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缓解新入园幼儿的情绪
消除初入园幼儿不良情绪的5方法

1. 亲切接待。
新入园幼儿早上入园时,心情往往都很紧张甚至害怕。
此时,教师亲切友好的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安全感。
教师以和蔼的态度和笑脸迎接孩子,亲切地摸摸孩子的头、脸或者抱在怀里亲亲等,都可以使孩子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夸夸孩子。
如:“看,你的衣服多漂亮”,“声音真响亮”,“自己走着进来,真棒”等,这些都会让幼儿感觉到老师亲切、慈爱、喜欢他,不安全感就会消除许多,心情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2. 游戏放松。
幼儿初上幼儿园,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胆怯,一日生活不知所措。
对此,教师可采用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帮助他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放松幼儿的紧张情绪。
如:教师可组织“旅游团”的游戏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厨房、和室外大型玩具等,教师以导游小姐的身份告诉幼儿,这是什么地方?这些可以做什么?小朋友每天在这里可以做什么?等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中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通过玩“打电话”、“猜猜我是谁”、“找朋友”等有趣的游戏让幼儿互相熟悉,互相沟通,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身处新环境下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焦虑的情绪也可以得到缓解。
3. 活动转移。
根据幼儿注意不稳定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特点,幼儿入园初期,教师可精心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他们陶醉在这些精彩的活动中以消除与亲人的分离和陌生环境所带来的孤独感。
如:教师可以给他们讲好听的故事,引导孩子玩电脑游戏,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带他们到户外玩大型玩具,组织他们玩有趣的“开火车”、“拍皮球”等游戏,这些都可以吸引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活动中,忘掉心中不愉快的事情。
4. 合理释放。
研究表明,新入园的孩子与亲人分离产生紧张。
焦虑、恐慌、不安等不良情绪是孩子的正常表现,教师要正确对待,对那些极度不适应哭闹不止的孩子不要指责,而是要找出适合孩子的发泄方式让他们把心中的不愉快释放出来,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对于那些哭闹不止而哄劝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师不妨把他抱在怀里让他哭一阵,这样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平静下来。
浅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

浅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的入园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对于一些新生入园的孩子来说,与家长的分离往往会引发焦虑情绪,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
如何缓解新生入园的分离焦虑,成为了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良好的入园环境在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温暖、舒适、有爱的入园环境。
这需要幼儿园提供舒适的教室和休息场所,增加各类玩具和游戏设施,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家长参与入园活动,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家长的存在,从而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二、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孩子适应入园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新生入园的孩子来说,老师的关爱和呵护是他们最需要的。
幼儿园需要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照顾。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老师要与孩子建立亲近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善意,从而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三、制定个性化的适应方案每个孩子的性格和适应能力都不同,而且他们在面对新环境时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幼儿园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适应方案,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入园生活。
一些孩子可能需要家长的陪伴,可以安排家长在孩子上学的前几天适当待在教室内陪伴孩子;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可以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慢慢引导他们融入集体生活;对于一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可以增加活动的项目和时间,让他们消耗过多的精力,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四、注重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缓解新生入园分离焦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幼儿园应该注重对孩子的情感的引导和塑造,使他们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并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针对分离焦虑的问题,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绘本等形式,引导孩子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减少分离焦虑的发生。
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缓解策略

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缓解策略当小孩子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时,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况。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与主要照顾者分离时,出现强烈的不安或恐惧情绪的现象。
那么,应该如何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呢?1. 给幼儿以安全感在幼儿分离焦虑期间,照顾者的陪伴和安慰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时,家长应该选择一个完整的时间通知幼儿,不要匆忙送他们进入幼儿园。
在送幼儿上学时亲自陪伴、安慰和祝福,告诉幼儿自己会回来接他们,给幼儿充分的安全感。
2. 分离前的适应训练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家长应该为幼儿进行适应训练。
可以先让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下参加短暂的活动,与老师建立起亲密的关系,逐渐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并且要充分对幼儿进行心理暗示,让幼儿认为幼儿园是一个充满趣味且安全的地方。
3. 营造亲近感幼儿在幼儿园教室里不认识任何人,熟悉他们的工作伙伴将有助于产生安全感。
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与孩子们亲近和交流,如播放音乐、讲故事、玩游戏,以及观察并赞美孩子们的优点和长处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到自己不孤单,并且有人关注自己的状况。
4. 推动幼儿积极参与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应该为他们安排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积极参与,制造适合孩子们玩耍的活动场所,以帮助幼儿消除分离焦虑。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感,促进幼儿之间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5. 教会幼儿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分离技巧在花费时间建立新关系和渐进式适应的同时,教会幼儿一些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分离技巧,以帮助他们缓解分离焦虑。
这些信号可以是幼儿园的环境、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建筑关系,或是老师们与家长的沟通方式等等。
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学会分离的技巧,增强其自我调节的能力。
最后,对于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家长和老师应该理解该阶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耐心的关爱和慢慢引导孩子适应到幼儿园生活中,目的是降低幼儿的焦虑和障碍,积极的建立一个健康、快乐的适应阶段。
有效缓解新入园幼儿焦虑的对策研究

42B06/2018不一的木板搭成的滑梯和秋千,给孩子们带来了爬高和上下眩晕的刺激。
户外草地上用绳索和树枝搭成的一定高度的桥索,更让孩子们有了挑战自我胆识的快感和刺激。
嬉乐园“沙池走田埂”的游戏,从较宽的到窄的“田埂”走,再到负重走“田埂”、花样走“田埂”,难度逐渐递增,能力弱的幼儿就单独走“田埂”,而“吃不饱”的幼儿则选择高难度的跑“田埂”、挑物过“田埂”。
嬉乐园的迷宫里,将绳子系在崎岖小道的两棵树中间,孩子们对于不同高度的绳子会选择不同的应对策略,高的绳子幼儿会跨跳过去,矮的绳子幼儿会匍匐着爬过去等,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游戏极限需要,幼儿在种种挑战性的嬉乐游戏中,发展技能,感受自信。
四、 嬉乐游戏的乡土多变性嬉乐园的自然环境,使孩子们的游戏充满了无穷的变化。
即使是一块平静的泥土地,土砖砌成的战壕,泥土堆成的土坵,树枝搭成的小桥……孩子们也能在这里玩出花样,玩出精彩。
瞧,此刻的孩子们正在过把“打仗瘾”呢!“不许动,举起手来,快投降”“趴下,匍匐前进 ,快趴下,快卧倒”“快躲到战壕里去”“哈哈,我瞄准啦,射击”……小山坡上传来一阵阵的吆喝声和欢笑声,孩子们戴着麦秸秆编成的草帽,端着芦苇绑成的枪支,披着树叶串成的披风,个个都像神气的小战士,孩子们天真的表演,完全沉浸在角色中,神奇的“解放军战斗”游戏就这样在嬉乐园正式打响了。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大自然中有了新发现之后,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创造出更多、更好玩的游戏,孩子们在农田里看到了稻草人,兴奋极了,自己也想做一个,于是大家就地取材,就在嬉乐园里生成了户外嬉乐游戏——“稻草人的畅想”,孩子们发现了含羞草的秘密,一起模仿起了含羞草,跳起了舞蹈,嬉乐游戏——“会跳舞的草”又应运而生了。
嬉乐园春有奇花、夏有绿荫、秋有果实、冬有冰雪,四季有交替,早晚有变化,小草的生长、花儿的开放、蝴蝶的飞舞、树叶的飘落……都是幼儿嬉戏时的最好伴侣,幼儿每天的嬉乐游戏活动、探索操作活动便也由此而丰富多样,嬉乐园里的游戏场景千奇百态,玩法五花八门,永无停歇。
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方案及措施

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方案及措施
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方案及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入园前,家长应该积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同时,家长也应该向幼儿传递积极的情绪和态度,鼓励幼儿勇敢面对入园的挑战。
2.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入园前,家长可以带幼儿到幼儿园参观,让幼儿提前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和日常生活,减轻幼儿的陌生感和焦虑感。
此外,家长也可以与幼儿一起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帮助幼儿建立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和社交经验。
3.培养自理能力:在入园前,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穿衣、洗手等。
这样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轻焦虑感。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入园后,教师应该是幼儿的朋友和引导者,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5.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关注:在入园后,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从而减轻焦虑感。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及时采取措施给予帮助和支持。
6.积极鼓励和表扬:对于幼儿的进步和良好表现,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总之,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需要家长、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前适应幼儿园生活、培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给予幼儿足够的关爱和关注以及积极鼓励和表扬等多种措施,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焦虑感。
用心倾听、用爱安抚——帮助小班幼儿摆脱哭闹情绪

用心倾听、用爱安抚——帮助小班幼儿摆脱哭闹情绪【摘要】九月,又是一季入园月,对于很多新班教师又是一个辛苦的开始。
因为新班级里,有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入园,幼儿由家庭走向幼儿园,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幼儿从这一刻起,就迈出了家庭的狭小天地,而真正走进了充实灿烂的集体生活。
如何解决幼儿分离焦虑,灵活掌握应对策略,使幼儿能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已经是幼儿园和家长非常重视与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分离焦虑、哭闹情绪、倾听、安抚新班级幼儿面临着陌生环境对自己的挑战和冲击,他们的反应多数是哭闹,拼命地哭喊、尖叫,不让父母离开,无视老师的安慰,拒绝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或者会静静地坐在活动室的一角,默默地伤心流泪,不理不踩其他小朋友,也有的会拒绝进食。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幼儿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亲人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不安全感和害怕感的反应。
一、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现状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是依恋行为的转换型缺失依恋是每一个婴儿寻求与母亲或最亲近的人身体亲密接触的倾向。
在入园前,很多孩子一直都是由父母、祖辈抚养,然而,家长们的不同教养方式可以使幼儿产生不同的依恋类型。
1.回避型这类幼儿对母亲的在场或者不在现场影响不大。
母亲的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
这类幼儿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些人把这类幼儿称为“无依恋的幼儿”。
(二)反抗型这类幼儿每次将要和母亲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这样的幼儿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显得有点发怒的样子。
(三)安全型这一类幼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以为在母亲身旁。
二、我们教师的提前预防(一)幼儿入园前我们的准备1.与家长沟通教师沟通时应注意措辞,表达要准确、客观。
主要沟通内容有:了解幼儿的早期养育者及家庭育儿的情况、养育着的教育理念;告知幼儿园的基本生活情况,表示得到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在入托前调整生活作息;请家长向幼儿介绍幼儿园环境和带班老师,使幼儿形成初步的印象。
如何安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可编辑

如何安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可编辑安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是每个幼儿园老师必备的技能。
由于离开家庭环境、与新的人和环境接触,新入园幼儿通常会出现各种情绪反应,例如焦虑、害怕、哭泣,甚至可能出现拒绝进入幼儿园的情况。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安抚和帮助新入园幼儿适应新环境,促进他们的情绪安定。
一、营造温馨的环境首先,我们需要为新入园幼儿营造一个温馨、有爱的环境。
在幼儿园的入学准备阶段,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参观幼儿园,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熟悉环境和认识一些新朋友。
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布置一些温暖舒适的角落,例如柔和的光线、舒适的坐垫、绘本角等,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舒适。
二、建立信任关系建立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幼儿园的第一天,我们需要主动与每个新入园的幼儿接触和交流。
可以通过主动与他们握手、微笑、问候等方式来表达友好。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幼儿园是一个有趣和安全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做游戏、学唱歌、画画等活动。
通过积极的亲和力和表达,逐渐建立孩子们对我们的信任。
三、给予适应时间适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孩子的适应时间不同。
所以我们需要给予孩子们足够的适应时间和空间。
在早上家长离开时,我们需要耐心的安慰哭泣的幼儿,并给予他们情绪支持。
在幼儿园的开始阶段,我们可以安排一些适应活动,例如认识新朋友、玩游戏、观察花园中的小动物等,帮助孩子们渐渐适应新的环境。
四、个别关怀对于情绪较弱的新入园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更多的个别关怀。
当他们出现焦虑、害怕或不安的情绪时,我们可以选择与他们坐在一起,倾听他们的话语,人为地成为他们的朋友。
并适时地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肯定,例如表扬他们的勇气和进步。
这样一来,幼儿会感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心,从而渐渐放松情绪,并建立起对幼儿园的信任。
五、与家长积极沟通与家长的沟通是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孩子入园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面对面的交流和书面沟通等方式,了解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兴趣。
简述处理幼儿入园情绪的具体方法

简述处理幼儿入园情绪的具体方法
1. 提前适应:在入园前适当提前适应,可以让幼儿逐渐适应新环境,减少入园时的不适应感。
2. 建立信任: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可以减轻他们的不安情绪。
3. 温馨告别:在幼儿入园时,家长应该给予温馨的告别,让幼儿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同时也要让幼儿知道自己的离开是暂时的。
4. 创造愉快的氛围:在幼儿入园时,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创造愉快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入园的乐趣。
5. 适当安慰:在幼儿入园时,如果出现不安情绪,家长和老师应该适当安慰,让幼儿感受到支持和关爱。
6. 建立规矩:在幼儿入园后,应该建立一些规矩和制度,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受到限制,同时也要让幼儿知道这些规矩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和健康着想。
7. 鼓励互动:在幼儿入园后,应该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友谊的温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缓解新入园幼儿的情绪
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如园前一天还生活在熟悉温暖的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宠爱,而到幼儿园后,却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和教师,尽管大部分孩子在入园前来幼儿园玩过,也见过教师,但毕竟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的。
因此,幼儿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稍不如意,就会发脾气、大喊大叫、哇哇大哭。
新入园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实践中,我觉得,用爱缓解新入园幼儿的情绪最有成效。
一、爱抚慰新入园幼儿中反应强烈的幼儿。
在新如园的孩子中,任性倔强的孩子反应特别强烈,表现为告别时大哭大闹、情绪急燥、试图用最夸张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议。
对于这类幼儿,我总是先抱抱他们,跟他们说说话,和他一起玩喜欢的玩具,转移其注意力,给他机会让他在小朋友面前表现,使其感到被重视、被接纳、被欣赏,从而消除对教师的敌对情绪。
记得有一名叫杨佳潼的小朋友,父母在外地工作,自幼在姥姥家生活,在孩子入园前的家访中了解到,孩子曾跟随父母去过当地的幼儿园,去了七天,哭闹了七天,结果孩子上火生病,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吓得父母不敢再送他入园,便又送回姥姥家。
他姥姥对孩子的再次入园非常恐惧忧心忡忡。
我便帮他分析原因:孩子自小与姥姥、姥爷、阿姨生活在一起,与父母接触很少,刚到父母那儿,便被送去了幼儿园,在幼儿园一去一整天,中午在园吃饭,孩子面对陌生的家庭、陌生的幼儿园、陌生的老师,从许多人围着他转,变成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要说是2周岁半的孩子,即便再大点的孩子也很难适应。
可现在孩子在我们这儿入园,离姥姥家近,家里人多可以先晚点送早点接,可以提前到幼儿园玩,熟悉环境、熟悉老师,消除孩子的恐惧感。
家长在我的劝说下,决定先试一试。
于是,她姥姥、阿姨经常带他到幼儿园玩,每次来玩,我都会和孩子说说话,陪他玩一会。
由于我家离他家比较近,当他在街上玩时,我便过去和他玩一会,慢慢地他会领着姥姥到我家门口说:“这是老师家。
”尽管这样在正式入园那天,他还是抱住姥姥的腿大哭大闹要回家,我发现他姥姥心软了,便悄悄地对她说:“孩子入园都有个过程,你不能带他回家,也不能留下来陪他,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依恋你,明天哭闹会更厉害,你放心吧,我会让他高兴起来的。
”他姥姥担心,叮嘱我:“我走后,如果孩子哭闹得厉害,一定给我打电话我来接他,可别再哭出毛病来。
”我答应着,把孩子强行抱过来,当姥姥走到门口时,我发现她用衣袖偷偷地擦眼泪,我抱着又哭又踢的孩子坐下来,一边抚摸着他,一边跟他说着一个个我俩熟悉的话题。
慢慢地,孩子的腿不踢了,哭声小了,一会儿哽咽着对我说:“老师,你送我回家吧!”我说:“你瞧,小朋友都没有回家,长大了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一起玩,这样的孩子大人才喜欢。
”我又指着他手里的玩具枪说:“哎呀,小朋友看佳潼的这把枪可真漂亮,可怎么玩呢?你能教教老师和小朋友吗?佳潼求求你,快教教我们吧!”他噘着小嘴巴,打开开关玩了起来,玩了一会儿,又想起姥姥来了,一边哭一边喊:“姥姥,
快来接我吧。
”看到孩子这样,我便抱着他,领着其他孩子到荡船上玩,我一边推着荡船一边唱着歌谣,中班的也跑来和我一起推一起唱,孩子的哭声止住了,一会我又带他们玩滑梯、骑木马,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他也加入了孩子们的行列。
可当他发现姥姥来接他时,“哇”的一声哭开了,我把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如实反映,请家长放心,孩子很快会适应的。
第二天入园时,只喊了几声,等看不到家长的影子时便不哭了,和我玩了起来。
玩了一会儿,我看到孩子的情绪稳定了,边引导他到玩具区和小朋友一起玩。
没想到这么难缠的小家伙,两天便不哭闹了,而且还成了我家的常客。
二、用爱关注新入园幼儿中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
在新入园的孩子中总会有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想家和焦虑时,没有强烈的表现,而是安安静静地边玩边噙着泪花。
对于这类孩子,我会多拥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轻声细语的与他们交流。
这类孩子,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时间要比反应强烈的幼儿的时间长,需要教师耐心长久地引导。
记得我教过一个教孙晓龙的男孩和一个叫刘全全的女孩,两家是领居,自小一块玩,又一起入园。
入园后,没有大哭大闹,想家的时候,两人手拉手脸对脸掉眼泪,我一哄便不哭了。
入园几天后,孩子们非常喜欢和我玩,和我游戏,只有他们俩总是在离我和小朋友较远的地方,不玩也不说话,这儿蹲一会儿,那儿站一会儿,让人觉得非常孤单、非常可怜。
针对这种情况,一有时间,我便带着他俩坐荡船、滑滑梯、玩玩具。
刚开始,他们连滑梯都不肯上,我只能将他们抱到滑梯上面,轻轻一推滑下来,我抱一次,滑一次,你不抱他们不玩。
我尝试着让活跃的孩子带他俩玩,他们不肯;让大班的孩子带他们玩,他们不去;而且他俩从不分开。
我左思右想,决定让他们分开试一试,我先将他俩的座位调开。
户外活动时,我有意领其中一个去玩,而另一个让能力强的孩子带着玩,刚开始,俩人在不同的地方,也用目光寻找对方,看不到对方就不玩,久而久之,他们不再用目光寻找对方了。
一年来,我经常与他俩交谈,比如你今天玩什么了?家里有了什么事?你喜欢谁?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等等,每当孩子与我交流时,我都会拉着他们的小手,笑盈盈地听他们说,慢慢地两个孩子能跟小朋友讲话了,能参加班里的活动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地游戏了,有时,还会偷偷跑到我的身后,拽拽我的衣服,摸摸我的腿,每当这时,我都会笑着抱抱他们。
多年过去了,小女孩的妹妹来到我的班上,她妈妈告诉我:“我家全全到现在总提起你,还说她妹妹能跟赵老师教该多好啊。
”我从没想到,我只教了她一年,她对我却有那么深刻的印象,可见不管对什么样的孩子,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三、用爱接纳新入园的每一个孩子。
新生入园时,总有一些入园时情绪非常好,能礼貌的和家长告别,游戏时表现也很积极,中途可能会想家,教师一去鼓励和安慰马上会好。
对于这类幼儿,我并没有因为他们情绪好而忽略他们,不哭不闹的孩子同样需要爱。
每当他们入园时,我都会亲切地与他们顶顶额头或亲亲他们的小脸或摸摸他们的头,并微笑地说一句“你真棒”,笑意很快挂在他们的脸上,有的孩子会告诉大家:“老师亲我了!”“老师表扬我了”。
新入园的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因大小便弄脏裤子的事时有发生。
由于孩
子对教师还存着一定的不信任感和恐惧感,发生这种事情,大部分孩子都不会主动告诉老师。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观察、正确引导,努力把握机会,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在处理这种事件时,教师的恼怒或呵斥,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感和紧张感,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
因此,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时,我会温柔亲切地对孩子说:“穿着这样的衣服多不舒服呀!来,老师帮你洗一洗、换一换。
”在给孩子擦洗身体时,我会边擦边说:“你这么小,弄脏衣服没关系,大哥哥大姐姐小时侯也这样,不过以后一定要告诉老师,咱换一换,干干净净多好呀!”对于主动告诉老师的孩子,我会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进行表扬。
我想:教师用温和的语言,微笑的眼神,关切的目光,一定会使幼儿的情绪放松,让孩子体验到教师对他的爱,让他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亲。
从家庭生活不如幼儿园生活,是小班幼儿生活中的一大转折,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天我都会和孩子谈心,你是怎样来幼儿园的?你今天有了什么高兴事等等;每天我都会给进步的孩子一个小“奖品”作为奖励;每天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游戏,逗他们开心,在孩子中间,我觉得自己也象个孩子。
慢慢地,孩子门也愿意把自己的秘密、新鲜事、高兴事告诉我,让我分享他们的快乐。
由于我跟孩子们住在同一个村子,孩子们特别喜欢到我家串门,尽管这会占去去许多休息时间,但我打心眼里高兴,因为我接纳了孩子们,孩子们也接纳了我。
在我多年的幼教生涯中,感受最深的是:当好一名幼儿园老师,贵在心中有爱,要带着一颗爱心去迎接孩子,用爱打开孩子的心扉。
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孩子就一定能感觉到。
新入园幼儿的那种恐惧紧张的情绪更需要我们用爱来缓解、来宽慰,让我们用爱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