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_自然美__社会美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性和长度。 线的不同形态和组合可以 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如水平线表现平静、垂直 线表现崇高、曲线表现优 美等。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具有 二维空间的特征。面的不 同形状和组合可以形成不 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如 方形表现稳重、圆形表现 圆满、不规则形表现自由 等。
色彩是形式美中非常重要 的要素,具有色相、明度 、纯度三个基本属性。色 彩的不同搭配和运用可以 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心理效 应,如冷暖色调的对比、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等。
形是点、线、面等要素的 综合体现,具有三维空间 的特征。形的不同变化和 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如对称与均 衡、节奏与韵律等。
形式美的原则与运用
• 对比与统一:对比是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主题、强化视 觉效果;而统一则是将对比的双方进行协调,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运用中 ,要注意对比的强度和统一性,避免过度对比或缺乏对比。
•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图形或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图形或 物体与周围环境或其他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运用中,要注意比例关系的协 调和尺度的适宜性,避免失调或不合比例。
PART 04
艺术美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的 形态和内涵,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 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和情 感表现。
PART 05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 艺术美的关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四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都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审美活动中共同构成了 一个多元化的美学体系。
事物之美的分类

事物之美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
形式美与内在美:形式美指的是事物外在形态的美,如形状、色彩、线条等;内在美则是指事物内在的品质、精神、意义等的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自然美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美,如山水、花木、风景等;社会美则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美,如建筑、雕塑、艺术品等。
静态美与动态美:静态美指的是相对静止状态的美,如山水画、雕塑等;动态美则是指运动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如舞蹈、体育运动等。
直接美与间接美:直接美指的是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美,如视觉、听觉等;间接美则是指需要通过思考、想象等才能感受到的美,如文学、哲学等。
具象美与抽象美:具象美指的是形象具体的、描绘实物形态的美,如写实主义绘画等;抽象美则是指通过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美,如抽象艺术、现代设计等。
以上分类方式并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美的表现形式,而且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也会因为文化背景、个人喜好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大学美育十六讲教案

《大学美育》教案课程名称:大学美育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课时:3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的概念、美的形态和美的价值,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美育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生活质量。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内容:第一讲:美的概述1. 美的概念2. 美的形态3. 美的价值第二讲:艺术美的欣赏1. 艺术美的特点2. 艺术美的分类3. 艺术美的欣赏方法第三讲:自然美1. 自然美的特点2. 自然美的分类3. 自然美的欣赏方法第四讲:社会美1. 社会美的特点2. 社会美的分类3. 社会美的欣赏方法第五讲:生活美1. 生活美的特点2. 生活美的分类3. 生活美的欣赏方法第六讲:服饰美1. 服饰美的特点2. 服饰美的分类3. 服饰美的欣赏方法第七讲:建筑美1. 建筑美的特点2. 建筑美的分类3. 建筑美的欣赏方法第八讲:音乐美1. 音乐美的特点2. 音乐美的分类3. 音乐美的欣赏方法第九讲:绘画美1. 绘画美的特点2. 绘画美的分类3. 绘画美的欣赏方法第十讲:文学美1. 文学美的特点2. 文学美的分类3. 文学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一讲:舞蹈美1. 舞蹈美的特点2. 舞蹈美的分类3. 舞蹈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二讲:影视美1. 影视美的特点2. 影视美的分类3. 影视美的欣赏方法第十三讲:审美心理1. 审美心理的特点2. 审美心理的分类3. 审美心理的培养第十四讲:审美教育1. 审美教育的作用2. 审美教育的方法3. 审美教育的实施第十五讲:美的创造1. 美的创造的特点2. 美的创造的分类3. 美的创造的方法第十六讲:美育与人生1. 美育与个人发展的关系2. 美育与生活质量的关系3. 美育与道德情操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阐述美的各类形态及其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美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我们从远古时代的洞窟中所发现的岩壁画,到历代不同时期所创作出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形成的画作媒体,以及到现今的广告海报和前卫的数字化视觉媒体等知悉——“艺术”本身都随着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社会科技的演进而有所改变,并不断借着“艺术家”来诠释和展现各种不同的艺术类型、题材和媒体的创作力。
人们至今对美的定义还没有公认的定论今天我们展开一页页的艺术发展史,从远古的石窟岩壁上所勾勒出的人类生活形状,以致到了现今人们利用电脑描绘出的图象形状,都同样是展现出多样“视觉艺术”的风貌。
艺术家”借着其媒介的表现技法,用构图、线条、色彩、声音或文字等表现形式将自己的美学、情感和理念的内涵,通过艺术的活动来传递给具有共同经验的共鸣者。
美的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形态有三种,即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自然事物的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
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们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和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大自然给人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
比如朝阳晚霞、春花秋月、长河落日、园林田野等,都是自然美.大自然以其美景秀色,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精神享受,自然美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量,。
▲社会美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社会美直接体观人们自由创造,它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进步的实践要求和先进的理想具有一致性,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美和理想有着紧密联系。
社会美直接体观了人的自由创造,而自由创造联系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进步的思想包含着真和善。
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这是社会美的一个主要特征,常说的‘心是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美的。
社会美和自然美

阿尔塔米拉山洞壁画
旧石器时代遗物
宋元时期的山水画
第三章
社会美和自然美
(二)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
作为人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是为人们提供生 活资料的来源 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美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有一个 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形式美的问题
自然美的某些特征与人的性格品质相似
第三章
社会美和自然美
(三)自然美重在形式
自然属性虽然不是自然美的根源,但是由于自然美主要是
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因此,自然的某些
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它
是自然美形成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社会美和自然美
(三)自然美重在形式
不同的风景,都有它独特的自然特征,正是这种
独特的自然的特征,构成各自独特的美
人 体 美:介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 ,基本上属于自然美 人体美的实质 1、人体美主要通过人体的自然因素表现出来 2、以自然因素为基础构成的人体美,是劳动实践的产物 人体美的特征
1、首先是指身材、相貌之美
2、除了自然性的因素以外,还有人工修饰的因素 3、风度,是人体美的重要表现
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
(三)社会美的特征
(四)社会实践主体——人的美
第三章
一、社会美
社会美和自然美
(一)社会美的范围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包括:
实践活动
实践成果
实践主体
第三章
社会美和自然美
实践活动: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生产活动,
包括人类改造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
第三章
社会美和自然美
实践成果:主要是劳动产品,包括艺术创造。
第三章
美学第四讲自然美精选文档

一是自然景物本身属性与形式的美; 们独特的精神享受。 没有了世俗的烦恼,了却了尘世的种种羁绊,我们的内心会涌起一种远离烦恼,清心解忧的美感,仿佛自己和大自然已融为一体了 比如青松的坚贞、梅花的高洁,青竹的孤傲,山鹰 得到超越升华,获得一种心旷神怡,心明神畅,荡气回肠的 东方渐渐露出片片霞光,天色越来越亮了。 懒时,当你浮躁不安时,当你遇到挫折失败 3、享受人与自然的默契忻合 美比纯属自然属性的美,更丰富、更深刻、更美。 -----辛弃疾 审美主体对自然美的欣赏包含了一种创造,人的文化修 秀丽美的风景区一般是浓荫绿树,花草茂盛,并伴有一定水面,造成山青水秀的美景。 建设生态文化,塑造生态文明。 刺 勒 川, 阴 山 下, 由此人对其欣赏可产生双重美感。
❖ 啊!大海、长空、阳光、沙滩、五指山、万泉河、槟榔树、 三角梅…… 所有的生物种群都与我脉动相连,所有的自然万物都与我浩然同流,我 常常沉浸在大自然之中,充实着自己蓬勃的生命力,享受着自然造化之 大美,追寻着“天人合一”那至高至纯的境界。
❖ 啊!绿色的海南,我们的家园,我为你歌唱,我为你礼赞,我为你陶醉 ……“此身合作海南人”,我终生无悔。
一. 自 然 美 的 类型 1.奇险美 2.壮丽美 3.幽静美 4.秀丽美
1、奇险美——奇 美
❖ 奇在于与众不同,少见多怪,物以稀为奇。奇是自然界中很 吸引人的一种美,比如:
1、奇险美——险 美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 依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云南昆明的石林风景区; 2、欣赏主客观相统一的自然美
象,赋予这些自然物的社会意义所产生的美;
❖ 由此人对其欣赏可产生双重美感。
橘颂
——屈 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 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美育之父席勒曾经说:如果要把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就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人生天地间,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美,那就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因此,我们接受美的教育,主要也有三种方式,那就是自然、社会和艺术。
首先,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只要我们面对大自然,陶冶于大自然,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
在大自然中欣赏那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幻,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熏陶与感染,使游者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体,奇峰起伏错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
那恍若仙境的地下宫殿黄龙洞,天然浮雕罗列、充满诗情画意的十里画廊,碧波荡漾的宝峰湖,充满传奇色彩的百仗峡及太虚幻境般的西海云雾,一刚一柔、形态风格迥异的鸳鸯瀑……作者正是被索溪峪的这种自然美深深地感染着。
其次是社会美,社会美是直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他广泛的存在着,哪里有人的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
它对人们的教育和影响是非常大的。
艺术美作为现实美的集中反映形态,它可以使分散的现实美得到集中,使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的现实美得以永恒的保存,使美、丑混杂的事物中的美得以进化提炼,还可以通过对丑的揭露来衬托美。
它比现实美更细致、更典型、更集中、更强烈,对人有更大的感染力。
因此,从《索溪峪的野》这篇文章的主旨中可以折射出作者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一种和谐追求。
作者用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语言,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性之美。
掩卷而思,我们被索溪峪的美所折服,到底是什么震撼我们的心灵,与诸多的写景文章比较,索溪峪到底美在哪里?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
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美学原理——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二)人的内在美 1、知识(智慧)美
知识(智慧)美表现于人的高度文化素养、知识才能、 聪明智慧。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包括审美观 念也迅速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包括知识的审美价值也日 显突出;拥有知识经济时代所具备的知识的人,也越成为重 要的审美对象,荀子说过: “君子之学,以美其身。”有 了学问,才使人更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自然美
C、自然美是人心灵的反映,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理念其实就是人的心灵,因此他重视植物胜于重视岩石,重 视动物胜过重视植物,重视人又胜过重视动物,他在讨论动 物美丑的时候,与生气联系,如果与生气相反的概念特点他 都认为是丑的,比如鳄鱼等一系列不爱动的动物;
自然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美学原理 社会美
(二)人的内在美 2、意志(道德)美
意志(道德)美指人的进取精神、顽强斗志、崇高气节、 高尚品格、献身精神等等。人的意志(道德)美恐怕在社会 美中最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经济,是 平等竞争的经济,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民主制度、法律 制度,因而它培育出的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美学原理 社会美
C、自然美有不确定性 自然物自身的运动规律使然:四季、阴晴、朝 暮、云雨人为因素:审美主体的情、意及视角 有关:同是“月”,有关山之月:“秦时明月, 汉时关”;慷慨之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 里路云和月”;浩淼之月:“海上明月共潮 生”;朦胧之月:“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 头”;抒怀之月:“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 人”;萧杀之月:“人迹板桥霜,鸡声茅店 月”;静谧之月:“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 静”;宜人之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美学原理 社会美
欣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台湾耶美人原始藤甲复原图 西周武士复原图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 (以缣帛夹厚绵)和“铁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内在美 A、正确的人生观、人生理想是人的内在美的核心; B、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是人的内在美的重要内容; C、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是人的内在美不可缺少的。
2、社会生活美
1)生产劳动美 2)社会变革美 3)日常生活美
3、社会环境美
1)社会风尚美 2)生活环境美
三)社会美的审美作用
1、直接美化人的心灵,直接美化人的生活,直接美化人的环境,美化人和 人类社会 2、以心发现心,做生活的弄潮儿 3、借助艺术作品,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
海底世界
宇宙天体
城市夜景
园 林 风 光雪山风光 第二节一、社会美的形成和特征
社会美
1、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领域中的美 人类的社会实践---生产斗争、社会斗争、科学实验、社会交际等 2、特征: 1)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般显示出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 ⅰ、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受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等各种 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都是一种社会现象。 ⅱ、同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 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直接联系。 ⅲ、还有一些共性的社会美,不体现时代、民族、阶级的特征, 带有全人类性质。 2)社会美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侧重于内容 3)社会美具有实在性、明确性和稳定性
二、社会美的内容
1、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1)外在美----人体美、姿态美、服饰美、语言美、风度美 A、人体美----相貌、身材、肤色 B、姿态美----站、立、坐、走、行 C、服饰美----服装、修饰 D、语言美----和气、文雅、谦逊 E、风度美----内在修养的体现 周恩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 背宜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第四讲
自然美和社会美
一、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实践------劳动 致用----是否对人有实用价值作为美的标准 比德----将自然物、自然现象同人的社会生活、风格习惯、精神活动、 道德观念等联系起来。 畅神----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二)特征
1、具有全人类性,自然属性不同,美感不同 2、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无功利性 3、自然美具有联想性、多方面性和变易性
三)自然美的形态
分类:1)经过人们生产劳动加工改造的自然美。 2)未经人类加工的原始状态的自然风光美。 3)经过人类艺术劳动加工、改造的自然风光美。
四)自然美的主要形态----风光美的构成
1、形状美 2、色彩美 3、声响美 4、流动美 5、人文景观美 风光美的风格: 1)雄伟 2)壮阔 3)险峻 4)幽深 5)秀丽 6)奇特 如何欣赏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