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水处理行业质量控制确保水质安全的措施

水处理行业质量控制确保水质安全的措施

水处理行业质量控制确保水质安全的措施水是生命之源,保持水质安全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至关重要。

水处理行业通过各种措施,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本文将讨论水处理行业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水质安全。

以下是水处理行业常见的控制措施:一、源水质量监测与保护1. 水源地保护:水处理行业要确保水源地的环境质量,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

这包括严格监测周边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源地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确保水源地的安全。

2. 原水质量监测:对水源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以确保原水的质量达到处理要求,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二、预处理工艺1. 混凝和净化: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后续处理过程去除。

2. 净化过滤:使用砂滤、活性炭过滤等物理过滤方式,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有机物质。

三、主要处理工艺1. 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重金属。

2. 反渗透:利用半透膜对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离子、微生物和有机物质。

3. 臭氧氧化:通过增加臭氧来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安全性。

4.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去除水中的病原菌和微生物。

四、运行与维护1. 设备运行监控:水处理厂需要进行设备运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和调整。

2. 定期维护保养:对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水质监测1. 监测参数:水处理行业通过监测水源、原水和处理后的水质,对水质进行全面的监测和分析。

监测参数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悬浮物、PH值、微生物等指标。

2. 监测频率: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源和处理工艺,设定相应的监测频率,确保水质的稳定和达标。

六、应急预案1. 突发事件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

2. 水质事件调查:对突发的水质事件进行核查和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自来水水务集团水厂水处理各工艺内控指标

自来水水务集团水厂水处理各工艺内控指标

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文件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某水厂水处理各工艺内控指标制定的通知集团公司各相关部门:为了保证某水厂各制水工艺正常运行,为出厂水水质达到现代化水厂水质标准要求。

经集团公司批准制定某水厂水处理工程中各项内控指标,内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1.沉淀池正常运行情况下出水浊度≤2.0NTU,当原水出现异常情况或工艺超负荷运转时沉淀池出水浊度≤3.0NTU;砂滤池滤后水浊度≤0.2NTU;炭滤池滤后水浊度≤0.1NTU;各工艺段出水浊度月合格率≥95%;2.源水耗氧量≤6.0mg/L时,炭滤池出水耗氧量≤2.0mg/L,出厂水耗氧量≤2.0mg/L;源水耗氧量>6.0mg/L时,炭滤池出水耗氧量<3.0mg/L,出厂水耗氧量<3.0mg/L;月平均合格率≥95%。

3.出厂水余氯按季节分类控制,具体为夏季为0.5—1.0mg/L,冬季为0.4—0.8mg/L。

当水质恶化或社会上发生流行性疾病时,出厂水余(总)氯可根据上级卫生部门要求或公司水质分公司通知适当提高;4.出厂水菌落总数每毫升不超过30CFU,总大肠菌群每100毫升水样中不得检出;5.出厂水浊度≤0.1NTU,pH值控制在7.0-8.5,出厂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控制在99%,余氯和浊度合格率控制在95%以上,当月九大指标综合合格率控制在98%以上;6.出厂水压力24小时控制在0.30—0.41Mpa。

7.后臭氧接触池出水中余臭氧浓度控制在0.05—0.20mg/L。

8.臭氧接触池尾气破坏装置排出气体中臭氧浓度≤0.1mg/L。

9.脱泥设备出泥的含固率≥22%。

某水厂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对各项内控指标进行统计检查,保证各工艺过程的各参数符合内控指标要求。

附件:某水厂生产工艺内部控制标准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年月日附件某水厂生产工艺内部控制标准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年月日印发。

水处理工艺规范

水处理工艺规范

水处理工艺规范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保障水质安全对于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水处理工艺规范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水进行净化、消毒、过滤等处理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指南。

本文将从水质标准、水处理流程、设备选型和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一份详尽的参考。

一、水质标准在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时,需要参考相应的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通常包括水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限值等内容。

根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标准,对不同用途的水设定了一系列的水质指标。

例如,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要求水中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指标必须符合规定的限值。

而工业用水则可能对溶解氧、悬浮物、pH值等其他指标有特殊要求。

在进行水处理工艺设计时,必须根据所处理水的用途和对水质的要求,合理选取相应的水质标准。

二、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最终得到符合规定水质要求的水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混凝与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几个主要步骤。

以下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1. 预处理预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曝气、混凝等。

通过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后续处理步骤的工作负担,避免设备堵塞和处理效果下降。

2. 混凝与絮凝混凝与絮凝是指在水中添加适当的混凝剂和絮凝剂,使溶解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凝体,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混凝与絮凝过程中需控制剂量、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3. 沉淀沉淀是指将混凝后的水通过重力沉降,使絮凝物沉淀到底部,从而实现悬浮物的分离。

常见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槽等。

在沉淀过程中,需控制水流速度、沉淀时间、泥污浓度等参数,以确保沉淀效果。

4. 过滤过滤是指将沉淀后的水通过过滤装置,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

常见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多介质过滤器等。

在过滤过程中,需控制过滤速度、过滤介质的厚度和孔径等参数,以保证过滤的效果。

工业水处理标准

工业水处理标准

工业水处理标准工业水处理是指对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水进行净化、消毒、软化等处理,以确保水质符合生产和使用要求的一系列工艺。

工业水处理标准是对工业水处理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的总称,其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工业水处理标准应当明确规定水质的要求。

不同的工业生产对水质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需要高纯水,有些需要软化水,有些需要去离子水等。

因此,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的工业生产需求,对水质的各项指标进行具体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悬浮物、溶解物、微生物、重金属离子等。

其次,标准应当规定工业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求。

不同的水处理工艺需要不同的设备来实现,因此标准应当明确规定各种工业水处理设备的选择标准和安装要求,确保设备的性能和稳定运行。

另外,标准还应当规定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和监测要求。

工业水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实时的监测控制,以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因此,标准应当对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原水处理、除盐软化、膜分离、消毒等。

此外,标准还应当对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要求进行明确规定。

工业水处理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化学品的使用和废水的处理,因此标准应当对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进行具体规定,确保工业水处理过程安全、环保。

最后,标准还应当对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要求进行规定。

工业水处理是一个关乎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标准应当对工业水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验收要求进行严格规定,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总之,工业水处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确保水质符合生产和使用要求,同时也应当注重安全和环保,促进工业水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全】水处理常见分析指标介绍,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最全】水处理常见分析指标介绍,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

【最全】水处理常见分析指标介绍,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展开全文1. 废水的主要物理特性指标有哪些?⑴温度:废水的温度对废水处理过程的影响很大,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微生物活性。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水温为10~25摄氏度之间,工业废水温度的高低与排放废水的生产工艺过程有关。

⑵颜色:废水的颜色取决于水中溶解性物质、悬浮物或胶体物质的含量。

新鲜的城市污水一般是暗灰色,如果呈厌氧状态,颜色会变深、呈黑褐色。

工业废水的颜色多种多样,造纸废水一般为黑色,酒糟废水为黄褐色,而电镀废水蓝绿色。

⑶气味:废水的气味是由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引起的,通过闻气味可以直接判断废水的大致成分。

新鲜的城市污水有一股发霉的气味,如果出现臭鸡蛋味,往往表明污水已经厌氧发酵产生了硫化氢气体,运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防毒规定进行操作。

⑷浊度:浊度是描述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数量的指标,一般可用浊度仪来检测,但浊度不能直接代替悬浮固体的浓度,因为颜色对浊度的检测有干扰作用。

⑸电导率:废水中的电导率一般表示水中无机离子的数量,其与来水中溶解性无机物质的浓度紧密相关,如果电导率急剧上升,往往是有异常工业废水排入的迹象。

⑹固体物质:废水中固体物质的形式(SS、DS等)和浓度反映了废水的性质,对控制处理过程也是非常有用的。

⑺可沉淀性:废水中的杂质可分为溶解态、胶体态、游离态和可沉淀态四种,前三种是不可沉淀的,可沉淀态杂质一般表示在30min 或1h内沉淀下来的物质。

2. 废水的化学特性指标有哪些?废水的化学性指标很多,可以分为四类:①一般性水质指标,如pH值、硬度、碱度、余氯、各种阴、阳离子等;②有机物含量指标,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③植物性营养物质含量指标,如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等;④有毒物质指标,如石油类、重金属、氰化物、硫化物、多环芳烃、各种氯代有机物和各种农药等。

在不同的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来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确定适合各自水质特点的分析项目。

水处理行业规范

水处理行业规范

水处理行业规范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水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处理行业规范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水处理行业的净水技术、排污标准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对行业中的一些关键点进行分析。

一、净水技术净水技术是水处理行业的核心。

它包括了多种处理方法,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水质特点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净水技术。

1. 水源选择不同的水源具有不同的水质特点,因此在进行净水处理之前,需要对水源进行综合评估。

这涉及水源的地理位置、水质指标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

在选择水源时,应考虑水源的稳定性、水质的可达标性以及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2. 水质监测与评估水质监测是水处理行业的基础工作之一。

通过对水源和处理后水的水质参数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掌握处理效果,并及时调整处理工艺。

监测参数包括水温、PH值、浑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溶解固体(TDS)等。

3. 净水处理工艺净水处理工艺是实现水质达标的核心环节。

常见的净水工艺包括混凝、絮凝、过滤、吸附、消毒等。

净水工艺的选择要结合水质特点和目标要求,经过综合评估确定最佳方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工艺的稳定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

4. 净水设备选型净水设备的选型对于净水效果的确定和工艺的实施非常重要。

在选择净水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操作维护要求和投资成本等因素。

净水设备的选型应尽量满足水质处理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后续扩展能力。

二、排污标准除了净水技术,排污标准也是水处理行业的重要规范。

合理的排污标准可以有效控制水污染的程度,保护水体环境。

1. 污水排放标准污水排放标准是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的重要依据。

根据不同行业和污染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

标准主要包括排放的水质指标、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放方式等。

污水处理指标

污水处理指标

污水处理指标标题:污水处理指标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其目的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到环境中,以减少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污水处理指标是评估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污水处理的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指标1.1 COD的概念和作用1.2 COD的测定方法1.3 COD的控制要求和影响因素二、生化需氧量(BOD)指标2.1 BOD的定义和意义2.2 BOD的测定方法2.3 BOD的控制措施和影响因素三、总氮(TN)和氨氮(NH3-N)指标3.1 TN和NH3-N的概念和作用3.2 TN和NH3-N的测定方法3.3 TN和NH3-N的控制要求和影响因素四、总磷(TP)指标4.1 TP的定义和意义4.2 TP的测定方法4.3 TP的控制措施和影响因素正文内容:一、化学需氧量(COD)指标1.1 COD是指在酸性条件下,有机物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需的氧化剂的量。

COD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和污染程度。

1.2 COD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方法,其中开放式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污水,封闭式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污水。

1.3 COD的控制要求和影响因素包括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控制有机物排放量、提高处理设备的运行效率等。

二、生化需氧量(BOD)指标2.1 BOD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微生物在特定温度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能力。

BOD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污水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

2.2 BOD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标准方法和加速法两种,其中标准方法需要较长时间,加速法可以快速测定。

2.3 BOD的控制措施和影响因素包括加强生物处理工艺、控制有机物负荷、维持合适的温度和pH值等。

三、总氮(TN)和氨氮(NH3-N)指标3.1 TN是指污水中所有形态的氮的总量,NH3-N是指污水中氨态氮的含量。

TN和NH3-N指标主要用于评估污水中氮的污染程度和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

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

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

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一、引言水是生物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如何进行有效的水处理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流程规范,并就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问题排查和解决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二、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水处理工艺流程一般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范。

三、预处理环节1. 调节水质在进入水处理系统之前,需要对原水进行调节,以满足后续处理工艺的要求。

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包括调节水温、调节pH值、加碱或加酸等。

操作人员在进行调节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水质达标。

2. 气体去除预处理环节还需要进行气体去除,以防止气体对后续处理工艺的干扰。

常用的气体去除方法包括通气、加药等。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清理气体堵塞物,确保气体去除的有效性。

四、混凝沉淀环节1. 混凝剂的控制混凝沉淀过程中,混凝剂的添加量和浓度的控制是关键。

操作人员应根据水质特点和处理工艺要求,准确计算混凝剂的加入量,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应定期对混凝剂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和浓度的稳定性。

2. 沉淀池清理沉淀池作为混凝沉淀环节的核心设备,定期清理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按照规范要求和定期计划进行清理工作,彻底清除沉淀池内的沉淀物,避免沉淀池堵塞和处理效果下降。

五、过滤环节1. 过滤介质的选择过滤环节中,过滤介质的选择对于水质的净化效果至关重要。

不同的水处理工艺需要使用不同的过滤介质,如石英砂、活性炭等。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过滤介质的选择和更换,确保过滤效果达标。

2. 过滤器的清洗过滤器在长期运行后会积累大量的杂质和污垢,影响过滤效果。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并更换损坏的过滤介质,以保证过滤器的正常运行。

六、消毒环节1. 消毒剂的控制消毒环节中,消毒剂的添加量和浓度的控制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硬度
硬水含有较多的多价金属离子,以及 相应的阴离子。硬度又分永久性硬度和暂 时硬度。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 的物质的总量。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 强碱弱酸盐等。天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 重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引 起的,其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形 式。以CaCO3计 。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异养菌和自养菌
循环冷却水中,以异养菌的生长繁殖最快,数量也最多。它代 表水中大部分细菌的数量,一般以异养菌的数量代表水中细菌总 量。 微生物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大量繁殖,会使循环冷却水颜 色变黑,发生恶臭,并形成大量黏泥沉积于冷却塔和换热设备内, 隔绝了药剂对金属的保护作用,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和设备 的传热效率,同时还对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垢下腐蚀,微生物对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危害较之水垢、电化腐蚀来说更为严重,因此 控制微生物的危害是首要的。循环冷却水中生物黏泥量的多少直 接反映出系统中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因此生物黏量的控制是非常 重要的。
排污水量占循环水量 320
160
80 53.3 40
的百分比(%)
32 26.7 17.8
补充水量占循环水量
的百分比(%)
480
320 240 213.3 200 192 186.7 177.8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腐蚀速率
腐蚀速度又称腐蚀速率或腐蚀率,敞开式循环冷 却水系统换热器碳钢管壁腐蚀率<0.075mm/a,不 锈钢和铜<0.075mm/a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生物黏量
生物黏量不大于3mL/m3。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生物黏量
生物黏量不大于3mL/m3。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异养菌和自养菌
异养菌和自养菌 自养菌(无机营养型)能直接 利用无机物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及无机盐类作为营养 来源,合成细胞所需要的碳源,微生物。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TDS(总溶解固体)
TDS(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 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 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 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 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 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 解固体。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浊度
控制浊度是工业水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 的水质指标。由于构成浊度的悬浮及胶体微粒一般是稳定 的,并大都带有负电荷,所以不进行化学处理就不会沉降。
在工业水处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过滤的方法 来降低水的浑浊度。
脱盐水原水进水浊度:进水<10mg/L,出水<3mg/L。反 渗透进水<0.5mg/L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PH 值
PH值 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对数的负 数 PH=-log[H+] 反应溶液的酸碱。PH值分 为0-14范围,一般从0-7属酸性,从7-14 属碱性,7为中性。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氨 氮 NH3-N
NH3-N 是指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 形式存在的氮。
硬度
水的硬度通常以水中钙、镁离子 含量的多少来衡量。(水的硬度计算方 法为:把水中钙离子和镁离子都看作 钙离子,并将其质量折算成氧化钙的 质量,把一升水中含有十毫克氧化钙 的称作一度,以此类推)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硬度
以碳酸钙浓度表示的硬度大致分为: 0~75mg/L极软水 75~150mg/L软水 150~300mg/L中硬水 300~450mg/L硬水 450~700mg/L高硬水 700~1000mg/L超高硬水 >1000mg/L特硬水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悬浮物
悬浮物在水中不稳定,可以采用沉淀、 澄清、过滤等方法去除。
污水进水(气化灰水≤100mg/L);出水 ≤50mg/L。
水中悬浮物对水质的影响见下表。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杂质名称
泥砂 粘土
藻类 微生物
某些有机物
对水质的影响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Sio2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总铁
水中的总铁含量包括胶态铁和亚铁离子两部分。胶态铁 为三价铁,通常以氢氧化铁或铁氧化物的水合物呈胶体状 态悬浮于水中。在循环水系统中,会沉积在水冷器表面上, 形成黏着性强、难清除的污垢,并能导致垢下腐蚀。胶态 铁在预处理混凝、沉淀过程中可被除掉一部分。亚铁离子 为溶解性离子,在循环水系统中,能促进碳酸钙结晶并沉 积,在采用磷系水稳剂时,有可能生成黏结性很强的磷酸 亚铁污垢,还是铁细菌繁殖的营养源。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规范》中的浓缩倍数由3提高到5。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不同浓缩倍数系统的 补充水量与排污水量
浓缩倍数项目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0.00
循环水量(m3/h)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余氯
余氯的作用是余氯可以判断氧化性杀菌剂的投加量是否 合理,从而间接知道杀菌控制的好不好,保证持续杀菌,也 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 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 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循环水回水管网末端:余氯0.2-1.0mg/L反渗透进水:余 氯<0.05mg/L,理想数据为0.
异养菌是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碳化合物进行氧化发 酵得到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异养菌宜小于1×105 个/mL。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异养菌和自养菌
异养菌和自养菌 自养菌(无机营养型)能直接 利用无机物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及无机盐类作为营养 来源,合成细胞所需要的碳源,微生物。
异养菌是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碳化合物进行氧化发 酵得到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异养菌宜小于1×105 个/mL。
一般对补充水总铁含量要求<0.2~0.5mg/L。循环水中 的总铁指标≤0.5mg/L。脱盐水反渗透进水总铁<0.05mg/L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 量。这类物质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天 然水中的碱度主要是由重碳酸盐(bicarbonate, 碳酸氢盐,下同)、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组成的,通 常称之为总碱度。其中重碳酸盐是水中碱度的主要 形式,是判断水质和废水处理控制的重要指标。碱 度也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 解性和毒性等。
循环水≤20mg/L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悬浮物
水中的悬浮物是指杂质颗粒直径在104mm以上的微粒。这类物质所以被称为悬浮 物,是因为它们常常悬浮于水中。水发生 浑浊现象,就是此类物质造成的。
当水静置时,有些较轻的悬浮物会上浮 到水面,它们主要是动植物残骸分解所产生 的有机物;有些较重的悬浮物则会下沉,如 泥砂、粘土等杂质。
水温差ΔT(℃) 排污水量B(m3/h) 补充水量M(m3/h)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20.00 160 80.00 53.30 40.00 32.00 26.70 17.80
480
320 240 213.3 200 192.0 186.7 177.8
1.使水浑浊,沉积于各配管装置系统的锅 炉,热交换器中 2.产生粘泥 3.沉积于离子交换树脂中,影响离子交换, 使其工作交换容量下降
1.使水产生色度,并有臭味 2.产生粘泥
1.产生沉积 2.污染离子交换树脂 3.进入锅炉后,易使炉水起泡,从而产生 汽水共腾现象,影响锅炉蒸汽品质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胶体
胶体是指直径在0.0001-0.000001mm之间的微 粒(肉眼是无法看见的)。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 子集合物。天然水中的元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 铝和硅的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 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其 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质含量最多,因此常见的湖 泊水呈黄绿色或褐色。
2020/11/22
水处理工艺指标控制及其意义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总溶解固体)
总含盐量=Σ阳离子+Σ阴离子 总阳离子=K+ + Na+ + Ca2+ + Mg2+ + Fe2+ + Fe3+ + Mn2+ + Ba2+ + Sr2+等 总阴离子=HCO3- + Cl- + SO42- + NO3- + NO2- + H2SiO3 + 游离CO2等 电导率与TDS、含盐当量转换关系表
2020/1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