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菌类的生长条件-推荐下载
菌菇的生长条件

菌菇的生长条件
菌菇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它们需要特定的生长条件才能生长和繁殖。
以下是菌菇的生长条件:
1. 温度
菌菇的生长温度通常在15℃至25℃之间,不同种类的菌菇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金针菇和平菇适宜在20℃至25℃的温度下生长,而香菇则适宜在15℃至20℃的温度下生长。
2. 湿度
菌菇需要高湿度的环境才能生长,通常在80%至90%之间。
如果湿度太低,菌菇的生长速度会变慢,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在菌菇的生长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非常重要。
3. 光照
菌菇不需要光照来生长,甚至在光照下生长会影响它们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在菌菇的生长过程中,应该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4. 通风
菌菇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生长,因此通风非常重要。
通风可以保持适宜的氧气含量,同时也可以控制湿度和温度。
5. 培养基
菌菇的培养基通常是由木屑、麦秸、稻草等有机物质制成的。
不同种类的菌菇对培养基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培养菌菇时,应该选择适合该种菌菇的培养基。
菌菇的生长条件非常特殊,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培养基等条件。
只有在这些条件下,菌菇才能生长健康、品质优良。
因此,在培养菌菇时,应该注意这些生长条件,以保证菌菇的生长和产量。
野生菌生长条件

野生菌的生长条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菌类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野生菌生长条件:
1. 温度:野生菌的生长温度范围通常在10°C至35°C之间,但也有一些菌类可以在较低或较高的温度下生长。
2. 湿度:野生菌通常需要一定的湿度才能生长,但不同种类的菌类对湿度的要求可能不同。
一些菌类喜欢较高湿度的环境,如蘑菇,而其他菌类则可以在较干燥的环境中生长。
3. pH值:野生菌对于环境的pH值也有一定的要求。
不同的菌类对pH值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一些菌类可以在酸性环境中生长,而其他菌类则偏好中性或碱性环境。
4. 光照:大多数野生菌类并不需要光照来生长,它们通常在暗处或半阴暗的环境中生长。
然而,有一些菌类对光照有一定的需求,如光合菌类。
5. 营养物质:野生菌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其中最重要的是碳源和氮源。
不同的菌类对碳源和氮源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一些菌类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和氮源,而其他菌类可能对特定的有机物质有选择性。
需要注意的是,野生菌的生长条件可能因菌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具体的生长条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菌类来确定。
草菇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

草菇生长要求的环境条件1.温度:草菇属高温型伞菌,孢子萌发所需温度为25~45℃,以40℃为适宜,高于45℃或低于25℃均不能萌发。
草菇菌丝生长能适应的温度范围是20~40℃,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35~36℃,在这种温度下,菌丝生长最快。
在低于15℃或高于42℃的情况下,菌丝生长缓慢,10℃停止生长,5℃以下菌丝很快死亡。
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8~32℃,气温在27~32℃最适宜,24℃以下时,子实体难以形成。
在35℃以上高温下生长的草菇较早熟,并容易开伞,子实体较小。
2.水分:草姑喜欢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在高温高湿下才能出菇。
水分不足,当只有50%时,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难以形成,水分在65%以下时,子实体表面无光泽,且有凹凸不平的皱纹。
但水分过多,将引起通气不良,造成烂菇和死菇。
草堆含水量以75%左右为适宜,若低于60%或高于90%,皆不利于草菇的生长发育,空气相对湿度在菌丝生长阶段以80%为适宜,子实体发育阶段以85%--95%为适宜。
3.空气:草菇是好气性的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只需要少量通风,每天短时间通风换气即可,子实体发育阶段需较多的氧气,尤其是菇体快速发育时对新鲜空气的流通更为重要。
因菇体生长需大量的氧气,若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会使子实体生长受抑制。
所以,料堆水分不宜太多,草堆不宜太大、太厚;在菇场通风时,通气不能太快、太长,以免水分过分蒸发。
4.酸碱度:草菇适宜于在偏碱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菌丝正常生长的pH值在4--8,但以6.2--7.5为最适,菌丝生长旺盛,pH值在3以下,9以上时菌丝受阴,有报道草菇菌丝在pH值为12时仍能缓慢生长,所以在生产实践中最好将培养料的pH值控制在8左右,这样可有效地防止杂菌的污染。
草菇的子实体形成的适宜pH值为5.0~7.0。
5.光线:草菇的担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完全不需要光线,但散射光是促进子实体形成的条件之一,在黑暗中菌丝是不会形成子实体的。
绣球菌的五大生长环境条件,缺一不可!

绣球菌的五大生长环境条件,缺一不可!
1.温度
绣球菌属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在10~28℃,最适温度为20~23℃,当温度在10℃以下和30℃以上时停止生长,15小时后死亡。
原基形成温度在20~22℃,最适温度为17~19℃,当温度低于12℃时难以分化。
子实体发育温度在15~22℃,以18~20℃展片正常,菇体肥厚,产量高、品质优;低于10℃停止生长;超过26℃时子实体容易枯萎死亡,还会感染细菌性软腐病,即使原基出现也易死亡。
2.水分
绣球菌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65%。
菌丝生长阶段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
原基形成阶段要求提高到80%~85%,超过90%时对出菇不利。
子实体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应调至85%~90%。
采菇前湿度控制在75%~80%,含水量低有利于防止病害发生,并提升品质,延长产品货架期。
3.光照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才能保证绣球菌的形态正常、色泽良好。
长菇阶段每天需要800~1000勒克斯光照度,是所有菇类需光最多的品种,因此绣球菌又有“阳光蘑菇”之称。
4.空气
菌丝生长阶段需氧量较少。
原基形成和子实体发育期需
要充足的新鲜空气,菇房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600~1000毫克/千克,如果超标,则发育不良。
长菇阶段如通风不良,室内氧气不足,生长极慢,遇上高温高湿还会引起腐烂。
5.酸碱度
绣球菌宜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培养料的pH值控制在3.5~7.0,最适pH值为4.0~5.0。
蘑菇在什么环境下生长,附蘑菇的种类

蘑菇在什么环境下生长,附蘑菇的种类回答1、养分:蘑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通常主要来自于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
2、温度:菌丝的生长适温一般为18-20℃,子实体的生长适温为12-16℃,低于4℃则会造成生长停止。
3、水分:培养料的湿度以在55-60%为宜,如果太湿,容易造成菌丝和子实体死亡。
4、空气与PH值:应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为蘑菇提供充足的氧气,而培养料的PH值以在6.8-7.5为宜。
5、光照:光照不能太强,避免影响子实体的生长。
一、蘑菇在什么环境下生长1、养分(1)蘑菇在生长的过程中,一般主要是把培养料中的各类营养物质作为营养来源,以此来进行生长发育。
(2)蘑菇的培养料一般是由猪粪、牛粪、磷肥等各类物质组成的。
2、温度(1)一般可以将蘑菇的生长阶段分为菌丝生长以及子实体生长这两个阶段,且每个生长阶段对于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2)在菌丝生长阶段,温度一般以在18-20℃为宜,在子实体生长阶段,温度一般以在12-16℃为宜,若温度在4℃以下,菌丝和子实体一般均会停止生长。
3、水分(1)在蘑菇的实际栽培中,一般可以将培养料的湿度控制在55-60%。
(2)如果环境太干,一般会严重影响蘑菇的生长,如果环境太湿的话,便容易影响到空气的流通,使得菌丝和子实体逐渐死亡。
4、空气与PH值(1)因为蘑菇具有一定的好气性,在生长的时候,一般需要足够的氧气,因此在蘑菇的实际栽培种,需要定期的进行通风换气,确保有足够的氧气。
(2)在栽培的时候一般需要控制好培养料的PH值,一般以在6.8-7.5为宜。
5、光照(1)蘑菇一般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在实际栽培中,一般不需要接收光照,即便蘑菇处于绝对黑暗的环境中,子实体通常仍能保持原本的生长发育的状态。
(2)需注意,如果光线太强的话,一般容易对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二、蘑菇的种类1、金针菇(1)金针菇的菌肉颜色一般为白色,中央厚且边缘薄,菌盖的形状一般呈球形或者扁半球形且在表面有胶质薄层,在湿润的时候,一般会有粘性,它的子实体一般比较小且多数成束生长。
蘑菇生长需求

蘑菇生长需求
蘑菇生长需求
蘑菇是一种健康的日常食材,它以其独特的美味,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而受到欢迎。
蘑菇种植可以带来不少利润,但怎样才能让蘑菇生长良好,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呢?下面为您介绍蘑菇生长的需求:
一、气候
蘑菇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5℃-18℃之间,湿度要求在
70%-80%之间。
蘑菇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夏季它们对高温不耐受,易生霉变。
二、土壤
蘑菇对土壤要求较高,肥沃的森林土壤最佳。
土壤要求质地沙性质土壤,碱性或中性,pH6.5-7.5,最好是混合型,腐殖质含量高,养分含量充足,有机质含量大于2%,并且土壤要求有良好的通风性和蓄水性。
三、水分
蘑菇的生长对水分依赖性很强。
土里的水分必须充足,若土壤表面变焦,则应增加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以免影响生长。
四、养分
蘑菇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以便获得较大的收获。
将肥料添加到土壤中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使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从而使蘑菇生长良好。
五、照明
蘑菇生长最好的光照条件是全光照,因此应尽量保持土壤表面的干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照强度,以促进其生长。
六、空气
蘑菇喜欢干燥的空气环境,空气的湿度不宜太高,这会导致蘑菇生长缓慢或变得潮湿而变质。
本文介绍了蘑菇生长的需求,从温度、土壤、水分、养分、照明和空气等方面来进行,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让大家能有效地进行蘑菇的种植,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
蘑菇生长条件

蘑菇生长条件蘑菇是一种重要的食用菌类,广泛种植于全球范围内。
它能够在多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并且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因此被广泛地研究和利用。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蘑菇生长的条件。
一、温度温度是蘑菇生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蘑菇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蘑菇的生长速度会较快且质量也会较好。
当温度达到29℃以上时,蘑菇的生长速度会减慢,质量也会明显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好温度。
二、湿度湿度是蘑菇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理想的湿度范围是85%-90%。
如果湿度过低,蘑菇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并且易受到细菌和病毒侵袭,导致质量下降。
如果湿度过高,蘑菇的生长环境会变得过于潮湿,导致发霉等问题。
三、通风通风是蘑菇生长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蘑菇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供应,并且需要及时排除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因此,在蘑菇生长环境中,应该保持一定的通风,以确保空气流通。
四、光照蘑菇的生长并不需要强光照射,甚至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也能生长发育。
因此,在制定蘑菇生长的环境条件时,并不需要过于关注光照的问题。
五、培养基培养基也是影响蘑菇生长的关键因素。
蘑菇的培养基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不同种类的蘑菇需要不同的培养基,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蘑菇品种定制配方。
六、微生物株种不同的微生物株种也会对蘑菇的生长产生影响。
如果使用较为优质的微生物株种,能够提高蘑菇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因此,在蘑菇生长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株种。
综上所述,蘑菇的生长条件较为复杂,需要注意多种环境因素的控制。
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湿度调节、通风、培养基和微生物株种的选择,可以提高蘑菇的生长速度和质量,确保生产的蘑菇品质优良,供应充足。
食用菌生产技术 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食用菌与植物
食用菌与动物
食用菌与其他微生物
• 它们有些是友好相处,如食用菌的原料发 酵要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嗜热性的细菌 和放线菌等),使原料升温发酵。 • 有些是竟争对手,即通常说的“杂菌”, 如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等,可与 食用菌竟争营养和生存空间。
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菌
孢子
部分微生物
曲霉属
青霉菌落
五、酸碱度和PH值
• 培养料或基质中的酸碱度,对食用菌的生 长也有影响。 • 大多数食用菌和一般真菌一样,喜酸性或 中性环境,在酸性环境下适宜菌丝生长(pH 值多在3~8之间,最适pH值是5.5~7)。 • 少数喜偏碱性,如草菇PH值为7.5~8较适 宜 • 少数喜偏酸性,如竹荪PH值为3.5~6较适 宜
注意控制杂菌
• 这些对食用菌造成危害的其他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统 称为杂菌。 • 在食用菌制种、栽培及产品加工等过 程中都要注意控制杂菌。 • 关于杂菌的控制将在后面的章、节中 学习,在此不再详细介绍。
本节小结
• 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温度、 湿度、光照和氧气。简称“四大因子” • “四大因子”协调很重要。如浇水可调温 度和湿度;通风可调氧气和二氧化碳、温 度和湿度;遮荫可调光照、温度、湿度和 氧气。 • 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次要环境条件,如酸 碱度(PH 值)也要注意调节。 • 食用菌生长的生物环境,要利用有益的, 防止和防治有害的。
雨过天晴 空气清新
食用菌长的快!
本节思考题
• • • • • • • 1、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哪些? 2、温度怎样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3、温度影响食用菌的生长的原因? 4 、怎样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5、水分的功能怎样? 6、光照怎样影响食用菌的生长? 7、氧气怎样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如何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霉菌应该是喜好潮湿,好氧,适宜生长温度25-30℃
霉菌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
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
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
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
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应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
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霉菌的菌丝。
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
菌丝是一种管状的细丝,把它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很像一根透明胶管,它的直径一般为3-10微米,比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约粗几倍到几十倍。
菌丝可伸长并产
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
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把霉菌菌丝分成两种类型: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无隔膜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
这是低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有隔膜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
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
这是高等真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
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许多霉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和组织,这种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
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
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
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
不形成孢子但
主要通过芽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
目前已知大部分酵母被分类到子囊菌门。
酵母
菌主要的生长环境是潮湿或液态环境,有些酵母菌也会生存在生物体内。
生理
酵母营专性或兼性好氧生活,目前未知专性厌氧的酵母。
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来获取能量。
C6H12O6(葡萄糖)→2C2H5OH + 2CO2
在酿酒过程中,乙醇被保留下来;在烤面包或蒸馒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将面团发起,而酒精则挥发。
生殖
酵母可以通过出芽进行无性生殖,也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
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
一些酵母,如假丝酵母(或称念珠菌,Candida)不能进行无性繁殖。
酵母菌的生长条件:
营养:酵母菌同其它活的有机体一样需要相似的营养物质,象细菌一样它有一套胞内和胞外酶系统,用以
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细胞新陈代谢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水分:象细菌一样,酵母菌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细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极少的环境中生长,如蜂蜜和果酱,这表明它们对渗透压有相当高的耐受性。
酸度:酵母菌能在pH 值为3-7.5 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 值为pH4.5-5.0。
温度:在低于水的冰点或者高于47℃的温度下, 酵母细胞一般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
氧气: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水。
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
大肠杆菌是厌氧型的,只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将丙酮酸分解成乳酸.酵母在兼氧型的,在有氧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酒精乳酸菌在是厌氧的,在无氧条件下将丙酮酸分解为乳酸. 大肠埃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需氧和兼性厌氧,15—45℃均可发育,最适生存温度为37℃,最适pH为7.4—7.6。
在普通琼脂上生产良好。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
葡萄球菌对外界有较大的适应能力,如干燥的环境中存活几个月,对热的抵抗力比大多数致病菌强,它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若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液或葡萄糖更好,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
7.4,耐盐性强,在含10-15%的氯化钠培养基中亦能生长,故可用高盐培养基来分离葡萄球菌。
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
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菌体直径约0.8μm,小球形,但在液体培养基的幼期培养中,常常分散,细菌细胞单独存在。
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黄色)、白色葡萄球菌(S.albus)(白色)、柠檬色葡萄球菌(S.citreus)(橙色)。
S.aureus是各种脓疡(abscess)的病原菌,S.albus和S.citreus在人的健康体表上为半腐物营养型。
由于在普通肉汁培养基中能很好地发育,所以培养比较简单,但刚从动物体上分离的,对各种氨基酸和生长因子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烟酸、硫胺素的要求更为明显。
在自然界已发现许多介于S.aureus与S.albus中间型的种类。
(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
28~38℃均能生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4.5~9.8,最适为7.4。
在肉汤培养基中24小时后呈均匀混浊生长,在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时的菌落。
不同种的菌标产生不同的色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
色素为脂溶性。
葡萄球菌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有的菌株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也有不发生溶血者。
凡溶血性菌株大多具有致病性。
沙门氏菌常存在于动物中,特别是禽类和猪。
在许多环境中也有存在。
从水,土壤,昆虫中,从工厂和厨房设施的表面和动物粪便中已发现该类细菌。
它们可以存在于多类食品中,包括生肉,禽,奶制品和蛋,鱼,虾和田鸡腿,酵母,椰子,酱油和沙拉调料,蛋糕粉,奶油夹心甜点,顶端配料,干明胶,花生露,橙汁,可可和巧克力。
沙门氏菌属也是嗜温性细菌,在中等温度,中性pH,低盐和高水活度条件下生长最佳。
生长最低水活度为0.94。
兼性厌氧,对中等加热敏感。
同样,该菌属能适应酸性环境。
通过卫生以防止二次污染;蒸煮;巴氏消毒等控制。
正常家庭烹调,个人卫生可以防止煮熟食品的二次污染,以及控制时间和温度一般都能充分防止沙门氏菌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