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地区300名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不同类降压药效果分析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借助中医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方法:本文主要选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4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将4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西医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中医护理治疗方式。
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有高达89%,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75.5%,具有明显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医护人员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时,可以采用中医护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护理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0、引言高血压发病特征主要动脉血液升高,同时伴有脑、血管、心脏、肾脏等器官发现功能性变化,从而引发全身性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绝大多数国民具有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将会导致我国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1]。
本文主要通过对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4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中医护理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治疗,中医认为高血压疾病发生是由于人体内阴阳失调平衡所引起的,具体症状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阳两虚等等,因此,中医通过调理患者肺腑来恢复高血压患者阴阳平衡,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具体的分析研究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主要选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护理治疗的4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医护人员将4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0例。
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效果的比较研究

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效果的比较研究高血压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高血压患者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高血压除了可能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之外,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控制高血压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是降压药,但是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在治疗效果上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将分析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效果的比较研究。
1.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性,从而达到降压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拉西地平等。
研究发现,钙离子拮抗剂对于轻至中度高血压的患者有着较好的降压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利尿剂利尿剂是通过排水利尿,降低血容量和血压的一种药物。
目前常用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研究发现,利尿剂对于肥胖、糖尿病等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降压效果,并且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但是,利尿剂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例如电解质紊乱、脱水等,需患者警惕。
3. ACEI和ARBACEI和ARB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来降低血压的一类药物。
ACEI是抗酶剂,主要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而ARB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阻止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影响。
研究表明,ACEI和ARB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显著的作用。
4. 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是通过抑制β受体来降低心率和收缩压的一类药物。
目前常用的β受体阻断剂有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
研究发现,β受体阻断剂对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高风险高血压患者有着显著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类型高血压药物在降压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作用差异较大。
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对于长期使用降压药物的患者,也要注意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避免因药物副作用而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12例(63.16%),有效患者有6例(31.58%),无效患者有1例(5.26%);总有效率为94.37%。
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患者有7例(36.84%),有效患者有7例(36.84%),无效患者有5例(26.32%);总有效率为73.68%。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病,特别在中老年患者中多见,随着我国老龄化严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该病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等症状,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心、肝、脑、肾等并发症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55~73岁,平均为(61.2±3.4)岁;病程6个月~15年,平均为(5.3±1.8)年;收缩压140~200mmHg,收缩压85~135mmHg;高血压分型:Ⅰ级患者有5例,Ⅱ级患者有10例,Ⅲ级患者有4例;对照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53~72岁,平均为(60.4±3.2)岁;病程7个月~13年,平均为(5.1±1.7)年;收缩压142~205mmHg,收缩压83~132mmHg;高血压分型:Ⅰ级患者有4例,Ⅱ级患者有11例,Ⅲ级患者有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高血压治疗中采用不同剂型硝苯地平的效果及安全对比分析

高血压治疗中采用不同剂型硝苯地平的效果及安全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治疗中采用不同剂型硝苯地平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方法:选取在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2020年9月中,本院接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硝苯地平片治疗,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在两组患者在不同剂型硝苯地平治疗下的血压水平、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P<0.05);舒张压(88.20±1.0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90.53±0.21)mmHg(P<0.05);收缩压(94.56±2.2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114.26±1.96)mmHg,(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3.63%,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不同剂型硝苯地平治疗后,有效改善实验组患者血压水平,同时还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血压;不同剂型硝苯地平;效果及安全性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压力以及饮食习惯等发生改变,因此使得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上升,严重时还会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1]。
硝苯地平作为最佳的治疗药物,其具有稳定血压以及药效快速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剂量的硝苯地平其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由此就需要对其进行探究,详情如下。
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为已确诊高血压;(2)研究纳入病例均详解护理方案后,自愿参与研究并签订《知情书》。
排除标准:(1)有严重烟、酒史患者;(2)遗传心脏疾病患者;选取在研究时间段2019年12月~2020年9月中,本院接诊的11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
中医药与西药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

中医药与西药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范围内的健康状况。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手段包括中医药和西药。
中医药在中国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药则是现代医学的成果之一。
本文将对比中医药和西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疗效,以供读者参考和了解。
一、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是“肝阳上扰”和“气滞血瘀”。
中医药注重综合调理,通过调整人体内环境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中医药通过草药煎煮剂、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体质,达到缓解症状、平稳血压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点之一是其副作用较小。
由于中草药多是天然植物提炼而成,相比西药的化学成分,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少。
此外,中医药治疗也注重预防,通过提高体质和调整饮食习惯等方法,预防高血压反复发作。
然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中草药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草药质量、煎煮方法等,疗效不稳定而且剂量难以掌握。
此外,中医药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患者持续服用草药或进行针灸等治疗方式。
二、西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西药治疗高血压是现代医学的主流治疗方式之一。
常用的西药包括针对高血压的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等。
西药治疗高血压通常能够迅速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的症状。
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优点是疗效稳定,剂量易于掌握。
通过现代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西药的药物成分和疗效已经得到明确,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西药治疗高血压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降压药物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等。
另外,西药治疗高血压偏重于症状控制,对高血压的根本原因治疗较为欠缺。
三、中医药与西药治疗高血压的结合应用中医药和西药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将二者结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学认为高血压是由体内气血不和、阴阳失调等引起的。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治疗和中医养生法等。
下面将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法之一。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将针灸置于肘眼、合谷、三阴交等穴位,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血压波动。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失眠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中药的药性作用,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一些中药具有降压、扩张血管和抗氧化等作用,对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丹参、山楂、决明子等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液黏滞,从而降低血压。
中药治疗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中医养生法也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的重要内容。
中医养生法强调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节等对健康的影响。
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控制盐、糖、脂肪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
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高纤维食物,少吃高盐、高油腻的食物,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认为情志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过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波动等都可以诱发高血压,因此中医强调保持心情愉快、放松身心,对于治疗高血压十分重要。
中医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降低血压。
中药治疗可以通过药物的作用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降低血压。
中医养生法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情志等方面来降低血压。
中医治疗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部分高血压患者。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并且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医学的关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逐渐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评价。
一、中医药对高血压的认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基于中医的理论体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阴阳失衡、气滞血瘀、肝火上扰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采用药物调理、针灸、推拿、运动等多种手段来治疗高血压。
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1. 药物治疗疗效显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包括中药和中成药。
中药以降血压药为主,如天葵子、桑叶、丹参等,这些药物具有降压平喘、活血化瘀的作用。
中成药中,以降压宁、复方利血平等为代表,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2. 针灸疗法适宜度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非药物疗法中,针灸疗法是最常用的一种。
针灸能调整人体的气血平衡,平衡阴阳,恢复体内的正常功能,从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同时,针灸疗法无副作用,适用范围广泛,受到了不少高血压患者的欢迎。
3. 运动疗法有益健康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强调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调节血压。
常见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气功、散步等,这些运动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三、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降压效果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降压,评价疗效的关键是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可以取得良好的降压效果,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2. 生活质量改善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不仅能够降压,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侧重于调整身体的整体平衡,注重改善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使患者身心得到平衡,提高生活质量。
3. 不良反应评价中医药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中药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来说,不良反应较少。
中药具有温和、安全的特点,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不适。
3种不同药物对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其成本-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 仲 鏖 0 年 2卷 9 G uo afC, 0V. . 28 第 1 第 期 a u l T 2 8o1o 0 m Jr M 0 1 N9 no 2
;调 查 分 , 、 ・ r h r・;
一
一
…
一
f …
. ~
…
一
…
一
。 .)  ̄
由表 3可 知 ,各 证 型 高 血 压 患者 中 , 使用 钙 离 子拮 抗 剂 最 多 , 次 为 AE 、 受 体 阻 滞 剂 , 证 型 之 间 无 明 显 差异 。 其 C I 各 2 4 各 证 型 高 血 压 患 者 使 用 5类 药 血 压 平 均 下 降 值 情 .
或 2种 以 上 降压 药物 治 疗 。 22 高 血 压 病 人 证 型 分布 情 况 . 见表 2 。与 传 统 认 为 的 高 血 压 患者 以肝 阳上 亢 证 型 为 主 不 同, 、 在 高 血压 病 中 医 痰 瘀 证型 中 占有 重 要 意 义 , 中瘀 血 阻络 型 (1 3 ) 其 2 . % 与痰 瘀 阻 络 型 (0 7 ) 了最 大 比例 , 次 为 痰 火 上扰 型 , 肾 阴虚 及 2 .% 占 其 肝
,
埠 佚 区
王 严冬 , 志 龙 , 华 伟 刘 杨
刍血 压 褒 中医
5
同妾降压 教梁 弓析 ’
广东省 中医院珠海 医院, 广东 珠 海 5 1 10 9 5
摘 要 目的: 探讨 高血压 病患者 中医证型 与 5大类 降压 药降压 效果之 间的关系, 为辨证选用降压药提供 临床
肝 阳 上亢 型共 占不 足 13 /。
2 3 高血压各证型患者使用 5类 降压 药物情况 .
见表 3 。
必须 ≥10 9 m g 1m H= .3 P ) 4/ 0m H ( m g O 13k a 。排除高血压无 临 床症状 、 妊娠和哺乳 、 继发性 高血压 、 精神疾患等 。
13 方 法 . 采 用 问卷 调 查 的 方 式 , 写“ 血 压 病 病 证 结 填 高 合 症 候 要 素研 究 ” 查 表 。 调 了解 患 者 临 床 症 候及 抗 高血 压 药
床症候及血压情况。 1 4 统计 分析 .
差分析 。 2 结 果
数据录入应用 E i a a数据库, pDt 数据处理
采用 S S 1. P S2 0统计软件 , 证型之 间降压程度 比较采用方 各
2 1 5类不 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 .
见表 1 3 0名患者 中, 。0
使用钙 离子拮抗 剂人 数最 多, 近 4 % 其次 为 A E 类 、 接 0, CI 口 受体阻滞 剂, 最少为 A B及利尿剂 。6 . % R 5 7 的病人使用 2种
甚 至 是 盲 目的 , 就 增 加 了病 人 的痛 苦 及 风 险 。 这 以往 研 究 发 现 , 医辨 证 分 型 可 作 为 选 用 抗 高 血压 药 的一 种 方 法 , 可 中 将 能 解 决 其 选择 的 盲 目性 或 是 尝 试 性 的 境 况 ,本 研 究 通 过 调 查 3 0名 l 3 高 血 压 证 型 与 降压 效 果 的 关 系 , 讨 中 医 0 ~级 探 辨 证 分 型 与 降压 药 物 选 择 的关 系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观 察对象 . 广 东 省 中医院珠海 医 院 20 0 6年 7月 至 20 0 7年 7月住 院 及 门 诊 高 血 压 病 患者 。 共 3 0例 , 14 0 男 6 例 , 1 6例 ; 龄 4 ~ 5岁 , 均 (2 2 7 4 岁 。 其 中 女 3 年 27 平 5.+ .) 1 6 例,级 9 级 0 2 0例 , 3级 10例 。 5 12 病 例 入 选 标 准 . 高 血 压 病 例 必 须 符 合 2 0 年 《 国 05 中 高血 压 病 防 治 指 南》 的高 血 压 诊 断 分 级标 准 , 入 时 血 压 n] 纳
型 , 医辨 证 分 型 可 以作 为 临床 医生 选 用 降 压 药 的 一种 宏 观 方 法 。 中 关键 词 高血 压 病 ; 辨证 分 型 ; 压 药 降
中图分类号 :5 4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4 6 5 (0 80 - 0 4 0 1 0- 8 2 2 0) 9 0 5— 2 0
他2 类降压药更有 效, 且比其他证型 患者使用 AE 、R C IA B或 口受体 阻滞剂 更有效 ( P<0 0 ) 痰火上扰 证患者使用利 .5;
尿荆血压 下降明显 , 与其他证型 患者相比 , 但 无统计 学意义( P>0 0 ) . 5 。结论 : 不同类型 降压 药适应 用于不 同中医证
高 血 压 是 心 脑 血 管 病 的 主要 病 因 ,越 来 越 成 为 威胁 人
物 使 用 情 况 ; 根据 症 候 表 现 , 2 或 2 以上 的主 治 以 并 由 位 位 上 中医 临 床 医 师 共 同 做 出 证 型诊 断 。1 月 后 复 诊 , 录 临 个 记
类健康 的主要疾病。 西医临床常用降压药物 有以下 5大类: / 利尿剂 、 4 受体 阻滞 剂 、 钙拮抗 剂、 血管紧张素转 换酶抑制 剂 (C I 、 A E ) 血管紧张素 I受体拮抗 剂 (R ) I A B 。降压药 的选择 常常是令人困惑的, 往往根据医师 个人 的经验及喜好 , 时 有
依据。方法: 查 3 0 高血压 病患者 中医辨证分型 、 用降压 药物种 类及 1 月后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调 0例 服 个 瘀血 阻络 型及痰瘀 阻络型 患者使用钙 离子拮抗剂血压 下降更明显, 比肝 肾阴虚 、 阳上 亢、 且 肝 痰火上扰 及 阴阳两虚 型患者使 用钙 离子拮抗剂血压 下降 明显 ( P<0 0 )肝 肾阴虚证及肝 阳上亢型 患者使用 A E 、R 或 受体 阻滞 剂比使用其 . 5; CI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