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九单元溶液习题

第九单元溶液习题

溶液习题1、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入溶质C.降低温度D.倒出一部分溶液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水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冰水混合物是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是纯净物,不饱和溶液是混合物D.矿泉水是溶液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打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B.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C.喝下汽水感到有气味冲到鼻腔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4、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其原因是洗涤剂有A.催化作用B.乳化功能C.吸附作用D.还原作用5、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6、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A.18B.18克C.36D.36克7、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无关的是(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种类C.溶液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8、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则t℃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间的质量比为()A.1∶9∶10 B.1∶10∶11C.9∶1∶10 D.10∶1∶119、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在20℃时将20克食盐放入到5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40%B.33.3%C.36%D.26.5%10、25℃时,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A 2克,20℃时,25克水最多能溶解物质B 10克.如果在2 4℃的相同温度下,A与B的溶解度(S A和S B)的关系是( )A.S A>S BB.S A=S BC.S A<S BD.无法比较11、在室温时,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晶体,则()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质质量增加③溶剂质量不变④晶体质量不变⑤晶体质量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②④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稀程度都相同D.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等于两种液体的体积之和1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溶液练习题

溶液练习题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题一、选择题 :1.溶液是一种------------------------------------------------( )A.无色透明的液体B.纯净物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澄清的液体2.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含有溶质和溶剂B.具有无色透明性C.其组成中一定有水D.具有均一性,稳定性3.下列各组反应物混合后最易起反应的一组是--------------------(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B.两种粉末混合C.两种溶液混合D.一种固体投入另一种溶液中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溶液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B.液氧、稀硫酸C.海水、汽水D.氯化氢气体、盐酸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6.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比值7.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B.泥水C.碘酒D.酒精8、下列哪种方法清洗餐具效果最好---------------------------------------- ()A、冷水B、热水C、冷水中滴入几滴洗涤剂D、热水中滴入几滴洗涤剂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减少溶剂D.加溶质()10、下列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①碘酒○2糖水○370%的酒精○4稀硫酸A、○1○3B、○2○4C、○1○2○3D、○2○3○4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B.溶液的性质,上部和下部不一定相同C.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D.油水中油是溶质,水是溶剂12.下列加速固体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加热B.把固体研细C.搅拌D.振荡13、用固体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托盘天平、烧杯、药匙、玻璃棒B.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烧杯C.量筒、玻璃棒、烧杯、酒精灯D.量筒、玻璃棒、烧杯、漏斗14、现有30%的盐酸50克,欲将它配制成20%的盐酸,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托盘天平、玻璃棒、烧杯B、量筒、烧杯、玻璃棒C、烧杯、药匙、玻璃棒D、托盘天平、烧杯、药匙15、将接近饱和状态的熟石灰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取的方法有①蒸发溶剂②加入溶质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其中正确的方法是------------------------()A、只有①B、①和②C、①、②和③D、①、②和④16、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气体溶解度减小的原因是()A、温度变化B、液体蒸发C、压强减小D、压强增大17.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C.蒸发掉水50克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18.把500克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A.200克B.250克C.300克D.500克19.现有20℃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下列操作不能改变硝酸钾的溶解度而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A.加硝酸钾 B.升温 C.降温 D.加水20.在10℃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A溶液:溶质=4:1 B溶液:溶质=5:1 C溶剂:溶质=4:1 D溶剂:溶质=5:1二、填空题:5、实验室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现有○1 托盘天平 ○2 量筒(10ml,50ml,100ml )○3药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S 克/100 克水,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C%,则 S 与C 的数值关系为()A.S>C B.S=C C.S<C D.无法判断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水经过自然沉降、过滤、吸附,即可得到纯水B.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会明显升高C.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轻松去除衣物或餐具上的油污D.若配制 200g 49%的硫酸溶液,可向 100g 水中慢慢加入 100g 98%的浓硫酸3.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5.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C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相同温度,有晶体析出的是硝酸钾溶液D证明二氧化碳会与水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发生化学反应A.A B.B C.C D.D6.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A.稀盐酸B.碘酒C.白酒D.KNO3溶液7.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B.C.D.8.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溶剂,其中符合题意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⑥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的溶解度B.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C.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t3℃时,50g水中加入5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到100g甲的饱和溶液10.下列物质溶于水不会放出大量热的是()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氢氧化钙 D.浓硫酸11.用适当的方法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其溶液质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大、变小、不变都有可能12.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练习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t℃时,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分析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一定变大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剂质量一定变小D.溶液质量一定变大2.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入含相同溶质的浓溶液;℃加入该固体溶质;℃增大压强。

其中正确的方法有A.℃℃℃B.℃℃℃C.℃℃℃D.℃℃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t℃时,对含有等质量溶质的甲的饱和溶液与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未蒸干),正确的说法是A.蒸发前,甲、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B.蒸发后,所得甲溶液依然饱和,乙溶液不饱和C.蒸发后,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D.蒸发后,析出固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B.二氧化碳和氧气可以使用相同装置制取C.洗洁精与氢氧化钠去除油污的原理相同D.所有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5.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C.当甲中混入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甲D.将t2℃时甲、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自降温到t1℃时,二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春节餐桌饭菜丰盛,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白酒B.白灼虾C.老鸭汤D.小米粥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B.用方案乙探究燃烧需要可燃物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8.下列选项中,对相应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化学实验考试时,小美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她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NaCl固体B.称量9.0gNaClC.量取41.0mL水D.玻璃棒搅拌溶解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1℃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A 的质量比B 多C.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A一定比B多D.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二、实验题11.实验室需要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50g。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1、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后,则( )A.固体质量减少B.固体质量不变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2、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C.溶剂质量减少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4、在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符合加入固体硝酸钾质量(m)和溶液中溶质质量(n)的关系图像是()5、下列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一切溶液的溶剂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C.溶液中可以有一种溶质,也可以有多种溶质D.一定量的溶剂中,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的质量越大6、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下表列出了20℃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 所加NaCl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①10 2 12②10 3 13③10 4 13.6④10 5 1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所待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B.①②③所得溶液是2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C.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②③④⑤B.只有①②④⑤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②③④⑤9、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有例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蔗糖水B.果酱C.蒸馏水D.牛奶3.如果把家庭中的①食盐、②纯碱、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⑥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不正确的是()A.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B.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250g水C.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D.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5.下列常见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析出晶体后,在当时条件下应该成为不饱和溶液B.质量百分比浓度大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升温或蒸发溶剂都能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D.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即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7.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

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泡,再滤出食盐。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B.浸洗前后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后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地使用下去1/ 9D.粗盐粉碎后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恰好饱和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00g水中放入10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D.t2℃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9.下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3℃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B.将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有溶质析出D.将t2℃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0.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性,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甲烷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在点燃甲烷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1.下表列出了20 ℃时NaCl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项训练单选题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据此由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可以采取:①加入氢氧化钙、⑤蒸发水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②升高温度的方法.故①②⑤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答案:D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B、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故B选项正确;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所以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故C选项正确;D、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5g,故D选项错误。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九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练习-第九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含答案解析)

第9单元第1课溶液的形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2.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D.用沐浴露洗澡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B.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无色的混合物B.植物油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加热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5.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B.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内壁有碘,可用酒精清洗C.把少量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乳浊液D.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可溶解于洗涤剂中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l的饱和溶液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定量的下列物质,U形管液面右侧未发生改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升高,该物质是______;U形管液面右侧降低,该物质是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课堂练习1.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有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

下列过程与上述原理相似的是()A.用洗涤剂洗碗B.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C.用烧碱除油污D.用盐酸除去铁锈2.下列物质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碘放入水中B.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C.植物油滴入汽油中D.植物油滴入洗洁精中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B.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C.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4.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水冲洗杯子上的果汁5.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碳酸钠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石灰水课后练习1.下列能组成溶液的混合物中,水是溶剂的是()A.碘酒溶液B.医用消毒酒精C.植物油滴入水中D.植物油溶解在汽油中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C.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将蔗糖溶于水后,溶质以分子形式存在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溶解形成紫色溶液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可以形成溶液B.溶液可以含有多种溶质C.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D.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5.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

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C.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6.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①②③④⑤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⑤7.建筑工地上,我们常常看到刚买来的生石灰(氧化钙)加水时热气腾腾,这是因为生石灰加水“煮”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的缘故。

试回答:⑴写出生石灰加水“煮”成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⑵这个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将少量生石灰加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8.可乐是我们经常饮用的一种饮料,下表是一种瓶装可乐外观上的部分文字。

请回答:(1)该饮料里的溶剂是,该饮料(填“是”或“不是”)混合物。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可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

(填“是”或“否”)9.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从该设计中严谨的得出本结论应该保持相同的科学量是(填字母序号)。

A.温度B.高锰酸钾的质量C.水和汽油的质量(2)设计实验(填序号)的目的是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第九单元 课题2 第1课时 饱和溶液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 .碘酒是一种溶液,其中溶剂是酒精C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任何物质D .固态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2.一杯2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是( )A .蒸发10 g 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 .降到10 ℃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 .加入10 g 硝酸钾晶体,仍有硝酸钾晶体D .在该温度下,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减少3.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图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4.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NaCl 溶液中, (1)加入少量NaCl 后,溶液的质量 。

(2)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3)加入少量硝酸钾后,则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课后练习:1.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

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 (OH )2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 .②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2.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 .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 .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3.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饱和的KNO 3溶液100g 、200g ,若各蒸发5g 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 .甲>乙B .甲<乙C .甲=乙D .不一定4. 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5.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各20g ,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情况如下表(温度保持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29.2A .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B .溶质质量最大的是丙溶液C .所得四种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D.20℃时等质量的水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为:丁>甲>乙>丙.6.四个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中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4)若固体溶质是KNO3,对A 、B 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7.下图2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 的数值是 g 。

8.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 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 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 的质量/g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①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②将40℃时接近饱和的M 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有 a .升温 b .降温 c .加溶质M d .加水 e .加另一种固体N f .恒温蒸发水 g .与40℃时M 的饱和溶液混合.溶质质量加入晶体质量溶质质量加入晶体质量溶质质量加入晶体质量溶质质量A B C D第九单元课题2 第2课时溶解度课堂练习1.下列对“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A.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B.20°C时,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31.6g硝酸钾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B.升温可使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固体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D.40℃时,将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二者都变为不饱和溶液3.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来,这是因为()A.温度降低B.发生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C.液体蒸发D.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4.t1℃时,将a、b两种固体各18g,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升温到t2℃时,现象如图乙所示,a、b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所示。

请填空:(1)从t1℃到t2℃的变化过程中,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的是(填“a”或“b”)的溶液。

(2)图丙中曲线M表示的是(填“a”或“b”)的溶解度曲线。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结晶的方法提纯a。

课后练习1.25℃时,80g水中最多能溶解8gM晶体,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 g N晶体,则M和N 的溶解度相比()A.M>NB. M<NC. M=ND. 无法比较2.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为饱和溶液B.降温可以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80gb能形成180g溶液3.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 ℃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 ℃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A溶液中溶质质量大于B溶液中溶质质量4.根据如表数据,回答问题.温度/℃020 406080100溶解度/g KNO313.331.6 63.9 110169 246NaCl25.736.036.6 37.338.4 39.8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g;(2)60℃时,200gKNO3溶液中含溶质100g,将该溶液降温至20℃,可析出KNO3g;(3)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KNO3,提纯NaCl,采用的方法是(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5.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t1℃时,甲、乙溶解度大小关系为;(2)若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的方法提纯甲;(3)在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g.6.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溶解度/g010203040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课堂练习:1.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C.200g水中溶解了20g食盐D.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成的溶液2.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A.B.C.D.3.2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和200g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