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受体的位置分布、配体与功能

合集下载

肝脏受体的位置分布、配体与功能

肝脏受体的位置分布、配体与功能
03
肝脏受体能够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影响细胞的死 亡和清除。
04
肝脏受体与疾病的关系
肝脏受体与肝炎的关系
01 肝炎是肝脏受体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与肝脏 受体表达异常有关。
02 肝炎发生时,肝脏受体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肝脏 功能受损,进而影响机体代谢和免疫功能。
03 肝炎患者需要针对肝脏受体进行药物治疗,以恢 复其正常表达水平,缓解病情。
肝脏受体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肝脏受体不仅存在于肝脏细胞膜上, 还广泛分布于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如 肾脏、心脏、脑等。
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肝脏受体所识 别的配体和发挥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肝脏受体在肝脏中的分布
肝脏受体在肝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异性,主要分布在肝实质细胞和胆管 上皮细胞上。
不同种类的肝脏受体在肝脏中的分布也有所不同,如胆汁酸受体主要分布在胆管 上皮细胞上,而糖皮质激素受体则分布在肝实质细胞上。
相互作用意义
肝脏受体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在维持机体稳态、调节代谢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这些 相互作用有助于深入探究肝脏生理和病理机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03
肝脏受体功能
肝脏受体在代谢中的作用
肝脏受体参与脂肪代谢
01
肝脏受体能够调节脂肪的吸收、合成和分解,对维持体内脂肪
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受体参与糖代谢
02
肝脏受体能够调节糖的吸收、合成和分解,对维持血糖水平具
有重要作用。
肝脏受体参与蛋白质代谢
03
肝脏受体能够调节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对维持体内蛋白质水
平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受体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01
肝脏受体能够接收细胞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内信号,进 而调控细胞功能。

人体肝脏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肝脏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肝脏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的右上方,负责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血液过滤、药物代谢、与胆囊一起分泌胆汁等。

了解人体肝脏的解剖学知识是医学和生理学领域的基础,下面将介绍人体肝脏的解剖位置、结构、血液供应和功能。

1. 解剖位置:人体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缘在胸骨,下缘在肋骨,延伸至中腹部。

与人体其他器官如胃、脾脏、胆囊等相邻,并通过血管和胆管与这些器官相连。

2. 解剖结构:人体肝脏由左右两个大叶组成,右叶相对较大,左叶较小。

肝脏表面光滑,并有不规则凹陷部分,称为肝窦,是血液和胆汁的通道。

肝脏内部由肝小叶构成,每个肝小叶由肝细胞和窦道组成。

3. 血液供应: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两个血管系统:门静脉系统和肝动脉系统。

门静脉系统由门静脉和门脉组成,携带从消化器官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毒素进入肝脏。

肝动脉通过腹腔大动脉供应肝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这两个血管系统在肝脏内分支并与肝小叶的窦道相连。

4. 功能:肝脏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1) 蛋白质代谢:肝脏合成和分解多种蛋白质,如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

(2) 糖代谢:肝脏能够储存和释放葡萄糖,参与血糖水平的调节。

(3) 脂肪代谢:肝脏合成和分解脂肪,参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调节。

(4) 解毒功能:肝脏能够清除和代谢体内的毒素,包括药物和代谢产物。

(5) 胆汁分泌:肝脏与胆囊一起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

(6) 血液过滤:肝脏通过窦道和肝细胞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血液的纯净。

总结:人体肝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其解剖位置、结构、血液供应和功能都十分复杂而精细。

了解人体肝脏的解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医学和生理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体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人体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人体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分析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腹腔内,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它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重约1.2至1.5公斤,呈深红色。

肝脏的功能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代谢、解毒、合成、储物和排泄等多种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之一、下面分别对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一、肝脏的结构肝脏是由肝实质和肝门组成的。

其中,肝实质是肝脏的主要部分,由肝细胞组成,是功能单位,同时也是解剖学单位。

肝门是肝脏的入口处,通过肝门进入的冠状血管和门静脉分别在肝门周围分布,形成肝门三角。

肝脏还被包裹在一层纤维性包膜中,包膜外的组织叫做肝外叶,又叫做肝脏的胶囊。

肝脏内有许多小的结构单位,称为肝小叶。

每个肝小叶内包含有若干个肝细胞,它们由肝窦血管网所连接,是肝细胞供应养分和氧气的途径。

肝窦是与肝小叶中的肝细胞直接相接触的血管系统,肝细胞通过肝窦吸收和分泌有害物质。

肝小叶内有许多微细的胆汁小管,其终端汇集成二级胆管,再汇集成三级胆管,最终形成胆总管。

二、肝脏的功能1.代谢功能: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

在糖代谢过程中,肝脏能够合成糖原并将其储存,当身体需要能量时,可以释放糖原以供应体内细胞的能量需求。

在脂肪代谢方面,肝脏参与了脂肪的合成和代谢过程,通过合成和分解脂肪,维持体内脂肪平衡。

在蛋白质代谢方面,肝脏可以合成和分解蛋白质,维持体内蛋白质平衡。

2.解毒功能:肝脏具有强大的解毒功能,可以将体内多种有毒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

肝脏中的微粒体和线粒体是解毒的主要场所,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酶的作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水溶性废物,再通过肝管排出体外。

3.合成功能:肝脏在合成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肝脏可以合成胆汁,胆汁是消化脂肪的必需物质,也是体内排泄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

此外,肝脏还可以合成多种蛋白质、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

内脏分布的P2X受体的功能与疾病

内脏分布的P2X受体的功能与疾病

免疫 组织 化学 方 法 观察 到 P 2 受体在嗅觉 上皮 、 鼻器 官的初级 嗅觉
神经和呼吸区上皮皮下神经纤维 出现
o P yil y Me a C l g f m h l U i r t, m h l 3 O 0 , h a f h s o , 击cl o e e N m m g nv s y N m m g 3 0 6 C i ) og l o ei n
中, 离子型 P X 受体对胞外 p ( 22 H值 生
理 范 围内的 7 1 . ) . ~7 4 变化很 敏感 ,
P) 受体在 中பைடு நூலகம் 呼 吸化学 感受 器 产 2( 2
嘌呤受体 分为腺苷 (dns eP ) aeo n , I和腺嘌 呤核 苷酸 (d. i ae ns e tr hp a ,2 受体 。依 据 P oi _i oht P ) n 5 tp e 2受体 的分子 结构 和特 性 ,2 P 受体分为离子门控 型 PX受体和 G蛋 白耦 联型 P Y受 2 2 体。至今 已有 7个 P X(2 ~ 和 6个 P Y( 2 。 P Y 、 2 P X ) 2 PY 、2 2 P Y 、2 4P 和 PY 被克 隆。功能性 P X受体 由一 定 2 P Y 、2 2 ) 2 数量的亚单位组合 而成。相 同的亚单位 形成 问聚性 受体 , 不 生作用 ( 同聚性 P 受体或异聚体 中含 P x 受体 ) 。P x 2 22 J 2 , 基因剔 除的 大 鼠实 验 证 实 延髓 的 呼 吸神 经 元 中不 仅 表 达 P ) 受体 , 2( , 而且表达其他的 PX受体亚型。 2
王 云霞( 综述)梁 尚栋( , 审校)
( 南昌大学医学 院生理学教研室, 江西 南昌 30( 30 ̄)

肝脏受体的位置分布、配体与功能共28页

肝脏受体的位置分布、配体与功能共28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肝脏受体的位置分布、配体 与功能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受体在身体内的分布及作用与作用机制

受体在身体内的分布及作用与作用机制

受体在身体内的分布及作用与作用机制人体内有数千种不同的受体,它们分布在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这些受体能够感知外界刺激或在身体内部接收信号,其作用在于调节身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如呼吸、心跳、代谢和免疫等。

不同的受体在分布和结构上具有差异。

根据受体的分布位置,可将其分为表面受体和内部受体两类。

表面受体主要分布在身体的表面,包括皮肤、眼、耳、鼻、口腔等。

例如,视网膜上有视觉受体,它能感知光线的强度、颜色和方向等信息;耳蜗中有听觉受体,它能感知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等。

内部受体分布在身体内部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如肌肉、脏器、神经系统等。

内部受体主要与身体的代谢、生长和免疫等功能有关。

例如,胰岛素受体位于肝、骨骼肌、脂肪等组织上,它能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代谢,调节血糖水平;亲肾上腺素受体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组织修复、代谢和免疫反应等。

不同的受体在作用机制上也有所不同。

但总的来说,受体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分子的结构、位置和配体的特异性来实现的。

分子结构是受体发挥作用的基础。

受体的结构包括外部区域和内部区域。

外部区域一般为高度多样化的糖蛋白或脂蛋白结构,内部区域则分为激活区域、传送区域和细胞膜区域。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通常涉及到外部区域,它们之间会发生分子间的作用力,如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亲疏水相互作用等,从而引起受体结构的改变。

当受体与配体结合后,受体会自发地改变其构象,从而启动受体的内部信号转导通路。

受体的内部信号转导通路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机制。

当配体与受体发生结合后,受体会自发地改变其构象,从而激活或抑制其内部的蛋白激酶、酶或蛋白质调节因子等。

这些激酶、酶或调节因子会引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最终导致细胞内部的信号传递和生理效应的产生。

在受体的作用机制中,配体的特异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受体具有特异性的配体,这种特异性可以通过受体和配体之间的结构相互作用来解释。

在生物体内,特异性配体与受体结合的过程是非常精确和高效的,这种配体的特异性可以使受体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做出响应,从而引发特定的生理反应。

系统解剖学肝脏

系统解剖学肝脏

•肝脏的解剖位置•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的功能目录•肝脏的疾病•肝脏的生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01肝脏的解剖位置肝脏的上界与膈穹相接,下界与肋弓、十二指肠、结肠等器官相邻。

肝脏在人体中的位置肝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肝脏与膈穹、肺、心脏等器官相邻,这些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十分密切。

肝脏与十二指肠、结肠等器官通过韧带相连,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

肝脏与胆囊、胰腺等器官在消化系统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02肝脏的解剖结构肝脏的形态肝脏的位置肝脏的毗邻肝脏大部分位于右上腹,小部分位于左上腹,是人体内脏中最大的器官。

肝脏的右叶上方与右胸膜腔、右肺和心包相毗邻,左侧紧贴食管、胃和胰腺等器官。

030201肝门是肝脏的分隔,分为左、右两个肝门,左肝管、左肾上腺静脉和左肾静脉从左侧进入肝左叶,右肝管、右肾上腺静脉和右肾静脉从右侧进入肝右叶。

肝小叶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呈多角棱柱状,由中央静脉、肝板、肝细胞和胆小管构成。

肝静脉肝静脉分为肝左静脉、肝中静脉和肝右静脉,分别引流肝左叶、肝中叶和肝右叶的血液。

按照Glisson系统的分段按照Couinaud系统的分段肝段的划分03肝脏的功能肝脏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场所,合成血浆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

肝脏维持血糖的稳定,通过糖原合成和分解调节血糖水平。

肝脏参与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输,维持血脂的正常水平。

肝脏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和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维生素A、D、E等。

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维生素代谢药物代谢物质,如氨、酚等。

毒素代谢免疫防御胆汁合成消化和吸收。

胆汁分泌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胆汁排泄分泌胆汁的功能04肝脏的疾病肝炎定义肝炎类型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肝炎症状肝炎的治疗方法因类型而异,包肝炎治疗肝炎肝硬化CD 肝癌定义肝癌症状肝癌治疗肝癌病因肝癌AB05肝脏的生理肝细胞是糖代谢的主要场所,能够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同时合成和分泌葡萄糖。

肝脏解剖学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肝脏解剖学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肝脏解剖学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解剖学: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位于腹腔中,其结构复杂而功能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脏的解剖学结构以及其主要功能。

一、肝脏的外部结构肝脏位于腹腔之上,分为左叶、右叶和尾状叶。

右叶与左叶之间有深裂沟,称为肝门,通过该门进入肝脏的血管和胆管。

肝脏表面平坦,包裹在薄而坚韧的包膜下。

二、肝脏的内部结构肝脏内部由约50,000个小叶组成,每个小叶由肝细胞和间质组织构成。

肝细胞是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具有重要的代谢功能。

间质组织包括血管、胆管和结缔组织。

1. 血管系统肝脏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和排空系统,主要包括门静脉系统和肝动脉。

门静脉通过肝门进入肝脏,供应肝细胞的养分和氧气,而肝动脉则提供氧气丰富的血液。

此外,肝脏还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络,将门静脉和肝动脉的血液输送给肝细胞。

2. 胆管系统胆管系统是肝脏的排泄系统,其起始于肝小叶的肝细胞,通过汇集管、左右肝总管最终汇合形成胆总管。

胆总管再与胰腺的主胰管相汇合,最终进入十二指肠。

通过这一排泄系统,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能够将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

3. 肝小叶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单位,呈六角形。

每个肝小叶都包括一个中央的中央静脉,周围环绕着三至五个肝窦。

肝窦是血液和血浆流动的通道,起到血液净化和代谢产物转运的作用。

三、肝脏的功能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之一,其功能多种多样。

以下是肝脏主要的功能:1. 代谢功能肝脏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储存和释放葡萄糖,调节血糖水平;合成和分解脂肪以供能量;分解和合成蛋白质,并转化为重要的氨基酸。

2. 解毒功能肝脏能够解毒和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它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或通过胆汁排出体外,或通过肾脏进一步排泄。

3. 脂肪代谢肝脏能够合成胆固醇和胆汁酸,并调节血脂水平。

它还能够将脂肪酸合成三酰甘油,储存和释放能量。

4. 蛋白质代谢肝脏能够合成和分解蛋白质,调节体内氨基酸的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 EGFR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 肿瘤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的抑制有 关。 EGFR的表达在恶性肿瘤的演进中起重 要作用。胶质细胞、肾癌、肺癌、前 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组织中都 有EGFR的表达,对胶质细胞瘤的研究 发现EGFR的高表达主要与其基因扩增 有关。 EGFR在肿瘤中的高表达还可能与活化 后降解减少有关,
功能:在生殖系统、骨组织、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发 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是治疗骨质疏松和乳腺癌的重要药 物作用靶标。
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和乳腺癌。
十一、肝X受体(LXRs)
肝X 受体( liverX receptors, LXRs)属于核受体家族成 员,作为一种氧化型固醇激活的核受体, 参与可通过调节脂 质代谢, 抑制炎症基因表达, 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位臵:人体中的LXRs有两种,但两者分布不同,LXRA主要分布 于肝脏、脂肪组织、肾、脾、小肠和巨噬细胞, 而LXRB在身体 各组织中几乎均有表达。 配体:1.生理性配体,包括葡萄糖和氧化甾醇。 其中氧化甾醇 包括24( S), 25-环氧胆固醇, 22( R)-羟基胆固醇, 24( S)-羟基胆固醇等, 非氧化甾醇类 配体包括胆固醇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 2.内源性配体 ,有22( R )-羟化胆固醇、20 ( S)羟化胆固醇、24 ( S )-羟化胆固醇、27-羟化胆固醇和 24( S) , 25-环氧胆固醇。
1.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异性这是受体的最基本特 点,保证了信号传导的正确性。 2. 高度的亲和力 3. 配体与受体结合的饱和性
受体的分类: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都是和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 改变细胞的生理生化功能而产生效应。目前已经确 定的受体有30多种,根据受体存在的标准,受体可 大致分为三类: 1.细胞膜受体:位于靶细胞膜上,如胆碱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多巴胺受体、阿片受体等。 2.胞浆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浆内,如肾上腺皮 质激素受体、性激素受体。 3.胞核受体:位于靶细胞的细胞核内,如甲状腺 素受体。
讲解:宋晓婷
动医091班
目 录
1 2 3 4
受体的概述 肝脏受体的分类 肝各种受体的介绍
致 谢
受体的概述
概念
受体是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 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质(配 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
受体的主要特征
八、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肽生长因子,具有促 进包括肝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造血细胞等多种类型 细胞的生长、迁移和形态发生的作用. 它还参与多种细胞的 增殖、迁移,对各类肿瘤的侵袭转移有着重要的诱导作用., 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
位臵:主要由间质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产 生 。 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HGF 可与c-Met 快速、可 逆、可饱和、特异性、高亲和度地结合,但只有完全结合 才能产生HGF 作用时所有的生物学活性。 功能:与多种癌基因产物和调节蛋白相关,参与细胞信息 传导、细胞骨架重排的调控,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 运动和转移起关键作用。
功能:LXRs可调节一系列参与胆固醇 吸收、转运、外流和分泌的基因表达。 其激活产生效应:
( 1) 胆固醇逆转运( RCT)刺激胆固醇从 细胞内移除, 转运至肝脏, 合成胆汁酸排泄; ( 2)抑制小肠内胆固醇的吸收; ( 3)抑制细胞合成和摄取胆固醇。从而 维持整个机体的胆固醇内环境稳定。
肝脏受体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肝脏受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膜受体 核受体
蛋白类受体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极低 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高密 度脂蛋白受体(HDL-R)、清道夫 受体 、去唾液酸括两大类: •一是经典的核受体,包括E R a 和E R b ; •二是膜性受体,包括经典核 受体的膜性成分以及属于G 蛋 白偶联受体家族的G P E R 1 ( G P R 3 0 ) 、G aq- E R 和E R – X。
三、高密度脂蛋白受体
位臵:普遍存在于成纤维细胞、主动脉内皮细胞和 肝细胞等。 配体:HDL 、载脂蛋白AI 。
有研究者提出它与HDL或载脂蛋白AI 相互作用后,可促进 胆固醇的流动,但是Mck2night 等却发现当HBP mRNA 在细胞 中过量表达时,其产物缺乏HDL 结合活性,而且HBP 特异性抗 体不能阻止HDL与HBP 的结合。 目前这些资料都不足以支持或排除HBP 具有HDL 受体功 能的可能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 表面受体,其胞内区的3个亚区是其发挥酪氨酸激酶活性、介导信 号转导的关键部位. EGFR 家族包括EGFR、C-erbB-2(HER-2)、CerbB-3、C-erbB-4四个成员,均定位于细胞膜上。
•erbB-1广泛分布于除血管组织外的上皮细胞膜上; •erbB-2在正常人体腔上皮、腺上皮及胚胎中均有普遍的 微弱表达; •erbB-3在除造血系统外的多数部位有表达; •erbB-4在除肾小球及周围神经外的所有成年组织均可检 测到其表达。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共有6种配体,表皮生长因子(EGF)、 转化生长因子A(TGFA)、amphireguin、 betacelluin(BTC)、heparin-binding EGF (HBEGF)和 epiregulin(EPR)。
六、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是存在于肝细胞膜上的一类 特异性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 , 其亚基通过二硫键相连 ,形成异源四聚体 (αβ) 2 ,有α亚基和β亚基。
胰岛素-桥-胆固醇分子,是一种新型配体。 此类新型配体的特点是利用胆固醇-PEG-胰 岛素偶联物的脂溶性胆甾部分嵌入到阳离子 脂质体双层分子中,使胰岛素暴露在脂质体 表面,从而可识别肝癌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 体。 功能:识别和结合胰岛素 ,是一个将药 物靶向导入到肝细胞的一个理想靶标,可降 低药物对其他靶点毒副作用。
功能作用: LDL-R 主要是维持胆固醇水平正常,检测LDL-R水平对 于筛选人群中的FH患者和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具有重 要意义。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危害 :
• 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 如果血液中LDL-C浓度升高,它将沉积于心脑等部位血管的动脉壁内,逐渐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相应的血管。 引发多种疾病 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 危机心脏 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就会使心脏的危险性增加。因此LDL-C常被 称为是“坏”胆固醇,降低LDL-C水平,则预示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
受体的分类:
另外也可根据受体的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 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将受体分为四类: 1.含离子通道的受体(离子带受体):如N-型乙 酰胆碱受体含钠离子通道。 2.G蛋白偶联受体:M-乙酰胆碱受体、肾上腺素 受体等。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如胰岛素受体。 4.调节基因表达的受体(核受体):如甾体激素 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等。 有些受体具有亚型,各种受体都有特定的分布部 位核特定的功能,有些细胞也有多种受体。
十、雌激素受体 (E R )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雌激素受体属于核受 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重要的核转录因子。
位臵: ER分布广泛,可位于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 经典的核受体位于细胞核,其蛋白质在翻译后短暂位于胞 浆,故可在细胞质检测到。 配体:ER的天然配体为雌二醇。 ER与雌激素结合前一般 与HSP90结合在一起, ER与雌激素结合后被激活,导致其三 维结构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解离出HSP90,然后,ER再转 移到细胞核内以高亲和力与靶DNA结合,以二聚体的形式诱 发或抑制基本转录机制的装配,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
清道夫受体配体广泛,有:
• ①乙酰化或氧化LDL等修饰的LDL; • ②多聚次黄嘌呤核苷酸和多聚鸟嘌 呤核苷; • ③多糖如硫酸右旋糖酐; • ④某些磷脂,如丝氨酸磷脂,但卵 磷脂不是配体; • ⑤细菌脂多糖,如内毒素等。
功能:
•清道夫受体在粥样斑块形成机制中起有重要的作用; •可清除血管壁过多脂质; •清除病菌毒素,摄取内毒素多方面的功能。
• •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是一种跨膜蛋白,位 于细胞表面披有网格蛋白的小窝内,是含有ApoE的脂蛋白颗粒 等多种不同配体的受体。
位臵:主要分布于心脏、肌骼肌、脑和脂肪等 利用脂肪酸(FA)提供或贮存能量的组织中。 配体: VLDL、β-VLDL(β迁移率VLDL)、 IDL和CM残粒。 功能: VLDL-R主要定位于脂肪组织和肌肉组 织中,加快外周富含甘油三酯(TG)的脂蛋白 的摄取,将其导向这些组织并提供FA。 VLDL-R对于含有ApoE且富含TG的脂蛋 白颗粒的代谢非常重要。
九、甘露糖受体
甘露糖受体属于C型凝集素超家族成员,与病原体表面的糖 类专一性结合的巨噬细胞表面受体,与补体激活的甘露糖结合凝 集素途径相关。 位臵:广泛分布于脾红髓、淋巴结副皮质及胸腺皮质等特定组 织的巨噬细胞。在某些内皮细胞亚群、气管平滑肌细胞、视网膜 上皮细胞、肾血管系膜细胞、Kaposi肉瘤细胞、精子顶体细胞和 脑小胶质细胞等也发现有MR的表达。 配体:SO4-4-N-乙酰半乳糖胺、SO4-3-N-乙酰半乳糖胺和 SO4-3-半乳糖 。 功能:可识别细胞表面或病原体细胞壁上的多种糖分子, 通 过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和吞噬作用, 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并将先天性免疫与后天免疫联系起来, 组成机体的一种免疫防 御系统。
五、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又叫无涎酸糖蛋白受体,简 称是数量丰富的一种异源低聚物的内吞受体,主要存在 于肝脏实质细胞,具有对糖的特异性。 ASGP-R受体配体有许多,常见的是半乳糖 簇,并且对这些化合物与ASGPR的结合通过 体外实验进行了分析。 利用ASGP-R的这一特性可以将一些外源的 功能性物质经过半乳糖等“靶头”修饰后, 定向地转入到肝细胞中发挥作用。因而 ASGP-R在基因定向转移、靶向药物、临床 检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