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方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主编的《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中曾记载一个案例:瓜蒌薤白治遗精疑,其中说道:诊余,胡老谈及自己老师王祥徴的一事,上中学时,胡老曾患遗精病,王祥徴开了瓜蒌薤白加四逆散、山栀,服一剂即愈,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从这则医案中应用的方药可以推知,该案遗精主要为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少阳邪郁,枢机不利,三焦失畅,湿饮内生,久郁化热入于阳明,阳明热与太阴湿饮蕴阻,是为湿热,湿热下注,扰动精室则遗精。
以方测证,还应当有口苦、脉弦、心烦等证候。
该案的证候病机为邪郁少阳阳明,三焦气机失畅,蕴湿生热,扰动精室。
王祥徵方拟瓜蒌薤白加四逆散、山栀,是非常契合方证病机的。
瓜蒌薤白加四逆散、山栀,实际上就是瓜蒌(栝楼)薤白白酒汤去白酒合四逆散加山栀。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中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
这一条主要是论述治疗胸痹病的主证主脉和主方。
胸痹病主要是阴邪痰浊,停留胸中,阳气不得流通,久郁化热,阳明郁热与太阴痰饮湿浊互壅上逆而阻滞上焦,胸阳不宣,以致喘息咳唾,胸背作痛。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证病机为中焦寒饮凝滞,郁而化热,上逆心胸。
所以主用瓜蒌涤痰除饮而清胸中郁热;用薤白温中通阳,祛水饮痰湿而行滞气。
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方中主要药物瓜蒌薤白的性味和主治,我们可以看看《本经》等药学著作的释义:《本经》记载有栝楼根: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一名地楼。
这里所说的地楼即指栝楼,说明《本经》认为栝楼的性味主治与栝楼根基本相同。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本草便读》说:瓜蒌,性味与花粉相同,惟润降之功过之。
清代医家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说:栝楼实,其性较栝楼根稍平,而无寒郁之患。
明代贾所学在《药品化义》中说:瓜蒌仁体润能去燥,性滑能利窍。
若郁痰浊,老痰胶,顽痰韧,食痰粘,皆滞于内不得升降,致成气逆胸闷,咳嗽烦渴少津,滑润之力以涤膈间垢腻,则痰消气降,胸宽嗽宁,渴止津生,无不奏效。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病案二则)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病案二则)作者八月惊雷发表于中医论坛《百草居》 2013-11-17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子沿用了千年,关于方子就不多解释了,在这里把我自己认为重要的说几句。
1.之所以冠之以“神方”,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发我的感慨。
我说心脏病而不说胸痹或者冠心病是因为它的适应症远不止,是我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专方、基础方,各种心脏病都要选用,离了它不行!2.大家可能质疑难道不辨证么?辨证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在选方上辨证,而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用法上辨证,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基础方是“一百年不动摇的”。
3.怎么变化应用我觉得很重要:(1)首先是瓜蒌,现在药房一般就是全瓜蒌和瓜蒌仁两种,瓜蒌仁这里是不用的了,但是仅仅全瓜蒌是不够的,我运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情况选用全瓜蒌或者瓜蒌皮。
瓜蒌皮一般药店没有,我这里中药店同仁堂和我一个朋友药店有(因为我总用),其他药店多数都没有,可以多开点全瓜蒌让患者去掉仁。
什么时候用全瓜蒌什么时候用瓜蒌皮,简单的一点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都用皮,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辨证上因为胸痹寒凝心脉痹阻的很多,所以用皮的情况很多,用全瓜蒌因为瓜蒌仁偏寒滑肠,不利于病情,而实热证大便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才更好。
剂量瓜蒌皮最少要用30g,全瓜蒌一般30g,大便干结可以用50g,量少效果差,这是君药。
(2)其次是薤白,这个药非常重要是温通心阳的第一要药,比桂枝、附子什么的都重要,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
但是这个剂量要调节,夹杂实热、湿热、虚热等情况(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虚寒体质或心阳痹阻明显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里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没有胸痛的话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显或者急症的时候必须加,现在一般用即墨黄酒,煎煮的时候酒水各半。
(4)以上三味主要的药说完了,其他就是配伍变化了,临证加减很多,我替几个比较重要的:心脏病患者多有喘息,上楼、运动则喘息,这个时候一定要加麻黄,根据病人情况,虚寒、少汗的多加可用5-10g,再大量就最好先煎去沫了,对于其他有热像或者多汗或者心率过快的用3g足矣(这也是让我惊叹的地方,3g麻黄就效果非凡,麻黄真是好药可惜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有成人方用1.5g治疗鼻炎好多例子),对于喘息较重的如果这时候想加大点量最好合用山茱萸、五味子等药,本来生石膏是佐制麻黄的好药,但是心脏病用的时候不太多。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瓜蒌薤白白酒汤-心脏病神方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子沿用了千年,关于方子就不多解释了,在这里把我自己认为重要的说几句。
1.之所以冠之以“神方”,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发我的感慨。
我说心脏病而不说胸痹或者冠心病是因为它的适应症远不止,是我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专方、基础方,各种心脏病都要选用,离了它不行!2.大家可能质疑难道不辨证么?辨证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在选方上辨证,而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用法上辨证,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基础方是“一百年不动摇的”。
3.怎么变化应用我觉得很重要:(1)首先是瓜蒌,现在药房一般就是全瓜蒌和瓜蒌仁两种,瓜蒌仁这里是不用的了,但是仅仅全瓜蒌是不够的,我运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情况选用全瓜蒌或者瓜蒌皮。
瓜蒌皮一般药店没有,我这里中药店同仁堂和我一个朋友药店有(因为我总用),其他药店多数都没有,可以多开点全瓜蒌让患者去掉仁。
什么时候用全瓜蒌什么时候用瓜蒌皮,简单的一点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都用皮,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辨证上因为胸痹寒凝心脉痹阻的很多,所以用皮的情况很多,用全瓜蒌因为瓜蒌仁偏寒滑肠,不利于病情,而实热证大便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才更好。
剂量瓜蒌皮最少要用30g,全瓜蒌一般30g,大便干结可以用50g,量少效果差,这是君药。
(2)其次是薤白,这个药非常重要是温通心阳的第一要药,比桂枝、附子什么的都重要,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
但是这个剂量要调节,夹杂实热、湿热、虚热等情况(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虚寒体质或心阳痹阻明显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里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没有胸痛的话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显或者急症的时候必须加,现在一般用即墨黄酒,煎煮的时候酒水各半。
(4)以上三味主要的药说完了,其他就是配伍变化了,临证加减很多,我替几个比较重要的:心脏病患者多有喘息,上楼、运动则喘息,这个时候一定要加麻黄,根据病人情况,虚寒、少汗的多加可用5-10g,再大量就最好先煎去沫了,对于其他有热像或者多汗或者心率过快的用3g足矣(这也是让我惊叹的地方,3g麻黄就效果非凡,麻黄真是好药可惜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有成人方用1.5g治疗鼻炎好多例子),对于喘息较重的如果这时候想加大点量最好合用山茱萸、五味子等药,本来生石膏是佐制麻黄的好药,但是心脏病用的时候不太多。
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组成】瓜蒌实捣,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加酒适量,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证。
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咳唾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证治机理】痹者,闭阻不通之意。
本方主治之胸痹,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
诸阳聚气于胸而转行于背,胸阳不振,阳不化阴,津液不得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故胸中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痰浊阻滞,肺失宣降,故见咳唾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皆胸中痰浊结聚之象。
是证以胸阳不振为本,痰阻气滞为标,治以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方解】方中君以瓜蒌甘寒入肺,善于涤痰散结,理气宽胸。
《本草思辨录》云:“瓜蒌实之长,在导痰浊下行,故结胸胸痹,非此不治。
”薤白辛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用为臣药。
二药相配,化上焦痰浊,散胸中阴寒,宣胸中气机,为治胸痹要药。
佐使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以增行气通阳之力。
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共奏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
【配伍特点】行气祛痰与温通胸阳并用,药简力专。
【运用】本方为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的基础方。
以胸中闷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附方】1.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瓜蒌实捣,一枚(24g)薤白三两(9g)半夏半升(12g)白酒一斗(适量)上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胸痹而痰浊较甚,胸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2.枳实薤白桂枝汤《金匮要略》枳实四枚(12g)厚朴四两(12g)薤白半升(9g)桂枝一两(3g)瓜蒌实捣,一枚(24g)上以水五升,先煎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痹。
症见气结在胸,胸满而痛,甚或气从胁下上逆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鉴别】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均以瓜蒌配伍薤白为基础,皆具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治疗胸阳不振、痰阻气滞之胸痹。
千古名方:瓜蒌薤白白酒汤,通心阳、化痰浊,能治冠心病、心绞痛

千古名方:瓜蒌薤白白酒汤,通心阳、化痰浊,能治冠心病、心绞痛今天这篇文章,我继续给大家聊聊冠心病、心绞痛。
我们今天的人,如果犯了心脏病,会怎么做?可能第一时间吃点急救药物,然后静止不动,好生休息,等待救护车或医护人员。
说实话,在现代医学高超的救治手段下,我们大有可能转危为安。
当然,心源性猝死者,另当别论了。
但是,古人呢?在那个没有硝酸甘油,没有支架,没有救护车的年代,我们的祖先一旦犯了冠心病、心绞痛,他们是如何做的?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满怀敬意地,在时光的剪影中仔细寻觅。
为什么要满怀敬意?因为我们要说的这个方法,真的是救了不少古代的中国人。
好了,闲言少叙吧。
我们要说的,就是千古救心第一方——出自《金匮要略》的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方如下——瓜蒌,薤白,白酒。
这里的白酒,可以是当代的低度白酒或黄酒。
在从前,指的是米酒色白嫩者。
这三味药是干什么的?放在一起,水煎服即可。
对,三味药,就这么简单。
千百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是靠它续命的。
它们是怎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呢?首先得说清楚,祖国传统医学没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概念。
只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方子所治疗疾病的症状、机理,基本等同于今天的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炎等等。
那么,这方子所治疗的,到底是什么症状呢?这就是胸痛背痛,气短咳唾、喘息不已、舌苔白腻。
至于脉象,则主要体现为弦或紧。
这个就太专业了,我们自然不必掌握。
但是就前面的几种表现来看,已经和当今的冠心病、心绞痛无异了。
针对上面的这些症状,古人自有一番解读,说来妙趣横生。
古人很有意思,把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
我们的心胸部位,就是天。
天,自然是晴朗的好。
万里无云,通彻畅达。
呼吸往来期间,无拘无束,十分惬意。
这反应在人体上,就是呼吸自然、不喘不促,十分欢畅。
然而,这一切美好的光景,有的时候也会被打破。
其诱因,就是胸阳不振。
也就是说,这一片天空,忽然之间少了太阳。
太阳没有了,便有乌云,就有湿浊之气而生。
瓜蒌薤白白酒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栝萎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3条,组成为:栝蒌实一枚(搞),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仲景原条文谓:“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雍白半夏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4条,组成为: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仲景原条文谓:“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5条,组成为: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仲景原条文谓:“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
瓜蒌能宽胸下气,能润肺排痰,所以那些咳痰,咳不干净,很难咳出来的,用上瓜萎,就像点润滑油一样,咳得利索了,胸中郁闷也能疏散,所以当病人咳痰咳吐不爽时,我们常会给他加人瓜蒌。
我们那个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再加上瓜蒌、薤白,就是胸五药。
把胸中心肺气机升降都管住了。
瓜蒌把蒙蔽在胸肺的痰浊降下去,薤白、桂枝具有通阳之性,能把胸中的阳光制造出来,为何胸痹心脏病的病人老容易在阴天乌云密布时感到胸闷,甚至心脏病发作?这便是天地之阴气重,阳气弱,阴浊不降,阳气不升的结果。
这时我们用瓜蒌薤白桂枝汤,便是取象用药,瓜蒌把停留在心肺空间的阴云密布的乌云通通刮走。
薤白、桂枝就把阳光制造出来,这样胸中痰浊降下,清阳流通升发,升降开合,其病自愈。
瓜蒌仁和杏仁就像打气筒一样,从上往下打,肺气一肃降,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这就是降肺而肠道动力增强的道理,加上本身它们又是仁类药,凡仁皆润,具有润肠通便之功。
经方杂谈: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经⽅杂谈:⽠蒌薤⽩⽩酒汤;⽠蒌薤⽩半夏汤;枳实薤⽩桂枝汤原⽂:⽠蒌薤⽩⽩酒汤: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脉沉⽽迟,关上⼩紧数,⽠蒌薤⽩⽩酒汤主之。
栝蒌实(⼀枚,捣),薤⽩半⽄,⽩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升,分温再服。
注解:⼨⼝以候胸中,今关脉沉迟,知为胸中的⽓虚。
关上以候⼼下,今关上⼩紧弦,知为⼼下寒饮盛,寒饮乘虚逆迫于胸中,因致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次胸痹之病。
宜⽠蒌薤⽩⽩酒汤主之。
辩证要点:胸闷,胸背痛,短⽓或喘息者。
⽠蒌开胸逐痰⽌嗽,薤⽩味⾟,温,散结⽌痛,合以为⽅,故治胸痹痛⽽喘息咳唾者。
煎以⽩酒,更使药⼒畅⾏⽆阻。
⽠蒌薤⽩半夏汤:胸痹不得卧,⼼痛彻背者,⽠蒌薤⽩半夏汤主之。
⽠蒌(⼀枚),薤⽩三两,半夏(半⽄),⽩酒(⼀⽃)。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升,⽇三服。
注解:不得卧,是说胸闷⼼痛,或喘息咳唾剧甚⽽致不得卧。
⼼痛彻背,即从⼼到背俱疼的意思,此为寒饮阻胸,宜⽠蒌薤⽩半夏汤主之。
辩证要点:胸闷,⼼痛,胸痛彻背,咳逆短⽓甚者此⽅于⽠蒌薤⽩⽩酒汤减少薤⽩量,加⼤量温中下⽓逐饮的半夏。
故治⽠蒌薤⽩⽩酒汤证,饮逆较甚⽽喘息咳唾更剧者。
两⽅均为为治疗胸痹之⽅,只是主病的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枳实薤⽩桂枝汤:胸痹,⼼中痞⽓,⽓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枳实薤⽩桂枝汤主之。
⼈参汤亦主之。
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半⽄),桂枝(⼀两),⽠蒌(⼀枚,捣),上五味,以⽔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升,去渣,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注解:⼼中痞⽓,指⼼中有痞塞感;⽓结在胸,指⽓充塞于胸中⽽不去;胸满胁下逆抢⼼,为⽓⾃胁下逆抢于⼼⽽胸胀满。
胸痹见此证时,为痰阻⽓逆,宜以枳实薤⽩桂枝汤主之。
如⾥虚寒⼼下痞硬明显者,可⽤⼈参汤(⼈参,⽢草,⼲姜,⽩术各三两)。
⼈参汤宜主者,是因中⽓⼤虚,饮⾃下乘,亦可引起⽓结胸满的类似证候。
枳实薤⽩桂枝汤是实证,⼈参汤是虚证,要根据证的虚实选⽅。
辩证要点:⽠蒌薤⽩⽩酒汤证胸腹逆满明显者。
3剂瓜蒌薤白白酒汤治愈8年心绞痛

3剂瓜蒌薤白白酒汤治愈8年心绞痛来源丨中国中医药报版权归权利人所有责编:木木导读:三味药、三剂方,治愈患者8年的心绞痛,作者终身难忘,读者叹为观止。
虽不能人人亲历,欣赏一下也够激动的了。
有一个60岁、患有心脏病的男人,让我终生难忘。
他得了8年的心绞痛,每天发作大约 2~4 次,只要稍微累一些就心区疼痛,心痛时什么都不敢做,只能休息。
幸运的是他这么多年还未出现过昏厥。
这样的病人,在国内被任何医生看到都会被要求住院治疗,甚至在治疗中都不敢用中医药。
可是这里不同,病人没钱看病、没钱买药,于是就只好留在家中,默默忍受着病痛,这一忍就是8年。
根据这个病人的发作特点,经仔细诊断后,我们选用了记载于《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也是按照原书的用法,嘱咐病人用酒来煎药。
共两剂药,每剂药一天分两次喝。
两天后,病人吃完药来复诊。
他自己描述:服第一杯药后,自觉胸中针刺疼痛已经消除,但还有轻微胸痛感。
吃完第二杯药后,早上起来所有的胸痛已经解除。
吃完第三杯药,觉得胸中舒畅,是前所未有的感觉;而且一直以为是劳损引起的左背痛,也一起消失了!8年来,他第一次一整天都没有出现心痛!病人经复诊后,我又原方开了两剂药给他,再来复诊时,胸痛未再发作,从脉象上看也缓解了。
就这样,多年的顽疾竟然被治好了。
在此病例中,我最难忘的体会,就是中医真的“简、便、验、廉”。
一个药方,只是三味药:瓜蒌、薤白和酒。
我们计算过,即使加上病人自行买酒的价钱,两服药才不过约20 元人民币。
我梦想着,若将中医药带到世界上所有的贫困地区,不就能解决世界上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子沿用了千年,关于方子就不多解释了,在这里把我自己认为重要的说几句。
1.之所以冠之以“神方”,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表发我的感慨。
我说心脏病而不说胸痹或者冠心病是因为它的适应症远不止,是我用来治疗心脏病的专方、基础方,各种心脏病都要选用,离了它不行!
2.大家可能质疑难道不辨证么?辨证是必须的,但是不是在选方上辨证,而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用法上辨证,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基础方是“一百年不动摇的”。
3.怎么变化应用我觉得很重要:
(1)首先是瓜蒌,现在药房一般就是全瓜蒌和瓜蒌仁两种,瓜蒌仁这里是不用的了,但是仅仅全瓜蒌是不够的,我运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情况选用全瓜蒌或者瓜蒌皮。
瓜蒌皮一般药店没有,我这里中药店同仁堂和我一个朋友药店有(因为我总用),其他药店多数都没有,可以多开点全瓜蒌让患者去掉仁。
什么时候用全瓜蒌什么时候用瓜蒌皮,简单的一点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都用皮,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辨证上因为胸痹寒凝心脉痹阻的很多,所以用皮的情况很多,用全瓜蒌因为瓜蒌仁偏寒滑肠,不利于病情,而实热证大便粘腻、干结的用全瓜蒌才更好。
剂量瓜蒌皮最少要用30g,全瓜蒌一般30g,大便干结可以用50g,量少效果差,这是君药。
(2)其次是薤白,这个药非常重要是温通心阳的第一要药,比桂枝、附子什么的都重要,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
但是这个剂量要调节,夹杂实热、湿热、虚热等情况(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虚寒体质或心阳痹阻明显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里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没有胸痛的话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显或者急症的时候必须加,现在一般用即墨黄酒,煎煮的时候酒水各半。
(4)以上三味主要的药说完了,其他就是配伍变化了,临证加减很多,我替几个比较重要的:心脏病患者多有喘息,上楼、运动则喘息,这个时候一定要加麻黄,根据病人情况,虚寒、少汗的多加可用5-10g,再大量就最好先煎去沫了,对于其他有热像或者多汗或者心率过快的用3g足矣(这也是让我惊叹的地方,3g麻黄就效果非凡,麻黄真是好药可惜现在用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还有成人方用1.5g治疗鼻炎好多例子),对于喘息较重的如果这时候想加大点量最好合用山茱萸、五味子等药,本来生石膏是佐制麻黄的好药,但是心脏病用的时候不太多。
还有疼痛的时候要合用金铃子散、失笑散,调和营卫合用桂枝汤,解决动脉硬化症加用海藻,清理血管降低血脂要用三黄、水蛭。
稳定心率要加黄连、琥珀。
大汗不止要加生龙牡、山萸肉等等,我不加解释了,这是我的经验,也可能大家不认同,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多用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必定不会让你失望,我面对心脏病患者从来信心满满就来源于这个方子,神方是我在临床体会出来的。
现在安心脏支架的太多了,我个人是极其反对的,除非急性心梗为了挽救生命以外,我都不主张安,用中药疏通血管、改善新陈代谢才是王道,瓜蒌薤白白酒汤就是我的最犀利武器。
举个病例吧,前几天的:
朋友妈妈,70多岁了,突然胸背疼痛大汗送到医科大心内科,当天医院怀疑心梗就建议造影支架,朋友给我电话问怎么办,我说确实是急性心梗威胁生命就必须安,不然别安,朋友和医生沟通好久也没弄清到底该怎么办,后来晚上把心电和检查拿来我看,老太太来不了,心电多导联显示严重缺血,我看还没有心梗形成证据,但是心肌酶和肌钙蛋白轻度升高,其实医院考虑急性冠脉综合症(这个也挺危险)。
我问了下老太太状态,入院后用药点滴好点了,汗不那么多了,还是疼。
既然稳定了那就先不安,我开了方子,当然是瓜蒌薤白白酒汤了,不过加了半夏,就是瓜蒌薤白半夏汤了,然后加了元胡、五灵脂、生蒲黄,一共六味药,加姜枣同煎,黄酒和水各半,三付药。
结果一剂痛定,随后我让她做了64排CT心脏血管成形检查,拿来报告有多处狭窄、还有局部钙化,幸好最严重狭窄的地方钙化不重,7天出院现在吃中药中,我让她4个月后再做CT 复查对比(这样能做血管显影前后对照的不多,因为很贵,多数患者是信我的就吃药了,不太愿意花钱做这个)。
以上罗嗦了些,懒得润色了,大家啃骨头吧,反正干货都在这里。
第一次码字发帖,主要是平时不愿意打字,感受到大家这么支持,以后我会继续。
呵呵应大家要求补充下上面病例的用药剂量:瓜蒌皮30g 薤白30g 半夏30g 元胡30g、五灵脂20g(包)、生蒲黄20g(包),量此时必须稍大,尤其是半夏这个时候很关键,用的是清半夏,量不能少,并没有先煎,生半夏没太用过(在医院用药很受限制,平时不用医院也没有)。
五灵脂、生蒲黄平时我用10-15g,但是元胡有寒凝血瘀象的多数用30g。
后记(2012-09-24)
上方一共吃了五付,先吃两付,1剂痛定,后来又让她吃了3付一共五付,都是在没看到患者的情况下开的,然后歇了两天做的CT血管显影来的,就是上面的结果了。
我把来诊时医案补充下:
魏某,女,76岁。
急性冠脉综合症,CK-MB升高,心肌酶轻度升高(这两个是住院当时的),64排CT报告“前降支中段非钙化斑块,伴管腔重度狭窄;前降支远段心肌桥,前降支、左旋支多发钙化斑块,伴管腔轻度狭窄。
”左脉弦滑,脉管粗糙,左寸如豆隆起,右脉洪滑,右尺弱,舌淡暗润,少汗,少饮,尿量正常,起夜一次,双手干热,轻度暴皮,双手腕褐斑多,面色萎黄,大便日一次畅,上楼无气短(之前上楼气短),时有心悸,头眩,血压110/65-75mmHg。
老年腿病关节炎。
边上记着夜间胸痛(是指药前)。
处方:瓜蒌皮30 薤白15 当归15 半夏15 海藻30 黄连15 黄芩15 黄柏15 桃仁15 杏仁10 元胡30 益母草15 生牡蛎(先煎)50 川芎15 桂枝15 黄芪30 (炒)白芍30 苍术30 炒杜仲15 十付(加生姜5片,大枣六个)另:三七60 水蛭60 琥珀60,打散每天冲服6g。
再诊:患者儿子来诊,说老太太感觉效果很好,原话是”一天比一天好“,看看能不能接着吃,嘱守方续服10剂。
这个时候急性发作过去了,要解决很多问题了,就不是单纯瓜蒌薤白白酒汤能全部解决,但是不能离开它。
大家看了经方都很认可,但是这个方子估计都不认可,是我习惯用药了,不敢说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但是效果很好。
桃仁、杏仁;元胡、益母草;黄连、黄芩、黄柏是我常用对药,生牡蛎、黄芪、白芍、炒杜仲是为了补虚(因为眩晕)。
苍术30一是为了防止腹泻反应,二是根据患者舌象而加,结合炒杜仲还可针对老年腿病关节炎。
可能有些药大家不理解,比如白芍,可以看我《瓜蒌薤白白酒汤-两个病例》的帖子,里面也有同道质疑,我简单做了回答,牡蛎同理并不收敛(所以没用龙骨)。
把我记录病案拍了下来,传上来了,实在记得很乱,不过我就是这习惯,随手乱画,大家凑合看吧,只是想证明是真实没有粉饰(其实您不信上传也没用呵呵)。
这个患者同屋住的病友看了她好了也要了电话来了,胸痛住院20天一直没好还疼,也让支架,老太太死活不同意安,出院了以后来找我,今天吃了我六付上午也来了(外地患者老太太晕车吐了,很没精神呵呵,但是吃药效果非常好,我打字太费时间,就把拍照上传了,大家见谅)。
我简单把重要的记下:
张某,女,58岁。
糖尿病史15年,打胰岛素中(国产苏州的什么牌子早午晚各35u,这用量吓坏我了,让他改诺和灵了)。
胸背闷痛伴汗出,Holter室上性、室性早搏和阵发室上速,心电图V1V2病理Q波提示陈旧心梗,256排CT心脏血管未见异常(这个有意思吧)。
端坐喘息、下肢浮肿、心悸、胸闷不能在胸口上盖被,登楼气短,大便1-2天一次。
等等。
处方:瓜蒌30 薤白30 半夏30 桂枝15 元胡30 川楝10 五灵脂20g(包)生蒲黄20g(包)细辛3 生麻黄3 生白芍30 枳实15 厚朴15 酒大黄15 六付(麻黄3g够了,细辛3g不够,但是这个患者在外自己抓药,细辛量大了不给抓,如果问为什么,药店来一句”有毒,超量了“患者立马不吃你药了,我遇到过这情况,她还不是我铁杆患者所以只用了3g。
)
今日来诊,胸痛消失未发,一口气上4楼不用休息(家住4楼),原来一层一休息,大便日一次畅快。
另外主述平素其他症状,心热不能盖被,失眠,小便不畅,起夜频,夜间小腿肚子疼明显。
原方+生牡蛎50 茯苓30 黄连10 焦栀子10
请大家注意这两个患者病情不同,用药不同,药物炮制不同。
比如瓜蒌变化,白芍炮制变化、
姜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