和肺蒸发的水分,是调节人体体温一项重要措施。 等渗性脱水: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血清钠为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在正常范围。 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多于水的丢失,血清钠为<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正常范围。 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多于电解质的丢失,血清钠为>150mmol/l,血浆渗透压高于正常范围。 家庭结构评估:指家庭的组成以及影响儿童及其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有关家庭的社会、文化、宗教、和经济特点。 ORS::是治疗急性腹泻合并脱水的一种溶液,由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配制而成。 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全部易母乳喂养,而部分用牛、羊乳或其他乳品喂养。 人工喂养:完全用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 初乳:产后最初4天内分泌的乳汁。

电大-社区护理学(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社区护理学(本科)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社区护理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慢性病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的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性的基层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是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融于护理学中,并以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的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专业服务。 4、社区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

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5、健康社区:指拥有健康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和健康人群的社区;其建设的基本要素包括社区健康政策、健康管理、健康环境和健康人群;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设施,参与健康互助,拥有健康人群是健康社区建设的宗旨。 二、单选题 1.健康的含义不包括( E ) A.心理健康B.躯体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健康E.人际关系良好 2.关于健康与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B.健康是绝对的C.健康与疾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D.疾病与健康可以相互转化E.真正健康的人占绝大多数

2017年10月自考护理学研究(有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学研究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研究对象的权利属于护理研究的“公正原则”的是 A.隐私权 B.充分认知的权利 C.自主决定权 D.不被剥削或利用的权利 2.按照文献的级别,期刊论文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3.按照变量值的性质,身高、体重属于 A.二项分类变量 B.有序分类变量 C.多项分类变量 D.连续型变量 4.根据研究的对象和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唐山市市区及区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员死因资料的减寿分析”的研究中研究问题的类别为 A.调查研究 B.实验观察 C.资料分析 D.经验体会 5.某研究的研究假设为“吸烟会增加肺癌的发生率”,此研究假设为 A.有方向性假设 B.无效假设 C.无方向性假设 D.统计学假设

6.量性研究的结果陈述形式是 A.引述 B.评论 C.数字 D.故事 7.在进行医学文献创造性阅读过程中,在某个地方有意识地停顿下来,以己经阅读的内容为基础,设想以后的内容,再与文献中后面的内容对比,检验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这种文献阅读方法是 A.质疑法 B.推测法 C.比较法 D.反馈法 8.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设立对照组 B.是否有干扰因素 C.是否随机抽样 D.有无干预 9.在研究设计时将研究对象自身在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是 A.随机对照 B.自身对照 C.组间对照 D.配对对照 10.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是 A.抽样 B.总体 C.样本 D.随机 11.入院率偏倚属于 A.选择性偏倚 B.报告偏倚 C.测量偏倚 D.回忆偏倚

护理研究名词解释

1.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1分)可能性大小(1分)的一个度量(1分),也称几率(1分)。2.文献检索:是将文献根据其外表特征或内容特征(1分),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并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1分),以及利用相应的方法、途径或手段(1分)从中找出符合读者特定需要的文献的全过程(1分)。 3.依变量:指科研目的(1分),它随自变量改变的影响而改变(1分),,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1分)依变量正是要观察的结果或反应(1分)。 4.回顾性研究:运用临床现有的资料如病历(或病房记录)(2分),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研方法(2分)o 5.重测信度:表示研究工具(2分)的稳定性大小。(2分) 6.护理研究: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1分),通过系统的方法研究和评价护理问题(2分),得出结果再用以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1分)。 7.质性研究:是研究者凭借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和研究者进入当事人的处境中参与分析资料 (1分),找出共性和内涵(2分),用文字描述报告结果(1分)。 8.抽样误差:样本指标(1分)与总体指标(1分)的相差(2分)称为抽样误差。 9.关键词: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检索语言(1分),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医护学术刊物内(1分),它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1分)、词组或短语(1分),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帮助迅速查到文献。 10.应用研究:是指为满足社会(1分)或生产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1分),利用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1分)达到特定应用目的的创造性活动(1分)。 11.变量:指研究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因素(2分)。变量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出来的(2分)。12.信度: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1分)重复测量(1分)某一研究对象时(1分)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1分)。或指使用某一研究工具(1分)获得的资料(1分)所能反映被研究对象真实情况(1分)的准确程度(1分)。 13.摘要:即文章的内容提要(1分),也是论文的一个组成部分(1分),是论文内容高度概括的简短陈述(1分),它使编辑和读者能够迅速和准确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1分)。14.个案研究:是针对个案护理的资料进行研究(1分),了解资料的内容(1分),探讨未知领域或对新措施、新理论(1分)进行深入分析写出论文的过程(1分)。 15.研究课题:是为了解决一个相对单一(1分)并且独立的(1分)科学技术问题(1分)而确定的研究题目(1分) 16.假设检验:又称显著性检验(1分),就是应用统计学的原理(1分)由样本之间的差别(1分)去推断样本所代表的总体之间是否有差别的一个重要推断方法(1分)。 17.计数资料:将全体观察单位(1分),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1分),再分别清点各组中观察单位的个数(1分),这样得到的数据资料,就是计数资料(1分)。 18.标准差:表示实验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计算标准差值来反映均数中各值的波动范围(离散程度)(2分)。标准差值越小,则均数的代表性越好,收集到的资料可靠性越大(2分)。19.外变量:指某些能干扰研究结果的因素(2分),在科研设计中应尽量排除(1分),设对照组能排除外变量(1分)。 20.理论框架:利用已有的理论(1分)对研究中各概念或变量(1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说明(1分),则该理论就是该研究的理论框架(1分)。

婚姻法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

1.婚姻家庭的概念及其含义?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 ⑴婚姻,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①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同性结合不成其为婚姻; ②婚姻是双方具有夫妻身份的结合,姘居、通奸等两性结合不成其为婚姻; ③婚姻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认可,否则即使双方长期共同生活也不成其为婚姻。 ⑵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 ①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同一家庭的成员是被婚姻和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的; ②家庭须有共同经济; ③家庭成员一般均为亲属,而亲属未必是家庭成员。 2.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⑴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指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因素。如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人类固有的性的本能以及通过自身蕃衍而形成的血缘联系等。这种自然属性是婚姻家庭关系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上述种种自然因素,人类社会根本不可能出现婚姻家庭。因此,对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某些自然规律对婚姻家庭所起的作用,正是以这种自然属性为根据的。 ⑵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指社会制度赋与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婚姻家庭是一定的物质社会关系和一定的思想社会关系的结合。作为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婚姻家庭与社会诸关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婚姻家庭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从社会制度及其发展变化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 ⑶我们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决不能夸大自然属性对婚姻家庭的作用,也不能将二者等量齐观,而要分清主次。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是研究婚姻家庭的唯一正确的出发点。 3.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 ⑴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人口和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婚姻家庭,是人口再生产的社会形式。宏观上的社

社区护理学 复习资料

社区护理学 名词解释 1.社区(community):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宏观社会的缩影,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 2.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主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3.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综合应用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融于护理学中,通过贯彻落实一级预防措施保护社区人群免受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侵袭,辅导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为最终目的,提供连续性的、动态性的和综合的护理服务。 4.社区护士(community health nurse):是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他有关医疗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人员。 5.社区健康档案(community health record):是记录与社区居民健康有关信息的系统性文件,包括以问题为向导的病史记录和健康检查记录、以预防为主的保健卡,以及个体、家庭和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各种完整记录。 6.家庭:指的是由两个或多个人员组成,具有血缘、婚姻、情感、经济供养关系,是家庭成员共同生活与相互依赖的场所。 7.家庭生活周期:指从夫妇组成家庭开始,经过子女出生、成长、工作、相继结婚自组家庭而离去的过程,夫妇又回到二人相处的局面,最后因夫妇相继去世而消失。 8.家庭护理(family nursing):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是指社区护士和家庭及家庭成员有目的地进行互动,帮助家庭充分发挥家庭的健康潜能,预防、应对、解决家庭发展阶段的各种健康问题,以促进和维护家庭及其成员健康的活动。 9.家庭访视(home visit):是指在服务对象里,为了维持和促进健康而对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有目的的交往活动。 10.居家护理(home care nursing):是社区护士直接到患者家中,向居住在家庭的患者、残障人、将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 11.社区健康促进(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与社会影响,降低本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而进行的活动。 12.社区健康教育(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 13.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F):包括个人认知、修正因素和行动的可能性3部分,其核心为感知威胁和知觉益处;前者包括对疾病易感性和疾病严重后果的认识,后者包括对健康行为有效性的认识。14.社区妇女保健(community woman health):是指以维护和促进 妇女健康为目的,预防为主, 以保健为中心,以基层为重 点,以社区妇女为对象,防 治结合,开展以生殖健康为 核心的保健工作。 15.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指在社会人口 的年龄结构中,60岁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系数增 加的一种发展趋势。 16.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noninfectious chronic disease,NCD):是对一类起 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 不愈、缺乏明确的传染性生 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 因未完全确认的疾病的概 括性总称。 17.临终关怀(hospice care) 是指通过控制症状,给患者 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 面照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在有限的生存期间内保 持其舒适和尊严,并帮助他 们平静低接受死亡。 18.康复(rehabilitation)是 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 减轻残疾的影响好使残疾 人重返社会。 19.社区康复 (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 CBR)是社区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政府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 配合,社会力量广泛支持, 残疾人及其亲友积极参与, 采取社会化方式,使广大残 疾人得到全面康复服务,以 实现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 会生活的目标。 20.康复护理(rehabilitation nursing)是康复医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也是护理学的重 要分支。康复护理实在总体 康复医疗计划下,为达到全 面康复的目标,与其他康 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对残 疾者、慢性病而伴有功能障 碍者进行适合康复医学要 求的专门的护理和各种专 门的功能训练,以预防残疾 的发生、发展及继发性残疾, 减轻残疾的影响,,最终使 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 并重返社会。 简答题 1.社区的特点? ①地域性②人口要素③同 质性④生活服务设施⑤管 理机制和制度 2.社区的功能? ①生产、消费、分配、协调 和利用资源②社会化③社 会控制④社会参与⑤相互 支援 3.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①服务对象的广泛性②服 务内容的综合性③贯穿生 命全程的连续性④满足社 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可 及性。 4.社区护理的功能? ①提供社区健康护理②提 供个人及其家庭健康护理 ③提供社区保健服务④开 展社区健康教育⑤开展计 划免疫与预防接种⑥进行 定期健康检查⑦实施社区 慢性疾病患者与其他疾病 患者的管理⑧提供社区急 重症患者的转诊服务⑨提 供社区临终护理服务⑩参 与社区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5.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 ①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② 综合护理能力③独立判断、 解决问题能力④预见能力 ⑤基本的组织、管理能力⑥ 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 本能力⑦应对社区急性事 件的基本能力⑧不断获取 与本专业发展有关的新知 识,培养促进自身与专业发 展的能力⑨自我防护能力。 6.社区护理常用的工作方 法? ①护理程序②家庭访视③ 居家护理④社区流行病学 调查⑤健康教育⑥健康普 查⑦健康指导⑧组织社区 活动 7.社区护理评估的评估范围 及内容? ⑴社区地理环境①社区的 基本情况②自然环境③气 候④动植物分布情况⑤认 为环境 ⑵社区人群①人口分布② 人口流动情况③健康水平 ④健康行为 ⑶社会系统①卫生保健系 统②经济系统③交通与安 全系统④通讯系统⑤社会 服务及福利系统⑥娱乐系 统⑦教育系统⑧政治系统 ⑨宗教系统 8.社区护理评估方法? ①社区实地考察②重点人 物访谈③问卷调查④查阅 文献⑤参与式观察⑥社区 讨论 9.社区护理诊断:是指对于 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现 存的或潜在的不健康/健康 问题的反应及其相关原因 的陈述,并且这些反应可以 通过护理干预得以改变,是 选择社区护理措施的基础。 社区护理诊断的陈述:PES 公式,即健康问题(P)、原 因(E)、症状体征或有关特 征(S)。 10.社区护理目标的制定原 则? 目标的制定应做到SMART, 即特定的、可测量的、可达 到的、相关的、有时间期限 的,以便于护理计划的落实 和护理评价的实施。 11.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作 用? ①为解决社区居民健康问 题提供依据②为全科医疗 和社区护理教学、科研提供 重要信息③为社会卫生规 划提供资源来源④为社区 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提供评价依据⑤掌握居民 的基本健康信息⑥有助于 更好的开展社区护理工作。 12.健康档案的类型:个人健 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社 区健康档案。 13.健康问题描述:SOAP是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 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主观 资料、客观资料、对健康问 题的评估及健康问题的处 理计划。 14.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 ②直系家庭③旁系家庭④ 单亲家庭⑤其他,如单身家 庭、同性恋家庭等。 15.家庭结构:分为家庭外部 结构和家庭内部结构。前者 指家庭人口结构,即家庭的 类型;后者指家庭成员间的 互动行为,包括家庭角色、 家庭权利、沟通类型与家庭 价值观四个因素。 16.家庭的功能? ①情感功能②经济功能③ 生殖养育功能④社会化功 能⑤健康照顾功能。 17.家庭护理的服务对象? ①有健康问题的家庭及家 庭成员②有重点保健人群 的家庭及家庭成员③具有 疾病高危因素的家庭及家 庭成员④健康与亚健康的 家庭成员。 18.家庭护理的工作内容? ①与家庭及家庭成员建立 良好的人际关系②为家居 患者提供疾病医疗和护理 服务③协助家庭成员心理、 社会适应④协助家庭获得 或改善健康的生活环境⑤ 协助家庭运用健康资源⑥ 协助家庭参与社会和社区 活动。 19.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采 取重要社区护理工作方法 是:家庭护理程序、家庭访 视、居家护理。 20.家庭护理评估常用工具: 家系图、家庭功能和社会支 持度评估工具。 21.APGAR家庭功能评估表: 5个题目,每个题目代表一 项家庭功能,分别为适应度、 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和 亲密度。 22.家庭护理计划的原则:① 互动性②可行性③合作性 ④差异性⑤意愿性 23.家庭访视类型:①预防性 家庭访视②评估性家庭访 视③连续照顾性家庭访视 ④急诊性家庭访视 24.家庭访视程序? ⑴访视前准备⒈选择访视 对象及优先顺序①健康问 题影响人数多的家庭②健 康问题对生命有严重影响 的家庭③易产生后遗症的 家庭④利用卫生资源能控 制疾病的家庭⑤其他:优先 顺序(新生儿或免疫力缺陷 者;病情较重者;一般访视 对象;有传染性或感染性疾 病者应最后访视)⒉确定访 视目的⒊准备访视用物⒋ 联络被访家庭⒌安排访视 路线 ⑵访视中的工作⒈确定关 系①自我介绍②尊重服务 对象⒉评估、计划与实施⒊ 简易记录访视情况⒋结束 访视 ⑶访视后的工作①消毒及 物品的补充②记录和总结 ③修改护理计划④协调合 作 25.家庭访视中的注意事项: ①着装②态度③访视时间: 以1小时以内为宜④服务项 目与收费⑤其他 26.健康促进活动的主要战 略:①政策倡导②倡导发展 强大的联盟和社会支持系 统③普及社区群体的卫生 知识,改善其态度和技能。 27.社区健康教育评估的方 法:直接评估包括观察、焦 点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召 开座谈会等;间接评估包括 分析文献资料、查阅档案、 询问亲朋好友、开展流行病 学调查等。 28.社区健康教育计划遵循 原则:①目标②整体性③前 瞻性④弹性⑤从实际出发 ⑥参与性 29.社区健康教育计划选择 方法:①语言教育②文字教 育③形象化教育④电化教 育⑤案例教育⑥同伴教育 30.社区妇女保健工作内容: 妇女各期保健、计划生育技 术指导、常见妇女疾病及恶 性肿瘤的普查普治以及妇 女劳动保护等。 31.社区妇女各期保健: ①青春期保健②围婚期保 健③性成熟期保健④围生 期保健⑤围绝经期保健⑥ 老年期保健 其中围婚期、妊娠期、产褥 期和围绝经期是生殖、生理 和心理功能发生明显变化 的时期,是社区妇女保健工 作的重点。 32.社区孕期保健指导: ⑴生活卫生指导①清洁与 舒适②休息与活动③口腔 保健④乳房护理⑤性生活 指导 ⑵心理卫生指导⑶用药指 导⑷营养与体重管理指导: 在孕早期(1~3个月)孕妇 体重每个月增加0.5kg左右; 孕中期(4~6个月),体重每 周增加0.25~0.35kg;孕晚期, 体重每周增加0.5kg左右。 足月妊娠时体重总共增加 11.5~16.5kg。⑸孕妇自我监 测的指导 33.妊娠各期常见症状:①恶 心和呕吐:妊娠6周左右出 现早孕反应,12周左右消失。 ②尿频、尿急③水肿:左侧 卧位,下肢垫高15度,改 善下肢血液回流④静脉曲 张⑤便秘⑥腰背痛⑦下肢 肌肉痉挛,补钙。 34.分娩前兆:假临产、胎儿 下降感、见红。 35.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 年龄段的划分标准定为:44 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 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 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36.中华医学会老年学会根 据我国情况研究规定:中年 期为35~44岁,中年后期(老 年前期)为45~59岁,60岁 作为我国划分老年人的标 准。60~89岁为老年期,90 岁以上为长寿期。 37.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与 趋势的特征: ①老龄化的速度加快②人 口老龄化的区域分布不均 衡,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 增长最快③人类平均预期 寿命延长④高龄老年人增 长速度快⑤老年女性在老 年人口中占多数 38.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①人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 段②老年人口规模巨大③ 老龄化发展迅速④地区发 展不平衡⑤城乡倒置显著 ⑥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 男性⑦老龄化超前于现代 化 39.社区中年人的特点:⑴生 理特点①形态方面的变化: 中年以后,身体外表的改变 最为明显。②主要形态器官 功能的改变⑵心理特点① 智力成熟②情绪趋于稳定 ③意志坚定④个性稳定⑶ 亚健康状态 40.中年人的健康需求:①获 取健康信息②建立健康行 为③应对生理和环境变化 ④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预防 各种职业性危害。 41.社区老年人的特点:⑴生 理变化特点:衰老或老化是 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①形 体的变化②生理功能的变 化⑵心理变化特点①记忆 与思维的改变:记忆的变化 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② 情绪情感与意志③人格:老 年人的人格较为稳定⑶社 会生活改变特点:①生活方 式的变化,老年人离退休后, 工作生活方式改变,在家庭 中的角色也发生改变②不 幸生活事件的发生 42.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①因生理功能衰退所引起 的老年常见疾病的治疗与 护理需求②因生理功能减 退所带来的在居住、衣着、 营养等方面的特殊需要③ 因活动受限所带来的生活 自理能力障碍方面的照顾 与照料④因心理状态是变 异和人际交往的障碍所带 来的一系列心理反应的护 理需求。 43.社区中年人的保健指导? ⑴健康教育①预防慢性病 健康教育②预防癌症健康 教育③更年期保健教育⑵ 合理膳食⑶工作与休息⑷ 合理的运动⑸纠正不良行 为习惯⑹学会应对压力⑺ 坚持定期健康检查 44.社区老年人运动时注意 事项? ①空腹及饱餐后不宜立即 运动②注意病情、气候变化 ③运动量不宜过大④活动 动作应灵活⑤合理安排运 动时间⑥选择合适的运动 场所⑦自我监测运动强度 45.慢性病的特点? ①一因多果,一果多因②发 病隐匿,潜伏期长③病程长 ④可预防⑤不可治愈⑥对 生活质量影响大 46.社区慢性病管理原则? ①强调在社区及家庭水平 上降低最常见慢性病的共 同危险因素,进行生命全程 预防②三级预防并重,采取 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主 要手段的综合措施,把慢性 病作为一类疾病来进行共 同的防治③全人类策略和 高危人群策略并重④传统 的卫生服务内容、方式,包 括鼓励患者共同参与、促进 和支持患者自我管理、加强 患者定期随访、加强与社区 和家庭合作等内容的新型 慢性病保健模式发展⑤加 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 ⑥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 慢性病时,应以生态健康促 进模式及科学的行为改变 理论为指导,建立以政策及 环境改变为主要策略的综 合性社区行为危险因素干 预项目。 47.糖尿病足部护理? ①应每天检查足部②养成 每日用温水洗脚的良好习 惯③定期修剪指甲④选择 合适的鞋袜⑤防止冻伤、烫 伤、外伤⑥定期到专科门诊 复查,5年以上的患者,应 每年到医院检查足部血管、 神经 48.临终关怀的原则? ①在护理过程中以患者和 家属为单位,并强调患者和 家属的参与②强调对患者 的全方位的整体照顾,终末 期患者经常存在生理、心理、 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强调多 学科协作共同解决问题③ 有效的控制症状是临终关 怀的首要工作④临终关怀 小组成员应连续评估患者 和家属的需求并提供帮助。 49.临终患者的健康需求? ①有效控制疼痛②保持安 全舒适③满足求知心理④ 坚强精神支持⑤死亡准备 教育 50.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 死亡教育? ①尊重患者的权利②针对 不同心理阶段实施死亡教 育③理解患者的死亡观念 和言行④全面评估患者的 意愿⑤⑤根据患者情况告 知信息⑥死亡教育对象应 包括家属在内 51.残疾分类:①残损,又称 结构功能障碍②残疾,又称 个体能力障碍③残障,又称 社会能力障碍 52.社区康复护理的特点:① 服务范围广②范围形式灵 活③范围对象参与性强④ 以全面康复为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