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数据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关键信息项:1、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2、员工出勤率计算公式3、人力资源成本计算公式4、劳动法律法规相关内容5、社会保险相关法令规定6、薪酬计算相关法规要求11 员工离职率计算公式员工离职率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通常为:员工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 100%在计算离职率时,需要明确离职人数的统计时间段,以及期初和期末员工人数的准确数据。
111 离职人数的统计范围包括主动辞职、被辞退、合同期满不再续签等各种形式的员工离职情况。
但不包括因内部调动、休产假、病假等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员。
112 期初和期末员工人数的确定期初员工人数是指统计时间段开始时的在职员工数量;期末员工人数是指统计时间段结束时的在职员工数量。
12 员工出勤率计算公式员工出勤率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计算公式为:员工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 100%应出勤天数根据企业的工作制度和排班安排确定,包括正常工作日、法定节假日等。
121 实际出勤天数的统计实际出勤天数是指员工在统计时间段内实际到岗工作的天数,不包括请假、旷工等未出勤的天数。
122 请假类型的处理不同类型的请假,如病假、事假、年假等,在计算出勤率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应根据企业的规定执行。
13 人力资源成本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成本包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薪酬福利成本等多个方面。
131 招聘成本招聘成本=招聘广告费用+招聘人员差旅费+面试费用+入职手续费用等132 培训成本培训成本=培训教材费用+培训讲师费用+培训场地租赁费用+员工培训期间的工资等133 薪酬福利成本薪酬福利成本=工资+奖金+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福利费用(如节日礼品、员工活动经费等)14 劳动法律法规相关内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

给各位HR准备了100个必备的计算公式,让工作可量化,记得保存或分享给小伙伴!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HR常用基础公式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6、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7、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给各位HR准备了100个必备的计算公式,让工作可量化,记得保存或分享给小伙伴!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考勤常用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
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HR常用基础公式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给各位HR准备了100个必备的计算公式,让工作可量化,记得保存或分享给小伙伴!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十应聘的所有人数x 100% 。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十月平均人数x 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十月平均人数X 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十月初员工人数X 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十月初员工人数X 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十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X 100%考勤常用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十规定的月工作日X 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十当月总工作时数X 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十当天企业总人数X 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十当天企业总人数X 100%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十21.75天X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X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十21.75 天+8小时X 1.5倍X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十21.75 天+8小时X2倍X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天+8小时X3倍X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 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X 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X 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X 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X 100%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X 100%HR常用基础公式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4.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5.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X 100%6.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7.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8.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 (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9. 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 天 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 当月有效工作天x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成本效用评估公式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公式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10.11.12.13、14、15、16、17、 1、 2、 3、 4、 5、1、2、3、4、6、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公式1、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2、季工作日:250天十4季=62.5天/季/3、月工作日:250天十12月=20.83天/月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5、日工资:月工资收入十月计薪天数6、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X8小时)。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及相关法令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人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准确评估人力成本和绩效,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及了解相关的法令法规是必不可少的。
一、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1、员工离职率员工离职率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员工离职率=(离职人数 ÷(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 )× 100%例如,某公司年初有员工 100 人,年末有员工 120 人,全年离职人数为 20 人。
则离职率=(20 ÷(100 + 120)÷ 2 )× 100% ≈ 1818%2、员工出勤率员工出勤率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计算公式为:员工出勤率=(实际出勤天数 ÷应出勤天数)× 100%假设某员工应出勤 22 天,实际出勤 20 天,出勤率=(20 ÷ 22)×100% ≈ 9091%3、人均产值人均产值用于衡量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
公式为:人均产值=总产值 ÷员工总数如果某企业全年总产值为 1000 万元,员工总数为 100 人,人均产值= 1000 ÷ 100 = 10 万元/人4、招聘完成率招聘完成率体现了招聘工作的成效。
计算方式为:招聘完成率=(实际招聘人数 ÷计划招聘人数)× 100%比如计划招聘 50 人,实际招聘 40 人,招聘完成率=(40 ÷ 50)×100% = 80%5、培训覆盖率培训覆盖率用于评估企业培训工作的普及程度。
公式为:培训覆盖率=(参加培训人数 ÷员工总数)× 100%假设企业有员工 200 人,参加培训的有 150 人,培训覆盖率=(150 ÷ 200)× 100% = 75%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反映了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一)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一)引言概述: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之一,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评估,常常需要用到一些计算公式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人力资源常用的计算公式(一),包括员工流失率、人力成本率、劳动力生产率、员工满意度和人力资源回报率等五个重要指标。
正文:一、员工流失率1. 计算员工流失率是了解企业员工离职情况和保持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为:离职员工数/期末总员工数×100%。
3. 离职员工数是指某一期内离职的员工数量,期末总员工数是指该期末员工总数。
二、人力成本率1. 人力成本率是衡量企业用于人力资源的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能够评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 人力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人力成本总额/总成本× 100%。
3. 人力成本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用于雇佣和管理员工的总费用。
三、劳动力生产率1. 劳动力生产率是衡量员工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能够评估人员的工作效率。
2. 劳动力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产出总量/劳动力总数。
3. 产出总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总量,劳动力总数为相应时期内的员工总数。
四、员工满意度1. 员工满意度是衡量员工对企业和工作环境满意程度的指标。
2. 员工满意度的计算可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调查结果来得到定量指标。
3. 常用的员工满意度计算方法是:满意度指标总数/满意度评价指标数× 100%。
五、人力资源回报率1. 人力资源回报率是评估人力资源投资效果的指标,用于衡量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2. 人力资源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人力资源价值增值/人力资源投入成本× 100%。
3. 人力资源价值增值是指人力资源投入后企业获得的价值增长,人力资源投入成本是指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费用。
总结: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一),包括员工流失率、人力成本率、劳动力生产率、员工满意度和人力资源回报率等五个重要指标。
HR数据分析计算公式

HR数据分析计算公式1.人力资源报表计算公式人力资源报表是HR数据分析的基础,可以从中获取员工数量、离职率、人力投入与产出等关键指标。
常见的人力资源报表计算公式包括:-员工数=入职数-离职数-离职率=离职数/平均在职人数-平均在职人数=(期初员工数+期末员工数)/2-人力投入=员工工资总和+福利费用+培训费用+绩效奖金-人力产出=企业产值/平均在职人数2.员工绩效评估计算公式员工绩效评估是HR数据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
常见的员工绩效评估计算公式包括:-平均绩效=绩效总分/员工数量-绩效奖金=平均绩效*绩效工资系数-绩效工资系数=绩效等级对应的工资系数-绩效工资=员工基本工资+绩效奖金3.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员工满意度是衡量员工对企业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的满意程度,在HR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员工满意度计算公式包括:-平均满意度=所有员工满意度总和/员工数量-员工满意度总和=工资满意度+福利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职业发展满意度+上级领导满意度4.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员工流失对企业运营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员工流失成本计算公式包括:-员工流失成本=离职员工岗位的补充成本+离职员工培训费用+离职员工产生的业务损失其中,离职员工岗位的补充成本包括招聘费用、面试费用、入职培训费用等;离职员工培训费用包括培训成本和替代培训员工的成本;离职员工产生的业务损失包括业务流失、客户投诉等。
以上只是HR数据分析中的一部分常见计算公式,实际情况中,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和数据特点,也会有其他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HR数据分析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指标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优化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

人力资源管理必备100个计算公式给各位HR准备了100个必备的计算公式,让工作可量化,记得保存或分享给小伙伴!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考勤常用统计分析公式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
75天×当月考勤天数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
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
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
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培训统计分析公式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HR常用基础公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
*100%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期初人数+本月入职人数)
*100%
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
*100%
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式
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
*100%
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
*100%
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
*100%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月薪工资:月工资额
/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
/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资额
/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
*100%
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
*100%
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
*100%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五、HR常用基础公式汇总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人数+录用人数)*100%
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当月有效工作天*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生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六、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七、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划招聘人数*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
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八、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九、社保计算方式根据最新的养老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39 1.【新进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为离
职缺口补
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3. 【离职率】
(主动离
职率/淘
汰率=离
职人数/
在职总人
数=离职人数/(期初人数+录用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进入率+
离职率)/2
9.【离职率】=离
职人数/
((期初
人数+期
末人数)/2)10.【员工进入率】=报到
人数/期
初人数11.【关键人才流
失率】=
一定周期
内流失的
关键人才
数/公司
关键人才
总数12.【工资增加率】=(本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均工资)/上期员工平均工资13.【人力资源培训完成率】=周期内人力资源培训次数/计划总次数14、【部门员工出勤情况】=部门员工出勤人数/部门员工总数
性】=一
定周期内
实际发放
的薪酬总
额/计划
预算总额16.【人才引进完
成率】=
一定周期
实际引进
人才总数/计划引进人才总数
17.【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18.【员工增加率】 =(本期员工数—上期员工数)/上期员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