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篮球课教学大纲

篮球课教学大纲

篮球课教学大纲篮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不仅培养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

为了确保教学过程高效有序、学生获得最大收益,制定一个合适的篮球课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按照一定的结构,介绍一个合理的篮球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与热爱,激发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篮球技术,如传球、运球、投篮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耐力、爆发力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动作技术a. 传球技术:直传、横传、背传、弧形传球等。

b. 运球技术:控制运球、变速运球、运球转身等。

c. 投篮技术:站立投篮、跳投、上篮、三分球等。

d. 盖帽与防守技巧:正确的盖帽动作、站姿防守、跟防等。

2. 篮球战术与战略a. 分工合作:认识不同位置的职责分工,如得分后卫、控球后卫、小前锋、大前锋和中锋。

b. 团队配合:掌握分球、挡拆、快攻、反击等战术配合技巧。

c. 策略分析:学习对手的弱点和优势,并制定相应的战略应对。

3. 篮球规则和规范a. 了解篮球比赛的规则和裁判信号,如进攻犯规、防守犯规、控球时间等。

b. 掌握运动员的行为规范,如尊重裁判和队友、不使用恶意犯规等。

三、教学方法1. 教练带领示范: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和技巧,并解释关键要点。

2. 学生合作练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练习,相互之间进行配合和辅导。

3. 针对性训练: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强化训练。

4. 实战训练:通过模拟比赛和真实比赛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5. 视频分析:观看篮球比赛录像,分析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比赛技巧和战术。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实际观察学生的技术执行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并提供改进建议。

2. 个案分析:针对学生个别技术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和讨论,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

3. 综合评价:定期组织考试和比赛,评估学生的篮球技术和团队合作能力。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教学大纲Basketball适用专业:全校非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学时:130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任务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篮球起源以及当前篮球运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篮球训练学的理论、规则、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掌握篮球裁判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比赛实践中。

二、课程的内容(一) 理论部分1、篮球运动起源和发展概述2、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1)主要违例及其罚则(2)主要犯规及其罚则3、篮球技术基本理论知识(1)篮球技术的概念及其作用(2)篮球技术的分类及各类技术的特点和结构(3)篮球技术的基本教学方法4、篮球战术基本理论知识(1)篮球战术配合的要素(2)篮球战术配合的基本教学方法(二)实践部分1、体能锻炼与测试根据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规定各学期体能锻炼与测试的内容及评分标准。

2、篮球技能(1)学习内容:移动:起动,急停,转身,滑步,撤步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跳起单手投篮突破: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传接球:双手胸前传球,单手反弹传球运球:曲线运球,体前变方向运球防守:防守持球队员(2)介绍内容:移动:基本姿势,变方向跑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突破:原地持球同侧步突破传球:双手头上传球运球:直线运球战术学习内容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掩护配合、交换防守战术介绍内容:策应配合、穿过配合3、特色项目(24式简化太极拳):第一组:(1) 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第二组:(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第三组:(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第四组:(9)单鞭(10)云手(11)单鞭第五组:(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第七组:(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三、评价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一)考试成绩评价:专项技能、特色项目、理论知识和体能测试评价(占总成绩的70%):1、专项技能(占考试成绩的35%)(1)技评内容和方法①双手胸前传球技评:如图1所示,两人一组同时技评,两人相距5—6米对传,每人传5—6次,记最好一次成绩。

篮球教学大纲介绍模板

篮球教学大纲介绍模板

一、教学目标1. 基础知识目标:- 掌握篮球的基本规则、场地布局和比赛流程。

- 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技能目标:- 学会篮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如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 提高篮球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

3. 身体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协调性、灵活性等。

-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素质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技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球场规则与基本知识- 篮球场地布局- 篮球比赛流程- 篮球基本术语2. 基本技术- 运球:行进间运球、背后运球、胯下运球等- 传球:胸前传球、肩上传球、地面传球等- 投篮:原地投篮、跳投、行进间投篮等- 防守:个人防守、区域防守、人盯人防守等3. 战术训练- 进攻战术:快攻、阵地进攻等- 防守战术:区域防守、人盯人防守等- 特殊情况处理:界外球、暂停、犯规等4. 身体素质训练- 耐力训练:长跑、变速跑等- 力量训练:负重练习、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灵活性训练:拉伸、关节活动等三、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讲解篮球知识、技术动作、战术等。

-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2. 分组教学与个别辅导- 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集体练习和比赛。

- 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指导。

3. 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定期考试:检验学生对篮球知识的掌握程度。

- 练习与比赛: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2. 评价标准:- 知识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篮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技术水平:评价学生的基本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

《篮球》课程标准

《篮球》课程标准

《篮球》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旨在通过系统的篮球教学,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篮球运动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篮球基本技术:包括传球、运球、投篮、抢篮板球等。

2. 战术配合:包括快攻、防守反击、全场紧逼、区域联防等。

3. 篮球规则: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4. 篮球赛事组织:包括比赛组织、赛前准备、赛后总结等。

5. 篮球心理:培养良好的篮球运动心理,提高比赛心理素质。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视频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篮球基本知识和规则。

2.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比赛、分组训练、对抗赛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配合。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教学,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四、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等。

2. 技能考核:包括技术测试、比赛成绩等。

3. 知识测试:通过试卷或口头问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篮球基本知识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要求1. 教师需具备相关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示范和讲解。

2. 注重学生体能训练,确保学生能够适应篮球运动强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个人特长,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精神。

4. 定期组织观摩比赛、交流学习,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和兴趣。

六、课程安排本课程建议每周安排2-3课时,共计18-24周。

每学期可组织2-3次比赛,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提高竞技水平。

七、教材与教具1. 教材:推荐使用学校统一订购的篮球教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相关教材。

2. 教具:包括篮球、球架、球场等器材,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八、课程评估与证书1. 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将获得学校颁发的《篮球课程结业证书》。

2. 教师授课效果将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技能考核、知识测试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3. 学校将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以确保教学质量。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篮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篇文章将给出一份篮球课程教学大纲,旨在有效指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学习和发展。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2. 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包括运球、投篮、传球、防守等方面的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提高篮球比赛的整体素质;4.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增强体能、灵活性和耐力。

三、教学内容1. 前期准备a. 课程介绍和规范,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b. 组织学生进行适量的热身活动,以准备身体和心理状态。

2. 基本技能训练a. 运球技巧- 正确的持球姿势和基本运球动作;- 不同速度和方向下的运球练习;- 游戏化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b. 投篮技巧- 正确的投篮姿势和动作;- 静态和动态投篮的练习;- 不同投篮位置和距离的训练。

c. 传球技巧- 基本传球姿势和传球方式;- 球员间的传球配合和团队合作;- 不同传球方式和距离的练习。

d. 防守技巧- 防守的基本姿势和动作;- 个人防守和团队防守的策略;- 不同防守位置和对手的练习。

3. 战术教学a. 攻防转换- 快速反击和溜带球的训练;- 反击配合和有效传球的策略;- 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b. 进攻战术- 传接球配合和分球技巧;- 双打和突破得分的战术;- 战术应变和应对对手策略的训练。

c. 防守战术- 包夹和盯人防守的技巧;- 区域防守和封堵传球的训练;- 快速防反和拦截对手进攻的战术。

4. 比赛实践a. 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训练,模拟真实比赛场景;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赛,锻炼团队合作和比赛策略。

四、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用精确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技能;2.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3. 分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和配合能力;4. 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篮球教学教学大纲(2024)

篮球教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篮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球迷群体。

因此,篮球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根据篮球教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出一个全面的篮球教学大纲。

该大纲旨在为教练员和学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篮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并提供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

正文内容1.技术基础1.1.基本动作1.1.1.步行和奔跑1.1.2.跳跃和着地1.1.3.传球和接球1.2.技术要素1.2.1.投篮1.2.2.过人1.2.3.篮板球1.2.4.盖帽1.2.5.盗断1.2.6.控球1.2.7.传导球1.2.8.带球1.2.9.界外球2.进攻战术2.1.快攻2.1.1.空切2.1.2.快攻传球2.2.半场进攻2.2.1.三角进攻2.2.2.等级攻防2.3.配合进攻2.3.1.交叉跑位2.3.2.双向配合2.4.个人单打2.4.1.突破2.4.2.投篮2.4.3.跳投2.4.4.上篮3.防守战术3.1.个人防守3.1.1.紧逼防守3.1.2.包夹防守3.2.区域防守3.2.1.2123.2.2.233.2.3.1313.3.快攻防守3.3.1.快速变阵3.3.2.快速干扰4.比赛准备4.1.身体素质训练4.1.1.体能训练4.1.2.灵敏度训练4.1.3.弹跳训练4.2.篮球技能训练4.2.1.技巧练习4.2.2.战术演练4.3.观察和分析4.3.1.观察比赛录像4.3.2.分析对手的战术特点5.教学方法5.1.示范教学5.2.分组练习5.3.游戏形式教学5.4.个别指导5.5.反馈和评估总结本篇文章从技术基础、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比赛准备和教学方法等五个大点阐述了篮球教学大纲。

这些教学内容涵盖了篮球运动的方方面面,帮助教练员和学生全面了解篮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

同时,本文还提供了适用于不同教学情境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以帮助教练员更好地指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提高篮球技能。

通过遵循这个大纲,教练员可以更好地组织篮球教学和训练,学生也能够更快地提高篮球水平,享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教学大纲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学时:120—144学时适合专业:本科全部专业学分:6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

2. 篮球专项课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篮球理论知识和技、战术。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标准,能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问题,同时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通过篮球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具有组织和参与篮球竞赛的能力,掌握篮球竞赛的欣赏方法,能够欣赏篮球比赛。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思想性:从学生身心健康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等出发,落实“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精神,掌握篮球运动的知识与技能。

1.三个掌握1.1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1.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1.3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战术2.三个了解2.1了解篮球运动的学习规律2.2了解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律2.3了解篮球比赛的裁判规则3.四个能力3.1篮球运动的自我练习能力3.2篮球运动的比赛能力3.3篮球比赛的组织和评价能力3.4篮球比赛的欣赏能力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战术,裁判规则与裁判法,并能持之以恒的加以练习,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大纲内容和知识点:(一)理论部分:1、篮球运动概述:重点掌握篮球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及对身体锻炼价值。

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了解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中美篮球运动比较。

2、基本技术A.移动技术:滑步、变向跑、侧身跑、急停、转身。

B.运球技术:高、低运球、直线运球、运球急停疾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转身、跨下运球、背后运球。

C.传球技术:双手胸前传球、单手肩上传球、传接反弹球、双手头上传球。

初中篮球课程教案大纲

初中篮球课程教案大纲

初中篮球课程教案大纲一、课程简介篮球运动是一项富有激情和竞争性的体育运动,它集跑、跳、投等多方面的技能于一体,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参与性。

本课程旨在通过篮球教学,使学生充分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篮球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提高他们的篮球素养。

2. 技能目标:通过篮球练习,提高学生的跑动速度、跳跃能力、投篮准确性和团队配合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基本技术、战术运用、团队配合。

2. 教学难点:篮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战术意识的培养、团队协作的默契。

四、教学内容1. 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篮球比赛规则。

2. 篮球基本技术:脚步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防无球队员、防有球队员等。

3. 篮球基本战术:进攻战术、防守战术、过渡战术。

4. 篮球比赛实践:教学比赛、校内外比赛。

五、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1. 教学形式:讲授、示范、实践、比赛、讨论等。

2. 学时分配:(1)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4学时(2)篮球基本技术:22学时(3)篮球基本战术:14学时(4)篮球比赛实践:8学时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团队配合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通过篮球比赛和实践,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团队协作和拼搏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篮球运动教程、篮球比赛规则。

2. 场地设施:篮球场、篮筐、篮球。

3. 辅助器材:标志物、计时器、测量工具。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篮球运动中找到乐趣和自信。

2. 强化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加比赛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8171 课群名称:运动技术
英文名称:Basketball
学时:48 实验:0 上机:0
适合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一、课程内容
第一章篮球运动
(一)篮球运动的概况
(二)篮球技术、战术、分析
第二章篮球规则
(一)裁判法及记录的工作
(二)篮球运动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三章基本技术
(一)移动技术
(二)传接球技术
(三)投篮技术
(四)运球
(五)持球突破
(六)防守对手
(七)抢篮板球
第四章基础配合
(一)攻守基础配合
(二)快攻与防守快攻:
(三)成队攻守战术配合:
(四)作业
①利用业余时间练习个人技术⑦多观看比赛观察篮球配合技术的运用③充分学
习理解裁判法并且能够掌握实践经验④多参与组织编排各种比赛,熟练掌握各种编排法
二、学时分配
《篮球》课程教学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性质及任务
《篮球运动教程》是大学体育课程专修课教材,主要讲授篮球理论知识和篮球基本技术。

课程主要以技术为主,兼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分析及掌握和解决问题的作用。

通过学习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风尚。

学完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能了解篮球的发展概况,基本熟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及基本战术配合,能根据篮球组织编排方法,去组织一般的基层比赛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对排、足球等项目组织编排上有共同之处相互联系,在讲授排球、足球
两门课程也曾讲授过组织编排,可以作为参考。

三、课的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
个人技术、战术配合、规则、裁判法、组织编排多本课程的重点,要求熟练掌握
个人技术及战术配合,充分理解裁判法和规则并且能运用到实践战中去。

在组织编排
中能独立承担基本的篮球比赛。

课程在讲授中,在个人技术战术配合等方面尽可能少讲让学生多练,在裁判法规
则的讲授中多举例子,让学生多观看比赛,充分理解裁判法及规则并且能运用到实践
中去。

制定单位:西安工业大学体育系
执笔人:孔凡杰
审核人:项丽静
批准人:陈亚麟
修订时间:2010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