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学与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临床免疫学的重要性
01 02
疾病诊断与治疗
临床免疫学为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例如, 通过对免疫系统的深入研究,开发出了针对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 疫性疾病等的免疫疗法。
疫苗研发
疫苗的研发是临床免疫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了解免疫系统的应答机 制,可以设计和优化疫苗,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效果。
实现免疫检测的远程监控和实 时反馈,提高检测的便捷性和 及时性。
发展新型免疫检测技术
探索新的免疫检测方法和技术,如量子点、纳米材料等新型标记物,提高免疫检测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合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技术,开展多组学免疫检测,实现更全面的免疫功能 评估。
开发新型的免疫细胞分析技术,如流式细胞术、质谱技术等,对免疫细胞进行更深 入的分析和鉴定。
肿瘤的免疫诊断与治疗
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 期发现肿瘤并监测治疗效果。
免疫组化染色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有助于确 定肿瘤的性质、来源和分化程度。
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系统对肿瘤进行特异性攻 击,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 细胞疗法等,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 的手段。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详细描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通过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发光,通过检测化 学发光强度对目标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低背景干扰等 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生物科学研究。
免疫印迹技术
总结词
一种用于检测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免疫分析 技术。
优化免疫检测方法,如采用信号 放大技术、酶联免疫技术等,以
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病的新型疫苗的过程。
疫苗研发需要经过临床前研 究、临床试验和生产许可等 多个阶段,以确保疫苗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的种类包括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每种疫苗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和应用范围。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 病。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 临床免疫学概述 • 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 • 临床免疫学应用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技术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挑战与前景01临床免源自学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
临床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在维持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学科, 涉及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机制以及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应用。
常见的免疫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 细胞免疫检测等,可用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 疫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
免疫诊断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重复性好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某些 疾病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系统对疾病进 行干预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激活或 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达到控制和消 除疾病的目的。
02 03
疾病治疗与预防
临床免疫学不仅为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还 为疫苗研发和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和传播。
个体化医疗
随着免疫疗法和免疫调节剂的不断发展,临床免疫学在个体化医疗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抗体
识别和结合抗原,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效 应。
补体
通过级联反应溶解靶细胞或增强吞噬作用。
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参与炎 症和组织损伤修复。
疫苗研发需要经过临床前研 究、临床试验和生产许可等 多个阶段,以确保疫苗的安
全性和有效性。
疫苗的种类包括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每种疫苗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和应用范围。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 病。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 临床免疫学概述 • 临床免疫学基础知识 • 临床免疫学应用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技术 •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的挑战与前景01临床免源自学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
临床免疫学是一门研究免疫系统在维持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学科, 涉及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机制以及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应用。
常见的免疫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 细胞免疫检测等,可用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 疫性疾病、肿瘤等的诊断。
免疫诊断的优点包括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重复性好等,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某些 疾病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系统对疾病进 行干预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激活或 调节机体免疫反应,以达到控制和消 除疾病的目的。
02 03
疾病治疗与预防
临床免疫学不仅为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还 为疫苗研发和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和传播。
个体化医疗
随着免疫疗法和免疫调节剂的不断发展,临床免疫学在个体化医疗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临床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抗体
识别和结合抗原,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等效 应。
补体
通过级联反应溶解靶细胞或增强吞噬作用。
细胞因子
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参与炎 症和组织损伤修复。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概论 ppt课件

临床免疫执行生理性免 疫防卫功能,当免疫反应调节异常或功能缺陷时,将 导致免疫性疾病。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各种免疫活性 物质的检测和免疫技术的应用,是医学检验专业学 习的主要目的,也为本书的重点及与《医学免疫学》 的区别。 为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配合第4版《临床免 疫学与检验》教材同时出版了“习题集”和“多媒 体光盘”等辅助教材。希望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 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的教材修改中更趋完善。
Snell S, Dausset J, Benacceraf B
Milstein C, Kohler GE Jrena NK Tonegawa S Thomas ED, Murry J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onoclonal antibody Theory for immune regulation Gene re-arrangement in antibody production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识别阶段(recognition phase) 活化阶段(activation phase) 效应阶段(response phase)
执行效应功能
课件 12
抗原识别处理 传递信息 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产生 效应细胞、分子
补体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 B细胞
粒细胞 单核细胞
T细胞
巨噬细胞
课件
13
免疫应答效应大多为生理性,是机
课件 9
一、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从外环境中侵入的病 原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内环境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 细胞、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或自身变性抗原,实现 免疫防御 (immunological defence) 免疫自稳 (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Snell S, Dausset J, Benacceraf B
Milstein C, Kohler GE Jrena NK Tonegawa S Thomas ED, Murry J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onoclonal antibody Theory for immune regulation Gene re-arrangement in antibody production Transplantation immunology
识别阶段(recognition phase) 活化阶段(activation phase) 效应阶段(response phase)
执行效应功能
课件 12
抗原识别处理 传递信息 免疫细胞活化增殖产生 效应细胞、分子
补体 细胞因子 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 B细胞
粒细胞 单核细胞
T细胞
巨噬细胞
课件
13
免疫应答效应大多为生理性,是机
课件 9
一、免疫学概念与免疫应答
宿主体内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从外环境中侵入的病 原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内环境中因基因突变产生的肿瘤 细胞、自身衰老残损的组织细胞或自身变性抗原,实现 免疫防御 (immunological defence) 免疫自稳 (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
实验诊断学--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ppt课件

ppt课件
16
IgM 约占血清总Ig的 5%~10%
分子量最大(900000),由五个IgM 单体连接而成,故又称巨球蛋白。
脾脏是它的主要合成部位,IgM主要分 布于血液中,防止发生菌血症方面起重 要作用,半衰期5天左右。
天然同族凝集素抗 A抗B、冷凝集素及 伤寒沙门菌的抗体
均属此类。
ppt课件
17
百分比
参考值
正常人群各年龄 段个体中血清 IgG、IgA、IgM 的含量有很大差
异
70%-80% 7.0-16.6g/L
10%-15% 0.7-3. 5g/L
5%-10% 0.5-2.6g/L
0.02%-1% 0.6-2.0mg/L
0.002% 0.1-0.9mg/L
ppt课件
13
测定方法
❖ 血清中含量较高的 IgG、IgA、IgM多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火箭免疫电泳法和免 疫比浊法,而标本中含量极微的IgD和IgE则 采用敏感度较高的放射免疫法和酶免疫法等 进行定量测定。
ppt课件
14
IgG 占总Ig的70%~80%
是血清中的主要抗体,主要由脾脏和 淋巴结合成,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 用,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还具抗毒素 作用,为不完全抗体,分子量小 (150000),唯一能自由地通过胎盘。
半衰期约为23天, 故临床上使用丙球 作治疗时以2~3周
注射一次
ppt课件
ppt课件
22
高Ig血症
❖ 慢性细菌感染:肺结核,麻风,慢性支气管炎, 感染早期IgM显著升高,以后IgG升高,IgA 也可升高。
15
IgA 约占血清总Ig 10%~15%
分为血清型与分泌型两种,具有抗细 菌、抗病毒、抗毒素作用,其中的分泌 型(SIgA)在局部与抗呼吸道、消化道 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炎症或肿瘤等病变 密切相关,是抗过敏的重要免疫屏障。
临床医学检验教学ppt课件

制输血速度、预防并发症等。
特殊血型患者输血
对于Rh阴性血型、稀有血型等特 殊血型患者,应提前制定输血计 划,寻找合适的供血者,确保输
血安全。
自体输血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输血带来的风险
,同时节约血液资源。
谢谢聆听
药敏试验原理
了解微生物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 ,包括药物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和药敏试验的设计原则。
药敏试验方法
学习常见的微生物药敏试验方法, 如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和自动化仪 器法等。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
掌握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方法,包 括抑菌圈直径的测量、MIC值的计 算和结果判定等。同时了解药敏试 验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05
与方法
常见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介绍
1 2
细菌培养基的选择与制备
根据目标细菌的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 的培养基,并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细菌接种与培养
学习正确的细菌接种技术,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上 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3
细菌鉴定方法
掌握细菌鉴定的基本流程,包括形态学观察、生 理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等方法。
反映肝脏胆汁淤积和骨代谢异常的指标。
反映肝脏损伤和胆汁淤积的敏感指标。
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解读
尿素氮(BUN)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指标。
尿酸(UA)
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与痛风等疾病相关。
ABCD
肌酐(Cr)
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β2-微球蛋白(β2-MG)
评估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筛查和诊断中应用
肿瘤标志物概述
介绍肿瘤标志物的概念、种类和产生机制,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
特殊血型患者输血
对于Rh阴性血型、稀有血型等特 殊血型患者,应提前制定输血计 划,寻找合适的供血者,确保输
血安全。
自体输血
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输血带来的风险
,同时节约血液资源。
谢谢聆听
药敏试验原理
了解微生物药敏试验的基本原理 ,包括药物对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和药敏试验的设计原则。
药敏试验方法
学习常见的微生物药敏试验方法, 如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和自动化仪 器法等。
药敏试验结果解读
掌握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方法,包 括抑菌圈直径的测量、MIC值的计 算和结果判定等。同时了解药敏试 验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
微生物学及寄生虫学检验技术
05
与方法
常见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介绍
1 2
细菌培养基的选择与制备
根据目标细菌的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 的培养基,并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细菌接种与培养
学习正确的细菌接种技术,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上 的生长特点和规律。
3
细菌鉴定方法
掌握细菌鉴定的基本流程,包括形态学观察、生 理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试验等方法。
反映肝脏胆汁淤积和骨代谢异常的指标。
反映肝脏损伤和胆汁淤积的敏感指标。
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解读
尿素氮(BUN)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主要指标。
尿酸(UA)
反映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与痛风等疾病相关。
ABCD
肌酐(Cr)
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
β2-微球蛋白(β2-MG)
评估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筛查和诊断中应用
肿瘤标志物概述
介绍肿瘤标志物的概念、种类和产生机制,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 中的作用。
临床检验课件ppt

血常规检验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 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用于检测贫血、感染、白血病等疾病。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血常规检验结果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其他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例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血 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贫血等。
生化检验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临床检验目的
临床检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帮助医生对患者 的病情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临床检验的分类
01
02
03
根据标本类型分类
根据采集的标本类型,临 床检验可分为血液检验、 尿液检验、粪便检验、脑 脊液检验等。
根据检测目的分类
根据检测目的,临床检验 可分为一般检查、生化检 查、免疫学检查和微生物 学检查等。
微生物检验
01
02
03
04
总结词
微生物检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 或体表的病原微生物,指导临
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详细描述
微生物检验包括细菌培养、药 敏试验、涂片镜检等,用于诊
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总结词
微生物检验结果需及时报告给 医生,以便尽早开始治疗。
详细描述
例如,痰培养阳性提示肺炎链 球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 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解读内容
判断检验结果是否正常,异常结 果可能的原因及对疾病诊断和治 疗的指导意义。
检验结果的临床应用
应用范围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和临床需求,确 定其应用范围,如诊断、监测、疗效 评估等。
应用价值
评估检验结果对临床决策的影响,为 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诊疗质量和 效率。
临床免疫学检验-课件-第12章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 癌基因蛋白的临床应用; 对肿瘤细胞增生程度的评价,如Ki67为增
殖细胞核抗原;
肿瘤转移和肿瘤分期 ; 指导肿瘤靶向治疗。
第二节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定义: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
间接法 两步法
HRP标记在第二抗体即抗抗体, 抗原-特异性 抗体-第二抗体● HRP复合物
特点:敏感性较直接法高, 一种标记抗体能用于相应动 物制备的多种特异性抗体, 检测多种抗原。但较直接法 费时,非特异染色稍重。
(二)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染色
特点:
用酶免疫动物,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酶抗体 酶通过免疫学反应与抗酶抗体及组织抗原上的第一抗体
① 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敏感性结合。
② 借助显微镜(电子或荧光)、在细胞或亚细 胞结构、检测各种抗原(蛋白、多肽、酶、 激素、病原体等)。
③ 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动态观察,为疾病诊断、 机制研究提供有力手段。
分类: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标记电镜组织化学技术
优点:
敏感性较酶标法有所提高
缺点:
操作分四步,较复杂 如果抗酶抗体与酶结合弱,在操作中酶常被冲洗掉 如果抗酶抗体的非特异性成分与桥联抗体结合,结果
就与抗酶抗体竞争桥抗的结合位点,也会影响方法的
敏感性。
技术类型
2. PAP法:1970年发现,是酶桥法的改良法。PAP法将酶 桥法的第三抗体(抗酶抗体)与酶形成一种稳定可溶性 (PAP复合物) :2个抗酶抗体+3个HRP(五角形结构)
直接法
HRP标记在特异性抗体(第一抗体)上,抗原- 抗体● HRP 复合物,加入底物显色。有色物质沉积在抗原抗体反应部位, 从而可对组织或细胞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
殖细胞核抗原;
肿瘤转移和肿瘤分期 ; 指导肿瘤靶向治疗。
第二节 荧光免疫组化技术
定义: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
间接法 两步法
HRP标记在第二抗体即抗抗体, 抗原-特异性 抗体-第二抗体● HRP复合物
特点:敏感性较直接法高, 一种标记抗体能用于相应动 物制备的多种特异性抗体, 检测多种抗原。但较直接法 费时,非特异染色稍重。
(二)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染色
特点:
用酶免疫动物,制备效价高、特异性强的抗酶抗体 酶通过免疫学反应与抗酶抗体及组织抗原上的第一抗体
① 将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敏感性结合。
② 借助显微镜(电子或荧光)、在细胞或亚细 胞结构、检测各种抗原(蛋白、多肽、酶、 激素、病原体等)。
③ 结构、功能与代谢的动态观察,为疾病诊断、 机制研究提供有力手段。
分类: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亲和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标记电镜组织化学技术
优点:
敏感性较酶标法有所提高
缺点:
操作分四步,较复杂 如果抗酶抗体与酶结合弱,在操作中酶常被冲洗掉 如果抗酶抗体的非特异性成分与桥联抗体结合,结果
就与抗酶抗体竞争桥抗的结合位点,也会影响方法的
敏感性。
技术类型
2. PAP法:1970年发现,是酶桥法的改良法。PAP法将酶 桥法的第三抗体(抗酶抗体)与酶形成一种稳定可溶性 (PAP复合物) :2个抗酶抗体+3个HRP(五角形结构)
直接法
HRP标记在特异性抗体(第一抗体)上,抗原- 抗体● HRP 复合物,加入底物显色。有色物质沉积在抗原抗体反应部位, 从而可对组织或细胞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分析。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方法PPT(21张)

•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糖脂类P460-461
癌抗原50(cancer antigen 50, CA-50) 癌抗原72-4(cancer antigen 72-4, CA72-4) 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癌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 CA242)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
验
西南医院检验 科
府伟 灵
要 求 了解常用免疫学检验方法
熟练掌握常用免疫学指标的临床意义
能根据诊断需要准确选用免疫学指标
能准确解读临床免疫学检验报告
免疫学检验技 免疫沉术淀技术
免疫电泳技术 酶联免疫测定 放射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其他免疫细胞活性与数量测定技术
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 免疫比浊法
IgE
IgE
免疫发光
血清补体检测
P442-443
缺乏特异性诊断意义,主要用于 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的评估。
临床检验现状: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诊断
在《临床病原体检查》 中讲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
P458-462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P458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 胞合成、释放的物质或由机体对肿瘤发 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与正常组织 相比,这些物质在机体内的含量显著增 高;检测这些物质可以反映肿瘤的恶变 阶段和肿瘤的基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
7
第一章 概述
免疫分子
(二)补体系统
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
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补体的大多数组分都是糖蛋白,多属于β球蛋白。
含量最高的补体:C3、C4
含量最低的补体:C2
补体性质不稳定,加热56℃、30min可使血清中绝大部分补体组
分丧失活性,称为灭活。
补体的激活途径:
Ig的轻链分为κ链和λ链,一个天然Ig分子的两条轻链相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xx
6
第一章 概述
免疫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
1、IgG: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 也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大多数抗菌抗体、抗病毒抗
体都是IgG,某些自身抗体及超敏Ⅱ型抗体也是IgG,免疫 检测中第二抗体也以IgG为主。 2、IgA:大部分血清型Ig为单体;分泌型sIgA为二聚体。每一个sIgA 分子含一个J链和一个分泌片。sIgA性能稳定,主要存在于 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中,是参与黏
第四篇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
1
第一章 概述
免疫应答的过程 1、识别阶段: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来抗原或自身变性抗原
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 (Thc)及相关淋巴细胞的过程。 2、活化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和协同刺激双信号后活化、增殖、 分化为效应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中 的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分子,T杀伤细胞执行细 胞毒效应功能。
xx
10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特异性; 2、可逆性:亲和层析法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纯化抗原或抗体。 3、比例性:只有当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时充分结合,沉淀物形
1、经典途径:以结合抗原后的IgG或IgM类抗体为主要激活剂,补体
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了激活途径。
2、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病原微生物等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
直接激活补体C3,然后完成C5~C9的激活过程。激活
物主要是细胞壁成分。
3、MBL途径:由急性炎症期产生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与病
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3、IgM:五聚体,Ig分子中最大的,主要存在于血液。是个体发育 最早合成的抗体,也是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感
染过程中IgM水平升高,说明近期感染;新生儿脐血中若 IgM增高,说明有宫内感染。 4、IgD:作用不明,B细胞膜上的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5、IgE:单体结构,血清中最少。亲细胞抗体,介导Ⅰ型超敏反应, 在特异性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xx
2
第一章 概述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
(一)中枢免疫器官 1、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分化、发育、成熟 2、胸腺:T细胞发育的重要中枢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及组织 1、淋巴结 2、脾: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 3、粘膜伴随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阑尾
淋巴细胞再循环与归巢 淋巴细胞在体内依靠归巢受体由定居地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不
断往返于外周免疫器官、二级淋巴组织及全身器官组织、淋巴循环汇 集于胸导管,经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 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再次进入淋巴循环。
xx
3
第一章 概述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 1、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70%~75%。
xx
9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是一种非共价结合、不形成共价键。 1、静电引力;2、范德华力;3、氢键结合力; 4、疏水作用力:是这些结合力中最强的。 亲和性: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表位之间相
适应而存在的引力,它是抗原抗体间固有的引力。 亲和性用平衡常数K来表示,K值越大,亲和性越强,结合越牢固。 抗体是球蛋白,溶解在水中为胶体溶液,不会发生自然沉淀。
NK细胞无需抗原刺激,可非特异直接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因此在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活 化NK细胞可分泌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xx
4
第一章 概述
免疫细胞 (二)免疫辅助细胞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共同特点是表达MHCⅡ类分子及具有吞噬作用。 2、树突状细胞 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原体结合后启动激活。
补体既可参与机体的防御效应和自身稳定,亦可引起免疫损伤。
xx
8
第一章 概述
免疫分子
(三)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分泌的多肽或小分子蛋白质。 通过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按生物学功能分: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生长因子、趋化因子家族、
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分: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四)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CAM)是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结 合和黏附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以受体-配体的结合形式发 挥作用。参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发生、凝血、创伤愈合和肿瘤转 移等病理生理过程。 (五)CD抗原 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是指血细胞在分化成熟及活化过 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①T细胞受体(TCR):又称T细胞抗原受体,是T细胞特有的表 面标志。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是由TCR特异识别MHC分子递 呈的抗原肽,CD3分子转导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②簇分化抗原(CD):T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亚群存在不同的 分化抗原,这是区分T淋巴细胞的重要标志。 2、B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5%~25%。 主要功能:产生抗体、递呈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和长寿记忆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NK)
xx
5
第一章 概述
免疫分子
(一)免疫球蛋白 分泌型(sIg):主要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 膜型(mIg):表达于B细胞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为抗原
受体。 化学结构:2条重链(H)和2条轻链(L)以二硫键连接在一起。
V-可变区;C-恒定区
按照体内含量的多少分为:IgG、IgA、IgM、IgD、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