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林业学院的课程安排中,林木育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林木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并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本次实习报告将记录我在林木育种实习中的所学所感,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二、实习内容1.实习地点本次林木育种实习我被分派到了某知名林业研究所,这是一个专门从事林木育种研究和应用的机构。
在这里,我有机会亲眼目睹并参与到各种育种实验和项目中。
2.实习学习任务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任务:(1)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学会合理设计育种实验,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病虫害防治:了解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学习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高林木育种抗性。
(3)DNA标记辅助选择:了解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学习使用分子标记进行育种选择,提高传统育种方法的效率。
(4)杂交种选择:学习遗传学和杂交育种理论,了解不同杂交种的特点与应用,为林木育种项目提供可选方案。
3.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对林木育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育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树种特性、环境适应性、抗性等。
其次,我也发现育种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从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整个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我也理解到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习,我对林木育种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对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我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学会了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在分子育种方面,我了解了DNA标记的应用及其意义;对于杂交育种,我学习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明白了杂交育种的原理与方法。
2.思维方式与科研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科研思维方式和科研素养。
我学会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植物序号:75 中文学名(别名)苹果(采兰杂志)奈(西京杂记),西洋苹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Malus pumila Mill.科、属(中文及拉丁名)蔷薇科 Rosaceae >> 苹果属 Malus生长类型:乔木,高可达15米,多具有圆形树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圆柱形,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钝,密被短柔毛。
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有圆钝锯齿,幼嫩时两面具短柔毛,长成后上面无毛;叶柄粗壮,长约1.5-3厘米,被短柔毛;托叶草质,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密被短柔毛,早落。
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厘米,密被绒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被绒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绒毛;萼片三角披针形或三角卵形,长6-8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萼片比萼筒长;花瓣倒卵形,长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绒毛,较雄蕊稍长。
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洼下陷,萼片永存,果梗短粗。
花期5月,果期7-10月。
观赏性观果用途本种是著名落叶果树,经济价值很高。
全世界栽培品种总数在一千以上。
我国现在栽培的重要品种有自欧美直接输入者,也有自日本转来者,也有自己培育成的新品种。
早期栽培的中国苹果品种有片红、彩苹、白檎等,属于早熟种,不耐储藏,经久质变,俗称绵苹果。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有小量生产。
近期传入中国的苹果,俗称西洋苹果,系在1870年开始引入烟台,以后在青岛、威海卫以及辽宁、河北等地陆续栽培。
现在我国苹果的生产以辽宁的熊岳、大连、金县,河北的昌黎、秦皇岛,山东的烟台、龙口、青岛等地为重点产区。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一、引言林木育种学是林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选择和哺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林木品种,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经济价值。
在我参加的林木育种学实习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实地调查到杂交配制,再到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这些经历让我对林木育种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林木育种学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林木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了解其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和遗传背景。
在实习中,我们前往了不同的林区,对不同品种的树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学会了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树木的高度、胸径和冠幅,同时还观察了树木的树皮、叶片、果实等特征。
通过这些调查,我了解到了不同品种的林木在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杂交配制杂交配制是林木育种学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将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杂交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选择了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进行配制,然后进行了花粉采集和授粉,最后进行了种子的采集和哺育。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味到了杂交育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也明白了杂交育种在提高林木品种的重要性。
四、育种材料选择和哺育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是林木育种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育种效果。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母本和父本,以及如何进行育种材料的繁殖和哺育。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育种方法,如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成功地繁殖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林木品种。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育种材料选择和哺育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林木育种学的实习,我对林木育种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学会了实地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不同品种的林木在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我掌握了杂交配制的原理和方法,深刻体味到了杂交育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我还学会了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技术,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第一篇: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2013秋季学期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上周历经了为时三天的林木育种学实习,此次实习的首要地点为鄂西山区龙坪乡渣树坪,209国道旁的国营长岭林场。
其是中国南方最大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基地、特色种苗基地、科研基地,具有全国最丰富的日本落叶松基因。
此次实习的重要目的是了解种子园的营建规范及设计要求,熟悉种子园的的构成及其意义,学习种子园对于林木育种的方法和管理所起的作用。
建始县长岭岗始建于1957年,经营的总面积为25343亩。
长岭岗林场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1900米,平均坡度25°。
林场年平均气温11.7℃ , 极端最高气温29 ℃ , 极端最低气温一17.2 ℃ , 年降水量 1884.3毫米, 相对湿度85%。
其先后从日本引进467个杨树无性系,从中国林科院引进国内的杨树品系24个,加上本地的杨树品种形成了494个无性系,通过在长林岗林场进行选育造林试验,最终选育出50个无性系,于2001年开始在长林岗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
我们观看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日本落叶松种苗是长岭岗林场的特色产品和传统优势项目。
湖北省建始县以长岭岗林场为中心,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基地。
在林场副厂长及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到1987年止, 已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6000 亩, 生长旺盛。
运用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营造技术造林,该技术的广泛推广,还可进一步增强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将成为新的自然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们了解到该林场还兼具林下黄连种植业,黄连立体栽培具有100亩。
其中森林植被丰富, 主要乡土乔木树种有水冬瓜、擦木、漆树、鹅掌揪、桦木、锥栗等.主要引进树种有日本落叶松、华山松等。
林场立地较好, 差异不大, 自然条件优越。
然后我们在此林场中进行了落叶松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实验。
林业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林业专业人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林业实践课程。
本报告以某高校林业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对林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二、林业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体系林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野外实习、室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践等环节。
野外实习是林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实践。
室内实验主要是对林业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训基地实践则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资源林业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训基地等。
目前,我国林业高校普遍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实验设备也较为完善。
然而,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3. 实践教学效果林业实践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掌握了林业生产、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林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林业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是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部分高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课时被压缩,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实验设备陈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林业高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经验匮乏,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4. 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脱节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
四、林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1.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时高校应根据林业专业特点,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充足。
林学类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林学类的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我迈向职业人生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林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实习内容1. 林木种植与养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林木的种植和养护工作。
通过实地操作,我了解了不同树种的特点、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掌握了种植密度、造林方式、施肥、浇水等养护技术。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判断林木生长状况,进行修剪、疏枝、除草等管理工作。
2. 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森林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我们运用GPS、全站仪等设备,对森林进行了定位、测距、测高等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我了解了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数量,掌握了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我还学习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知识。
3. 林业政策法规与经营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对林业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单位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我对我国林业法律法规体系有了整体的认识。
此外,我还了解了林业经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如林业规划、森林资源评估、林业项目申报等。
4. 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实习期间,我参加了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
我们参观了林业科研基地,了解了新型树种、造林技术、木材加工技术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林业技术推广的方法和途径,如举办技术培训、撰写技术报告、开展技术咨询等。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林木种植、养护、资源调查、政策法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从事林学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这对于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3. 林业情感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对林业工作者产生了敬意。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3篇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精选3篇)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精选3篇)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篇1 实习目的:了解种子园在现实林木良种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种子园的分类方式,和园址的选择要求,还有种子园内无性系的数目、树种传份距离、无性系配置距离、无性系或家系的同步程度、去劣伐疏强度等。
了解种子园内无性系的配置的方式和施工管理方法,知道怎样提高种子园的产量的措施。
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育种学原来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以遗传理论为指导进行林木改良和选育以及林木的良种繁育,以提高森林生产力,我们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种子园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林木育种方面的调查讨论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终目的。
实习内容:一、都匀市马寨种子园介绍: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该种子园位于北纬26。
16 ,东径107。
31的贵州省南部。
属中亚热带潮湿区,年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一6.9 ℃ lO ℃积温4 879.9℃,年平均降雨量1423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时数1145.5h,生长期达300 d以上。
园区为低山丘陵。
海拔860~950 m,地势开阔,坡度平缓,土壤为pH值在5.03 5.2之间的原积型山地黄壤。
土壤屑状至块状结构,肥力中等。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现有5个大区,65个无性系配置小区。
I一Ⅳ大区初植株行距为4m 5 m,V大区株行距为6 m 8 m。
无性系配置方式采纳挨次错位设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通知》(林场发〔20xx〕11号)文件精神,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木良种的需求,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基地的持续健康进展,在国家林业局充分调查讨论、严格筛选和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被列入我国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
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建于1992年,基地位处马寨营上石榴坡,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为综合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48个优良无性系营建,面积为38.33公顷,主要营建马尾松1.5代种子园。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一、前言树木学实验实习是林学、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树木学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热爱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次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高校树木学实验室及实习基地。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参与各项实验操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树木识别与测量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树木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树皮、树叶、树枝、树根等结构。
在实验室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实习基地进行树木识别与测量。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树木信息数据化管理。
2. 树木生长与发育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了解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树木的生长速度与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树木的物候期,掌握了不同树种的开花、结果、落叶等特征。
3. 树木遗传与育种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树木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了遗传变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过程。
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实验室的树木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掌握了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离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4. 树木营养与施肥树木营养需求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树木营养诊断的方法,掌握了土壤、叶片等样本的采集与分析。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实验,探讨了施肥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5. 树木病虫害防治树木病虫害是林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剪除病虫枝、喷洒农药等防治技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树木学基本技能。
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树木识别、测量、生长观察等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林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了解种子园在现实林木良种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种子园的分类方式,和园址的选择要求,还有种子园内无性系的数目、树种传份距离、无性系配置距离、无性系或家系的同步水准、去劣伐疏强度等。
了解
种子园内无性系的配置的方式和施工管理方法,知道怎样提升种子园
的产量的措施。
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育种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以遗传理论为指导实行林木改良和选育以及林木的良种繁育,
以提升森林生产力,我们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种子园的生产实
际情况,实行林木育种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应用于
实践,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的最终目的。
实习内容:
一、都匀市马寨种子园介绍: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该种子园位于北纬26。
16 ,东径107。
31的贵州省南部。
属中亚热带湿润区,年平均气温
16℃ ,最低气温一6.9 ℃≥lO ℃积温4 879.9℃ ,年平均降雨量1423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时数1145.5h,生长期达
300 d以上。
园区为低山丘陵。
海拔860~950 m,地势开阔,坡度平缓,土壤为pH值在5.03—5.2之间的原积型山地黄壤。
土壤屑状至
块状结构,肥力中等。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现有5个大区,65个无性系配置小区。
I一Ⅳ大区初植株行距为4m×5 m,V大区株行距为6 m×8 m。
无性系配置方式采用顺序错位设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通知》(林
场发〔2009〕11号)文件精神,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木良种的需求,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
家林业局充分调查研究、严格筛选和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贵州都匀马
寨马尾松良种基地被列入我国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
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建于1992年,基地位处马寨营上石榴坡,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为综合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48个优良无性系营建,面积为38.33公顷,主要营建马尾松1.5代种子园。
迄今为止,良
种基地向国有马鞍山林场及社会工程造林提供良种900多公斤,良种
使用覆盖黔南地区6个县市,造林4000余公顷,极大地缓解了本地区
工程造林对马尾松良种需求缺口的压力。
同时种子园良种的遗传增益
为本地社会种植的25%以上,良种所表现出的优良性状不但为本地林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还为营造4000余公顷的林农净增加25%
以上的经济收益,促动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我市林业生态建设。
二、种子园园的种类:
种子园安建院苗木繁殖方式,可分为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
按林木改良水准,可分为初级种子园;按建院性质,可分为产地种子园、杂交种子园、室内种子园等。
1、无性系种子园与实生苗种子园无性系种子园用无性繁殖苗木建立
的种子园。
无性系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多数种子园的
苗木是通过嫁接繁殖的。
无性系种子园在生产中最普遍。
另一类种子
园称为实生苗种子园。
这类种子园是用优树自由授粉或控制授粉种子
培的苗木建立的,继而通过去劣疏伐,保留优良家系中优良单株生产
种子。
2、初级种子园与世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通常是从未经改良的天然林
或人工林中选择优树建立的种子园,入园亲本的谱系一般不清楚,遗
传特性有待研究。
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对初级种子园实行去劣疏伐,即可转化为去劣疏伐种子园;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对初级种子园亲
本无性系重作选择,再建的种子园,称为第一代改良种子园。
为了强
调建园亲本是经过遗传测定和选择,遗传质量更优,有别于初级种子园,国外称为1.5代种子园。
利用初级种子园亲本实行控制授粉,在
子代测定林木中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种子园,称为第二代种子园。
3、其他形式的种子园由两个不同树种的繁殖材料建立的种子园,其目的是生产优良的杂交种子。
建立杂交种子园要事先做杂交实验,证明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树种间的花期要一致,入园无性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
杂交种子园建立时,将不同树种的植株适当排立栽培,以提升不同树种间的杂交率,降低同一树种间的授粉。
三、种植园的经营管理
种子园通过去劣疏伐、整形修剪、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能够达到优产高产的目的。
1、去劣疏伐疏伐能使树冠得到充分的阳光,保证树冠正常发育,有利于结实,也有利于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是提升种子园球果产量的重要措施。
疏伐时,应依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开花结实量、花期同步性和无性系分株生长势,确定保留的无性系和分株。
去劣疏伐时应做到如下:
①、疏伐要即时
②、疏伐是要注意强度
③、疏伐要分期实行
④、疏伐时应对无性系充分调查,并对无性系实行分类,以确定疏伐对象。
2、辅助授粉辅助授粉就是将具有生命力的花粉直接喷洒在未隔离的球花上。
一般做法是;从通过遗传测定的无性系植株上采集雄球花,调制好花粉,装入瓶中,瓶口用数层纱布包扎,放在干燥器中,用氯化钙保持干燥。
在雌球花可授期内,选择晴朗天气实行辅助授粉。
鲜花粉可添加填充剂。
花粉与填充剂耳朵比例为(2~3):(7~8),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