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MIS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指导书mis

上机实验指导书mis

上机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沈阳建筑大学信息学院学院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上机学时:16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Java),数据库一、上机实验总体目标(上机实验对本门课程理论教学的意义;上机实验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上机实验对后续课的影响等)管理信息系统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上机实验对于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完整掌握本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训练学生掌握系统设计思想与方法,提高实践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三、上机实验环境硬件:PC机内存1G以上软件:PowerDesigner四、参考书(3种以上)1、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2、PowerDesigner 16系统分析与建模实战,李波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3、软件分析建模与PowerDesigner实现,白尚旺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实验1 EAM、RQM分析设计【实验目的】掌握PowerDesigner基本操作,掌握企业架构模型、需求模型的设计。

【实验准备】1、掌握EAM、RQM的基础知识企业架构模型(EAM)帮助分析和记录组织及其业务功能、应用程序和系统以及支撑它们的物理架构,帮助企业架构人员、业务分析师分析企业架构。

EAM包括多种模型,其中组织结构图(Organization Chart)描述组织结构,技术架构图(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Diagram)描述基础设施及拓扑结构(硬件)。

需求模型(RQM)是一种文档式模型。

建立需求模型的目的是定义系统边界,使系统开发人员更清楚地了解系统需求,为估算开发系统所需成本和时间提供基础。

需求模型主要通过需求文档视图、追踪矩阵视图和用户分配矩阵视图来描述系统需求。

(详见ppt)2、分析拟开发系统所在组织结构及需求。

【实验内容】1、绘制组织结构图2、绘制技术架构图3、绘制需求模型【思考题】1、如何修改图标?2、如何定义业务规则?实验2 BPM分析设计【实验目的】掌握业务流程模型。

《MIS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MIS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MIS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MIS数据库原理 / Principles of database in MIS实验学时:10适应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承担实验室:管理学院实验室一、实验目的和任务1. 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并掌握数据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关系数据库、SQL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数据库保护、数据库技术最新进展等内容,并通过上机实验对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了解与应用,使学生具备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了解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并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应用程序开发能力及利用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的能力。

2. 实验教学的任务实验要求为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室教学、上机实验应各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对当前数据库技术的最新进展应及时补充到实验中,对给定的环境与硬软件条件下的具体问题,要求学生应能运用所学数据库知识独立分析并解决。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三、参考资料教材:王珊陈红主编:《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实验指导书: 自编:<MIS数据库原理实验指导书> 2006年参考书:萨师煊王珊主编:《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第二版刘军张景安赵慧勤付文博主编:《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Awad Elias M.,Gotterer Malcolm H.《Database Management》Boyd & Frast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2四、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实验一SQL语言操作1.实验目的与意义1.熟练掌握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的语句格式2.熟练掌握利用标准SQL语言建立与删除索引的语句格式3.熟练掌握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更新操作的语句与用法4.熟练掌握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视图操作的语句与用法5.熟练掌握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授权与收回权限操作的语句与用法2.基本原理和方法1.数据库的参照完整性2.实体完整性3.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更新,视图,控制3.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安装SQL SERVER 2005或VFP) 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无4.实验方案或技术路线1.建立关系数据库基本表2.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3.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4.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更新,视图,控制5.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建立关系数据库基本表1.1.通过SQL SERVER 2005建立三个关系数据库基本表student,course,sc,1.2.对三个关系数据库基本表输入数据二.利用标准SQL语言进行数据定义2.1打开SQL查询分析器。

管理信息系统MIS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MIS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书姓名:曾兴兴薛煜薪班级:10级工业工程3班学院:里仁学院指导教师:王艳亮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5月目录课次:1 学时:2第二版演示程序实验一:利润计划编制1.1实验二:账务处理系统1.2(选做)实验三:网上传输演示3.1实验四:保本点销售量5.3实验五:判断树5.1(选做)实验六:校验位校验6.1实验七:生产计划优化系统6.2课次:2 学时:2实验八:屏幕输入操作6.3实验九:选择结构及排序7.1(选做)实验十:建立扣款文件7.4实验十一:工资主文件更新7.5(选做)实验十二:工资管理信息系统7.6实验十三:文献查询系统7.2(选做)实验十四:库存管理系统12.1课次:3 学时:2第三版演示程序实验十五:储蓄管理演示系统B8实验十六:存取检验演示系统B17第四版演示程序实验十七:稿件评审系统D1实验十八:最简单的商务谈判过程D3实验十九:多工厂供应链集成优化系统D8习题演示程序实验二十:文本字数统计C10(选做)最优加工顺序C2(选做)课次:4 学时:2实验原型系统开发实验实验一:利润计划编制[实验目的] 深化对利润模型的认识,体会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对整个输出方案的影响,使学员了解运行利润计划模型的操作过程,以此说明信息系统在支持计划工作中反复试算作用。

[[实验操作] 运行本软件并按下列步骤进行:1.显示模型—显示利润计划模型。

2.输入变量—输入销售额和管理费用两个输入变量。

3.数据析取—指从财务子系统数据库中析取出借款平均额等三项数据。

4.计算经营费用。

5.利润计划——显示利润计划。

6.退出。

【操作要求】:输入三组典型数据,观察、比较并记录利润计划方案的差异。

实验二:账务处理系统[实验目的] 了解账务处理系统凭证录入、帐簿(明细账)、汇总报表(科目汇总表)以及数据结构和源程序。

[实验原理] 遵循财务会计原理[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进行:1.录入凭证——记账。

2.浏览帐簿——明细账。

MIS实验一指导书

MIS实验一指导书

实验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用MS Project软件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规划二、实验准备1、明确系统规划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2、上网或到图书馆收集Project 2003的相关资料3、下载Project 2003软件三、实验内容1、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03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2、了解Project软件的基本功能编制组织信息的功能;计算功能;方案比较功能;诊断和维护功能;共享项目信息的功能;跟踪任务的功能3、掌握Project软件的基本概念,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工期、工时、资源、甘特图。

(1)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为完成一个预定的目标,而对任务和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管理的程序,通常需要配合时间、资源或成本方面的限制。

(2)工期:完成任务所需的有效工作时间的总范围。

通常按照项目日历和资源日历的定义,为从任务的开始时间到完成时间的工作时间总量。

工期一般按工作日计算。

(3)工时:对于任务,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员总数。

对于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给资源的工时量。

对于资源,是指为完成所有任务而分配给资源的总工时量。

工时不同于任务工期。

(4)资源:用于完成项目任务的人员、设备和材料。

(5)甘特图:甘特图是Project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视图方法,它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

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4、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步骤所有的项目都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①制定计划;②追踪和管理项目;③结束项目。

这三个阶段进行得越成功,顺利完成项目的可能性就越大。

5、熟悉甘特图的工作环境及特点6、掌握MS Project 的基本操作,工作步骤与微软公司的word及excel基本相同。

主要有:●如何在Project 中创建项目文件(主要两种),重点掌握从空白项目开始创建项目的步骤及方法方法:选择文件菜单的[新建]选项,或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新建]按钮。

MIS实验指导书

MIS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书课程代码:16020051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适用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学时学分: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16学时。

3学分。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开设对象本实验开设对象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及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实验为必修内容。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个实验项目。

实验1-4侧重单项技能训练,实验5为综合性实验。

四、指导教师原则上由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教师负责,由年轻教师担任主要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人员配合指导。

指导教师应在每次实验前讲清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要求等,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实验。

五、实验设备配置每人配置1台电脑,安装有金蝶K3系统和其他试验系统 / Visual Foxpro / PowerBuilder / ERWin,可访问Internet。

六、考核与报告1.实验后,学生将实验结果等内容写出实验报告(例如系统分析报告等),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的认可。

MIS实验指导(四)

MIS实验指导(四)

实验四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软件应用(二)(2学时)一、实验目的继续利用试验三中的学生管理系统,完成学生成绩管理,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决策支持,体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中用户的重要作用。

完成宿舍管理流程研究,体会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关系。

二、实验环境实验方式:每人一台计算机。

硬件要求:服务器一台,P4 2.06CPU/40GHD/512M RAM以上配置,用户PII400/4.3G/64MB RAM以上配置。

软件要求: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以上版本,操作软件为“通用高校学生管理系统功能演示版”。

三、实验要求(1)完成成绩录入。

(2)完成成绩汇总及输出。

(3)浏览宿舍管理子系统。

(4)完成实验报告指定内容。

四、实验准备(1)学生复习教材中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相关章节内容。

(2)学生预习实验指导书本次实验内容。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完成学生成绩管理。

2、浏览研究宿舍管理流程。

3、完成系统卸载。

具体步骤如下:(1)如系统已损坏,请重复实验三中的实验步骤(1)至(8)。

并增加一个学院、在该学院下增加一个专业、在该专业下设置一个班级,并为该班级添加五个学生。

(2)增加新学期的考试时间段。

方法:菜单成绩管理——基础项目设置——时间段设置(如图4.1)。

增加一个新学期(图4.2),截图①。

并完成思考题(1)。

图4.1 成绩基础管理图4.2 增加一个新学期(2)增加三门考试科目:菜单成绩管理——基础项目设置——考试科目编辑(如图4.1),并将增加三门考试科目后的结果页面截图②。

(3)设置新增三个科目的及格线和优秀线:成绩管理—基础项目设置—分值结构设置(如图4.3),截图③。

图4.3 设置及格线和优秀线(4)录入你所添加学生这三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如图4.4)。

在弹出窗口中选择学生所在班级、设定时间段、选择科目,然后点击确定,开始录入成绩(如图4.5)。

添加完毕后,截图④,然后保存、退出。

完成思考题(2)图4.4 添加学生成绩图4.5 成绩录入(5)查询该班某名学生的所有成绩,显示结果并截图⑤。

MIS实验指导说明

MIS实验指导说明

MIS实验指导说明实验背景网络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数学科学等众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旨在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信息化服务,更好地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决策。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实践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加深对MIS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目的•熟悉MIS的概念、架构和应用范围。

•了解MIS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手段。

•学会使用MIS开发工具(如Access、MySQL、PHP等)。

•掌握MIS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MIS系统,加深对MIS开发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实验内容实验环境本实验需要在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进行,需要安装以下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或MySQL•Web服务器:Apache或IIS•开发工具:Dreamweaver、Visual Studio、Notepad++等•浏览器:Chrome、Firefox、IE等实验步骤1.设计MIS系统的数据结构和功能模块,包括用户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报表分析等。

可以使用UML图、流程图等工具进行设计。

2.在数据库管理软件中创建相应的数据表,定义字段、数据类型、键、约束等。

通过SQL命令或图形化界面设计表结构。

3.使用开发工具编写系统的前端和后端代码,实现用户登录、信息录入、查询和分析等功能。

前端可以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界面效果,后端可以使用PHP、等技术实现数据操作。

4.在Web服务器中配置MIS系统的访问权限和安全设置,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可靠。

5.对MIS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检查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让用户体验更好。

6.对MIS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及时修复漏洞和缺陷,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用户满意度。

实验效果完成本实验后,学生应该能够熟悉MIS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手段,掌握MIS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同时具备了自主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MIS系统的能力。

mis实验指导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

mis实验指导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核心课程。

因此在课堂上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要在实际中进行一定量的运用。

本课程设计是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 实验的主要内容1.调查一个实际单位或部门,了解演示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

2.在调查或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逻辑设计。

3.根据逻辑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物理设计。

4.模拟系统实施。

实验一:教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演示(一)通过演示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学生了解实验的最终目标。

(二)初步调查1.调查方法:询问、观察、发调查表、开会、实习、查资料等。

2.调查内容:①.应用人员、操作目标、现行系统情况、简单历史、面临的问题、中长期计划及主要困难等。

②.信息需求情况:了解各职能人员所要处理的数据,估计各类人员发生的数据及频度,调查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及信息源。

③. 通过系统应用,了解系统功能。

实验二:系统分析(一)可行性分析根据初步调查的情况,从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并写出分析报告。

(二)详细调查详细了解以下情况并应用visio软件绘制组织结构图和业务流程图:1.现行系统的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能和人员分工。

2.各项管理业务的主要处理过程、模型和算法。

3.各项管理信息的分类、分层和定义。

4.管理信息的收集、输入、传递、存储以及输出的形式。

5.管理信息处理的速度、频度、准确性、安全性及共享性情况。

6.管理信息处理的方式与方法。

7.现行代码体系状况。

8.现已开发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的主要功能、应用范围、结构及有待改进的地方。

9.各部门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要求。

(三)数据流程分析采用相关软件作出数据流程分析。

实验三:系统设计(一)系统的逻辑设计根据详细调查情况绘制业务流程图,并进行功能数据分析,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编制数据字典和复杂的处理逻辑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书姓名:曾兴兴薛煜薪班级:10级工业工程3班学院:里仁学院指导教师:王艳亮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5月目录课次:1 学时:2第二版演示程序实验一:利润计划编制1.1实验二:账务处理系统1.2(选做)实验三:网上传输演示3.1实验四:保本点销售量5.3实验五:判断树5.1(选做)实验六:校验位校验6.1实验七:生产计划优化系统6.2课次:2 学时:2实验八:屏幕输入操作6.3实验九:选择结构及排序7.1(选做)实验十:建立扣款文件7.4实验十一:工资主文件更新7.5(选做)实验十二:工资管理信息系统7.6实验十三:文献查询系统7.2(选做)实验十四:库存管理系统12.1课次:3 学时:2第三版演示程序实验十五:储蓄管理演示系统B8实验十六:存取检验演示系统B17第四版演示程序实验十七:稿件评审系统D1实验十八:最简单的商务谈判过程D3实验十九:多工厂供应链集成优化系统D8习题演示程序实验二十:文本字数统计C10(选做)最优加工顺序C2(选做)课次:4 学时:2实验原型系统开发实验实验一:利润计划编制[实验目的] 深化对利润模型的认识,体会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对整个输出方案的影响,使学员了解运行利润计划模型的操作过程,以此说明信息系统在支持计划工作中反复试算作用。

[[实验操作] 运行本软件并按下列步骤进行:1.显示模型—显示利润计划模型。

2.输入变量—输入销售额和管理费用两个输入变量。

3.数据析取—指从财务子系统数据库中析取出借款平均额等三项数据。

4.计算经营费用。

5.利润计划——显示利润计划。

6.退出。

【操作要求】:输入三组典型数据,观察、比较并记录利润计划方案的差异。

实验二:账务处理系统[实验目的] 了解账务处理系统凭证录入、帐簿(明细账)、汇总报表(科目汇总表)以及数据结构和源程序。

[实验原理] 遵循财务会计原理[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进行:1.录入凭证——记账。

2.浏览帐簿——明细账。

3.汇总报表——科目汇总表。

4.数据结构——数据库结构。

5.源程序——双击MEMO后可看到程序的主要部分。

【操作要求】:录入凭证,记录账目输出;实验三:网上传输演示[实验目的] 了解信息在局域网上的传输。

[实验原理] 网络传输原理。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屏幕左下角表示的客户机上录入信息,按“保存”钮后,信息即通过二级交换机经主交换机传到服务器上,并在左上角的“股票基本信息表”中显示出来。

2. 在屏幕右下角表示的另一客户机上查询服务器中的有关信息。

具体可输入股票代码,然后按“查询”钮后,即可获得所需要的股票信息。

【操作要求】:输入两组典型数据,观察并记录输入数据以及数据传递路线。

实验四:保本点销售量[实验目的] 深化对保本点销售量计算公式的理解,特别是当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单价任何一个变量的改变对保本点销售量的影响。

[实验原理] 保本点即盈亏平衡时销售量,其公式是: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进行:(1)“数据输入”——允许输入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销售单价三项数据。

(2)“运行模型”——运行时,屏幕将显示图形,图中交叉点所在销量,既是保本点销售量。

实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固定成本3000元,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是5元,销售单价为20元。

问:(1)该企业的保本点的销售量是多少?(2)如果把产品销售单价提高为25元,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点的销售量是多少?(3)如果把单位变动成本提高到10元,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点的销售量又是多少?(4)如果把固定成本提高到3600元,其他因素不变,问保本点的销售量又是多少?【操作要求】:按实例要求输入数据,观察并记录结果。

实验五:判断树[实验目的] 加深对描述复杂处理逻辑的工具——判断树的理解。

[实验原理] 根据不同的欠款时间、需求量和库存量,企业要作出销售决策,其决策规则参见书中表5.2(P119)。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进行:(1)运行本软件,显示用户信用数据库内容,其中包括用户代码、上次买货日期和欠款数额。

(2)按左下角的“输入订货单”按钮后,即可在右上角输入用户新订货单上的数据。

(3)按“运行判断树”钮,即可按判断树规则得到针对用户新订货单的处理方案。

实验六:校验位校验[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校验位校验原理、作用程序设计的实现方法。

[实验原理] 设ABCD位人员代码前四位,E为人员代码的校验位,则E的计算方法为:A B C D⨯3 5 7 113A +5B +7C +11D =TT÷9= Q ……余 RE = R[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1)选择“显示源程序”,显示代码校验位校验源程序。

(2)选择“显示数据库”,显示所用的工资主文件。

(3)输入相应的数据。

(4)存盘。

(5)退出。

提示: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本程序的编程关键点;观察数据库的初始状态及数据输入后状态的变化;注意在代码输入错误时屏幕的提示。

【操作要求】:根据校验位计算方法,输入两条正确的工资数据,把显示文件内容进行记录;输入一条错误代码的工资数据,注意屏幕提示,把错误数据进行记录实验七:生产计划优化[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生产计划优化系统的原理和目标,学会软件的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设某印染企业有四种可能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利润不一样,分别为:产品代码 利润(单位:元/千米)CP101 54CP102 102CP103 30CP104 67CP105 84CP106 42现利用本系统编制生产计划,确定生产那些产品,产量应是多少?制定生产计划时不能只考虑生产利润大的,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如丝光机的每月生产能力位6000千米)、设备负荷(因为个各产品的工艺路线不一样)以及原材料是否足够等因素。

这里仅介绍以利润位目标,并考虑设备生产能力的约束的情况。

已知各设备的生产能力如下:设备代码 设备生产能力SB01 300SB02 320SB03 460SB04 370各经过各设备的工艺路线如下:产品代码 工艺路线(按设备代码从小到大排)CP101 1 0 1 1CP102 0 1 1 0CP103 1 1 0 0CP104 0 1 1 0在这里,用1代表产品经过该设备加工,0代表该产品不经过该设备加工。

例如,CP101的工艺路线是经过设备SB01、SB03和SB04。

现在要求各产品的产量。

这是一个求利润Z 为最大的线性规划问题,即44332211max X C X C X C X C Z ⨯+⨯+⨯+⨯=式中:C 1、C 2、C 3和C 4分别为各产品的利润。

X 1、X 2、X 3和X 4分别为要求的各产品的产量。

约束条件可如下表示:产品1 产品2 产品3 产品4 生产能力设备1 1×X 1 + 0×X 2 + 1×X 3 +1×X 4 ≤ b 1设备2 0×X 1 + 1×X 2 + 1×X 3 +0×X 4 ≤ b 2设备3 1×X 1 + 1×X 2 + 0×X 3 +0×X 4 ≤ b 3设备4 0×X 1 + 1×X 2 + 1×X 3 +0×X 4 ≤ b 4这里,b 1 、b 2 、b 3 、b 4分别为各设备的生产能力。

这是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本演示中用线性规划算法进行求解。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运行时,本系统允许你显示、录入、修改和删除产品利润及设备能力的记录数据。

增加记录时,按F4;恢复或删除记录时,按F5。

产品工艺可显示、修改和录入。

“系统恢复原样”是指将产品利润、设备能力及产品工艺数据恢复成系统的初始值。

提示:了解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本程序的编程关键点;观察数据库的初始状态及数据输入后状态的变化;注意在代码输入错误时屏幕的提示。

【操作要求】:输入两组产品利润、设备能力、产品工艺数据,分别记录输入的数据和优化后的产品产量及利润分析数据。

实验八:屏幕输入操作[实验目的] 了解屏幕输入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屏幕输入的一般操纵步骤。

[实验原理] 依据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思想。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1)选择“选择调拨设备”。

首先选择设备类,然后在其中选择某个设备。

(2)选择“查看附件”,阅览后存盘退出。

(3)选择“存盘”。

可将输入的调拨单存盘到数据库中。

(4)退出。

【操作要求】:输入一组调拨单数据,记录显示的数据,分析此输入屏幕的优缺点。

实验九:选择结构及排序程序[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结构化设计中选择结构的用法,以及按不同要求排序的实现方法。

[实验原理] 根据关键字的码值进行。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1)选择“排序前工资主文件”。

(2)选择“按人员代码排序”。

(3)选择“按工资大小排序”。

(4)选择“显示排序源程序”。

(5)退出。

实验十:建立扣款文件[实验目的] 了解工资扣款文件的建立过程,掌握建立扣款文件的一般操纵步骤。

[实验原理] 数据库操作原理。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本演示允许你输入、显示、修改和删除工资扣除文件的记录。

选择输入时,可依次录入每个人员的代码、电费扣款以及病假扣款。

如果你忘记了人员代码,只要在输入代码处回车,系统能弹出代码表供选择。

输入结束时,只要在人员代码项输入0000后回车即可退出。

然后,你可以显示已经建立的扣款文件,也可以选择修改和删除功能。

这里被扣款者必须是本单位的职工,也就是主文件中有记录的人。

否则,程序提示出错。

(1)选择“建立扣款文件”,依次输入所需要的数据,输入“0000”后退出。

(2)选择“显示扣款文件”。

(3)选择“修改扣款文件”。

(4)选择“删除记录”。

(5)退出。

【操作要求】:输入两组扣款数据,记录显示扣款文件的数据。

实验十一:工资主文件更新[实验目的] 了解工资主文件的更新过程及一般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依据财会和数据处理思想。

[实验操作] 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运行开始时,屏幕左方显示上月工资主文件(GZZU01.DBF)中的内容。

屏幕右方显示由人事部门填写的反映本月人事变动情况的主处理文件(GZCHU.DBF,又称工资变动文件)。

当你按下“输入处理文件”按钮后,屏幕右方弹出一个绿色窗口,允许你对主处理文件进行修改或增加记录。

如果你按下“更新主文件”钮,则主处理文件就会去更新上月工资主文件而形成本月的工资主文件,并予以显示。

实验十二:工资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目的] 了解并掌握完整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和操作全过程。

[实验原理] 依据工资子系统的业务流程。

[实验操作] 这是一个完整的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演示系统,按以下步骤运行本软件:选项如下:1、显示工资主文件(上月的工资主文件);2、显示工资变动文件(即主处理文件);3、更新、显示工资主文件(即用工资变动文件去更新工资主文件,形成本月的工资主文件);4、建立扣款文件(操作类似于演示7.4);5、显示工资扣款文件;6、计算工资汇总表;7、恢复原样(指恢复数据库中原有数据,以便下次演示应用);8、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