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6章:机械振动机械波

合集下载

2012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8章:电场

2012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8章:电场

第八章电场◆【三年高考】一、选择题1.原书P57第7题2.原书P57第5题3.原书P57第6题4.原书P58第8题5.原书P58第9题6.原书P58第10题7.原书P56第1题8.原书P56第2题9.原书P56第3题10.原书P57第4题11.原书P58第11题12.原书P59第12题13.原书P59第13题14.原书P59第14题二.非选择题15.原书P60第19题16.原书P60第20题17.原书P61第22题18.原书P61第23题19.原书P61第24题20.原书P61第25题◆【规律点睛】考点突破:1.电场问题历来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内容抽象,综合性强,概念多:库仑定律、电势、电势差、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等等,而且电学内容与力学综合在一起的问题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而且电与力的综合题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常见的题型除选择题和填空题外,而且基本上都是以大型的综合计算题形式出现的,并且基本上压轴题,所以解决好力电综合题是物理高考的成败关键。

2.题目的特点是:基本网络了力学中基本规律而且又包括了电学中的基本知识点,力学中的匀变速直线,加上了受恒定的电场力作用,同样是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运动;力学中的平抛运动,到电场中演变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更是把力学和电学两部分内容综合性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3.各知识点的要求:(1)库仑定律.是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电场的基本知识都是由库仑定律展开的.对于该知识的复习要把握:一是与受力分析相结合,二是更应该理解库仑定律包涵的丰富的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2)电场及其性质.电荷周围存在着电场.电场对放在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用电场强度来描述电场力的性质.要能正确理解场的物理意义.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引进了电场线和等势面这一理想化模型.要注意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电荷的运动方向与电场线切线方向的关系.电场力使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对电荷做功,电场具有能量,用电势来描述电场能的性质,判定电荷电势能的变化,要与电场力做功紧密地联系起来.(3)电场中的导体.处在外电场中的导体中的电荷,在外电场力的作用下,电荷重新分布,出现感应电荷,当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外电场的合场强为零时,处于静电平衡,本知识点删除后只保留了静电屏蔽,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没有再现,但是要注意到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屏蔽等以后的高考有可能会考到.(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电场与力学结合的题目,是出题的热点,该知识点还会与以后的磁场内容结合,是重点考查学生对类平抛运动、空间想象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而这两个知识点本来就是重点、难点,所以结合到一起,难度进一步加大。

2008年天津高考理综物理精校版(含答案)完整版.doc

2008年天津高考理综物理精校版(含答案)完整版.doc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 .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C .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D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15.一个氡核Rn 22286衰变成钋核Po 21884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

1 g 氡经过7.6天衰变掉氡的质量,以及Rn 22286衰变成Po 21884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A .0.25g ,α粒子B .0.75g ,α粒子C .0.25g ,β粒子D .0.75g ,β粒子 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 .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 .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D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17.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 。

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 1,输入功率为P 1,副线圈的电流为I 2,输出功率为P 2,当R 增大时A . I 1减小,P 1增大B . I 1减小,P 1减小C .增大,P 2减小D . I 2增大,P 2增大18.带负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该电场可能由 A .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B .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C .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D .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19.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C.重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
D.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重力做的功相等
4.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合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B.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
C.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
D.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
8.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
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
B.M点的电势小于N点的电势
C.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
7.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b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
14.(10分)
(1)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受到大风大浪冲击时,为了防止倾覆,应当改变航行方向和,使风浪冲击力的频率远离轮船摇摆的.
(1)如图所示,把一块洁净的玻璃板吊在橡皮筋的下端,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如果你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必须用比玻璃板重力的拉力向上拉橡皮筋,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的分子间存在作用。
(2)往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现象,是由于分子的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的方向进行的。

2008高考预测最后一卷--物理部分

2008高考预测最后一卷--物理部分

2008高考预测最后一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①n U 1023592+→11385495383Xe U x ++ ②221H x +→n He 1032+ ③23892U →323490Th x +④He Mg 422412+→42713Al x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x 1是中子B .x 2是质子C .x 3是α粒子D .x 4是氘核15.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由状态A 变为状态D (如图线所示),这个过程中( )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B.气体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C.气体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D.气体对光的折射率将变小,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16. 2007 年3 月26 日,中俄共同签署了《 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一火卫一合作的协议》,双方确定于2008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

“火卫一”就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 .绕火星1周需7h39min ,若其绕行轨道可简化为圆形轨道,则由以上信息不能确定的是( ) A A .火卫一的质量 B .火星的质量C .火卫一的绕行速度D .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17 . 横截面为三角形、两种材料拼接而成的斜面体,BD 界面平行于底边CE ,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

已知小物体P 从A 静止沿左侧面下滑加速至B 点匀速到C 点,所用时间为t 1、合外力对P 做功为W 1、摩擦力的冲量为I 1、支持力的冲量为I 2;若该小物体从A 点沿右侧面下滑,所用时间为t 2、合外力对P 做功为W 2、摩擦力对P 的冲量为I 3、支持力对P 的冲量为I 4,则下列判定不正确...的是( ) A .t 1>t 2 B .I 1>I 3 C .I 2>I 4 D .W 1>W 218. 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U A 、U B ,则( )A .E A = EB B.E A <E B C.U A = U B D.U A <UBxv19.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实验08年高考全国I理综22.(18分)Ⅰ.(6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

(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Ⅱ.(12分)一直流电压表,量程为1 V,内阻为1 000Ω,现将一阻值为5000~7000Ω之间的固定电阻R1与此电压表串联,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为求得扩大后量程的准确值,再给定一直流电源(电动势E为6~7 V,内阻可忽略不计),一阻值R2=2000Ω的固定电阻,两个单刀开关S1、S2及若干线.(1)为达到上述目的,将答题卡上对应的图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2)连线完成以后,当S1与S2均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90 V;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70 V,由此可以计算出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为V,电源电动势为V.08年高考全国II理综22.(18分)(1)(5分)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mm。

(2)(13分)右图为一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图。

该实验可用来测量特测电阻R x的阻值(约500Ω)。

图中两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内阻都很大。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电阻箱,使它的阻值R0与待测电阻的阻值接近;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调到最右端。

2008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2章:力

2008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2章:力

第二章力◆【三年高考】一、选择题1.原书P9第1题2.原书P9第2题3.原书P9第3题4.原书P10第5题5.原书P10第6题6.原书P9第4题◆【规律点睛】考点突破:1.力的概念是力学的基础,理解力的概念是对物体受力分析的关键,而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又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中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虽然高考中单独考查受力分析的不多,但是在解决力的合成和分解时、解决受力平衡时、运用牛顿定律时、运用动量和能量求解问题时,等等都会有受力分析的问题,所以说此知识点是物理学的重中之重。

2.本专题在高考中的考查形式和出题的特点:本知识点的内容单独在高考题中出现的不是很多,纯的受力分析问题出现都是小题目较多,一般是选择题,别的出现形式基本上都是结合在与其它的知识点相综合的题中,特别是受力分析,基本上说可以渗透到高中物理的每一章节,与牛顿定律、动量、动能结合,不仅在力学中,而且与电磁学内容综合的题也是高考的必考题材。

3.知识点的要求: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中的摩擦力是高考题中必考的内容。

方法攻略: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正确理解力的概念是能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的基础,无论是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还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均是对学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进行考查的出题点。

为了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常用的方法有:1.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质点受力问题时,当它们的加速度同同时,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这称为整体法;如果涉及到其中某一个质点受力问题时,再从中隔离出来的方法称为隔离法。

通常从分析受常见的三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开始直到分析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求加速度、求合外力的功、合外力的冲量等等,整体法和隔离法,无论是在力学里还是在电学中都是最为有效的方法,2.力的正交分解法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指把一个力垂直在分解在两个方向上的方法,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求它们的合力时,可以先将各个力在规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正交分解,分解到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上,然后再分别求各个力的X分量和Y分量的代数和F x和F y,合力F的大小F=都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0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doc

0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doc

08届高三物理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一、单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该图片,则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 -t 图象的是2.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t v a ∆∆=,当t ∆非常小,tv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C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3.紧靠在一起的线圈A 与B 如图甲所示,当给线圈A 通以图乙所示的电流(规定由a 进入b 流出为电流正方向)时,则线圈B 两端的电压变化应为下图中的4.物体在一个不为零的向上的提力作用下参与了下列三种运动:匀速上升、加速上升和减速上升.关于这个物体在这三种情况下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 .匀速上升机械能不变,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B .匀速上升和加速上升机械能增加,减速上升机械能减小C .三种情况下,机械能均增加D .由于这个提力和重力大小关系不明确,不能确定物体的机械能的增减情况甲 乙5.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行第六次大提速。

列车提速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增加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

已知列车所受阻力与车的速度成正比,即kv f =(k 为比例系数)。

2008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9章:恒定电流

2008届全国最畅销精品书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考物理分册原书修订稿-09章:恒定电流

第九章恒定电流◆【三年高考】一、选择题1.原书P71第1题2.原书P71第2题3.原书P71第3题4.原书P71第4题5.原书P72第6题6.原书P72第5题二.非选择题7.原书P73第11题8.原书P73第12题9.原书P73第13题10.原书P73第14题11.原书P74第15题12.原书P74第16题◆【规律点睛】考点突破:1.本专题内容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两部分,基本概念多: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电功率、电动势、交变电流的峰值、有效值;基本规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基本性质、变压器的变压比,历来高考命题集中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交变电流的有效值等等,针对本专题特点,解题应该从做好以下几方面:2.各知识点的要求:(1)基本概念.描述电路特征的物理量有: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电动势、电功、电功率.要理解这些概念的物理含义,会用测量仪表进行测量,能正确地、熟练地计算有关物理量。

(2)基本规律.有电阻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要理解这些定律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条件.如用Q=I2Rt计算电热,只适于纯电阻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U/R是指对同一段电路而言;全电路欧姆定律的不同表达公式及公式中各量的物理意义等。

(3)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基本规律的掌握,都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中体现出来.近十年的高考,考查的重点一般不放在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辨析方面,而是重在对这些知识的应用.要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能正确进行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等物理量的计算.电路计算的方法较多,应当总结、摸索较简捷的方法.串联、并联电路无须搞得太复杂,会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分析计算即可.要注意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的处理,电路中某一段电路结构变化引起的电压、电流变化,要注意电容器与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4)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的构造及使用.要知道这些仪表的构造,会使用这些仪表进行测量,会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用合适的量程,会正确读数.要特别注意会正确使用欧姆表.电路测量是一种实际的操作能力,高考中与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相关的题目占有较大的比例,且大多数都出现在实验题中,要想能正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充分熟练地掌握电路串联和并联的二个特点和三个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机械振动机械波◆【三年高考】一、选择题1.原书P44第3题2.原书P44第2题3.原书P44第1题4.原书P45第5题5.原书P45第6题6.原书P44第4题7.原书P45第11题8.原书P45第8题9.原书P45第7题10.原书P45第9题11.原书P45第10题二.非选择题12.原书P46第14题◆【规律点睛】考点突破:1.本专题研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简谐运动,以及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包括的章节内容有:机械振动,简谐波,波的特有现象,超声波,多普勒效应,电磁波等等,该专题的知识点在高校的普通物理学中还要进一步学习,电磁波的内容又是现代通讯中的载体,所以也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知识考点。

针对本专题的特点,解题时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有:2.知识点的要求: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来理解简谐振动过程中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理解位移的方向:由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的位置,由此可见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反的。

又因回复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所以:F=-kx;回复力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不是一新的力,可以是一个弹力、静摩擦力或重力的分力等。

如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的切向分力,不是重力和摆线拉力的合力;明确受迫振动的周期和物体固有周期之间的关系,机械波必须在介质中传播,单摆的周期公式等有关问题;波的两种图象结合波的传播是高考中常考到的内容。

方法攻略:1.“微平移法”“迎着波走法”;要将两种图像加以比较、区别及了解之间的联系,两种图像形式相似,但物理意义完全不同,振动图线研究的是一个孤质点在不同时间离开平衡位置的运动规律,而波动图像研究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在同一时刻的运动规律。

只有深刻理解了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才可能对某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由振动图线上直接可读出周期和振幅,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由此可确定某一时刻质点的运动方向,振动图线不是质点运动的轨迹;由波的图线可直接读出波长和振幅,在传播方向上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在确定了波的传播方向后,会判定在此时刻各质点的运动方向,反之,已知某一质点的运动方向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判定方法很多,如:“微平移法”“迎着波走法”,只要熟练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就可以了。

2.熟练掌握波速、波长、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3.培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周密的思考问题的素质。

本章中可给定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它可能有两个传播方向。

有诸多可能的传播距离,有诸多可能的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等。

呈现多解的特点,学生易漏解。

4.注意新增知识点和联系实际的热点,例如:多普勒效应是近来高考大纲中新增加的内容,2004年江苏卷中出现了一个大的计算题,此类问题平时复习时也不要刻意去多编或者多找些怪题偏题来练,立足基础才是根本,以不变应万变。

特别提示:本专题在高考中命题率最高的是单摆的周期,波的图象,波速和波长频率关系的问题,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出现,试题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会考察多个概念或者多个规律知识点 ◆【两年模拟】 一、选择题 1.(2005年南通一模)声波属于机械波,下列有关声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列声波在各种介质中的波长是相同的 B .声波的频率越高,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C .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即它可以发生衍射D .人能辨别不同乐器同时发生的声音,证明声波不会发生干涉 2.(2005年黄冈一模)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 的M 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 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波长是4mB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C .质点Q (x=9m )经过0.5s 才第一次到达波峰D .M 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下 3.(2005年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与质量为m 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的A .B 间做简谐振动,O 为平衡位置,C 为AO 的中点,已知OC=h ,振子的周期为T ,某时刻物体恰经过C 点并向上运动,则从此时刻开始的半个周期时间内下列不可能的是( )A .重力做功2mghB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2C .回复力做功为零D .回复力的冲量为零 4.(2005年长沙一模)如图所示,一根张紧的水平弹性长绳上的a ,b 两点,相距14.0m ,b 点在a 点的右方,当一列简谐横波沿此长绳向右传播时,若a 点的位移达到正最大时,b 点的位移恰为零且向下运动。

经过1.00s 后a点的位移为零,且向下运动,而Bb 点的位移恰达到负最大,则这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 ) A .4.67m/s B .6m/s C .10m/s D .4m/s 5.(2005年南京二模)一个单摆,如果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为原来的12,则关于此单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C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D .频率改变,振幅改变6.(2005年上海二模)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1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 A .波长一定是4cm B .周期一定是4sC .振幅一定是2cmD .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 7.(2005年广东二模)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 和BD 是两块挡板,AB 是一个孔,O 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B .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C .如果将孔AB 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 .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 8.(2005年山东一模)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方向传播,如图甲所示,是t=1s 时的波形图,乙图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乙图可能是甲图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 )A .x=0处的质元B .x=1m 处的质元C .x=2m 处的质元D .x=3m 处的质元9.(2005年天津一模)已知平面简谐波在x 轴上传播,原点O 振动图线如图a 所示,t 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b 所示。

则t /=t +0.5s 时刻的波形图线可能是( )zzzzzzzzzzzzzzzzzzzzzzA B C D · O10.(2005年上海二模)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某同学由此图线提供的信息做出了下列判断:( ) ①t=0.2s 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 ②t=1.1s 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 ③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④摆球摆动的周期是T=1.4s A .①③ B .②③C .③④D .②④二.非选择题11.(2005年黄冈二模)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的半径为R ,圆弧底部中点为O ,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在O 正上方h 处的A 点和离O 很近的轨道B 点,现同时释放两球,使两球正好在O 点相碰。

问h 应为多高? 12.(2005年武汉一模)如图所示为波源O 振动1.5s 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部分质点振动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 在t=0时开始沿x 轴负方向振动,t=1.5s 时它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问:(1)y=5.4m 的质点何时第一次到达波峰?(2)从t=0开始至y=5.4m 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这段时间内,波源通过的路程是多少?1.1.11.11.213.(2005年长沙一模)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0.2s 后它的波形图线。

这列波可能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14.(2005年启东二模)如图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在空间传播的波形图线。

已知波是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4m/s ,试计算并画出经过此时之后1.25s 的空间波形图。

15.(2005年北京一模)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均沿x 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等,其中一列沿正x 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 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

这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均沿y 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哪些点?振幅最小的是x 为多少的哪些点?16.(2005年浙江一模)取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金属小球,如图甲所示。

把小球沿竖直方向拉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小球将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此装置也称竖直弹簧振子)。

一位同学用此装置研究竖直弹簧振子的周期T 与小球质量m 的关系。

他多次换用不同质量的小球并测得相应的周期,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用“· ”标示在以m 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的坐标纸上,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乙中给出的数据作出T 2与m 的关系图线(2)假设图乙中图线的斜率为b ,写出T 与m 的关系式。

(3)求得斜率b 的值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2005年山东一模)警车上的警笛,每隔0.5秒响一次,一个人坐在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警车行驶的汽车上,求此人在5分钟内听到声音的次数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20米/秒。

18.(创新题)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 1=10cm 和x 2=110cm ,处的两个质点的振动图线如下图所示,则质点振动的周期为多少?这列简谐波的波长为多少?10 -1◆【3·2看吧】中国古代在声学上的贡献中国古代音乐是世界文明中的一个宝库。

河南舞阳县贾湖村的骨笛,是公元前5000~前6000年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西周时期,见于《诗经》记载的乐器就有29种,其中频率固定的打击乐器有鼓、馨、钟、铃、(革兆)(摇鼓)等,调频弹拨乐器有琴、瑟,管类乐器有箫、管、埙、笙等。

《汉书·律历志》已将当时的乐器品种按质料分为八种:“土曰埙,鲍(木瓜)曰笙,皮日鼓,竹曰管,石日馨,金日钟,木日祝,丝曰瑟。

”从众多出土的古乐器中,引人注目的是编馨和编钟。

编馨是用特殊石头(如玉石)制成的具有若干固定音列的组合馨。

1950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的殷代大理石馨,82厘米×42厘米×2.5厘米,音色浑厚如铜;1970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楚国编馨25只,其形状已颇为规则,音域达三个八度。

编钟是由一系列铜制的钟挂在木架上的组合钟。

1978年在陕西扶风曾出土了西周的青铜编钟,1979年在湖北隋县的战国曾侯乙墓出土了公元前443年的编钟,一套共65件,总重2500余斤,总音域跨五个八度,12个半音齐全,音色优美,效果极佳,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冶金和乐器制造水平之高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