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定时器总结

合集下载

555定时器总结

555定时器总结

555定时器总结GND:接地端VCC:接电压,4.5v~15vOut输出端:只输出0或1(“1”即接近电源电压)的数字信号。

TRIG触发端:低电平触发,触发555定时器工作,一般接上开关,然后再接地。

放电端Dis:用于和外部的放电电容和电阻相连,控制定时器的时间间隔。

阈值端THRES:监视7号引脚电压大小,当7号引脚电压达到电源电压的2/3时,定时器关闭,3号引脚输出为0控制端CTRL:一般接地,不过为防止电源电压的波动影响定时器工作,接上一个0.01uf的小电容。

复位端RST:重置555定时器芯片的工作状态,低电平触发,即4号引脚要与电源相连,定时器才能正常工作。

定时器工作模式:1、单稳态模式:每次按下按钮,3号引脚输出高电平,当C1到达电源的2/3电压,定时器关闭,3号引脚输出低电平。

高电平持续时间:T=1.1*R1*C12、非稳态模式1:此模式,用于产生方波信号当6号引脚的电压达到电源电压的2/3时,放电端接地,输出端的电压变为0,电容C1开始放电。

当2号引脚的电压达到电源电压的1/3时,放电端断开,输出端的电压变为1,电容C1开始充电。

高电平持续时间:Thigh=0.7*(R1+R2)*C1低电平持续时间:Tlow=0.7*R2*C1注意:本电路,要求高电平的占空比要大于50%。

非稳态模式2:本电路,可以通过调节R1和R2的大小,随意调节占空比的大小。

高电平持续时间:Thigh=0.7*R1*C1低电平持续时间:Tlow=0.7*R2*C13、双稳态模式:按下设置按钮,输出端产生高电平,持续一段时间按下复位按钮,输出端产生低电平,持续一段时间。

通用定时器~

通用定时器~

定值K1000相等时,定时器T0的常开触点接通,Y0接
通,经过的时间为1000×0.1s=100s。 当X0断开时定时器T0复位,当前值变为0,其常 开触点断开,Y0随之断开。若外部电源断电或输入电 路断开,定时器也将复位。
(2)积算定时器
1ms积算定时器(T246~T249):共4点, 这类定时器是对1ms时钟累积计数,定时范围 为0.001~32.767s。
FX2系列中定时器可分为:通用定时器、积算定时器两种。
它们是通过对一定周期的时钟脉冲计数实现定时
的,时钟脉冲的周期有1ms、10ms、100ms三种,
当所计脉冲个数达到设定值时触点动作。
设定值可用常数K或数据寄存器D的内容来设置。
(1)通用定时器
1)100ms通用定时器(T0~T199):共200点, 这类定时器是对100ms时钟累积计数,设定值为 1~32767,所以其定时范围为0.1~3276.7s。
2)10ms通用定时器(T200~T245):共46 点,这类定时器是对10ms时钟累积计数,设 定值为1~32767,所以其定时范围为0.01~ 327.67s。
a)
1000
1000 500
当前值
0
0触点 0
b)
通用定时器的特点是不具备断电保持功能,即当输入电路示,当输入X0接通时,定时器T0从0开始 对100ms时钟脉冲进行累积计数,当T0当前值与设
编程元件 ——定时器
XXXXX XXXXX
PLC 中的定时器(T)相当于继电器控 制系统中的通电型时间继电器。它可以
提供无限对常开常闭延时触点。
定时器中有一个设定值寄存器、一个当前值 寄存器和一个用来存储其输出触点的映像寄存 器,这三个量使用同一地址编号,定时器采用 T与十进制数共同组成编号,如T0、T255等。

定时器的指令介绍及应用

定时器的指令介绍及应用

定时器的指令介绍及应用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可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计时、计数和触发一些操作。

定时器通常由一个时钟源、一个计数器和一组控制逻辑组成。

在现实生活中,定时器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定时启动和关闭电器设备、报警器、电子钟表、计时器等等。

在电子领域中,定时器常常与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一起使用,实现各种功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时器指令及其应用介绍:1.延时指令:延时指令可以实现以微秒或毫秒为单位的精确延时。

在一些需要精确时间控制的应用中,比如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中,延时指令可以用来控制各种行为和活动的时间。

2.定时触发指令:定时触发指令可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触发一些操作。

比如,可以设置一个定时触发指令来控制灯光的闪烁,或者用来实现周期性的数据采集和上传。

3.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生成指令:PWM信号是一种特殊的脉冲信号,在一定的时间内高电平的时间占总周期的百分比是可以调整的。

这种信号在电机控制、电子调光、无线调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时器可以通过PWM信号生成指令来生成PWM信号,从而实现对电机、LED等设备的控制。

4.计数器功能:定时器中的计数器功能可以记录经过的时间或者事件的次数。

这种功能在需要对一些事件进行计数的应用中非常有用,比如交通流量统计、频率测量等等。

例如,在一个小型工厂的流水线上,有一个定时器和传感器连接在一起。

每当产品经过传感器时,传感器会将信号发送给定时器,定时器会记录经过的时间,并且当经过时间达到设定值时触发一些操作,比如打开下一个流程的机器。

另一个例子是定时器可以用于控制路灯的开关。

通过定时器设置,可以在天黑时自动打开路灯,并在天亮时自动关闭路灯。

这样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定时器也可以应用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中,比如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定时器可以用来实现进程调度和时间片轮转等功能。

在即时操作系统中,定时器可以用来实现实时任务的调度和响应等。

定时器实验的心得体会

定时器实验的心得体会

定时器实验的心得体会在定时器实验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刻认识到了定时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关于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还掌握了使用定时器进行时间控制和计时的技巧。

以下是我在定时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定时器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实践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到定时器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它是一种能够产生固定时间间隔的电子元件。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设置定时器的参数,包括预定计时时间和选择计时模式。

我使用了如计时器模式、定时器/计数器模式等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我可以灵活地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满足不同的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正确的设置和使用定时器非常重要。

如果参数设定不当,定时器的计时结果可能不准确,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非常注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相关资料,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正确无误。

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

在实验过程中,我还注意到定时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因为定时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和计时,所以对时间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

我发现一些额外因素,如温度、电压等,都可以对定时器的精确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验中,我会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以确保定时器的准确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仅了解到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技巧,还深刻认识到定时器对各个领域的重要性。

定时器的精确计时和时间控制功能在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我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定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我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总结起来,定时器实验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增加了对定时器的理解和认识,还提升了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定时器这个重要的电子元件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并为各种应用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定时器实验的心得体会

定时器实验的心得体会

定时器实验的心得体会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中。

通过对定时器进行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在此分享一下我在定时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及原理定时器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电路以及设置参数,使定时器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产生输出信号。

我们常用的定时器有555定时器和计时器,其工作原理可简要概括为:根据输入脉冲和外部电路的组合,定时器内部的电子元件通过一系列的逻辑运算和计数操作,最终产生输出信号。

二、实验准备在进行定时器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实验设备和材料。

包括定时器芯片、电源、电路板、电子元件等。

同时还需了解和掌握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三、实验过程1. 连接电路将定时器芯片与电源、电路板以及所需的其他元件连接起来。

在连接电路时需注意各元件的正负极连接,可根据实验手册或相关资料进行正确的线路连接。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合理设置定时器的参数。

参数包括时间间隔、输入脉冲频率、计数方式等。

可以通过旋钮、按键或其他方式进行参数的设置和调整。

3. 运行实验正常连接电路并设置好参数后,启动定时器进行实验。

观察实验过程中定时器的输出状态,如LED灯的亮灭或者其他外部装置的运行情况。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心得在进行定时器实验的过程中,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1. 参数设置的灵活性定时器的参数设置非常灵活,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合理设置参数,可以实现各种时间间隔的控制,满足不同场景和应用的需求。

2. 实验结果的稳定性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发现,定时器的输出结果非常稳定可靠。

在合适的电路和环境条件下,定时器可以精确地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产生输出信号,为后续的电子系统控制提供准确数据。

3.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设计合适的电路原理图和接线方式非常重要。

良好的实验设计有助于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以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过程的细致观察定时器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包括参数调整、输入脉冲频率的变化以及输出信号的变化等。

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 1 使用总结——溢出中断1 目的说明实现定时器最简单的溢出中断 实现定时器最简单的溢出中断,结合我手头的开发板,使得位于 P10 的 LED 灯, 2HZ ,以 的速度不断闪烁。

这样的实验还是非常亲切的 这样的实验还是非常亲切的,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在 51 上实现了这样的代 码,自己第一次在 CC2430 上实现 上实现,依然非常激动。

2使用方法概述需要使用定时器的中断, 需要知道如何操作才可以产生这个中断请求 数据手册中提到 需要知道如何操作才可以产生这个中断请求。

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 IEN1.T1EN 需要置位 第二 TIMIF.OVFIM 需要置位。

需要置位, 代码中使用 modulo、 modulo 模式,使用该模式可以改变定时器溢出的频率 使用该模式可以改变定时器溢出的频率。

3代码总览先来看看所有的代码,然后再分 然后再分步解释。

//头文件 #include "hal.h" //函数声明 void Timer1_Init(); //主函数 void main(){ //初始化外部时钟 SET_MAIN_CLOCK_SOURCE(CRYSTAL); //P1_0 输出 IO_DIR_PORT_PIN(1,0,IO_OUT); //初始化定时器 1 Timer1_Init(); while(1){ }} void Timer1_Init(){ //定时器 1 复位 TIMER1_INIT(); //设定定时器相关参数 //128 分频 0000 1100 T1CTL = 0x0c; //溢出值低 8 位 T1CC0L=0x24; //溢出值高 8 位 T1CC0H=0xF4; //定时器 T1 溢出中断使能 TIMER1_ENABLE_OVERFLOW_INT(TRUE); //定时器 T1 中断使能 INT_ENABLE(INUM_T1,INT_ON); //全局中断使能 INT_GLOBAL_ENABLE(INT_ON); //启动定时器 1 TIMER1_RUN(TRUE); } //定时器 1 中断函数 #pragma vector=T1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Timer1_ISR(void) { //检查中断标志位 if(T1CTL & 0x10){ //LED 灯反转 P1_0 = !P1_0; //清中断标志 T1CTL &= ~0x10; } }4 主函数说明//初始化外部时钟 SET_MAIN_CLOCK_SOURCE(CRYSTAL); //P1_0 输出IO_DIR_PORT_PIN(1,0,IO_OUT); //初始化定时器 1 Timer1_Init(); 先指定系统时钟,这是一个好习惯。

常用定时器介绍范文

常用定时器介绍范文

常用定时器介绍范文1.倒计时器:倒计时器是最常见的一种定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日常活动中。

它常用于烹饪、健身、比赛、考试以及其他需要精确计时的活动中。

通过设定所需的倒计时时间,倒计时器会发出警报或关闭,以提醒用户活动已结束或需要进行下一步操作。

2.指定时间启动器:指定时间启动器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自动启动项任务的定时器。

它可以用于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关,例如自动开启空调、电视或照明系统;还可以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启动或关机。

这种定时器常用于办公室、家庭和工业领域,可以实现节能、自动化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循环定时器:循环定时器是一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重复执行项任务的设备。

它常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实验室仪器和家庭设备中。

通过设置循环的时间间隔,循环定时器可以实现多次重复的动作,如定时灌溉、连续测量、定时集中供电等。

在家庭中,循环定时器可以用来自动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和关,如自动打开灯光、自动关窗帘等。

4.温湿度定时器:温湿度定时器是一种可以定期检测和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的设备。

它常用于实验室、仓库和养殖场等需要监控环境条件的场所中。

温湿度定时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测量并记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用户可以通过读取记录数据来评估环境条件的变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5.数字计时器:数字计时器是一种可以精确计时的设备,常用于运动员比赛、计时器实验和舞台演出等需要精确计时的场合。

数字计时器具有高精度和易读取的特点,可以记录准确的时间,同时还可以设置警报和倒计时功能,以实现更加灵活的使用。

6.多功能定时器:多功能定时器是一种集成多种计时功能的设备,常用于厨房、实验室、工厂等各个领域。

它可以同时具备倒计时、正计时、闹钟和时钟等功能,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的计时方式。

多功能定时器通常具有大屏幕显示和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总之,常用定时器在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时间管理和工作效率。

不同类型的定时器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1使用总结

定时器1使用总结定时器1(Timer 1)是一种用于计时和触发特定事件的设备。

它是微控制器中常见的硬件组件之一,可以在计时器模式下生成精确的时间间隔,或者在计数器模式下实现特定的计数功能。

在使用定时器1之前,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一些设置和配置。

首先,需要确定计时或计数的时间基准(prescaler)和计数器的初始值(counter),这决定了定时器的计时周期和溢出时间。

其次,需要确定所需的计时或计数模式,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最后,在开始计时或计数之前,还需要确保相关的中断(interrupt)被打开,以便在达到设定的时间或计数值时触发中断处理函数。

定时器1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总结。

一、计时功能定时器1可以用于生成精确的时间间隔。

在计时模式下,定时器1以预设的时间基准递增计数,当达到设定的计数值时触发中断。

这一功能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测量实际时间、控制电机速度、实现周期性任务等。

在使用计时功能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基准和计数值。

时间基准的选择决定了计时器的溢出时间,从而决定了可以测量的时间范围。

通常,可以采用不同的时间基准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使用系统时钟(System Clock)作为时间基准以获取较长的计时间隔,或者使用外部中断(External Interrupt)来触发计时器以实现更高精度的计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计时器1的中断标志位(T1IF)进行判断,当T1IF置位时,即表示定时器1已经达到设定的计数值。

此时,可以在中断处理函数中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更新数据、控制输出、触发其他事件等。

二、计数功能定时器1还可以用作计数器,用于计算特定事件的数量。

在计数模式下,当外部事件触发计数器的输入引脚时,定时器1会递增计数,直到达到设定的计数值时触发中断。

这一功能在许多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测量外部事件的频率、计算脉冲数量等。

在使用计数功能时,需要根据外部事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数触发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M32 系列的CPU,有多达8个定时器,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够产生三对PWM 互补输出的高级定时器,常用于三相电机的驱动,它们的时钟由APB2的输出产生。

其它6个为普通定时器,时钟由APB1的输出产生。

通用定时器的定义:STM32的通用定时器是一个通过可编程预分频器(PSC)驱动的16位自动装载计数器(CNT)构成。

功用:STM32的通用定时器可以被用于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冲长度(输入捕获)或者产生输出波形(输出比较和PWM)等。

分频系数:决定定时器的时基,即最小定时时间。

定时器的时钟来源:
从图中可以看出,定时器的时钟不是直接来自APB1或APB2,而是来自于输入为APB1或APB2的一个倍频器。

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1时,这个倍频器不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其它数值(即预分频系数为2、4、8或16)时,这个倍频器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两倍。

举一个例子说明。

假定AHB=36MHz,因为APB1允许的最大频率为36MHz,所以APB1的预分频系数可以取任意数值;
当预分频系数=1时,APB1=36MHz,TIM2~7的时钟频率=36MHz(倍频器不起作用);
当预分频系数=2时,APB1=18MHz,在倍频器的作用下,TIM2~7的时钟频率=36MHz。

由于APB1不仅给通用定时器提供时钟,还给其他外设提供时钟,因此也体现了APB1 Prescaler设计的灵活性。

对自动重装载寄存器赋值,TIM_Period的大小实际上表示的是需要经过TIM_Period次计数后才会发生一次更新或中断。

对TIM_Prescaler的设置,直接决定定时器的时钟频率。

通俗点说,就是一秒钟能计数多少次。

比如算出来的时钟频率是2000,也就是一秒钟会计数2000次,而此时如果TIM_Period设置为4000,即4000次计数后就会中断一次。

由于时钟频率是一秒钟计数2000次,因此只要2秒钟,就会中断一次。

发生中断时间=(TIM_Prescaler+1)* (TIM_Period+1)/FLK。

同样需要注意的,一进入中断服务程序,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清除掉中断标志位。

以便
下次中断服务函数的顺利执行。

注意:APB1 Prescaler后得到的是通用定时器的时钟源,再次基础上进行TIM_Prescaler的设置就得到通用定时器具体的时钟频率啦。

所以小伙伴们千万不要把文中定时器中经常提到的76MHz时钟以及由(TIM_Prescaler+1)*/FLK计算得到的时钟频率搞混淆啦。

当然,计数器的计数模式比较简单,这里没有就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