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贴钢板加固砌体墙计算方法分

合集下载

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墙体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一、墙体体积=长×宽×高—门窗洞口体积—墙内过梁—墙内柱—墙内梁等1、实心砖墙、空心砖墙及石墙均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圈梁、挑梁、过梁及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

不扣除梁头、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沿缘木、木砖、门窗走头、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虎头砖、门窗套的体积亦不增加,凸出墙面的砖垛并入墙体体积内。

A、墙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B、墙高度:①、外墙: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且室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按实砌高度计算;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

②、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楼板顶;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③、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④、内、外山墙: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⑤、围墙:高度算至压顶下表面(如有混凝土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围墙柱并入围墙体积内。

2、现浇混凝土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扣除门窗洞口及单个面积0.3m2以外的孔洞所占体积,墙垛及突出墙面部分并入墙体体积计算内。

A、钢筋混凝土墙应扣除门窗洞口所占的体积。

B、墙的高度按下层板上皮至上一层板下皮的高度计算。

C、混凝土墙与柱连在一起时,如混凝土柱不突出墙外,混凝土柱的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如婚凝土柱突出墙外,混凝土墙的长度算至柱子侧面,与墙连接的柱另行计算。

D、混凝土墙与梁连在一起时,如混凝土梁不突出墙外且梁下没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梁的体积并入墙体内计算;如混凝土梁突出墙外或梁下有门窗(或洞口),混凝土墙与梁应分别计算。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有哪些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有哪些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有哪些一、材料计算1. 砖头数量计算砖头数量的计算是砌筑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成本。

砖头数量计算主要包括墙体面积计算和砖头用量计算两部分。

(1)墙体面积计算砌筑墙体面积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墙体尺寸和高度,计算出墙体的总面积。

计算公式为:墙体总面积=(墙体高度+底座长度)* 墙体周长。

(2)砖头用量计算砖头用量计算是指根据墙体面积和砖头的规格,计算出所需的砖头数量。

计算公式为:砖头数量=墙体总面积/砖头的单块面积。

2. 灰浆用量计算灰浆用量计算是指根据砌体的种类和墙体的面积,计算出所需的灰浆数量。

计算公式为:灰浆用量=砌体总面积*单位面积的浆料用量。

3.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计算是指根据砌体的种类和墙体的面积,计算出所需的砂浆数量。

计算公式为:砂浆用量=砌体总面积*单位面积的砂浆用量。

二、施工方案1. 砌筑工序明细砌筑工程的施工步骤包括砖头的切割、湿砌和干砌等工序,其中需要明确每个工序的进行时机和操作要求。

2. 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砌筑工程的材料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3. 施工环境要求确定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以保证砌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安全生产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规范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成本控制1. 材料成本计算根据砌筑工程的材料计算结果,计算出施工所需材料的成本,对材料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2. 施工工期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机械和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3. 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减少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复施工和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程技术支持1. 技术人员配备确保施工团队中有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和砌筑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2. 施工技术培训对施工团队进行相关的施工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墙的计算规则

墙的计算规则

内外墙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内、外墙工程量,按墙体长乘墙体高再乘以墙厚以m3体积计算。

应扣除门窗洞口、空圈和嵌入墙身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等所占体积;不扣除梁头、板头、加固钢筋、铁件、管道、门窗走头和0.3m2以内孔洞所占体积,具体见下表一所示。

墙体工程量计算公式如下:墙体工程量=(墙长×墙高-∑嵌入墙身门窗洞面积)×墙厚-∑嵌
入墙身混凝土构件体积
式中:
1、墙长——外墙按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2、墙高——外墙自室内地坪标高算至屋面板板底;内墙自地面或楼面算至上一层板的顶面。

附加:计算墙体工程量应扣除和不扣除的内容表一。

砌体墙工程量计算

砌体墙工程量计算

砌体墙工程量计算(1)砌墙不分清、混水墙及艺术形式复杂程度,砖旋、砖过梁、砖圈梁、腰线、砖垛、砖挑檐、附墙烟囱等因素,均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不另列项目计算。

阳台砖隔断按相应内墙定额执行。

(2)砌块墙、多孔砖墙、窗台虎头砖、腰线、门窗洞边接茬用标准砖已包括在定额内。

(3)砌砖、砌块定额中已包括了门、窗框与砌体的原浆勾缝在内,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应分别计算。

(4)砖砌体内钢筋加固及墙角、内外墙搭接钢筋应以“吨”另行计算,套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砌体、板缝内加固钢筋”定额执行。

(5)“小型砌体”:是指砖砌大小便槽、隔热板砖墩、地板墩、门墩、房上烟囱、水槽、水池脚、垃圾箱、台阶面上矮墙、花台、煤箱、容积小于3m3水池等、阳台栏板等砌体,均按体积以m3计算。

(6)墙体厚度按表规定:单位mm墙厚/砖1/4 1/2 3/4 1 1又1/22标准砖53 115 178 240 365490(7)各种砖和砌块规格表(8)墙基与墙身的划分:《1》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或地下室地坪)为界,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2》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垃正负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位于室内地坪正负300mm以外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

(2)石墙:外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内墙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3)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2、主要计算规则:(1)砖基础:按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外墙墙基体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内墙墙基体积=内墙基最上一步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1》不扣除体积: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通过基础的每个面积小于或等于0.03m2孔洞。

《2》应扣除体积:通过基础的每个面积大于0.30m2孔洞;混凝土构件体积。

《3》应增加体积: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

(2)墙身:按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分别以不同厚度按定额执行。

(仅供参考)粘钢加固计算示例

(仅供参考)粘钢加固计算示例
≥ V = 154,199N,满足要求。 由 morgain 计算求得原构件抗剪承载力。 构件的受剪承载力不足,剪力设计值=250kN,需加固: U 形箍厚度 t=3 mm, 层数=1,U 形箍宽度 100 mm,中心距 S=200 mm , 粘 贴 高 度 Lu=400 mm,抗拉强度设计值 fay=210 MPa,
抗弯计算(全国规范)
1)弯矩设计值 M=150 kN * m 由: f yo Aso fay As fcmobo X
得: X f yo Aso fay As 300 942 1.0 210 100 3 2 165.00mm
f b cmo o
9.6 250
M
f c bx(h0
x 2
)
f
ay
A(h
h0
)
9.6 250 165 (475 165 / 2) 0.9 210 100 3 2 25 158.3kN * m
>150 kN * m ,满足要求。
2)受拉钢板在其加固点外的锚固长度 L1 的计算:
L1 2 fayta / fcv 2 210 3/1.75 720mm
(混凝土规范 7.5.4-2) V = 0.7*1.10*250*475+1.25*210*101/200*475
= 154,199N 当 ho / b ≤ 4 时,V ≤ 0.25 * βc * fc * b * ho (混凝土规范 7.5.1-1) 0.25 *βc * fc * b * ho = 0.25*1.00*9.6*250*475 = 283,643N
负数
抗剪计算(全国规范)
混凝土强度:C20 fc= 9.6 ft= 1.10N/mm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 箍筋φ8@200

包钢加固

包钢加固

包钢加固外包钢加固技术分湿法外包钢和干法外包钢两种。

随着建筑结构粘结剂的研制和开发使用,干法包钢已逐渐退出舞台,尽而由湿法包钢所取代。

湿法外包钢是将角钢、钢板箍通过胶栓与混凝土柱或梁外表面固定后用专用结构胶封闭形成“空腔”,而后灌注高强建筑结构灌注专用胶使用钢板或型钢和原混凝土构件可靠地连结成一个整体,该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物构件的承载力。

1.表面处理:包括原结构贴合面处理及钢板贴合面处理,贴合面处理是关键的工序,应认真进行。

(1) 原结构贴合处理: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浮渣刷去并用吹风机吹去表面灰尘,如原结构凹凸不平应再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修补。

(2) 钢板贴合面处理:用角磨机打磨、直到露出金属光泽。

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与受力方向垂直,固定前用棉纱沾丙酮擦拭干净。

2.划线定位:根据加固施工图,准确地在混凝土表面划出处理部位轮廊线及定出定位螺栓位置。

3.螺栓固定:用电锤钻孔,孔洞、螺栓界面处理,放胶管,安装螺杆。

4.钢板制作:(1)下料前应对钢板进行划线,要求长度和宽度误差不超过5mm 。

(2)钢板的切割采用剪板机剪切。

切割前钢材切割区的铁锈、污物应清理干净。

5.钢板固定:将已经处理好的钢板固定在指定的位置,留出注胶缝隙,螺杆固定。

6.封缝:将注胶四周进行封闭处理,留出泄气孔。

尤其注意螺杆四周的缝隙的封闭处理。

7.埋注胶嘴:将注胶嘴按施工要求埋设妥当。

8.配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建筑结构灌注专用胶 A、B两组份倒入干净容器内,以人工或电动工具将其完全调匀,注意翻看容器底部的颜色,确保配好的胶体色泽一致。

9.灌胶:从底嘴开始注胶,使胶从下向上浸透,胶从排气孔溢出并封堵。

10.检测:一般采用非破损检验。

即用小锤敲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密实面积。

如无空洞声,表示已灌注密实,否则应补胶。

11.固化:固化时间达到 72小时后可以进行使用。

12.外表面处理:用角磨机配钢丝轮对钢板外表面进行打磨,除去钢板表面的锈蚀、污物等。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方案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方案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方案一、总则1、为了使砌体结构的加固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方案。

2、本方案适用于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

3、砌体结构加固前,应根据不同建筑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民用建筑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等进行可靠性鉴定。

当与抗震加固结合进行时,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或《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等进行抗震能力鉴定。

注: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及原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的适用范围应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地震灾后建筑鉴定加固技术指南》确定。

4、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除应遵守本方案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和指南的要求:(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地震灾后建筑鉴定加固技术指南》。

二、基本规定【1】一般规定1、砌体结构经可靠性鉴定确认需要加固时,应根据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按本方案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进行加固设计。

加固设计的范围,可按整幢建筑物或其中某独立区段确定,也可按指定的结构、构件或连接确定,但均应考虑该结构的整体性。

2、在加固设计中,若发现原砌体结构无圈梁和构造柱,或涉及结构整体牢固性部位无拉结、锚固和必要的支撑,或这些构造措施设置的数量不足,或设置不当,均应在本次的加固设计中,予以补足或加以改造。

否则,加固设计无效。

3、加固后砌体结构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结构的重要性和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由委托方与设计方按实际情况共同商定。

4、砌体结构的加固设计,应与实际施工方法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新增构件及部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粘结牢固,形成整体共同工作;并应避免对未加固部分,以及相关的结构、构件和地基基础造成不利的影响。

钢结构砌体墙计算方法

钢结构砌体墙计算方法

砌体墙计算
砌体墙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构造柱间距一般为排架方向开间,按扶壁柱计算,圈梁间距满足砌体规范要求。

1.受压计算(墙高一定时确定墙体宽度)
均按轴心受压计算每米宽墙
N<0.9φfA,其中H0/B>50时φ取值为0.19(参考混凝土规范)
f 为砌体强度,A(每米宽)=1000*墙厚
N为砌体自重*1.2分项系数。

2.受弯计算(确定扶壁柱配筋)
按初始偏心距,假定墙顶偏心H/60,且不小于200
M=N*e /2; M<[M]
N为砌体自重,
e为偏心距。

【M】为扶壁柱承受弯矩值
3.风载计算(确定圈梁配筋)(外墙扶壁柱配筋)
内墙圈梁可按构造配筋,与外墙圈梁协调。

M=w*B*L^2/12
W为风载设计值
B为圈梁间距
L为扶壁柱间距
4.地震验算(内,外墙扶壁柱配筋)
M=F*H/2
M为验算弯矩,抗力可乘1.2系数。

F为地震力,F=αG
α为地震加速度最大值
G为砌体自重
H为墙高
H取墙实际高度+500;受压计算时内外墙按顶端悬臂计算,风和地震受弯计算时外墙按上下铰接(顶面有屋盖系统),内墙按悬臂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梁的刚度较小 (梁端转角大) 或者在砌体结构房屋的 顶层 (MΠN 大) 极有可能出现偏心距较大的情况 ,针对砌体抗 拉强 度 较 小 而 实 际 中 有 可 能 出 现 偏 心 距 较 大 的 情 况 , 《GB50003 - 1988》规范中对偏压砌体的计算要求对于 017 y < e < 0195 y 时对应力较小边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 e > 0195 y 时
心距超过无筋砌体偏压构件的限值时宜采用组合砌体 。在
砌体内配置纵向钢筋或设置部分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砂浆以
共同工作都是组合砌体 。它不仅能提高砌体的抗弯能力和
延性 ,而且也能提高砌体的抗压能力 ,具有和钢筋混凝土相
近的性能 。组合砖砌体在工业建筑中得到较多的应用 ,除此
之外还广泛应用于地震区的砖房加固和新建房屋中 。对于
新规范可靠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说明砌体抗拉强度低所带来
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并相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小
其危害 。另外规范规定在梁的跨度大于一定数值时 ,在其支
撑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但是砌块砌体咬槎砌
壁柱并不容易实现 。针对这一问题 ,在偏压混凝土砌块砌体
墙的受拉一侧粘贴钢板以承受拉力 ,砌块承受压力 ,充分利
34
低 温 建 筑 技 术
2009 年第 7 期 (总第 133 期)
对截 面 受 拉 边 砌 体 通 缝 弯 曲 抗 拉 强 度 进 行 验 算 , 而 在
《GB5003 - 2001》规范中限定偏心距在 016 y 内 , ( y 为截面重
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这一方面说明
DONG Li1 , ZHANG Bo2yi2 (11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Harbin 150090 , China ;
21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Harbin 150090 , China)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0178026 ,50678050)
力 (图 1b) ,由于砌体沿通缝截面的抗拉强度很低 ,很容易产 生水平裂缝 ,受压面积减小 ,构件刚度也相应削弱 ,因而纵向 弯曲的影响相应的增大 ,致使构件承载力随偏心距增大而降 低 (图 1c) 。砌体偏压构件截面内应力分布见图 1 。
ea
=
β2 h 2200
(1
-
01022β)
式中 : f 为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 f c 为混凝土或水泥砂 浆面层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 f y 为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 值 ;σs 为钢筋的应力 ; As 为距轴向力 N 较远侧钢筋的截面面 积 ; A′为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 ; A′c 为混凝土或砂浆面层 受压部分的面积 ; Ss 为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对钢筋 As 重 心的面积矩 ; Sc ,s 为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积对钢 筋 As 重心的面积矩 ; SN 为砖砌体受压部分的面积对轴向力 N 作用点的面积矩 ; Sc ,N 为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受压部分的面 积对轴向力 N 作用点的面积矩 ; eN , e′N 分别为钢筋 A s 和 A′s 重心至轴向力 N 作用点的距离 ; e 为轴向力的初始偏心距 ,
NeN ≤ fS + f c S c ,s + ηs f′y A s′( h0 - a′s)
(2)
此时受压区高度 x 可按下式确定 :
fSN + f c Sc ,N + ηs f′y A′s e′N - σs A s eN = 0
其中 , eN = e + ea + ( hΠ2 - as)
e′N = e + ea - ( hΠ2 - as)
用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普通砌体墙偏压承载能力 ,
这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理是一样的 。这里选用钢板进行
加固 ,其主要原因是钢材 (软钢) 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比较适
中 ,且具有屈服台阶 ,材料基本能够充分利用 ,比其他材料如
各种纤维更适合用于砌体墙的加固 。
111 组合砖砌体结构
GB50003 - 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指出 ,轴向力偏
为初始偏心距 ; ea 为附加偏心距 ; e0 为轴向力对截面重心轴
偏心距 ; l0 为构件的计算长度 ; h 为截面高度 ; h0 为截面有效
高度 ;ζ1 为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 ; A 为构件的
截面面积 ;ζ2 为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修正系数 。
2 结语
通过比较以上两种结构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组合砖砌
体偏心受压柱和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的计算模式基本相近 ,
都是通过修正偏心距的方法来考虑纵向弯曲引起的二阶弯
矩对构件的影响 ,只是组合砖砌体为了和无筋砌体的计算保 持一致 ,采用偏心距的方法 ,而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采用的 是偏心距增大系数的方法 ,其实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 。钢板 贴砌块墙的这种结构可以参考两种方法进行承载力计算 ,本 文所提到的钢板粘贴到砌块墙上的这种结构受力导致混凝
由于砌体良好的耐久性 、耐火性及保温隔热性能 ,在我 国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砌体的抗拉和抗剪强 度较低 ,因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梁 、板 传来的荷载都是带有一定偏心的 ,所以偏心受压是砌体结构 的主要受力状态 ,当轴向力具有较小偏心时 ,截面内应力分 布不均匀 ,破坏从压应力较大一侧开始 ,该侧的压应变和应 力均比轴心受压时大 (图 1a) 。按照材料力学假定 ,当轴向 力作用在截面核心范围 (图 2) 以外时 ,截面上就会产生拉应
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 (编辑 李卉玉)
董 莉等 :外贴钢板加固砌体墙计算方法分析
33
外贴钢板加固砌体墙计算方法分析
董 莉1 , 张博一2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哈尔滨 150090 ;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加固现状 ,在组合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钢
按荷载设计值计算 ,当 e 小于 0105h 时 ,取 e 等于 0105h ; ea 为 组合砖砌体在轴向力作用下的附加偏心距 。
112 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
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的破坏形式根据受拉钢筋是否能
达到屈服也分为大偏压和小偏压两种 。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
规定偏压构件应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
对于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情况 :
偏心受压的组合砖砌体 ,当达到极限荷载时 ,基本上可以分
为两种破坏形态 ,小偏压时 ,受压区混凝土或砂浆面层及部
分受压砌体受压破坏 ;大偏压时 ,受拉区钢筋首先屈服 ,然后
受压区破坏 。偏压组合砖砌体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
N ≤ fA′+ f c A′c + ηs f′y A′s - σs As
(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tats quo of building reinforcement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masonry wall reinforcement by steel plate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method of combined masonry and reinforce concrete bias component ,It can be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structur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similar project1
N ≤ f cm bx + f′y A′s - f y A s
(3)
Ne ≤ f cm bx ( h0 - xΠ2) + f′y A′s ( h0 - a′s)
(4)
其中 , e = ηei + hΠ2 - as
ei = e0 + ea
ea = 0112 (013 h0 - e0 )
对于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情况 :
板加固砌体墙的计算方法 ,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 。
【关键词】 钢板 ;加固 ;砌体
【中图分类号】 TU3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 - 6864 (2009) 07 - 0033 - 02
CALCULATION METHOD OF MASONRY WALL REINFORCED BY STEEL PLATE
N ≤ f cm bx + f′y A′s - σs A s
(5)
Ne ≤ f cm bx ( h0 - xΠ2) + f y A′s ( h0 - a′s )
(6)
σs
= ζb
f -
y
018
(
xΠh0
-
018)
(7)
其中
,η =
1
+
1 1400 eiΠh0
(
l0 h
) 2ζ1ζ A N
土砌体与钢板之间的粘结界面处于拉剪状态 ,在粘结界面上 既有剪应力又有法向应力 ,有关这部分内容需进一步完善 。
参考文献
[1 ] GB50003 - 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S]1 [2 ] GB50003 - 198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S]1 [3 ] 杨勇新 ,岳清瑞 1 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破坏面特征[J ]1 工业
建筑 ,20031 [4 ] 刘祖华 ,朱伯龙 1 粘钢加固混凝土梁的解析分析[J ]1 同济大学
学报 ,19941 [5 ] 欧阳翌 ,黄奕辉 1 粘钢加固法的剥离正应力分析[J ]1 华侨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