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方法学评价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室管理--检验方法选择与评价

实验室管理--检验方法选择与评价
掌握
⑶试验要点
①比较方法的选择: 最好选择参考方法作为对比方法。这样
在解释结果,就可把方法间的任何分析误 差都归于候选方法。
掌握
②测定步骤
实验标本收集要求:新鲜的正常和异常的临床标本, 应有足够宽的浓度范围,各浓度应有合适的比例。 对样品浓度选择的分配建议,美国NCCLS(美国 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方案中有一附表,这 非常实用。
掌握
标准品的分级
1.一级标准 品
是一2种.二稳级标定准而品 均一的物质,它
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
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 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3,.校准且物有证
书。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价
标准品的分及标级校准正品参”考定方值法。以及为“二级
4.控制物
掌握
1.一级标准 品
标准品的分级
2.二级标准品
六.方法决定图(MDC)
七、检测限的评价
1. 可检测的最低分析物浓度为检测系 统的分析灵敏度或称检测限。
分析灵敏度: 具有定性含义的: 检测低限(LLD) 具有定量含义的: 生物检测限(BLD)
功能灵敏度(FS)
2.检测限的不同概念
3.检测限实验
4.结果可接受性评价
与仪器或试剂厂家标示比较
掌握
四、正确度的评价 • 评价方法正确度的常用试验:
1. 方法比较试验 2. 回收试验 3. 干扰试验
掌握
1. 方法比较试验
⑴.概念:方法比较实验或称对比试验,用于 检测候选方法的系统分析误差,包括比例 和恒定两种系统误差。
⑵.步骤:对一组病人的标本用候选方法和对 比方法同时进行分析测定,最后观察两者 之间的差异。
2.参考物的 分级
3.方法选择 原则

方法学评价实验—-重复性实验

方法学评价实验—-重复性实验

3.03
3.41
(1)只有一个离群值的情况:设有n个测定数(X1<‥<Xn),其中X1 为离群值,即可利用上述公式,直接对X1进行检验。
(2)如果离群值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布在均数的同一侧,例如X1、 X2都是离群值,则首先检验最内侧的一个数据(X2),即通过检验决 定X2是否应该舍弃。如果X2应该舍弃,X1自然该舍弃。如果X2不应 舍去,再检验X1。
显著性水平
0.05
0.01
2.834
3.204
2.845
3.216
2.856
3.228
2.867
3.239
2.877
3.250
2.886
3.261
2.896
3.272
2.905
3.282
2.914
3.292
2.923
3.301
2.931
3.310
2.940
3.319
2.948
3.328
2.956
3.337
【试剂与器材】
1. HK法测定血清葡萄糖试剂盒 2. 5.55mmol/L葡萄糖标准液 3. 分光光度计 4. 水浴箱 5. 试管、吸管等 6. 临床样本:根据医学决定水平收集临床混合血清样本三份
(2.8、6.7、11.1mmol/L) (无肉眼可见溶血、脂血、黄疸)
HK工作液配制:4R1 + 1R2
2.658
2.409
2.705
2.443
2.747
2.475
2.785
2.504
2.821
2.531
2.853
2.557
2.580
2.88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整理)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

(整理)检验医学专业实验IV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部分

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际K值测定实际K值:理论K值受样品和试剂的加量准确度、比色杯光径准确度,尤其是ε的影响。

ε在波长和温度等不同时有所不同,故有必要获得用户所用分析仪的实际ε,再计算K值,此为~。

一、340nm波长实际K值测定【实验原理】:通过有NAD+(NADP+)参与的反应途径,用NADH或NADPH标准液来校正仪器。

用己糖激酶(HK)方法测定葡萄糖时,葡萄糖的消耗与NADH的生成呈等摩尔关系。

葡萄糖有标准纯品,当反应达到终点时,NADH的摩尔数等于标准的葡萄糖摩尔数。

在需要校正的仪器上测其A即可求得实际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实际K值。

【注意事项】1.减少偶然误差重复测定10次,当CV>5%时,则重新测定10次。

2.减少系统误差使用实际K值计算酶活性。

3.如果实际ε值与理论ε值偏差过大,需对仪器检修和校正。

二、405nm波长实际K值测定【实验原理】:许多酶活性测定时,以人工“色素原”为底物,经酶作用后可释放出在405nm 波长具有吸收峰有色的反应产物,如对硝基苯酚(4-NP)、对硝基苯胺(4-NA)、对硝基-5-氨基苯甲酸(ANBA)。

他们在405nm波长时的理论ε分别为18 700、9 870、9 490。

可使用其相应的纯标准品在需要校正的仪器上测其A即可求得实际ε,计算出实际K值。

以ALP实验(产物为4-NP) 为例测定实际K值。

【注意事项】1.4-NP标准品纯度要求较高,必要时需纯化。

2.其他注意事项参见340nm K值校正。

三、如何校正K值在理论K值或实际K值得情况下,测定某标准品的含量,若测得的结果偏低,则需要把测得的结果调整至原标准品的含量,此时调整的数值称为校正因子,则校正K值=理论(实际)K值×校正因子=理论(实际)K值×校准值÷实测值NADH正负向反应测定酶活性一、血清乳酸脱氢酶测定LD催化反应式为:L-乳酸+ NAD+(LD)→丙酮酸+ NADH + H+在反应过程中,乳酸被氧化生成丙酮酸,同时NAD+还原为NADH。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及性能验证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系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及性能验证
精 密度分别为 4 . O 3 和 3 . 1 6 , L o Q为2 4 . 9 0 5 I U/ mL , AMR 为 2 2 . 0 7 5 ~4 8 1 5 8 . 2 5 I U/ mL; 自动 稀 释 与 原倍 检 测 结果偏差小于 2 O 。结 论 该 系 统检 测性 能符 合 实验 室 质 量 要 求 。
wi t h pr i m ar y s e r u m s a m pl e a nd d i l ut e d s am p l e s . Re s ul t s Th e i m pr e c i s i on f o r hi gh a n d l o w va l ue we r e 2.2 3 a nd
AL Y T I C S E 一 1 7 O电化 学发 光 系统 乙型肝 炎表 面 抗 原 ( HB s Ag ) 定 量检 测 进 行 方 法 学评 价 和 性 能 验 证 。方 法 取 患 者 高、 低值混合血 清, 分别进行批 内 2 O次 和 连 续 2 0 d检 测 , 计 算批 内 不精 密度 和 批 间 不 精 密度 ; 将 高、 低 值 血 清按
e l e c t r o c he mi l u mi n e s c e n c e s ys t e m .M e t h o ds The w i t hi n - r u n an d be t we e n - d a y i m pr e c i s i o n wa s e va l ua t e d wi t h hi g h
Chi n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v a l u a t e t h e me t h o d f o r h e p a t i t i s B s u r f a c e a n t i g e n ( HBs Ag )d e t e c t i o n wi t h Ro c h e

酶法测定血清钾与钠及化学法测定血清氯的方法学评价

酶法测定血清钾与钠及化学法测定血清氯的方法学评价
维普资讯

15 ・ 0 4
检 验 医学 与1 2 0 临床 0 8年 9月 第 5卷 第 1 7期
L bMe l , etmb r 0 8 Vo. , . 7 a dCi S pe e 0 , 血 清 钾 与钠 及 化 学 法 测 定 血 清 氯 的 方 法学 评 价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仪 器 与 试 剂 仪 器 : . 日立 7 7 s全 自 动 生 化 分 析 仪 ; 10 Mei dc a电解 质 分 析 仪 。试 剂 : 国 朗 道 酶 法 钾 、 试 剂 盒 及 硫 英 钠 氰 酸汞 比色 法 氯 试 剂 盒 , 由北 京 九 强 公 司 提 供 。
实 验 室 已逐 渐 被 自动 化 程 度 更 高 的 离 子 选择 性 电极 法 取 代 , 而
定 时 间 1 i, 0r n 测光 点 2 , 8 a 0 2 。氯 为 终 点 法 。血 清 2“ , 2 L R 试
剂 10 L 8 ,副 波 长 70n 主 波 长 4 0n 测 定 时 间 1 i, 5 m, 5 m, 0r n a
欧 宁 江 ( 西 壮 族 自治 区梧 州 市 红 十 字 会 医 院 检 验 科 5 3 0 ) 广 4 0 2
【 要】 目的 摘 对 酶 法测 定 血 清 钾 、 钠及 化 学法 测 定 血 清 氯 的 临床 使 用 进 行 初 步 评 价 。 方 法 用 英 国 朗道 公
司 的紫 外 酶 法 检 测钾 、 试 剂 及 硫 氰 酸 汞 法 检 测氯 试 剂 在 日立 7 7 s 化 分 析 仪 上 建 立 两 点 速率 法 , 别 进 行 重 复 钠 10 生 分 性 试 验 、 收试 验 、 性 试 验 及 对 比试 验 。结 果 酶 法 测 定 血 清钾 、 及 化 学 法 测定 血 清氯 有 较 好 的精 密 度 ( 内及 回 线 钠 批 批 间变 异 系 数 均 小 于 5 ) 准 确度 ( 和 回收 率 为 9 . ~ 1 1 6 ) 线 性 良好 (> 0 9 ) 对 比试 验 中 钾 、 、 的偏 89 0. % , r .9 , 钠 氯 倚 均小 于 12美 国 c A 8 允 许 误 差 。结 论 / I 8 I 酶 法 测定 血 清钾 、 及 硫 氰 酸 汞 法 测 定血 清氯 重复 性 好 、 密 度 高 , 钠 精 与 电极 法 比较 有 良好 的相 关 性 , 一 定 的临 床 应 用 价 值 。 有

医学检验方法学的评价概要

医学检验方法学的评价概要
2018/10/29 44
观察影响颜色反应的因素
⑶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有些有色物质能迅速反应生成,另一些有 色物质须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反应才能完全。提 高反应的温度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缩短反应的 时间。 因此这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如25℃ , 30℃,37℃)令其反应,通过检测吸光度来 观察各自反应终点时间(一般达到反应终点, 随后测定的吸光度不再变化),以选定适宜临 床应用的反应最佳温度和时间。
2018/10/29
20
(二)标准品的分级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将标准品(参考 物)的定义暂定为:它的一种或几种物 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被用于校 正仪器或证实一种测定方法的物质,并 将其分成三级。
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 标准值 ± 总不确定度。
2018/10/29 21
标准品的分级
1、一级标准物质(
2018/10/29
24
标准品的分级
4、质控物( control material )
具有与检测过程相适应的特性, 其成份与检测样本的基质相同或相似。 用于质量控制,不用于标化。
2018/10/29
25
三、方法选择的要求
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提出: 常规方法应具有实用性和可靠 性两方面的性能指标,至于某一项 具体分析方法所应具有的性能标准, 可由临床实验室根据采用这一试验 的目的决定。
⑴、试剂的浓度;
⑵、缓冲液种类; ⑶、离子强度及pH值;
⑷、标本与试剂的容积比;
2018/10/29 9
⑸、反应温度与时间; ⑹、吸收曲线与波长选择; ⑺、线性范围等。
2018/10/29
10
方法学评价计划
2.初步评价:
⑴、用标准液作线性及批内重复实验; ⑵、用血清作批内及天内重复实验; ⑶、进行回收实验; ⑷、进行干扰实验。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

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摘要目的:对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的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进行方法学验证,以判断是否能用于临床样本分析。

方法:ELISA法定量分析,应用试剂盒HBsAg标准品从浓度为8ng/ml做2倍稀释的6个浓度梯度做标准曲线,以6,3,1.5ng/ml 3个浓度梯度5复孔做准确度,精密度和检测限等方法学验证。

结果:标准曲线R2=0.997,准确度97.07%,1.5ng/ml的RSD为16.78%,不满足ng/ml级水平的RSD一般应<15%的要求,检测限LOD为0.172ng/ml,低浓度样品(<1.5ng/ml)的检测在准确性和精密度方面都低于高浓度样品,不适合低浓度样品的检测。

结论:该HBsAg的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分析。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ELISA 定量分析方法学验证前言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是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病原标志。

随着免疫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原抗体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使低水平乙肝病毒得以检出,对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1]。

ELISA法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进行定量和半定量测定等优点,可以在酶免疫分析仪上做批量检测。

目前临床上多倾向于做定量分析,若想知道检验结果是否可靠,实验室则必须对所用试剂盒进行方法学验证,本实验对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BsAg的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和检测限等方法学验证,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盒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定量分析试剂盒,福州蓝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

1.2 仪器酶标仪:Bio-Rad 680 ;洗板机:Bio-Rad 1575;超纯水系统:Millipore Elix ;电热恒温培养箱(DNP-9052)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振荡器(苏州管械,KJ-201A);移液器;Tip头;EP管。

分子诊断试验方法学验证

分子诊断试验方法学验证
GENERAL ISSUES PROCEDURE MANUAL ASSAY VALIDATION REQUISITIONS SPECIMEN HANDLING SPECIMEN PROCESSING QUANTITATIVE ASSAYS: CALIBRATION AND STANDARD REAGENTS CONTROLS ANALYSIS
• CAP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验室必须进行分析验证各项检测的性能参数”, 还对验证试验覆盖的标本范围(如不同的基因型等)、标本类型(如血液、 尿液、新鲜/冷冻组织、石蜡包埋组织等)、验证的参数(如参考值、报告范 围、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和精确度等)做了相应的规定。
[5]Guzel O, Guner EI. ISO 15189 accreditation: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 of medical laboratories, experience of a laboratory I. Clin Biochem,2009,42: 274-278. [6]Yanikkaya-Demirel G. ISO 15189 accreditation: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and competence of medical laboratories, experience of a laboratory II. Clin Biochem,2009,42: 279-283. [7]Jennings L, Van DV, Gulley ML. Recommende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validating clinical molecular pathology tests. Arch Pathol Lab Med,2009,133: 7437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测定误差与选定的可允许误差比较, 判断方法的可接受性
性 能 指 标


携 带





染 率
◈⊃ ► ◄ ■



物标

参准

考化

区间验证
正确度的评价
正确度:是指由大量测试结果得到的平均数 与真值的一致程度,以偏倚来表示,偏倚 小则说明正确度高,偏倚大则说明正确度 低。
*干扰试验 *回收试验 *方法比较试验
▪ 由于干扰物质的种类很多,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到 目前为止,实验室只能对极少数的干扰物做出评价。
◈⊃ ► ◄ ■
可报告范围评价
▪ 分析测量范围 指对没有进行任何预处理(稀释、浓缩等) 的标 本,分析方法能够直接测定出的待测物的范围。也就是系统 最终的输出量(活性或浓度)与被分析物的活性或浓度成线 性比例的范围,它反映整个系统的输出特性。常用线性试验 来评价实验方法的分析测量范围
◈⊃ ► ◄ ■
干扰实验
▪ 干扰实验是评价被分析样本中其他物质引起实验方法的系统 误差,以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因为特定浓度的干扰物质一般 引起恒定数量的误差,而与样本中被分析物的浓度无关。
▪ 误差大小受样本中干扰物浓度影响。 ▪ 临床检验绝大部分反应是以血清为介质,在测定某分析物的
浓度或活性时,除参与反应的物质外,还有许多复杂成分通 过直接参与反应、抑制反应或激动反应等方式对反应过程进 行干扰,从而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 例如葡萄糖氧化酶反应测量葡萄糖,其中产物过氧化氢可能 与尿酸起反应,干扰可能是轻微的。因此,临床实验室应对 影响实验的干扰物质进行评价,了解干扰物质的种类及干扰 特性,对检测结果做出评价。
◈⊃ ► ◄ ■
精密度评价
▪ 3.检测系统 ▪ 检测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条件应在仪器使用说
明书规定范围之内, ▪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所用试剂、校准品、质
控品、消耗品应与正在运行中的检测系统完 全一致, ▪ 每次实验过程均应有质量控制。
◈⊃ ► ◄ ■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浆白蛋白
血清中白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 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溴 甲酚绿(bromocresol green,BCG)结合生成蓝 绿色复合物,在630nm处有吸收峰,其颜色深浅 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白蛋白标准 比较,可测出白蛋白含量。
生物参考区间的验证
▪ 生物参考区间是指某项检查结果在正常人群 中的分布范围,是解释检验结果、分析检验 信息的一个基本尺度和依据。临床实验室无 论开展什么项目都必须首先制定合理的生物 参考区间。
▪ 使临床对健康普查者的检验结果作出判断, 对病人检验结果有大致的了解,发挥检验报 告的作用。因此获得检验项目可靠的参考区 间是实验室的重要任务
◈⊃ ► ◄ ■
▪ 干扰物分内源性(标本中存在的)和外源性(加入 标本中的)两大类。
▪ 常见的内源性干扰物除血清中固有的物质外,还有 病理情况下生成的一些代谢产物、药物、标本采集 不当或饮食造成的一些干扰物如溶血、黄疸、脂血, 血液中酒精、咖啡因等。
▪ 常见的外源性干扰物有抗凝剂、防腐剂、稳定剂以 及采集和处理标本过程中的一些污染物质,如标本 容器、塞子、皮肤消毒剂、玻璃洗涤清洁剂等。
▪ 临床可报告范围 是方法可采用标本的稀释、浓缩或其他预 处理用于延长直接的分析测量范围下的分析物值的范围。
▪ 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方法或一个比较好的检测系统应该有一 个较宽的线性范围,但由于任何方法的线性范围都是有限的, 对一个检验项目而言,其线性范围起码应该覆盖本项目的医 学决定水平和常见疾病的检测值。 ◈⊃ ► ◄ ■
◈⊃ ► ◄ ■
精密度评价
▪ 定义:精密度是指同一标本在一定条件下多 次重复测定得到的一系列单次测定值之间的 接近程度。是表示测定结果中随机误差大小 程度的指标
▪ 评价方法-重复性试验
◈⊃ ► ◄ ■
精密度评价
▪ 精密度是指同一标本在一定条件下多次重复测定(通常由同 一材料至少分析20次)得到的一系列单次测定 标准差( S)和(或)变异系数(CV)的大小来表示,
白蛋白+BCG → 白蛋白-BCG复合物
◈⊃ ► ◄ ■
操作步骤
加入物 生理盐水 标 准液 样本 试剂
空白(ml) 标准(ml)
▪ 日间精密度是将同一样本分成数份,用同样的方法每天检测 一次,最少连续检测20天求得的精密度。这种估计值是性能 的最实际的评价,因为它包括了由于不同操作人员、仪器日 间的变化、不同移液器的使用以及实验室的温度或其他条件 的变化而导致方法性能的改变。
▪ 分别做统计处理可测的候选方法的批内、日内和日间的随机 误差
方法学评价实验
◈⊃ ► ◄ ■
方法学评价实验
是客观评估实验方法分析性能 的重要手段。 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是执行新方法 过程的关键步骤。
◈⊃ ► ◄ ■
方法学评价的基本步骤
确定某方法的质量目标 ,即可允许误差
进行适当的揭示分析误差的实验
重复性试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方法比较试验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评估分析误差
◈⊃ ► ◄ ■
精密度评价
▪ 1.实验条件 ▪ 精密度评价主要是观察各次检测结果之间的接近程
度 ▪ 必须保证实验条件稳定, ▪ 如检测系统组成的稳定, ▪ 室内环境基本符合日常工作要求, ▪ 实验方法以及试剂、质控品、校准品批号应一致等。 ▪
◈⊃ ► ◄ ■
精密度评价
▪ 2.实验样本 ▪ 实验样本应与真实标本有同样的基质 ▪ 样本的质量在整个实验期间应稳定, ▪ 选择两个或多个浓度水平。 ▪ 实验样本可使用正常人血清, ▪ 使用实验室贮存的稳定的冷冻血清或血浆, ▪ 选用稳定性好、以血清为基质的质控品或校准品。 ▪
▪ 标准差和(或)变异系数愈大,说明检测结果之间离散度愈 大,重复性愈差;标准差和(或)变异系数愈小,表明重复 性愈好。常见的精密度评价实验——批内精密度实验和日间 精密度实验。

◈⊃ ► ◄ ■
精密度评价
▪ 批内精密度是指在同一分析批内对同一样本进行多次重复测 定所得结果的接近程度。批内精密度通常过低地估计了总的 精密度,因为在重复检测时间内变异条件的机会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