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钢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合集下载

GB50367-2006出版社勘误

GB50367-2006出版社勘误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勘误表


行次、公式或图表号
错、漏内容
正确内容
备注
16
表4.5.4-1
混和后初黏度(23℃时)(mPa·S)
≤6000
混和后初黏度(23℃时)(mPa·S)
≤2000
19
第8行
测得的强度降低百分率
测得的钢-钢拉伸抗剪强度降低百分率
27
倒10行
公式(5.4.2–2)末项+σsoAso(aso–as)
81
第11行
采用手工涂胶粘贴的钢板厚度不应大于5mm。
采用手工涂胶时,钢板宜裁成多条粘贴,且钢板厚度不应大于5mm。
90
表12.2.3
表中第三行:
在植筋锚固深度范围内
在植筋搭接长度范围内
111
倒4行
>0.6mm
>6mm
123
第4行
···均达到本规范相应指标的要求
···均达到本检验所执行规范相应指标的要求
175
倒6行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600mm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末项正号应为负号,即:
-σsoAso(aso–as)
48
公式(8.2.2-3)
公式中的方括号[ ]
应为圆括号()
68
图10.2.6
漏印表示纤维复合材的灰影线
参见送
出版社
报批稿
69
图9.9.3-2
图中文字标注:
横向压条及锚栓
横向钢压条及M22锚栓
76
表10.2.4
漏表注
注:若为已开裂受弯构件加固,fbd值尚应乘以0.83的降低系数。

粘钢加固计算示例

粘钢加固计算示例
材料参数: 混凝土(C20) : f c =9.6MPa; b h =250×500mm2, 抗拉强度设计值 ft=1.1MPa,抗剪强度设计值 fcv=1.75 MPa 钢筋(3φ20) : f y =300 MPa; As =942mm2;a=25mm;E=2.0×105 MPa 粘钢:宽度 b=100 mm ,厚度 t=3 mm,层数 n=2, 抗拉强度设计值 fay=210 MPa,弹性模量 E=210000 MPa 加固钢板抗拉强度利用系数 0.9(规范中无该系数,此处为折减系数)
Lu / S 2 1.5 ,满足要求。
Vf
2nt f w f E f fa h f S

2 1 3 100 210 400 252kN 200
加固后 V V f 154 252 406kN 250kN ,满足要求。
抗剪计算(全国规范) 混凝土强度:C20 fc= 9.6 ft= 1.10N/mm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 箍筋φ8@200
箍筋面积 Asv = 101mm 截面尺寸 b * h = 250*500mm ho = h - as = 500-25 = 475mm 矩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V ≤ 0.7 * ft * b * ho + 1.25 * fyv * Asv / S * ho (混凝土规范 7.5.4-2) V = 0.7*1.10*250*475+1.25*210*101/200*475 = 154,199N 当 ho / b ≤ 4 时,V ≤ 0.25 * βc * fc * b * ho (混凝土规范 7.5.1-1) 0.25 *βc * fc * b * ho = 0.25*1.00*9.6*250*475 = 283,643N ≥ V = 154,199N,满足要求。 由 morgain 计算求得原构件抗剪承载力。 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不足,剪力设计值=250kN,需加固: U 形箍厚度 t=3 mm, 层数=1,U 形箍宽度 100 mm,中心距 S=200 mm ,粘贴高度 Lu=400 mm,抗拉强度设计值 fay=210 MPa,

粘贴钢板加固计算用表

粘贴钢板加固计算用表

1加固构件编号:KL-1梁面(砼规范6.2.6) 砼强度修正系数α1 =1加固后实际弯矩M =535kN·m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 30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o =14.3N/mm 2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o =360N/mm 2钢筋受压强度设计值fyo' =0N/mm 2加固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fsp =215Mpa 加固钢板抗压强度设计值fsp' =0Mpa 已配受拉钢筋面积Aso =2281mm 2已配受压钢筋面积Aso' =0mm 2考虑受压钢板面积Asp' =0mm 2构件计算宽度 b =300mm 构件计算高度h =750mm 受拉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 =35mm 受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35mm 构件计算有效高度ho =715mm加固规范公式10.2.3-1x(h-x/2) =131408.07二次方程参数 A =0.5二次方程参数 B =-750二次方程参数 C =131408.07B^2-4AC =299683.87中间值受压区高度x =0.00mm 1297.43实际受压区高度202.57mm 考虑受压钢筋时x≥2a'x =0.00mm x =202.57mm受拉钢板的滞后应变(不考虑二次受力影响)ξspo =0混凝土极限应变ξcu =0.0033加固规范公式10.2.3-3 强度利用系数Ψsp =1.00加固规范公式10.2.3-2 钢板有效面积Asp =222.55mm 2钢板的层数nsf =1层钢板弹性模量设计值Esp =2.06E+05N/mm 2多层粘贴厚度折减系数km =1.00实际应粘贴钢板面积Aspf =222.55mm 2钢板宽度b1 =100mm 钢板数量m1 =2块安全系数实际应粘贴单层钢板厚度tsf =4mm3.59实际粘贴钢板面积Asp =800mm 2满足要求粘贴钢板计算KL-1梁面。

粘钢加固计算书

粘钢加固计算书

一、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梁底粘钢加固梁编号:KL6计算截面:梁底跨中采用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和之前x不同加固类型:梁受弯加固加固方式:正截面受弯粘贴钢板加固按实际混凝土强度取芯检测值对构件进行验算后,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商,是否采取粘贴钢板加固二、已知条件构件几何参数(KL6)计算简图:梁截面宽度:b=250mm 梁截面高度h=600mm 梁截面有效高度ho=565mm两排钢筋 偏小PKPM验算结果内力:M=375KN-M怎么来的考虑二次受力时内力Mok=0KN-M设计砼强度等级:C35f c=14.3N/mm²;εcu=0.0033质检砼强度达到百分比:100%fco=14.3N/mm fyo=300N/mm²;fyo'=300N/mm²Es=2.0×10²×10²×10N/mm²受拉、受压钢筋面积:As0=1963mm² As0=0mm²三、加固钢板参数受压钢板截面面积:A sp'=0mm²fsp=310N/mm²;fsp'=310N/mm²E sp=206000N/mm²钢板宽度和单层厚度:tsp=3mm; bsp=250mm 四、构件加固计算:1.不考虑二次受力影响,即:εsp,0=0为何不考虑2.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10.2.3条第10.2.3-1式:x=136mm 请写下推导过程3.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10.2.3条第10.2.3-3式:αsp=〖(0.8εcuh/x)-εcu-εsp,o〗/(fsp/Esp)=1.04.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10.2.3条第10.2.3-2式:Asp=a1fcobx=fyo' Aso'=fsp' Asp'-fyoaso/αsp fsp=300mm²加号不是等号6.根据所选钢板单层厚度及宽度,应粘层数为:Nsp=Asp/tspbsp=0.4~1.0层设计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钢板钢号:Q 345钢 t≤16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正截面采用粘贴钢板加固计算书加固原因:根据整体分析,该梁原正截面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粘贴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粘贴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说明:1、重要构件指其自身失效将影响或危及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构件。

一般构件指其自身失效为孤立事件,不影响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构件。

2、高强度I级、高强度II级是指符合表4.4.2-1的加固材料。

3、抗剪强度折减系数ψvb按表9.3.3取值。

4、16栏“碳纤维材料宽度b”对于“已知弯矩求碳纤维面积”的求解结果没有影响,对“已知碳纤维面积求承载力”及“实际每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度”的求解结果有影响。

5、第1栏“弯矩设计值”对“已知碳纤维面积求承载力”的求解结果没有影响,表4.4.2-1 碳纤维复合材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注:当λ为中间值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ψvb值梁抗弯抗剪加固计算表格表9.3.3 抗剪折减系数ψvb值说明:1、计算偏心受压时,第50栏应为偏心方向的截面高度h。

2、计算偏心受压时,仅适用于矩形或方形截面3、柱计算长度见混凝土规范(50010-2002)第7.3.11条:对于现浇框架结构底层柱1.0H,其他楼层为1.25H。

底层柱H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其他楼层H为柱净高说明:1、第87栏与第80栏均是为了输入剪跨比而设置的。

当在第87栏输入剪跨比以后, 第80栏的数值不起作用。

第80栏输入数据可以计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Hn/2h0,此时,务必使第87栏的数值务必为0。

2、与碳纤维受力条件有关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ψvc,按表9.5.2取值。

3、柱截面形状与体积配箍率计算有关,默认为方柱。

注:1、λc为柱的剪跨比,对框架柱,λc=H n /2h 0,H n 为柱的净高,h 0为柱的有效高度 2、中间值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混凝土柱受压加固计算表格表9.5.2 ψ值混凝土柱抗剪抗震加固计算表格受拉构件加固计算表格说明:1、表中计算采用单位,除有说明外,长度宽度均为毫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2、使用时请不要修改非数据输入部分数据。

绿色部分为可修改数据。

3、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混凝土 b(mm) h(mm) 标号
400
550
C30
梁参数输入区
受拉钢 筋级别
HRB400
受拉钢筋 排数
2
受拉钢筋面 积As(mm2)
34339;(mm2)
HRB400
942
受拉区抗弯加固输入区
设计弯矩 值(KN.m)
二次受力
初始弯 矩
(KN.m)
粘贴钢 钢板厚度 板类型 tsp (mm)
701 不考虑 121
Q235
4
钢板层数 1
粘贴钢板 类型
Q235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钢板厚度 tsp(mm)
2
混凝土受 钢板计算
压区高度 折减系数
x(mm)
ψsp
245.85 1.00000
加固前 弯矩计 算值 (KN.m) 544.12
结论区
加固后 抵抗弯 矩值 (KN.m) 701.00
加固弯矩 提高系 数%
28.83
抗拉计算钢 板宽度
591
梁配筋率 X>2a',满足要 求
0.0156
说 1、表中 明: 计2、算使采用
时3、请计不算 依4、据工《作 表5、保工护作 表为个
计算过程
材料性能
受压 钢筋排数
1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已粘钢板
宽度 已粘钢板层数
bsp(mm)
0
1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梁参数输入区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混凝土 b(mm) h(mm) 标号 400 550 C30 受拉钢 受拉钢筋 受拉钢筋面 受压钢筋 受压钢筋面积 积As(mm2) 筋级别 排数 级别 As'(mm2) HRB400 2 3436 HRB400 942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钢板层数 1 粘贴钢板 类型 Q235 钢板厚度 tsp(mm) 2
材料性能
受压 钢筋排数 1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已粘钢板 宽度 已粘钢板层数 bsp(mm) 0 1
面积为平方毫米; 修改数据;
说明: 1、表中计算采用单位,除有说明外,长度宽度均为毫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2、使用时请不要修改非数据输入部分数据。绿色部分为可修改数据; 3、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4、工作表保护密码为123; 5、工作表为个人制作,不保证其准确性,请使用者慎重考虑。
计算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
受拉区抗弯加固输入区 设计弯矩 二次受力 值(KN.m) 701 不考虑 初始弯 矩 (KN.m) 121 粘贴钢 钢板厚度 板类型 tsp (mm) Q235 4
结论区 混凝土受 钢板计算 加固前 压区高度 折减系数 弯矩计 算值 ψ sp x(mm) (KN.m) 245.85 1.00000 544.12 加固后 加固弯矩 抗拉计算钢 抵抗弯 提高系 梁配筋率 X>2a',满足要 板宽度 矩值 数% 求 (KN.m) 701.00 28.83 591 0.0156

粘贴钢板计算表格(2006规范)

粘贴钢板计算表格(2006规范)

间距
Vbcf
(KN)
210.072 148.11
抗剪强 度折减 系数ψ
vb
0.804
梁抗剪加固结论区
梁原有 抵抗剪 力值
加固剪力 提高系 数%
加密区粘钢 最大净间距
非加密区 粘钢最大 净间距
301.89 49.06
105
210
钢板设计 净间距
160
说 1、表中 明: 计2、算使采用
时3、请计不算 依4、据表《中 受5、压工区作 表6、保工护作 表为厦
计算过程
梁面跨中 支座钢筋面积 支座钢筋
钢筋排数 As'(mm2)
排数
3
3400
2
结论区
加固前弯 矩计算值
(KN.m)
加固后抵抗弯 矩值(KN.m)
加固弯矩 提高系 数%
梁底计算 钢板宽度
426.91 519.94
21.79
534
结论区
加固后抵 抗弯矩值
(KN.m)
加固弯矩提高 系数%
梁面计算 钢板宽度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混凝土 b(mm) h(mm) 标号
300
650
C20
梁参数输入区
梁底钢 梁底钢筋 梁底钢筋面 梁面钢筋 梁面跨中钢筋 筋级别 排数 积As(mm2) 级别 面积 As'(mm2)
HRB335
1
2589
HRB335
1246
设计弯矩 值(KN.m)
二次受力
520 不考虑
梁底抗弯加固输入区
受压区钢 板宽度 bsp(mm)
混凝土受压 区高度x(mm)
钢板计算 折减系数
ψsp
加固前弯矩计 算值(K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 1、表中计算采用单位,除有说明外,长度宽度均为毫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2、使用时请不要修改非数据输入部分数据。绿色部分为可修改数据; 3、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4、工作表保护密码为123; 5、工作表为厦门兴普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禄华制作,不保证其准确性,请
数据区
混凝土标 混凝土抗压强 二次受力 受压区钢 度fc 号 弯矩值 板类型
钢板弹模 Esp
钢板设计强度
计算系数 α 1
C25
11.9
31
Q235
210000
215
1
原梁承载能力计算 计算系数 过程 0.90 0.78
加固后梁承载能力计算 计算钢板宽度
混凝土受 抵抗弯矩 混凝土受 压区高度 压区高度x 值Mu x 114.958 338608739 161.33078
中间变量区(请勿修改)
fyoAso(hho)
f'spA'so'h
α1fcbh
a
b
c
47880000
0
4046000
5950
-4046000
497880000
计算过程
结论区
设计弯矩 二次受力 值(KN.M)
截面宽 度 b(mm)
截面高 度h(mm)
截面有效 受压钢筋边 受拉钢筋 受压钢筋面积 高度 面积As As' 沿距a' h0(mm)
450.00
考虑
1000
340
305
0
4560
0
计算系数表
配筋率
≤0.007
0.010.020.03Fra bibliotek0.04
≥0.06
抵抗弯矩值Mu
450000000
427.780092
混凝土受 梁面钢板 梁面钢板宽度bsp 压区高度 厚度tsp x1
混凝土受 压区高度 x2
钢板折减 系数ψ sp
钢板滞后 应变 ε sp,o
f'yoA'so(ha')
2
0
519
161.33078
2.117687
0.0001
0
计算钢板宽度
427.780092
计算系数
单排钢筋 双排钢筋
0.70 0.75
0.90 1.00
1.15 1.25
1.20 1.30
1.25 1.35
1.30 1.40
0.90
材料性能
受压 钢筋排数 1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已粘钢板 宽度 已粘钢板层数 bsp(mm) 0 1
面积为平方毫米; 修改数据;
不保证其准确性,请使用者慎重考虑。
受拉区抗弯加固输入区 设计弯矩 二次受力 值(KN.m) 450 考虑 初始弯 矩 (KN.m) 31 粘贴钢 钢板厚度 板类型 tsp (mm) Q235 6
结论区 混凝土受 钢板计算 加固前 压区高度 折减系数 弯矩计 算值 ψ sp x(mm) (KN.m) 161.33 1.00000 338.61 加固后 加固弯矩 抗拉计算钢 抵抗弯 提高系 梁配筋率 X>2a',满足要 板宽度 矩值 数% 求 (KN.m) 450.00 32.90 428 0.0134
梁参数输入区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混凝土 b(mm) h(mm) 标号 1000 340 C25 受拉钢 受拉钢筋 受拉钢筋面 受压钢筋 受压钢筋面积 积As(mm2) 筋级别 排数 级别 As'(mm2) HRB335 1 4560 HRB335 0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钢板层数 1 粘贴钢板 类型 Q235 钢板厚度 tsp(m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