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贴钢板加固计算用表

合集下载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
• 粘贴钢板加固法
• 1.概述
•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粘剂将钢板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 加固方法。
• 常用的胶粘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再加入适量的固化剂、 增韧剂、增塑剂配制而成的所谓“结构胶”。
•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优点:
• 1)胶粘剂硬化时间快,施工周期短,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法施 工时不必停产或少停产,这对业主有特别的吸引力。
•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乙二胺、 二乙醇三胺、三乙醇四胺、多乙醇多胺等。增塑剂 不参与固化反应,常用的有:邻苯二甲酸二丁脂,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磷酸三丁脂等。增韧剂(即活 性增塑剂)参与固化反应,一般用聚酰胺、丁晴橡 胶、聚硫橡胶等。此外,为了减小环氧树脂的稠度, 还需加入稀释剂,常用的有丙酮、苯、甲苯、二甲 苯等。
•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结构胶均为双组份。甲组份为环 氧树脂并添加了增塑剂一类的改性剂和填料,乙组 份由固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使用时按一定比例配 制即可。
承重结构加固用的胶粘剂:A级、B级; 重要结构,采用A级;一般结构采用B级。 分为:1.碳纤维复合材浸渍/粘结用胶粘剂,
2.底胶和修补胶, 3.粘贴钢板及外粘型钢用胶粘剂, 4.锚固用胶粘剂。 它们的性能和检验标准等是不同的,见混凝土加 固规范的表4.5.3~4.5.6。
• 2)粘贴钢板的应力滞后现象
• 粘贴钢板在以后的受力过程中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 因为一般是在不卸载的情况下进行加固的,原梁中 的钢筋中已有一定的应力存在,而所粘贴的钢板仅 在后加荷载作用下才产生应力。因此,当原筋屈服 时,钢板往往尚未屈服,而当钢板屈服时,加固梁 的挠度及裂缝会发展得很快。
• 4.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及规定
• 2)工艺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可以不动明火,对防火要求高 的车间特别适用。

梁加固计算书

梁加固计算书

梁加固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松原市体育馆梁加固工程,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梁支座负弯矩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采用粘贴钢板加固法,加固计算如下。

二.计算举例:此加固共涉及100个框架节点,200个梁支座加固计算,计算量较大,故采用表格计算方式表达。

现以E轴1轴处左边框架节点为例:梁截面:b×h=350mm×850mm,截面有效计算高度 ho=850-35=815mm,C40混凝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o=19.7N/mm2,支座弯矩为M=933 KN·M,根据弯矩计算配筋面积为A so =3610 mm2,f yo =360N/mm2,由于锚固长度不足,考虑原配筋有效面积为10%,即原配筋为361 mm2,由:其中: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fsp—钢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Esp=210N/mm2;Esp—钢板的弹性模量,取=2.06×105N/mm2;Asp—受拉钢板的截面面积(mm2);ψsp—考虑二次受力影响时,受拉钢板抗拉强度有可能达不到设计值而引用的折减系数;当ψsp>1.0时,应取ψsp=1.0;εcu—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取εcu=0.0033;εsp,0—考虑二次受力影响时,受拉钢板的滞后应变,考虑到作用在加固结构上的活荷载基本卸除,故不考虑二次受力的影响,取εsp,0=0。

把各值代入式1,有:933000000=1.0×19.7×350×(850-x/2) -360×361×(850-815)解得,x=176.81mm又把x=176.81代入式3,有Ψsp=(0.8×0.0033×850/176.81-0.0033-0)/210/206000=9.213>1.0 取Ψsp=1.0由式2Asp=(1.0×19.7×350×176.81-360×361)/210=5186.40实配梁钢板为:10mm×520mm(厚度为10mm),即10× 520=5200mm2,满足要求。

加固计算书

加固计算书

构件加固计算书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一、改造设计说明:将改造后建筑的梁、板、墙实际尺寸建入盈建科计算软件中,按改造后建筑图计入板面恒、活载及梁间线荷载,其中填充墙的容重按内墙不大于6kN/m3,外墙不大于12kN/m3,计算参数均按现行规范选取,其中特征周期取值为0.53(另附该取值说明)。

改造后结构计算模型结果显示,主体结构剪重比、周期比、位移比、轴压比、刚度比、刚重比、受剪承载力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将改造后模型计算配筋与原结构配筋进行全高逐一核对,经核对,框架梁及次梁配筋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剪力墙水平及竖向钢筋配筋均能满足计算要求,大部分连梁配筋能够满足计算要求。

4~7层局部存在连梁原配筋不满足抗弯及抗剪要求,故将不满足配筋的连梁进行外包封闭箍及外包钢板加固。

另外由于建筑户型的要求,在原有剪力墙需切开一个1500x2400mm 的门洞,造成完整的剪力墙成为两支短肢剪力墙,另有角部剪力墙因切除了翼墙,成为了短肢剪力墙,针对改造后形成的短肢剪力墙,设计采用外包型钢进行竖向钢筋配筋率加固,具体如加固施工图所示。

二、构件加固计算:JLL1粘贴钢板法加固计算:1 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b=200mm,截面高度h=850mm,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40mm,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Mpa,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Mpa,钢板强度设计值fa=210Mpa,受拉钢筋面积As=942mm2,受压钢筋面积A's=942mm2,2级抗震,设计截面位于连梁梁端,弯矩设计值M=478kN·m,剪力设计值V=773kN,地震组合折减系数γRa=0.85。

2 正截面加固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Mpa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466当ξ=ξb时,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Mmax=1095.64kN·mMmax>M,经计算可求得截面受压区高度和受拉钢板面积x=50.49mmAsp=803.95mm2x<2a's,重新计算受拉钢板面积Asp=816.45mm23 斜截面加固计算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t=1.57Mpafc=16.7Mpa构件截面有效高度h0=810mm根据加固规范GB 50367-2006第10.3.2条可求得截面所能承担的最大剪力Vmax=673.77kNVmax<V,截面尺寸不满足条件。

粘钢加固计算书

粘钢加固计算书

一、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梁底粘钢加固梁编号:KL6计算截面:梁底跨中采用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和之前x不同加固类型:梁受弯加固加固方式:正截面受弯粘贴钢板加固按实际混凝土强度取芯检测值对构件进行验算后,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商,是否采取粘贴钢板加固二、已知条件构件几何参数(KL6)计算简图:梁截面宽度:b=250mm 梁截面高度h=600mm 梁截面有效高度ho=565mm两排钢筋 偏小PKPM验算结果内力:M=375KN-M怎么来的考虑二次受力时内力Mok=0KN-M设计砼强度等级:C35f c=14.3N/mm²;εcu=0.0033质检砼强度达到百分比:100%fco=14.3N/mm fyo=300N/mm²;fyo'=300N/mm²Es=2.0×10²×10²×10N/mm²受拉、受压钢筋面积:As0=1963mm² As0=0mm²三、加固钢板参数受压钢板截面面积:A sp'=0mm²fsp=310N/mm²;fsp'=310N/mm²E sp=206000N/mm²钢板宽度和单层厚度:tsp=3mm; bsp=250mm 四、构件加固计算:1.不考虑二次受力影响,即:εsp,0=0为何不考虑2.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10.2.3条第10.2.3-1式:x=136mm 请写下推导过程3.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10.2.3条第10.2.3-3式:αsp=〖(0.8εcuh/x)-εcu-εsp,o〗/(fsp/Esp)=1.04.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第10.2.3条第10.2.3-2式:Asp=a1fcobx=fyo' Aso'=fsp' Asp'-fyoaso/αsp fsp=300mm²加号不是等号6.根据所选钢板单层厚度及宽度,应粘层数为:Nsp=Asp/tspbsp=0.4~1.0层设计钢筋强度等级HRB335级钢板钢号:Q 345钢 t≤16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构件正截面采用粘贴钢板加固计算书加固原因:根据整体分析,该梁原正截面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粘钢加固技术规范

粘钢加固技术规范

粘钢加固技术规范(一)构造规定由于粘钢加固结合面的粘结强度主要取决于砼强度,因此,被加固构件砼强度不能太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粘结钢板厚度主要根据结合面砼强度、钢板锚固长度及施工要求而定。

钢板愈厚,所需锚固长度就愈长,钢板潜力难于充分发挥,而且很硬,不好粘贴;反之,钢板越薄,相对用胶量就大,钢板防腐处理也较难。

根据经验,粘钢加固,钢板最佳厚度可按下表采用。

粘钢加固钢板厚度钢板的锚固长度,除满足计算规定外,还必需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对于受拉锚固,不得小于200ta,亦不得小于600mm;对于受压锚固,不得小于160 ta,亦不得小480mm。

对于大跨结构或可能经受反复荷载的结构,锚固区尚宜增设锚固螺栓或U型箍板等附加锚固措施。

水分、日光、大气、盐雾、温度及应力作用,会使胶层逐渐老化,防止钢板锈蚀,钢板及其邻接的砼表面,应进行密封防水处理。

简单有效的处理办法是用M15水泥砂浆或聚合物防水砂浆抹面,其厚度,对于梁不应小于20mm,对于板不应小于15mm。

(二)粘钢加固的要点粘钢加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粘结施工质量。

粘钢加固施工应严格按下列工艺流程进行并由专业化施工队伍施工。

表面处理→{卸荷、配胶}粘贴→固定及加压→固化→检验→防腐处理1、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包括加固构件结合面处理及钢板贴合面处理,是最关键的工序,应认真进行对于砼构件结合面,应根据构件表面的新旧程度、坚实程度、干湿程度,分别按以下四种情况处理:1)对很旧很脏的砼构件的粘合面,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冷水冲洗,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除去2~3mm厚表层,直至完全露出新面,并用无油压缩空气吹除粉粒。

处理后,若表面严重凹凸不平,可用高强树脂砂浆修补。

2)如果砼表面不是很脏很旧,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层,用压缩空气除去粉尘或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完全干燥后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即可。

3)对于新砼粘合面,先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再用硬毛刷沾洗涤剂洗刷表面,或用清水冲洗,待完全干后即可。

梁加固计算书

梁加固计算书

±0.000m层JKL1——(2)-(3)段的跨中梁粘贴钢板法正截面加固计算书1 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b=300mm,截面高度h=700mm,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60.0mm,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 s=6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 y=360Mpa,受压钢筋强度设计值f'y=360Mpa,钢板强度设计值f a=205Mpa,受拉钢筋面积A s=829mm2,受压钢筋面积A's=0.00mm2,非抗震设计,设计截面位于框架梁梁中,弯矩设计值M=255kN·m,地震组合折减系数γRa=1。

2 加固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4.3Mpa截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0.466当ξ=ξb时,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M max=688.34kN·mM max>M,经计算可求得截面受压区高度和受拉钢板面积x=97.54mmA sp=589.97mm2梁粘贴钢板法斜截面加固计算书1 已知条件框架梁截面宽b=300mm,截面高度h=700mm,梁侧面粘贴箍板的竖向高度h sp=600mm,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 s=60mm,计算跨度l0=60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箍筋强度设计值f yv0=210Mpa,箍板设计强度f sp=205Mpa,箍筋间距s0=200mm,同一截面箍筋面积A sv0=67mm2,箍板间距s sp=200mm,非抗震设计,剪力设计值V=97kN,地震组合折减系数γRa=1。

2 加固计算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f t=1.43Mpaf c=14.3Mpa构件截面有效高度h0=640mm根据加固规范GB 50367-2006第10.3.2条可求得截面所能承担的最大剪力V max=687.91kNV max>V,截面尺寸满足条件。

混凝土承担的剪力V c=192.58kN箍筋承担的剪力V sv=56.28kN根据加固规范GB 50367-2006式(10.3.3-2)可求得配置在同一截面的抗剪箍板面积A sp=0.00mm2抗剪箍板最小截面面积A spmin=32.02mm2±0.000m层JL1——(2)-(3)段的跨中梁增大截面法正截面加固计算书1 已知条件梁截面宽度b=250mm,原高度h1=500mm,截面增大后高度h=650mm,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s=37.50mm,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缘距离a s=37.50mm,原截面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原受拉纵筋强度设计值f y0=360Mpa,原受压纵筋强度设计值f'y0=360Mpa,新增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f y=360Mpa,原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0=829mm2,原受压钢筋截面面积A's0=0.00mm2,非抗震设计,设计截面位于框架梁梁中,弯矩设计值M=255kN·m,加固前弯矩标准值M k0=204kN·m,地震组合折减系数γRa=1,原构件震损修复后承载力折减系数φf=1。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混凝土 b(mm) h(mm) 标号
400
550
C30
梁参数输入区
受拉钢 筋级别
HRB400
受拉钢筋 排数
2
受拉钢筋面 积As(mm2)
34339;(mm2)
HRB400
942
受拉区抗弯加固输入区
设计弯矩 值(KN.m)
二次受力
初始弯 矩
(KN.m)
粘贴钢 钢板厚度 板类型 tsp (mm)
701 不考虑 121
Q235
4
钢板层数 1
粘贴钢板 类型
Q235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钢板厚度 tsp(mm)
2
混凝土受 钢板计算
压区高度 折减系数
x(mm)
ψsp
245.85 1.00000
加固前 弯矩计 算值 (KN.m) 544.12
结论区
加固后 抵抗弯 矩值 (KN.m) 701.00
加固弯矩 提高系 数%
28.83
抗拉计算钢 板宽度
591
梁配筋率 X>2a',满足要 求
0.0156
说 1、表中 明: 计2、算使采用
时3、请计不算 依4、据工《作 表5、保工护作 表为个
计算过程
材料性能
受压 钢筋排数
1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已粘钢板
宽度 已粘钢板层数
bsp(mm)
0
1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粘钢加固计算表格(GB50367-2006)
梁参数输入区 截面宽度 截面高度 混凝土 b(mm) h(mm) 标号 400 550 C30 受拉钢 受拉钢筋 受拉钢筋面 受压钢筋 受压钢筋面积 积As(mm2) 筋级别 排数 级别 As'(mm2) HRB400 2 3436 HRB400 942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钢板层数 1 粘贴钢板 类型 Q235 钢板厚度 tsp(mm) 2
材料性能
受压 钢筋排数 1 受压区加固输入区 已粘钢板 宽度 已粘钢板层数 bsp(mm) 0 1
面积为平方毫米; 修改数据;
说明: 1、表中计算采用单位,除有说明外,长度宽度均为毫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2、使用时请不要修改非数据输入部分数据。绿色部分为可修改数据; 3、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4、工作表保护密码为123; 5、工作表为个人制作,不保证其准确性,请使用者慎重考虑。
计算过程பைடு நூலகம்
受拉区抗弯加固输入区 设计弯矩 二次受力 值(KN.m) 701 不考虑 初始弯 矩 (KN.m) 121 粘贴钢 钢板厚度 板类型 tsp (mm) Q235 4
结论区 混凝土受 钢板计算 加固前 压区高度 折减系数 弯矩计 算值 ψ sp x(mm) (KN.m) 245.85 1.00000 544.12 加固后 加固弯矩 抗拉计算钢 抵抗弯 提高系 梁配筋率 X>2a',满足要 板宽度 矩值 数% 求 (KN.m) 701.00 28.83 591 0.01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加固构件
编号:KL-1梁面(砼规范6.2.6) 砼强度修正系数
α1 =1加固后实际弯矩
M =535kN·m
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
C 30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co =14.3N/mm 2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o =360N/mm 2钢筋受压强度设计值fyo' =0N/mm 2加固钢板抗拉强度设计值fsp =215Mpa 加固钢板抗压强度设计值
fsp' =0Mpa 已配受拉钢筋面积Aso =2281mm 2已配受压钢筋面积Aso' =0mm 2考虑受压钢板面积
Asp' =
0mm 2
构件计算宽度 b =300mm 构件计算高度
h =750mm 受拉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 =35mm 受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 =35mm 构件计算有效高度
ho =715mm
加固规范公式10.2.3-1
x(h-x/2) =
131408.07二次方程参数 A =0.5二次方程参数 B =-750
二次方程参数 C =
131408.07B^2-4AC =
299683.87中间值受压区高度x =0.00mm 1297.43
实际受压区高度
202.57mm 考虑受压钢筋时x≥2a'
x =0.00mm x =202.57mm
受拉钢板的滞后应变(不考虑二次受力影响)
ξspo =0
混凝土极限应变
ξcu =0.0033加固规范公式10.2.3-3 强度利用系数Ψsp =1.00加固规范公式10.2.3-2 钢板有效面积
Asp =222.55mm 2
钢板的层数
nsf =1

钢板弹性模量设计值Esp =2.06E+05N/mm 2多层粘贴厚度折减系数km =1.00实际应粘贴钢板面积Aspf =222.55mm 2
钢板宽度b1 =100mm 钢板数量
m1 =2块安全系数实际应粘贴单层钢板厚度
tsf =4mm
3.59
实际粘贴钢板面积
Asp =
800
mm 2
满足要求
粘贴钢板计算
KL-1梁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