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

• 1.概述
•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粘剂将钢板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 加固方法。
• 常用的胶粘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再加入适量的固化剂、 增韧剂、增塑剂配制而成的所谓“结构胶”。
• 粘贴钢板加固法的优点:
• 1)胶粘剂硬化时间快,施工周期短,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法施 工时不必停产或少停产,这对业主有特别的吸引力。
•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乙二胺、 二乙醇三胺、三乙醇四胺、多乙醇多胺等。增塑剂 不参与固化反应,常用的有:邻苯二甲酸二丁脂,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磷酸三丁脂等。增韧剂(即活 性增塑剂)参与固化反应,一般用聚酰胺、丁晴橡 胶、聚硫橡胶等。此外,为了减小环氧树脂的稠度, 还需加入稀释剂,常用的有丙酮、苯、甲苯、二甲 苯等。
•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结构胶均为双组份。甲组份为环 氧树脂并添加了增塑剂一类的改性剂和填料,乙组 份由固化剂和其他助剂组成,使用时按一定比例配 制即可。
承重结构加固用的胶粘剂:A级、B级; 重要结构,采用A级;一般结构采用B级。 分为:1.碳纤维复合材浸渍/粘结用胶粘剂,
2.底胶和修补胶, 3.粘贴钢板及外粘型钢用胶粘剂, 4.锚固用胶粘剂。 它们的性能和检验标准等是不同的,见混凝土加 固规范的表4.5.3~4.5.6。
• 2)粘贴钢板的应力滞后现象
• 粘贴钢板在以后的受力过程中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 因为一般是在不卸载的情况下进行加固的,原梁中 的钢筋中已有一定的应力存在,而所粘贴的钢板仅 在后加荷载作用下才产生应力。因此,当原筋屈服 时,钢板往往尚未屈服,而当钢板屈服时,加固梁 的挠度及裂缝会发展得很快。
• 4.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及规定
• 2)工艺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可以不动明火,对防火要求高 的车间特别适用。
粘贴钢板加固法

一、粘贴钢板加固法原理钢板粘贴补强法是:采用环氧树脂系列粘接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地受拉区域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物形成整体,用以代替需增设地补强钢筋,通过钢板与补强结构地共同作用,提高其刚度,限制裂缝开展,改善钢筋及混凝土地应力状态,提高梁地承载能力,以达到补强效果一种加固方法.用粘贴钢板来加固桥梁,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地应用,国内也有不少实例,这是因为这种加固法具有以下优点:()不需要破坏被加固地原有结构物;()加固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地专门技术人员操作;()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物地尺寸;()能在短期内完成加固工程;()几乎可以不改变具有历史价值建筑地原有艺术特点.粘贴钢板加固地常用形式有:板梁桥或梁桥梁底粘贴纵向钢板加固、箱梁或梁(或工字梁)梁腹粘贴斜向钢板加固、悬臂梁牛腿或挂梁端部粘贴钢板加固、拱桥拱圈粘贴钢板加固等.为保证钢板与被加固地构建形成整体,钢板必须有足够地锚固长度,粘结剂具有足够地粘结强度和耐久性.为避免钢板脱胶拉开,端部可用加紧螺栓固定,但必须注意不要对构建截面造成不必要地损伤.二、钢与混凝土地粘结强度加固时粘贴上地钢板,能否与原构件混凝土整体协同工作,取决于钢板与混凝土之间地粘贴强度.就钢与混凝土地粘贴抗剪强度和粘贴抗拉强度进行如下实验:()在级地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上,用结构胶结粘合两块大小相同地钢板,在结构胶完全固化后,进行剪切实验(如图).结果表明,剪切破坏发生在混凝土,而不再粘结面上,混凝土地破坏面大于粘合面.可见,粘结抗剪强度大于混泥土地抗剪强度.()粘结抗拉实验把两块钢板对称地粘结在级地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上,进行抗拉实验(如图)结构表面,拉断面发生在混凝土试块上,而粘结面完好,混凝土地破坏面大于粘合面.可见,粘结抗拉强度大于混凝土地抗拉强度.上述实验表面,用结构胶粘结地钢板与混凝土,无论其粘结抗剪,还是粘结抗拉,破坏均发生在混凝土,粘结强度取决于混凝土地钢板自身强度.因此,钢板与混凝土地粘结抗剪、粘结抗拉强度,可取等于混凝土地抗剪强度、轴心抗拉强度. jLBHr。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技术1、特点及适用范围1)粘贴加固的优点由于桥梁结构补强加固的胶粘剂,其粘结强度应该大于等于被粘材料本身的强度,能与被粘合构件成为整体。
实践表明,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桥梁构件,具有如下优点:(1)技术先进,性能良好。
将强度高的钢板粘贴于被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力部位,不仅能保证混凝土和钢板作为一个新的整体共同受力,而且能最充分地发挥粘钢地强度,封闭粘贴部位加固构件的裂缝,约束混凝土变形,从而有效地提高加固构件的刚度与抗裂性;同时可以任意地依设计需要与可能而粘贴,有效地发挥粘钢构件地抗弯、抗剪、抗压地性能,其受力均匀,不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2)所占空间小,不影响被加固结构外观和使用空间。
由于加固体大都是一层3~4mm厚钢板粘贴于相对体形或厚度大得多地结构上,因此,加固体所占空间小,基本上不影响外观。
加固施工所需空间,也可视净空要求,采用支顶、活动卡和锚栓加压粘贴。
(3)加固施工周期短。
由清理、修补加固构件表面,将钢板粘贴于构件上,到加压固化,大约1~2天时间,比其它的加固法可大大节省施工时间。
(4)材料消耗小。
钢材可按计算的需要量粘贴于构件的加固部位,并和原构件共同协调受力。
(5)工艺简便粘钢加固工序为被加固构件表面清理和修补、刚把那除锈、拌胶粘贴、加压固化、钢板外露面图刷防锈漆等,施工工艺简便,只要认真细致,每道工序较容易达到操作规程要求。
由于粘钢加固法有一系列优点,虽然用于桥梁工程中的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
2)适用范围试验资料表明,建筑结构胶的粘结抗剪强度随温度而变,当温度高于60℃时,强度开始下降。
试件长期泡在水中,强度也有所降低,因而粘钢加固法广泛应用于无化学腐蚀桥梁结构中。
外部粘钢加固试验,目前受弯构件静载试验较多,缺乏动载试验,特别是疲劳性能试验资料甚少,我国用胶来粘贴钢板加固构件的时间不长,使用最多的是环氧类建筑结构胶。
这种胶有较为系统的试验和工程使用经验,性能较为可靠,但目前胶种发展很快,有的性能已相当不错。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咱们得知道,粘贴钢板加固是什么东西。
简单来说,就是在老旧的钢筋混凝土表面,粘上一层钢板,给它加个“外衣”,把它增强一下,补补强度。
好比是人穿了防护服,既能提升安全性,又能让它的“气质”更稳。
用这种方法加固,最大的好处是工期短,不用拆除原有结构,还不影响日常使用。
是不是有点像给老旧房子贴个“膏药”,看起来挺简单,但其实要做好还得讲究技术。
接着说说具体的施工工艺吧。
得检查原有结构,看看这个混凝土是不是还够结实。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很多时候表面看起来挺坚固的,实际上里头已经有了裂缝或者老化。
要是这样,粘贴钢板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检查工作一定要做细,不能掉以轻心。
检查完后,得把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
这可不是随便刷刷就行,得去掉那些松动的浮浆、油污、灰尘什么的,最好还能把表面磨得光滑一点,给钢板粘贴提供个好的“床铺”。
说到钢板的选择,这也是一门大学问!你想,钢板也有各种类型,强度、厚度、材质都不一样,选错了钢板,最后加固效果可能跟个“纸糊的墙”差不多。
一般来说,常用的有碳钢板和不锈钢板。
碳钢板强度高,耐腐蚀能力也不错,适合一些比较普通的加固需求。
不锈钢板虽然贵了点,但它的抗腐蚀性更好,适合一些特殊的环境,比如潮湿的地方、化学腐蚀严重的区域。
粘贴钢板的胶水可就得好好说说了。
大家都知道,钢板和混凝土之间得有个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而这个“东西”就是胶水。
你想,胶水如果选错了,钢板可能就粘不牢,最后加固效果也就打了水漂。
现在市面上有专门用来粘钢板的结构胶,强度非常高,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和拉力。
这样一来,钢板和混凝土就紧紧贴合,互相依存,钢板起到的作用才能最大化。
好了,钢板和胶水都准备好,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粘贴了。
这个环节可得格外小心。
首先得把胶水均匀地涂抹在钢板背面,涂抹的厚度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
然后,轻轻地把钢板贴到混凝土表面,得确保它的位置准确,不要偏了。
贴好之后,得用一些设备加以固定,避免钢板滑动或者错位。
简述粘贴钢板加固法的施工要求

简述粘贴钢板加固法的施工要求说起粘贴钢板加固法,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玩意?”别着急,慢慢听我给你讲讲!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把钢板粘在结构表面,来增强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提高抗裂性能的一种加固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省工、省力、效果又好,尤其适合那些结构比较老旧、受力不够的地方。
说到施工要求,那就更有讲究了。
毕竟,这不是随便弄个粘合剂,贴上就行的事。
得像做精致的工艺品一样,讲究技巧和细节。
粘贴钢板加固可不是随随便便找块钢板就能用的。
施工前,得对加固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
你想啊,钢板不是塑料片,粘在墙上可得有足够的承载力,不能搞得像贴个海报一样。
先得确定钢板的尺寸,按需定制,别想着省事,随便用个钢板就算。
钢板和结构之间的配合就像搭档一样,得量体裁衣。
测量和计算要精确到毫米,这一步得特别小心,不能有半点马虎。
钢板的表面得处理干净,这可是个重点!想象一下,钢板表面如果有油污、锈蚀或者灰尘,粘胶怎么可能黏得牢呢?对吧,粘贴钢板前,得用机械清理、喷砂啥的把钢板表面搞得光洁如新,就像给钢板做了个美容。
做好了这些准备,才能开始涂胶了。
胶水可不是随便哪种就能行,得选专业的结构胶,别拿家里常用的那种万能胶来凑数。
选对了胶水,钢板和结构体的结合才会牢靠。
有了胶水,接下来就进入了最关键的环节——粘贴钢板了。
要把钢板小心翼翼地贴到结构表面上,可不能心急。
施工人员得确保钢板和墙面之间的接触面平整,最好用压力将钢板压紧,避免留下气泡。
你要是问我,哪儿最容易出问题,肯定是这一步,操作不当,可能会让钢板和结构之间形成空气层,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啊,干这行的工人可得有点“功夫”,不能心浮气躁。
等到钢板粘好后,不能马上就“拍拍屁股走人”,还得等胶水完全固化。
这个时间嘛,通常要一两天,具体得看胶水的类型和环境温度。
你想,钢板加固就像是一对夫妻,钢板得和原结构“打成一片”,得等他们彻底结合,才算是真正合拍。
如果你急着往下做,结果可能会让钢板脱落,真是得不偿失。
粘贴钢板加固法

一、粘贴钢板加固法原理钢板粘贴补强法是:采用环氧树脂系列粘接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受拉区域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物形成整体,用以代替需增设的补强钢筋,通过钢板与补强结构的共同作用,提高其刚度,限制裂缝开展,改善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高梁的承载能力,以达到补强效果一种加固方法。
用粘贴钢板来加固桥梁,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也有不少实例,这是因为这种加固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有结构物;(2)加固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的专门技术人员操作;(3)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物的尺寸;(4)能在短期内完成加固工程;(5)几乎可以不改变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原有艺术特点。
粘贴钢板加固的常用形式有:板梁桥或T梁桥梁底粘贴纵向钢板加固、箱梁或T梁(或工字梁)梁腹粘贴斜向钢板加固、悬臂梁牛腿或挂梁端部粘贴钢板加固、拱桥拱圈粘贴钢板加固等。
为保证钢板与被加固的构建形成整体,钢板必须有足够的锚固长度,粘结剂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为避免钢板脱胶拉开,端部可用加紧螺栓固定,但必须注意不要对构建截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加固时粘贴上的钢板,能否与原构件混凝土整体协同工作,取决于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贴强度。
就钢与混凝土的粘贴抗剪强度和粘贴抗拉强度进行如下实验:(1)在C40级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上,用结构胶结粘合两块大小相同的钢板,在结构胶完全固化后,进行剪切实验(如图1)。
结果表明,剪切破坏发生在混凝土,而不再粘结面上,混凝土的破坏面大于粘合面。
可见,粘结抗剪强度大于混泥土的抗剪强度。
(2)粘结抗拉实验把两块钢板对称的粘结在C40级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上,进行抗拉实验(如图)结构表面,拉断面发生在混凝土试块上,而粘结面完好,混凝土的破坏面大于粘合面。
可见,粘结抗拉强度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上述实验表面,用结构胶粘结的钢板与混凝土,无论其粘结抗剪,还是粘结抗拉,破坏均发生在混凝土,粘结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钢板自身强度。
粘贴钢板加固法

一、粘贴钢板加固法原理钢板粘贴补强法是:采用环氧树脂系列粘接剂,将钢板粘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受拉区域薄弱部位,使之与结构物形成整体,用以代替需增设的补强钢筋,通过钢板与补强结构的共同作用,提高其刚度,限制裂缝开展,改善钢筋及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高梁的承载能力,以达到补强效果一种加固方法。
用粘贴钢板来加固桥梁,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也有不少实例,这是因为这种加固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破坏被加固的原有结构物;(2)加固工程质量要求很高,但施工时并不要求高级的专门技术人员操作;(3)加固工程几乎不增大原结构物的尺寸;(4)能在短期内完成加固工程;(5)几乎可以不改变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原有艺术特点。
粘贴钢板加固的常用形式有:板梁桥或T梁桥梁底粘贴纵向钢板加固、箱梁或T梁(或工字梁)梁腹粘贴斜向钢板加固、悬臂梁牛腿或挂梁端部粘贴钢板加固、拱桥拱圈粘贴钢板加固等。
为保证钢板与被加固的构建形成整体,钢板必须有足够的锚固长度,粘结剂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
为避免钢板脱胶拉开,端部可用加紧螺栓固定,但必须注意不要对构建截面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加固时粘贴上的钢板,能否与原构件混凝土整体协同工作,取决于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贴强度。
就钢与混凝土的粘贴抗剪强度和粘贴抗拉强度进行如下实验:(1)在C40级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上,用结构胶结粘合两块大小相同的钢板,在结构胶完全固化后,进行剪切实验(如图1)。
结果表明,剪切破坏发生在混凝土,而不再粘结面上,混凝土的破坏面大于粘合面。
可见,粘结抗剪强度大于混泥土的抗剪强度。
(2)粘结抗拉实验把两块钢板对称的粘结在C40级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上,进行抗拉实验(如图)结构表面,拉断面发生在混凝土试块上,而粘结面完好,混凝土的破坏面大于粘合面。
可见,粘结抗拉强度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上述实验表面,用结构胶粘结的钢板与混凝土,无论其粘结抗剪,还是粘结抗拉,破坏均发生在混凝土,粘结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的钢板自身强度。
粘贴钢板加固法

4
5
6
7
施工工艺
表面 处理
卸荷配 胶
涂敷胶 及粘胶
固定与 加压
防腐 粉刷
检验
固化
8
施工工艺
1、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包括加固构件结合面处理 和钢板贴合面处理,它是粘钢加固施工过程最关 键的工序。首先应打掉构件的抹灰层,如局部有 破损,应凿毛后用高强度水泥砂浆修补后再进行 处理。
( As
Ap ) f y
fcbx
f
y
As
Mu
fcbx(hsp
x / 2)
f
y
As
(hsp
as )
式中,α是钢板与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的比值
f py / f y
17
加固计算及最大用量分析
相对受压区高度
x h0
( As
Ap ) f y
锚固粘结长度是指原梁在不需要加固的截面以外粘贴钢板 延伸长度。
15
加固计算及最大用量分析
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加固计算
V V0 2 fay Aal Lu / S 并满足
L u
/
S
1.5
16
加固计算及最大用量分析
三、粘贴加固梁的最大可粘钢量计算
在粘钢加固之后,加固钢板和原钢筋混凝土梁通过结构胶 粘结在一起共同受力,其承载力计算满足下列平衡方程
5、固定与加压:钢板粘贴后应立即用卡具夹紧或 支撑,最好采用膨胀型锚栓固定,并适当加压,
11
施工工艺
以使胶液刚从钢板边沿挤出为度,膨胀型锚栓一 般是钢板的永久附加锚固,其埋设孔洞应与钢板 一道于涂胶前配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4 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的有关规定及构造 (5)辅助抗剥离措施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4 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的有关规定及构造 (6)负弯矩加固构造方式 ● 当需要对截面抵抗负弯矩的能力进行加固时,如果 钢板在梁宽范围可以直通时,则与在梁底加固时相同; ● 当梁宽范围钢板不能直通时,如果梁两侧存在现浇 楼板,则可以在梁两侧各4倍楼板厚度范围粘贴加固 钢板; ● 事实上,任何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利用楼板钢筋,再 决定是否在梁顶粘贴钢板加固。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2 设计规定(续) (4)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的钢板应进行表面防腐处 理,并应对粘结剂和环境无害; (5)采用粘贴钢板对混凝土构件加固时,其长期使用 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º C;处于特殊环境(高温、高 湿、介质腐蚀、放射等)的混凝土结构除应按国家现 行相关标准的规定采取防护措施外,尚应采用耐环境 作用胶粘剂,并按专门的工艺进行粘贴; (6)当被加固构件的表面防火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规定的耐火等级 及耐火极限要求,对胶粘剂和钢板进行防护;
刘祖华、朱伯龙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2 梁正截面加固时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应力特征
刘祖华、朱伯龙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2 梁正截面加固时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应力特征 影响钢板剥离破坏的主要因素 (1)钢板厚度:钢板厚度越大,峰值剪应力、正应 力越大,越容易剥离; (2)粘结层厚度与粘结剂弹性模量:粘结层厚度越 刘祖华、朱伯龙 小,粘结剂弹性模量越高,峰值剪应力、正应力越大, 越容易剥离; (3)基层处理质量:基层浮浆清除越彻底,粘贴基 层越坚固,抗剥离能力越强。
钢板在端部与基层混 凝土之间发生剥离破 坏现象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2 梁正截面加固时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应力特征 (1)钢板端部 钢板端部界面存在较高的界面剪应力峰值,也伴随 着较高的正拉应力,易于造成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剥 离破坏,也可能造成钢板端部混凝土保护层拉脱破坏。 (2)裂缝两侧 混凝土受拉易于开裂,粘钢加固后裂缝两侧容易在 界面上形成高剪应力,并引发剥离破坏。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1 梁正截面加固的钢板剥离破坏现象
图示加固构件为典型的粘贴钢板加固梁的受弯承载 力,预期目标是钢板与混凝土梁协同工作,其作用类 似于配置在构件内的钢筋,结果如何呢?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1 梁正截面加固的钢板剥离破坏现象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1 基本规定 (1)在达到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前,外贴钢板与混 凝土之间协同工作,不出现剥离破坏; (2)加固前正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分布规律, 加固后应变增量符合平截面分布规律; (3)压区混凝土采用矩形应力计算图形; (4)应考虑外贴钢板应变滞后现象; (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钢板应优先考虑能达到 屈服;如不能屈服,应取为真实应变与钢板弹性模量 的乘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60
0.61
0.80 0.94 1.05 1.14 1.21
1.26
1.31
1.36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4 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的有关规定及构造 (1)承载力提高幅度的限制 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后,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提 高幅度,不应超过40%,并且应验算其受剪承载力, 避免受弯承载力提高后导致构件受剪破坏先于受弯破 坏。 (2)层数与厚度限制 粘贴钢板的加固量,对受拉区和受压区,分别不应 超过3层和2层,且钢板总厚度不应大于10mm。
0.05 1.11
0.10 1.23
0.15 1.37
0.20 1.54
0.25 1.75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4 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的有关规定及构造 (4)单层钢板厚度限制 采用手工涂胶方式粘贴钢板时,单层钢板厚度不应 大于5mm,采用压力灌注胶粘剂的钢板厚度不应大于 10mm。 (5)辅助抗剥离措施 加固钢板应沿梁跨度方向延伸至支座边缘(不论计 算延伸长度如何),并在端部采取U形钢板箍加强; 当延伸至支座边缘仍不满足计算延伸长度要求时,应 在跨内及端部采用加强的U形钢板箍措施。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1 基本规定 (1)在达到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前,外贴钢板与混 凝土之间协同工作,不出现剥离破坏; (2)加固前正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分布规律; (3)加固后应变增量符合平截面分布规律; (4)应考虑外贴钢板应变滞后现象; (5)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钢板应优先考虑能达到 屈服;如不能屈服,应取为真实应变与钢板弹性模量 的乘积。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2 设计规定(续) (7)采用粘贴钢板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固时, 应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荷载。
卸载方式可以有两种, 其一是真实地卸除活 荷载;其二为条件许 可时采用支顶方式卸 载,该方法甚至可能 连恒载形成的初始内 力作用都卸掉了。带 螺杆的顶托可以产生 主动预紧力
5 /外粘型钢加固法
5.7 外粘型钢加固法 5.7.1 基本特征
对需要进行承载力 加固的构件,采用 型钢(一般情况下 使用角钢)粘附在 构件四角,并通过 拉结单元强化型钢 与加固构件之间的 连接,实现承载力 加固目标。
5 /外粘型钢加固法
5.7 外粘型钢加固法 5.7.2 适用范围 由于型钢之间采用拉结单元加强,一般情况下与构 件之间形成围合关系,因此外粘型钢与加固构件之间 的协同工作性能更易得到保证,适合于对承载力需要 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也适合于抗震加固需求。在承 载力加固类型方面,外粘型钢加固法适用于钢筋混凝 土柱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加固,适用于钢筋混凝土 梁的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加固。
Hale Waihona Puke 5 粘贴钢板加固法/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4 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的有关规定及构造 (6)负弯矩加固构造方式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5 粘贴钢板用于梁的斜截面加固 5.5.1 加固方式 采用粘贴钢板方法对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时,是以 一种类似于箍筋的方式进行加固的,即沿垂直于构件 轴线方向粘贴具有锚固措施的U形钢板箍: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6 粘贴钢板用于大偏心受压、轴心受拉与大偏心受 拉承载力加固 5.6.4 大偏压、轴拉以及大偏拉加固时的构造
某圆形水泥筒仓,投入使用后 短时间内发现筒仓出现大量竖 向裂缝,可考虑采用粘贴环状 钢板带加固(不是首选)。但 最合适的加固方法应当对钢板 带施加适当的预应力后焊接封 闭,因为由内而外衰减的温度 在外表面可能保持在60°C以 上(夏季),于粘贴胶的长期 性能不利。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1 相对受压区高度限制 更为合理的方式应该考虑外贴钢板应变滞后现象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0.007 单排 钢筋 双排 钢筋 0.70 0.75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2 梁正截面加固时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应力特征
刘祖华、朱伯龙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2 梁正截面加固时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应力特征
刘祖华、朱伯龙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3 外置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5.3.2 梁正截面加固时钢板与混凝土界面应力特征
5 /外粘型钢加固法
5 /外粘型钢加固法
5 /外粘型钢加固法
5.7 外粘型钢加固法 5.7.4 承载力计算 (3)受弯构件 采用外粘型钢加固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时,可只 考虑在受拉区粘贴角钢,但应在楼板上采用拉结单元 形成封闭,承载力验算形式上与粘贴钢板相同。
5 /外粘型钢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5 粘贴钢板用于梁的斜截面加固 5.5.1 加固方式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箍板构造
加锚封闭箍 1.0 0.68
胶锚或钢板 锚U形箍 0.92 0.63
一般U形箍 0.85 0.58
受力 条件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5 粘贴钢板用于梁的斜截面加固 5.5.4 粘贴钢板受剪加固构造 (1)应优先选用加锚封闭U形箍板; (2)U形箍板间距不应大于GB50010箍筋最大间距 的0.7倍,且不应大于梁高的0.25倍; (3)U箍板高度应为梁高(无板)或应为梁底到板底 的高度; (4)当梁的截面高度(或腹板高度)≥600mm时, 应在梁的腰部增设纵向腰间钢压条。
0.01 0.90 1.00
0.02 1.15 1.25
0.03 1.20 1.30
0.04 1.25 1.35
≥0.06 1.30 1.40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4 粘贴钢板用于梁(板)正截面加固 5.4.3 正截面承载力加固时钢板延伸长度确定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 粘贴钢板加固法/
5.5 粘贴钢板用于梁的斜截面加固 5.5.4 粘贴钢板受剪加固构造
5 粘贴钢板加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