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PPT课件

发展趋势及前景
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中医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艾灸疗法在临床应用、教学科研 、产品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艾灸疗法将继续朝着规范化、标准 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前景展望
艾灸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治未病、慢性病康复及亚健康调理等领域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随着人们对自然疗法和绿色医疗的日益关注,艾灸疗 法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冲任的作用。
神阙
位于肚脐中央,具有温 阳救逆、利水固脱、调
理肠胃的作用。
命门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 具有温肾壮阳、培元固 本、强健腰膝的作用。
季节性养生保健方法
春季养肝
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艾灸 肝俞、太冲等穴位可养肝护肝
。
夏季养心
夏季是心火旺盛的季节,艾灸 心俞、内关等穴位可养心安神 。
秋季养肺
秋季是肺气清肃的季节,艾灸 肺俞、太渊等穴位可养肺润燥 。
小儿厌食
艾灸足三里、脾俞等穴位,健脾开胃 ,增进小儿食欲。
小儿遗尿
通过艾灸关元、中极等穴位,固肾缩 尿,治疗小儿遗尿问题。
其他领域应用
亚健康调理
针对疲劳、免疫力低下等亚健康 状态,艾灸相应穴位进行调理。
美容美体
通过艾灸面部、腹部等特定部位, 达到美容养颜、减肥瘦身的效果。
保健养生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选择相应穴 位进行艾灸保健养生。
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确定穴位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当的穴 位进行施灸。
02
点燃艾绒或艾条
将艾绒或艾条点燃,注意火头要旺, 火力要均匀。
01
灸后处理
施灸完毕后,将艾灰清理干净,检查 灸痕情况,询问患者感受,并做好记 录。
艾灸疗法

艾灸有哪些禁忌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 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 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 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 灸。 6、各种皮肤病患者(不管是良性还是 恶性),脓疮,皮肤出血,尽量不碰 不灸
艾灸有哪些禁忌
禁灸病症: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 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 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 急性传染性疾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艾灸常用穴位
命门 取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功能:命门者,诸精神之舍也。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 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 曲池 位置:人体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中点。 取穴:取该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侧腕的取穴姿势,曲池穴位于肘部, 寻找穴位时曲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功能: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 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消炎止痛,治疗便秘, 腹泻。 内关 取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功能: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 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 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有关此穴的治 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等。
艾灸疗法
part1 概述
part2 作用
part6 艾灸后反应
part3 操作流程
part5 禁忌
part4 注意事项
概述
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 要原料,点燃后置于体表对一定穴位 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 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 起到温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艾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注意安全
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燃烧的艾条烫伤 皮肤。
05 艾灸疗法的研究与发展趋
势
艾灸疗法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总结词
艾灸疗法在多个临床领域都已取得显著的 研究成果,证明其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 治疗效果。
VS
详细描述
近年来,艾灸疗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重 大进展。大量研究表明,艾灸对于许多疾 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 哮喘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艾灸 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调节内分泌,对健康人群也有 保健作用。
案例二
总结词
艾灸疗法结合牵引、按摩等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 效较好。
详细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一种表现,常导致腰 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艾灸疗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 血液循环,同时结合牵引、按摩等非手术治疗措施,能 够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艾灸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 置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 方法,具有刺激性强、 疗效显著的特点,常用 于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 。
间接灸是在艾炷和皮肤 之间放置隔垫物的一种 方法,具有刺激温和、 操作简单的特点,常用 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
艾条灸是将艾条点燃后 悬空在穴位上施灸的一 种方法,具有操作方便 、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 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 。
艾灸疗法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实践
总结词
艾灸疗法在慢性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疗效。
详细描述
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难以治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艾灸疗法可以通 过调节身体内部环境,提高身体免疫力,减轻慢性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 量。
艾灸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实践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灸焫(音ruo,灸法的最早名词,现代统称为灸法)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病方法。
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上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扼要地说明了什么是灸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之一,是祖国针灸医学的组成部分。
所谓灸法,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概括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灸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着人。
‛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实验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艾灸疗法使用。
但是必须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
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病。
我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与针师并列。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根据【黄帝内经。
灵柩】解释:‚针是泄法,灸是补法‛。
实证、病在表、泄热、阳亢等适宜用时针法泄和解表;而由实转虚、病在里、寒症、阴阳皆虚就不能用针法泄了,用药剂治疗,药剂所不达,就用艾灸的。
由于古文习惯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很容易产生误解。
灸法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但不像针刺那样深入肌肉而达体内,所以人们不甚畏惧而乐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
艾灸疗法PPT课件

03
艾灸疗法实证研究
艾灸疗法在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01
02
03
感冒
艾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 提高身体免疫力,缓解感 冒症状,缩短病程。
慢性胃炎
艾灸能够温中散寒、活血 通络,对慢性胃炎引起的 胃痛、胃酸过多等症状有 明显改善作用。
关节炎
艾灸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疼 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促进炎症消退。
艾灸疗法与传统中医理论的结合
艾灸疗法PPT课件
目录
• 艾灸疗法简介 • 艾灸疗法操作方法 • 艾灸疗法实证研究 • 艾灸疗法与传统养生 • 艾灸疗法实践经验分享
01
艾灸疗法简介
艾灸疗法的起源与历史
艾灸疗法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艾灸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保健。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疗法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自然疗法。
经络学说
艾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 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符合中医经络学 说。
脏腑理论
艾灸通过调理脏腑功能, 平衡体内阴阳,符合中医 脏腑理论。
辨证施治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体质, 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法和穴 位,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 的原则。
艾灸疗法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能够调节免 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通过实践艾灸疗法,我深刻体会到其 在缓解身体疼痛、改善睡眠质量、调 节情绪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问题,如 避免烫伤、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等,以 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艾灸疗法的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是确保艾灸效果 的关键,如选择合适的穴位、控制火 力大小、保持适当距离等。
艾灸疗法在家庭保健中的应用
《艾灸疗法》ppt课件

饮食调养建议
温补为主
01
艾灸疗法以温补为主,因此饮食也应以温补为原则,多食用温
性食物,如红枣、桂圆、生姜等。
营养均衡
02
在温补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适量摄入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避免寒凉
03
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如冷饮、雪糕等,以免影响艾灸疗
效。
起源
艾灸疗法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发现 用火熏烤身体的某些部位可以减轻疼 痛,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艾灸逐渐 成为一门独特的医疗技术。
艾灸疗法原理
01
02
03
经络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经络系 统,艾灸通过刺激穴位, 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
温热作用
艾灸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 温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疗法》ppt课件
目录
• 艾灸疗法概述 • 艾灸材料与方法 • 常见病症的艾灸治疗 • 艾灸疗法的辅助手段 • 艾灸效果评估与注意事项 • 总结与展望
01
艾灸疗法概述
定义与起源
定义
艾灸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 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 激,以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 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雀啄灸
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 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 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 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
选择正确的艾灸材料,根据病情和穴位选择合适的艾灸方法,掌握正确的艾灸 时间和温度。
药物作用
艾叶本身具有温经散寒、 活血通络的功效,燃烧后 药性可通过皮肤渗透,起 到药物治疗的作用。
一学就会艾灸疗法治百病

1
● 平和心态,明确对象
2
● 确定部位,注意顺序
3
● 正确体位,找准穴位
4
2
● 把握温度,按序施灸
5
● 灸后原则,小心注意
Part 01 让我们一起了解艾灸
灸后反应及处理
● 皮肤潮红
● 艾灸反应
● 出现灸泡和 灸疮
02
Part One
Part 02 燃起艾条强身祛病保健康
Part 02 燃起艾条强身祛病保健康
牙痛
过敏性 鼻炎
口腔溃 疡
皮肤瘙 痒症
扁桃体 炎
胃痛
Part 03 对症施灸轻松治疗常见病
便秘
乳腺增 生
痛经
更年期 综合征
月经不 调
高血压
Part 03 对症施灸轻松治疗常见病
糖尿病
高血脂
中风偏 瘫
冠心病
心绞痛
2020
感谢聆听
认识艾草,巧选艾绒和艾 条
01
● 艾叶
02
● 艾绒
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艾条
04
● 艾粒
05
● 艾炷
Part 01 让我们一起了解艾灸
借助工具施灸
● 艾灸 盒
● 艾灸 罐
Part 01 让我们一起了解艾灸
了解经络,清楚灸效
● 经络是人 体气血运行 的通道
● 穴位施灸
是打通经脉 的手段2
● 正确取 穴和艾灸
Part 01 让我们一起了解艾灸
认识艾草, 巧选艾绒 和艾条
借助工 具施灸
冬病夏 治,巧 用艾灸
了解经 络,清 楚灸效
正确施 灸要点
Part 01 让我们 一起了解艾灸
艾灸疗法ppt课件

选取大椎、风门、风池,艾灸15分钟,每天 一次。
颈肩疼痛
选取颈夹脊、肩井、天宗,艾灸10-15分钟 ,每天一次。
慢性胃炎
选取中脘、足三里,艾灸20分钟,每天一次 。
膝关节疼痛
选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艾灸15-20分 钟,每天一次。
艾灸疗法与其他疗法的比较
与药物治疗比较
艾灸疗法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温热刺 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 疗疾病的目的。相比药物治疗,艾灸 疗法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与推拿按摩比较
艾灸疗法与推拿按摩各有所长。推拿 按摩以舒缓肌肉紧张、放松身体为主 ,而艾灸疗法则通过温热刺激,促进 气血流通,适用于寒证、虚证较多。
艾灸疗法的效果评估与案例分享
评估方法
采用症状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效果越好。
案例分享
一位长期慢性胃炎患者,通过坚 持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逐 渐缓解了胃痛、胃胀等症状,恢 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艾灸疗法在康复科的应用
介绍艾灸疗法在康复科的应用,如中风后遗症、骨折康复等,并说 明其对促进康复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科学研究进展
艾灸疗法的科学研究概况
01Biblioteka 介绍国内外对艾灸疗法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机构、研究方法
和研究成果等。
艾灸疗法对免疫调节的影响
02
探讨艾灸疗法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如提高免疫力、减少炎症反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艾灸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艾灸的原理和临床应用,有助于 提高艾灸疗法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
艾灸疗法的创新研究与技术发展
艾灸疗法的科学研究
深入研究艾灸的作用机制,探索其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疗效和优势,为艾灸疗法 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灸
非化脓灸
7
2.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衬垫某种药物而施灸 的一种方法。 2.1 隔姜灸——具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 隔姜灸——具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 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 风寒湿痹等。 2.2 隔蒜灸——具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临床适用于 隔蒜灸——具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临床适用于 治疗痈、疽、疮、疥之未溃者,肺痨腹中积块及蛇蝎毒虫所伤 等。 2.3 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 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的作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 痢疾、四肢厥冷和脱肛证等。 2.4 隔附子灸——附子性味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与艾灸 隔附子灸——附子性味辛温大热,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与艾灸 并用,适用于各种阳虚证,如阳痿、早泄、遗精、疮疡久溃不 敛等症。
艾灸疗法
旬阳县中医院 针灸理疗科 张静
概述
艾灸法,又称“艾灸” 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 艾灸法,又称“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原料,点 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 燃后置于体表的一定穴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 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 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 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通经络,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 的一种外治方法。 的一种外治方法。
21:49
12
艾灸法的作用
1 温经通络 2 3 4 5 6 7
21:49
祛风解表 温中散寒 温肾健脾 回阳固脱 益气升阳 消瘀散结 拔毒泻热 防病保健
13
艾灸法注意事项
(一)体位选择和施灸顺序 1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艾 体位选择: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 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 炷放置平稳,燃烧时火力集中,热力易于深透肌肉;便于医 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 生正确取穴,方便操作,患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为准。 2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先阳经后 施灸顺序: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部后四肢、 阴经。 阴经。 (二)施灸的禁忌 1 禁灸病症: 禁灸病症: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 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 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 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 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 禁灸部位: 禁灸部位: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 骶部,均不宜施灸。 骶部,均不宜施灸。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 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 14 21:49 施灸。 施灸。
5
常用灸法
《内经》对灸法有很多记载,除了论述灸法的 内经》 产生与寒冷的环境等有关,还论述了灸法的适应 症、施灸的顺序、剂量、补泻等。 《外台秘要》:唐,王焘。专门论述灸法。 外台秘要》 施灸的材料:主要是“艾绒” 施灸的材料:主要是“艾绒”。其他有灯心、 桑枝等。 还有药和艾绒相结合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
2.艾绒 艾绒的质量以无杂质、柔软易团聚、干燥者为优, 2.艾绒 反之则燃烧时易爆裂,散散落火花而灼伤皮肤。 二.艾绒制品 艾炷 是以艾绒施灸时所燃烧的圆锥体绒团。常用于艾 炷灸,每燃尽1个艾炷则称1 炷灸,每燃尽1个艾炷则称1壮。
艾叶
艾炷
4
艾条 又名艾卷,系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一般长 又名艾卷,系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 20cm、直径15cm,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等。 20cm、直径15cm,常用于悬起灸、实按灸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 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 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 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 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 直至结痂为止。 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 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 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 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 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 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 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 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 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 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 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 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21:49
6
1. 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施灸部位皮肤上烧灼的方法。根
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1.1 化脓灸主要适用于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适于灸者, 如哮喘、瘰疬、肺结核、慢性肠胃病、骨髓炎、关节病等。 1.2非化脓灸适用于气血虚弱、小儿发育不良及虚寒轻证。 1.2非化脓灸适用于气血虚弱、小儿发育不良及虚寒轻证。
8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灸
21:49
9
3. 悬起灸的三种方法
温和灸
10
4.实按灸 4.实按灸
常用的为雷火针灸和太乙针灸
21: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 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6. 温灸器灸法 温灸器是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 的方法称为温灸器灸。
● 《黄帝内经》: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 《扁鹊心书》:“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 命之法,灼艾第一。” ● 《孟子.离娄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1:49 2
艾灸材料
一.艾叶和艾绒 1.艾叶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 1.艾叶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 但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古特称“蕲艾” 长,但古时以蕲州产者为佳,古特称“蕲艾”。具有芳香性 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 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 月间, 气味,在农历的4~5月间,当叶盛花未开时采收。艾叶气味芳 味辛、微苦,性温热,具有纯阳之性。 本草纲目》 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有纯阳之性。 《本草纲目》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二经, 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 通十二经,走 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 以之灸火, 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 病”。 艾叶经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具有性温,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艾叶经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具有性温,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的特点。因艾产地广泛, 能窜透皮肤,直达体表深部的特点。因艾产地广泛,易于采 价格低廉。故从古至今,灸不离宗, 集,价格低廉。故从古至今,灸不离宗,是最常用的施灸材 艾叶在制成艾绒之前必须达到“ 料。艾叶在制成艾绒之前必须达到“嫩、净、细、干、陈” 3 21:49 的特点。 的特点。
21:49 15
21:4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