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平衡-课件
合集下载
3.5共点力的平衡课件

共点力平衡条件是: F合=0
注意: 物理学中有时出现”缓慢移动”也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
处
合成法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
理 平
角形数学知识求解。
衡
图解法
问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
O
G
合成法
A
F3
F1
F3
sin
G
sin
. F1
B
O
F2
F2
F3
tan
G
tan
F3 G
G
分解法
先分解、后平衡
A F1
y
F1 sin
B.
F1 cos
O
F2
G F3 G
O点受力如图
对O点由共点力平衡条件
水平方向: F1 cos F2
竖直方向:F1 sin F3 G
x
由上面两式解得:F1
G
sin
方法
步骤
(1)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解析法
(2)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1)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画出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变化 图解法
(2)确定未知量大小、方向的变化
相似法
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然后进行 分析。
1、解析法
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 静止状态,小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的一端由Q点缓慢地 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D ).
二力平衡公理ppt课件

二力平衡公理的物理意义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力平衡公理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通过二力平衡公理可以理 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和意义。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当物体受到的力不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而当物体 受到的力满足二力平衡条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实际应用
二力平衡公理在工程、物理、化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天平、 杠杆、滑轮等装置的工作原理都基于二力平衡公理。
二力平衡公理与其他物理原理的关系
牛顿第三定律
二力平衡公理与牛顿第三定律密切相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二力平衡的情况下,这两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使得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动量守恒
在某些情况下,二力平衡公理与动量守恒原理相结合。例如,在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相互抵消的 系统内,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05
CATALOGUE
二力平衡公理的扩展与深化
对二力平衡公理的进一步理解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公理指出,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该物体所受的 力是平衡的。这意味着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 直线上。
动态平衡
除了静态平衡外,二力平衡公理还可以应用于动态平衡,即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 受的力平衡的情况。例如,在抛体运动中,重力与空气阻力相平衡。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述
01
02
03
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的力时,将处于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条件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平衡状态的性质
平衡状态是相对稳定的, 因为任何微小的干扰都会 使物体偏离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力的平衡 课件 (双击可编辑)

的一桶水,一个大人就能提起,一台拖拉机能把汽车从泥泞
中拉出来,但用人推,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行。
8.2 力的平衡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可以与两个力或几个力同 时作用在这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 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效 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进行受力分析 时,我们可以用合力取代那几个力。
F
0.4×9.8=3.92(N)
G
8.2 力的平衡
以下是杂技表演中的几组平衡力
F
F
F
G
G
G
F
F
G
G
8.2 力的平衡
发展空间
家庭实验室 确定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如图,在薄板上的某一点 A 用线把它悬挂起 来。当薄板静止时,用铅笔沿悬线在板上画 出竖直线 AB。 在通过一点 C 用线把薄板悬挂起来,当它静 止时,沿着悬线画出另一条竖直线 CD. AB CD 两条直线的交点 O 就是薄板的重心。
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保持静 止,在什么条件下不能保持静止?
8.2 力的平衡
□实验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2.保持两端钩码数相等,观察拉力 F1 和 F2 是不是在一条直线上。把小 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 F1 和 F2 不 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小车的情况。 整理你的实验结果,和同学们讨论交流,看看二力平衡需要什么 条件。
8.2 力的平衡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二力平衡的 情况最简单。
但这两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并不是总能保持平衡状态的,那 么,施加于物体的两个力,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物体保持 平衡状态呢?
8.2 力的平衡
□实验探究□ 二力平衡的条件 按图组装实验装置,通过实 验,分析小车在水平都想上所 受的两个拉力的关系。 1. 增减两端钩码的数目,观察
7.3《力的平衡》ppt课件1

第三节 力的平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吗?
因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做不到不受外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观察:
充气艇处于静止状态吗?这时 它受到外力的作用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观察:飞机受到外力的作用却能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飞机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 引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 衡力,故飞机能匀速向前 飞行。
正在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 员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运动 员能匀速下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 力,因此仙鹤和蛋糕处于 平衡状态,是静止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力的作用效 果是相互抵消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交流讨论
• 用弹簧测力计吊起50g钩码,使钩码 匀速上升或下降,观察测力计示数是 否变化,为什么?若使钩码急速上升 或下降,观察测力计是否变化,为什 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力平衡的应用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一定 要求在物体稳定的时候读数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要使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提出问题: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 怎样的条件时,才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呢?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物体受到怎样的力,才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呢?
猜想、假设:
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 C、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怎么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静止在斜面上的小木块受力示意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吗?
因为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做不到不受外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观察:
充气艇处于静止状态吗?这时 它受到外力的作用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观察:飞机受到外力的作用却能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飞机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 引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 衡力,故飞机能匀速向前 飞行。
正在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 员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 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运动 员能匀速下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 力,因此仙鹤和蛋糕处于 平衡状态,是静止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力的作用效 果是相互抵消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交流讨论
• 用弹簧测力计吊起50g钩码,使钩码 匀速上升或下降,观察测力计示数是 否变化,为什么?若使钩码急速上升 或下降,观察测力计是否变化,为什 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二力平衡的应用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一定 要求在物体稳定的时候读数
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要使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提出问题:当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满足 怎样的条件时,才能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呢?
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物体受到怎样的力,才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呢?
猜想、假设:
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合力为零。 C、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怎么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静止在斜面上的小木块受力示意图?
机械基础教材第一章力系与平衡知识ppt课件

5
§1.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5.力矢量: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且作用于物体上的 力是定位矢量。
6.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线 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 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矢量的方位画出 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需要研究的物体(物体系统)。 取分离体:设想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其简图,称为 取分离体。 受力分析:分析分离体受几个外力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画受力图:在分离体上将物体所受的全部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画在 相应力的作用点上。
50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画受力图时必须清楚:
48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二、受力图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将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以相应
的主动力和约束力代替,这种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简明图形称 为受力图。
49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受力分析的方法: 解除约束定理:受约束的物体受到某些主动力的作用时,若将其全部 (或部分) 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受影 响。 解除约束后的物体称为分离体或隔离体(自由体)。
“+” —— 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力矩为正值; “-” —— 使物体顺时针旋转的力矩为负值。
【注意】由力矩的定义可知:
(1)当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力臂d=0)时,力对
点之矩等于零; (2)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对点之矩不变。
14
二、力偶 力偶实例
§1.2 力矩、力偶与力的平移
F1 F2
§1.1 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5.力矢量: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所以力是矢量,且作用于物体上的 力是定位矢量。
6.力的图示: 力的三要素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线 段的长度按一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方位和 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矢量的方位画出 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受力分析的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需要研究的物体(物体系统)。 取分离体:设想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约束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其简图,称为 取分离体。 受力分析:分析分离体受几个外力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方向。 画受力图:在分离体上将物体所受的全部外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力)画在 相应力的作用点上。
50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画受力图时必须清楚:
48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二、受力图 受力图: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将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以相应
的主动力和约束力代替,这种表示物体受力情况的简明图形称 为受力图。
49
§1.3 约束、约束力、力系和受力图的应用 受力分析的方法: 解除约束定理:受约束的物体受到某些主动力的作用时,若将其全部 (或部分) 约束除去,代之以相应的约束力,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受影 响。 解除约束后的物体称为分离体或隔离体(自由体)。
“+” —— 使物体逆时针旋转的力矩为正值; “-” —— 使物体顺时针旋转的力矩为负值。
【注意】由力矩的定义可知:
(1)当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力臂d=0)时,力对
点之矩等于零; (2)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对点之矩不变。
14
二、力偶 力偶实例
§1.2 力矩、力偶与力的平移
F1 F2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课件:力的平衡

F1 F1
F12
F合 F2
F3
F3
F2
1、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5N、10N、12N,其最大合 力为___N,最小合力为_______N。
2、一物体受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而作匀速直 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是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
F F1 O. F2 O.
等效替代
F3 F3
3.力的合成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讨论二个力F1、F2的合成
(1)夹角=00 O (2) =1800 F=F1+F2 F1 F与F1和F2同向
F2 F1
F2
F
F2
F1
F=|F1-F2| F
F与较大力方向一致 O F1
(3) 为任意角时, 实验研究
F2
F1
两个力的夹角为任意角时,实验研究
甲 G E O
F1
F2 G E
O F A F1 丙 G E O F2 B F C
乙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用表示两个力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 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4N
3N
简单到复杂
3N 3N 3N
特殊到一般
5N
1N
2N
3N 3N
6N
F1
F2 F3
F5
F4
F 三角形定则:平移分力,使分力首 F1
尾连接,从第一个分力起点指向 最后一个分力末端的有向线段表 示合力大小和方向
F2
T F1
F1 F=0
F12
F合 F2
F3
F3
F2
1、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5N、10N、12N,其最大合 力为___N,最小合力为_______N。
2、一物体受共点力F1、F2、F3的作用而作匀速直 线运动,则这三个力可能是 A、15N、5N、6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
F F1 O. F2 O.
等效替代
F3 F3
3.力的合成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讨论二个力F1、F2的合成
(1)夹角=00 O (2) =1800 F=F1+F2 F1 F与F1和F2同向
F2 F1
F2
F
F2
F1
F=|F1-F2| F
F与较大力方向一致 O F1
(3) 为任意角时, 实验研究
F2
F1
两个力的夹角为任意角时,实验研究
甲 G E O
F1
F2 G E
O F A F1 丙 G E O F2 B F C
乙
二、力的平行四边形 用表示两个力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 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4N
3N
简单到复杂
3N 3N 3N
特殊到一般
5N
1N
2N
3N 3N
6N
F1
F2 F3
F5
F4
F 三角形定则:平移分力,使分力首 F1
尾连接,从第一个分力起点指向 最后一个分力末端的有向线段表 示合力大小和方向
F2
T F1
F1 F=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课件

图8-2-17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理论力学课件—力系的平衡

分布荷载的合力及其作用线位置 P
q(x)
dP
A
x dx h l
由合力之矩定理:
B
x
Ph dP x q( x) xdx
l 0
q(x)
荷载集度
合力作用线位置:
dP=q(x)dx 合力大小:
P dP 0 q( x)dx
l
q( x) xdx h q( x)dx
0 l 0
q A 2a
M B
C
G 4a
FAx
FB
解:以水平横梁AB为研究对象。
X 0, F 0 M A F 0,
Ax
FB 4a G 2a q 2a a M 0 3 1 FB G qa 4 2
Y 0, F
Ay
q 2a G FB 0
FAx
y
X 0,
M A ( F ) 0,
FAx P 0
FAx P
x
FB 2a M Pa 0
FB P
Y 0,
FAy FB 0
FAy P
2a M
P
a
C
FAy
D
FB
解法2
A
FAx
B
解法3
M A ( F ) 0, M B ( F ) 0, M C ( F ) 0,
即
2M FA FB ab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FR=0 ′ Mo=0
X 0 Y 0 M F 0
O
}
平衡方程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上 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任意一点的矩的代数 和也等于零。 ● 几点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猜想 假设
实验 设计
收集 证据
四人一组,比一比哪组又准又快
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实验和理论得出结论: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为:F合=0 处理力的主要方法:
1、F12=F3(F12表示F1、F2的合力) 2、F1=F31(F31表示F3在F1方位上的分力)
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几个力也是共点力 D、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当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的一
定是共点力。
3、n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质点,使质点处于平衡状态。 当其中的F1逐渐减小时,物体所受的合力( ) A、逐渐增大,与F1同向 B、逐渐增大,与F1反向 C、逐渐减小,与F1同向 D、逐渐减小,与F1反向
F2=F32 3、F1、F2、F3构成闭合的三角形
例题
用绳子将鸟笼挂在一根栋梁上,OA与横梁的夹角600, OA与OB垂直,如图所示。若鸟笼重为20N。求⑴绳子 OC对鸟笼的拉力;⑵绳子OA和OB对结点O的拉力。
解:⑴对鸟笼分析
明受力
由二力平衡得 表依据 点对象 OC对鸟笼的拉力
T=G=20N ⑵对结点分析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8:19:25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72021/2/272021/2/27Satur day, February 27, 2021
第3节
力的平衡
第3节
N
力的平衡
1、物体的平衡状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线 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G
站立 匀速升空
力的平衡是物体平衡的本质条件,物体平衡是力平衡的效果
3、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猜想 假设
实验 设计
方方方案案案312
F3 F3
F1 F1
FF22
F2
T1
0 C
F1
600
T
T2
F1=T1
F2=T2 代入数据,可解得:F1=10N,F2=10√3 N
解法3
A
B
对结点分析(如图)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
F2
0
F1
C
平移各力后一定是封闭的三角形 T
由三角函数可得
F1=Tcos 600
F2=Tsin600
F2
代入数据,可解得
600
F1=10N,F2=10 3N T F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4、如图所示,如果篮球的重G=15N,α=300. 求:细绳对球的拉力和墙面对球的支持力各是多少.
4、如图所示,如果篮球的重G=15N,α=300. 求:细绳对球的拉力和墙面对球的支持力 各是多少.
解:对球受力分析(如图)
F1
将G分解得 G2=Gtan300=15×√3/3=5√3 N G1=G/cos300=15/(√3/2)=10√3 N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到 细绳对球的拉力F1=G1= 10√3 N 墙面对球的支持力F2=G2= 5√3 N
F2 G2
G1 G
课堂小结
物共 体点 的力 平作 衡用
下
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条件: F合=0 解题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三角形法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72021/2/27Saturday, February 27, 2021
由共点力的平衡得:
F2A A F12 0 0600 F1 TCC T
BB 对力
F12=T 由三角函数关系得
的处
G理
F1=F12cos600 F2=F12sin600
代入数据,可解得:F1=10N,F2=10√3 N
解法2
A
B
对结点分析(如图) 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T
由三角函数可得 T1=Tcos 600 T2=Tsin600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
课堂巩固
1、下列属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静止 A
静止 B
绕地匀速 站在匀速
飞行卫星 电梯的人
C
D
相对皮带静止向 右加速的物块
E
2、关于共点力,下面说法不正确的:( )
A、几个力的作用点在同一点上,这几个力是共点力 B、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这几个力一定不是
共点力 C、几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不同点,但这几个力的作用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7日星期 六2021/2/272021/2/272021/2/27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