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免疫主管 (28)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习题集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习题集

第一章概论一、A11、IgM的结构为()。

A、单体B、二聚体C、三聚体D、四聚体E、五聚体2、某部位黏膜受抗原刺激后,无抗原诱导的其他粘膜部位是否同样产生抗原活化细胞()。

A、同样产生B、不产生C、不一定D、微量产生E、部分产生,部分不产生3、乳汁中富含抗体,初乳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A、IgAB、IgEC、IgMD、IgGE、IgD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MB、IgAC、IgDD、IgEE、IgG5、下列关于NK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NK细胞形态具有异质性,所有的LGL细胞均为NK细胞B、NK细胞发源于骨髓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胸腺微环境C、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无MHC限制性D、对所有肿瘤细胞均有作用E、NK细胞不具有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6、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

A、同种异型排斥B、共显性C、同种型排斥D、具有更多的N-插入E、高频率体细胞突变7、关于初次免疫应答的显著特点错误的是()。

A、诱导潜伏期长B、最先产生IgMC、抗体滴度低D、维持时间短E、抗体滴度高8、补体系统的激活必须有下列哪种成分参与()。

A、C1qB、B因子C、C3D、C4E、C5679、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

A、E受体B、IgGFc受体C、C3b受体D、DHA受体E、IL-2受体10、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可表现为()。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B、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低下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D、巨噬细胞缺陷E、NK细胞活性低下1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组成()。

A、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B、两条重链C、两条轻链D、可变区与恒定区E、Fab与Fc段12、机体及时发现与杀死癌变细胞的功能是()。

A、免疫防御B、免疫耐受C、免疫监视D、免疫稳定E、免疫清除13、CD4+T细胞又称()。

A、细胞毒性T细胞B、辅助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记忆性T细胞E、自然杀伤细胞14、与细胞免疫密切相关的细胞是()。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一章概论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一章概论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一章概论(附答案解析)一、A1题型1、能够通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GC、IgAD、IgEE、IgD2、初次免疫应答首先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是()A、IgGB、IgMC、IgAD、IgEE、IgD3、关于外周免疫器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4、既具有抗原加工提呈作用又具有杀菌作用的细胞是()B、巨噬细胞C、中性粒细胞D、B细胞E、T细胞5、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紊乱会导致()A、恶性肿瘤B、反复感染C、自身免疫病D、免疫缺陷病E、免疫耐受6、对免疫应答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识别和处理抗原B、抗原呈递C、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D、产生免疫效应分子E、T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7、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C、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D、巨噬细胞的抗原的处理和递呈E、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8、产生IFN-γ的细胞是:B、B细胞C、自然杀伤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单核-巨噬细胞9、免疫对机体是:A、有利的B、有害的C、有利也有害D、有利无害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10、关于免疫的概念,正确的是: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过程11、T细胞表面CD3的作用是:()。

A、黏附分子,在抗原提呈过程中起辅助作用B、Th细胞的表面标志C、组成TCRCD8复合物D、Tc细胞的表面标志E、SRBC受体12、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C、免疫球蛋白D、细胞因子E、白细胞介素13、较其他Ig更易透过胎盘的是:A、IgMB、IgGC、IgAD、IgEE、IgD14、关于外周免疫器官,不正确的是:A、包括淋巴结、脾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发生发育的时间晚于中枢免疫器官C、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D、是:免疫细胞发生和成熟的场所E、是:所有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15、T淋巴细胞区定位在A、脾红髓B、胸腺皮质C、淋巴结副皮质区D、淋巴小结E、脾小结C、CD2D、CD8E、CD1617、B细胞结合抗原的表面标志是:()。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与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与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高级职称试题及答案所含题型: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一、单选题1.CH50试验中,一个CH50U是指()A.引起5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B •引起100%溶血所需要的最小补体量C•引起5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D •引起100%溶血所需补体的最高稀释倍数E •以上均不对答案:A2•下列关于补体活化的MBL途径的描述,错误的是()A.激活起始于急性期蛋白产生前B.MASP具有与活化的Clq同样的生物学活性C.C3转化酶是C4b2bD.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的早期发挥作用E.C反应蛋白可激活Clq答案:A3.B细胞膜表面主要览是()A.IgG 和IgAB.IgA 和IgMC.IgD 和IgMD.IgD 和IgEE.IgG 和IgM答案:c4.下加哪项为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抗球蛋口检测技术()A.PEG比浊法B.Clq固相法C.mRF凝胶扩散试验D.Raji细胞法E.超速离心法答案:c5.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Ig不足()A.IgGB.IgMC.SIgAD.IgDE.IgE答案:C6.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补体是()A.ClqB.ClrC.ClsD.C2E.CIqrs答案:E7•补衽蛋口约占人体血清总蛋口的()A.2%B.5%C.10%D.15%E.25%答案:C&具有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的补体裂解片段是()A.C3aB.C3bC.C5bD.C4bE.C2a答案:A9•下列CH50不降低的疾病是()A.急性炎症B.SLE活动期C.RAD •严重肝病E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答案:AlO.Raji细胞是()A•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K细胞株B.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C•山宫颈癌患者分离建立的B细胞株D•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NK细胞株E.山淋巴瘤患者分离建立的T细胞株答案:B11 •能抑制Clr和Cis酶活性的物质是()A.C8bpB.DAFC.C1INHD.S蛋白E.C4bp答案:C12・IgA、IgD和IgE不能与Clq结合的原因是()A・分子结构简单B.Fc段无补体结合点C・F“b段结构与补体相差其远D.VH无补体结合点E.VL无补体结合点答案:B13.1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A.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B.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C •山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组成的二肽链结构D •山一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的三肽链结构E •山一条重链和三条轻链组成的四肽链结构答案:A14.mRF与下列物质的亲和力的程度应是()A•对IC、聚合IgG很低,对变性IgG很高,B.对IC、变性IgG及聚合IgG均很高C.对IC及变性IgG很低,对聚合IgG很高D.对IC很高,对变性IgG及聚合IgG很低E•对IC、变性IgG及聚合IgG很低答案:B15•下列哪种补体成分在激活效应的放大作用中起重要作用()A.CIB.C2C.C3D.C4E.C5答案:C16.具有免疫粘附作用的补体的生物活性片段是()A.C1 〜C9B.C2aC.C3a% C5a% C4aD.C3、C4、CR1E.C3b答案:E17.PEG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A.4%PEG能沉淀较大分子ICB.试验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C •脂血对测定有影响D•是U前最普及简便的方法E•特异性、重复性差答案:A18.木能刺激机体组织产生自身抗体的抗原是()A •经化学修饰的组织抗原B.与正常组织成分有交叉反应的外来抗原C.隔绝的体内自身成分D•自身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E •高分化的组织抗原答案:E19•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A •溶细胞作用B•调理作用c •吞噬作用D.免疫调节作用E •清除免疫复合物20•机体缺乏IgM易患()A •反复呼吸道感染B.化脓性感染C.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D.巨球蛋白血症E.重链病答案:C21 •无较链区的仗是()A.IgG、IgAB.IgA、IgMC.IgM、IgED.IgD、IgGE.IgM、IgD答案:c22.*卜结合试验之前的抗原抗体方阵滴定的LI的是()A.选择抗原抗体最适比例B.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少C •使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补体的量最多D •避免抗原抗体复合物太多E.选择前带现象答案:A23•正常血清中,补体含量最高的成分是()A.C1B.C2C.C3D.C4E.C5答案:C24•下列关于IgG的特性,正确的是()A •是天然血型抗体B.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体C•分为4个亚类D•是未成熟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E.C区有4个功能区答案:C25•分离血清CIC的PEG相对分子量是()A.24000B.12000C.6000D.3000E.1000答案:C26.*卜体活化的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A.细菌脂多糖B.酵母多糖C.免疫复合物D.肽聚糖E.凝聚的IgA27.具有J链结构的临是()A•单体IgAB.IgA、IgEC.IgG、IgDD.SIgA^ IgME.IgM、IgE答案:D28•说原抗体复合物中的抗体不能参与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激活的是()A.IgMB.IgG4C.IgG3D.IgG2E.IgGl答案:B29.CFT中的溶血素是()A.SRBCB.抗SRBC抗体C •补体D.ICE・抗原答案:B30.CFT中溶血素滴定时,一个溶血单位是指()A•能完全溶解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B.不能完全洛解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C•能完全溶解大部分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D•能完全溶解小部分RBC的溶血素的最高稀释度E •以上均不对答案:A31.CFT可适用于检测下列哪类抗体()A.SIgAB.IgAC.IgM 和IgGD.IgDE.IgE答案:C32.抗骨骼肌抗体(AMSA)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A.间接免疫荧光法,以Hep-2细胞为细胞基质片来提供抗原的来源B.WesternBlotC•间接免疫荧光法,以骨骼肌切片为基质来提供抗原的来源D.ELISAE •免疫电泳答案:C33•多数补体分子属于()A3球蛋口B.Y球蛋口C.P球蛋口DJ链E.口蛋口答案:C34•非抗原特异性CIC的检测,只检测()A.CIC中抗原性质B.CIC中抗体性质C.CIC的总量D.CIC中抗原的总量E.CIC中抗体的总量答案:C35•机体缺乏IgG易患()A •反复呼吸道感染B.化脓性感染C.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D •巨球蛋白血症E.重链病答案:B36•下列CH50不增高的疾病是()A.急性炎症B.SLE活动期C.组织损伤D •恶性肿瘤等E.皮肌炎答案:B37•补体系统是()A•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B•存在正常血清中,是一组对热稳定的组分C•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随抗原刺激而血清含量升高D.lll 30多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具有酶样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E•正常血清中的单一组分,其含量很不稳定答案:D3&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病人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A.C3a和C5a合成过量B.C1抑制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C•病人IgE水平过高D.C2、C4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E.常因吸入过敏原导致症状突然发生答案:B39.1g可变区的生物学功能是()A.提呈抗原B.细胞毒作用C •调理作用D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E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分化答案:D40•对扩增的ss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的HLA分型方法是()A.PCR-RFLPB.PCR-SSCPC.PCR-SSOPD.SBTE.PCR-SSO答案:B41.CH50法测定总补体活性,以下列哪项为报告方式()A.OD 值B.CH50U/mlC •被测血清稀释度D.被测血清用量(ml)E.mg/ml答案:B42•下列关于SIgA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机体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B.婴儿可通过母乳获得C.由J链连接的二个单体IgA和分泌片组成D.具有中和毒素的功能E.可与Clq结合激活补体答案:E43.CH50试验中,溶血程度与补体溶血活性的关系曲线是()A.直线B.双曲线C.抛物线D.S形曲线E •正态分布答案:D44•下列关于IgD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未成熟B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B •易被蛋白酶水解C.半衰期很短,仅3天D •较链区较长E•记忆B淋巴细胞的mlgD逐渐消失答案:A45•下列免疫细胞相互作用需要抗体参加的是()A.Th与B细胞相互作用,使B细胞获得活化的第二信号B•特异性杀伤靶细胞C.杀伤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胞D.NK细胞自然杀伤靶细胞E.APC与Th细胞间相互作用答案:C46•下列关于[gE特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H链有4个CH功能区B •有亲细胞性C•引发I型超敬反应D.寄生虫感染时IgE水平降低E.在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晚答案:D47.矗激活补体经典途经的览是()A.IgGl、IgG2^ IgG3^ IgMB.IgGl、IgG2、IgG4、IgMC.IgG、IgD、IgE、IgMD・IgG4、IgA、IgE、IgDE・凝聚的IgG4、IgD、IgE答案:A48.TI抗原应答产物的Ig类别是()A.IgGB.IgAD.IgDE.IgE49. PEG 法检测非抗原特异性CIC,其参考标准品多用哪类人热聚合抗体()A. IgGB. IgAC. IgMD. IgDE. IgE答案:A50. CFT 的正式试验中洛血素成分的效价是()A. 4个单位B. 1个单位C. 2个实用单位D. 2个单位E. 3个单位答案:D51.IgG 分子与Clq 的结合位点是()A. vHB.讯 C.冋 D.叽 E.CH 。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生化学考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生化学考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临床生化学考试题1、单选下列哪种物质是次级胆汁酸()A.脱氧胆酸B.鹅脱氧胆酸C.牛磺胆酸D.甘氨胆酸E.甘氨鹅脱氧胆酸正确答案:A2、单选变性蛋白质的特点是()A.(江南博哥)黏度下降B.不易被胃蛋白酶水解C.溶解度增加D.颜色反应减弱E.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正确答案:E3、单选下列各酶中,催化LJDPGA生成的酶是()A.葡萄糖磷酸变位酶B.葡萄糖激酶C.UDP-葡萄糖脱氢酶D.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E.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正确答案:C4、单选某些蛋白质和酶的巯基直接来自()A.胱氨酸B.蛋氨酸C.半胱氨酸D.谷胱甘肽E.同型半胱氨酸正确答案:C5、单选在DNA的双螺旋模型中()A.一条链是左手螺旋,另一条链是右手螺旋B.两条多核苷酸链完全相同C.A+G/C+T的比值为1D.A+T/G+C的比值为1E.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正确答案:C6、单选酶分子中,能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是()A.结合基团B.催化基团C.必需基团D.疏水基团E.亲水基团正确答案:B7、单选下列氨基酸中哪一种可以通过转氨作用生成α-1酮戊二酸()A.GluB.AlaC.SerD.AspE.Gln正确答案:A8、单选直接针对目的DNA进行筛选的方法是()A.氨苄青霉素抗药性B.青霉素抗药性C.分子杂交D.分子筛E.电泳正确答案:C9、单选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的物质是()A.肠激酶B.胰凝乳蛋白酶C.羧肽酶D.弹性蛋白酶E.胆汁酸正确答案:A10、单选真核生物欲合成一个由100个氨基酸组成的以亮氨酸为N末端的蛋白质,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需消耗的高能磷酸键最小数量为()A.201B.200C.303D.400E.402正确答案:E11、单选化学毒气路易士气可抑制()A.羟基酶B.胆碱酯酶C.巯基酶D.磷酸酶E.羧基酶正确答案:C12、单选甲氨蝶呤是叶酸的类似物,将它加到细胞培养液中,下列哪种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首先受到抑制()A.脂类合成B.糖原合成C.RNA合成D.DNA合成E.蛋白质合成正确答案:D13、单选葡萄糖与甘油之间的代谢中间产物是()A.3-磷酸甘油酸B.丙酮酸C.磷酸二羟丙酮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乳酸正确答案:C14、单选蛋白质变性不包括()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盐键断裂D.疏水键断裂E.二硫键断裂正确答案:B15、单选有关HDI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肝脏新合成的HDL呈圆盘状,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载脂蛋白组成B.主要由肝脏合成,小肠合成少部分C.HDL成熟后呈球形,胆固醇酯含量增加D.HDL主要在肝脏降解E.HDL是血浆中胆固醇和磷脂的主要运输形式正确答案:E16、单选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肾上腺素B.胰岛素C.生长素D.胰高血糖素E.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B17、单选人体内不同细胞可以合成不同蛋白质是因为()A.各种细胞的基因不同B.各种细胞的基因相同,而表达基因不同C.各种细胞的蛋白激酶活性不同D.各种细胞的蛋白酶活性不同E.各种细胞的氨基酸不同正确答案:B18、单选脂肪酸的生物合成()A.不需要乙酰CoAB.中间产物是丙二酸单酰CoAC.以NADH为还原剂D.在线粒体内进行E.最终产物为十碳以下脂肪酸正确答案:B19、单选连接外源DNA与载体DNA的化学键是()A.肽键B.氢键C.疏水键D.共价键E.盐键正确答案:D20、单选肽链合成的延伸阶段不需要下列哪种物质()A.GTPB.转肽酶C.蛋白质性质的因子D.甲酰蛋氨酰-tRNAE.mRNA正确答案:D21、单选真核生物翻译起始中首先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的是()A.mRNAB.Met-tRNAfMetC.起始密码D.fMet-tRNAfMetE.帽子结构正确答案:B22、单选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在肝脏合成()A.脂肪酸B.尿素C.糖原D.血浆清蛋白E.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E23、单选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A.肽类B.氨基酸C.氨基酸、肽类D.肌苷、肌酸E.CO2、H2O、尿素正确答案:E24、单选终止密码有三个,它们是()A.AAACCCGGGB.UAAUAGUGAC.UUUUUCUUGD.UCAAUGAGUACCGCCU正确答案:B25、单选pH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pH与反应速度成正比B.最适pH是酶的特征性常数C.人体内酶的最适pH均为7.4D.pH对酶促反应影响不大E.pH影响酶的解离程度正确答案:E26、单选决定tRNA携带氨基酸特异性的关键部位是()A.TψC环B.-CCA末端C.DHu环D.附加叉E.反密码环正确答案:E27、单选白化病是由于缺乏()A.色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酶C.脯氨酸羟化酶D.苯丙氨酸羟化酶E.赖氨酸羟化酶正确答案:B28、单选有机磷农药中毒属于()A.不可逆抑制B.竞争性抑制C.非竞争性可逆抑制D.可逆性抑制E.反竞争性可逆抑制正确答案:A29、单选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方式主要是()A.由核苷还原B.直接由核糖还原C.由核苷酸还原D.由二磷酸核苷还原E.由三磷酸核苷还原正确答案:D30、单选通常生物膜中不存在的脂类是()A.卵磷脂B.脑磷脂C.胆固醇D.三酰甘油E.糖脂正确答案:D。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27_真题-无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27_真题-无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27(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

1. 关于NK细胞错误的是______A.来源于骨髓**、CD56是其特有标志C.表达TCR-CD3复合物D.大多数为CD4-CD8-E.识别CD1分子提呈的脂类或糖类抗原2. 人T细胞可根据下列哪个特征区别于B细胞及其他细胞______A. 形态B. Fc受体的存在C. 胞浆颗粒是否存在D. CD2E. Ig表面标志3. 日本学者Tonegawa最初证明BCR在形成过程中有______A. 体细胞突变B. N-插入C. 重链和轻链随机重组D. 可变区基因片段随机重排E. 类别转换4. BCR基因表达区别于TCR最大的特点是______A. 同种异型排斥B. 共显性C. 同种型排斥D. 具有更多的N-插入E. 高频率体细胞突变5. 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______A. 胸腺B. 淋巴结C. 骨髓D. 肝脏E. 卵黄囊6. 人造血干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是______A. CD1B. CD2C. CD19D. CD20E. CD347. 诱导髓样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是______A. IL-3B. GM-CSFC. IL-7D. G-CSFE. EPO8. T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在______A. 双阳性期B. 双阴性期C. 单阳性期D. 前T细胞期E. 祖T细胞期9. T细胞阳性选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A. 选择出对自身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B. 选择掉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细胞克隆C. 实现自身免疫耐受D. 实现对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E. 实现TCR功能性成熟10. B细胞的阴性选择发生于______A. 早期祖B细胞B. 晚期祖B细胞C. 不成熟B细胞D. 成熟B细胞E. 浆细胞11. 具有抗原提呈能力的吞噬细胞是______A. 树突状细胞B. B细胞C. T细胞D. 并指状细胞E. 巨噬细胞12. 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______A. 半抗原B. 完全抗原C. TD-AgD. TI-AgE. 共同抗原13. 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不包括______A. 免疫原性B. 免疫反应原性C. 变应原性D. 耐受原性E. 抗原提呈能力14. 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______A. 核酸B. 蛋白质C. 多糖D. 半抗原E. 脂类15. 天然的佐剂是______A. 多聚核苷酸B. 福氏不完全佐剂C. 福氏完全佐剂D. 百日咳杆菌E. 外毒素16. 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______A. 免疫耐受B. 超敏反应C. 自身免疫性疾病D. 免疫缺陷E. 免疫排斥17.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A. 抗原的分子量B. 抗原决定簇的性质C. 抗原的异物性D. 抗原的免疫反应性E. 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18. 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______A. 人血浆丙种球蛋白B. 动物来源的抗毒素C. 类毒素D. 苯胺E. BSA19. 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______A. 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B. BSAC. 破伤风抗毒素D. ABO血型抗原E. 大肠杆菌O1420. 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______A. 苯胺B. 对氨基苯甲酸C. 间位对氨基苯磺酸D. 邻位对氨基苯甲酸E. 间位氨基苯甲酸21. 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______A. 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B. 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C. 由细胞因子引起D. 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E. 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22. 下列哪种细胞因子不是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产生的______A. TNF-β细胞B. IL-6C. IL-2D. IL-4E. IL-523. 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带有______A. 抗原识别受体B. SmIgC. SRBC受体D. 促有丝分裂原受体E. MHC编码的产物24. 关于记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 已接受抗原刺激B. 仅限于B细胞C. 可自下而上数月至数年D. 参加淋巴细胞再循环E. 再次遇到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25. 抗体对B细胞的反馈抑制作用______A. 与抗体浓度无关B. 与抗体类别无关C. 与抗体特异性无关D. 与抗体激活补体的能力有关E. 与抗体完整性有关26. 增强杀伤细胞内寄生病原体,采取的免疫调节策略是______A. 使用IL-10B. 使用IL-4C. 使用IFN-γD. 使用IL-2E. 使用IL-127. 母体在妊娠中使遗传有父亲的MHC的胎儿不被排斥的原因是______A. 母亲体内Th1细胞水平高B. 母亲体内Tc细胞水平高C. 胎盘形成的生理屏障D. 母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有父亲的MHC的胎儿细胞E.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8. 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性抗体是______A. IgMB. IgGC. IgAD. IgEE. IgD29. 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是______A. 脱敏B. 食用后,服用抗过敏药C. 进行过敏反应试验D. 避免吃这种食物E. 食用烹调好的这种食物30. 在Ⅱ型超敏反应中______A细胞毒性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B.TC细胞参与反应而导致细胞被杀伤C.组胺的释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D.补体活化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的机制E.中性粒细胞杀伤作用导致组织损伤31. DTH皮肤试验阳性与下列物质有关______A. 抗体、补体和CKB. 抗原、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C. 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和中性粒细胞D. IgG抗体、抗原和肥大细胞E. 抗原、巨噬细胞和补体32. DTH反应______A. 去除补体可以增强B.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C. 依赖于T细胞D. 抗体可以增强其反应E. 去除巨噬细胞可以增强33. 引起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的物质是______A. 组胺B. 白三烯C. 5-羟色胺D. 前列腺素E. 激肽原酶34. 皮内注射DNP引起的DTH反应明显降低是因为______A. 接受抗组胺的治疗B. 接受大量x线照射C. 接受抗中性粒细胞血清治疗D. 脾脏切除E. 补体水平下降35. 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病人的皮损部位活体组织学检查,其特点为______A. 动脉壁有Ig和补体沉积B. 表皮坏死C. 水肿D. 中性粒细胞浸润E. 小血管周围有单个核细胞浸润36. 对金属镍的皮肤过敏反应______A. 是由IgE介导的B. 由嗜碱性粒细胞的浸润C. 可用P-K试验诊断D. 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E. 可用组胺拮抗药进行有效治疗37. 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皮肤奇痒的物质是______A. 白三烯B. 前列腺素C. 组织胺D. 激肽E. ECF-A38.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是______A. 血型相配B. 免疫耐受诱导C.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D. 选择HLA配型相配的供者E. 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39. 受者与供者在血型配型后进行器官移植,此后出现排斥反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A. 移植物没有充分血液供应B. 受者产生封闭性抗体C. 供者患有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 HLA不匹配E. 以上均错40. 属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是______A. 胚胎抗原B. 甲胎蛋白C. 黑色素瘤抗原D. 癌胚抗原E. CA19941. 具有抗肿瘤效应的第一道防线是______A. Tc细胞B. 中性粒细胞C. Th细胞D. B细胞E. NK细胞42. 肥达反应的原理是______A. 直接凝集B. 间接凝集C.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D. 沉淀反应E. 补体结合43. 定量检测病人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常用的方法是______A. 间接血凝试验B. 双向琼脂扩散C. 单向琼脂扩散D. 外斐试验E. ELISA44. 间接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有关抗体正确的是______A. 第1抗体为羊抗人IgB. 第2抗体为人IgC. 第1抗体兔抗人IgD. 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羊抗人IgE. 第1抗体为人Ig,第2抗体为荧光或酶标记的羊/兔抗人Ig45. 要定量检测人血清中的生长激素,采用的最佳免疫检测法是______A. 免疫荧光法B. 免疫酶标记法C. 细胞毒试验D. 放射免疫测定法E. 补体结合试验46. 用免疫学方法确定女性是否妊娠的方法属于______A. 直接凝集试验B. 双向琼脂扩散C. 单向琼脂扩散D. 间接凝集试验E. 间接凝集抑制实验47. 下列哪种抗原不是颗粒性抗原______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伤寒杆菌C. 红细胞D. 抗原包被的乳胶微粒E. 细菌外毒素。

临床医学检验-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免疫检测的质量控制(精选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 )A.标准差选择B.控制限选择C.质控血清选择D.试剂盒选择E.Cut-off 值的选择2、免疫测定中质控品要求的前提是基质应为( )A.小牛血清B.兔血清C.马血清D.人血清E.其他动物血清3、通常使用的商品校准品是( )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三级标准品D.四级标准品E.以上均不是4、Levey-Jennings 质控图以平均值±3S 为( )A.警告限B.失控限C.在控限D.误差限E.以上均都不是5、诊断敏感性是指下列哪项的百分率( )A.阳性B.阴性C.真阳性D.真阴性E.假阳性6、诊断特异性是指下列哪项的百分率( )A.阳性B.阴性C.真阳性D.真阴性E.假阳性7、ELISA 定性检测中,若临界值质控为阴性,应如何处理当天的检测结果( )A.阳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阴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B.先将结果发出,再查找原因C.报告一律不发,找到失控原因后,对所有样本重新进行检测D.阴性结果可以发出,找到失控原因后,对阳性样本重新进行检测E.报告发出,下次检测时更换质控品8、室间质评定性测定的靶值应为( )A.明确的阴性或者阳性B.强阳性C.弱阳性D.参考方法值E.参考实验室均值±2S9、OCV 需连续测定同一浓度同一批号质控物( )A.30 批次以上B.25 批次以上C.20 批次以上D.20 批次以下E.15 批次以下10、用来表示新批号质控品的控制限的通常指标是( )A.平均值B.变异系数C.标准差D.标准差倍数E.均值倍数11、在“即刻法”质控中,若SI 上限值和 SI 下限值小于 n2S 时,表示()A.失控B.告警C.处于控制范围内D.该值不在 2s 范围内E.以上均不对12、为一产品或者服务满足特定的质量要求提供充分可信性所要求的有计划的和系统的措施是指( )A.质量保证B.室内质控C.室间质评D.准确度E.精密度13、若 TP 为真阳性, FN 为假阴性, TN 为真阴性, FP 为假阳性,阴性预测值计算公式是( )A.TP/(TP+FN)×100%B.TN/(TN+FP)×100%C. (TP+FN)/(TP+FP+TN+FN)×100%D.TP/(TP+FP)×100%E.TN/(TN+FN)×100%14、若 TP 为真阳性, FN 为假阴性, TN 为真阴性, FP 为假阳性,阳性预测值计算公式是( )A.TN/(TN+FN)×100%B.TP/(TP+FN)×100%C.TN/(TN+FP)×100%D.TP/(TP+FP)×100%E. (TP+FN)/(TP+FP+TN+FN)×100%15、若 TP 为真阳性, FN 为假阴性, TN 为真阴性, FP 为假阳性,诊断特异性计算公式是( )A.TN/(TN+FN)×100%B.TP/(TP+FN)×100%C. (TP+FN)/(TP+FP+TN+FN)×100%D.TN/(TN+FP)×100%E.TP/(TP+FP)×100%16、目前卫生部要求医院和血站系统对 HBsAg 的检验限均应达到( )A.1ng/mlB.2ng/mlC.5ng/mlD.0.1ng/mlE.0.5ng/ml17、定性免疫检测的室内质控,每次测定都应检测( )A.阳性对照B.阴性对照C.阳性、阴性对照D.弱阳性对照E.以上都不是18、通常质控符号以 AL 表示,其中 A 表示( )A.质控测定次数B.控制限C.控制限的测定值D.超出质量控制限的测定值的个数E.误差19、计算最佳条件下的变异时,数据处理中( )A.超出 2S 的数据应删除B.超出 3S 的数据要删除C.超出-3S 的数据要删除D.所有数据不管是否超出 3S,均要用于统计E.以上都不是20、通常使用自动化免疫分析仪测定 OCV 应( )A.<15%B.>15%C.<10%D.>10%E.<5%21、通常用 ELISA 测定的 OCV 应( )A.<5%B.<10%C.>10%D.<15%E.>15%22、关于室间质量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即时性评价B.可以匡助实验室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纠正C.室间质量评价为室内质量控制的补充,属于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措施D.室内质控是室间质评的有益补充,做好室间质评就说明一个实验室质量控制很好E.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前瞻性评价23、免疫测定中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准确度反映的是测定值与其真值之间的关系B.准确度好,精密度就好C.精密度反映的是测定值之间的关系D.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一定好E.准确度与精密度是平行关系24、诊断效率是指( )A.诊断患者的效率B.区分非患者的效率C.判断阳性的效率D.判断阴性的效率E.能准确区分患者与非患者的能力25、作 ROC 曲线时,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 )A.假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B.真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C.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D.真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E.假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26、即刻法质控时常应用于( )A.荧光免疫实验B.免疫比浊实验C.化学发光实验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免疫电泳27、关于免疫学测定的质量控制,正确的是( )A.定性检测做阴、阳性对照就可以了,不用做室内质控B.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就不必再做室内质控了C.免疫学测定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各实验室结果具有可比性D.室间质评成绩合格就不用再做室内质控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室间质评的样本要有专人采用特殊试剂来做28、偏倚是指( )A.待测物测定值与真值的一致性程度B.待测物测定值与可接受参考值之间的差异C.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D.短期内,同一实验室同一方法同一仪器同一操作者获得的独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E.即测定数据的离散程度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度是待测物的测定值与其真值的一致性程度B.诊断的特异性是将实际患病者正确地判断为阳性 (真阳性)的百分率C.阳性预测值是指特定试验方法测定得到的阳性结果中真阴性的比率D.诊断的敏感性是指将实际患病者正确地判断为阴性的百分率E.阴性预测值是指特定试验方法测定得到的阳性结果中真阳性的比率30、定量免疫检验的质控物的选择要点是( )A.稳定B.选择接近方法测定下限浓度的质控品C.选择中等浓度的质控品D.选择特定试剂盒或者方法的测定范围内的高、中和低三种浓度的质控品E.选择低浓度的质控品31、下列哪一步骤不是 ELISA 的反应过程,但却是决定试验成败的关键()A.温育B.洗涤C.结果判断D.加样E.显色32、病毒性肝炎酶免疫检验中,下列质控物最重要的是( )A.高值B.中值C.低值D.阴性值E.空白值33、ELISA 试验中,判断阴、阳性结果的标准是( )A.阴性对照B.阳性对照C.临界值质控血清D.以试剂盒说明书上提供的 Cut-off 值为准E.以上均不对34、若 TP 为真阳性, FN 为假阴性, TN 为真阴性, FP 为假阳性,诊断敏感性计算公式是( )A.TN/(TN+FN)×100%B.TP/(TP+FN)×100%C.TN/(TN+FP)×100%D.TP/(TP+FP)×100%E. (TP+FN)/(TP+FP+TN+FN)×100%35、理想标准品和质控品的条件有( )A.基质对测定结果无影响B.室内质控品的浓度有特殊要求C.标准品所含待测物的浓度要接近实验或者临床决定性水平 D.无生物传染危(wei)险性E.靶值或者预期结果已确定36、室间质评包括的内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客观比较某实验室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B.外单位客观评价实验室的结果C.是对实验室操作和实验方法的回顾性评价D.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E.可起自我教育的作用37、免疫测定中血清标本的采集应注意( )A.避免标本浮现严重溶血B.必须使用密闭的一次性无菌容器C.冰冻保存的血清样本应防止反复冻融D.样本保存过程中若浮现非细菌污染所致的混浊或者絮状物质,应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E.样本的采集及血清分离中应注意尽量避免细菌污染38、室内质控用于评价的内容是( )A.监测和控制本实验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B.提高本实验室批内样本检测的一致性C.提高本实验室批间样本检测的一致性D.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E.客观比较某实验室测定结果与靶值的差异39、免疫学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包括的环节有( )A.标本采集和保存B.标本的接收C.确定系统的有效性D.结果的审核、发出和解释E.治疗方案的确定40、质控血清盘评价的内容是( )A.特异性B.敏感性C.符合率D.对非特异干扰物的拮抗能力E.准确定值41、ELISA 中,若临界质控物检测为阴性,应该核查的问题有( )A.试剂B.仪器设备C.加样操作D.质控品是否失效E.病人标本采集、保存是否正确42、关于 ROC 曲线,下述哪项说法正确的是( )A.最初用于通讯学领域B.可用于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C.可用于对检验项目临床准确性的评价D.决定正常与异常的分界点E.改善测定精密度43、下述关于质控品和标准品的论述均正确的是( )A.质控品具有含量已知或者特性(阴、阳性)明确的特点 B.质控品和标准品的基质最好与实际标本相同C.室内质控物的定值不必溯源至标准品D.标准品可以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E.理想的标准品应该是纯的44、室间质量评价的局限性有( )A.参评实验室没有同等的对待 EQA 样本和患者标本B.当使用单一靶值时,难于评价单个实验室和测定方法C.在不同的 EQA 程序中,对实验室的评价可能不同D.可以监测参评实验室相应测定项目的测定准确性E.可能会妨碍给出不同结果的改良方法的发展45、室内质控时,质控点的选择以需要设置质控的点设置质控物进行质控为原则。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综合测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综合测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主管技师):综合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根据瀑布学说,血液抽出后,放在试管内凝固,以下面哪个凝血系统的作用为主()A.内源性凝血系统B.内激活凝血系统C.外激活凝血系统D.外源性凝血系统E(江南博哥).同时,激活A和B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血液抽出后放在试管内,通过接触活化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单选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哪型白血病最多见()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正确答案:B3、单选骨髓涂片中见异常幼稚细胞占40%,这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分别是:POX(-),SB(-),AS-D-NCE(-),α-NBE(+)且不被NaF抑制,下列最佳选择是()A.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B.组织细胞性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粒-单细胞性白血病E.类白血病反应正确答案:B4、单选糖酵解中间产物中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A.6-磷酸果糖B.6-磷酸葡萄糖C.3-磷酸甘油酸D.1,6-二磷酸果糖E.1,3-二磷酸甘油酸正确答案:E5、单选贫血是指全血中()A.Hb减少B.RBC总数减少C.RBC比积减少D.RBC总数和Hb减少E.RBC总数、Hb或RBC比积均减少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贫血定义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6、单选脑脊液与血浆比较,哪种说法错误()A.蛋白质浓度不同B.氯化物浓度不同C.细胞数量不同D.葡萄糖浓度相同E.pH不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脑脊液中蛋白质、葡萄糖与血浆中浓度不同。

7、单选胰岛素抗脂肪降解作用的机制是()A.抑制胰脂酶B.抑制脂蛋白脂肪酶C.抑制组织脂肪酶D.抑制肾上腺素E.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正确答案:C8、单选APTT明显延长的是()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小板无力症C.过敏性紫癜D.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E.血友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APTT延长:凝血因子Ⅻ和Ⅺ缺乏症和甲、乙血友病;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Ⅰ及凝血因子Ⅴ、Ⅹ缺乏;存在抗凝物质如凝血因子抑制物。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分类模拟题29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分类模拟题29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分类模拟题29一、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

1. 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肿瘤标志物时,标本浓度过______,实测值偏______的现象,极易造成假阴性A.低,高B.高,高C.高,低D.低,低E.高,不变答案:C2. 生化标志最低检测限为______个肿瘤细胞A.105B.106C.107D.108E.109答案:D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肿瘤标志物具有相对特异性B.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越高越好C.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应结合临床D.肿瘤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应用价值较高E.肿瘤标志物的血清浓度与肿瘤组织大小成正相关答案:B4. 患者HBsAg(+)、HBeAg(+)、抗-Hbe(-)、抗-HBcIgM(+)、抗-HBs(-),正确的判断是______A.患急性乙型肝炎B.患慢性乙型肝炎C.患慢性迁延性肝炎D.乙肝恢复期E.患慢性活动性肝炎答案:A5. 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阴极移动原因是______A.抗体带正电B.抗体带负电C.扩散作用D.电泳作用E.电渗作用答案:E[解答] 对流免疫电流是将双向扩散试验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度的免疫扩散技术,在琼脂板上打两排孔,左侧各孔加入待测抗原,右侧孔内加入相应抗体,抗原在阴极侧,抗体在阳极侧,通电后,在pH8.4缓冲液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抗原泳向阳性抗体侧,而抗体借电渗作用流向阴极侧,在两者之间或抗体侧形成沉淀。

6.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中,特异性最高,非特异性染色最低的方法是______A.直接法B.间接法C.补体结合法D.双标记法E.多标记法答案:A[解答]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直接法:用将特异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标本上,使之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本法优点是操作简便,特异性高,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因素最少,缺点是敏感度偏低,每检查一种抗原需制备相应的特异荧光抗体。

7. 作为荧光抗体标记的荧光素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哪项与提高观察效果有关______A.必须具有化学上的活性基团能与蛋白稳定结合B.性质稳定不会影响抗体的活性C.荧光效率高,荧光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D.与蛋白质结合的方法简便快速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答案:C8. 3H-TdR掺入试验测定白细胞介素-2活性,下述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测得cpm值愈高,说明IL-2活性愈差B.测得cpm值愈高,说明IL-2活性愈高C.测得cpm值愈低,说明IL-2活性愈高D.测得cpm值与IL-2活性无关E.cmp值与IL-2活性呈不规律性变化答案:B9. 高滴度的抗RNP抗体为下列何种疾病所特有______A.混合结缔组织病B.系统性红斑狼疮C.干燥综合征D.重症肌无力E.类风湿关节炎答案:A10. 可用胶体金免疫技术检测的项目有______A.抗HCVB.HIVC.HCGD.便隐血试验E.以上都对答案:E11.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可用于______A.体外评价B淋巴细胞的功能B.体外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C.体内评价T淋巴细胞的功能D.体内评价B淋巴细胞的功能E.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目答案:B12. 免疫学方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原因是______A.红细胞抗原性发生了改变B.大量出血时出现前带现象C.病人的血红蛋白与试剂的单克隆抗体不匹配D.抗原表位的改变E.以上都是答案:E13. 检测淋巴因子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______A.Ⅰ型超敏反应B.Ⅰ型超敏反应C.Ⅰ型超敏反应D.Ⅰ型超敏反应E.Ⅰ、Ⅰ型超敏反应答案:D[解答] Ⅰ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Ⅰ类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n)和致敏Tc细胞,当致敏Tc 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IL-2、IL-3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验免疫主管 (28)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第二八章移植免疫及其免疫检测第一节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第二节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第三节 HLA分型第四节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第五节排斥反应的预防与治疗第六节排斥反应的免疫监测移植是指将健康细胞.组织或器官从其原部位移植到自体或异体的一定部位.用以替代或补偿机体所丧失的结构和(或)功能的现代医疗手段。

被移植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称移植物,提供移植物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移植物的个体称为受体或宿主。

第一节引起排斥反应的靶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不同个体间进行器官或组织细胞移植时发生排斥反应的主要成分,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在进行同种异体移植时,引起移植排斥反应最强烈的同种抗原当属HLA。

在三类HLA分子中,Ⅰ.Ⅱ类分子是触发移植排斥反应的首要抗原,尤其是HLA-DR位点的抗原分子,其次为HLA-A.HLA-B.HLA-DQ和HLA-DP,HLA-C与移植排斥反应无明显关系。

在移植过程中,受体的免疫细胞对移植物表面HLA的识别存在着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

直接识别,是指受体T细胞对移植物表面完整的同种异型HLA 分子的识别,无须对其加工.处理和提呈;通过直接识别,活化以CD8+CTL为主的T细胞,参与强烈的急性排斥反应。

间接识别,即受体T细胞对APC所加工.处理的移植物HLA抗原肽的识别;间接识别则以CD4+Th为主,在慢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其他组织相容性抗原(一)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尽管mHA并非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但在某些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同样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骨髓移植。

(二)ABO血型抗原系统 ABO血型抗原具有极为广泛的组织分布,几乎所有人体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均含有此类抗原。

在进行器官移植时,应力求供 .受体间ABO血型的一致。

(三)组织特异性抗原组织特异性抗原,是一类特异性地表达于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上的抗原系统。

第二节排斥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机制移植排斥反应是针对移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机体损害的过程。

根据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免疫损伤机制和组织病理改变等,排斥反应可分为超急性.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与受者血液循环恢复后的数分钟至1~2天内发生的不可逆转的体液排斥反应。

常见于ABO等血型不符.多次妊娠.反复输血或接受过器官移植者,也可发生在被移植器官灌流不畅或缺血时间过长等情况时。

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迅速.反应强烈.不可逆转。

二.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于移植后数周至数月内,是排斥反应最常见的类型。

1.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主要由内皮细胞表面HLA分子的抗体所介导,其病理改变与超急性排斥反应不同,不引起血栓,而是导致移植组织或器官的血管炎。

2.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又称加速性细胞排斥反应。

发生此类排斥反应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有抗供者的抗体,但并不一定引起有效的脉管排斥反应。

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征以移植组织或器官实质性损伤为主,伴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三.慢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一般发生于移植后数月甚至数年,病程进展缓慢。

血管壁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是此类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时有血管硬化性改变。

纤维化的形成与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的IL-1,以及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产生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有关。

引起慢性排斥反应的因素包括:①T细胞.巨噬细胞等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免疫损伤;②B细胞产生的抗体活化补体或通过ADCC破坏血管内皮细胞;③急性排斥反应反复发作所导致的移植物组织退行性变,此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关系;④非免疫相关因素,诸如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生物感染等。

四.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上述三类皆属于受体对供体的排斥反应,即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在骨髓移植时,由于移植的骨髓也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且受体处于严重的免疫抑制状态,因而对供者骨髓表现免疫无能,使供者骨髓中的免疫细胞不仅得以生长,而且以受者细胞为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攻击受者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GVHR也可见于脾.胸腺和小肠移植。

第三节 HLA分型一.血清学分型法血清学分型法,是应用一系列已知抗HLA 的特异性标准分型血清与待测淋巴细胞混合,借助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介导细胞裂解的细胞毒试验。

因分型血清和淋巴细胞用量少,称为补体依赖的微量细胞毒(CDC)试验。

能够应用该法检测的抗原称为SD抗原,包括HLA-A.HLA-B.HLA-C.HLA-DR.HLA-DQ。

所有应用HLA抗血清或抗体来确定HLA抗原性的方法均应属血清学分型法,而微量细胞毒试验只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方法。

血清学分型法操作简便易行.节约试剂.结果可靠.重复性好.无须特殊设备。

其缺点是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筛选抗血清,且不同批号抗血清结果常有不同。

二.细胞学分型法(一)单向MLC 根据选用的刺激细胞类型,可将单向MLC分为阳性和阴性分型法。

1.阴性分型法又称纯合子细胞分型法。

该法使用的刺激细胞或称标准分型细胞,系表面只具有一种LD抗原的纯合子分型细胞(HTC),其与待分型细胞混合进行单向MLC时,若待分型细胞的LD抗原与HTC相同,则不发生或仅出现轻微的增殖反应。

H LA-D 抗原可用阴性和阳性分型法检测,HLA-DP抗原只用阳性分型法检测。

2.阳性分型法阳性分型法又称预致敏淋巴细胞分型法(PLT)。

(二)双向MLC 遗传型不同的两个个体淋巴细胞在体外混合培养时,由于两者HLA不同,能相互刺激导致对方淋巴细胞增殖,故称双向MLC。

本法不能判断型别,只能说明供 .受体HLA抗原配合程度,双向MLC强度与两个体间HLA抗原差异成正比,器官或细胞移植时,应选择MLC最弱者为供体。

三.分子生物学分型法(一)RFLP与PCR-RFLP分型法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是最早建立的研究HLA多态性的DNA分型技术。

这种HLA分型法称为DNA-RFLP。

若对DNA片段进行体外扩增,然后再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可使限制性长度分析的敏感度大大增加,此类引入DNA体外扩增技术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则称为PCR-RFLP分型法。

P CR-RFLP分型法所应用的PCR 引物为HLA组特异性的,此法特别适应于小量标本的研究和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的选择。

(二)PCR-SSO分型法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PCR-SSO)是PCR与杂交相结合的技术,从而对扩增产物作出HLA型别判断。

其操作过程包括待测细胞HLA基因片段扩增.扩增的DNA变性后移至固相支持物.基因杂交和杂交部位的显示。

根据固相支持物所载成分的不同,通常将PCR-SS0分为两类:①斑点或印迹法:即用扩增的待测DNA印迹或点至固相支持物,再与探针行杂交试验;②反向斑点或印迹法:系将已知DNA 印迹或点至固相支持物,然后与扩增的待测DNA(预先标记)杂交。

前者有利于大量标本的分型,后者则适用于少量标本的测定。

P CR-SSO是Ⅱ类HLA分型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能够鉴定所有已知序列的HLA-DR.HLA-DQ.HLA-DP等位基因。

基因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将其与PCR-SSO结合应用于HLA分型,可使分型趋于规模化和自动化,尤其在HLA 多态性和疾病遗传背景分析等方面更具优势。

(三)PCR/SSP分型法该方法应用设计的一套HLA等位基因的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对待测DNA进行PCR扩增,从而获得HLA型别特异性的扩增产物。

(四)PCR-SSCP分型法单链构象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是以待测基因PCR扩增为基础,对扩增的DNA单链(ssDNA)的HLA分型方法。

(五)SBT分型法基于序列的HLA分型法(SBT),可通过对扩增后的HLA基因片段进行的核酸序列测定判断HLA型别。

第四节常见的组织或器官移植一.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是临床开展最早.应用最多和效果最佳的一种器官移植。

(一)组织配型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供肾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以ABO血型完全相同者为好,至少能够相容。

比较ABO配型与HLA配型在移植中的作用时发现,非O 型血受者,HLA相配程度与移植肾脏的存活率呈正相关,这在O型血受者则不明显。

如果无合适的肾脏选择,而用ABO血型不合的器官时,可选择血浆交换或免疫吸附法清除受者体内预存的ABO血型抗体;组织配型是肾脏移植前选择供者的重要手段,包括ABO 血型配型.HLA配型和交叉配型。

②选择最佳HLA配型的供者器官。

由于复杂的HLA抗原系统,难以选择到完全匹配的肾脏。

“可允许的不相容匹配法则”的提出,使供者的选择范围得以扩大。

该法则规定的必须匹配位点,包括10个Ⅰ类和5个Ⅱ类HLA位点,其余的位点均为“可允许的不相容配型位点”。

总之,在器官无可选择的情况下,不强调HLA配型,但AB0血型最好相容,预存的细胞毒抗体必须阴性。

(二)肾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肾移植中,急性.超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均可出现。

同时,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致病毒等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感染,也将影响移植物的存活和受者的健康。

肾移植的疗效监测,主要依赖于受者免疫状态的检测。

临床观测的项目包括: T细胞总数.CD4/CD8比值和IL-2及其受体的检测,以帮助判断排斥反应的发生和评估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组织活检观察肾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或CsA中毒情况,以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和调整用药剂量;根据条件,选用RIA或HPLC法动态测定CsA血药浓度,以指导合理用药,减少肾毒性。

二.肝脏移植肝脏移植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原发性胆道闭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肝细胞性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药物诱导的肝脏损伤等疾病,挽救晚期肝病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方法。

肝脏移植一般考虑实施于移植存活可达18个月以上的患者。

此外,对合适的患者也可采取肝脏部分移植,此时单一供体可以用于两个以上的受体。

三.心脏移植与心肺联合移植心肺联合移植已成为人们可以接受的治疗终末期心肺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组织配型在心脏和心肺联合移植中的应用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时,应进行ABO血型鉴定.HLA配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

(二)移植受者的疗效检测免疫监测主要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T.B细胞的转化能力;T细胞亚类百分数及比值;CTL 细胞毒作用;NK.K细胞数及其介导的自然杀伤或ADCC效应;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或转录水平;黏附分子及其配体在各类细胞表达情况等,可选择性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