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运算(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王淑红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应用题型的训练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从教材出发,找准题型的新点就很重要。教材的例1是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例2是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学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两步运算的知识基础,明白了加减法运算的算理,因此例题的重点放在列综合算式和运算顺序上。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练结合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出示情景主题图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2、仔细想一想,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看图思考,提出问题。

二、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滑冰场的问题:滑冰区,今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你们知道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在滑冰吗?

1、列式计算,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72-44表示什么?28+85又表示什么?说说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3、出示例2。

4、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5、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解,列出算式,想一想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6、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比较分步列式与综合列式哪个更简便?

7、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1、独立列式计算,和同桌交流算法

(1)、72-44=2828+85=113

(2)72-44+85=113

2、举手回答

方法(2)可以少写一个中间数,因此更简便。

3、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按3天接待987人计算。

4、动手画线段图

5、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

三、巩固新知

做一做1、2

学生自主完成

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概括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p8/1—4

六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1)987÷3×6(2)6÷3×987

=27+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七、教学反思

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运算(p6/例3(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王淑红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

这个单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口算训练。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先审题再解题的习惯。如:(124-85)×12÷36,可以这

样读题:124减85的差乘12,所得的积再除以36,商是多少?读完题,再说说运算顺序。

要注意口算笔算相结合。学生在递等式计算时,往往用口算,而对于较大数之间的运算,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原本没有非常熟练,所以会有很多的错误,再加上以往笔算都是在作业本里列竖式解决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草稿本里列竖式,再把结果抄入作业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便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练结合、讨论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口算卡片、主题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使用记录或补充内容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看图举手回答

二、学习新知算法探究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24×2+24÷2

=24+24+12=48+12

=48+12=60(元)

=60(元)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再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学生自主完成

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概括: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p8—9/5—9

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24+24+24÷2(2)24×2+24÷2

=24+24+12=48+12

=48+12=60(元)

=60(元)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七、教学反思

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课时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王淑红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本第10页例4,第5页“做一做”,练习二1-3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通过实际问题,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积累,掌握知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积累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掌握有括号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学习探究,教师引导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教师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纲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对照提纲,自主看书学习。

二、自学反馈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列出学生的不懂问题,引导交流讨论。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里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学生读题

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列式计算

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总结结论。

回报交流:

学生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理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

2、练习二第2题:

3、练习二第3题:

1、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小括号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

学生自由谈,

六、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1)270÷30-180÷30(2)(270-180)÷30

=9-6=90÷3

=3(名)=3(名)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曼新小学创新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运算(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课时

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王淑红

使用时间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本第11-13页例5、第12页“做一做”,练习二第4、5、6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关于0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观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总结,培养细心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独立思考教师点拨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小黑板例题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内容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教师小黑板出示学习提纲

1、看:课本第11页例5,

2、想: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3、做:尝试做第12页做一做

对照提纲,自主看书学习。

二、自学反馈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

列出学生的不懂问题,引导交流讨论

提出不懂的问题

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

问:两题的结果一样么?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第一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减法?

第二小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说明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四则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第一题先让学生用术语和、差、积、商说说运算顺序。

第二题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3、小结

问:这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 of the first class of four mixe d operations

四则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已经达到熟练的程度,只要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应该不是很难。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一第1~3题。 1、出示课件2. 2、小结(出示课件3) 3、(出示课件4),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4、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出示课件5),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把小女孩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的对话框。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教师:从做灯笼这幅图的要求来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要求,这道算式又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呢?指导学生对照黑板上复习时板书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思考,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确定这道题要先算80÷4×7,再根据“只有乘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宜良县北墩子小学李刚【教学内容】第一、三单元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自主整理四则运算知识。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计算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巩固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运算技能。 3、能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观察、比较中会灵活地选择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玩过扑克吗?老师在玩扑克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好吗?那好(多媒体出示扑克牌:2、3、4、6),如果要使4张牌面上的数字经过运算得到24,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 1、小组合作 2、交流汇报 3、设疑导入 刚才算24点,我们用到了哪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四则运算) 二、知识梳理 1、什么叫做四则运算? 2、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①、谁来说说这几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多媒体出示) ②、师生交流后明确: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③、小结(板书) 3、运算定律 谁来说说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些定律吗?(板书) 三、知识闯关 1、第一关:填空,并说明根据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2、第二关:数学诊断室 3、第三关:火眼金睛识简便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复习,相信你有很大的收获,谈谈你的收获吧! 通过复习:①、加深了对四则运算定义的理解;②、系统地掌握了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③、能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了计算能力。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 从左到右 ×、÷(第二级运算) 运算顺序含有两级运算:+、-、×、÷从高到低 有括号:()、〔〕从里到外 四则交换律:a+b=b+a 混合运算加法 结合律:(a+b)+c=a+(b+c) 交换律:a×b=b×a 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c±b×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四年级数学教案)四则运算(一)教案

四则运算(一)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的例2以及例3(部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同级运算和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概括出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冬天,同学们最喜欢什么运动? 学生:滑雪、堆雪人、打雪仗......

这里是新开业的滑雪场。(出示大屏幕)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滑雪场的情况。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一)发现、总结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信息:滑雪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230人,中午有70人离去,又有150人 到来。 老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下午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并指名板演) 230-70=160人160+150=310人230-70+150=310人 汇报交流:请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的学生分别说说解答思路。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者思路是相同的,只是第三位同学列出了一道加减混合的综合算式,这样写比较简单。 老师:由于数目越来越大,直接写出最后得数容易出错,如果我们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就不容易算错了。(教学脱式书写格式) 2、出示信息:开业前三天共接待900人,照这样计算,5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老师:同学们能根据信息列出综合算式并脱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板演)90¸3´5 =30´5 =150(人) 老师:指名学生给大家说说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我先用900¸3,再用它们的商¸5,因为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才能算出5天的人数。 老师:也就是说,这道乘除混合的算式你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的。 谁能说出15-8+11和40´3¸60的运算顺序? 3、总结运算顺序 老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讲解学习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得数;初步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间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学习习惯,树立数学规则意识,培养按规则办事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难点: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下面每组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1:第(1)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运算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提问2:第(2)组、第(3)组、第(4)组题按怎样的顺序算?指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 2.引人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不含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并且掌握了运算顺序。今天,就以原来的知识为基础,学习新的混合运算规律。 (二)探究新知,深化新知 1.学习例题。 (l)一位同学到体育用品商店购买象棋和围棋,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体育用品商店里能知道些什么。 提问: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 让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名分步列式的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检查:解答过程对不对?前两步先算的什么? 指出: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要把3副中国象棋的钱加4副围棋的钱,所以应该先用乘法算中国象棋和围棋各需要多少钱,再用加法算出一共要多少元。 (2)混合运算,学习新知。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四则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四则运算教案及活动设计配数学小故事

四则运算教案及活动设计配数学小故事
内容摘要:教案示例四则运算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 习习惯。... 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案示例 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 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或者课本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 1 (1)出示主题图 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 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 2 出示例 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四则运算教案及活动设计配数学小故事(2)
时间:2012-12-30 8:40:43 内容摘要:教案示例四则运算 题。 作者:三 A 学习网 教学目标 来源:三 A 学习网 查看:1891 评论:0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
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习习惯。...
问:3 天接待 987 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 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第 5 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 1 题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计算式题”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1页例1 、例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 教学关键: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用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说出下运算各题的运算顺序 ⑴120-144÷18+35 (158+37)÷(64-45) 第1题由学生说教师标运算顺序;第2题由学生自己标运算顺序。 2、指名讲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⑴出示尝试题347+45×2-4160÷52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347+90-8 =437-8 学生互相评价 =429 2、教学例2 ⑴出示尝试题(58+37)÷(69-9×5) 学生同桌互说运算顺序哪两步能够同时计算,为什

么?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学生反馈做的快的同学板演在黑板上。 =95÷(64-45) =95÷19 学生互相评价 =5 3、集体练习 1515-15×(94+54÷9)1420+580-64×21÷28 ⑴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 ⑵学生独立运算 ⑶学生反馈

三、文字题练习 1、280减去320除以20的商,差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280-商=差算式280-320÷20 2、52加65的和,除以13,商是多少? 学生读题并说明数量关系 和÷13=商算式(52+65)÷13 3、比较 为什么第2题要添小括号而第1题却不需要?4、你能把他们改写成文字题的形式。 65-345÷23 56×(33-21)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能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没有括号和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 85-26+7318÷9×8200-17×724×5+12 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混合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185-(51+49)35×(107-79)819÷(108-99) 说一说有小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再次形成新的板书: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既有乘除法 又有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只有乘除法 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 出示教科书例1的情景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我们一共要做200个灯笼”,“每天做20个,照这样计算,做了7天,还剩多少个”。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后,问学生:怎样求还剩多少个,能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指导学生这样想,要求还剩多少个,应该用200个减去做了的个数;要求做了的个数,应该用20×7;算式列成200-20×7。 教师:200-20×7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应该先算20×7,再用200减去它们的乘积。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学生解答后,重点就运算顺序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减。 教师: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不错。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要发生什么变化? 看教科书上的对话框。 让学生观察后发现,“每天做20个”变成“4天做了80个”。 教师:题目这样变化以后,又该怎样解答呢?

《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有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准确计算两步式题。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1.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 2.准确计算混合式题。 课前准备:口算卡,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题(见口算卡)。 (1) 学生看口算卡说得数。 (2)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同级运算) (3)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 2、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 3、提出问题并解答。 根据图中提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1。 (1) 板书例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样解决的? (3)学生尝试解答并交流后集体反馈: 方法一:72-44=28(人)28+85=113(人) 方法二:72-44+85 =28+85 =113(人)

(4)说说解题思路和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对比两种方法。 2、例举生活中的例子。 (1)根据编出的问题列式计算,请学生板演。 (2)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3)观察各题的相同点。 (4)提问: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3、教学例2。 (1)板书例题并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这句话呢?再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尝试解答后集体交流: 方法一:987÷3×6方法二:6÷3×987 =329×6 =2×987 =1974 (人)=1974(人) (4)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 相同点:①都含有同级运算。②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③都不含有小括 号。 不同点:例1是含有加减法的运算,例2是含有乘除法的运算。 作业: 1.说说下面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算一算。 3.列式计算(综合算式)。 4.解决问题。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总结出什么了呢?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实行计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2018年春学期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意义及其运算顺序 二、【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西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西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纸学科:数学教学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育专用】小学数学精编教案:四则运算 教学设计 (1)

4 四则运算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四舍五入法凑整,大数的正确读写。 过程与方法: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难点: 将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去尾法比较,强化凑整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创设情境 三、四舍五入凑整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集体校对答案。 你了解我国的四大名山吗?今天 让我们一起去登一登黄山。 出示题目: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万位。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630008214 7860700431 629980679821 30927816782 集体交流反馈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再用“进一法、去尾法”到亿位 板书: 独立口算。 指名交流。 指名回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独立完成。 说说改写的方法 指名口答

学习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四、读出下面的数,再用线连一连。 五、综合练习30000052 350002000 30500200 30052000 30005200 30000520 30000502 3500200000 集体交流反馈 1.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200489 190489 5958760 6949987 2.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亿位。 516895200 695823255 2643322541 7952146839 先划分数级 同桌读数 连一连 同桌配合反馈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数字抄正确。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二) 把下列各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等号的写法:≈45678 3454321 76328067 1032009

人教新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处理练习一第2~4题。 学习目标: 知识: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情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迅速打开课本第2页,齐读课题。(同时板书课题)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时。首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1.观察2~3页主题图, 提示: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要补充条件) 师:咱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要留到课下或以后解决,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俩个问题,请你大声地阅读课本4~5页的内容,看我们要解决哪两个问题?(生阅读) 1.解决例1。 ①独立解答: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②同桌交流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③汇报:(根据汇报板书) 2.(小黑板出示练习:) 图书室原有故事书98本,学校又买来25本,今天就借出46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过程同上) 3. 引导学生发现: 这两个算式都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计算时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解决例2。 ①(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最新】四年级数学下册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四则运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 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教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练习 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执教人:袁清莲授课班级:四年级(2)班时间:2015年3月18日课型:公开课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现实的数学问题进行的。教学目的是是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理解运算法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规则。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关于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运算规则,因此在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采用老师教导运算法则,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2.强化学生对于小括号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六、教具准备:小黑板、数字和运算符卡片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入课题。 口算:(卡片) 81÷9×3 20+3×4 3×9÷3 100÷4-21 18-2×7 24÷6×3 7×3+2×3 40-5×7 18÷3-4 64÷8-2 20-30÷5 7×4-10 (二)呈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三)学习新课 出示例1:计算 68-100÷5×2 出示例2:计算 74+100÷5×3,并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试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出示例3: 计算:(1)35+7×(11-8) (2)35+7×11-8 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后,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道题的数字、运算符号和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新版教材在本册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本单元的《四则运算》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了四则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本单元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采用根据线段图列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的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同时,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与0有关的运算,知道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还是0. } 3、认识中括号,知道四则运算的含义,会计算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4、解答租船问题时,学会先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实际人数进行选择和确定最佳的方案。 单元课时安排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第3课时有关0的运算 第4课时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5课时租船问题 第6课时复习课 … |

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复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吕叔湘中学 黄国才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法则. 2、会利用加法、减法、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3、了解复数中共轭复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会利用加法、减法、乘法、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情景: 问题1: 由初中学习我们可以知道: (2+3x )+(1-4x)=3-x 猜想: (2+3i )+(1-4i)= ? 二、 建构数学 1、复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问题 2:用字母表示数,你可以表示复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吗? (1)运算法则:设复数z 1=a+bi,z 2=c+di,(a,b,c,d ∈R )那么: z 1+z 2=(a+bi)+(c+di)=(a+c)+(b+d)i; 显然,两个复数的和仍是一个复数,复数的加法法则类似于多项式的合并同类项法则。 (2)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即对任何z 1,z 2,z 3∈C,有: z 1+z 2=z 2+z 1, (z 1+z 2)+z 3=z 1+(z 2+z 3) 2、复数减法的运算法则 定义:把满足(c+di )+(x+yi) = a+bi 的复数x+yi (x,y ∈R ),叫做复数a+bi 减去复数c+di 的差,记作:x+yi =(a+bi )-(c+di) 由复数的加法法则和复数相等定义,有c+x=a , d+y=b 由此,x=a -c , y=b -d ∴ (a+bi )-(c+di) = (a -c) + (b -d)i 显然,两个复数的差仍然是一个复数 由此可见: 两个复数相加(减)就是把实部与实部,

四年级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情分析:运算顺序学生以前接触过,简单的脱式计算也涉及到,但在实际操作中问题却很大,有相当多的孩子写完算式接着就开始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甚至遇到不够减的时候还把被减数和减数颠倒位置。学生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对脱式计算的格式的书写问题也很多,主要是把先算的部分写在等号后面,不计算的把它扔在一边,什么时候需要了再写出来,出现了上下算式不相等的情况;还有的把先算的部分写前面,任意颠倒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导致计算结果出错。 第一课时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1-5页例1、例2,练习一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准备:主题挂图 教学设计: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 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P1-5,例1‘例2 2、想: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 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3、做:列式计算,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尝试做第5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自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问:图中人们在干什么?“冰天雪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出问题啸聚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2)出示例1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每一步是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列分步和综合算是都可以 对比分步和综合算式 问:综合算式按什么顺序进行运算? 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2、自学例2 出示例2 学生读题,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 问: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学生自己尝试画图,组内交流 学生在画图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全班交流

问:你是怎么解答的?每一步计算结果表示什么实际意义? 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总结:乘除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 3、检查尝试练习 第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订正时说明解题思路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学生口算,全班交流时说明各题的运算顺序 2、练习一第2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解答,订正时说明思路,并强调运算顺序 3、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注意学生所列综合算式是否正确,说明解题思路,强调运算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6-9页例3,课后“做一做”,练习1第3-9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掌握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自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教学设计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下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5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处理练习一第2~4题 学习目标: 知识: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方法: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开门见山 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什么?迅速打开课本第2页 齐读课题 (同时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时 首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齐读:)进一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二、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1.观察2~3页主题图 提示: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要补充条件) 师:咱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 有些问题我们要留到课下或以后解决 今天我们主要解决俩个问题 请你大声地阅读课本4~5页的内容 看我们要解决哪两个问题?(生阅读) 2.汇报:我们要解决哪两个问题?(同时小黑板出示)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 中午有44人离去 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 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三、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1.解决例1 ①独立解答: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②同桌交流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③汇报:(根据汇报板书) 2.(小黑板出示练习:) 图书室原有故事书98本 学校又买来25本 今天就借出46本 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过程同上) 3. 引导学生发现: 这两个算式都没有括号 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 计算时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解决例2 ①(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②同桌互说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③汇报:(根据汇报板书) ④有不同的方法吗?(根据汇报板书) 5.练习:练习一第3题 6.引导学生发现: 这些算式都没有括号 只有乘、除法 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7. 引导总结并板书: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